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为两者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创造了新的机遇。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变,既存在竞争,又有着相互依存和合作的空间。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便捷的服务模式,迅速抢占了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份额。

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这些支付平台不仅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支付方式,还衍生出了诸如理财、借贷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对商业银行的传统支付业务和中间业务构成了直接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其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从而为那些在传统银行体系中难以获得贷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信贷模式,突破了传统银行依赖抵押物和财务报表的信贷审批方式,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尽管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但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商业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广泛的客户基础和严格的监管体系。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存款、贷款、结算等核心业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人才,其风险管理能力和信用体系也相对成熟。

在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线上服务渠道,推出自己的手机银行 APP 等举措,商业银行努力提升客户体验,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同时,商业银行也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流量优势,拓展客户群体;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可以依靠商业银行的资金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促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模式和服务理念。

商业银行开始更加注重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商业银行也加强了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共同探索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智能投顾等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模式来开展金融业务活动的新型金融业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发展迅速,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影响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银行的业务运作模式。

互联网金融将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提供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地域限制,通过无纸化、快速、便捷的操作流程,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二、影响渠道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客户获得渠道。

互联网金融基于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让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访问金融业务网站或客户端,实现了24小时线上服务。

这样一来,有效缩短了客户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

三、影响产品
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推动了传统银行向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转型。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在于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传统的金融产品转化成更有针对性、更灵活、更创新的新型金融产品,如P2P借贷、第三方支付、网络理财等。

四、影响竞争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银行的垄断,促进了市场的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更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促使传统银行不断创新和优化,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总之,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是深远的。

传统银行需要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创新,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才能在未来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和关注焦点。

互联网金融以其快捷、高效、低成本等优势吸引着众多的用户。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本文将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进行探讨。

1、银行业务受到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发起了冲击,特别是对个人消费、小额贷款、股票基金等业务影响最为明显。

互联网金融可实现自动化运营,比传统银行业务更加高效和灵活,其高效、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到传统银行的经营。

2、资金流动变得便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资金交易方式,比如P2P借贷、众筹等。

这种方式不仅省去了商业银行中介的作用,还能减少资金交易的限制。

这种新的资金交易方式的出现,将会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冲击,使储蓄业务受到影响。

3、互联网金融不受时空限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了明显的消除,用户不再受到地域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类金融服务。

同样,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却基于实体店面,使得用户无法及时便捷地获取金融服务。

这一点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尤为明显。

二、商业银行的对策1、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应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应的业务。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此外,商业银行还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便捷需求。

2、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商业银行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改进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金融服务体系。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线银行、移动银行、电话银行等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3、提升品牌形象商业银行应提高品牌形象,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提高服务水平、优化金融产品,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增加客户黏性,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形象。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金融以其创新的模式和高效的服务迅速崛起,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业务层面,还涉及到经营理念、市场竞争格局等多个方面。

互联网金融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例如,第三方支付平台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和转账,无需前往银行柜台或使用传统的网银;网络借贷平台为个人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解决了部分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理财平台则以其低门槛、高收益的特点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首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造成了冲击。

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如余额宝、理财通等,以其高于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率和灵活的赎回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的闲置资金。

这使得银行的活期存款大幅减少,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成本。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商业银行不得不推出类似的理财产品来留住客户,但在收益率和便捷性方面往往难以与互联网金融产品相抗衡。

其次,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能够更快速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为那些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个人和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虽然网络借贷的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其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可能会对银行的贷款业务形成更大的竞争压力。

再者,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服务的营销模式。

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渠道进行精准营销,能够迅速触达潜在客户,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相比之下,商业银行的营销方式相对传统,缺乏对客户需求的深入洞察和个性化服务,导致客户流失。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一些机遇。

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和创新理念,优化自身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

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风险管理,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开发移动金融应用,提升客户体验。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研究一、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逐渐崛起,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具有传统金融服务所带来的便利和高效性,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传统银行业面临挑战的新商业模式。

本文将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分析传统银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银行业的生态环境,使得金融更加普惠、便捷和高效。

这种变革也使传统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银行需要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加快创新和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并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1.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和速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悄然崛起,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及用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

在这个背景下,传统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从2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30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超过20。

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迅速渗透到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如支付清算、信贷、资产管理等。

