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终端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GSM-R概述

GSM-R概述
其中, N为一个簇中的小区数,i,j 为非零正整 数。
(4)如图2-3所示, i=3,j=2,N=19,A 表示同频小区 (5) 其中D为同频复用距离, R为小区的半径。 (6)同频复用比:
(7)目前常用的蜂窝网 簇的结构有N=19、12、 7和3。
GSM-R概述
干扰限制和防护
GSM-R概述
干扰是制约蜂窝系统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话音 信道上的干扰会造成串话,或者用户听到很大的 背景噪声;信令信道上的干扰则会导致误码率的 升高,使呼叫遗漏或阻塞。
GSM-R概述
动态信道分配:多个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信道, 每个小区的信道数时不固定的。当业务量大时, 分配给该小区的信道数就多,业务量减小时还 可以再把这些信道分配给其他小区使用。
优点:有效的利用了资源,降低了呼损率,信 道利用率可以提高20%~50%;缺点:控制复杂, 成本较高。
GSM-R概述
GSM-R概述
4)小区分层 –扩展小区:半径35km~120km,主要由于沿海 地区海域的覆盖。 –宏小区:半径1km~35km,用于高速公路和人 口较稠密的地区。要求具有高的抗干扰灵敏 度和安全的频率复用模型。 –微小区:半径0.1km~1km,用于城市繁华地 段。要求用高的干扰隔离度,使用少量频率 就可以实现密集频率复用。 –微微小区:半径小于0.1km,用于室内环境, 如商场、会议中心、办公楼等
GSM与GSM-R的关系——业务模型
GSM-R概述
增强型语音呼叫功能ASCI
• eMLPP • 语音广播VBS • 语音组呼VGCS
• Follow Me
铁路特有的应用 • 无线列调 • 无线车次号传递

铁路特有频段
严格的服务质量要求
GSM基础平台

GSM-R调度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条件

GSM-R调度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条件

GSM-R数字移动通信应用技术条件第一分册:调度通信系统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pplication for GSM-R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ubset 1:Dispatc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V3.0)二○○七年七月目次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名词术语及缩略语) (1)4 系统构成 (2)5 系统业务 (3)6 系统技术要求 (4)7 通信过程 (5)附录A 调度通信呼叫关系附表 (8)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 (11)附录C 对《GSM-R调度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条件(V2.0)》的修改说明 (11)前言本技术条件是根据科技运[2006]85号《关于加快开展中国铁路GSM-R系统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铁道部运输局发布的《GSM-R调度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条件(V2.0)》(运基通信[2004]278号)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形成的,是中国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的系列技术规范文件之一,随着网络、业务和技术的发展,还可能继续完善升级。

本技术条件基于《铁路调度通信系统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细化了铁路调度通信与GSM-R结合的应用技术条件。

在执行过程中,各单位若发现另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100081),并抄送铁道部科技司(北京市复兴路10号,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组织编制并负责解释。

本技术条件主编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

本技术条件参编单位:北京佳讯飞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交通大学、上海铁路通信工厂、天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蔺伟、江春波、赵洪军、钟章队、陈志杰、郑敏、沈京川、唐浩明、吴昊、张涛君、郑彩顺、周军民、蒋志勇。

GSM-R中继传输系统设备技术规范

GSM-R中继传输系统设备技术规范

科技司:运输局:各铁路局/公司,第一、二、三、四勘察设计院,铁科院,铁通公司,通号公司设计院,北京交通大学,电化局电测中心,电化局通号设计院,上海工程公司,京信、虹信、泰通公司。

部经规院(鉴定中心、标准所),部内计划、建设司。

科技司运输电务处熊杰46073《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V1.0)》科技GSM-R 技术规范中继传输系统通知关于印发《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V1.0)》的通知(此页无正文)为统一铁路GSM-R中继传输系统的技术标准,2006年11月2日,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V1.0)》评审会。

铁道部经规院(鉴定中心、标准所),铁科院,第三、四设计院,太原局电务处,铁通公司等单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评审委员会听取了编制组的汇报并逐条进行了认真讨论,就GSM-R中继传输系统的技术规范提出了合理和建设性意见并形成评审意见。

编制组已根据评审意见对技术规范进行了修改并报部,现将评审意见和《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V1.0)》发给你们,请参照实行。

