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动物生物化学-1

大肠杆菌中的蛋白质组
基因表达的调节
1960年,F.Jacob和J.Monod发现细菌利用乳糖时,相关酶的基因 表达时序受到严格的控制,于是提出了原核生物基因调节操纵子 (operon)模型,开辟了对基因表达调节研究的新领域。
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产要涉及核小体的重构、组蛋白的乙酰化、 DNA的甲基化等化学修饰和DNA超螺旋的拓扑异构化;基因的的调 节也在转录后的加工、翻译和新生多肽链的化学修饰等各个层次上进 行。
2.2 细胞中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或称中间代谢(intermediary metabolism), 也就是细胞中进行的化学过程
合成代谢(anabolism): 将小分子的前体(precursor)经过特 定的代谢途径构建成较大的分子,并且消 耗能量。
分解代谢(catabolism): 将较大的分子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 分解成小的分子并且释放出能量。
这一领域的研究将最终揭开生命的进化、胚胎的分化、个体的生 长、发育、繁殖、衰老、疾病和死亡之谜。
细胞信号的传导
第二信使学说 cAMP、cGMP、IP3、DG、Ca2+等
G蛋白偶联系统 G蛋白、PKA、PKG、PKC和TPK信号转导系统等小分子气源自物质 NO、CO 生物工程学
到70年代,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诞生, 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遗传基因和操纵遗传过程。这个技术的 规模化和工业化,就是基因工程,也称遗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目前,有关生物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与相互作用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基因表达的调节 细胞信号的传导 生物工程学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与相互作用
2017生物考试大纲

2017生物考试大纲2017年生物考试大纲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重要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
以下是对这些领域的详细概述:一、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周期的理解。
重点内容包括:-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细胞的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的生成和利用。
-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如何接收和响应外界信号。
二、遗传学遗传学部分关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主要考察点包括:- DNA的结构和复制机制。
- 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
- 遗传变异:突变、重组和基因流。
- 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现代解释。
三、进化论进化论部分探讨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发展。
考试内容可能包括:- 物种的概念和物种形成的过程。
- 自然选择、性选择和其他进化机制。
- 进化树的构建和生物分类学。
- 人类进化和其他物种的进化历程。
四、生态学生态学部分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考试要点可能涵盖:-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种群动态:种群增长、衰退和稳定。
-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部分关注生物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可能的考察内容包括:-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技术。
- 生物制药:疫苗开发、抗体工程。
-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基因标记辅助育种。
- 环境生物技术:生物修复、生物能源。
六、实验技能除了理论知识,考试大纲还可能包括对实验技能的考察,如:- 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观察。
- DNA提取和电泳分析。
- 植物和动物的解剖技术。
-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七、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 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批判性思维。
-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 科学探究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动物生物化学大纲

826《动物生物化学》大纲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及动物药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要求考生了解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及化学组成,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子结构、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能量转化、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DNA复制、转录及蛋白质生物合成)、代谢调节及基因表达调控等。
1.主要了解生物化学的概念、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2.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分类,掌握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氨基酸结构及性质;掌握蛋白质结构各层次结构概念及特点。
弄清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
3.弄清DNA和RNA的化学组成、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掌握DNA双螺旋结构特点、RNA分类、结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
掌握核酸变性、复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4.了解酶的基本概念,掌握酶促反应特点,掌握酶的化学组成及辅酶(维生素),弄清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酶催化机制,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及酶活性调节的方式。
