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doc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doc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点击查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表述是A.研究教育事件与教育经验,探索教育理念B.研究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法规C.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D.研究德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总结教育经验2.近代教育史上,高度评价教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作用,并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3.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它并未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
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 B.社会性 C.个体差异性 D.相对独立性4.当前我国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D.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我国1922年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6.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活生生的个体,对他们的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长期性与间接性 B.复杂性与创造性C.主体性与示范性 D.连续性与广延性7.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课程类型8.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与技能、理念与实践、理想信念与价值观C.知识与技能、创新与实践、情感态度与科学观D.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运用、人生观与价值观9.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学具,通过拨动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来认识时间。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 成考核心考点笔记 成考 成考重点资料

教育学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概况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第二章教育的本质、功能和基本规律第一节教育本质和功能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意义第二节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四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的概述第二节我国现代化学制的沿革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第二节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的要素、内容和类型第三节课程改革第七章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一节教学概述第二节教学过程第三节教学原则第四节教学方法第五节教学手段第六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七节教学模式第八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第九节教学评价与改革第八章德育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德育的概述第二节德育的内容第三节德育过程第四节德育原则第五节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九章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意义和班主任素质要求第二节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和内容第三节班主任工作的方法第十章课外校外教育第一节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第三节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第四节心理活动的脑神经生理机制第二章感觉和知觉第一节感觉第二节知觉第三节观察第四节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第三章注意第一节注意概述第二节注意的种类第三节注意的品质第四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第四章记忆第一节记忆的概述第二节记忆系统第三节遗忘第四节复习第五节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第五章思维和想象第一节思维概述第二节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第三节问题解决第四节创造性思维第五节良好思维品质及培养第六节想象第六章情绪与意志第一节情绪概述第二节压力与应对方式第三节情绪的调控与应用第四节意志概述第五节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第六节意志品质及其培养第七章需要与动机第一节需要与动机概述第二节动机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激发第八章技能第一节技能的概述第二节动作技能的形成第三节智力技能的形成第九章能力第一节能力概述第二节智力理论和智力测测验第三节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第四节能力发展和能力的个别差异第十章人格第一节人格概述第二节气质与性格第三节人格理论第四节人格测验第十一章社会态度与行为第一节社会态度第二节态度的理论第三节印象形成及其效应第四节人际关系第五节群体心理第六节社会影响第十二章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第一节心理健康第二节心理咨询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全书基本内容框架2012年专科起点转升本科《教育理论》共二十二章分为两部分:教育学部分和心理学部分总要求教育学部分1、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把握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试题附答案

2018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A.相对独立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永恒性答案:B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相对独立性C.永恒性D.历史性答案:A3.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A.心理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神话起源论答案:C4.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课外体育锻炼B.运动竞赛C.运动队训练D.体育课答案:D5.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A.军事体育教育B.天文地理教育C.政治哲学教育D.多方面发展教育答案:D6.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可以加快人的发展.反映了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A.稳定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B7.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社会实践B.课外校外教育活动C.教学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C8.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传统答案:A9.教育者创设交往情境,提供社会互动机会,组织多方面交往活动以教育学生的德育方法是()A.疏导法B.交流法C.对话法D.心理咨询法答案:B10.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A.生物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实践起源论答案:A11.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A.直观教具B.口耳相传C.文字材料D.黑板加粉笔答案:B12.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家长B.教师C.学生D.校长答案:B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答案:错误.目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重点是强调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14.地方课程主要是由区县开发的课程.答案:错误.地方课程的管理权应是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而不是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5.为什么说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答案:(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它部能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能称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2)教育救国论企图在不触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改造教育人手,实行清明政治,富国强民,实际是行不同的.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教育救国论皆以失败而告终.1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答案:(1)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2)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3)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法.(4)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和参观法.17.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答案:(1)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2)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3)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4)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四、论述题:l8小题,15分.18.试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答案:(1)讲授法是教育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和学校讲演法.(2)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短实践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①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板书)要清晰、准确、精练;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突出重点;③语言要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④语言的高低、强弱、语流的速度要适宜.(二)心理学部分考试注意事项一、考前要求⑴考前复习要注重查缺补漏,着眼与自己水平相近知识的复习,减少大量(难度过大)的训练。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归纳汇总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2、唐朝韩愈的《师说》,较系统地论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外教育史上一篇出色的教师专论。
3、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等著作中都有许多丰富的、深刻的教育思想。
4、300多年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问世。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是:培根2、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曾经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学者是:夸美纽斯3、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的学者是:洛克4、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四、教育学发展中形成的理论派别1、实验教育学2、专升本《教育理论》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4、批判教育学五、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是: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2、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家二、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和继承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活化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教育具有批判和引导文化的作用四、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复习重点二

