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020届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7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届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0届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达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120年来,经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探索,其中的历史文化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也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显学。

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学研究领域,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甲骨残片缀合、甲骨组类区分、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堪成规模,特别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录集、大型甲骨文献集成于各种完备工具书的相继问世,无不为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积聚起相当的能量。

当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也引发了“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1928年至1937年的15次殷墟发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1950年迄今仍在继续的殷墟考古发掘,不仅使一座失落的商王国都城重新进入今人的视野,而且也促进了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殷墟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随之确立。

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甲骨文研究就始终受到国家与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在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就把《甲骨文合集》的编辑撰写列为历史学科重点项目。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把甲骨文研究提高到与中华优秀文化体系构建相关的战略高度,聚焦于如何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层面。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达州市普通高中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生生”。

《易经》“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易”,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月”,有人认为是日月的变化,有人认为是仿照的蜥蜴,因为蜥埸的形态经常变化,颜色也经常变化。

而《易经》就体现了一种变化的精神。

这个“易”有三种意思:“变”“不变”和“简易”,《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它的核心意思是“生生不息”。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我们一个很重大的责任就是把香火交传下去,这里面就体现了中国人一种特殊的终极关怀。

第二点是“实用”。

这个地方不是简单的实用、适用,而是指的人伦日用。

李泽厚叫实用性,金关道叫尝试性。

中国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走火入魔,因为我们特别重视自己的感觉和经验。

但是如果有的事情,超出了感觉和经验,我们往往也会陷入某种述乱和失望的状态。

因为理性化的程度不高,所以我们也容易被一些人所欺骗。

我们应该讲究实事求是,合乎情理.对神也同时采取实用的态度,信则有,不信则无。

第三点是“和合”。

人道效仿天道,天道落实于人道,所以中国人讲天人合一,“服乎天,应乎人”,这句话来自《易经》,《易經》里面有一封(革卦: 祭莫之日用俘虏作人牲,亨通,吉祥的卜问)就是讲革命的。

所以我们中国的革命传统也可以追溯到《易经》。

汤武和周武王,一个革了夏来的命,一个苹了商纣的命。

因此,对天、对自然界,我们要顺应,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而对人,我们要响应人的基本需要,满足人的生命发展需要,可“和合”不是说我们都合到一起,都变成了一种混沌状态。

这不符合中国文化,不符合中国思想。

这里面有不同的要素,有天有地、有阴有阳、有火有水等,而这些不同的要素之间对立共生; 所以自然界也好,人类社会也好,才能够生生不息,才能够不断地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三个特点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制裂开来,这对于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也能够有很大启发。

四川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四市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四川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四市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四川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诊断性四市联考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附加题总分得分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四川省广安市、眉山市、遂宁市等四市高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联考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曾提出著名论断:“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试图从地理、宗教、民情、风俗中追寻法的精神。

他们虽然都没有洞悉法最终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经济物质条件,但都从德与法的关系角度,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极大地影响到法的内容与形式。

在这个意义上,德与法相互交融,德乃人们心中之法。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

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

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

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

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

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零诊断考试试题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零诊断考试试题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零诊断考试语文试题2020年8月31日考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萎靡.不振(mǐ)请帖.(tiě) 召.集(zhāo) 中.听(zhòng)B.心宽体胖.(pán)肖.像(xiāo)噱.头(xué)创.伤(chuāng)C.翘.首以待(qiáo) 信笺.(jiān)洞穴.(xué)身陷囹圄.(yǔ)D.肄.业(yì) 巨擘.(bò)焚膏继晷.(guǐ) 浑身解.数(jiě)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B.所向披糜珠联璧合貌合神离蓬头垢面A.前距后恭大声疾呼共商国事翻天覆地C.河清海晏义气用事以逸代劳待价而估D.明火执杖相辅相承妄费心机众口烁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B.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置身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峥嵘的群峰、莽莽森林、高峡平湖和瀑布的壮美。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

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都有矛盾存在?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有矛盾运动?B.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琼斯9日在福克斯电视台一访谈节目中说,朝鲜官员表示希望与美国建立“一种新的、比较好的关系。

”C.当地负责人向总理报告说,通过加大投入,促进经济转型,加强生态清淤以及调水引流等措施,太湖治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D.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国产影片:《铁人》《南京!南京!》《大河》《高考1977》《邓稼先》等,已陆续在各地公映。