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高效性和低成本特征使其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并深刻改变了金融业的生产方式、竞争格局和服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普及率和可获得性,还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加剧了市场竞争。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银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2. 传统银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传统银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以实体网点为基础的服务模式正逐渐被改变,线上支付、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已经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金融业务的生产、管理和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一大趋势,并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实体网点和传统的营销渠道来开展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金融业务的办理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竞争力、风险管理、服务创新以及发展战略的影响,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决策,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为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围绕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竞争力、风险管理、服务创新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展开研究。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不仅关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于把握金融行业的发展脉搏、推动商业银行改革与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保障金融风险可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关系的深入分析,可以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其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速了商业银行业务向线上转移的步伐。

传统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实体网点开展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网页等线上渠道完成大部分金融服务,这促使商业银行加快线上业务的发展,推动了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互联网金融(Internet Finance)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金融服务创新、扩大金融服务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传统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点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开展金融活动的创新方式。

其特点包括创新性、高效性、便捷性、低成本、个性化服务等。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1、传统业务模式受到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传统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受到冲击,比如传统的线下银行业务逐渐被互联网金融所替代。

2、新的竞争对手出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许多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军金融领域,成为传统商业银行的新的竞争对手。

3、客户需求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满足了客户个性化、高效性等方面的需求,传统商业银行需适应这些变化来保持竞争力。

4、风险管理问题:互联网金融的高效性和便捷性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来规避风险。

三、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1、优化传统业务模式:传统商业银行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和理念,优化传统的业务模式,提高效率和便捷性。

2、加强科技创新: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开展合作与共赢:传统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4、加强风险管理能力: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规避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风险。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报告,详细阐述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趋势及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法律名词及注释:1、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金融服务创新、扩大金融服务的方式。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迫使传统银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让客户享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推动传统银行不断创新发展。

互联网金融也带来了一定的创新风险,需要传统银行加强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形成了一种合作模式,共同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推动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整体上,互联网金融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竞争压力、金融服务效率、商业模式、创新风险、合作模式、转型升级、金融市场、冲击。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相关技术进行金融业务活动的新型金融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传统银行面临着来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挑战,这些平台提供了更便捷、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吸引了大量客户,使得传统银行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侵蚀。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

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种金融交易,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

传统银行开始意识到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自身经营模式的冲击,纷纷加速转型升级,推出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构成了双重挑战和机遇,传统商业银行需要适应新形势,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研究意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我国金融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关系研究发表时间:2019-02-13T16:15:05.2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裴祖俊[导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迅速兴起。

安徽叶集农村商业银行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迅速兴起。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变化,对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本质原因,分析了商业银行因此受到的影响,从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和现状出发,展望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未来格局。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金融体系;产业融合引言: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供需不平衡,金融体系不完善,环境自发产生新参与者缓解状况。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正是指出银行的不足之处,对银行功能上形成补充。

没有互联网金融,银行就缺少了驱动改革创新的力量,而没有商业银行的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渠道就没有载体。

两者之间不断发生着能量的交互作用,当能量交互达到平衡时,能发挥出大于两者之和的效应,即促使金融体系更加完善。

在国内金融市场蓄势革新的背景下,探究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原因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1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多方面原因的分析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为振兴我国虚拟经济、丰富投资渠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崛起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

我国金融市场的供需失衡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创造的契机。

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中高额贷款,民间私企、小额贷款涉及的较少,而小额贷款在民间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互联网金融获得了政策上大幅的支持和鼓励。

“克强经济学”的提出使市场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逐步提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顺应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

移动通信技术、安全存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用户的大幅上涨,为金融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是多方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是互联网企业多样化变现方式的探索,也是资产管理公司对低成本渠道和用户的探索。

1.2互联网金融崛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变革着银行的融资渠道,给商业银行注入了新鲜血液。

第一,互联网金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当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

互联网金融凭借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依赖低交易成本、便捷支付的流程,在市场上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明显弱化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功能,而且这种趋势仍在不断延展。

第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互联网企业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金融搜索平台,充当了资金信息中介的角色,这将加速金融脱媒,使商业银行在信贷过程中的资金中介功能边缘化。

相较于商业银行基于传统财务数据等“硬信息”的风险管理系统,互联网金融基于客户“软信息”的风险评价体系与中小客户的特点更加兼容,借助信息处理优势,互联网金融可有效提高信贷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对银行信贷产生“挤压”。

互联网金融把排除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客户串联了起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空白进行了覆盖,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这无疑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