2018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複習重點教師與學生要求:1、了解教師の作用。
2、理解教師の勞動特點、學生在教育過程中の地位以及正確の師生關系。
3、掌握教師應具備の素養。
(一)教師1、教師の作用(1)教師是人類文化知識の傳遞者,對人類社會の延續和發展有承前啟後の橋梁作用。
(2)教師是人類靈魂の工程師,對青少年一代の成長起關鍵作用。
(3)教師是教育工作の組織者、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2、教師の任務和教師勞動の特點(1)教師和任務教師の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
(2)教師勞動の特點①複雜性、創造性;②連續性、廣延性;③長期性、間接性;④主休性、示範性。
3、教師の素養(1)職業道德素養①忠誠於人民の教育事業;②熱愛學生;③集體協作の精神;④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
(2)知識素養①比較系統の馬列主義理論修養;②精深の專業知識;③廣博の文化基礎知識;④必備の教育科學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の知識。
(3)能力素養①組織教育和教學の能力;②語言表達能力;③組織管理能力;④自我調控能力。
(二)學生1、特點(1)學生是教育の對象(客體)①依據;②表現。
(2)學生是自欺欺人教育和發展の主體①依據;②表現在三個方面:自覺性、獨立性、創造性。
(3)學生是發展中の人2、發展階段(1)學生年齡特征の概念是指青少年學生在一定社會和教育條件下不同年齡階段所形成の一般の、典型の、本質の生理和心理上の特征。
(2)青少年學生の年齡分期①嬰兒期(又稱先學前期,相當於托兒所階段)——出生至三歲;②幼兒期(又稱學前期,相當於幼兒園階段)——三歲至五六歲;③童年期(又稱學齡初期,相當於小學階段)——五六歲至十一二歲;④少年期(又稱學齡中期,相當於初中階段)——十一二歲至十四五歲;⑤青年初期(又稱學齡晚期,相當於高中階段) ——十四五歲至十七八歲。
(三)師生關系1、師生關系の意義2、我國新型師生關系の特點(1)尊師愛生(2)民主平等(3)教學相長3、良好師生關系の建立和發展德育理論與實踐要求:1、識記德育、德育過程、各種德育方法の概念以及德育內容。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考点(十五)_1455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考点(十五)【摘要】本文为大家整理了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知识考点,希望大家能够在复习的时候多多或者背诵。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详见德育理论与实践部分)2、智育(1)智育的意义①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智育在全国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智育的任务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力是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3、体育(1)体育的概念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2)体育的意义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②体育是促进学生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③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3)体育的任务①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其中包括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③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4)体育的内容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
(5)体育的组织形式①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②早操、课间操;③课外体育锻炼;④运动队训练;⑤运动竞赛。
4、美育(1)美育的概念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①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②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③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有怡情健身作用。
(3)美育的任务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②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2018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习题及答案【三篇】

2018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习题及答案【三篇】导读:本文2018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习题及答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关于术后并发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热最为常见B.术后12~24小时内发生出血,多因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欠妥所致C.治疗肺不张合并感染,最基本的方法是鼓励协助患者咳嗽排痰,作间断深呼吸D.切口裂开多发生在术后7天左右E.以上均不正确.2.术后尿潴留最多发生于( )A.颅脑手术B.胸部手术C.胆道手术D.脾切除术E.*直肠手术3.术后恶心、呕吐最常见的原因是( )A.精神因素B.颅内压增高C.麻醉反应D.水和电解质失衡E.胃管刺激咽部4.下列哪项属于Ⅱ类切口( )A.疝修补术B.胆囊切除术C.甲状腺次全切除术D.阑尾穿孔阑尾切除术E.肝脓肿切开引流术5.术后肺不张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 )A.应用广谱抗菌素B.蒸气吸入C.祛痰药物应用D.吸氧E.深吸气及咳痰二、B型题:A、B、C、D、E是其下每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多次。
A.4~5日B.6~7日C.7~9日D.10~12日E.14日1.上腹部手术拆线时间( )2.下腹部手术拆线时间( )3.四肢手术拆线时间( )参考答案:一、A型题:1.E2.E3.C4.B5.E二、B型题:1.C2.B3.D 【第二篇】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是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习题及答案【三篇】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习题及答案【三篇】导读:本文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习题及答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A【解析】“教学相长”和“及时而教”都出自《学记》,除此之外,还有“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等。
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被译成《雄辩术原理》。
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答案】A【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被译成《雄辩术原理》。
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答案】A【解析】夸美纽斯为了实现他的“泛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乌申斯基D.第斯多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答案】C【解析】“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两个教育主张,他的其他的经验主张也需要掌握,如“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和“教育无目的”等。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倡导的“三个中心”是指( )。
A.教师、活动、经验B.学生、活动、教材C.教师、书本、课堂教学D.学生、经验、活动【答案】C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建立教育方*,并提出了的阶段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答案】C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建立教育方*,并提出了的阶段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汇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的惟一途径。
2、社会生产方式
(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
施的制约。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4、教育目的的确立
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
(1)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2)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教育的两大
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 教育具有历史性。
③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
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相互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
权等方面的制约); 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
度服务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的概念,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
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
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
力;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教育的起源
历来存在的两种错误的教育起源理论;以法国利托尔诺为代表的教育生物起源论;以美国孟禄为代表的教育心理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发展
① 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② 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我国奴隶社
会学校名称——庠、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
艺术、文学、体操等许多方面。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前
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 (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但各科都贯穿神学 ;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
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③ 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
义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概况及出现的新的改革;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632 年 )为开端,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 ;[ 英 ] 洛克的《教育漫话》、 [ 法 ]卢梭的《爱弥儿》、 [瑞] 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
的《教育论》、[ 沙俄 ]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 ] 杜威的《人本主义与教育》。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 ] 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苏 ]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1930 年 )。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
[美] 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德 ]瓦。
根舍因的 "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 瑞]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 苏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