5.了解糖在的物体的一般代谢概况,掌握糖原合成与分解、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糖异生的代谢过程及反应、关键酶、能量转变及生理意义,掌握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理意义,弄清糖代谢各途径的联系及调节。
6.弄清生物氧化的特点及其酶类,了解生物氧化二氧化碳生成的方式,掌握线粒体两条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抑制剂抑制部位,掌握氧化磷酸化机制。
7.了解脂类的生理功能,弄清脂肪的动员,掌握脂肪酸的ß—氧化过程,掌握酮体合成与分解过程,酮体生成意义,弄清脂肪酸合成的特点、关键酶等,了解脂肪合成途径和脂肪代谢调控,掌握类脂代谢特点(合成原料、合成过程的能量来源、关键酶等),了解脂类在体内的转运概况。
8.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弄清氨基酸的各种脱氨基方式,掌握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掌握尿素合成的主要阶段和反应过程,弄清体内α-酮酸的代谢去路及体内非必需氨基酸合成途径。
弄清提供一碳基团的氨基酸和酪氨酸转变的物质。
弄清的物体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特点和嘌呤核苷酸在不同生物体内代谢的终产物。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硕士)一、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掌握生物大分子(糖、脂、蛋白质、酶、维生素、核酸、激素)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掌握生物体内主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生物氧化)。
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主要包括DNA的复制、RNA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及细胞代谢调控等。
二、试题模式及所占比例生物化学考试总分150分,分概念题和叙述题两个方面,其中概念题占60-70%,叙述题占30-40%,概念题包括:选择题(单选,约占20%)、填空题(约占7%)、正误判断题(约占10%)、解释符号(约占7%)、名词概念(约占20%);叙述题包括:叙述题、计算题和问答题(以叙述题和问答题为主,少量计算题)。
三、复习重点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性质、功能及代谢;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
四、课程复习大纲第1章糖和结合糖本章重点和难点:多糖、结合糖的结构和功能1.1 单糖1.1. 1单糖的结构1.1. 2单糖的性质1. 1. 3单糖的重要衍生物1.2 结合糖1.2. 1肽聚糖1.2. 2糖蛋白1.2. 3蛋白聚糖第2章脂本章重点和难点:磷脂、糖脂的结构和功能2.1三脂酰甘油2.1.1脂肪酸2.1.2三脂酰甘油的理化性质第3章蛋白质本章重点和难点:氨基酸的性质,肽键的结构,蛋白质一级结构和测定,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及与功能的关系3.1 蛋白质概论3.1.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及分类3.1.2蛋白质分子的构象3.2 氨基酸3.2.1氨基酸的结构3.2.2氨基酸的构型、旋光性、光吸收性和侧链极性3.2.3氨基酸的酸碱性质3.2.4氨基酸的化学性质3.2.5氨基酸的分离和分析3.3 肽3.3.1肽和肽键的结构3.3.2肽的重要性质3.4 蛋白质一级结构3.4.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3.4.2蛋白质一级结构3.4.3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3.4.4蛋白质一级结构与生物功能3.5 蛋白质二级结构和纤维状蛋白质3.5.1肽链的构象3.5.2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类型3.5.3超二级结构3.5.4纤维状蛋白质3.6 蛋白质三级结构、四级结构与功能3.6.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3.6.2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3.6.3球状蛋白质的结构域和三级结构的功能3.6.4蛋白质四级结构与功能3.6.5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3.7 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3.7.1蛋白质两性性质及应用3.7.2胶体性质与蛋白质沉淀3.7.3蛋白质的变性3.7.4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主要方法第4章酶本章重点和难点:酶的催化机理和酶促反应动力学 4.1 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4.1.1酶的概念4.1.2酶催化反应的特点4.1.3酶的化学本质4.1.4酶的活性中心4.1.5酶在细胞内的分布4.2酶的分类和命名4.2.1酶的习惯命名4.2.2酶的国际系统命名4.2.3酶的系统分类及编号4.2.4按酶蛋白分子的组成分类4.2.5同工酶、诱导酶4.3 酶的催化机理4.3.1酶催化反应高效性的机理4.3.2酶催化反应专一性的机理4.3.3酶作用机理举例4.4酶促反应动力学4.4.1酶的量度4.4.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3 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4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5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6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7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4.8有机介质中的酶促反应4.5酶活性的调节4.5.1别构效应调节4.5.2共价调节酶4.5.3酶原的激活4.5.4多酶体系调节第5章核酸本章重点和难点:DNA、RNA的结构和性质 5.1 核酸的化学结构5.1.1碱基5.1.2核苷5.1.3核昔酸5.2 DNA的结构5.2.1 DNA的一级结构5.2.2 DNA的二级结构5.2.3 DNA结构的不均一性和多形性5.2.4环状DNA5.2.5染色体的结构5.3 RNA的结构5.3.1 RNA的类型和结构特点5.3.2 tRNA的结构和功能5.3.3 mRNA曲结构和功能5. 3. 4 rRNA的结构和功能5.4 核酸的性质5.4.1解离性质5.4.2水解性质5.4.3光吸收性质5.4.4沉降特性5.4.5变性、复性及杂交5.5核酸研究技术5.5.1核酸的分离纯化5.5.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5.5.3 DNA物理图谱5.5.4分子杂交5.5.5 DNA序列分析5.5.6 DNA的化学合成第6章维生素与辅酶本章重点和难点:脂溶性维生家的活性形式与功能;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6.1脂溶性维生家6.1.1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6.1.2维生素D6.1.3维生素E6.1.4维生素K6.2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6.2.1维生素B16.2.2维生素B26.2.3维生意B36.2.4维生素B56.2.5维生素B66.2.6维生素B76.2.7维生素B116.2.8维生素B126.2. 