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物流技术与设备复习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知识点整理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知识点整理2017物流技术及其装备知识点整理对于要报考物流师考试的同学来说,物流技术及其装备着个考点是必须掌握的,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的基本原则1.物流技术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原则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原则。
3.选用物流工具和设备的标准化原则4.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原则5.充分利用空间6.减少人力搬运企业自动化物流系统是信息化得物流系统,是集光机电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装卸搬运技术装备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的作用和类型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的作用1.提高装卸效率、节约劳动力,减轻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2.缩短作业时间,加速车辆周转,加快货物的送达和发出。
3.提高装卸质量,保证货物的`完整和安全。
4.降低物料搬运作业成本5.充分利用货位,加速货位周转,减少货物堆码的场地面积装卸搬运技术装备的应用特点1.是应性强2.设备能力强3.机动性较差起重机械起重机械主要是由驱动装置、工作结构、金属结构三大部分组成起重机械的技术性能参数1.额定起重量 Q2.起升高度H3.幅度R跨度L4.起重力矩5.工作速度V6.生产率Q7.轮压8.工作级别运输机械运输机械是按照规定线路连续或者间隙地运送、装卸散装物料或者成件物品的搬运机械。
类型和使用特点按照用途、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分成输送机械、装卸机械和给料机械三大类。
工业搬运车辆叉车的类型和应用叉车又称铲车、叉式取货机是物流领域最常用的具有装卸、搬运双重功能的机械。
物流技术与设备重点.

第一章物流技术与设备概述1. 物流技术?2006 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技术 (logistics technology) 定义为:物流活动中采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方法,以及设施、设备、装置与工艺的总称。
2.物流装备?物流装备是在生产、流通、消费和军事等领域中,为了实现各种物资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空间转移和时间转移,并保证物资高效、快捷、准确、安全的流转和有效监控所需的设施与设备。
3.物流硬技术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物资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站场设施及为物流服务的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技术。
4.物流软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技能和作业程序等,是指以提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和供应链运营效用为中心的技术。
5.物流设施物流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道、管道及机场、港口、货运站场和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通过能力直接影响着物流各环节的运行效率。
6. 物流技术装备配置原则(1)物流技术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原则;(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原则;(3)选用物流工器具和设备的标准化原则;(4)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原则;(5)充分利用空间;(6)减少人力搬运。
第二章集装单元化技术及装备1. 物流标准化定义物品包装尺寸和集装单元的尺寸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货物的集装单元化,提高货物与物流过程中的固定设施、移动设备、专用工具的配合性。
2.集装单元化的定义集装单元化就是以集装单元为基础来组织货物的装卸、搬运、储存和运输等物流活动一体化运作的作业方式。
被集装单元化的货物称为单元货物。
用于集装货物的工具称为集装单元器具,必须具备:①能使货物集装成一个完整、统一的重量或体积单元;②具有便于机械装卸搬运的结构。
集装单元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基础建设内容,其实质就是要形成集装单元化系统,集装系统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工具要素、管理要素和社会环境支撑要素。
物流技术与设备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1:物流技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
2:现代物流技术具有各领域应用的广泛性,集成性,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殊性质。
