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852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doc

852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doc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52 科目名称: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信号系统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选择题或填空题)占20%,主观题型(简单计算题和综合计算题)占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一、绪论1.信号的定义﹑分类、性质,信号的时域运算;2.系统的定义﹑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2.冲激信号和阶跃信号的定义及性质,信号的时域分解;3.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的定义;4.卷积积分及性质;5.零输入响应及零状态响应的定义及时域求解。

三、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1.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解,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性质;2.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常见信号的频谱;3.信号功率与能量的概念及帕塞瓦尔定理。

四、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1.连续时间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的定义;2.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法;3.理想低通滤波器,系统的因果性,佩利维纳准则;4.幅度调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5.线性系统不失真传输条件。

五、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及性质;2.拉普拉斯反变换的求解;3.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4.系统模拟框图。

六、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1.系统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系统函数零极点分布与系统频率响应之间的关系;3.稳定系统的定义及判别。

七、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1.采样信号,采样信号频谱及采样定理;2.离散时间信号的定义及时域运算;3.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描述与框图描述;4.单位函数响应的定义;5.卷积和及其主要性质;6.离散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时域求解。

八、离散时间系统z变换分析1.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基本性质;2.反z变换的计算方法;3.离散系统的z变换分析方法;4.离散系统系统函数的概念,系统零极点的概念及其应用;5.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离散系统频率响应的概念及与系统零极点分布的关系;九、线性系统状态变量分析1.连续和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2.状态方程的求解;3.状态过度矩阵、转移函数矩阵、特征方程的定义及计算。

27484通信原理与系统大纲

27484通信原理与系统大纲

课程代号:27484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与系统编写学校:南京理工大学编写老师:芮义斌审核老师:谢仁宏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通信原理与系统》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现今是高度信息化时代,信息和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命脉”。

本课程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主要讨论如何有效而可靠地传输信息。

本课程不针对特定的某种通信系统,而是从一般通信系统的模型入手,讨论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以有效性和可靠性为线索,以模拟通信系统为基础,重点讨论数字通信系统,具体包括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信源编码、差错控制编码及同步原理。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学应考者掌握并理解通信的含义和通信系统的组成;掌握模拟通信调制的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掌握并理解数字基带系统、带通系统及最佳接收系统中的传输技术;掌握信源编码、差错控制编码及同步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简单的通信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本课程以《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随机过程》等课程为先修课,为后续进一步拓展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包括模拟调制系统、数字基带系统和数字带通系统的调制解调原理及性能分析等知识点;次重点包括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及差错控制编码等知识点。

本课程的难点主要是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Ⅱ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四个能力层次是递升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通信、通信系统的相关概念、定义、原理框图、信号表达式、信号波形、重要结论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91通信原理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91通信原理

河北工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91科目名称:通信原理适用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一、考试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

通信原理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各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原理,多路复用原理,信道分集和编码技术,同步原理和通信网及交换技术。

要求考生对信源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定理有较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各种通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考察对通信理论的理解,对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的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通信系统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试卷采用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相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画图分析题等。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

三、考试内容(一)绪论通信的定义、组成、分类、基本概念及其特点;模拟、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二)确知信号确知信号的频域特性和时域特性。

(三)随机过程随机过程的概念,掌握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与性质;高斯随机过程及其一维统计特性;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窄带随机过程的定义及其统计特性;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的定义及其统计特性;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性质。

(四)信道信道的定义、分类和数学模型;恒参信道、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信道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香农公式。

(五)模拟调制系统调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和抗噪声性能;角度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性能;频分复用(FDM)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六)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信号的类型和功率谱密度;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码型;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无码间串扰条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部分响应和时域均衡。

2024 通信 大纲

2024 通信 大纲

2024 通信大纲2024年考研通信工程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本考试旨在全面考查考生对通信技术、信号处理理论及方法的掌握程度,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的传输、调制、解调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设计等。

3. 掌握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信息量、熵、信道容量、纠错编码等。

4. 掌握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和优化方法,包括误码率、信噪比、分集技术等。

5.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前沿进展,包括5G/6G通信、物联网、量子通信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2. 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题型。