9硫辛酸6.2.10维生素C第7章激素本章重点和难点:激素的作用机理及重要的生理功能7. 1 概论7.1.1激素的概念7.1.2激素的分类7.1.3激素的作用特点7.2激素的分泌与控制7.2.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7.2.2垂体分泌的激素7.2.3腺体分泌的激素7.2.4激素的分泌与控制7.3激素的作用机理7.3.1受体及特点7.3.2 cAMP—Ca2+ -钙调蛋白激活蛋白激酶途径7.3.3 IP3、Ca2+-钙调节蛋白激酶途径7.3.4受体一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7.3.5细胞内受体途径第8章糖代谢本章重点和难点:糖的分解代谢,各种糖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 8.1 糖酵解8.1.1酵解与发酵8.1.2糖酵解途径8.1.3其它单糖进入糖酵解途径8.1.4乳酸的生成8.1.5乙醇的生成8.1.6糖酵解的调节8.2三羧酸循环8.2.1丙酮酸生成乙酰CoA8.2.2三羧酸循环8.2.3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8.2.4三羧酸循环的回补反应8.2.5乙醛酸循环8.3 磷酸已糖支路8.3.1反应途径8.3.2磷酸已糖支路的生物学意义8.4糖的合成代谢8.4.1葡萄糖的生成8.4.2糖异生作用8.4.3糖原的合成第9章脂代谢本章重点和难点:脂肪酸的分解和合成 9.1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9.1.1脂类的消化和吸收9.1.2脂类的转运9.1.3贮脂的动用9.2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9.2. 1甘油三酯的水解9.2.2甘油代谢9.2.3脂肪酸的(氧化9.2.4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9.2.5奇数碳脂肪酸的(氧化9.2.6脂肪酸的其它氧化途径9.2.7酮体代谢途径9.3脂肪的合成代谢9.3.1脂肪酸的从头合成9.3.2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反应9.3.3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9.3.4各组织中脂肪代谢的关系9.3.5脂代谢与糖代谢的特点9.3.6脂代谢与糖代谢的关系9.4 磷脂代谢9.4.1甘油磷脂的水解9.4.2磷脂的合成第10章氨基酸代谢本章重点和难点:尿素循环、氨基酸分解与三羧酸循环的关系,氨基酸的合成 10.1 蛋白质降解及氮平衡10.1.1蛋白质的消化吸收10.1.2氨基酸代谢库10.1.3氮平衡10.2氨基酸分解代谢10.2.1脱氨基作用10.2.2脱羧基作用10.2.3氨的去向10.2.4氨基酸碳架的去向10.2.5由氨基酸衍生的其它重要物质10.2.6氨基酸代谢缺陷症10.3氨基酸合成代谢10.3.1氨基酸合成中的氮源和碳源10.3.2脂肪族氨基酸合成途径10.3.3芳香族氨基酸合成途径10.3.4氨基酸合成的调节10.3.5几种重要的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第11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本章重点和难点:嘌呤环的合成、嘧啶环的合成、脱氧核糖核苦酸的合成11.1 核酸和核苦酸的分解代谢11.1.1核酸的降解11.1.2核苷酸的降解11.1.3嘌呤碱的分解11.1.4嘧啶碱的分解11.2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11.1.1从头合成11.1.2补救途径11.3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11.3.1从头合成11.3.2补救途径11.4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11.4.1核糖核苷酸的还原11.4.2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11.5 辅酶核苷酸的合成11.5.1烟酰胺核苷酸的合成11.5.2黄素核苷酸的合成11.5.3辅酶A的合成第12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本章重点和难点:电子传递、ATP的生物合成12.1 生物能学简介12.1.1化学反应的自由能12.1.2自由能变化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12.1.3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加和性12.1.4高能磷酸化合物12.1.5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12.2线粒体电子传递12.2.1电子传递过程12.2.2电子传递链12.2.3电子传递链有关的酶和载体12.2.4电子传递链的抑制剂12.3氧化磷酸化作12.3.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12.3.2 P/O比和由ADP形成ATP的部位12.3.3电子传递和ATP形成的偶联及调节机制12.3.4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12.3.5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第13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本章重点和难点:DNA复制的特点、参与因子、复制过程、DNA的损伤与修复 13.1 DNA的复制13.1.1 DNA的半保留复制13.1.2复制起点和复制单位13.1.3 DNA聚合反应有关的酶13.1.4 DNA的半不连续复制13.1.5 DNA复制的拓扑性质13.1.6 DNA复制体的结构13.1.7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13.1.8 DNA复制的调控13.2 DNA的损伤及修复13.2.1 光复活13.2.2切除修复13.2.3重组修复13.2.4诱导修复和应急反应13.3 RNA指导nNA的合成13.3.1 反转录酶13.3.2病毒RNA的反转录13.3.3反转录的生物学意义第14章 RNA的生物合成本章重点和难点:RNA的合成过程、参与因子,RNA转录后的加工与修饰14.1 转录14.1.1 RNA聚合酶14.1.2 转录过程14.1.3 启动子和转录因子14.1.4 终止于和终止因子14.1.5转录过程的调节控制14.2 转录后的加工14.2.1 原核生物RNA加工14.2.2 真核生物RNA的加工14.2.3 RNA的拼接和催化机理14.3 RNA的复制14.3.1噬菌体QB RNA的复制14.3.2 病毒RNA复制的主要方式第15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本章重点和难点:蛋白质合成过程及各种参与因子的功能、合成后的输送与加工 15.1 遗传密码15.1.1 遗传密码的确定15.1.2 遗传密码的特点15.2 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生物大分子15.2.1 mRNA15.2.2 rRNA15.2.3 核糖体15.2.4辅助因子15.3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15.3.1 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15.3.2 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过程15.3.3 mRNA的结构与翻译15.3.4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15.4 多肽合成后的定向输送与加工15.4.1 信号肽及信号肽的识别15.4.2 内质网上多肽的糖基化修饰15.4.3 高尔基体中多肽的糖基化修饰及多肽的分类15.4.4 线粒体、叶绿体蛋白质的来源第16章细胞代谢和基因表达的调控本章重点和难点:糖、脂、蛋白质代谢的关系,基因表达的调节 16.1 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16.1.1 代谢途径交叉形成网络16.1.2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单向性16.1.3 ATP是通用的能量载体16. 