针织服装的缝制
第三章 缝制针织品的线迹与缝型

(2)还可与三线包缝线迹一起使用,构成五线包缝复 合线迹。
(二)锁式线迹
锁式线迹是由直针线和梭子线在缝料中 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直针线用1、2、 3……等数字表示,梭子线用a、b、 c、……等字母表示。直针线和梭子线分 别处在缝料的两面。
301号线迹
301号线迹是直线型锁式线迹。 特点:两面具有相同的外观形态,线迹平 整,线迹的用线量少,拉伸性差。 用途:适合用于缝制针织品中不易拉伸的 部位,如衣服的领子、口袋、门襟、裤子 的封门及订商标等。形成这种线迹的缝纫 机称为平缝机,工厂中俗称平车或“镶襟 车”。
§2-4 五种常用缝迹线量的计算
一、缝迹线量计算的意义:工艺计算; 备料;生产效率。 二、缝迹线量标准:单位缝迹长度内 (1m)的缝线消耗量。 三、缝迹线量计算的方法: 1、长方形模式 2、椭圆形模式
三、缝迹线量计算的方法
1、长方形模式(每个线迹缝线长度)
2、椭圆形模式(每个线迹缝线长度)
P—针迹距,mm;T—缝料总厚度,mm; d—缝线直径,mm;
三类缝型: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缝料组成,其中 一片缝料的一侧是有限边,另一片缝料的两侧 都是有限布边。两片缝料的配置为一侧是有限 布边的缝料夹在两侧都是有限布边的缝料之中。 在此基础上还可增加任意一种以上缝料。
四类缝型:由一片或一片以上左边为无限边, 右边为有限边和一片或一片以上左边为有限 边,右边为无限边的缝料组成。两片缝料的 有限布边平行并置于同一平面上。在此基础 上,还可以增加任意一种以上缝料。
第三章 缝制针织品的线迹与缝型
缝制中有关名词
针迹:缝针穿刺缝料时在缝料上留下的针眼。 线迹:由缝纫机的成缝机件(针和成缝器) 按特定运动规律将缝线相互串套联结形成线 迹。 线迹结构:缝制物上两个相邻针迹之间所配 置的缝线串套联结形式,它是构成线迹的最 小单元。
针织服装工艺报告范文

针织服装工艺报告范文针织服装工艺报告1. 引言针织服装是一种以针织工艺制成的服装,具有柔软、弹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时尚服饰行业。
本报告旨在介绍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并讨论其在服装生产中的重要性。
2. 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2.1 设计与样品制作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始于设计与样品制作阶段。
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时尚潮流,设计出服装的款式、花型和颜色。
然后由技术人员将设计稿转化为实际样品,通过编织、缝合和整烫等工艺步骤,制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样品。
2.2 面料选择与采购针织服装的面料选择与采购非常重要。
面料的选择应考虑到服装的款式、功能和季节,以及成本和环保要求。
常用的面料有棉、羊毛、丝和化纤等。
一般情况下,面料是通过采购的方式获取,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质检报告和面料样品进行选择。
2.3 编织编织是针织服装制作中的关键工艺步骤。
编织分为手工编织和机械编织两种方式。
手工编织适用于小批量、高档次的服装生产,而机械编织适用于大批量、低成本的服装生产。
编织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稿进行面料的编织,包括花型和颜色的变化等。
2.4 缝制编织完成后,需进行缝制。
缝制是将编织好的面料通过缝纫机进行拼接,制成成品服装的工艺步骤。
缝制的精细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外观和穿着舒适度。
缝制包括排线、纽扣、口袋和标志等细节的处理。
2.5 整烫与包装缝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整烫和包装。
整烫是指通过熨烫机对服装进行整理和烫平,提高服装的外观效果和质量。
