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食品重金属检验样品处理和检验方法

食品重金属检验样品处理和检验方法食品重金属检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重金属元素超标的情况。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较高密度和较高原子量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
这些重金属元素在食品中的超标含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食品重金属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重金属检验样品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和样品消解等步骤。
样品采集时需要选择代表性好的样品,并遵循严格的采样方法,以确保样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预处理主要是将原始样品进行粉碎、净化和均匀混合等处理,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样品消解是指将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转化为易于检测的形式,常用的消解方法有酸消解、碱消解和微波消解等。
食品重金属检验方法主要分为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两种。
定性检验主要是通过检测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存在与否,常用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荧光光谱法等。
定量检验是指通过测量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来确定其超标程度,常用的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等。
在食品重金属检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和操作条件,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要使用优质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应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质量控制,以监控检验过程中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食品重金属检验样品处理和检验方法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的样品处理和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元素超标的情况,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食品重金属检验样品处理和检验方法

食品重金属检验样品处理和检验方法食品重金属是指铅、镉、铬、汞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它们常常通过环境、食品和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内,对健康造成威胁。
食品重金属检验成为了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检验样品的处理和检验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样品采集:首先要根据食品重金属的检验要求和标准,选择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如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按照采样点和采样数量的要求,在合适的采样地点进行采集。
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采用洁净器皿进行采样,并严格按照采样规范操作。
2. 样品处理:对于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对于固体食品样品,可以通过干燥、研磨、制备均匀样品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液体食品样品,可以通过过滤、稀释、溶解等方法处理。
3. 样品保存:处理完的样品需要妥善保存,避免其受到环境、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常用的保存方法包括密封保存、防潮保鲜、低温保存等。
1.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目前常用的食品重金属检验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检测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有高准确性、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样品。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食品样品中的微量重金属元素。
4.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一种通过电化学仪器对食品样品中金属离子进行测定的方法。
它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样品。
在食品重金属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操作规范:在使用检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
2. 质量控制: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验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校准与验证:对于检验仪器和设备,要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测定准确性和稳定性。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如何检测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如何检测一、引言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重金属是指密度较高、具有毒性或潜在毒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长期摄入含有过量重金属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准确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至关重要。
二、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技术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技术之一。
这种方法利用重金属元素与特定波长的特征光所发生的吸收作用来测定其浓度。
通过采用标准曲线法,将待测食品样品与标准物质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目标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检测方法。
它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产生的离子源,对食品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ICP-MS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元素检测范围。
3.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快速分析方法,适用于多种食品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检测。
该方法通过将X射线照射到食品样品上,根据样品发射的特征荧光光谱来确定其中重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三、重金属检测的样品处理与准备1. 样品采集在进行重金属检测前,需要正确采集样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而言,应该遵循标准的采样方法,采集足够量的样品以避免检测时可能引入的误差。
2. 样品前处理某些食品样品可能含有较高的水分或其他成分,需要进行前处理以消除这些干扰因素。
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干燥、破碎、溶解等。
四、重金属检测的实验操作步骤1. 校准仪器根据所选用的重金属检测技术,需要先校准相应的实验仪器。