3:物流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百度)1)大型化、集装化的趋势2)专业化趋势,专业细分的趋势主要反映在运输及搬运上,针对这两项作业任务,专用的车辆设备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专业物流、场内物流、企业内部物流等。
其次是分拣设备,仓库内的分拣专业化设备越来越多。
3)信息技术方面的装备,特别是硬件设施设备上:一是信息采集的设备;二是智能终端三是任何装备都要增加的信息功能设备。
;4)科学发展的要求。
在物流装备中如何加强安全,节能,环保,低碳等要求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物流运输技术和设备1:铁路运输的优点:1)准时2)运输能力大,运距长且运价低廉3)可是实现长距离,高速运输4)土地利用效率高5)环境公害问题小2:铁路运输的不足:1)不能提供门到门的物流运输服务2)货物损失率较高3)运输管理复杂,弹性小3:信号设备包括:信号,连锁设备,蔽塞设备。
4:信号设备的作用:保证列车运行与调车安全和提高铁路的通过能力。
5:公路的分类: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6:车辆选择的原则:技术上优先;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维修上方便。
7:车辆使用性能选择:动力性;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的舒适性。
8:港口腹地:指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旅客集散所及的地区范围。
9:停车视距:指的是同一车道上,车辆行驶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采取制动停车时所需要最短行车距离。
10:限界: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其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11:方便旗船:在船舶登记开放,或者宽松的国家进行登记,从而取得该国国籍,并悬挂该国国旗的船舶。
12:集装箱码头应具备的基础条件:1)具备保证大型集装箱船舶靠离的泊位,岸壁和水深,确保船舶的安全;2)有宽敞的集装箱堆场和必要的设施,能适应大量集装箱的妥善分类,保管,交换和修理的需要;3)具备足够数量的装卸,搬运机械和有关设备以及能熟练操作这类机械的驾驶员和维修保养人员4)具备能直接联结陆路运输的机能5)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有关的工作制度第三章集装箱化技术和设备1:集装单元化: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器具,把有包装或无包装的物品,整齐的汇集成一个扩大了的,便于装卸和搬运,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保持一定形状的作业单元。
物流技术装备复习资料

第一章现代物流的组成:通常由运输、装卸搬运、仓储、配送、包装与分拣、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环节组成。
物流技术装备按功能的分类:可分为运输装备、装卸搬运装备、仓储装备、包装装备、流通加工装备、信息采集与处理装备、集装单元化装备等7个部分。
物流技术装备的现状1、国外的发展历史及现状(1)初期。
用传送带、工业输送带、起重机移动和搬运物料的货物;用货架和托盘、可以移动式货架存储物料;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装备运行。
(2)20世纪50—60年代。
自动化技术广泛运用,相继出现AGV、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系统。
英国最早研制了电磁感应导向的AGVS,欧洲AGVS迅速推广并应用于柔性加工系统,成为生产工艺的组成部分。
(3) 20世纪70—80年代。
出现了自动控制的旋转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并应用于生产和流通领域。
(4)20世纪80年代后期。
大型起重机、自动运输机、自动分拣装备、自动上下料机械及智能型装卸堆垛机器人等装备相继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
2、国内的发展历史及现状(1)20世纪70年代前。
主要在商业物资仓储和运输系统有一定数量的起重机、载货汽车等装备,仓库的机械化作业仅为50%左右。
(2)20世纪70—80年代。
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有了较快发展。
新建了铁路、公路、港口、增加车辆,改进技术,部分区段实现了电气化、高速化,开展了集装箱运输、散装运输和联合运输等。
一些物流技术装备,如起重机、输送机、集装箱、散装水泥车等在仓库、货场、港口、码头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20世纪90年代后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以及物流配送中心的兴建,物流技术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先进的物流装备不断涌现。
物流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1、大型化。
大型化是指装备的容量、规模、能力越来越大,是实现物流规模效应的基本手段,大型化弥补了自身速度很难提高的缺陷。
物理技术装备大型化的趋势,一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大规模物流的需要,以大的规模来换取高的物流效益;二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进步,为制造大型物流技术装备提供了可能。
物流技术与设备考试复习题

