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苏科版信息技术五上第13课认识机器人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选修《认识学生机器人》word教案

认识机器人(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教学设计学科名称】认识机器人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材全一册模块六《智能机器人》第一节教学内容。
0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本节内容《认识机器人》对学生来说是崭新的,同时学习本节内容也有相当有难度,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如加以积极引导,相信学习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教材全一册模块六《智能机器人》第一节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类机器人及仿真系统,让机器人动起来。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将要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发展、种类及学习用的机器人的组成等知识,同时让我们初步了解利用机器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过程,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编程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类机器人及仿真系统,让机器人动起来。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践——总结等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利用机器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过程,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编程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技、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类机器人及仿真系统。
教学难点:机器人的概念、特征;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驱动探索新知动起来。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将要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发展、种类及学习用的机器人的组成等知识,同时让我们初步了解利用机器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过程,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编程的知识。
【作业】P143实践与提高【附录】1•登录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网站(网址:http : // )下载安装VJC1.5仿真版”程序。
2.参考网址:机器人爱好者/机器人博览.c n/gb/tech no logy/robot/机器人厂家:【自我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环节,课堂的导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认识机器人ppt课件小学信息技术苏科课标版五年级全一册课件_4

3.机器人分类
(1)工业机器人
(2)民用机器人
(3)军用机器人
(4)特种机器人
继续 返回
初中信息技术苏科课标版七年级全一 册课件 内蒙古 鄂尔多 斯东胜 区正东 中学八 年级数 学上册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3单 元秦汉 时期统 一多民 族国家 的建立 和巩固 复习课 件新人 教版整 理版清 华机械 工程操 纵基础 课件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 初中信息技术苏科课标版七年级全一册课件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正东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新人教版整理版清华机械工程操纵基础课件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 册课件 内蒙古 鄂尔多 斯东胜 区正东 中学八 年级数 学上册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3单 元秦汉 时期统 一多民 族国家 的建立 和巩固 复习课 件新人 教版整 理版清 华机械 工程操 纵基础 课件
举 重 机 器 人
足 球 机 器 人
(1)“机器人”——一词的起源:1920年,在前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卡 偑克发表的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Robot”一词原意是“强制 性劳动”或“奴隶”。
(2)机器人的定义:一般说来,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 能的一种机器。美国机器人协会下的定义是:“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 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以编程动作 的专门系统”。
继续 返回
初中信息技术苏科课标版七年级全一 册课件 内蒙古 鄂尔多 斯东胜 区正东 中学八 年级数 学上册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3单 元秦汉 时期统 一多民 族国家 的建立 和巩固 复习课 件新人 教版整 理版清 华机械 工程操 纵基础 课件
实践园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3课 认识机器人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13课认识机器人教学目的: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
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2.难点:理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欣赏。
(播放《终结者》片断)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的“机器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研究有关“机器人”的知识。
(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讨论并感受机器人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板书课题)二、确定主题师: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①什么是“机器人”?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②机器人有哪些分类?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④你的生活中,有机器人吗?请举例说明。
⑤ (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实物机器人或图片进行讨论)。
三、小组讨论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机器人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认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呢?教师参与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
(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方向一:以应用为导向。
方向二:以功能为导向。
方向三:以原理为导向。
四、展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2)分析讨论结果。
(3)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小学信息与技术苏科版五年级第13课《认识机器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信息与技术苏科版五年级第13课《认识机器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信息与技术苏科版五年级第13课《认识机器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
(2)可以找出生活中的机器人;
(3)能够描绘出生活中机器人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
(2)掌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于新科技的学习兴趣,促发求知欲。
4.行为与创新:
(1)考虑机器人课堂教学的现代特征,形成发展性思维。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我的机器人伙伴”中的第一课,也是起始课。
本课从结构上承领整个机器人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内容安排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本课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机器人的初步印象为主,形成一定的规范认知。
本课教学主要以机器人的历史、来源、分类、发展四个方面,借助实物、图片、影像等素材工具为学生提供感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较好的信息素养,能够较好地自主学习并协同小组合作方式,上网收集素材,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老师的引领下梳理知识,开拓视野和想象空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机器人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教学难点:机器人的一般工作原理。
苏科版信息技术五上第13课《认识机器人》word教案