通过使用标准物质进行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测定,建立标准曲线,以便后续检测时准确判断目标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2. 样品测定将经过前处理的食品样品投入仪器进行测定。
不同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可能对样品要求不同,需按照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
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想知道如何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
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比如色谱法、离子交换法以及光谱法。
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它可以用来检测常见的金属元素,如铁、铜、锌和铝等。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溶剂将金属元素的抽提物进行分离,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获得元素的含量。
离子交换法是另一种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通常用于检测核素和稀有金属元素,如钍、钚、钽和铹等。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溶液中添加离子交换剂,使金属元素的络合溶液中的离子交换与有机溶剂的反应,然后检测离子的含量。
光谱法是一种有效的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它能够通过检测光谱的变化来测定金属的存在和含量。
它利用激发态金属原子的能量来检测,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实验方法,能够检测到微量元素的存在。
以上就是在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
虽然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优劣,但它们都是有效的检测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中多元素测定检测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食品中多元素测定检测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因此如何检测重金属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重要课题,下面我依据国标以及自己的阅历整理了一下食品中多元素检测方法,一起来跟我看看吧。
1 原理试样经消解后,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谐仪测定,以元素特定质量数(质荷比,m/z)定性,采纳外标法,以待测元索质谱信号与内标元索质谱信号的强度比与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进行定量分析。
2 适用范围此方法适用于食品中硼、钠、镁、铝、钾、钙、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硒、锶、钥、锡、锑、钡、汞、铅、镉的测定。
3 标准品3.1元素贮备液(10 mg/L):铅、镉、砷、硒、铬、锡、铜、锰、镍、钡、锶、钼、钛、钒和钴等,采纳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单元素或多元素标准贮备液。
3.2元素贮备液(10 mg/L):铅、镉、砷、硒、铬.锡、铜、锰、镍、钡、锶.钼、钛、钒和钴等,采纳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单元素或多元素标准贮备液。
3.3微量元素贮备液(1000mg/L):钠、钾、钙、铁、镁、铝、锌等采纳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单元素标准贮备液。
3.4内标元素贮备液(100 mg/L):钪、锗、铟.铑.铼、铋等采纳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单元素或多元素标准贮备液。
4 标准溶液配制4.1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吸取3.1多元素标准贮备液0.25mL,加入到25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5+95)定容至刻度备用,浓度为100mg/mL,再用硝酸溶液(5+95)逐级稀释配成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系列,浓度分别为0.1、0.5、1.0、2.0、5.0、10.0mg/mL。
注:依据样品消解溶液中元素养量浓度水平,适当调整标准系列中各元索质量浓度范围。
4.2汞标准工作溶液:吸取3.2多元素标准贮备液0.25mL,加入到25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5+95)定容至刻度备用,浓度为100mg/mL,再用硝酸溶液(5+95)逐级稀释配成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系列,浓度分别为0.1、0.5、1.0、2.0、5.0、10.0mg/mL。
食品中的重金属了解食品中的铅汞等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的重金属了解食品中的铅汞等重金属的检测方法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较大、具有较高金属活性的一类金属元素。
尽管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微量的重金属元素,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逐渐上升,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了解和掌握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重金属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大气降尘、农药残留以及土壤污染等。
由于食物链的传递作用,重金属在食品中逐渐富集,特别是水产品、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常见食品。
铅(Pb)和汞(Hg)是其中较为常见且有较高毒性的重金属元素。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传统且常用的分析方法。
它利用重金属元素在特定波长处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
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较好,但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分解,工作量较大。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分析方法。
通过将样品离子化并加以加速,在质谱仪中对离子进行分析。
该方法对多种重金属元素同时进行检测,并可快速、准确地获得结果。
3.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重金属元素吸收和释放能量的分析方法。
它利用重金属元素在特定波长处的荧光特性进行测定。
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样品检测。
4.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重金属元素的电荷传递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定电流、电势等电化学参数,来确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现场检测。
除了上述常见的检测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检测方法,如原子荧光光谱法、质谱法、电导法、光电喷射法等。
不同的方法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建立和完善重金属检测的标准和监管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原材料的选择和检测,采取措施减少重金属的含量。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抽气1小时
打开塞子放置20 分钟并时刻振摇
抽完
加2滴20%盐酸羟 胺至紫色消失
二、实验流程图:
3.标准曲线制作:
汞标准使用液分 在分液 若干浓度梯度 漏斗中
各加10ml硫酸 (1:19)
各加水40ml
摇1分钟 各加1:1氨水5ml
吸出氨水层并 去除
分光光度计各个 测定
萃取2分钟
各双硫腙使用液 5ml
Trace2o重金属分析仪
英国Trace2o公司是国际著名的重金属分析仪生产商,HM 系列产品采用国际通用、流行的阳极溶出法,产品广泛应用于 食品(螺旋藻、茶叶、肉类等)、土壤、地表水、工业废水等 重金属的检测.