1.4 NADPH以还原力形式携带能量16.2 酶活性的调节16.2.1 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反馈16.2.2 产能反应与需能反应的调节16.2.3 酶的连续激活和共价修饰16. 3 细胞结构对代谢途径的分隔控制16.3.1 细胞结构和酶的空间分布16.3.2 细胞结构对代谢的调节控制作用 16.3. 3 蛋白质的定位控制16.4 神经和激素对细胞代谢的调控16.4.1 门控离子通道和神经信号转录系统 16.4.2激素和递质受体的信号转录系统16.5 基因表达的调节16.5.1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节16.5.2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动物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动物生物化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主要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
当今生物化学越来越多的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尤其是基因信息的传递、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基因组学等知识点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主要从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中间代谢过程以及遗传的分子机制等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为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考察目标(一)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级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身故我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级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本质和规律,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考试大纲(一)生物化学概述考试内容:1、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2、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考试要求:掌握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简史(二)蛋白质化学考试内容:1、蛋白质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
2、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根据R 基团极性对20 种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及三字符缩写。
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肽的概念及理化性质(2)蛋白质的初级结构(3)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4)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及等电点(3)蛋白质的胶体性质(4)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征(5)蛋白质的变性及复性5、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蛋白质的抽提原理及方法(2)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的主要方法:电泳、层析和离心(3)蛋白质的定量方法考试要求:掌握蛋白质、氨基酸的概念与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主要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方法。
(三)核酸化学考试内容:1、核酸的种类和组成单位2、核酸的分子结构(1)DNA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2)RNA的分子结构:tRNA的结构、mRNA的结构、rRNA的结构3、核酸的理化性质(1)核酸的一般性质(2)核酸的紫外吸收特征(3)核酸的变性及复性4、核酸的分离纯化考试要求:掌握核酸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方法。
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 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考试要求 1、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3、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4、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和意义 5、掌握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6、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考试内容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 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考试要求 1、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理解中国为什么在 20 世纪 50 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3、掌握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5、掌握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五)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考试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的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考试要求 1、理解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相结合 2、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3、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试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长期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考试要求 1、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2、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3、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4、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理解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6、理解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动物遗传学》考试大纲_中国农大考研网