然后将成品服装进行包装,包括标签、吊牌和塑料袋等,以便于销售和运输。
3. 针织服装的重要性针织服装在时尚服饰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针织服装具有柔软、弹性好的特点,更贴合人体曲线,穿着更加舒适。
同时,针织服装易于抗皱和褪色,保持长时间的穿着效果。
其次,针织服装具有多样化的款式和花型选择,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针织工艺可以制作出丰富的花纹和图案,增加服装的时尚感和艺术性。
再次,针织服装具有适应季节变换的特点。
针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

针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针织服装大都是以棉和化纤棉纱为原料,其特点是柔软、有弹性、透气、吸汗、穿着舒适,如运动服和内衣等。
针织服装作为服装除了有和梭织服装的共性方面外,还具有其特性。
工艺流程:纺纱→编织→验布→裁剪→缝制→整烫→检验(一)纺纱纺纱的目的是使进厂的棉纱卷绕成一定结构与规格的卷装筒子,以适合针织生产之用。
在纺纱过程中要消除纱线上存在的一些疵点,同时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均匀的张力,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
(二)编织编织是通过织机使纱线组织成线卷互相串套而成为织物的过程。
这也是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的根本区别。
编织方法可分为纬编和经编两大类,作为针织用衣的面料大都是纬编织物。
纬编是将一根或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且加以串套而形成纬编针织物。
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纬编针织机。
纬编对加工纱线的种类和线密度有较大的适应性,所生产的针织物的品种也甚为广泛。
纬编针织物的品种繁多,既能织成各种组织的内外衣用坯布,又可编织成单件的成形和部分成形产品,同时纬编的工艺过程和机器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机器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纬编在针织工业中比重较大。
纬编针织机的类型很多,一般都以针床数量,针床形式和用针类别等来区分。
经编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分别排列在织针上,同时沿纵向编织而成。
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经编针织机。
一般经编织物的脱散性和延伸性比纬编织物小,其结构和外形的稳定性较好,它的用途也较广,除可生产衣用面料外,还可生产蚊帐、窗帘、花边装饰织物、医用织物等等,经编机同样也可以以针床、织针针型来进行区分。
(三)验布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
针织工艺流程

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 纺纱→编织→验布→裁剪→缝制→整烫→检验(一)纺纱纺纱的目的就是使进厂的棉纱卷绕成一定结构与规格的卷装筒子,以适合针织生产之用。
在纺纱过程中要消除纱线上存在的一些疵点,同时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均匀的张力,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产品质量。
(二)编织编织就是通过织机使纱线组织成线卷互相串套而成为织物的过程。
这也就是针织服装与梭织服装的根本区别。
编织方法可分为纬编与经编两大类,作为针织用衣的面料大都就是纬编织物。
纬编就是将一根或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且加以串套而形成纬编针织物。
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纬编针织机。