臣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Trace2o公司亚太区总代理商, 并合作在上海成立远东区技术开发中心。
1.样品的消化:
称取10g样 品
消化
加20ml4:1混 合酸及5ml浓
硫酸
小火加热
通冷却水冷 却
加大火
消化液倒入 500ml圆底烧
瓶
冷却 洗涤
至消化液无 色或浅黄色
消化装置
二、实验流程图:
2.吹气分离:
加40%SnCl2溶液 10ml于消化液中
加10ml吸收液
(含KMnO4及硫 酸)于吸管中
装好吹气装置
企业名片
Trace2o重金属分析仪
便携式 HM1000 型重金属 分析仪
台式 HM5000 型重金属 分析仪
Trace2o重金属分析仪
项目名称 铅(Pb) 镉(Cd) 铜(Cu) 汞(Hg) 砷(As)
测量范围(ppm) 0~50 0~50 0~50 0~50 0~50
项目名称 锌(Zn) 锰(Mn) 镍(Pb) 铬(Cr)
食品中重金属分析报告

食品中重金属分析报告一、引言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其中重金属残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它们在食品中的超标含量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食品中重金属进行分析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铅:长期摄入过量的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影响智力发育,尤其是儿童更易受到铅的危害。
镉:镉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导致骨质疏松、肾脏疾病等健康问题。
汞:汞对人体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有害,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三、食品中重金属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AAS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来确定其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ICP-MS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势,适用于食品中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AFS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对于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四、食品中重金属分析实验在实验室中,我们选取市面上常见的食品样品,如大米、水产品、蔬菜等,采用上述分析方法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部分样品中存在铅、镉等重金属超标情况,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消费者的重视。
五、食品安全管理建议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受到重金属污染。
消费者自我保护: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来源不明或质量存疑的食品。
结语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食品中重金属的分析检测工作必须严谨细致。
只有不断加强监管和提高公众意识,才能共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农药化肥用于农业耕作中,这导致一些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镉、铜、汞等进入食品中。
这些金属元素随食物进入人体内,会转变成具有高毒性的化合物。
而且多数金属具有蓄积性,半衰期较长,能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还有可能产生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
自我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受到了政府和人民更广泛的关注,而食品中有害金属元素的检测问题也变得日趋重要。
目前常用于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物理法1、光谱法(1)原子吸收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AAS具有灵敏度高(ng/mL-pg/mL、准确度高、选择性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但是,AAS也存在不足,即不能多元素同时分析。
AAS是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用于检测砷(GB/T5009.11-2003)、铅(GB/T5009.12-2003)、铜(GB/T5009.13-2003)、锌(GB/T5009.14-2003)、镉(GB/T5009.15-2003)、汞(GB/T5009.17-2003)等元素的方法。
B.Demi等人使用AAS检测面包中铁、铜、锌、铅和钙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测出了这些离子的平均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是根据原子或离子在电能或热能激发下离解成气态的原子或离子后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含量的分析方法。
AES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ng/mL-pg/mL)和选择性;试剂用量少,一般只需几克至几十毫克;微量分析准确度高;使用原子发射仪测定,仪器较简单;可以定性及半定量的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
在《2005年最新国家食品生产认证与质量检验标准实施手册》中规定使用AES检测食品中的微量金属元素。
在实际应用中,AES常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技术(ICP)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FS),是依据气态原子在辐射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常使用的仪器是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的主要特点是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检测限可达pg/mL。
而且AFS还具有谱线简单、干扰小、线性范围宽、易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所用试剂毒性小、便于操作、实用性较强等一系列优点。
但是AFS也存在一些不足,即在使用的时候会存在荧光淬灭效应、散射光干扰等问题,这导致在测量复杂试样或高含量样品时会遇到困难。
因此,AFS的应用不如AAS和AES广泛,但可作为这两种方法的补充。
在国家标准中,AFS是规定使用的测定水中汞含量(NF/T90-113-2-2002)、果品制品中硒含量(GB/T5009.93-2003)以及食品中锡含量(GB/T5009.137-2003)的检测方法。
Taicheng Duan等人使用氢化物发生AFS的方法检测茶叶中的痕量金属镉的含量,证实了该法对镉的检测限为10.8pg/mL。
(4)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XFS)是利用样品被激发后所发射的x射线随样品中的元素成分及元素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来定性或定量测定样品中成分的一种方法,其检测限可达到µg/g。
XFS具有分析迅速、样品前处理简单、可分析元素范围广、谱线简单、光谱干扰少、成本低等优点。
目前被大量用于金属的无损检测、污水中金属元素的检测以及仪器的无损探视等。
该法不仅可以用于检测金属元素,也可以检测非金属元素。
季桂娟等人使用该法直接测定茶叶中锌、铅、铜、镉等22种元素,通过数学软件校正基体效应、元素间的谱线重叠干扰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其他方法(1)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是在20世纪诞生的一种分析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它是一种信号传导器,通常与对金属敏感的物质结合使用而达到检测样品中金属元素的目的。