3. 内容比例:通信原理与技术约60%、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约30%、前沿进展约10%。

三、考查内容1. 通信原理与技术(1)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信号的分类、系统的分类等。

(2)模拟调制解调技术:调频(FM)、调相(PM)、调频(FSK)、调相(PSK)。

(3)数字调制解调技术:QPSK、QAM、OFDM等。

(4)信道编码技术:线性分组码、循环码等。

(5)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等。

2. 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1)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滤波器设计。

(2)离散傅里叶变换(DFT)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3)数字滤波器的设计:IIR、FIR滤波器设计方法。

(4)信号的统计特性与随机过程。

(5)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最大似然估计、贝叶斯估计等。

3.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1)信息量与熵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信道容量与香农定理。

(3)纠错编码原理与技术:奇偶校验码、汉明码、Reed-Solomon码等。

4.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1)误码率分析计算方法。

(2)信噪比与系统性能关系分析。

(3)分集技术原理与应用:空间分集、频率分集等。

018-通信原理

018-通信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通信原理一、试卷结构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 试卷内容结构通信原理100%4. 题型结构(1) 填空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2) 解答题,4小题,每小题7 分,共28分(3) 计算题,4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分(4) 综合题,16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性能度量及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2.系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性能的基本分析方法3.了解现代通信技术与理论的发展状况及趋势考试内容:(一)绪论1.常用的通信术语2.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3.数字信号及通信的主要特点4.信息的概念及其度量5.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随机过程1.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注意“统计平均”与“时间平均”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高斯过程的定义,性质,一维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2.窄带随机过程的表达式和统计特性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统计特性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的概念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特性(三)信道和噪声1.信道的定义、分类和模型2.恒参信道的传输特性3.随参信道媒质的三个特点,多径传播对信号的影响4.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香农公式及应用5.信道加性噪声的统计特性(四)模拟调制系统1、常规双边带调幅(AM),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单边带调制(SSB)和残留边带调制(VSB)的时域和频域表示,调制和解调方法;2、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4、调频(FM)和调相(PM)基本概念;5、单频调制时宽带调频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宽带调频信号的频带宽度;6、窄带调频信号的时域和频谱表示;7、调频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法;8、频率调制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门限效应;9、改善调频系统信噪比和门限效应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大学860通信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860通信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信原理》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通信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通信原理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基础理论课程。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各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原理,多路复用原理,信道分集和编码技术,同步原理和通信网及交换技术。

要求考生对信源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及定理,有较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各种通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选择题:约20%。

填空题:约20%。

简答、计算及证明:约35%。

综合题:约25%。

三、考试内容:(一)绪论1、通信系统概念;2、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3、信息及其度量;4、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二)随机信号分析1、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2、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3、高斯过程;4、窄带随机过程;5、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6、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三)模拟调制1、常规双边带调幅(AM),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C),单边带调制(SSB)和残留边带调制(VSB)的时域和频域表示,调制和解调方法;2、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3、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4、调频(FM)和调相(PM)基本概念;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2024年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更新

2024年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更新

2024年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更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通信工程师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适应行业的需求和技术的迅猛进步,2024年通信工程师考试大纲进行了全面的更新。

本文将介绍这次更新的详细内容。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2024年通信工程师考试的目的在于评估考生在通信与网络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等任务。

二、考试科目新大纲对考试科目进行了微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通信原理与系统:该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数字通信、模拟通信、移动通信等内容。

2. 信号与系统:该科目考察考生对信号理论和系统分析的掌握能力,如信号变换、信号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和滤波器等。

3. 通信网络与协议:此科目涉及到网络结构、协议原理、网络安全等内容,着重考察考生对通信网络的设计、实施和维护能力。

4. 无线通信与移动网络:这一科目主要关注无线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网络以及相关技术,如蜂窝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网等。

5. 光纤通信与光网络:包括光纤通信系统、光纤传输技术、光网络设计等领域,对考生的光通信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进行考核。