第13课认识机器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产生、现状和发展。
2. 能力目标:收集有关机器人各个方面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辑整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热情,从小树立爱科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机器人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能较快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准备有关介绍机器人的演示文稿、照片、录像资料等。
五、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分成:知道机器人一词的由来、知道机器人的种类、了解机器人结构特征和不同功能、畅想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等几方面。
由于学生对机器人的感性认识往往是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机器人就是像人一样的机器,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等。
在处理教材时,可以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来交流:“你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吗?”“机器人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然后,教师出示有关机器人的幻灯片,较系统、完整地介绍机器人的由来、种类、特征、发展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
本课要重点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史,介绍它们在各行各业中的“杰出”表现,同时让学生思考体会:机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样子!六、教学内容:一、机器人的由来几千年前人类就渴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机器人跟“Robota”有什么关系呀?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他把在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生产劳动的那些家伙取名“Robota”,汉语音译为“罗伯特”——萨佩克把机器人的地位确定为只管埋头干活、任由人类压榨的奴隶,它们存在的价值只是服务于人类。
它们沒有思维能力,不能思考,只是类似人的机器,很能干,以便使人摆脱劳作。
它们能生存20年,刚生产出来时,由人教它们知识。
它们不能思考,也没有感情,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公司因此而生意兴隆。
苏科版信息技术选修第13课《机器人的组成》ppt课件

机器人的决策与执行
控制器
根据预设的程序或算法,对感知到的环境信息进 行分析和决策。
执行器
根据控制器的指令,驱动机器人的各个部件进行 相应的动作。
反馈调节
通过比较执行结果和预期目标,对控制策略进行 调整,实现闭环控制。
机器人的运动与控制
运动机构
机器人的运动机构包括关节、连杆等,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动作。
传感器融合技术
将多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 融合处理,提高感知精度 和鲁棒性。
控制部分
控制器
机器人的“大脑”,负责接收传 感器信息并发出控制指令。
控制算法
实现机器人自主决策和行动的核心 程序,如路径规划、行为控制等。
通信接口
实现机器人与上位机或其他机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间的信息交互。
电源部分
电池
节能技术
为机器人提供动力,如锂电池、镍氢 电池等。
苏科版信息技术选修第13课 《机器人的组成》ppt课件
• 机器人概述 • 机器人的组成 • 机器人工作原理 • 机器人技术应用 • 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01
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的定义与发展
机器人的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系统。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 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加快科技进步的速度。
提高生产效率
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危险 、繁重和重复的工作,提高生
产效率和质量。
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产业将不断升级转型,新
兴产业也将不断涌现。
改善生活质量
机器人在家庭、医疗、教育等 领域的应用将极大地方便人们
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认识机器人》教案

《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技术。
3.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的分类及特点3. 的应用领域4. 的工作原理5. 技术的未来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的应用领域。
3. 采用讨论法探讨的工作原理和未来发展。
4. 动手实践:让学生操作,体验编程和控制。
四、教学准备1. 准备PPT、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准备模型或编程软件。
3. 准备相关问题和建议供学生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讲解的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及其应用场景。
3. 案例分析: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技术的重要性。
4. 讨论:让学生探讨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特定功能。
5. 动手实践:让学生操作,体验编程和控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 总结:展望技术的未来发展,鼓励学生关注和参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7. 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动手实践:评估学生在操作时的技能掌握情况。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提交,检查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相关的科研机构,加深对技术的了解。
2. 邀请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3. 安排课后讨论小组,让学生深入研究感兴趣的话题。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3. 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技术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
九、教学资源1. 推荐阅读材料:提供关于技术的书籍、文章和在线资源。
机器人教案(多应用)