(2)激光诱导分解光谱法(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LIBS是通过检测激光诱导产生的质子的荧光来达到定性定量检测金属元素的目的。
与传统的荧光光谱法相比,LIBS的灵敏度与精确度更高。
S.koch等人使用该法检测水中钴离子的含量,在信噪比为2的情况下得出其最低检出限为40mg/L。
化学法1、双硫腙比色法双硫腙(dithizone,即二苯基硫卡巴腙,diphenylthiocarbazone)比色法是依据双硫腙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再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的一种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
双硫腙比色法只需要分光光度计,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现仍是基层实验室用于测定食品、水、化妆品、生物材料等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常用方法。
但由于该方法操作比较繁琐,稍有操作不当,易造成实验失败,试剂成本较高,检测元素种类受限制,灵敏度较低,重复性差等不足,正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双硫腙法是国家标准规定使用的用于检测食品中铅(GB/T5009.12-2003)、锌(GB/T5009.14-2003)、汞(GB/T5009.17-2003)等金属元素的方法。
同时,双硫腙法还可用于铁、铜等金属元素的测定。
徐茂军利用表面活性剂Tween20的胶束增溶作用,建立了以双硫腙水相反应体系直接比色测定食品中铅的新方法。
该方法中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同时又避免了使用氰化钾等有毒物质,取得了满意结果。
2、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基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不同以致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的原理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痕量金属离子可与有机试剂形成稳定的有色络合物,可据此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可见光度检测器定性定量检测金属离子。
HPLC具有分辨率和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定量精度高、应用范围广、可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适用于分析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
但是该法费用较昂贵,要用各种填料柱,容量小,分析生物大分子和无机离子困难,流动相消耗大且有毒性的居多。
胡秋芬等建立以试剂2-2-喹啉偶氮)-5-二乙氨基酚(QADEAP)为柱前衍生试剂,内含2%醋酸甲醇溶液和pH4.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Waters Nova-Pak-C18液相色谱柱,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测定了食品中铁、钴、镍、铜、锌和锰,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1.6%-3.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3%-107%之间。
3、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CE)是荷电粒子或离子以电场为驱动力,在毛细管中按其淌度和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再经检测器测定的一种检测方法。
该法的最低检出限可达到ng/mL。
现在常用的仪器是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CE所用仪器简单、易自动化;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并可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操作方便、消耗少;前处理简单,基体效应小,而且应用范围极广,常用于食品、化妆品、污水中金属元素的检测。
与ICP-AES、ICP-MS、XFS等检测方法相比更具有成本低、适用性强的优势。
Huatao Feng等人使用CE检测茶叶中钴、铁、铜、锌和镍等金属元素的含量,在信噪比为3的情况下,得到其最低检测限介于6ng/mL-30ng/mL。
4、电化学方法(1)溶出伏安法溶出伏安法(Stripping Voltammetry)是以表面不能更新的液体或固体电极(如悬汞电极或汞膜电极)作工作电极,使被测组分预先富集在工作电极上,再逐步改变电极的电位(反方向外加电压),使富集在工作电极上的物质重新溶出,根据溶出时的伏安曲线的峰高(或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溶出伏安法可分为阳极溶出伏安法(Anodic Stripping Voitammetry)、吸附溶出伏安法(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y)和电位溶出伏安法(Potentiometric Stripping Analysis,PSA)。
该法最大的优点是灵敏度非常高,测定精确度、灵敏度较好,能同时进行多组分测定,且不需要贵重仪器的分析方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是将电化学富集与测定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方法。
先将被测物质通过阴极还原富集在一个固定的微电极上,再由负向正电位方向扫描溶出,根据极化曲线来进行分析测定。
Recai等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牛奶样品中铅的含量,在沉积电位为-0.5V时测出其线性范围为8.7µg/L-185µg/L。
吸附溶出伏安法的原理是利用待测电活性物质的吸附作用,在一定电位下将其吸附富集在工作电极表面,再以适当的伏安技术测量被吸附电活性物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受实验条件影响小,重现性比较好。
Daniel Sancho等在未进行样品前处理的条件下,直接利用镍和钴与丁二酮肟形成配合物[M(DMG)2]悬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测得甜菜糖中含量极少的镍和钴的浓度,当镍和钴的含量分别低于50µg/kg和10µg/kg时仍可检测到。
PSA是恒电位电解富集与伏安分析相结合的一种极谱分析技术。
其灵敏度高,分析试样用量少,适用于微量分析。
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对检测溶液无严格要求、精密度和分辨率高和测试仪器简单的优点。
Gia-como Dugo等使用PSA对大豆、玉米、花生、榛子等植物油中的镉、铅、铜、锌等金属元素进行检测,最低检出浓度为0.4µg/kg-0.9µg/kg。
(2)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其电位与溶液中给定离子的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对某一特定离子具有特殊的选择性,对某些离子的测定灵敏度可达10-9数量级。
离子选择性电极能直接测定液体试样,而不受颜色和浊度的干扰、对复杂样品无需预处理、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连续与自动分析,因此发展极为迅速。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测量偏差较大,电极寿命短等。
甄宝勤等采用巯基棉分离富集痕量铜,用HCl作洗脱剂,建立了饮料中痕量铜的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方法,灵敏度可达3.0×10-8mol/L,检出限为8.30×10-8 mol/L,相对偏差为3.8%。
5、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IC)是以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对离子性物质进行分离,用电导检测器连续检测流出物电导变化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