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学》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之父”是( C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2、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的特点是(B)A.提出了“说真话”的宣传思想B.公众受愚弄的时期C.真正为公共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D.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3、( C )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B )A.艾维·李 B.伯内斯C.卡特利普 D.哈洛5、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B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B)。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二、多项选择1、公共关系经历了(ABCD )历史阶段,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A.巴纳姆时期 B.艾维·李时期C.伯内斯时期D.现代时期三、判断题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1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

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也就越重要。

1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1四、论述策划题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公共关系学(答案)

公共关系学(答案)

《公共关系学》课程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公众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间顺序特征分类,其意义就是把公众理解为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

2. (_爱德华·伯尼斯__)以其杰出的研究,成为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从此,公共关系进入了科学化阶段。

3. 在组织(_顺利发展时期__),公关宣传应当致力于保持和维护组织形象,巩固既有成果,并力争提高知名度,扩大组织影响。

4.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_双向交流__)。

5. 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形象要素差距图 )。

6. 公共关系的调查方法很多,其中,( 观察法 )收集到的信息比较客观和准确,方法简便易行,是公关人员经常采用的方法。

7. 新闻公报的结构有多种,(并列结构 )通常用于重大新闻的报道。

8. 搞开放组织活动(既公开又不能泄密 )。

9. 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 政府 )。

10. 让人们看到企业的产品广告、标志、名牌、标准字、标准色,就能联想到企业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良的产品质量,感到真实可靠,属于企业 cs 战略的(视听满意 )。

11. (政府公众 )是所有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有社会权威性的对象。

12. 组织通过征求企业名称、商标、徽章、品牌等形成,引起公众对本组织的注意,提高公众对本组织的记忆度和熟悉度,这属于(征求广告 )。

13. 组织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有着广泛的接触,可能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但没有中心人物的传播模型是( 环形网络 )。

14. 公关礼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 尊重公众 )。

15. 为了防止公众产生庆倦和反感情绪,必须保持信息的(新鲜程度 )。

16.公众从对象的某些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从而产生“以偏概全”的心理现象是(晕轮效应)。

17. 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 " 愚弄公众 " 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运动是(揭丑运动 )18. 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题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题答案《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 DACBD 6-10 DABAA 11-15 DDCCD 16-20 DAAB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错选、漏选都不得分,共20分)1、 ABCDE2、 ABC3、 ABDE4、 ABCDE5、 ABCDE6、ABE7、ABE8、ABCDE9、BCE 10、ABCE三、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填“√”或“×”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 10、√四、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公关策划是指公关组织根据现存问题和差距确定组织的公关目标,制定公关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为组织设计科学合理的形象的活动。

把关人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全员PR管理是指通过对组织全员的公关培训和教育以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组织成员整体的公关协作,从而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和公关文化的管理活动。

五、论述题(共3小题,共25分)1.依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如何进行分类?(8分)答:一个组织面临的各种公众,由于他们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主观认识水平等条件不同,而形成对组织的不同态度。

我们依据公众对组织是否具有合作态度将其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1)顺意公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

他们是推动组织发展变化的基本公众和主要力量。

(2)逆意公众又称为敌对公众,是指对组织持反对意见、不合作态度,甚至采取敌对立场的公众。

他们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对象。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D 2、A 3、A 4、A 5、B 6、A 7、C 8、A 9、B 10、A 11、C 12、C 13、A 14、A 15、A 二、多项选择题1、ACE 2、AD 3、ACDE 4、BE 5、AB 6、A.B 7、AB8、CDE 9、ABCDE 10、ACDE 11、ABCDE 12、ABCDE 13、ACE 14、BD 15、AC三、名词解释题1、传播管理说这类定义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格鲁尼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P3〕2、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状态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

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根底,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P10〕3、关系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这种相处和交往的性质和程度,是组织的公众环境状态中比拟直观的方面。