2020学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0学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达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120年来,经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探索,其中的历史文化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也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显学。

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学研究领域,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甲骨残片缀合、甲骨组类区分、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堪成规模,特别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录集、大型甲骨文献集成于各种完备工具书的相继问世,无不为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积聚起相当的能量。

当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也引发了“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1928年至1937年的15次殷墟发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1950年迄今仍在继续的殷墟考古发掘,不仅使一座失落的商王国都城重新进入今人的视野,而且也促进了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殷墟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随之确立。

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甲骨文研究就始终受到国家与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在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就把《甲骨文合集》的编辑撰写列为历史学科重点项目。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把甲骨文研究提高到与中华优秀文化体系构建相关的战略高度,聚焦于如何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层面。

一诊语文答案

一诊语文答案

隶属监视对象。千家奴被赏二千贯钱,特别加升为五官杂班叙使。从此对诸王的限制防范更严密。泰和七年
(1207),金章宗皇帝下诏恢复完颜永蹈的王位,按礼节改葬他,赐谥号剌,以卫王完颜永济的儿子完颜按;述说:指叙述说明;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
1
帝下诏平章政事完颜守贞、参知政事胥持国、户部尚书杨伯通、知大兴府事尼庞古鉴审讯完颜永蹈的案子,此
案牵连的人很多,很久不能判决。皇帝很生气,召见完颜守贞等人问明情况。右丞相夹谷清臣上奏说“:这件
事贵在迅速解决,以安定人心。”于是,皇帝赐完颜永蹈及其妃卞玉,两个儿子完颜按春、阿辛,公主长乐自
杀。蒲剌睹、崔温、郭谏、马太初等都被杀。仆散揆虽然没有听到此事,也被因此被除名。董寿被免去死罪,
绪高昂、激动。
18.A。B 项“年轻的中国”与“古老的中国”顺序不当;C 项,“连通的世界”和“遥远的世界”顺序不 当;D 项先说“中国”和“世界”顺序不当。
19.D。A 项主谓搭配不当;B 项“无数”修饰语位置不当且“聆听”与“脚步”动宾搭配不当;C 项“聆
听”与“脚步”动宾搭配不当。
20.会显示红光;当人行信号灯亮绿灯时;提醒行人可以通行
的英勇壮烈;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
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
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铿锵: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也用于形容人声洪亮或深沉坚定。同时用
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铿锵是象声词,也有响亮和激越的含意;高亢:指高隆突起;声调或情
基础等 级 5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结构严谨 吾言流畅 尹体工整 苻合问题要求

2020四川诊断性测试-语文

2020四川诊断性测试-语文

四川省2017级高中毕业班诊断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D(A.“但还无法进行绘画之类的人类艺术创作”说法不正确,第四段中提到的几位人工智能画家是已经有美术作品了;B.归因不完全,“艺术创作为人类独有”的原因还有“技艺的娴熟”;C.“失忆者假说”为人工智能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张冠李戴,原文为“今大数据爆发,为人工智能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2.B(二、三两段并未使用对比论证。

)3.A(前后分句不是充分条件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D(“只要整合影院,就能扭转这一局面”分析不正确)5.C(“根本原因是中外文化隔阂带来了“文化折扣”分析错误,从原文中得不出这是根本原因的结论)6.①整合影院资源,精细化运营影院,满足部分观众消费升级需要。

②加快文化产业法制化步伐,依法保障电影产业的发展。

③培养专业人才,优化电影创作,让中国电影(真正)走向国际。

(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C(“在对比中表明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喜爱”理解错误,该句表明了作者无法达到哈德生的境界)8.①作者回忆中“翡翠鸟”“夜来香”“蝉声”等花鸟昆虫所构成的奇特美妙的自然环境。

②作者与花鸟昆虫相关的温馨美好生活情景。

③作者在回忆过往生活场景时,涌现出美好、愉快的心情(心境)。

(每点2分,共6分。

意思相近即可)9.①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花鸟昆虫之类是生活常见的美,是常青的欢乐,我们应欣赏珍藏它。