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动物遗传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动物遗传学考试是动物遗传育种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动物遗传学考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动物遗传育种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动物遗传育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动物遗传学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动物遗传学相关基础知识和动物遗传原理的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动物遗传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动物遗传原理和分析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绪论动物遗传学概念、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遗传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动物遗传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第一部分分子遗传学基础遗传物质、核酸的结构、基因和基因组。
遗传物质的特征、DNA的结构、RNA 分子类型、基因的概念、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二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基因的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
第三部分细胞遗传学基础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细胞分裂、胚胎肝细胞。
第四部分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定律的扩展、连锁与互换、重组率和交换值及其测定、两点测验、三点测验、伴性遗传及其应用、从性遗传。
第五部分遗传信息改变的分子机理及应用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分子标记、基因突变的应用、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遗传信息改变的遗传学效应。
第六部分群体遗传学基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平衡群体、哈代—温伯格定律、影响群体的基因频率的因素。
第七部分数量遗传学基础数量遗传学的观念、数量性状概念和特征、多基因学说的要点、表型值、三大遗传参数。
QTL、分子数量遗传学等。
第八部分非孟德尔遗传母性影响、基因组印迹、哺乳动物X染色体随机失活、核外遗传。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动物生理生化大纲.个人总结版

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大纲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动物生理学 50%生物化学 50%三、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实验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分析论述题 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Ⅱ.考查范围动物生理学一、动物生理学概述(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2009年,选择题,细胞水平研究)(二)机体与内环境1.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2011年,简答题,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三)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2008年,选择题,神经调节的概念)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四)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1.非自动控制系统2.反馈控制系统(2011年,选择题,受控系统;2012年,选择题,负反馈;2013年,选择题,正反馈)3.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和物质转运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特征2.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2011年,选择题,入胞;2013年,简答题,Na泵的生理意义)(二)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一般特性2.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三)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2008年,选择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由Na+内流引起;2011年,选择题,阈电位;2012年,选择题,K+通过易化扩散外流;2013年,选择题,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点;2013年,选择题,K+外流引起复极化)2.细胞的兴奋性及其周期性变化(2009年,论述题;2012年,选择题,绝对不应期)3.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四)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1.化学突触(经典突触和接头突触)2.电突触(五)骨骼肌的收缩1.骨骼肌细胞的超微结构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一收缩偶联(2008年,简答题,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2010年,论述题,兴奋-收缩偶联机制;2011年,选择题,不具有“全或无”特点,可重叠)3.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六)实验1.