AAAAAAAAAAAAAAAAAA一、填空1、仓库总的空间主要被储存货物、墙距、顶距、通道、堆垛中“蜂窝”和固定设备等几方面所占用。
墙距、顶距、和固定设备所占用的空间是无法减少的。
因此,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的主要途径一是(减少通道),二是(减少蜂窝率)。
2、门架倾角是指无载叉车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门架相对其垂直位置向前和向后倾斜的最大角度。
门架前倾角α的作用是(便于叉取的货物卸放)。
门架的后倾角β的作用是(当叉车带货行驶时,防止货物从货叉上滑落,增加叉车载货行驶时的纵向稳定性)。
3、(堆垛机)是立体仓库中最重要的起重运输设备,是代表立体仓库特征的标志,主要是在立体仓库的通道内运行,将位于巷道内的货物存入货格。
或将货格中的货物取出,运送到巷道口。
(桥式堆垛机)具有起重机和叉车的双重结构特点。
4、条形码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但规则排列)的条和空,按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个完整数据的符号。
5、管道运输是利用管道设备设施等(通过一定压力差驱动)货物沿着管道流向目的地的一种现代运输方式。
6、铁路车辆是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工具,本身没有(动力装置),需要把车辆连接在一起由(机车)牵引,才能在线路上运输。
二、不定向选择1、关于重力式货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重力式货架是密集型货架的一种,能够大规模密集存放货物B、重力式货架可保证货物先进先出C、重力式货架出入库作业完全分离,增加了出入工具的运行距离D、重力式货架有利于进行拣选活动,是拣选式货架中很重要的一种2、下列(A)运输工具可以及时地提供“门到门”的联合运输服务。
A、汽车B火车C杂货船D飞机3、下列集装箱中,属于通用集装箱,占整个集装箱总数70%-80%的是(D)A、冷冻集装箱B、罐装集装箱C、干货集装箱D、散货集装箱4、下列哪种起重机包含旋转机构(C)A单梁桥式起重机B龙门起重机C门座起重机D双梁桥式起重机5、下列关于货架说法正确的是(ABCD)A货架是一种架式结构物,可充分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
物流技术与装备期末复习资料

物流技术与装备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效率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时,由许多个配送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的配送。
2、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3、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或消除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减少资源消耗,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4、物流系统 P22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5、仓储系统仓储系统是供应和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起到缓冲和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
仓储系统一般包括以下环节:(1)收货 (入库管理) (2)存货(在库管理)(3)取货(出库管理)(4)发货6、流通加工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的总称。
7、物料搬运系统将一系列的相关设备或装置,用于一个过程或系统中,协调合理地将物料进行移动、储存和控制。
8、智能物流是指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经营某些问题的能力。
二、简答题1、网络GPS对物流产业所起的作用①实时监控功能②双向通讯功能③动态调度功能④运能管理⑤数据存储、分析功能⑥可靠性分析⑦服务质量跟踪2、装卸搬运的设计原则(1)尽量不进行装卸(2)装卸的连续性(3)减轻人力装卸(4)提高“搬运灵活性”(5)把商品整理为一定单位(6)从物流整体的角度考虑3、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1)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避免个人倾向)(2)坚持技术上先进适用、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自动化仓储)(3)坚持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的原则。
(局部优未必整体优)(4)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指标的确定要坚持先进合理和可操作性原则。
物流技术与设备 知识点

1物流系统可划分成信息、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配送等七个子系统。
2物流技术是对一个物流系统应用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从物流系统整体效益出发,采用工程技术的优化方法,进行组织管理、规划设计的技术。
仓储物流技术是支持仓储作业并对仓库内的物流进行系统化和合理化的技术。
3仓库是物流过程中的一个空间和一块面积,是按计划用来保管货物(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和产成品等),并对其数量或价值进行登记,提供有关储存物品的信息以供管理决策所用的场所。
