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推断题常识

合集下载

化学推断题的一些基本知识

化学推断题的一些基本知识

化学推断题的一些基本知识:
1.碳酸盐能溶于盐酸或硝酸,并放出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2.含有Cu2+的溶液呈蓝色;含有Fe3+的溶液呈黄色;浅绿色溶液:含Fe2+;紫红色溶液:
含MnO4-。

3.CuSO4粉末为白色,但他的晶体-CuSO
4.5H2O(胆矾)却显蓝色,但胆矾受热后又会变
成白色(CuSO4)
4.蓝色絮状沉淀为Cu(OH)2,红褐色絮状沉淀为Fe(OH)3。

5.不溶于水与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有两样:AgCl 、BaSO4.
6.白色沉淀:Mg(OH)2; AL(OH)3; MgCO3; BaCO3; CaCO3
7.固体颜色为黑色:Fe、C、CuO、MnO2、Fe3O4;
红色:Cu、Fe2O3、红磷
淡黄色:S粉、Na2O2
绿色:Cu2(OH)2CO3
蓝色:CuSO5.5H2O
紫红色:KMnO4
8.通电反应的:H2O; 催化剂反应的:KClO3; H2O2分解制氧气;高温:CaCO3分解;C
还原CuO;C或CO与Fe2O3反应
把以上的记住,做推断题直接对号入座就可以了,你就想象你是一个侦探,抓住题中的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就把题做出来了,到时特有成就感。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详解总结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详解总结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详解总结一. 基于元素周期表的推断1. 元素的基本知识解答这一类问题时,我们应该掌握一些有关元素的基本的特征性的常识。

下面对标有红色字体的元素(单质)的基本特征性知识做一个总结。

1号元素氢:原子半径最小,同位素没有中子,密度最小的气体。

6号元素碳: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富勒烯)。

7号元素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78%),单质有惰性,化合时价态很多,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8号元素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21%)。

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的元素,有两种气态的同素异形体。

9号元素氟: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无正价,不存在含氧酸,氧化性最强的单质。

11号元素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焰色反应为黄色。

12号元素镁:烟火、照明弹中的成分,植物叶绿素中的元素。

13号元素铝: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两性的单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遇强酸会钝化。

14号元素硅: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半导体工业的支柱。

15号元素磷: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制造火柴的原料(红磷)、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16号元素硫: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能在火山口发现,制造黑火药的原料。

17号元素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氯碱工业的产物之一。

19号元素钾: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20号元素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矿质元素。

2. 由基本元素的基本延伸基本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1)等电子情况请熟记下面的两类特殊的等电子粒子①常见的10电子粒子简单原子或离子:Na+ 、Mg2+ 、Al3+、F- 分子:CH4、NH3、H2O、HF、Ne复杂离子:NH2- NH4+ H3O+ OH-②常见的18电子粒子简单原子或离子:Ar、K+、Ca2+、Cl-、S2- 分子(氢化物):HCl、H2S、PH3、SH4分子(9+9型):F2、H2O2、N2H4、C2H6、CH3OH、CH3NH2、CH3F、NH2OH复杂离子:HS-注:所谓9+9型分子,实际上都是几个9电子的官能团(OH、NH2、CH3、F)的两两的组合。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氟气(淡黄绿色)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Cl.....).....-.29.8℃...2.F.2.,沸点为.....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氯乙烯(....,沸点为...HCHO....-.21℃...).....-.13.9℃.....).甲醛(....CH..2.==CHCl......,沸点为℃.).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氟气(淡黄绿色)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Cl.....).....-.29.8℃...2.F.2.,沸点为.....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氯乙烯(....,沸点为...HCHO....-.21℃...).....-.13.9℃.....).甲醛(....CH..2.==CHCl......,沸点为℃.).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化学知识随着实验的变化而变得有趣起来。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一)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4.最轻的气体是氢气。

5.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是甲烷。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常见的液态氧化物是水。

7.最硬的天然物质是金刚石。

8.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与最易着火的非金属单质均是指白磷。

9.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无色无味气体是氧气。

初三化学推断题及答案10.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二氧化碳。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二)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②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③能使燃烧着的小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④能使白色无水CuSO4。

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⑤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⑦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 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高中化学推断题知识点(三)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粉、铁粉(Fe)活性炭蓝色固体:CuSO4·5H2O(胆矾)、Cu(OH)2(氢氧化铜)、CuCO3(碳酸铜)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P(暗红色)、Fe(OH)3(红褐色)I2碘(紫红色)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Cu2(OH)2CO3]蓝色溶液:含Cu2+溶液:CuSO4(硫酸铜溶液)、CuCl2(氯化铜溶液)Cu(NO3)2(硝酸铜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棕黄色):FeCl3(氯化铁溶液)、Fe2(SO4)(Fe(NO3)33硫酸铁溶液)。

高考化学中的推断题知识点

高考化学中的推断题知识点

高考化学中的推断题知识点高考化学考试中,推断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推理能力的题型之一。

掌握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和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化学成绩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考化学中的推断题知识点。

一、酸碱中和反应的推断题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通常会涉及到物质的酸碱性质、物质的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指示剂的转变等内容。

对于推断题而言,考查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例如,一道典型的推断题如下:已知一种酸H₂A与一种碱M(OH)₂进行中和反应,产生的盐是M(HA)₂。