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制备2.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三、血液(一)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1.血液组成和血量2.血液的主要机能3.血液的理化特性(2008年,选择题,溶血;2012年,选择题,白蛋白;2013年,选择题,缓冲对)(二)血细胞及功能1.红细胞生理(2009年,选择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部位)2.白细胞生理(2008年,选择题,中性粒细胞;2009年,选择题,B细胞;2012年,选择题,嗜酸性粒细胞)3.血小板生理(2011年,简答题,生理性止血;2012年,选择题,内源性ADP引起血小板第一时相聚集)(三)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1.血液凝固(2008年,选择题,外源性FIII;2009年,选择题,内源性凝血的启动因子FXII;2010年,简答题,血浆与血清的区别及制备)2.抗凝系统3.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系统(四)血型1.红细胞凝集与血型2.输血原则及交叉配血3.动物血型(五)实验1.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的测定2.红细胞沉降率测定3.血红蛋白测定4.红细胞脆性实验5.血细胞计数6.血液凝固四、血液循环(一)心脏生理1.心肌的生物电现象(2009年,选择题,心室肌3时间最长;2010年,选择题,心室肌0期-Na+内流)2.心肌的生理特性(2009年,简答题,窦房结细胞)3.心脏泵血功能(2010年,选择题,心率过快—心输出量降低;2012年,选择题,第一心音)(二)血管生理1.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血流动力学: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2011年,论述题,减压神经; 2013年,选择题,减压反射—传入神经)3.血压及影响因素4.微循环与物质交换(2013年,选择题,微循环—物质交换/真毛细血管)5.组织液和淋巴的生成与回流(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2.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2008年,论述题,压力感受性反射)4.体液因素(四)实验1.离体蛙心灌流2.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2010年,实验题,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3.蛙心起搏点观察(2012年,实验题,自律性)4.蛙的微循环观察5.动脉血压的测定五、呼吸(一)肺通气1.肺通气的原理(2008/2011年,选择题,2012年,简答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2011/2013年,选择题,胸膜内负压)2.肺容量与肺通气量(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2010年,简答题,肺换气的动力及影响因素)(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的运输(2008年,选择题,Hb氧容量;2011年,选择题,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2.二氧化碳的运输(四)呼吸运动的调节(2008年/2013年,论述题,CO2;2013年,单选题,肺牵张反射)(五)实验1.呼吸运动的调节2.胸内压测定六、消化(一)消化概述1.消化与吸收2.消化方式3.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2011年,选择题,紧张性--慢波电位)(二)口腔消化1.摄食方式、饮水、咀嚼和吞咽(2011年,选择题,摄食中枢—下丘脑)2.唾液的性质、组成和生理作用3.唾液分泌及其调节(三)单胃消化1.胃液的性质、组成与作用(2009年,选择题,回肠吸收;2013年,选择题,内因子促进B12的吸收)2.胃液的分泌及其调节(2011年,选择题,促胃液素—胃酸;2013年,论述题,嗅觉引起胃液分泌)3.胃的运动及其调节4.胃的排空(2013年,选择题,胃泌素即促胃液素促进胃排空)(四)复胃消化1.前胃运动及其调节2.反刍及其机制3.瘤胃及网胃内的消化与代谢4.瓣胃消化5.皱胃消化(五)小肠消化1.胰液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008年,论述题;2010年,选择题,肠激酶/促胰液素)2.胆汁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009年,选择题,胆汁不含消化酶;2011年,简答题,胆汁的生理作用)3.小肠运动及其调节(六)大肠内消化大肠的消化功能及排粪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脱羧基作用、羟化脱羧基作用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 .α-酮酸的去向 产物 NH3 的去向 尿素的生成 九、核苷酸代谢 45、核苷酸的生物降解 核苷酸的降解 嘌呤的降解 嘧啶的降解 46、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从头合成途径;补救途径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从头合成途径;补救途径 十、核酸的生物合成 47、中心法则 48DNA 的生物合成 复制 参与大肠杆菌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原核细胞 DNA 的复制过程 逆转录:逆转录酶及其催化特性;cDNA 49、RNA 的生物合成 转录 转录的概念及不对称性;大肠杆菌的 RNA 聚合酶;原核细胞的转录过程;RNA 前体的转录后加工 十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50、蛋白质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 mRNA 及遗传密码:遗传密码的概念和密码表的破译;遗传密码的特点;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tRNA:反密码子的概念;同工受体 tRNA;起始 tRNA rRNA 与核糖体 51、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氨基酸的活化:氨酰-tRNA 合成酶的性质及反应机理 大肠杆菌蛋白质的合成 肽链合成的起始:SD 序列、起始氨酰-tRNA、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肽链的延伸:进位、转肽、移位 肽链合成的终止和释放 52、链合成后的加工、折叠的概念 十二、代谢调控 53、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 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 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脂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核酸代谢与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54、代谢调节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 一级结构的局部断裂与蛋白质的激活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7、蛋白质的重要性质 