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概述第一讲

合集下载

1.1心理健康概述

1.1心理健康概述
1.1心理健康概述
一、基本含义
(一)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康是从最佳状态到最差状态的连续体。
(二) 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
1.心理健康是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是否适应环境的一种连续状态。
2.心理健康是由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体验的积极性水平和行为模式 与社会行为规则相适应水平所决定的。
3.心理健康是在人们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 变化的。
(三) 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
1.内心体验 2.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匹配程度 3.心理发展的趋向性
二、心理健康状态的界定
(一) 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疾病
(二) 心理健康是一个波动状态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 1. 生理因素 2. 社会经验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典型因素
1.早期童年经验 2.婚姻家庭 3.生活事件 4.个体已形成的人格特征 (1)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 (2)控制点
2.扩展性心理健康标准 (1)有现实、客观的自我形象,并能够完全接纳 (2)有高度的自主性 (3)有对环境广泛的兴趣,并能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 受现实
(4)有以积极情感为基础的稳定社会关系 (5)有在社会生活中充分有效发挥个性的能力 (6)有高水平地胜任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7)长远的生活目标和相应的具体计划,并能够实施 (8)有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三) 正常与异常的判断 1.个人的主观经验 2.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3.是否表现有异于常人的言语、情绪或行为 4.统计数字与心理测验的得分
三、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含义和特点
1. 心理健康标准是多维的 2. 心理健康标准是相对的 3.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层次的

01.心理健康讲义

01.心理健康讲义

页眉内容一.前言一生中健康最重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残缺,而是应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1984年对健康的定义从三个层面理解健康:1.身体上没有残缺,生理上没有病2.心理上是健康的3.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完好的状态“亚健康”状态:心理不够健康的意思,是健康人和不健康人之间的过渡。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1.什么是心理?心理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人格等心理现象(活动)的总称。

是由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三者所构成。

2.什么是心理健康?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处于完好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

但一般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心理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而不是指绝对十全十美。

3.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不健康并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国情、民情提出以下八个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即人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正确的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又能够接受自我。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在努力发掘自我的同时,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坦然处之,自己给自己定的生活目标和理想目标切合实际,从不产生非份的期望,也从不苛刻地要求自己。

因为不会同自己过不去,不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而产生自责、自怨和自卑等不健康的心态,也不会产生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于人处人际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

既能和朋友同聚之时是愉快的,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感。

在与别人相处时,往往积极的态度(同情、关心、友善、尊敬、信赖)多于消极态度(嫉妒、猜疑、畏惧、敌视等,这种消极态度实际是在伤害自己)。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不但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而且能够适应现实和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第1讲 心理健康.ppt

第1讲 心理健康.ppt
计划
3.马斯洛“自我实现者”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 理论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 1、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 2、悦纳自己、别人及周围的世界 ❖ 3、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 ❖ 4、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 ❖ 5、能享受私人生活 ❖ 6、有独立的性格 ❖ 7、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 8、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体验
❖ 局限: 社会文化环境的问题
5 以个人主观经验为依据
❖ 人如果自觉痛苦、抑郁等,则被认为心理不 健康。
6 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依据
❖ 个体身心两方面成熟和发展相当者为正常, 心理发展水平较同龄人明显低者为异常。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 1.世界心理卫生大会的标准 ❖ 2.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标准 ❖ 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 ❖ 4.比较流行的综合标准 ❖ 5.判断心理健康的专业方法 ❖ 6.判断身心健康的简单方法
❖ ②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和爱 的能力,能与他人建立和睦关 系,富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 ③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自我形象现实、客观, 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即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 ④能够准确、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 ⑤能够形成人生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专注
和高水平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 ⑥能够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
“与众不同即变态”
不健康
不健康
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配为依据
❖ 优点: 可使心理健康状态客观、具体、可量化,便于比较 和分类,易于操作,反映了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 缺点: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健康现象都是正态分布不是所有 对平均值的偏离都意味着心理有问题