6. 通信工程管理与实践:重点考察考生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项目风险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考试形式为了更好地评估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024年的通信工程师考试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理论考试、实际操作和综合应用等。

具体考试形式将在考前进行详细通知。

四、备考建议1. 充分了解新大纲:考生应仔细研读新的考试大纲,了解每个科目的重点和考试要求。

2. 多做题:通过解答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考点,提高解题效率。

3. 注重实践技能:通信工程师需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考生应参与实验室实践、工程项目和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学习交流:与同行业人员交流学习,参加行业研讨会和技术培训,扩展知识面和技术广度。

现代通信原理考题题解-浙江大学

现代通信原理考题题解-浙江大学

参考样卷1(一) 填空题 (每空5分)1.根据仙农信道容量公式,信道频带宽度可以和信噪比 互换,无限增加信道带宽,能否增大信道容量否2.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中有下列三种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 。

模拟移动通信采用FDMA 多址方式,全球通GMS 采用TDMA 多址方式。

3.已知下列两个码组,C1=(10110),C2-(01000)C2 码组的重量W (C2)=1,C1,C2两码组之间的距离(码距)为W (C1,C2)=4。

4.调频信号鉴频解调器输出噪音功率谱的形状是和频率有抛物线形状关系 ,改善调频系统信噪比的简单方法是预加重和去加重 。

5.数字复接中,帧同步码的作用是 接收端识别出帧同步码后,即可建立正确的路序。

;二次群准同步复接中,塞入码的作用是 调整码速 。

6.在语音信号脉冲编码调制中,采用非均匀量化的目的是降低信息速率,压缩传输频带。

(P129)我国的脉冲编码调制系统,采用哪种对数压缩特性A 率对数压缩特性。

7,设语音信号的最高频率为, 则双边带调幅信号带宽为,调频指数为10的调频信号的带宽为KHz f m FM 8.74)1(2=+β。

8. 计算机局域网(以太网)中采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为曼切斯特码(数字双相码),与AMI 码相比,HDB3码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定时恢复。

9.在数字调制性能评价时,常用到Eb/N0,其含义是比特平均能量噪音单边功率密度比,BPSK 与QPSK 调制在相同Eb/N0时误比特率相同,这是否意味相同信息速率时两者信噪比相同不同。

10.多进制数字调制中,基带信号常采用格雷码,其目的是减少解调误码率,设QPSK 信号的0相位对应的格雷码为00,分别给出90,180,270 相位对应的格雷码。

01,11,10。

(二)问答题1. (10分)数据通信开放系统互联模型的七层协议是什么内容调制解调器属于哪一层 答:数据通信开放系统互联模型的七层协议是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低层会晤层、表示层、应用层——高层, 调制解调器属于物理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初试)
(科目名称:通信原理(849))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深入地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且能灵活运用,对信号进行分析。

重点考察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调制和解调原理及性能,掌握数字信号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的基本技术、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同步原理和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通信系统的模型、数字通信的特点、平均信息量的计算、信息速率、频带利用率定义约占20分;随机过程的概念、高斯白噪声及带限噪声的定义、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与相关函数的关系约占20分;恒参、随参信道的定义及特点、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原因约占20分;各种调制方式的原理、抗噪声性能、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约占50分;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和差错控制编码约占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30分
填空题 30分
判断题 10分
简答题 20分
计算题 60分
三、考查范围(一)考试内容
一、通信系统组成
1. 通信的基本概念
2. 通信系统的组成
3.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4. 信息及其度量
5.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二、信号
1. 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
2. 确知信号的时域性质
三、平稳随机过程
1. 平稳随机过程
2.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四、信道与编码
1. 信道的数学模型
2. 信道容量
3.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4. 线性分组码
五、模拟调制
1. 幅度调制的原理
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六、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2.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七、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1. 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
八、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 模拟信号的抽样
2. 模拟脉冲调制
3. 抽样信号的量化
4. 脉冲编码调制
5. 增量调制
四、参考书目
樊昌信、曹丽娜编著《通信原理》(第6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