蛋白质的两性离解和电泳现象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的沉淀作用:盐析、等电点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8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电泳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二、核酸化学 19 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功能 核酸的种类与分布 核酸的生物学功能 20 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的元素组成 核酸的分子组成: 核苷酸—核苷+磷酸 核苷—戊糖+碱基 DNA(脱氧核糖、A、T、G、C、磷酸) RNA(核糖、A、U、G、C、磷酸) 核苷酸的生物学作用 21、核酸的分子结构 DNA 的分子结构 DNA 的碱基组成 DNA 的一级结构:多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及排列顺序;DNA 一级结构的表示方法 DNA 的二级结构:B 型 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及稳定因素 DNA 的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 RNA 的分子结构 RNA 的一级结构 RNA 的二级结构:tRNA 的二级结构特点(三叶草)、tRNA 的三级结构特点(倒 L 型) 22、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般物理性质 两性性质 紫外吸收 变性与复性 酸解与碱解 三、酶 23、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 酶的概念 酶的作用特点: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酶易失活、酶活力可调节控制、某些酶催化活力与辅 酶、辅基及金属离子有关。
华南农业大学 2017 年硕士《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科目类别 初试 满分 150 考试性质 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是为招收水生生物学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 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占总分的 45 左右,主要考察一些生物化学领域内基本的概念。 2、简答解:占总分的 75 分左右,主要为基本生化过程的解析。 3、论述题:占总分的 30 分左右。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蛋白质化学 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2、蛋白质的大小和分子量 3、蛋白质的功能 4、蛋白质的水解:酸水解、碱水解和酶水解 5、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6、氨基酸的一般物理性质:氨基酸的旋光性、氨基酸的光吸收、高熔点、一般均溶于水,溶于强酸、 强碱;不溶于乙醚、氨基酸一般有味 7、氨基酸的离解性质:氨基酸的兼性离子形式、氨基酸的两性解离、氨基酸的等电点计算、氨基酸的 甲醛滴定。 8、氨基酸的化学反应:茚三酮反应、Sanger 反应、Edman 反应、DNS 反应、-SH 反应、-OH 反应、成 肽反应、咪唑基的反应。 9、肽与肽键 10、肽链中 AA 的排列顺序和命名 11、肽的重要理化性质 1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定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连中 AA 的排列顺序,包括二硫键的位置。 13 蛋白质的构象:蛋白质多肽链空间折叠的限制因素—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肽键不能自由旋转、 组成肽键的四个原子和与之相连的两个 a 碳原子(Ca)都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即为酰胺平面、二面角所决 定的构象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两个相邻肽单位中,非键合原子之间的接近有无阻碍。 1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a-螺旋、b-折叠、b-转角、自由回转。 14、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作用力 1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及其作用力 氧合引起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 16、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同功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性
32、磷酸戊糖途径 磷酸戊糖途径的细胞定位及反应历程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33、糖异生 糖异生作用的概念 糖异生途径的反应历程 六、生物氧化 34、生物氧化概述 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 生化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高能化合物 35、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的概念 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顺序 36、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的概念、部位及与底物水平磷酸化区别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与 P/O 比 线粒体穿梭系统 磷酸甘油穿梭、苹果酸穿梭 七、脂类代谢 37、生物体内的脂类 单纯脂类、复合脂类、脂肪和类脂、组织脂与贮存脂 38、脂肪的分解代谢 脂肪的酶促水解 甘油的氧化分解与转化 39、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反应历程;能量计算 40、脂肪的生物合成 甘油的生物合成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乙酰辅酶 A 的来源及转运;丙二酰单酰辅酶 A 的形成;脂肪酸合酶系统;从头合成的反应历程;从头 合成与β-氧化的比较 41、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 42、胆固醇的合成 八、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 43、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肽酶与蛋白酶 44、氨基酸的降解和转化 脱氨基作用 氧化脱氨基、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 脱羧基作用
代谢调节的不同水平 酶水平调节 .酶活性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激活、反馈抑制、前馈激活 酶合成的调节:基因表达的调控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