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镍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合集下载

镍矿地质勘查中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镍矿地质勘查中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镍矿地质勘查中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镍矿地质勘查是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评价矿产资源的丰度和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在镍矿地质勘查中所使用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为科学有效地评价镍矿矿产资源提供参考。

首先,镍矿地质勘查中常用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之一是地质调查法。

地质调查法通过野外实地勘查、地质花滩、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收集镍矿床中有关地质信息和矿石成分的数据,以便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

该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镍矿床的地质特征、储量分布和矿石品位等信息,为勘查工作提供了实用的依据。

其次,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镍矿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无人机遥感技术通过搭载各类遥感传感器的无人机,在空中获取高分辨率、多角度的遥感影像,并利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解译。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性,快速获取大量的地质信息,如地形地貌、岩性分布、矿物质特征等,为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另外,地球物理勘查在镍矿地质勘查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地球物理勘查是通过对地球物理深部信息进行测量和解释,揭示出地下岩石体系的物理性质和结构,以便推断出潜在的矿产资源存在。

在镍矿地质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包括地震勘探、地电勘探和重力勘探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密度、电阻率、速度等物理参数,为勘查人员提供合理的矿产资源评价依据。

除了以上几种传统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也为镍矿地质勘查提供了新的方式。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通过从大量的多源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以辅助决策的方法。

在镍矿地质勘查中,可以通过建立镍矿矿化预测模型,利用多元回归、神经网络等方法挖掘出与镍矿床有关的特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矿产资源评价。

综上所述,镍矿地质勘查中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地质调查法、无人机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查和数据挖掘技术。

这些方法在确定镍矿矿体边界、评价矿石品位和储量分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山东桃科铜镍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山东桃科铜镍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山东桃科铜镍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铜镍矿区之一,其中桃科铜镍矿床因其较高的铜镍品位和规模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桃科铜镍矿床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进行简要阐述。

首先,桃科铜镍矿床主要产出砂岩型铜镍矿床和硫化物型铜镍矿床。

其中,砂岩型铜镍矿床主要分布于南李庄组和沙河街组中,矿物组成以辉锑饱和的辉钼矿、蚀锌铁矿和闪锌矿为主。

硫化物型铜镍矿床则主要分布在邹平岛组中,主要以辉铜矿、黄铜矿、磁黄铜矿和菱铁矿等硫化物为主要矿物。

其次,桃科铜镍矿床中黄铜矿和砂岩中的辅碲矿等矿物在矿床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钟家山铜镍矿床砂岩中的辅碲矿与砂岩中的有机质聚集形成的OC-Fe-Si质的障壁储层密切相关,为矿床的形成和矿化过程提供了有机质和硅质材料。

同时,黄铜矿是硫化物型铜镍矿床中的重要矿物,其大量分布于矿床脉石矿中。

黄铜矿的存在说明了该矿床有较为丰富的硫化物漏斗型矿化特征。

再次,桃科铜镍矿床的成因主要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

矿床形成时期是晚中生代从晚三叠世至初侏罗世,与该时期Jiaodong地块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的特点相符合。

由于该期间地区受到特殊的构造环境和地质大环境控制,导致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桃科铜镍矿床就是在这种特殊构造和地质背景下形成的。

综上所述,桃科铜镍矿床具有矿物学特征明显的砂岩型铜镍矿床和硫化物型铜镍矿床,其中黄铜矿和辅碲矿等矿物在矿床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该矿床的成因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形成时间与Jiaodong地块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时期相符合。

这些特征和指示将有助于为该矿床的勘探和开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数据分析是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得出结论和建议的过程。

对于山东桃科铜镍矿床,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数据分析:一、地质特征数据1. 矿床类型:桃科铜镍矿床主要产出砂岩型铜镍矿床和硫化物型铜镍矿床;2. 主要矿物:砂岩型铜镍矿床主要以辉锑饱和的辉钼矿、蚀锌铁矿和闪锌矿为主,硫化物型铜镍矿床则主要以辉铜矿、黄铜矿、磁黄铜矿和菱铁矿等硫化物为主;3. 矿区年代:桃科铜镍矿床形成时期为晚中生代从晚三叠世至初侏罗世。