第1讲 心理健康概述 PPT课件

第1讲 心理健康概述 PPT课件



正确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 理 健 康
心 理 冲 突
心 理 障 碍
精 神 病
正确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1. “人人都有心理问题” 2.”有心理问题是好事”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生活在现在里”。 2. “生活在这里”。 3.“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4.“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5. “也要接受不愉快的情感”。 6. “不要先判断,先要讲出自己的感受”。 7. “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 8. “我就是我”。 9.“要对自己负责”。 10. “向大自然学习”
第1讲
心理健康概述
课程相关问题解答




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比例分配——30与 70 听课原则——自愿、自觉、自律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 授课方式——集体授课 学习用品——教材、笔、笔记本 学习互动:积极参与 欢迎质疑

盛夏酷暑,一群口干舌燥的狐狸来到一个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 萄挂满枝头,狐狸们馋得直流口水,葡萄架很高。 第一只狐狸跳了几下摘不到,从附近找来一个梯子,爬上去满载而归。 第二只狐狸跳了多次仍吃不到,找遍四周,没有任何工具可以利用,笑了 笑说:“这里的葡萄一定特别酸!”于是,心安理得地走了。 第三只狐狸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万难,吃不到葡萄死不瞑目”的口号, 一次又一次跳个没完,累死在葡萄架下。 第四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整天闷闷不乐,抑郁成疾,不治而亡。 第五只狐狸想:“连个葡萄都吃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于是找个 树藤上吊了。 第六只狐狸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骂,被路人一棒子了却性命。 第七只狐狸抱着“我得不到的东西决不让别人得到”的阴暗心理,一把火 把葡萄园烧了,遭到其他狐狸的共同围剿。 第八只狐狸想从第一只狐狸那里偷、骗、抢些葡萄,也受到了严厉惩罚。 第九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气极发疯,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吃葡 萄不吐葡萄皮……” 另有几只狐狸来到一个更高的葡萄架下,经过友好协商,利用叠罗汉的方 法,成果共享,皆大欢喜!

第一讲心理健康讲稿

第一讲心理健康讲稿

第一讲心理健康讲稿第一讲青年的心理健康第一讲青年的心理健康主讲内容:一、健康的概念、二、青年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当前我国青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四、青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一、健康的定义《辞海》: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宣言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10条标准: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和紧张;二是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五是能够抵抗感冒和一般性的传染病;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八是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九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十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

新的健康观1,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2,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而且是指要超越“第三状态”.二、青年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不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指一个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安宁的状态。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重于躯体健康。

不论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只要我们拥有心理健康这一最重要的内在资源,生活最终都会向我们展示它的美好,并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一)心理健康概念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给健康下定义时,也包括了对心理健康的理解,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躯体的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了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虽然各家学者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去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时,可以同时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查;(1)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去考察,即不仅考察人的情绪、情感机能,而且要考察人的认知、意志和个性心理机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概述(ppt文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概述(ppt文档)

模块一 心理学概述
导入案例
• 在一条街相隔不到200米有两个火锅店,一家生 意爆满,一家门前冷落。当记者的周小姐,是平 时最不愿长时间等吃饭的人,一次正好被一位朋 友强行“拽”到了食客爆满的火锅店,她见“人 满为患”,正想提议换一家的时候,满脸微笑的 服务生先是搬来椅子,上了茶水和果盘,接着再 递上一张等座位的序号卡,然后对他们说:“对 不起,让你们久等了,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一位服务生还拿来擦皮鞋的工具,蹲下来为他们 擦皮鞋。迈进餐馆不就是为了来填饱肚子的吗? 想不到吃饭期间还可以享受如此周到的服务,周 小姐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就这样,他们居然耐心 地等了半小时。
酒店服务心理学
《酒店服务心理学》
• 学习什么?
心理学博士谈学心理学的烦恼
• 学心理学的第一个烦恼是必然要知道别人 心里想的是什么。“哇,你哥儿们学心理 学的,一定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啦.”
• 学心理学的第二个烦恼是常被人指着鼻子 骂:“亏你还是学心理学的,连这点儿心 里都不懂。”
• 学心理学的第三个烦恼是会被人怀疑自己 是否也有些神经兮兮的。
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 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 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 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墨菲
(三)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
Wilhelm Wundt,1832-1920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者,实验心理学之父, 创建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奠定构造主义 心理学派的基础,感情三度说的倡议者,也是 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巨
亚里士多德
•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的哲学家、科
学家和教育家。他对哲学、政治学、伦理学、 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心理学、美学等