公共关系“好〞还是“不好〞,从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就可以直接判断。

〔P16〕4、形象〔P18〕5、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它主要从个体关系的角度概括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其涵盖面包括个人在生活、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P21〕6、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这种公众意见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

这种舆论反映和评价的性质和程度,是组织公众环境状态中无形的方面。

舆论标志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根本态度和行为。

〔P17〕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传播观念、协调观念? P122、为什么说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 P13-143、为什么说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P15-16五、论述题1、从关系、职能、学科的角度论述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要点:公关本质属性;分别阐述关系、职能、学科性质。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练习一一、单项选择1.“公共关系”一词是英语Public Relations的中译,把Public Relations译为( A )更切合英文的原意。

P.4A、公众关系B、人群关系C、人际关系D、社会关系2.公共关系“传播管理职能说”的提出者是(C)。

P.5A、雷克斯〃哈罗B、弗兰克〃杰夫金C、詹姆斯〃格鲁尼格D、蔡尔兹3.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墨西哥宣言》中,强调了公共关系的(C)职能。

P.6A、传播管理B、关系协调和平衡C、咨询D、传播4.英国学者弗兰克〃杰夫金对公共关系所下的定义,侧重于公共关系的(B)。

P.5A、管理职能B、传播职能C、传播管理职能D、咨询职能5.公共关系的主体是(C)。

P.6A、社会公众B、管理职能C、社会组织D、传播活动6.公共关系的客体是(B)。

P.8A、人民B、公众C、大众D、社会团体7.公众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成员包括了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这表明“公众”具有(A)的特点。

P.8A、群体性B、多样性C、多变性D、相关性8.组织处理公共关系的方式是( B )。

P.9A、大众传播B、传播沟通C、人际沟通D、舆论宣传9.“众望所归”说明了舆论的哪方面作用(B)。

P.24A、制约和监督作用B、鼓动作用C、指导作用D、评价作用10.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是(A)P.68A、产品形象B、人员形象C、环境形象D、软件形象11.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核心是(A)。

P.65A、公众导向B、形象观念C、共生观念D、整合观念12.在组织形象地位图中,最佳的公共关系状态处于(A)。

P.31A、象限ⅠB、象限ⅡC、象限ⅢD、象限Ⅳ13.对组织形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于(B)。

P.32A、组织形象地位图B、组织形象要素图C、组织形象差距图D、管理方格图14.形成舆论的关键是(A)。

P.35A、告知公众B、引导公众C、强化舆论D、控制媒体1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从其主体形态来看,它属于(A)。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学》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之父”是(C )A.爱德华·伯尼斯B.雷克斯,哈罗C.艾维·李D.卡特利普和森特2、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的特点是(B)A.提出了“说真话”的宣传思想B.公众受愚弄的时期C.真正为公共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D.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3、(C )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B.政治民主的发展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D.民众意识的觉醒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B)A.艾维·李B.伯内斯C.卡特利普D.哈洛5、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B)A.联络公众感情B.公众必须被告知C.一切为了公众D.需求层次论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着是(B)。

A. 《公共关系学》B.《舆论明鉴》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二、多项选择1、公共关系经历了(ABCD )历史阶段,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A.巴纳姆时期B.艾维·李时期C.伯内斯时期D.现代时期三、判断题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1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

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也就越重要。

1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1四、论述策划题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人际关系B.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C. 个人形象塑造D. 企业文化建设答案:B2. 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盈利最大化B. 组织形象塑造C. 产品销售D. 社会责任履行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A. 信息传播B. 形象塑造C. 问题解决D. 产品制造答案:D4. 公共关系活动中的“4R”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研究(Research)B. 关系(Relationship)C. 报告(Report)D. 责任(Responsibility)答案:C5.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首要步骤是什么?A. 制定危机应对计划B. 立即发布新闻稿C. 收集危机信息D. 与媒体沟通答案:C6. 公共关系中的“5S”原则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速度(Speed)B. 系统(System)C. 简单(Simplicity)D. 标准(Standard)E. 真诚(Sincerity)答案:ABCDE7.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关系传播的渠道?A. 媒体B. 广告C. 口碑D. 直接销售答案:D8. 公共关系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升组织知名度B. 测量公共关系活动的效果C. 增加产品销量D. 改善组织形象答案:B9. 公共关系策划的第一步是什么?A. 设定目标B. 确定预算C. 收集信息D. 制定策略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原则?A. 及时性B. 透明性C. 保密性D. 负责任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