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的基本概念,掌握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掌握编程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
二、教学内容1.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的分类与应用领域3.编程基础4.编程实践三、教学安排1.第1课时: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第2课时:的分类与应用领域3.第3课时:编程基础4.第4课时:编程实践四、教学步骤第1课时: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的兴趣。
2.讲解:讲解的定义,以及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第2课时:的分类与应用领域1.讲解:讲解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2.展示: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
3.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类型的适合的应用场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3课时:编程基础1.讲解:讲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一些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
2.演示:演示如何使用编程工具进行编程,展示一些简单的编程示例。
3.练习:让学生跟随示例进行编程练习,熟悉编程工具和编程方法。
第4课时:编程实践1.任务布置:布置一个简单的编程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编程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编程实践,解决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编程成果,进行相互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编程实践:评估学生在编程实践中的表现,包括编程的正确性、创新性和完成时间。
3.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成果展示中的表现,包括展示的清晰度、逻辑性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学视频:准备一些有趣的视频,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实物或模型: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实物或模型,用于展示和演示。
3.编程工具:准备一些常用的编程工具,供学生进行编程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认识机器人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产生、现状和发展。
2. 能力目标:收集有关机器人各个方面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辑整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热情,从小树立爱科学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机器人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能较快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准备有关介绍机器人的演示文稿、照片、录像资料等。
五、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分成:知道机器人一词的由来、知道机器人的种类、了解机器人结构特征和不同功能、畅想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等几方面。
由于学生对机器人的感性认识往往是通过电视、书籍等途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机器人就是像人一样的机器,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等。
在处理教材时,可以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来交流:“你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吗?”“机器人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然后,教师出示有关机器人的幻灯片,较系统、完整地介绍机器人的由来、种类、特征、发展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
本课要重点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史,介绍它们在各行各业中的“杰出”表现,同时让学生思考体会:机器人不一定是人形的样子!
六、教学内容:
一、机器人的由来
几千年前人类就渴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机器人跟“Robota”有什么关系呀?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他把在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生产劳动的那些家伙取名“Robota”,汉语音译为“罗伯特”——萨佩克把机器人的地位确定为只管埋头干活、任由人类压榨的奴隶,它们存在的价值只是服务于人类。
它们沒有思维能力,不能思考,只是类似人的机器,很能干,以便使人摆脱劳作。
它们能生存20年,刚生产出来时,由人教它们知识。
它们不能思考,也没有感情,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公司因此而生意兴隆。
后来一个极其偶然的原因,机器人开始有了知觉,它们不堪忍受人类的统治,做人类的奴隶。
于是,机器人向人类发动攻击,最后彻底毁灭了人类。
呵呵,真是有意思……“机器人”就叫“Robota”啦。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走进奇妙的机器人世界。
二、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自诞生以来,迅速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大军,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和广泛应用使人们不再被动忙碌于流水线上,而真正成为生产中的主人。
汽车工业机器人弧焊机器人
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在沈阳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机器人研究示范工程,全面展开了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基础元器件研究。
十几年来,相继研制出示教再现型的搬运、点焊、弧焊、喷漆、装配等门类齐全的工业机器人及水下作业、军用和特种机器人。
我国自行生产的机器人喷漆流水线在长春第一汽车厂及东风汽车厂投入运行。
自行研制的“隧道凿岩机器人”主要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主要应用于铁路、公路、矿山、水电等基础建设中的隧道开挖。
一汽“红旗”轿车生产线机器人隧道凿岩机器人
三、机器人的发展史
机器人的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
第一代为简单个体机器人,第二代为群体劳动机器人,第三代为类似人类的智能机器人。
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如左图所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机器人开始有了较大发展,第二代机器人能通过对外界环境做出判断来改变其动作,并开始普及。
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它不仅具有感觉能力,而且还具有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能力,并具有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因而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
四、我心目中的机器人
机器人给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更多的舒适、更多的安全、更多的快乐。
教师提问:你想成为一名小小机器人工程师吗?在你的心目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1)你想知道哪些关于机器人的秘密?
(2)请在电脑中画出自己想像中的机器人,全班一起交流展示。
五、查找机器人资料(课后作业)
(1)收集机器人的相关资料,制作一份Word简报。
(2)成立小组,分工合作,制定活动计划,交流汇总资料,利用幻灯片,请各个小组作主题发言。
六、出示学习资料:
机器人的诞生:.cn/kjsh/jqrsh/jqrdds.htm
纳英特机器人:
乐高机器人:
广茂达机器人
中鸣机器人:/soft_RobotExp.htm
通用机器人: /syjc/jxwz/tyj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