二OO七年四月三十日《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V1.0)》评审意见2006年11月2日,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在北京通号设计院主持召开了“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设备技术规范第五部分:中继传输系统设备(V1.0)”评审会。

评审委员会认真听取了编制单位的汇报,审查了有关文件,经认真讨论,形成评审意见如下:1、该技术规范内容全面,结构较合理,提供的技术文件齐全,符合审查要求。

2、该技术规范规定了中国铁路GSM-R中继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设备类型及组成和设备主要技术要求等内容,可作为铁路GSM-R工程设计、产品制造、施工安装、设备维护、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

GSM-R技术特点

GSM-R技术特点

GSM-R技术简介GSM-R技术简介GSM-R是基于GSM Phase 2+,典型的基于GSM-R的铁路通信网与普通GSM网并无大的区别,在其网络的网元、标准接口和连接的扩展上也无大的区别。

在公网中正引入一系列新技术,如优化利用频率以提高网络容量、在高话务量区域(如车站)使用微蜂窝,以及多层覆盖根据速度进行越区切换等,这些技术略加改动即可用于铁路。

区别主要在于由铁路网特殊需求引起的网络结构和规划上的区别。

对于GSM-R,来自铁路网的特殊要求主要有:·高达200~500Km/h的无缝通信·有限频点数(例如20个)的有效利用·载干比(C/I)至少12dB·在一个制定区域内,95%的时段以及95%的覆盖率,信号强度大于-90dBm·即使在GSM-R网之间切换,成功率也必须高于99.5%·根据所使用的业务,传输通道和网络设备必须有很高的可用性·隧道内的覆盖·在车站和编组站场内覆盖要好。

· 95%的通话建立时间要求较高,其余5%不高于标准的1.5倍,中国铁路发展GSM-R的唯一目的是要为铁路运输现代化服务,使铁路达到安全、高效、舒适,同时还能为旅客提供大量信息服务。

GSM-R技术在国外铁路的应用已取得了成功经验查看完整版本: GSM-R技术简介zjol 2004-12-17 09:07青藏铁路采用GSM-R通信系统在青藏铁路通信工程格尔木至不冻泉186公里的GSM-R(gsm for railway)试验段上,已经建起了29座高45米的无线通信铁塔,相关设备安装已完成。

目前,GSM-R通信试验已取得初步成功。

负责青藏铁路GSM-R通信系统建设的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公司经理汤航辉说,全长1110公里的青藏铁路,其中有960公里的线路在海拔4000米以上,铁路线最高海拔为5072米,550公里线路位于高原多年冻土区。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说:“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对铁路通信网络的规划、部署、运营及维修提出了极高要求。

GSM-R调度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条件V2.0

GSM-R调度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条件V2.0

GSM-R调度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条件(V2.0)二OO四年七月前言本技术条件是在GSM-R调度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条件(暂行)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形成。

调度通信通信有关功能规定以本技术条件为准。

本技术条件由运输局基础部提出。

本技术条件主编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交通大学上海铁路通信工厂天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佳讯飞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蔺伟、江春波、赵洪军、钟章队、陈志杰、郑敏、沈京川、唐浩明、吴昊、张涛君、郑彩顺、周军民、蒋志勇。