4仓库的发展趋势:1、物料储运作业自动化1)实现物资储运标准化、集装化。
2)仓储装卸搬运机械高效化。
3)物流一体化。
2、仓储安全监控电子化3、仓储控制决策智能化5仓库的功能储存和保管的功能,调节供需的功能,调节货物运输的能力,流通配送加工的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产品生命周期支持。
6仓库的分类①按储存货物分:原材料仓库:及时供应并完成相应的采购工作。
半成品仓库:协调总装与零件加工。
成品仓库:储存工厂产品并向顾客提供商品②按保管条件分:普通仓库,保温仓库,特种仓库,按建筑结构分,平房仓库,楼房仓库,货架仓库。
7仓库的主要性能参数①库容量:规划和设计明确。
②出入库频率:系统的响应速度要求决定仓库内搬运设备的参数和数量。
③周转次数=一定时期内的出库总数/平均库存数。
④其它指标:单位面积的库容量、机械设备的利用系数、全员平均劳动生产率、装卸作业机械化程度。
8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
它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客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是仓库的仓储功能和拓展出来的销售功能的综合。
9几种典型的配送中心的运作模式①连锁企业自有的配送中心②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第三方配送中心)③半社会化的配送中心。
10配送中心的经济效益:当物流系统加入一个或更多仓储设施后能降低总物流成本时,此时就产生仓储的经济效益。
仓储的经济效益以下基本内容。
物流技术装备复习资料

物流技术装备第一章1、物流设施(Logistics Establishment)提供物流相关功能和组织物流服务的场所。
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各类运输枢纽、场站港、仓库等。
2、物流技术装备是指进行各项物流作业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器具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
3、物流设施设备就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和物流作业所需要的设备与设施的总称。
它既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器具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也包括运输通道、货运站场和仓库等基础设施。
4、设施与设备的区别:从广义上讲,物流基础设施也是一种技术装备,但它和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装备又有区别,因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都属于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其中铁路,公路还是跨省,甚至跨国界的,很难用一般的技术装备概念来描述它。
5、物流技术装备应用配置的基本原则(1)物流技术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原则;(2)物流系统运作的快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原则;(3)选用物流工器具和设备的标准化原则;(4)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原则;(5)充分利用空间;(6)减少人力搬运。
6、物流装备的发展趋势1)大型化、高速化2)实用化、轻型化3)专用化、通用化4)自动化、智能化5)成套化、系统化第二章1、铁路运输设施和设备主要包括铁路线路、铁路机车、铁路车辆、站场、装卸搬运机械、铁路信号和通信设施等以及相关技术。
铁路线路——列车行驶的轨道式通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承载整个列车的总重量、导引车辆运行方向;铁路机车—列车的基本动力,本身不承载旅客和货物。
按原动力的不同可分为: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蒸汽机车等;电力机车是利用机车上的受电弓将高压电流自轨道上字的接触电线网,直接输入至机车内的电动机,再将电流导入牵引马达,使之带动机车车轮。
电力机车的牵引动力是电能,但机车本身没有原动力,而是依靠外部供电系统供应电力,并通过机车上的牵引电动机驱动机车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概述1.物流技术是指人们在进行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物质手段、作业程序、实践经验和工作方法。
包括在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由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各种方法、技能,以及作业程序等。
2.物流技术的分类:物流技术不是其他技术的简单相加或者直接应用而是综合的结果。
3.物流技术按形态分,可以分为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
物流硬技术:指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各种仓库建筑、场站建筑、以及服务于物流活动的电子计算机、通讯联络设备;物流软技术:指以提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为中心的技术方法。
具体地讲就是各种物流设备的最合理的调配使用,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储运中心、运输终端的合理配置和物流途径的最佳选择等。