纬编对加工纱线的种类与线密度有较大的适应性,所生产的针织物的品种也甚为广泛。
纬编针织物的品种繁多,既能织成各种组织的内外衣用坯布,又可编织成单件的成形与部分成形产品,同时纬编的工艺过程与机器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机器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纬编在针织工业中比重较大。
纬编针织机的类型很多,一般都以针床数量,针床形式与用针类别等来区分。
经编就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分别排列在织针上,同时沿纵向编织而成。
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经编针织机。
一般经编织物的脱散性与延伸性比纬编织物小,其结构与外形的稳定性较好,它的用途也较广,除可生产衣用面料外,还可生产蚊帐、窗帘、花边装饰织物、医用织物等等,经编机同样也可以以针床、织针针型来进行区分。
(三)验布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与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就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
(四)裁剪针织服装裁剪的主要工艺过程: 断料→借疵→划样→裁剪→捆扎。
借疵就是提高产品质量、节省用料的重要一环,断料过程中尽可能将坯布上的疵点借到裁耗部位或缝合处。
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流程

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流程针织服装的成衣分为成形衣片的缝制和坯布裁片的缝制两类。
一、成形衣片的生产工艺流程成形衣片的缝制是利用成形针织品编织工艺,编织出衣服形态的衣片和衣坯,然后缝合成衣。
分全成形和半成形两类,全成形是在机器上编织成衣坯,只需缝合;半成形则还需将织成的衣片作部分裁剪,如开领、挖袖窿等,然后缝合成衣。
这类方式通常为毛衣、袜子、手套类。
(一)针织成形衣片的生产工艺流程:款式设计→样板设计→原料准备→横机织造→染整工序→装饰工序→检验→成衣定形→成品检验→包装→入库。
其中:1.款式设计:包括样衣试制、规格设计。
2.原料准备:包括原料进厂、原料检验、准备工序(络纱)。
3.横机织造:包括全成形编织、检验、成衣(手工、机械缝合)等工序;或半成形衣片、检验、定形、部分裁剪、成衣(手工、机械缝合)等工序。
4.染整工序:包括成衫染色、拉绒、缩绒、特种整理等工序。
5.装饰工序:包括绣花、贴花等装饰工艺。
特别说明的是,对于毛衫类,为了不损坏表面的肌理效果,不死板,成衣定形通常放在特制的金属架上,使用汽蒸的方法达到熨烫定形的目的;对于色织服装,不需要成衫染色工序。
二、坯布裁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坯布裁片的缝制即把针织坯布按样板裁剪成衣片,然后缝合成衣的生产方式。
一般地,针织内衣、外衣都采用坯布编织,下机后按样板裁剪,最后成衣。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款式设计→坯布准备→裁剪→缝制→后整理。
(一)款式设计确定成衣款式、成品规格、样板设计、面料组织、克重等指标;(二)坯布准备1、内衣类产品:由于针织园机筒径规格的多样性,待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根据成衣款式、成品规格、染整处理方式确定坯布组织、使用原料、纱支、织物密度(平方米克重)、园机筒径等指标;并根据生产件数、袖口领口等辅料规格数量加上织造、染整、裁剪各种损耗定织坯布。
具体经过:原料进厂、原料检验、络纱、织造、坯布检验、缩碱、精练、漂染、脱水、烘干、定型、轧光等工序。
2、外衣类产品:由于织物组织多属于变化组织,采用大园机编织,其筒径一般为30″左右,规格相差不大,同时外衣类的服装制板严格,衣片形状较内衣复杂,面料的利用率远比不上内衣的利用率,它遵循的是梭织服装的排料方法,不存在以服装规格定幅宽、筒径的问题,因而坯布准备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坯布组织、使用原料、纱支、织物密度(平方米克重)等指标定织坯布。