目录1范围 (1)2引用和参考标准 (1)3缩略语和术语 (2)3.1缩略语 (2)3.2术语 (3)4系统构成及组网方式 (3)5系统业务 (4)5.1列车调度通信 (4)5.2货运调度通信 (6)5.3牵引供电调度通信 (6)5.4其他调度及专用通信 (7)5.5站场通信 (7)5.6应急通信 (7)5.7施工养护通信 (8)5.8道口通信 (8)6系统技术要求 (9)6.1工作频率 (9)6.2优先级分配 (9)6.3优先级呼叫处理原则 (9)6.4GSM-R组呼区域划分 (9)6.5状态标志 (10)6.6编号 (10)6.7系统质量指标 (10)6.7.1覆盖和性能 (10)6.7.2网络选择 (10)6.7.3服务质量要求 (10)7通信过程 (10)7.1个别呼叫(描述) (10)7.1.1移动终端按MSISDN号码呼叫移动终端 (10)7.1.2移动终端按功能寻址呼叫移动终端 (10)7.1.3移动终端按ISDN号码寻址呼叫固定终端 (11)7.1.4移动终端按位置寻址呼叫固定终端 (11)7.1.5固定终端按MSISDN号码呼叫移动终端 (11)7.1.6固定终端按功能寻址呼叫移动终端 (11)7.1.7固定终端呼叫固定终端 (12)7.2组呼(描述) (12)7.2.1移动终端发起组呼 (12)7.2.2固定终端发起组呼 (12)7.3GSM-R广播(描述) (13)7.4紧急呼叫(描述) (13)8系统设备主要技术条件 (14)8.1固定用户接入交换机(FAS) (14)8.1.1设备组成 (14)8.1.2设备功能 (14)8.1.3性能要求 (14)8.1.4供电电源 (14)8.1.5工作环境要求 (14)8.1.6安全及防护要求 (14)8.1.7结构要求 (15)8.1.8可靠性要求 (15)8.1.9电气特性 (15)8.1.10设备接口及信令 (15)8.2调度台 (16)8.2.1设备组成 (16)8.2.2设备功能 (16)8.2.4工作环境要求 (17)8.2.5安全要求 (17)8.2.6结构要求 (17)8.2.7可靠性要求 (17)8.2.8电气特性 (17)8.2.9电磁兼容特性 (17)8.2.10设备接口及信令 (17)8.3车站台 (17)8.3.1设备组成 (17)8.3.2设备功能 (18)8.3.3供电电源 (18)8.3.4工作环境要求 (18)8.3.5安全要求 (18)8.3.6结构要求 (19)8.3.7可靠性要求 (19)8.3.8电磁兼容特性 (19)8.3.9电气特性 (19)8.3.10设备接口及信令 (19)8.4机车综合通信设备 (19)8.4.1设备组成 (19)8.4.2设备功能 (19)8.4.3供电电源 (20)8.4.4工作环境要求 (20)8.4.5安全要求 (20)8.4.6结构要求 (20)8.4.7可靠性要求 (20)8.4.8电气特性 (20)8.4.9电磁兼容特性 (21)8.4.10天线和馈线 (21)8.5作业手持台 (21)8.5.1设备组成 (21)8.5.2设备功能 (21)8.5.3供电电源 (22)8.5.4工作环境要求 (22)8.5.5安全要求 (22)8.5.6结构要求 (22)8.5.7可靠性要求 (22)8.5.8电气特性 (22)8.5.9电磁兼容特性 (22)8.6其他固定终端设备 (22)表1 调度通信主要用户个别呼叫关系矩阵表 (23)表2 调度通信主要用户组呼关系矩阵表 (27)表3 调度通信主要用户组呼编号表 (28)GSM-R调度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条件(V2.0)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GSM-R调度通信系统的构成及组网方式、系统业务、系统技术要求、通信过程、设备主要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TX-06 GSM-R设备技术规格书

