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复习考试题

合集下载

大学生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征答案:A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部分负责道德判断?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他我答案:C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恐惧答案:D(恐惧是基本情绪之一)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学习理论答案:D6. 什么是记忆的三个阶段?A. 编码、存储、提取B. 感知、注意、记忆C. 学习、理解、应用D. 观察、模仿、实践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人格的特质理论?A.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B. 艾森克的人格维度理论C.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D.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类型?A. 智力测验B. 性格测验C. 能力测验D. 情绪测验答案:D(情绪测验不是主要类型)9. 以下哪个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群体行为B. 社会影响C. 社会认知D. 心理治疗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障碍的类型?A. 焦虑症B. 抑郁症C. 精神分裂症D. 学习障碍答案:D(学习障碍不属于心理障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收集数据;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来测试假设;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来收集数据;案例研究法深入研究个别案例;相关研究法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B. 认知心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C. 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心理动力学D.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记忆的三个阶段?A. 编码B. 存储C. 回忆D. 遗忘答案:D3.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中,哪一部分负责欲望和冲动?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潜意识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础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生理需求C. 社交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B5.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6.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加德纳B. 艾瑞克森C. 戈尔曼D. 马斯洛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人格特质理论中的“五大”?A. 开放性B. 尽责性C. 外向性D. 情绪稳定性答案:D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通常是: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均匀递减D. 先快后快答案:A9.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这一过程称为:A. 观察学习B. 模仿学习C. 经典条件作用D. 操作条件作用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A. 生理唤醒B. 行为表达C. 认知评估D. 情绪体验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使中性刺激最终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操作条件作用则是指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2. 描述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自我效能理论由班杜拉提出,强调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这种信念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坚持性。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包括: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B.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行为主义C.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D. 认知主义、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2. 以下哪个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阿尔伯特·班杜拉4. 以下哪个选项是记忆的三个阶段?A. 编码、存储、提取B. 感知、注意、记忆C. 存储、保持、回忆D. 编码、回忆、保持5. 情绪的生物学基础主要与哪个脑区有关?A. 大脑皮层B. 边缘系统C. 小脑D. 脑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应用心理学。

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_。

8.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思维和语言。

9. 学习理论中的强化是指通过________来增加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10.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1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14. 论述情绪智力理论,并讨论其在教育和职场中的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阅读以下案例:小张是一位大学生,最近他发现自己在准备期末考试时,总是感到焦虑和不安。

请分析小张可能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A5. B二、填空题6. 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7. 生理需求8. 感知、注意9. 正向反馈10. 社会关系三、简答题11.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

普通心理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人类思维B. 动物行为C. 神秘力量D. 心理健康2. “自我实现”是谁的心理学理论?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班杜拉D. 马斯洛3.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A. 潜意识B. 学习与记忆C. 情绪和动机D. 人际关系4. 下面哪个理论与条件反射最相关?A.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 社会认知理论C. 自我实现理论D. 多元智能理论5. 下面哪个是人格理论的代表人物?A. 内洛特B. 潘多拉C. 弗洛伊德D. 斯金纳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和精神过程的科学。

它关注人类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以及心理过程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2. 论述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由俄国学者帕夫洛夫提出,认为环境刺激与生理反应之间形成了条件反射。

例如,当狗看到食物(刺激)时,会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经过多次食物和铃声同时出现的训练,最终狗听到铃声时会产生唾液分泌,即条件反射。

3. 解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思维、学习和记忆等心理过程。

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涉及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通过实验和观察,揭示人类的认知过程和心理机制。

4.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是什么?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类有一种追求自我实现和满足各种需要的动力。

他提出了一种需求层次结构,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和自我实现。

5. 简要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受到潜意识动机的驱动,潜意识动机来源于冲突和欲望的不满足。

他提出了心理结构模型,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冲突和潜意识的冲突导致了心理疾病和行为异常。

三、论述题请结合你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实际案例,论述心理学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A 、脊髓B 、脑神经C 、感觉运动神经D 、脑神经答案:A2. 3岁以前,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是()A 、经验思维B 、直观动作思维C 、形象思维D 、发散思维答案:B3. 首次采用离差智商的智力量表是()A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B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C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 、瑞文推理智力量表答案:C4. 人能知觉到物体的距离和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这种线索是?( )A 、方位定向B 、线条透视C 、运动视差D 、双眼视差答案:D5. 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 、俄国B 、德国C 、日本D 、美国答案:B6. 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流派B 、精神分析流派C 、人本主义流派D 、机能主义流派答案:C7. 学生在考试时,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 、识记B 、保持C 、再认D 、回忆答案:C8. 下列活动中,属于意志活动的是()A 、背课文B 、摇头晃脑C 、膝跳反射D 、吹口哨答案:A9. 记忆按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哪三种不同类型()A 、感觉记忆、前瞻记忆、长时记忆B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C 、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D 、工作记忆、前瞻记忆、长时记忆答案:B10. 在问题空间中搜索,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叫()A 、概念形成B 、问题解决C 、发散思维D 、创造思维答案:B11. 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A 、注意B 、兴趣C 、目标D 、需要答案:D12. 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我们称之为()A 、界定清晰的问题B 、界定模糊的问题C 、语义丰富的问题D 、语义贫乏的问题答案:C13. 实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结构是()A 、细胞体B 、细胞核C 、树突D 、突触答案:D14. 根据米勒的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A 、3±2组块B 、5±2组块C 、7±2组块D 、9±2组块答案:C15. 下面哪项不属于问题解决中使用的策略()A 、算法B 、逆向搜索C 、爬山法D 、继时性扫描答案:D16. 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称之为( )A 、抽象概念B 、关系概念C 、析取概念D 、合取概念答案:D17. 当获悉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人们欣喜若狂。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