镍矿资源地质特征讲解

镍矿资源地质特征讲解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已知主要镍矿床,除云南墨江一处属风化壳矿床外,其余皆为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的成矿规律,首先从大地构造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准地台内部区、过渡区和地槽内部区,且以过渡区 (即准地台与地槽的一个过渡地带为主,其余两区的镍矿比较次要 (表 3.10.4 。

表 3.10.4中国主要镍矿床的分布及成矿时代过渡区处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深断裂带极为发育。

这些延伸很远、规模巨大的深断裂带,一般都具有长期活动的历史,是控制镍矿成岩成矿的主要因素。

这种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岩体或岩群沿深断裂带的走向断续分布;②岩体一般沿深断裂面上盘侵位;③由于深断裂带形成的时间比较早, 具有长期的多旋回发展史,因此在深断裂一侧的岩带中,往往有两期甚至两个以上期次的岩体出露;④沿深断裂带一侧分布的岩带或岩群,均赋存于深断裂上盘的次一级断裂或褶皱中。

除了大地构造以外,超镁铁质 -镁铁质岩体对镍矿床的分布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岩体的岩石类型、大小、产状以及分异程度与镍矿成矿有密切的关系:①在岩带 (群的众多岩体中,形成镍矿床的岩体为数极少。

14个岩带 (群共有 2038个岩体,形成矿床的只有 28个,岩体成矿率为 1.37%。

这说明在一个岩带 (群中,成矿只与某一期次的有利岩石类型的岩体有关;②镍的成矿岩体一般规模较小。

有三个成矿岩体的出露面积达到 1km 2(白家嘴子、赤柏松、大坡岭 ,其余成矿岩体的面积都在 0.1km 2以下;③成矿岩体的产状可分两类。

一类为陡倾斜 (倾角 60°以上的岩墙状、脉状、透镜状;另一类为较舒缓的岩床、岩盆、椭球状、扁柱状。

巨大的和大型的矿床以前一类产状产出。

④岩体的分异程度与成矿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分异程度高有利于成矿。

中国镍矿形成时代从前寒武纪到燕山期,而元古宙和海西期是两个主要成矿期。

前寒武纪的元古宙形成的矿床有赤柏松、白家嘴子、大岭坡。

这几个矿床的同位素年龄分别为:2240Ma 、 1509~1526Ma 、 1000~1100Ma 。

镍钴矿品种及品质分析报告

镍钴矿品种及品质分析报告

对电池产业的影响
镍钴矿品质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高品质镍钴矿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镍钴矿品质对电池成本有重要影响,高品质镍钴矿可以降低电池成本 镍钴矿品质对电池安全性有重要影响,高品质镍钴矿可以降低电池安全隐患
对航空航天产业的影响
镍钴矿品质直 接影响航空航 天产品的性能
和可靠性
高品质镍钴矿 可以提高航空 航天产品的使 用寿命和稳定
含铜镍矿品质特点
含铜镍矿是一种常见的镍钴矿品种,主要成分为镍和铜。 含铜镍矿的品质特点主要体现在其镍和铜的含量上,镍含量越高,品质越好。 含铜镍矿的品质还受到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如钴、铂、钯等。 含铜镍矿的品质还受到矿石结构、硬度、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含钴镍矿品质特点
含钴镍矿的主要成分是镍和钴,还含有少量其他元素如铁、铬等。
优化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优化产品布局: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调整产品布局,提高市 场竞争力
加强环保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
环保治理: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镍钴矿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技术创新: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镍钴矿品质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含钴镍矿的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矿石的粒度、硬度、含水量等。
含钴镍矿的品质还与开采和加工工艺有关,如选矿、冶炼等。 含钴镍矿的品质对下游应用领域有重要影响,如电池、航空航天、 汽车等行业。
05
镍钴矿品质对下游产业的影响
对不锈钢产业的影响
镍钴矿品质直接影响不锈钢的质量和性能 不锈钢产业对镍钴矿的需求量巨大,品质直接影响生产成本 镍钴矿品质不稳定可能导致不锈钢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上升 镍钴矿品质对不锈钢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镍矿

镍矿

镍矿镍是一种银白色金属,首先是1751年由瑞典矿物学家克朗斯塔特(A.F.Cronstedt)分离出来的。

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延展性,难熔耐高温,并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在空气中不氧化等特征,因此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料,被用来制造不锈钢、高镍合金钢和合金结构钢,广泛用于飞机、雷达、导弹、坦克、舰艇、宇宙飞船、原子反应堆等各种军工制造业。