TX-06 GSM-R设备技术规格书

新建兰州至重庆铁路站后“四电”系统集成工程LYSD-2标段自购物资技术规格书物资名称:基站子系统设备包件号:TX-06招标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渝铁路LYSD-2标段项目经理部(牵头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渝铁路LYSD-2标段项目经理部招标代理机构: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科技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二月北京目录第一节总则 (1)1 概述 (1)2 技术规格一般规定 (2)3 投标方技术建议书要求 (3)3.1技术建议书的内容格式要求 (4)3.2技术规格书点对点应答要求 (4)3.3标准、版本和性能 (6)第二节主要设备需求及报价要求 (8)1 设备需求总体要求 (8)2 基站子系统主要设备需求表 (8)3 报价要求 (9)第三节共同条款 (11)1 概述 (11)1.1工程概况 (11)1.2主要技术条件 (11)1.3工程范围 (11)1.4气象条件 (12)1.5系统供货范围 (12)1.6责任分工界面 (12)2 主要技术标准 (13)2.1技术规范 (13)2.2单位制 (15)3 材料及工艺 (15)4 可互换性和标准化 (15)5 设备监督和测试 (15)6 设备设计准则 (15)7 电磁兼容与雷电防护 (16)8 机柜(架/箱) (17)9 外观一致性 (17)10 供货地点、标志、铭牌、包装、运输、储存 (17)10.1供货要求及交货地点 (17)10.2标志、铭牌 (17)10.3包装、运输、储存 (18)11 技术资料要求 (18)11.1一般要求 (18)11.2技术资料清单 (19)12 备品备件 (19)12.1缺陷责任期(验收开通后二年) (19)12.2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检测试验设备 (19)第四节技术条件 (20)1 系统方案 (20)1.1系统构成 (20)1.2无线覆盖指标 (20)1.3系统服务质量 (20)1.4系统组网 (21)1.5运行和维护管理子系统 (21)1.6天线和馈线 (22)1.7设备配置 (22)2 系统技术要求 (22)2.1系统的功能及性能 (22)2.2系统RAMS指标 (22)2.3同步要求 (23)3 服务质量要求 (24)3.1GSM-R系统服务质量指标定义的前提条件 (24)3.2话音业务和非列车运行控制类电路域数据传输业务指标要求 (24)3.3分组域数据传输业务指标要求 (25)3.4.短消息指标要求 (26)4 设备技术要求 (26)4.1总体要求 (26)4.2BTS (28)4.3基站天馈系统 (28)4.4运行维护管理子系统 (30)4.5设备的升级扩容 (30)5 设计联络及技术服务 (30)5.1工程设计联络会议 (30)5.2技术服务 (31)5.3网络优化配合 (36)5.4技术培训 (36)5.5技术服务需求 (37)6 缺陷通知期 (38)第一节总则1 概述(1)本技术规格书是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标方”)向兰渝铁路夏官营(不含)至广元(不含)段基站子系统设备投标方(以下简称“投标方”)提出的网络交换子系统及GSM-R无线网络建设的主要技术、网络业务功能和供货、安装、调测、验收等方面的要求,提供给投标方编写技术建议书和设备报价之用,本技术规格书和技术建议书作为基站设备采购合同的附件。

GSM-R系统要求

GSM-R系统要求

简介在《用于铁路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R)》中简要介绍了开发GSM-R的项目和国际铁路联盟欧洲部如何做出选择GSM-R的决定。

本文将继续讨论标准GSM是如何被通过改进和增加新功能来适应铁路通讯的要求与限制的。

本文的目的不是详细讨论GSM-R的系统要求规范(SRS), 而是帮助读者了解其相关内容和范围。

本文选择了有关频谱和覆盖的具体事项,以及为适应铁路应用而在标准GSM上增加新功能加以讨论。

下图(图1)取自EIRENE(欧洲铁路无线通讯增强集成网)的系统要求规范,它展示了GSM-R包括的范围。

图2展示了最早的用户要求规范是如何逐渐发展成具体的技术规范的,本图还试图说明标准GSM是在何种程度上满足解决方案的。

标准或衍生的GSM中没有铁路所特别需要的功能是不可避免的,这导致了一些专门为铁路而设的功能的产生,本文以后的章节将描述这些功能。

图 1 EIRENE规范及接口GSM-R功能要求规范和系统要求规范功能要求规范(FRS)是一种高层文件,它从用户的角度,向设计者和使用者明确地提供系统要求。

GSM-R的功能要求规范是由工程师和用户共同开发的,当它完成并由用户签字认可后,下一步开发技术解决方案的工作便可以开始了。

下一层更深的技术规范被称为系统要求规范(SRS).图2显示了系统要求规范在开发过程中的技术深度和时间跨度。

欧洲铁路无线通讯增强集成网(EIRENE)和欧洲移动无线通讯网(MORANE)在1994年至2000年联合开发了GSM-R。

图 2EIRENE项目负责要求的制订,MORANE项目负责技术开发和样机研制,要求尽可能使用GSM标准。

作为EIRENE在1992至93年的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一份“用户要求与限制”被提了出来。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是否有一种可供铁路使用的新型移动通讯系统标准。

铁路在1993年选择了GSM作为新系统的基础,这一选择意味着新系统超了一些近路,因为部分问题已经有了解决。

GSM-R铁路移动通信

GSM-R铁路移动通信

GSM-R铁路移动通信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基本概况、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等内容。

该文档可供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有关方面参考使用。

1·2 范围本文档涵盖了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结构、通信协议、硬件设备、通信范围和性能要求等。

2·概述2·1 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概况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专门为铁路行业设计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语音和数据传输功能,并具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该系统基于GSM技术,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以满足铁路行业的特殊需求。