针织服装缝制基础—针织服装常用线迹与缝型

1.合肩缝1.23.03
2.绱领罗纹 1.01.01
3.袖口挽边 6.02.01
4.绱袖 1.01.03
5.合大身 1.01.03
6.合袖底缝 1.01.03
7.下摆挽边 6.02.01
实例二:分析针织运动裤的缝制工艺流程及缝制中各部位缝型代号
款式图
缝制工艺流程:
后袋口拷边(三线 包缝)
后袋口折边2cm (平缝)
包缝类
三 线 包 缝 合 缝 (1.01.01/504 或505)
四 线 包 缝 合 缝 (1.01.03/507 或514)
五线包缝合缝 (1.01.03/401+504
四线包缝合肩(加肩 条)(1.23.03/512或514) 三线包缝包边(6.01.01/504)
三线包缝折边(6.06.01/505)
平缝钉商标
平缝双针平缝 扒条来自缝线迹:包缝线迹是指由一根或数根缝线相互循环串套在缝制物的边缘而成,一般分有单线包缝、双线包缝、 三线包缝、四线包缝和五线包缝等。目前针织厂广泛使用的包缝线迹有三线包缝和四线包缝。
三线包缝线迹
四线包缝线迹
反面
四线包缝合缝
反面
四线包缝合大身侧缝
绷缝线迹:
绷缝线迹由两根以上针线和一根弯钩线互相串套而成,有时在正面可加上一根或两根装饰线。 绷缝线迹一般由针数和缝线数加以命名,如 “两针三线绷缝线迹”、 “两针四线绷缝线迹”、 “三针六线绷缝线迹”。
缝制针织品常用线迹
链式线迹 锁式线迹 包缝线迹 绷缝线迹
链式线迹: 链式线迹是由一根或两根缝线串套联结而成。 单线链式线迹
双线链式线迹
单针双线链缝滚领
锁式线迹:
锁式线迹又称作穿梭缝线迹,由两根缝纫线交叉连接于缝料中,针线1和梭子线a分别在缝料的两面 呈现相同的外观。在针织服装缝制中主要用于钉商标、口袋等部位。
“浪漫”系列针织服装设计与缝制

服 装效果。
关 键 词 : 织服 装 ; 针 色彩 ; 板 ; 样 缝制 中 图分 类 号 : 1 45 TS 8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3 0 5 {0 1 O 一 O 7 —0 1 7 - 3 6 2 1 )3 O 4 3
针织 服装 既有服装 的一般共 性 , 有特 有 的个性 , 又
法 。每种 法各有 特 点 , 以根 据 设 计 服装 的 特 点 和要 可 求 选 择 , 系 列 服装 均 采 用 原 型法 打板 [ 1 。 以下 3 此 6o -]
贵 和端庄 的气 质 , 体 现这 种气 质 必 须选 择 悬 垂 性 较 要
好的面料 , 这柔软 、 舒适 、 贴体 、 富有弹性的优 良性能 , 形成 了独 自的风格。从 2 世纪 7 年代开始 , O O 针织服装逐渐受 到人们 的青 睐 , 界服 装 领 域 呈 现 出 向针 织 服装 发 展 世 的趋势 。在 针织 服 装 大 好前 景 的基 础 上 , 文采 用 原 本
一( 4 . ) 2 3 2 m: 6 +2 5 /  ̄3 . 5c
1 2臀 围 样 板 一 ( 品 规 格 + 缝 耗 ) 2 ( 8 / 成 / 一 8 +
21 年第 3 01 期
2 5 / — 4 . 5C I . )2 5 2 1 ; T
服 装服饰
・ 7 5・
下身裙 长 一总裙 长 ~上衣 样板 一臀 腰距
一 3 . + 1 4 . m 9 5 = 0 5c 1
整个 系列 服装 以恬淡 、 雅 、 优 闲适 为主题 思 想 。在 款式 设 计 上力 求简 洁大方 , 又不乏 细节上 的精心处 理 。 但
1 2胸 围样板 一 ( 品规格 +缝耗 ) 2 / 成 /
针织缝迹

式缝迹、锁式缝迹、包缝缝迹、绷缝缝迹等。
针织服装与梭织服装在缝制上的最大区别是采用的缝迹类型不同。
梭织服装应用锁式缝迹较多,而针织服装以应用链式缝迹为主。
但缝制工艺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面料和不同的服装部位而选用不同的缝迹和不同的线迹密度,以满足针织服装的伸缩性和缝合线迹的牢度。
例如衣片之间的缝合、下摆、袖口的卷边等拉伸较多的部位都采用链式缝迹或包缝缝迹;滚边、滚领、折边、绷缝拼接和饰边等采用绷缝缝迹,这样既有很高的强力和弹性又能使缝迹平整;只有在衣服不易拉伸的部位,象袖口、兜边、订商标等才使用弹性小的锁式缝迹。
所以针织服装的缝制设备也要比梭织服装复杂得多。