4.物流技术按技术原理进行分类:物流机械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电子技术、物流自动控制技术、物流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等。
5.物流设备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所必需的成套建筑和器物,组织实物流通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设备、仓储设备、场站、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等。
6.物流设备的类别体系(1)包装机械设备:可分为充填机械、灌装机械、裹包机械、封口机械、贴标机械、清洗机械、干燥机械、杀菌机械、捆扎机械、集装机械、多功能包装机械以及包装自动生产线。
(2)集装化设备与器具:指用集装单元化的形式进行储存、运输、装卸搬运作业的物流设备与器具。
它是集装单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集装箱、托盘、滑板和其他集装单元化设备与器具。
(3)装卸搬运设备:可分为:装卸起重机械设备、连续输送机械设备,装卸搬运车辆和专用装卸搬运机械设备。
(4)运输机械设备:可分为公路运输车辆、铁道运输车辆、货船、空运设备、管道运输设备等。
(5)仓储机械设备:分为储存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设备,计量设备、商品保管和检验设备、机械维修设备、安全消防设备等。
(7)配送机械设备:一般综合性配送中心具有以下机械系统:装卸搬运机械系统、输送机械系统、检验计量设备系统、分货拣货设备系统、储存机械系统、流通加工机械系统、包装机械系统及通信信息处理设备系统。
7.物流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物流机械设备一般都是由很多零部件构成的,而每个零部件之间必须匹配并有严格的精度要求,才能保证设备的工作能力、准确性、精度、使用功能和工作寿命。
尽管各种物流机械设备性能、用途、结构千差万别,但从它们的组成的结构性能上看,一般都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动力部分:它是驱动设备运转的动力,由它发出的动力来带动设备的工作部分,以实现机械设备正常工作。
物流机械设备常用的动力装置有电动机、内燃机。
(2)传动部分:传动部分是将机械设备动力部分的动力和运动传给机械设备工作部分的中间装置,是联结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的桥梁。
(3)工作部分:工作部分是机械设备直接进行工作的部分,是一台机械设备的用途、性能的综合体现部分,也是体现一台机械设备的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部分。
它标志着各种机械设备的不同特性,是机械设备主要区别和分类的依据。
(4)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是为了保证作业质量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而设置的控制器。
第2章采购、仓储技术和设备1.电子商务解释:在业务上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商业交易;在技术上电子商务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板以及条形码等多种技术。
2.货架技术与设备:仓库总的空间主要是被储存货物、墙距、顶距、通道、堆垛中“蜂窝”和固定设备等组成。
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主要途径:减少通道;减少蜂窝率。
3.货架仓储技术的优越性:(1)充分利用仓库的高度,消灭或降低蜂窝率,提高仓库利用率;(2)每一货格都能任意存取,货物品类的可选率达100%;(3)货物不受上层堆叠的重压,特别适于异型货物或者怕压易碎商品(4)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5)便于实现“定位储存”和计算机管理。
4.货架存储系统的不足:(1)设备费用投资较高;(2)必须配备相应配套装卸搬运设施和托盘等集装单元器具;(3)货架设备相对固定,机动灵活性较差;(4)货架每排间必须留出通道,如使用叉车等装卸机具,通道较大,有时反而降低了仓库利用率。
3.中、重型层架特点和用途(1)一般采用固定式层架,坚固、结实,承载能力强;(2)储存大件或中、重型物资,配合叉车等使用;(3)能充分利用仓容面积,提高仓储能力。
4.轻型层架特点和用途(1)一般采用装配式,较灵活机动,结构简单,承载能力较差;(2)适于人工存取轻型或小件货物;(3)存放物资数量有限,是人工作业仓库的主要储存设备;5.层格式货架特点和用途(1)每格原则上只能放一种物品,不易混淆;(2)其缺点是层间光线暗,存放数量少。
(3)主要用于规格复杂、多样,必须互相间隔开的物品。
6.托盘货架特点及用途(1)利于货物保管;(2)实现机械化存取作业;(3)高仓容利用率;(4)出入库可做到先进先出。
7.悬臂式货架特点及用途(1)适用于长形物料和不规则物料的存放;(2)适用于人力存取操作,不便于机械化作业。
8.移动式货架特点及用途(1)减少了通道数,地面使用率达80%;(2)存取方便,可先进先出;(3)建造成本较高,维护比较困难;(4)主要适用于仓库面积有限,但数量重多的货物的存储。
9.重力式货架特点及用途(1)单位库房面积存储量大;(2)固定了出入库位置,减少了出入库工具的运行距离;(3)专业、高效、安全性高;(4)保证货物先进先出;(5)主要用于大批量少品种储存货物的存放或配送中心的拣选作业中。
10.驶入式货架特点及用途(1)仓容利用率高,库容利用率可达90%;(2)托盘质量和规格要求较高。
托盘长度需在1300mm以上;(3)不保证先进先出;(4)适合于大批量少品种,对先进先出要求不高或批量存取的货物存储。
11.驶入/驶出式货架特点及用途(1)仓容利用率高;(2)保证先进先出;(3)托盘质量和规格要求较高;(4)适合于大批量少品种的货物存储。
12.高层货架特点及用途(1)仓库利用率高;(2)货架刚度和精度要求高;(3)适合自动化仓库,配合巷道堆垛机的使用。