第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业银行的产业创新。

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模式的融合,带来了金融市场的民生化和个性化。

商业银行更加致力于产业创新,自以产品驱动的销售型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资产配置、风险收益配比的服务型转变,从传统的代销角色向资产管理的集成转变。

商业银行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客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与传统金融高度整合的产物。

2商业银行在冲击下的应对措施首先,商业银行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战略。

商业银行网络渠道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升级为其服务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和普通消费者等“长尾”客户创造了条件。

多家商业银行的中报显示,银行互联网渠道服务客户的数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从产品端上看,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支付、融资和投资理财等便捷服务,加速涉足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步伐。

其次,商业银行加速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客户和数据,银行的优势在于产品和线下经验,在发力建设互联网渠道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物理网点的智能化改造以及线上与线下渠道的互联互通。

为实现一体化服务,中国工商银行在境内1.5万余家营业网点免费开通了WIFI服务,并建设智能银行154家;中国建设银行也着力打通线上与线下渠道,以实现物理网点和电子银行间的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在采取措施保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安全。

浦发银行电子银行交易监控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的反欺诈规则模型初显成效,预警覆盖率超过99%;光大银行开拓了直销渠道阳光银行,其整套安全体系通过了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检测,并拥有专属密码控件、微信变动通知、保险赔付及交易实时监控等安全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7月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出了方向,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指导意见》也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

这必将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布局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新业务、新模式和新渠道的互联网化探索。

银率网理财分析师闫自杰指出,商业银行开放互联网渠道接口,和电商、社交平台等合作,可借力使力实现共赢。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在产品和渠道方面都有所创新,但是相对互联网的高度创新性、快速机动性,商业银行却是力不从心。

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值得商榷。

3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关系与各自的定位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在未来,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的关系发展趋势取决于金融企业的经营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取决于市场化程度、社会环境的包容性及法律约束力度。

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处于不发达状态,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各自发挥优势,可合作、可分工,共同推动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形成,高效服务实体经济,这也是金融市场新旧参与者的共同目标,两者也将受益于更为灵活的金融市场。

如果既希望互联网金融茁壮成长,又保证商业银行能继续做大做强,同时还要求中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繁荣,那么,探讨互联网金融业与商业银行维持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取得“三赢”的局面就非常有必要。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也就相当于提高了社会总福利水平。

它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的步伐加快,这是目前金融市场最明显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设计依附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有助于提升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升投资者对新兴金融模式的信心。

互联网金融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而自发产生的,对传统银行在功能上形成补充。

但二者也存在业务上的交集,使二者相互依赖,共生共长。

提高市场包容性、开放度,确保互联网金融生存环境,将促使不同的金融模式“百花齐放”,而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后又将进一步挖掘出需求潜力,商业银行也会在竞争中学习互联网精神,改进服务质量。

这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一,致力于金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保证两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互联网金融协助实现利率市场化,破除垄断格局,过程不仅需要政府支持企业发展,还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不盲目与大型商业银行竞争,最终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流、互联网金融为辅助的金融业态。

第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机制。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互联网安全风险与金融风险并存,商业银行的辅助监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但是这一问题的存在仍不容忽视。

现行的金融业规则并不足以容纳急速增长的新型产品,因此,调整现有的监管方式,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极其紧迫的任务。

第三,互联网金融应做好对商业银行的市场职能的补充,注重自身专业实力的提升。

互联网金融应发挥自身优势,将业务专业化、精细化,这样才能做好对商业银行的职能补充,也才能稳定发展,巩固实力。

2014年9月30日为止,银监会已经批复筹建五家民营银行,这证明我国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正在增加,同时也是互联网企业加入现有银行体系的信心的体现。

第四,立足合作,不断推进渠道创新与产品创新,充分发挥互助优势,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市场的新动力,究其本质是渠道的创新,它实现了现有金融产品与新的金融渠道、销售渠道的结合。

但是,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产品的创新,一款金融产品需要经过市场长期的验证,满足市场的多重要求,这显然需要雄厚的资本、丰富的经验以及海量的人才的支撑,这是商业银行的优势所在。

因此,二者应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

4结语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崛起冲击了传统金融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当从政策保护的摇篮中醒来,积极转变盈利模式,调整竞争与发展策略,提高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积极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公平竞争,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参考文献:[1]孙国茂.互联网金融:本质、现状与趋势[J].理论学刊,2015(3).[2]彭迪云,李阳.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共生关系研究及其互动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3).[3]陈晓莉.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裴祖俊身份证号码:34242319840910x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