②与前文的几处引用相照应,使得表达更深入,结构更完整。

③号召读者欣赏生活中的美,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每点2分,共6分。

意思相近即可。

若答“增加文章文采”“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等,可以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B(3分)11.C(3分)(古代的亲戚包括父母兄弟等至亲,范围比今天大)12.B(3分)(“景公派人救助,他仍严惩不贷”理解错误。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达州市普通高中2020届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语)不论是“心即理”还是“致良知”,从字面上看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可表现为自我生命活力的释放,也可能表现为随心所欲、恣意妾为。

所以,在心学体系里,王阳明对个体的主观意念做了限制,提出了明确的修养功夫论,这里的“知行合一”具有明显的道德内省标准,心有邪念,即是行恶。

此外,“知行合一”作为一种自我要求更是为了避免知而不行,只满足于训话条理和口舌之争。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耳!”(王阳明语)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认为:“阳明学是培根之学’,偏重实行和事上磨炼,是其精神要旨所在,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企业家立“知行合一”之旨,便意味着严格自我要求的开始。

“知”有其独特的哲学含义,与“良知”相近,知行合一即表现为我的“良知”须化为真切实在的行为,而我的所作所为又都符合我的“良知”。

这里有着怎样的境界寓意?知行合一的状态又具体化为“致良知”的过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语)“归于寂”不是客观上的不存在,而是个体主观觉知的灭寂,即主观之间的隔绝,它表明一种我与万物相“绝”的状态,“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王阳明语)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意味着使万物皆得吾心之理,也就是个体德性向客观事物的迁移,与之相对,这表明的是我与万物相“通”的状态,良知是个体的内在本质力量,“知行合一”就是把这种内在的本质力量,体现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体的中正向客观性的迁移,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性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2020届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7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解析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120年来,经海内外学者的共同探索,其中的历史文化奥秘逐渐揭开,甲骨学也成为一门举世瞩目的国际性显学。

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主要在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的解析利用方面,而在甲骨学研究领域,持续不断的甲骨文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著录,甲骨残片缀合、甲骨组类区分、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等诸多方面堪成规模,特别是近世整宗性甲骨著录集、大型甲骨文献集成于各种完备工具书的相继问世,无不为甲骨文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积聚起相当的能量。

当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也引发了“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1928年至1937年的15次殷墟发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自1950年迄今仍在继续的殷墟考古发掘,不仅使一座失落的商王国都城重新进入今人的视野,而且也促进了中国近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殷墟在世界文明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随之确立。

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甲骨文研究就始终受到国家与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在制定“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就把《甲骨文合集》的编辑撰写列为历史学
科重点项目。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把甲骨文研究提高到与中华优秀文化体系构建相关的战略高度,聚焦于如何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层面。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拥有了重要的地位和对社会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历久弥新的影响力。

当然,相比于过去,如今的甲骨文研究有很多有利条件,近些年来,出土的战国文字较多,特别是许多地下简帛文献的再发现,如清华简、上博简、郭店简、包山简等。

简文保留了很多古老字体的写法和用法,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找出其字形变化的源与流,比以往考释甲骨文强调形、音、义分析增加了更多的可参照素材,方法论上比过去严密,视野也大为开阔,研究日趋精密化,应该纳入甲骨文例,将单字放在整体语境中,汇总各种资料信息以全方位深入分析其“多态性”字义词性。

要言之,甲骨文研究迎来了新机遇,我们应认准方向,坚守底线,拒绝乱象,把握好甲骨文研究与应用的深化发展趋势,在古文字与古史研究领域不断进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
1.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墟甲骨文内容丰富,它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极高。

B. 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研究是以文字考释和殷商史料解析利用为主。

C. 15次殷墟发掘引发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殷墟考古的持续发掘。

D.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社会各方始终高度重视甲骨文的研究工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主要以我国甲骨文研究的方法为论据来阐明作者的观点。

B. 文章从甲骨文研究的重点、发展和成就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C. 第五段把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论证甲骨文的研究取得了进步。

D. 文章通过列举具体事例证明了甲骨文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殷墟甲骨文的历史文化的部分奥秘被揭开了。

B. 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甲骨文在世界文明史上重要地位的确立。

C. 满足人们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渴求也是目前我国甲骨文研究的重要目的。

D. 甲骨文例语法研究结合了甲骨文例,分析了它的“多态性”字义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