则可以推断的是:A. 酸H₂A的化学式为HA;B. 酸H₂A的酸性比碱M(OH)₂强;C. 碱M(OH)₂的化学式为M(OH)₂;D. 碱的酸性比酸强。

解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可以推断出酸的化学式为HA,碱的化学式为M(OH)₂。

因此,选项A和C是正确的。

选项B 和D与已知条件不符,因此是错误的。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推断题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之一,在高考化学考试中也经常涉及到推断题。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推断题而言,考查学生对于反应的类型、物质的氧化还原状态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一道典型的推断题如下:已知物质A经与氧气反应生成B,并且物质A是一种氧化剂。

则可以推断的是:A. 物质B的氧化数为正;B. 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物质A的氧化数增大;D. 反应是一个加热反应。

解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物质A是一种氧化剂,说明在反应中,物质A被还原,氧化数减小。

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反应类型,物质A与氧气反应生成B,是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选项A是不正确的,因为根据已知条件无法推断物质B的氧化数。

选项D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已知条件中并没有提到反应需要加热。

三、物质性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性质是化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推断题而言,考查学生对于物质性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例如,一道典型的推断题如下:已知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物质C能与物质D反应生成沉淀。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

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氟气(淡黄绿色)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2.F.2.,沸点为....-.29..。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氟气(淡黄绿色)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Cl.....).....-.29.8℃...2.F.2.,沸点为.....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氯乙烯(...HCHO....,沸点为.....).甲醛(...).....-.21℃....-.13.9℃..2.==CHCl....CH......,沸点为℃.).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氯乙烷(........12.3..2.C.l.,沸点为....CH..3.CH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的推断
一、化学推断题的做法: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⑴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黑色);Cu、Fe2O3(红色);
Cu2(OH)2CO3(绿色);CuSO4·5H2O(蓝色)。

⑵溶液颜色:CuCl2、CuSO4(蓝色);FeCl2、FeSO4(浅绿色);
FeCl3、Fe2(SO4)3(黄色)。

⑶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
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⑷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
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
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
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3.以物质特征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点燃(有O2参加的反应);通电(电解H2O);催化剂(KCIO3分解制O2);
高温(CaCO3分解,C、CO还原CuO、Fe2O3);
加热(KCIO3、KMnO4、Cu2(OH)2CO3等的分解,H2还原CuO、Fe2O3)。

4.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
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⑵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

⑶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或N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

⑷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⑸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⑹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

⑺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

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I。

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⑶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⑷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⑸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⑹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⑻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⑼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⑽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⑾最常用的溶剂是H2O。

⑿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做推断题必备的基础知识:
(1):气体:
1:一氧化碳:无色,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经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如氧化铜、铁的氧化物(包括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的还原。

2:二氧化碳: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于水呈酸性(形成碳酸),
3:氢气:无色气体,也是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点燃时火焰呈淡蓝色,也经常用于金属的冶炼,如氧化铜、铁的氧化物(包括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的还原。

4:氨气: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2):固体:
1:氧化铜: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在加热条件下遇一氧化碳、氢气、碳等变成红色固体铜单质,溶于酸形成含有铜离子的蓝色溶液。

2:二氧化锰: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常作催化剂,如氯酸钾、过氧化氢等的分解。

3:碳: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4: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可以通过铁在纯氧中燃烧制得,实验现象为火星四射,溶于酸得黄绿色溶液,可以被一氧化碳,氢气,碳等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成铁。

5:铁:块状时显银白色,变成铁粉时显黑色。

6:氧化亚铁:黑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酸得浅绿色溶液,可以被一氧化碳,氢气,碳等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成铁。

7:氧化铁:红棕色固体,不溶于水,溶于酸得黄色溶液,可以被一氧化碳,氢气,碳等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成铁。

是铁锈的主要组成部分。

8:氯化银: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9:硫酸钡: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0:碳酸钙: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但溶于酸,溶于酸时还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钙为生活中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盐中只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都溶于酸,溶于酸都会放出二氧化碳)
11:铁:银白色固体,粉末状时呈黑色,能被磁铁吸引,遇酸生成亚铁和氢气,能把比它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典型的反应是与硫酸铜的反应,实验现象为铁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12: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溶于酸,极不稳定,很难保存,几乎可以认为不存在这种物质,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13:氢氧化铁:红褐色絮状沉淀,溶于酸得黄色溶液。

14: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溶于酸得蓝色溶液,受热分解变成黑色的氧化铜和水。

15:铜:紫红色金属,不溶于酸,导电性、导热性均位于银之后排所有金属的第二位。

16: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溶于水得紫色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

17: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遇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呈碱性,遇酚酞变红。

(3):液体
1:水:无色液体,最常见的溶剂,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发生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水的电解也是初中化学里唯一一个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的反应。

水和氧气一起可以使铁生锈变成氧化铁,水和氧气、二氧化碳一起能使铜生锈变成碱式碳酸铜,又称铜锈、铜绿。

2:铜离子:最常见的是硫酸铜溶液,也有氯化铜溶液等,蓝色,遇碱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

如果一种溶液显蓝色,可以断定其中必含铜离子。

硫酸铜晶体(五水硫酸铜)显蓝色,受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

3:铁离子Fe3+:如果一种溶液显黄色,则可以断定其中必含铁离子。

含有铁离子的溶液遇碱生成黄褐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铁。

4:亚铁离子Fe2+:如果一种溶液显浅绿色,则可以断定其中必含亚铁离子,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遇碱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氢氧化亚铁。

5:过氧化氢: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另一种无色液体水和氧气,且反应物过氧化氢和生成物水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