一般织物横向延伸性越大,肩缝变形率越大,牵带的衬1、依据服装面料组织紧密不同、确定不同缝合方式对加缝份的不同要求。
①按照布料厚薄的区别可划分薄、中、厚三种放缝量,薄型面料的服装纸样放缝量一般为0、8cm,中型为1cm,厚型为1、5cm。
②接缝弧度较大的地方放缝要窄,如袖窿、领窝线等处,因为弧度问题缝份太大会产生起绉褶,然而生产纸样的放缝设计尽可能整齐划一,这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的标准,所以衬衫领子和领窝线的放缝还是为1cm,缝制后统一修剪领窝线为0、5cm,既可以使领窝圆弧部位平服又可以避免因布料脱散而影响缝份不足。
加服加量的地方放缝要宽些,如西裤后片的放缝,后中线部位所加的缝份为2、5cm,上身的前后侧缝可加1、5cm等,既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又可以满足客户的心理要求。
③不同的缝合方式对加缝份量有不同的要求。
如平缝是一种最常用的、最简便的缝合方式,其合缝的放缝量一般为0、8~1、2cm,对于一些较易散边、疏松布料在缝制后将缝份叠在一起锁边的常用1cm;在缝制后将缝份分骨的常用1、2cm。
对于服装的折边(衣裙下摆、袖口、裤口等)所采取的缝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锁边后折边缝,二是直接折边缝。
锁边折边缝的加放缝即为所需折边的宽,如果是平摆的款式夏天上衣一般为2~2、5cm,冬衣为2、5~3、5cm,裤子、西装裙一般为3~4cm,有利于裤子及裙子的垂性和稳定性;如果是有弧度形状的下摆和袖口等一般为0、5~1cm,而直接折边缝一般需要在此基础上加0、8~1cm的折进量,对于较大的圆摆衬衫、喇叭裙、圆台裙等边缘,尽可能将折边做的很窄,将缝份卷起来作缝即为卷边缝,卷成的宽度为0、3~0、5cm,故此边所加的缝份为0、5~1cm,如果是很薄的而组织结构较结实的可考虑直接锁密珠作为收边,也可作为装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针织服装的缝制裁剪后的衣片通过逢制工程加工成成衣。
缝制工程是选择适当的工艺、设备和流水生产方式进行批量加工的生产过程。
因此,根据布料的性质及缝制部位的要求,选用合适的线迹、缝迹、缝针号数;缝纫机设备;缝线及其它辅料的品种规格;进行流水生产安排和制定缝制品质的要求,构成了缝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针织服装生产用缝纫机针织服装的花色品种繁多,面料性能及成品各部位穿着性能和要求不尽相同,需要多种性能的缝纫机才能完成缝制加工。
表现在由于脱散性的存在,缝制时要考虑采用防脱散的线迹结构;由于面料的拉伸性,缝制时要选用与缝料拉伸性相适应的线迹结构及缝线。
另外在有些缝纫机上,安装不同附件,可进行多种用途的缝制作业。
一.工业缝纫机的分类(一)按缝迹结构分1.链缝机:单线链缝机,曲折单线链缝机,双线链缝机,曲折双线链缝机;2.梭式缝机:平缝机,2点人字缝机,3点人字缝机;3.绷缝机:双针三线绷缝机,双针四线绷缝机,三针四线绷缝机,双针五线绷缝机,三针六线饰缝机;4.包缝机:三线包缝机,双针四线安全缝机;5.特殊缝机(二)按用途分单线迹机,复线迹机,犬牙机,刺绣机,钉钮扣机,开钮孔机,打结机,饰边机,暗缝机,封口机,安全迹机等。
二.针织成衣生产中主要缝纫机的特点(一)包缝机包缝机在针织品缝制过程中是用途最广的机种,它的特点是缝迹的弹性大,可包裹布边边缘,防止针织物线圈脱散。
目前有单针和双针两大类,单针有一线、双线、三线机种;双针有三线、四线、五线等。
单针一线作为轻薄坯布修边或染色前的接头用;单针双线一般用于运动裤、窗帘、毛巾、手帕等的修边;单针三线多用于针织品缝边包缝;双针四线为加固缝,多用于针织品各部位的缝制;双针五线主要用于外衣的缝制,如衬衫合缝、上袖等。
过去用平缝机采用一反一正两道工序的缝制方法来包缝,现改用双针五线包缝机即可一次缝制成功。
包缝机专用性能强,生产效率高,可根据缝制材料的种类、布质、组织的稀、密、厚、薄和不同的边缘,如合缝、隐蔽缝(在衣着正面没有明显的线路)等进行选型。
(二)绷缝机绷缝机有双针、三针、四针等,均有平型或袖筒型两类。
拼接缝多用三针或四针绷缝机,装饰卷边多用三针绷缝机,绷缝多用双针绷缝机,一是将包缝的边缝压平,同时也可增加缝迹的牢度。
由于用途不同,选用型号、针距大小也不相同。
如绷缝用的双针绷缝机的针距要大一些。