第1讲 心理健康概观:一切从“心”开

第1讲 心理健康概观:一切从“心”开

心理症状指数62~76的人,已有些心理疾病 的征兆,最好去请专科医生诊断,进行缤 密的分 析 ,在做自我评价时 ,自我检查一下哪一项症状 最严重 ,以便决定和实行治疗的办 法 ,要仔细 分析症状严重的原因,并努力解除这个原因。(对 照评语栏:一般) 心理症状指数77~90的人,已经患有某种程 度的心理疾病,一定要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安 心治疗。尽管自己没什么却被旁人视为乖僻古怪, 实际上也不必多么忧心忡忡,心理上的异常大都 是自己造成的,所以,首先要接受心理健康的诊 断。不管怎样,重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真正能够恢复你健康的就是你自己。
回答下面70个问题时,针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情 况,符合提问内容的记2分,有点儿符合的记1分, 不符合的记0分,不清楚的也记0分。回答时不必过 细考虑,要尽快回答。
1.如果周围有喧嚷声,不能马上睡着。 2.常常怒气陡生 。 3.梦中所见与平时所想不谋而合。 4.习惯于与陌生人谈笑自如。 5.经常精神萎靡。 6.常常希望好好改变一下生活环境。 7.不破除以前的规矩。 8.稍稍等人一会儿就急得不得了 。 9.常常感到头有紧箍感 。 10.看书时对周围很小的声音也会注意到 。 11.不大会有哀伤的心情。 12.常常思考将来的事情并感到不安。 13.一整天孤独一人时常心烦意乱。 14.自以为从不对人说谎。 15.常常有一着慌便完全失败的情形。
16.经常担心别人对自 己的看法 。 17.经常以为自己的行动受别人支配 。 18.做以自己为主的事情,常常非常活跃,全无倦意 。 19.常常担心发生地震和火灾。 20.希望过与别人不同的生活。 21.自以为从不怨恨他人。 22.失败后,总是长时间地保持颓丧的心情 。 23.过度兴奋时常常会突然神志昏迷。 24.即使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故,也往往毫不在乎。 25.常常为一点小事而十分激动 。 26.很多时候天气虽好却心情不佳 。 27.工作时,常常想起什么便突然外出 。 28.不希望别人经常提起自己 。 29.常常对别人的微词耿耿于怀 。 30.常常因为心情不好感到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

心理健康第一课1课件

心理健康第一课1课件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心理健 康的重要指标 智力低下不能算心 理健康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 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有相 应的不同的心理行 为反应 心理行为偏离年龄 特征视为心理不健 康表现
心理健康第一课1
02
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
心理健康第一课1
心理健康对成长 的意义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完善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
健康
环境健康
社会健康
也称社会适应性, 指个体与他人及社 会环境相互作用并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 系和实现社会角色 的能力。
心理健康第一课1
看 一 看 你 的 智 商 有 多 高 !
心理健康第一课1
在身体、智能以 及情感上与他人 的心理健康不相 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
成最佳状态。
躯体无病痛的困扰
• 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 死刑 。
心理健康第一课1
心理健康指标
01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认识自己价值。
了解自己 接受自己 客观评价自己 努力发展自身潜能
02
03
接受他人、善于与 他人相处。
乐于与人交往 不以自我为中心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 力和较充足的安全 感
热爱生活,乐于工 作和学习。
想一想:
刘某为何会出现 这种生理和心理
上的反映?
心理健康第一课1
心理健康
健 康