第3章物流运输技术与设备1.公路运输技术是指汽车运输技术,是借助汽车这一运载工具,沿着公路将旅客和货物运送到目的地的一种运输技术。
公路运输是一个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是铁路、港口和机场集散物资的重要手段。
2.公路分级(1)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2)一级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其设施与高速公路基本相同,只是部分控制出入;(3)二级公路:连接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通往大矿区、港口的公路,具有高级或次高级的路面;(4)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路面为次高级或中级;(5)四级公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路面为中级或低级;3.公路运输的优点(1)可以提供门到门的物流运输服务;(2)机动、灵活、适应性强;(3)原始投资少,经济效益高;(4)中短距离运输中的运送速度快;(5)驾驶技术简单、容易操作;(6)运输质量高。
4.公路运输的局限性(1)运载量小;(2)运输费用高;(3)安全性能差;(4)公路的主要功能。
5.汽车的分类(1)客车:微型轿车、轿车、微型客车、轻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特大型客车;(2)货车:微型、轻型、中型、重型;(3)专用车:自卸车、冷藏车、散粮车、厢式车等等。
6.汽车的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自由度大、污染大、不适合大宗远程运输。
7.汽车的基本结构(1)动力装置是汽车行使的动力源。
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2)底盘是接受动力装置发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汽车正常行使的装置和机构。
包括:传动系(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行使系(车架、轮胎及车轮、悬挂、从动桥)、转向系(带转向盘的转向器及转向传动机构)和制动系(制动器和制动传动装置);(3)车身。
客车车身是整车车身,货车车身一般包括驾驶室和各种形式的车厢;(4)电器及仪表。
包括电源、发动机的起动系和点火系、照明、仪表等电器设备。
8.货车的主要性能参数重量参数、尺寸参数、性能参数、使用性能9.尺寸参数(1)外廓尺寸:长、宽、高;(2)前悬和后悬:前悬是货车最前端到前周中心的距离;后悬是指货车最后端到后轴中心的距离;(3)接近角与离去角:接近角是指通过汽车最前端最低处所作的前轮切线与地面相交的角度;离去角是指通过汽车最后端最低处所作的后轮切线与地面相交的角度;(4)轴距和轮距:(5)离地间隙:指在货车满载时,货车最低点距离地面的距离;(6)最小转弯半径:指货车转向盘转角最大时,转弯中心距货车外侧车轮轨迹的最小距离。
10.性能参数(1)最高速度;(2)最大爬坡速度;(3)平均耗油;(4)发动机型号与功率;(5)制动距离。
11.使用性能(1)动力性能:最高速度、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坡度;(2)货车的通过性: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和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货车结构、路面质量等;(3)货车的制动性;(4)货车的燃油经济性;(5)货车的稳定性;附图标明:(1)前悬和后悬;(2)接近角与离去角;(3)轴距和轮距。
9.铁路运输是指利用机车、车辆等技术设备沿着铺设的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10.铁路货物运输的种类:整车运输、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
11.铁路运输优点(1)准时;(2)运输能力大,运距长并且运价低廉;(3)可以实现长距离,高速运输;(4)土地利用率高;(5)环境公害问题少。
12.铁路运输缺点(1)不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2)货物损失率较高;(3)管理运输复杂,弹性小。
13.铁路车辆是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工具,本身没有动力装置,需要把车辆连接在一起有机车牵引,才能在线路上运行。
14.铁路车辆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
客车包括:硬坐车(YZ)、软坐车(RZ)、硬卧车(YW)、软卧车(RW)、餐车(CA)、行李车(XL)、邮政车(UZ)等。
15.水路运输又称船舶运输,它是利用船舶运载工具在水路上的运输。
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16.水路运输的特点:(1)运输量大;(2)运输成本低;(3)通过能力强;(4)投资少;(5)续航能力大;(6)航速低;(7)风险大;(8)港口装卸费用较高,因此不适用短距离运输;(9)不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
17.航空运输又称空运,是使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较为安全迅速的运输方式,特别适用于价值高和时间紧的物资运输。
18.航空运输的特点:(1)速度快,时间短;(2)安全准确、节省包装费用;(3)不受地形限制范围广;(4)长距离、小批量;(5)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6)运量小、成本高、受气象条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