(三)平缝机平缝机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机种。
在针织服装生产中用于尺寸要求稳定的部位,如绱领、贴袋、商标等,线迹也较简单。
近年来缝纫机制造业高速发展,高效率、高质量的平缝机不断涌现,最多的是带有自动剪线头的及各种始缝、终缝打结加固自控的平缝机。
(四)链式缝机链式缝机分单针双线链缝机和多针双线链缝机,单针双链缝机用于针织汗衫等的滚领以及滚边等部位;多针双线链缝机与绷缝机不同之处是无装饰线,多用于压宽紧带和运动服装的压条带等;四针链缝机的针距一般在20mm 以上,可将32mm宽的松紧带直接贴于上衣底边或裤腰边上,多针双线链缝机也用于运动衣的袖子和运动裤的裤中缝的压条,四针则同时压两条10mm 左右的条带,双针则压一条。
(五)锁眼机锁眼机的缝迹有链式缝和锁式缝两种,锁眼形状为直端形和凤眼形,也有嵌芯狭带形的纽孔等,缝迹多为链式缝迹,而且都配有剪线头装置。
(六)钉扣机钉扣机专用于钉扣,不仅能钉两眼或四眼的平钮扣,还可钉带柄钮扣,周围缠绕卷钮扣、金属钮扣和子母扣等。
新式钉扣机带有自动剪线头和送钮扣装置。
(七)打结加固机过去终缝后所打的结或回针不牢固,容易造成成缝组织的脱散。
目前使用打结机在终缝处打结加固,各种打结形状不一,有专用于针织品的“人”字形打结,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形状。
三.针织坯布选用针号对照表不同的针织坯布、不同设备缝合时选用针号参照如表7-1-1表7-1-1 选用针号参照表表7-1-2 不同制式针号规格对照表第二节针织服装的缝制品质规定一.针织服装缝制品质的统一规定(一)一般规定1.主副料之间的色差不能超过三级。
2.各种缝迹要清晰,松紧适度,不得发生针洞和跳针。
3.卷边起头在接缝处(圆筒产品在肋处),接头要齐,重线只允许一次,重针在2~3cm内。
4.如遇断线或返修,须拆清旧线头后再重新缝制。
5.厚绒产品的缝合,应先用三线包缝机缝合再行双针绷缝,儿童品种的罗口只用三线包缝,不需要绷缝加固。
6.棉毛、细薄绒合缝用三线包缝,只在罗口或裤裆缝处用绷缝加固,运动衫裤后领及肩缝处用双针绷缝机加固。
7.平缝、包缝明针落车处必须打回针或打结机加固。
8.挽边处薄料用三线或双线包缝,厚料用双针绷缝机。
9.合肩处必须加纱带(直丝本料布或肩条)或用三针机缝制。
10.背心“三圈”(领圈和两挂肩圈),汗布男背心用平缝机折边,网眼布用双针机折边,女式用三针机折边(两面饰);滚边用双针绷缝,加边用三线包缝机合缝后再用双针绷缝;背心肩带用五线包缝或三线包缝后再用平缝机加固。
11.里襟布:绒类、汗布类产品用平细布;棉毛类用本身料或平细布。
12.松紧带裤腰:一般用宽紧带机缝制;也可用包缝机包边后,再用平车折边缝制,或用双针绷缝机折边缝制。
13.打眼处衬平细布或双面布。
(二)各种缝纫机的缝制统一规定1.包缝:缝边宽0.3~0.4cm,起落处打回针时两件对齐不得留辫子,两处线迹重合;上罗纹口要均匀一致;断线或跳针重缝不得再行切布边;切缝后衣片应保持原形;袖底缝与大身腰缝对齐,错缝不得超过0.3cm。
2.包缝挽底边:挽边宽窄一致,不匀程度不超过0.3cm;绒布正面不允许露明针,棉毛汗布明针长度不超过0.2cm;漏缝绒布不允许,棉毛汗布在骑缝处允许有1~2针。
3.双针换底边:挽边宽窄一致,里面不准露毛渣。
4.双针绷缝:不得出轨跑偏,不得大拐弯,重线不超过3cm,不小于1.5cm,起缝在接缝处或暗处。
5.平缝:男背心三圈挽边宽窄一致,成人1cm,儿童0.6cm,挽边挖边0.4cm,钉商标针脚不得出边1~2针,眼皮规格均为0.1cm 。
6.三针绷缝:挽边宽窄一致,不得搭空和露毛;挽领圈起头在右肩缝后2~3cm处,终点不过肩缝;挂肩圈起头在肋缝处偏后;滚罗纹边要做到松紧均匀一致。
7.滚领(双线链缝):滚领松紧要一致,要滚实、丰满、端正;领圈正面眼皮不超过0.1cm,接头一律在右肩缝后1~2cm处。
8.犬牙边:保持牙子大小均匀一致,起头在接缝处,领圈起头在右肩缝后2~3cm处。
9.锁眼:眼子要端正,眼孔大小与纽扣规格相应,眼孔两端各打3~4针套结(先切后锁的不打套结)。
10.钉扣:扣子要钉牢,位置应对准扣眼。
二、缝迹密度标准缝迹密度指的是2厘米内的针迹数。
不同织物使用不同功能的缝纫机规定的缝迹密度见表7-2-1。
表7-2-1 缝迹密度标准单位:针迹数/2cm三.常用缝线品种规格与用途常用缝线品种规格与用途见表7-2-2。