在民用工业中,镍常制成结构钢、耐酸钢、耐热钢等大量用于各种机械制造业。

镍还可作陶瓷颜料和防腐镀层,镍钴合金是一种永磁材料,广泛用于电子遥控、原子能工业和超声工艺等领域,在化学工业中,镍常用作氢化催化剂。

近年来,在彩色电视机、磁带录音机和其他通讯器材等方面镍的用量也正在迅速增加。

总之,由于镍具有优良性能,已成为发展现代航空工业、国防工业和建立人类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的现代化体系不可缺少的金属。

一、镍矿原料特点镍属于亲铁元素,在地球中的含量仅次于硅、氧、铁、镁,居第5位。

在地核中含镍最高,是天然的镍铁合金。

在地壳中铁镁质岩石含镍高于硅铝质岩石,例如橄榄岩含镍为花岗岩的1000倍,辉长岩含镍为花岗岩的80倍。

已知含镍矿物约50余种,最主要的10多种含镍矿物列于表3.10.1中。

其中硫化物,如镍黄铁矿、紫硫镍铁矿等游离硫化镍形态存在,有相当一部分镍以类质同象赋存于磁黄铁矿中。

而氧化镍矿中,镍红土矿含铁高,含硅镁低,含镍为1%~2%;硅酸镍所含铁低,含硅镁高,含镍为1.6%~4.0%。

目前,氧化镍矿的开发利用是以镍红土矿为主,它是由超基性岩风化发展而成的,镍主要以镍褐铁矿(很少结晶到不结晶的氧化铁)形式存在。

Ni2+具强烈亲硫性。

在岩浆结晶早期,在镍含量一定的前提下,镍在岩石中的富集程度取决于硫的逸度。

当有足够的硫时,镍与硫及似硫物(砷、锑)形成含镍硫化物,在硅酸矿物结晶前分离出来,形成镍的硫(或砷)化物(如磁黄铁矿、镍黄铁矿、红砷镍矿)。

通常所谓的镁硅镍矿(即硅酸镍矿)是从蛇纹石到类似粘土的水蛇纹石与皂石等镁矿物的一系列混合物的总称,在氧化作用条件下,部分镁被镍置换。

云南牟定大民太铜镍矿床的矿化结构及产状模式

云南牟定大民太铜镍矿床的矿化结构及产状模式

云南牟定大民太铜镍矿床的矿化结构及产状模式矿化结构就像一个人的脊梁骨,支撑着整个矿床的健康。

这里的矿化形式多种多样,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铜和镍通常是搭档,互相依偎着,共同构成了这一片矿区的核心。

你可别小看它们,这两个元素在电子产品、建筑材料和汽车工业中可是无处不在。

没了它们,日常生活可就得改头换面了。

想象一下,手机没电了,你手里的那块电池,要是没有铜镍的参与,那真是没办法充电。

咱们再说说这矿床的产状模式,嘿,听上去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就是在讲矿石是怎么形成和分布的。

这里的矿石可不是随随便便长出来的,得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演变,才形成现在的模样。

每一块矿石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甚至是一个个古老的传说。

矿床的深处,有些矿石的排列就像是自然界的艺术品,仿佛在告诉我们:嘿,快来看看,我的色彩和纹理多么独特!在矿区探险的时候,常常能看到工人们在辛勤劳动。

他们像蚂蚁一样忙碌,手里的工具在阳光下闪烁。

看到他们,心里总会涌起一种敬佩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才让我们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

每当工人们把一块块矿石装进卡车,心里总有一种成就感。

哇,这就是大自然的馈赠啊!他们就像是现代的淘金者,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黄金”。

矿床的开发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环境保护也是个大问题,咱们可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了大自然的美好。

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在开发过程中,大家要保持警惕,做到可持续发展,让这片土地能够世世代代地养活我们。

想想看,如果未来的孩子们也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那该多好啊!我们不能只顾着眼前,还得为未来留一条路。

说到大民太铜镍矿床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丰富的矿藏,还有无数的人在为之奋斗。

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梦想。

每一块矿石的背后,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我们探索的目标。

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亲自来这里,感受一下这片土地的魅力。

相信我,这不仅仅是一次矿业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镍矿地质资源特点

镍矿地质资源特点

镍矿地质资源特点发布日期:2010-03-20 13:28 浏览次数:927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已知主要镍矿床,除云南墨江一处属风化壳矿床外,其余皆为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的成矿规律,首先从大地构造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准地台内部区、过渡区和地槽内部区,且以过渡区(即准地台与地槽的一个过渡地带)为主,其余两区的镍矿比较次要(下表)。