答案: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活动,旨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形象,而广告则是单向的信息传播,主要目的是推广产品或服务。

公共关系更注重长远的关系建设和组织形象塑造,广告则更侧重于即时的促销和销售。

2. 公共关系策划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案:公共关系策划的一般步骤包括:(1)明确策划目标;(2)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3)分析目标受众和环境;(4)制定公共关系策略;(5)设计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6)制定实施计划;(7)评估和调整策划方案。

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考试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 共30道小题, 总分值60分)1.组织的开创阶段, 以及某项事业、产品服务初创、问世阶段, 应该采用(A建设型公关)。

(2分)A建设型公关B维系型公关C防御型公关D进攻型公关E矫正型公关正确答案A2.组织聘请公共关系顾问的长处之一是(C旁观者清, 客观性强)。

(2分)A了解内情, 便于协调B运作成本较高C旁观者清, 客观性强正确答案C3.企业精神与价值观、企业信条、企业目标、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标语等是(A 企业理念识别系统)的内容。

(2分)A企业理念识别系统B企业行为识别系统C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正确答案A4.用来表示组织与社会各界具有关联性和共同性的公关广告是(D响应广告)。

(2分)A形象广告B公益广告C观念广告D响应广告正确答案D5.广告宣传属于(B企业外部行为识别)系统的内容。

(2分)A企业内部行为识别B企业外部行为识别CA和B正确答案B6.根据公共关系对象的特征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与沟通方法, 这是选择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的(B适应对象原则)的要求。

(2分)A联系目标原则B适应对象原则C区别内容原则D合乎经济原则E媒介组合原则正确答案B7.公关传播工作应保持低姿态, 甚至从“零”开始, 这是(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状态下的公关策略。

(2分)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正确答案C8.当组织机构的发展较为稳定、顺利时, 应该采取(C维系型公关)的公关方式。

(2分)A进攻型公关B建设型公关C维系型公关D防御型公关E矫正型公关正确答案C9.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的四个步骤是(C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价)。

(2分)A公关调查、确定目标、选择媒介、编制预算B估计形式、确定公众、选择媒介、评价结果C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价D确定目标、选择媒介、组织实施、评价结果正确答案C10.公关部门设在行政办公室是一种(部门隶属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2003年05月16日)浏览人次1173公关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传播信息树立形象2.公众的需求公众的需求3.欺骗公众让公众了解组织重视组织(或企业)和公众双方4.广州白云山制药厂5.组织内部信息组织环境信息6.调查研究,确定目标反馈与评估7.因人施任,任人惟贤取人之长,忍人之短8.群体性多变性9.首要公众边缘公众10.内部公众外部公众11.公共关系案例12.了解对方优先权先向身份高者介绍身份低者先向女士介绍男士二、名词解释1.独立公众:是指对组织持中间态度或态度不明朗的公众。

它在组织占大多数,公关工作要大力做好独立公众的沟通工作,争取他们对组织的了解和好感,使其向顺意公众转化。

2.便士报:19世纪30年代,首先由美国的《纽约太阳报》带头,掀起了所谓“便士报运动”(即一便士买一份报纸)。

此后,以普通劳动者为读者对象的通俗化的报纸,就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

3.维系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稳定发展之际用来巩固良好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其做法是通过各种渠道和采用各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向社会公众传递组织的各种信息,使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组织的顺意公众。

4.卡特李普:他于1952年同森特·布鲁姆共同出版了《有效公共关系》的论著,首次提出了“双向平衡”理论和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等,并把公共关系工作提高到管理职能的高度去认识,他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教育之父。