表7-2-2一般纯棉针织面料采用9.8tex×4或7.4tex×3的纯棉及涤棉混纺线,化纤针织面料采用7.8tex×2的弹力锦纶丝和5tex×6的锦纶线。
第三节流水生产安排服装工业化生产中,流水生产安排的基础资料是工序流程图。
工序流程图就是以服装加工的前后关系为基础,将加工顺序和时间用图示的方法表达出来,具有清晰明确、资料齐全的特点。
一.缝制工序划分方法缝制工序划分就是按产品设计的要求,将全部缝制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最简工序,以便排列成工序流程图。
所谓最简工序是指加工时一次完成的单项作业内容。
划分最简工序是一项基础性的技术工作,要求技术人员熟悉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各种工艺加工方法,以及面料、设备的性能。
一些新设备及附件的使用可将原来几道最简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如开袋机的使用,使原来开袋的几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
工序划分方法有样衣分解法、经验法和将其两种方法综合的综合法。
(一)样衣分解法根据成衣样品进行工序分解,确定各个部位的加工方法、工艺技术要求、设备要求等,个别部位可进行实物分解,拆开样衣某些部位,以确定其缝型、线迹、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等。
此种方法主要用于有样衣的情况,对于某些辅助加工工序可能会被忽略。
(二)经验法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按照产品设计要求,参照同类产品制订各个部位的工艺技术要求、加工方法、设备要求等。
此种方法在没有样衣的条件下可以使用,根据初步的工序制定,进行样衣试制,再进一步确定其最简工序。
(三)综合法将样衣分解法和经验法两种综合使用。
二.缝制工序时间确定(一)加工时间的构成一件服装的缝制加工时间是指从接过裁片开始,到服装加工完毕为止所需的时间。
即不包括富裕时间,是各工序纯加工时间的总和。
每一工序的加工时间,则是从半制品接收开始,到加工完毕交给下一工序为止。
流水生产的制品总加工时间中,缝纫时间包括缝制时间、半制品传递时间、半制品安装时间、中间停顿时间、切断线头时间等;手工(案板工)加工时间包括半制品熨烫时间、作标记时间、整理时间等。
(二)加工时间的测定加工时间测定可在试样时进行初步测定,在试产时进一步测定。
测定应在操作正常进行的条件下进行,一般测20次取平均值。
三.缝制工序流程图(一)工序图示记号1.加工工序图示:见图7-3-1所示。
2.缝制符号(加工记号)说明:¤—平缝作业○—包缝作业◎—特种机械作业◇—检查□—手工作业▽—裁片△—缝制结束图7-3-1 加工工序图示(二)绘制针织服装缝制工序流程图应考虑的因素1.保证服装加工各工序的顺序性。
2.考虑缝制操作的方便性、合理性。
3.由于针织面料的脱散性、卷边性及变形性,对于易变形的部位应尽量优先安排,局部开口应开剪与缝制结合进行,如圆领汗衫衣中如设有开口,领口、门襟应尽量安排先做,并在车位上开剪开口。
再如翻领T恤,做领前先合肩,淌领门襟,有口袋时还应将口袋安排在合肩前完成。
4.各工序之间应避免迂迴交叉,能在一个机种上完成的就安排在一起,以减少工序间产品转移的时间。
5.充分利用本厂现有的设备条件,参考以往的成功经验,多种方案比较,1.2.零部件的交。
图7-3-2 女三角裤缝制工序流程图3.工序流程图由基本线和分支线组成,基本线为工序流程图的主要干线,一般由加工的主要部件为主体构成的;分支线则是由非主要部件形成的。
4.按工序图示记号把各工序的材料、名称、顺序号、设备、定额时间等标出来。
5.操作和检查,按出现的顺序分别编号,遇到水平线时,转到水平线上的作业继续编。
6.绘制工序流程图可按分三步进行。
①作工序流程示意图。
(基本线、分支线)②把各工序按顺序填入示意图中相应位置。
③按工序图示记号填写工序编号、工序名称、加工时间、使用设备等内容。
如图7-3-2为女三角裤缝制工序流程图。
图的中央纵向排列的工序为基本线,两侧所列的工序为分支线,由图可看出工程顺序按序号排列非常明确,衣片及附件名称种类也一目了然,各种图示记号使车间管理人员迅速分辨设备品种和排列位置,提高了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