中国主要镍矿床的分布及成矿时代过渡区处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深断裂带极为发育。

这些延伸很远、规模巨大的深断裂带,一般都具有长期活动的历史,是控制镍矿成岩成矿的主要因素。

这种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一)岩体或岩群沿深断裂带的走向断续分布;(二)岩体一般沿深断裂面上盘侵位;(三)由于深断裂带形成的时间比较早,具有长期的多旋回发展史,因此在深断裂一侧的岩带中,往往有两期甚至两个以上期次的岩体出露;(四)沿深断裂带一侧分布的岩带或岩群,均赋存于深断裂上盘的次一级断裂或褶皱中。

除了大地构造以外,超镁铁质-镁铁质岩体对镍矿床的分布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岩体的岩石类型、大小、产状以及分异程度与镍矿成矿有密切的关系:(一)在岩带(群)的众多岩体中,形成镍矿床的岩体为数极少。

14个岩带(群)共有2038个岩体,形成矿床的只有28个,岩体成矿率为1.37%。

这说明在一个岩带(群)中,成矿只与某一期次的有利岩石类型的岩体有关;(二)镍的成矿岩体一般规模较小。

有三个成矿岩体的出露面积达到1km2(白家嘴子、赤柏松、大坡岭),其余成矿岩体的面积都在0.1km2以下;(三)成矿岩体的产状可分两类。

一类为陡倾斜(倾角60°以上)的岩墙状、脉状、透镜状;另一类为较舒缓的岩床、岩盆、椭球状、扁柱状。

巨大的和大型的矿床以前一类产状产出。

(四)岩体的分异程度与成矿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分异程度高有利于成矿。

中国镍矿形成时代从前寒武纪到燕山期,而元古宙和海西期是两个主要成矿期。

前寒武纪的元古宙形成的矿床有赤柏松、白家嘴子、大岭坡。

第七章 镍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第七章  镍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肖德贝里铜镍硫 化物矿床
与加拿大安大略省肖 德贝里侵入体伴生的铜 镍硫化物矿床是世界上 最大的镍矿床,镍和铜 都超过6×106t,还有大 量的铂和其它金属。 成矿岩体出露形态为 椭圆 形,长愈50km,宽 达25km。
图3-14 肖德贝里岩盆地质简图(据Souch等, 1969)1-含镍侵入体;2-白水系;3-片麻岩 及花岗岩;4-火山岩、沉积岩、基性侵入岩; 5-断层; 6-铜、镍产地
图3-15 金川矿区主要矿体埋藏深度及空间分段纵剖面示意图(转引自袁见齐等, 1985)1-铜镍富矿体;2-铜镍贫矿体;3-超镁铁质岩体;4-片麻岩
深部熔离-贯入型:为区内的主要矿体类型,占全区储量 的96%以上,主要以24号、1号和2号(图3-15)为代表。
各矿体均由不同品级的 矿石组成。 其中1号矿体规模最大, 以富矿为主,贫矿呈壳 状包围富矿(图3-16), 矿体形态较规则,呈大 透镜状,分布于岩体深 部,延深千余米。各矿 体的产状与岩体或岩体 底部形态大体一致。 矿石构造为块状、浸染 图3-16 金川矿区产于岩体底部的铜镍硫化物 矿体示意图(转引自周明宝等,1993)1-混 状;多为海绵陨铁结构。
上处处可见,包括:震裂锥(shatter cone)。这是一种岩石急速脆性破裂, 在裂面上形成锥形饰面构造(图2)。被认为是高压冲击波作用的结果。
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
该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镍矿床。全区共发现工业矿体数百个, 按成因可分为岩浆熔离型、深部熔离-贯入型以及贯入型三 种。 基地“金川矿区区域上位于华北地台边部阿拉善地块西南缘 的龙首山隆起带内,龙首山隆起南北两边发育着北西西向的 深大断裂,沿这些断裂带发生了多期的成岩-成矿作用。 矿床位于古隆起带边缘深断裂的次级断裂中,含矿超镁铁质 岩带呈岩墙状侵入前震旦系的变质岩中,呈北西西走向 (310°),倾向南西,倾角50°~70°。岩体沿走向、倾 向有明显的膨缩和分枝现象,凹槽部分有一定的控矿作用。 岩体横剖面呈楔状、板状、歪漏斗状。 岩体属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橄榄岩型,具对称分异分 带特征。岩相沿走向呈带状分布,横剖面上呈同心圆状。岩 体普遍受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透闪石化,局部有碳酸盐化。 镁铁比值(F/M)介于2.7~5.9之间,属铁质超镁铁质岩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缘包括岩席底层片 麻杂岩和岩墙群。 在杂岩体四周,发育 有同心状和放射状岩 墙群, 其成分为紫苏 辉石到富石英型石英 闪长岩岩墙,呈分支 状嵌入Levack片麻杂 岩和休伦超群火山— 沉积变质岩基底。