普通心理学考试题

一般心理学考试题〔25分钟〕1、单项选择题〔30题〕1.对碍事能力开展的因素描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心理现象可分为〔〕和人格两大类。

3.属于外部感受的是:〔〕。

4.巴甫洛夫所做的实验是如此的: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都给它一个灯光,通过灯光和食物的几次结合之后,灯光一亮,狗就要流口水。

这时,灯光成了食物的信号。

以下各项中,引起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刺激物是:〔〕。

5.以下哪一概念不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

2.反射、反射弧和相应6.皮亚杰的认知研究所采纳的临床技术实际上是一种〔〕。

7.不能够反映注重分配的是〔〕。

1.边听讲边做笔记2.自言自语4.自拉自唱8.以下对需要论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1.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3.人的需要是不断开展的,人的需要永久可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4.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9.个体早期的想象大局部是〔〕。

1.梦想2.无意想象3.有意想象4.空想10.许多感受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而〔〕那么难于适应,因为它具有保卫性的作用。

11.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1.能力2.需要3.动机12.韦伯定律是指差异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确实是根基ΔI∕I=K。

其中ΔI是:〔〕。

13.以下对思维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1.思维是人脑对客瞧事物直截了当的、概括的反映,它能熟悉事物的实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4.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它能够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熟悉14.对意识这一概念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3.个体对外部实物的觉知是知觉的作用,与意识无关15.小脑不能够〔〕。

16.白炽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瞧到明亮的灯泡的外形,对这一现象是:〔〕。

17.关于注重,以下讲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1.注重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重是一种心理状态。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请将答案按先后顺序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否则不计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3.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B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4.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C )。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马斯洛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D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D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7.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 B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8.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A )。

A.行为主义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9.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

这类心理现象称为( D )。

A.情感过程B.心理状态C.意志过程D.心理特征10.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D )。

A.测验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活动产品分析法11.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C )。

A.心理状态B.心理特征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12.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C )。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0套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控制心理现象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物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行为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3.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心理的哪部分负责欲望和冲动?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亚伯拉罕·马斯洛B. 莱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5.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恐惧D. 羡慕6. 人类的记忆分为几个阶段?A. 两个A. 三个B. 四个D. 五个7.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8. 心理测量学主要研究的是:A. 心理现象的测量B. 物理现象的测量C. 社会现象的测量D. 生物现象的测量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发展阶段理论?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C.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D.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0.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个体认知过程B. 个体情绪过程C. 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D. 个体生物过程答案:1-5 DCBDA 6-10 BCC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描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3. 解释什么是心理测量,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2. 论述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中的应用。

结束语:本次普通心理学试题涵盖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 D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B )。

A.艾宾浩斯B.弗洛伊德C.马斯洛D.詹姆斯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A )的科学。

A.心理现象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个性心理4. 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正式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5.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地反映。

6.名词解释: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亦称“心理科学”。

1.手碰到火就缩回( A )。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兴奋过程D、抑制过程2.司机看到“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涉及( B )。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兴奋过程D.抑制过程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 )。

A、望梅止渴B、乐极生悲C、见风流泪D、谈虎色变4.神经细胞又称为(B),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胶质细胞B、神经元C、中枢D、突触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两大基本规律为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

名词解释: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6.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要点:1)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大脑皮层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过程;(2)基本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1.听手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心理现象是( A )。

A.注意起伏B.注意分散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2.以下关于睡眠或梦的说法错误的是?(C)A.睡眠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B. 睡眠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C.梦多出现在深度睡眠阶段D.梦是一种无意想象3.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的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D )。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4.注意的品质包括、、和。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5.注意的功能是、和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用。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6.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和。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7.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指向性,集中性)8.名词解释: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9.简述注意的基本特征。

(1)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4)注意的转移: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10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要点:(1)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2)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善于运用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总之,一堂课就是这样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有节奏的相互交替,从而使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始终保持稳定集中。