统 健
无病即健康



强调整体健康、全面健

康:躯体健康、心理健

康、道德健康、社会健
康 观
康、环境健康
心理健康第一课1
在身体、智能以 及情感上与他人 的心理健康不相 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忆是怎样储存在大脑里的——生物心理学 如何教一条狗听从命令——实验心理学 为什么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人格心理学 婴儿是怎么认识世界的——发展心理学 老师应该怎么对待捣乱的学生——教育心理学 我总是不开心——咨询心理学 被告在案发时精神正常吗——犯罪心理学 耐克鞋为什么这么瘦欢迎——广告心理学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潜意识心理学
1、生活适应问题
典型案例:
吴某,女,来自浙江,人长得清秀苗条,但个性孤傲。进入大学后第一周上课,有三 次找不到教室,只好回寝室睡觉。星期天上街逆当地最大商场,看到一件秋装,穿上 去满意,买下来花去了380元,剩下100元作为一个月的伙食费和零用钱,没几天又用 完了,只好急忙写信回家要钱。两个月下来第一次洗床上用品,把枕芯和枕套全部浸 泡在水民企里,引起寝室同学的笑话,心里十分烦躁,晚上11点了,独自跑到操场哭 泣。
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 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 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 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 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 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 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 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 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 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心理学上说,人们大多数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 个安全度之内,你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胡闹有时候是一 种依赖。 ●心理学研究发现:妻子的容颜,与丈夫的性格和他对妻子的态 度紧密相关。心胸宽广、不轻易发脾气的丈夫能够包容迁就妻子, 妻子的皮肤更加光滑细腻,不易衰老。 ●男人主动吻女人是突发事件,女人主动吻男人是预谋事件。法 国《女性》杂志最新研究发现,在潜意识里,每个女人都希望被 自己爱的男人拽住,摁在墙上强吻,这会给她们带来更多快感。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既是理论学科, 又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一个人喜欢你的程度,一般和他回你短信的速度成正比。 ●把你所有的不幸总结成一句话,然后问问自己:“3年 后,这对你还重要吗?”相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喜欢一个人是种感觉,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事实容易解 释,感觉却难以言喻。 ●炫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心理学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种 内心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东西自己不常 有,一旦拥有,就希望借外界的羡慕来建立自信。 ●心理学研究显示:男人一天平均说2000个词,女人一天要说 7000个词。工作一天,老公的那2000个词在公司就说完了,回家 只想休息。而老婆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000个词没说呢,总要把它说完才能睡吧。 然后很多悲剧就这样产生了。
鲇鱼效应
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渔民偶 然把几条鲇鱼放在这群鱼里,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鲇鱼喜欢挤来挤去,整 个水池里的鱼都被带动起来而显得生机勃勃,所以渔民喜欢放几条鲇鱼在里面增加 全体鱼的活力与寿命。 在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会产生鲇鱼效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 考核方式:考查 考勤 课堂表现 网络学习 作业
关于心理学你想知道什么 ?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问题是心理问题?
一、走进心理学
1.什么是心理学 2.生活中常见的趣味心理现象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压力应对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应对压力的小技巧
什么是心理学
4、人际关系问题
典型案例:
刘某,男,湖北人,独生子女,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性格内向,少言寡 语,不善与人沟通。来大学后不久,他因事与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发生冲突, 并且大打出手,后被闻讯赶来的辅导员和同学拉开。当晚,他又到校外网吧 上网,第二天起来时已是中午11点,上午的课没有赶上。从此,他便经常旷 课,甚至整天不上课,表现出严重的自闭症,还不题找心理辅导老师,一学 期下来三门功课不及格。
2、学习问题
典型案例: 孙某,女,湖南人,眉清目秀,五官端正,衣着朴素,笑起来甜甜的,特别 单纯可爱。可是当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时,我已经从地那水灵灵的大眼睛里看 到了忧郁。原来,孙同学在高中时成绩异常优秀,颇受老师青睬,与老师关 系也特别密切。进入大学后,老师讲课飞快,并且带有地方口音,许多地方 听不懂,下课后不少练习又完成不了,自己已十分努力,每晚学习到12点, 导致睡眼不足,最后期末成绩在班上排到了第12名,没有得到一等奖学金心 里很烦恼,经常自责,常常感觉乏力无助
3、情绪情感问题
最常见的焦虑、抑郁、情绪失衡
典型案例:
大三女生刘某,认为自己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就可以了,别人的事情少管。 为此,她不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即使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计划班级郊游,她 也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有时候有人说了笑话運得大家哈哈大笑,她 内心也没有什么快乐的体验,有时碍于同学的面子还是勉强露出笑容。她从 不认为生活中有值得高兴或悲伤的事情。总觉欢笑离自己很逸远,快乐只属 于别人,自己的生活就像一池平静的湖水,撤不起一丝涟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