矿体多数产在侵入体底部 的凹陷处,但并不发育在 苏长岩底部,而是与底部 附近的许多层下侵入体以 及由底部带向外撒开的许 多岩墙状岩体有关。 矿体下部为含超镁铁质包 体的块状硫化物,向上为 含辉长岩-橄榄岩包体的 硫化物。
– ①就地熔离式铜镍硫化物矿床; – ②深部熔离-贯入式铜镍硫化物矿床。
2.2外生风化作用
超基性岩一般含有较高的镍,有的橄榄岩含 镍可达0.2%-0.5%。在热带和亚热带准平原 条件下,长期的风化作用,岩体中的镍被解 离出来,随着硅、铁、镁的流失,解离的镍 形成镍绿泥石、镍绿高岭石、暗镍蛇纹石等 含镍硅酸盐,在风化壳堆积、聚积,使原来 分散于岩石中的镍富集而成矿床。
吉林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I号岩体 剖面示意图 A-层状底部矿体;B-透镜状上悬矿
吉林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
矿石特征
– 金属矿物——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 紫硫镍铁矿、针镍矿、红砷镍矿、辉钼矿、磁铁矿和 钛铁矿等,其中前三类矿物为主要的矿石矿物。 – 矿石组构
矿石结构——他形-半自形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矿石构造——斑点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细 脉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
矿床成因——矿床类型属岩浆熔离矿床。主要成矿作
用包括:岩浆深部熔离作用(底部似层状矿体)、纯硫 化物的熔离作用(7号岩体内)、晚期岩浆熔离作用 (上悬矿体)和硫化作用(硫化物矿脉)。
3.2风化壳型镍矿床
某些超基性岩含有较高的镍,在有利的气候和准平 原化条件下,长期的风化作用使岩体中的镍解离出 来,堆积于风化壳中形成风化壳型镍矿(淋积型硅 酸镍矿床)。 发育良好的风化壳型镍矿经常呈现上部红土型矿石 和下部硅酸镍矿石的二层结构;
图3-15 金川矿区主要矿体埋藏深度及空间分段纵剖面示意图(转引自袁见齐等, 1985)1-铜镍富矿体;2-铜镍贫矿体;3-超镁铁质岩体;4-片麻岩
深部熔离-贯入型:为区内的主要矿体类型,占全区储量 的96%以上,主要以24号、1号和2号(图3-15)为代表。
各矿体均由不同品级的 矿石组成。 其中1号矿体规模最大, 以富矿为主,贫矿呈壳 状包围富矿(图3-16), 矿体形态较规则,呈大 透镜状,分布于岩体深 部,延深千余米。各矿 体的产状与岩体或岩体 底部形态大体一致。 矿石构造为块状、浸染 图3-16 金川矿区产于岩体底部的铜镍硫化物 矿体示意图(转引自周明宝等,1993)1-混 状;多为海绵陨铁结构。
上处处可见,包括:震裂锥(shatter cone)。这是一种岩石急速脆性破裂, 在裂面上形成锥形饰面构造(图2)。被认为是高压冲击波作用的结果。
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
该矿床是我国最大的镍矿床。全区共发现工业矿体数百个, 按成因可分为岩浆熔离型、深部熔离-贯入型以及贯入型三 种。 基地“金川矿区区域上位于华北地台边部阿拉善地块西南缘 的龙首山隆起带内,龙首山隆起南北两边发育着北西西向的 深大断裂,沿这些断裂带发生了多期的成岩-成矿作用。 矿床位于古隆起带边缘深断裂的次级断裂中,含矿超镁铁质 岩带呈岩墙状侵入前震旦系的变质岩中,呈北西西走向 (310°),倾向南西,倾角50°~70°。岩体沿走向、倾 向有明显的膨缩和分枝现象,凹槽部分有一定的控矿作用。 岩体横剖面呈楔状、板状、歪漏斗状。 岩体属纯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橄榄岩型,具对称分异分 带特征。岩相沿走向呈带状分布,横剖面上呈同心圆状。岩 体普遍受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透闪石化,局部有碳酸盐化。 镁铁比值(F/M)介于2.7~5.9之间,属铁质超镁铁质岩石。
肖德贝里铜镍硫 化物矿床
与加拿大安大略省肖 德贝里侵入体伴生的铜 镍硫化物矿床是世界上 最大的镍矿床,镍和铜 都超过6×106t,还有大 量的铂和其它金属。 成矿岩体出露形态为 椭圆 形,长愈50km,宽 达25km。
图3-14 肖德贝里岩盆地质简图(据Souch等, 1969)1-含镍侵入体;2-白水系;3-片麻岩 及花岗岩;4-火山岩、沉积岩、基性侵入岩; 5-断层; 6-铜、镍产地
萨德伯里岩浆杂岩 是众所周知的含镍 族元素侵入岩,包括 主体及外缘两个部 分。 主体部分是规模巨 大的盆状岩席。岩 席自下而上可分为3 个层带。 – ①下部层带为苏 长岩。矿体多数 产在杂岩体底部 的凹陷处。 – ②中部层带,由苏 长岩逐渐过渡为 富石英辉长岩。 – ③上部层带主要 由浅色富长石花 斑岩构成,整个 岩席964)提出庞大的肖德贝里构造和铜镍矿石 并非来源于地壳深部或地幔,而是由陨石冲击形成 的。铜镍矿石来自天外,而矿床的苏长岩围岩则是 冲击高温熔融岩石结晶形成的;冲击还使下地壳产 生岩浆,它们侵位后成为矿区内的另一种重要岩石。 该见解提出后的几十年来,支持者和反对者根据各 自的证据和认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目前,较为流行的看法是,陨石撞击说是可以成立 的,但铜镍矿石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冲击后巨大能 量引起了某些地壳岩石的熔融,之后结晶分异,产 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及铜镍矿床。