1.蓝色、青色、绿色会使人感觉寒冷,这种现象属于(C )。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想象2.当你晚上在强烈的车前灯面前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是感觉(C )特征。

A、对比B、暗适应C、明适应D、疲劳3.感受性的高低是用 B 的大小来衡量的,它们之间是关系。

()A.感觉阈限正比B.感觉阈限反比C.差别阈限正比D.绝对感觉阈限反比4.下列哪种感觉属于内部感觉( B )。

A、视觉B、平衡觉C、嗅觉D、味觉5. 日常生活中吃完糖果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这种现象属于( B )。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代偿D、联觉6.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这种现象属于( C )。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感觉代偿7.从明亮的光照下走入电影厅,起初感到一团漆黑,需要过一段时间才可看清周围的轮廓,这是一个__过程。

(暗适应)8.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9.视觉的适应现象有和两种。

(明适应、暗适应)10.名词解释: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1.暗适应:环境刺激由强到弱过渡时,由于弱光的持续刺激,使分析器对弱光的感受性不断提高。

1.对物体( A )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A.在空间中的位移B.距离和方位特性C.时间特性D.延续性和顺序性。

2.军事上的伪装是运用了知觉的(A)。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3.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是利用了知觉的( B )。

A、理解性B、选择性C、整体性D、恒常性4.根据知觉的对象,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 B )A、形状知觉B、运动知觉C、深度知觉D、方位知觉5.知觉的基本特征、、和、(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6.名词解释:知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7.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1.清晨起床后背诵东西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没有(A )。

A.前摄抑制B.后摄抑制C.外抑制D.分化抑制2.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C )。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3.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体上是(A)个组块。

A.7±2B.3±2C.10±2 D.20±24.记忆最重要的品质是记忆的( C )。

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D、准备性5.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D )。

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6.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而造成的遗忘是( C)。

A.前摄抑制B.遗忘规律C.后摄抑制D.接近律7.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不容易遗忘。

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B )时,对阻止遗忘的效果最好。

A、110%B、150%C、200%D、200%以上8.据识记的材料是否有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我们又可以把识记分为识记和识记两种。

(意义识记、机械识记)9.记忆按存储时间长短划分为、和三个不同阶段。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0.记忆的基本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11.名词解释: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2.名词解释: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贮存时间超过1分钟,直至数日、数周、数年,乃至终生的记忆。

13.请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理论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组织有效复习?不均衡,先快后慢,到了一定时间不再遗忘。

(1)组织有效的复习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学习5)活动有助于记忆(2)利用外部记忆的手段(3)注意脑的健康和脑的卫生1.学生根据老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了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种心理现象是( C )。

A.记忆B.注意C.想象D.思维2.天空晴朗时,仰望天空中的云朵,把它看成是羊群,棉花、山峦,这种现象属于( A )。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3.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称为( B )。

A、想象B、表象C、幻想D、后象4.你能想起长辈的音容笑貌,这属于( B )。

A.想象B.表象C.幻想D.后象5.根据言语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C )。

A、幻想B、表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6.“由骄兵想到必败”是( D )。

A、相似联想B、对比联想C、接近联想D、因果联想7.读过小说《红楼梦》后,在头脑中会想象出林黛玉的形象,这是一种想象;想象的功能是、和。

(再造想象、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8.名词解释:表象广义的指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头脑中所产生的各种事物的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狭义的仅指记忆表象。

9.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创造动机(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1.三岁之前,人的思维形式主要是( A )。

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语词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2.为破解皮箱的密码,逐一尝试所有可能的密码组合,这种问题解决的策略称为(B )。

A. 启发式B.算法C.手段-目的分析D.逆向搜索3.阿基米德在浴缸中发现浮力定律是一种( A )。

A.直觉思维B.分析思维C.常规思维D.艺术思维4.在创造性思维中(D)起着核心作用。

A.常规思维B.抽象思维C.集中思维D.发散思维5.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患者的病情,这属于思维的(D )。

A.概括性B.直接性C.抽象性D. 间接性6.下面哪个不属于根据思维凭借物分类的( C )。

A.逻辑思维B.形象思维C.常规思维D.直观动作思维7.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和。

(概括性、间接性)8.思维的品质主要有广阔性、、、、。

(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9. 按照思维的凭借物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和三种。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10.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

( 问题情境,认知因素,情绪与动机因素)12.名词解释:思维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13.名词解释:问题解决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目标,运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利于解决的过程1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包括刺激模式,信息量,问题的具体性;(2)认知因素,包括定势、功能固着、认知图式;(3)情绪和动机因素。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B )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2.个体在(B)情绪状态下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B、激情C、应激D、心境3.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和等四种。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4.“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了情绪情感具有功能。

(调节)5.情绪情感的基本功能是、、、。

(动机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6.人在应激状态下,个体会发生应激反应,它主要包含、、三个阶段。

( 动员,阻抗,衰竭)7.名词解释: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