5.共同经验范围:是指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所具有的共同语言、共同经历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即双方对传播所应用的各种符号应有大致相同的理解。

6.危机公关:也称危机管理,它是指组织在自身运作中对发生的具有重大破坏性影响,造成组织形象受到损伤的意外事件进行全面处理,并使其转危为安的一整套工作过程。

7.公共关系传播性职能:是指公共关系通过传播工作的实施与运作所能发挥出的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效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采集信息,监测环境;组织宣传,创造气氛;交往沟通,协调关系;教育引导,服务社会。

8.新闻制造:是指在组织公共关系工作中人为地制造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以求做好公共关系工作,扩大组织的影响。

9.公共关系广告:是为扩大社会组织的知名度、提高信誉度、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求得社会公众对组织的理解与支持而进行的广告宣传活动。

10.征询型公共关系:是以采集社会信息为主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其目的是通过信息采集、舆论调查、民意测验等工作,了解社会舆论,为组织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咨询,使组织行为尽可能地与国家的总体利益、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民情、民意一致。

11.间接调查法:是指公共关系人员不直接和公众接触,而是通过某些中间环节达到调查目的。

其主要方法有媒介研究、民意测验和抽样调查等。

12.服务型公共关系:是一种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

其目的是以行动来获得社会公众的了解与好评,塑造自己的美好形象。

三、单项选择题1.D 2.D 3.A 4.B 5.C 6.C 7.A 8.B 9.C四、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E 3.BD 4.ACDE 5.ACE 6.ABDE7.ABCDE 8.ABCDE 9.BCD 10.ACE 11.ACE 12.BDE13.ABC 14.ABCDE 15.ACDE 16.CDE五、简答题1.简述公共关系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答:公共关系的起源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限制。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活动的产生,受制于三个基本条件:(1)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

因为,商品经济要求商品自由流通,自由竞争和等价交换,这必然带来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产生了企业、部门、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客观要求。

这种经济联系即为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开始。

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也就越重要。

(2)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前提。

民主政治与公共关系密切相联。

民主政治是与专制政治相对而言的。

民主政治消除了以高压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以种种方式来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实质上这也是公共关系的客观要求。

民主政治在形式上表现为三个方面:民众要有一定的权利,政府和国家领导人是由民众选举产生的;政府要重视民众的意见;政府要让民众了解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并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

为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就必须及时了解舆情民意,根据民意来制定或调整自己的内外政策,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公众宣传、解释政策,争取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3)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

科学技术与公共关系互相促进。

落后的技术条件限制了信息传播,也限制了人类的交往活动。

先进的技术条件促进了人类的交往活动,推动了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

在信息时代,社会关系是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大众传播媒介不断更新、换代和完善,从而使各类社会组织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通过对内协调,对外宣传,扩大本组织或企业的社会影响,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善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为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2.如何制订社会赞助活动计划?答:企业可以主动选择赞助对象,也可以按赞助者的请求来确定,但不论赞助谁,赞助形式如何,赞助之前都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要调查企业的公关状态、经济状态、赞助活动的影响及以被赞助者的公关状态等。

在此基础上研究赞助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特别要强调的是调查研究应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为目标,量力而行,保证企业与社会共同受益。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赞助对象之后,就要拟定具体翔实的赞助计划。

该计划一般应该包括:赞助的目标、对象、形式;赞助的财政预算;为达到最佳效果而选择的赞助主题和传播方式;赞助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等。

3.如何完整地表达公共关系的定义?答: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与其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的全部关系的总和。

它发挥着管理职能,开展着传播活动。

社会组织通过有效地管理,旨在谋求组织内部的凝聚力与组织对外部公众的吸引力;通过双向的信息沟通,旨在争取社会公众的谅解、支持与爱戴,谋求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利益得以实现。