2.1岩浆成矿作用
在岩浆作用中,镍主要存在于基性-超基性岩中,当基性-超 基性岩浆中含有较多的硫时,由于镍的亲硫性强,和铜、铁 元素一起,与硫结合成硫化物,熔融于基性-超基性岩浆内, 共同构成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超基性岩浆。 随着温度下降,铜镍硫化物在岩浆中的共熔度逐渐下降,在 1200~1600℃时,铜镍硫化物从镁铁质硅酸盐中逐渐熔出, 汇聚成熔融的Cu-Ni硫化物乳滴,随着重力分异的进行,硫 化物溶体和硅酸盐岩浆发生分离,熔离作用的结果使均一的 含硫化物熔浆分离成硫化物矿床和镁铁质硅酸盐岩浆二部分; 当温度降至1000-1200℃时,镁铁质硅酸盐矿物开始结晶成 岩,温度降为1000-600℃时,开始了以硫化物溶体晶出为主 的成矿作用阶段。 按硫化物矿化的就位方式,熔离型Cu-Ni矿体可分为2种形式:
合岩;2-大理岩;3-中粗粒二辉橄榄岩;4中粗粒含矿二辉橄榄岩;5-贫矿体;6-富矿 体
矿石中金属硫化物主要有 磁黄铁矿、黄铁矿、镍黄 铁矿、紫硫镍铁矿和黄铜 矿,次要的有方黄铜矿、 四方硫铁矿、墨铜矿、白 铁矿和针镍矿。 矿石中可供综合利用的伴 生元素有Pt、Pd、Os、Ir (铱)、Ru(钌)、Rh (铑)、Au、Ag、Co、 Se(硒)、Te(碲)、S 和微量的Ge(锗)、In (铟)、Tl(铊)、Cd等。 这些元素与铜镍矿体有密 切关系,在富矿中含量比 图3-16 金川矿区产于岩体底部的铜镍硫化物 矿体示意图(转引自周明宝等,1993)1-混 贫矿中含量高。 合岩;2-大理岩;3-中粗粒二辉橄榄岩;4中粗粒含矿二辉橄榄岩;5-贫矿体;6-富矿 体
第七章 镍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一、镍矿资源概述 二、镍的成矿地质作用 三、镍矿床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 岩浆熔离型Cu-Ni硫化物矿床 – 风化壳型镍矿床
四、我国镍矿资源评价
– 资源特点 – 成矿远景及找矿方向
一、镍矿资源概述
镍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良导体,主要用于制 造不锈钢、合金钢,广泛用于军事工业、电 力设备等。 世界镍矿资源丰富,据1989年资料,探明储 量为4898万吨,远景储量10977万吨,其中 80%为风化壳红土型镍矿,20%为硫化镍矿 矿床。世界镍矿资源分布很不平衡,镍资源 丰富的国家不多,古巴居首位,拥有镍金属 储量1814万吨,其次为加拿大,拥有镍金属 储量813万吨,前苏联拥有镍金属储量662万 吨,前苏联和加拿大均以硫化镍矿床为主。
1号岩体内矿体特征
– 似层状矿体——是主要矿体 类型,位于岩体底部,通常 与上部橄榄岩相界线清楚, 形态和产状与岩体基本一致, 在剖面上由两翼向中心倾斜。 – 上悬透镜状矿体——主要赋 存在含矿岩相的中部和上部, 形态不规则,为透镜状,薄 层状,由细粒浸染状矿石组 成。 – 脉状矿体——是由蚀变辉石 岩脉组成,主要有次闪石化。 其中金属硫化物含量约 2~6%,为稀浸染状和斑点 状矿石。 – 纯硫化物矿体——多在似层 状矿体的原生节理中或后生 活动的原生节理中,由致密 块状矿石组成。
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
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 位于吉林省磐石市东南 部,是上世纪60年代初 我国发现的大型铜-镍硫 化物矿床,是我国第二 大镍金属生产基地。 矿区地质特征——北东 向展布的辉发河断裂为 主干断裂,在断裂的北 侧的北西向次级断裂控 制了30余个基性和超基 性岩体,侵入为多期的, 主要在海西早期和海西 晚期。其中具较大工业 意义的主要是1号和7号 岩体。
一、镍矿资源概述
我国也为镍矿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1996 年统计,累计探明储量为874万吨,现保有储 量784.08万吨,镍矿资源主要集中在甘肃省, 仅白家咀子矿床一处就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62.2%,也是世界第二大Cu-Ni硫化物矿床。 我国产镍矿的其它省区还有新疆、云南、吉 林、湖北、四川、陕西、青海等,其储量和 约占全国总储量的34.5%。 我国已探明储量的镍矿床中,熔离型Cu-Ni硫 化物矿床占90%,风化壳型氧化镍或硅酸镍 矿床占10%,云南的墨江和元江地区是我国 仅有的几处风化壳型镍矿产区。