2·2 设计要求为了满足铁路行业的通信需求,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具备以下设计要求:●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

●安全性:确保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全网覆盖:覆盖整个铁路网络,包括车站、铁路线路和隧道等地方。

●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抵御各种干扰源对通信系统的干扰。

●低时延:保证通信时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多频道支持:支持同时多个频道的通信。

3·网络结构3·1 网络拓扑结构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网和边缘网。

核心网由核心节点、网关和数据库组成,负责集中处理和控制各个边缘网的通信。

边缘网包括车站无线局部网和线路无线局部网,用于提供与车站和线路相关的通信服务。

3·2 通信协议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使用各种通信协议来实现不同功能。

其中,ISDN-PRI协议用于提供语音通信,GPRS和EDGE协议用于数据传输。

此外,还有一些专用的信令协议,如RSL和LAPD,用于系统内部的控制和管理。

4·硬件设备4·1 基站设备GSM-R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设备负责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并与移动设备进行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SM-R终端技术标准:
机车台GSM-R信道机模块的射频电气特性
工作频带
发信:885 - 890 MHz
收信:930 - 935 MHz
载频间隔:200KHz
双工频率间隔:45MHz
载波功率:根据移动台的类别,要求工作在不同的功率等级,如表3所示:
表3
发射机特性
·频率误差:1×10-7
·杂散辐射:在100KHz-12.75GHz的频带范围内(不包括发射频率及其调制频带),在其相关测试条件下测得的杂散辐射功率最大值不应超出表4的规定值。

·相位误差:对任意一个突发脉冲序列,其均方相位误差应小于50;最大峰值偏差小于200。

表4
接收机特性
·标称比特差错率:在无干扰条件下,输入电平介于-85dBm(52dBμV/m)~A时,无保护比特(即TCH/fsⅡ类)的比特差错率满足:
①静态 BER≤10-4
②多径 EQ50 BER≤3%
注:A=-10dBm(112dBμV/m)静态传播条件
A=-40dBm(97dBμV/m)多径传播条件
·参考灵敏度:满足表5参考灵敏度性能要求的接收机输入电平即参考灵敏度必须小于:
手持机—-102 dBm(35dBμV/m)
其他MS—-104 dBm(33dBμV/m)
表5
FER: Frame Erasure Rate 帧擦除率
BER: Bit Error Rate 比特差错率
RBER: Residual Bit Error Rate 残留比特差错率
TU50: 50km/h in Urban Area 城区时速
RA250: 250km/h in Rural Area 乡间时速
HT100: 100km/h in Hilly Terrain 丘陵区域时速
FH: Frequency Hopping 跳频
注:BCCH、AGCH、PCH、SACCH、FACCH的性能与SDCCH一致。

a的值可因信道的条件而异,1<a<1.6。

·互调特性:将以下三种信号同时加在接收机输入端口时,其参考灵敏度性能必须满足表6的性能要求。

(1)有用信号f
,其电平在参考灵敏度电平之上3dB(即-99dBm)
(2)连续正弦波信号f
1
,其电平为-49dBm(即64dBμV emf)
(3)经随机序列调制后的正弦信号f
2
,其电平为-49dBm(即64dBμV emf)(注:此序列为CCITT Rec.52中定义的511bit伪随机序列中的148bit子序列)
f 0、f
1
、f
2
满足以下关系式:
f
=2f
1
-f
2
| f
2
-f
1
|=800KHz
·寄生响应抑制:将以下两种信号同时加在接收机输入端口时,其参考灵敏度性能必须满足表6的性能要求。

(1)有用信号f
,其电平在参考灵敏度电平之上3dB(即-99dBm)(2)连续正弦波信号f,其电平为70dBμV (emf)(即-43dBm),频率为
200KHz的整数倍:
A: f 位于频带(f
0-45MHz,f
-800KHz),(f
+800KHz,f
+45MHz)

B: f 从9KHz到12.75GHz,不包括f
±45MHz频段
·杂散辐射:杂散辐射不能超过以下规定值:
-57dBm(2nW)在9KHz-1GHz频段内
-47dBm(20nW)在1GHz-12.75GHz频段内
6.10.14 机车台450MHz模拟信道机模块的射频电气特性应符合TB/T 3052-2002第
7.6项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