4.举办记者招待会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答:举办记者招待会时,一个组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会前淮备工作:确定举行招待会的必要性;选择会议的地点;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准备发言和报道提纲;准备宣传辅助资料;做好记者参观的准备;确定时间;小型宴请的安排;选择邀请记者的范围。

(2)会中注意事项:会议主持人应充分发挥主持和组织的作用,活跃整个会议气氛,引导记者踊跃提问;对于不愿传播和透露的内容,应婉转地向记者做解释,记者一般会尊重组织的意见的;不要随便打断记者的提问,更不要以各种动作、表情和语言对记者表示不满;遇到回答不了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不清楚”、“不知道”、“我不能告诉你”等,应采取灵活而变通的办法给予回答;所发布的信息必须准确无误,若发现错误,应及时予以更正。

(3)会后反馈工作:尽快整理出记录材料,对会议的组织、布置、主持和回答问题等方面的工作做一总结,认真汲取经验教训,并将总结材料归档备查;搜集到会各记者在报刊、电台上的报道,并进行归类分析,检查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是否有失误,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分析原因,设法弥补;对照会议签到,看与会记者是否都发了稿件,对已经发稿的记者,要电话致谢;搜集与会记者以及其他与会人员代表对会议的反应,检查在接待、安排、提供方便等方面的工作是否有欠妥之处,以便改进今后的工作;若出现不利于本组织的报道,应做出及时的反映。

5.如何做好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工作?答: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工作的重点就是员工关系。

如何搞好员工关系呢?我们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理顺内部关系。

理顺内部关系是搞好内部公共关系的中心。

只有理顺内部关系,才能做好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各尽其职,实施有效地管理。

(2)要掌握用人之道。

一个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要善于掌握用人之道,知人善任;信任人、尊重人;关心员工、爱护员工,通过科学管理去挖掘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要满足员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6.应从几个方面把握公共关系定义的基本特征?答:我们应从综合的角度把握公共关系的定义,其基本特征有:(1)明确了公共关系具有四大要素,即公共关系的主体一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客体——与特定组织或企业相关的社会公众;开展公共关系活功的手段与方法——管理职能的发挥和传播活动的开展。

(2)明确了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内涵,即在组织内部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按照公众的意愿去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公共关系活动;根据双向平衡的基本要求,引导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各项工作予以接纳和认同,争取社会公众的支持和爱戴。

(3)体现了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特征,即管理的科学与沟通的双向性。

(4)体现了社会组织与其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追求的目标是扩大社会组织的信誉度,树立良好的形象;坚持的原则是实事求是,以便社会组织自己能够为其事业的成功莫定基础。

六、案例分析案例(一)答题要点:(1)抓住新闻及公众关注的热点。

1998年夏季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引起世人关注,新闻界派出精兵强将追踪报道,洪水灾区无疑是新闻关注的焦点。

顶新集团敏感地抓住了公众关注的热点,精心组织,派出慰问团向灾区捐献物资。

(2)从公关营销的角度看,其重要意义有:第一,主动参与社会公益资助能充分体现出互利的原则,使社会效益和社会组织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社会公益资助是一种复合式大众传播活动,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对事件本身的宣传,大大提高了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联络组织和公众的情感,增强了公众对该组织的好感。

第二,主动参与资助灾区的公益活动,是组织和政府搞好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向社会表明其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手段。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公益资助来树立关心社会的良好形象,培养同各个公益组织及灾区公众的良好感情,同时,对于塑造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形象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顶新集团的捐助活动,同新闻媒介和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紧密联系,这无疑会使人们将组织的名字和社会功绩永远铭记在心里。

第四,资助有助于产品的销售。

通过资助活动能够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加深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感情,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将大大有利于推销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这种影响力是其他任何广告形式无法相比的。

案例(二)答题要点:(1)“服务意识”是处理顾客关系必须具备的公关意识,它是指企业组织及其成员为公众服务的态度和观念。

3517厂的销售人员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时时刻刻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上,“千里换鞋”,以优质的服务树立和推广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在公众中的美誉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