肖德贝里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
由于过去强调其赋矿围岩——苏长岩的岩浆 侵入成因、因而众多教科书上都一直将它表 述为典型的镁铁质—超镁铁质硅酸盐熔浆— 硫化物熔浆的熔离矿床,成矿物质是深成岩 浆本身带来的,其熔离和分异成矿作用基本 上是在封闭体系下进行和完成的。 但是,随着对萨德伯里构造认识的不断深化, 特别是对各矿区地质构造详细解剖和综合同 位素微量元素工作的开展,陨石撞击(诱导)成 矿的假说越来越得到更多学者的认可。
二、镍的成矿地质作用
镍在地球中的平均含量为1~6%,但分布很不均匀, 地球内核含镍达5~50%,上地幔平均含镍0.15%, 地壳0.008%,不同类岩石中,超基性岩含镍2×101%;基性岩为1.62×10-2%,中性岩为5.52×10-3%, 酸性岩为82×10-4%,岩石中镍的含量随其基性程 度增高而增高,所以铜镍硫化物矿床均与基性-超基 性岩有关,酸性岩浆岩从不形成镍矿床。 镍的成矿只发生在岩浆作用和风化作用中,热液作 用中可形成少量含镍矿物,但不构成独立的镍矿床; 沉积作用中镍可与Mo、V组合产出,但只有极少数 矿化可以构成工业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