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学科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
一、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
1、理科类:
有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植物资源学等考试科目。
2、文科类:
有社会科学类、法学及政治学、经济管理学类等考试科目。
其中,社会科学类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法学及政治学包括法律与政治;经济管理学类包括林学、园艺学、林学技术等。
3、艺术类:
有美术、音乐、戏剧及影视学、舞蹈学等考试科目。
二、科目报考通用要求
1、南京林业大学考研科目要求考生具备相关专业学科或方向的基本知识,最好能具备相关专业实践能力。
2、考生应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健康的身心状况。
3、报考考生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报名表及材料,以及参加考试所需
的学历证明、分数证明等相关材料。
4、考生须根据南京林业大学的考研科目的当年级别设置,报考本科英
语等或本科或专业课程,最终由南京林业大学审核,把握考研时间报
名及参加考试。
三、考研准备
1、考生宜先从复习课业现有知识着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再
复习新知识。
2、考生须设定长期及短期的目标,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充分利用资源,及早进入良好的复习状态。
3、考生应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并多种方式进行攻克考题,完成多种
思维不同题型,可以利用各种公开课及入学考试题及模拟题进行练习。
4、考试前,要搞好就业等工作安排,并准备必要的考试资料,做好充
分的心理准备,以保证一次通过考试。
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01 绪论PPT课件

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 真菌界(Kingdom fungi) 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 魏泰克的五界系统影响较大,流传较广。但是对魏泰克的 四界、五界系统中的原生生物界不少学者存在质疑和反对意见, 因为它所归入的生物比较庞杂、混乱,认为不能作为一个自然
魏泰克的四界、五界系统的优点是纵向显示 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 生物(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界、 真菌界、动物界)。
同时,又从横向显示了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 即光合自养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的真菌和摄食方 式的动物。
1.3.4 三原界系统
1978年Whittaker和Margulis根据分子生物学研 究的资料,提出一个新的三原界(Urkingdom)学 说。 古细菌原界(Archaebacteria):包括产甲烷菌、极 端嗜盐菌和嗜热嗜酸菌; 真细菌原界(Eubacteria):包括蓝细菌和各种原核 生物(除古细菌外); 真核生物原界(Eucaryotes):包括原生生物、真菌、 动物和植物。
三原界系统还吸收了真核起源的“内共生学说”
1.4 中国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比较
类群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高等植物 真菌 细菌 病毒 藻类
中国已知种数
499 1 186 376 279 2 840 30 000 8 000 500 400 5 000
世界已知种数
4 181 8 974 6 300 4 010 21 400 285 750 69 000 3 000 5 000 40 000
1959年,魏泰克(Whittaker)提出了四界 分类系统:
南京林业大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附答案

南京林业⼤学考研植物学历年真题附答案1999年植物学问答题1.试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它们各⾃有什么重要的⽣物学意义?有丝分裂是⼀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长,⽽减数分裂是⽣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式。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体复制⼀次,核分裂⼀次,每个⼦细胞有着和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性。
因此,有丝分裂的⽣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体只复制⼀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同⼀母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细胞的染⾊体数⽬是母细胞的⼀半。
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殖细胞的染⾊体数⽬减半,⽽在以后有性⽣殖中,两个配⼦结合形成合⼦,合⼦的染⾊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
这样周⽽复始,使每⼀物种的遗传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减数分裂的第⼀个⽣物学意义。
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产⽣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2.试说明根中的“凯⽒带”与通道细胞及该类结构的⽣物学意义。
内⽪层细胞的部分初⽣壁上,常有栓质化和⽊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整圈,称凯⽒带,凯⽒带在根内是⼀个对⽔分和溶质有着障碍或限制作⽤的结构。
凯⽒带形成后,内⽪层的质膜与凯⽒带之间有极强的联系,⽔分和离⼦必须经过这个质膜,才能进⼊维管柱,这⾥也就有着选择。
在单⼦叶植物中,内⽪层进⼀步发展,不仅径向壁和横向壁因沉积⽊质和栓质显著增厚,⽽且在内切向壁(向维管柱⼀⾯)上,也同样地因为⽊质化和栓质化⽽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然保持薄壁。
增厚的内切向壁上有孔存在,以便通过质膜中的细胞质某些溶质,能穿越增厚的内⽪层。
另外,少数位于⽊质部束处的内⽪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带,但壁不增厚的,称为通道细胞,起着⽪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
3.说明双⼦叶植物的增粗⽣长。
(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茎的维管形成层包括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两部分。
2020年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
初试参考书目
2103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潘瑞炽,高等教育出版社
专题文献部分:A代谢、B组培、C逆境、D抗性、E激素
《植物生物学专题》,中国林业出版社,方炎明
2107森林土壤学
《土壤学》,孙向阳,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石伟勇,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00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季孔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118观赏植物栽培
《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叶要妹,包满珠,2017,第4版
《园林苗圃学》,丁彦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备注
姓名后标准“*”者,为我校聘任的江苏省产业教授,其作为第二博士生导师协助指导博士生
2020年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及名称
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沈永宝
季孔庶
张往祥
喻方圆01园林植物Fra bibliotek用02园林植物栽培
03园林植物育种
01园林植物应用
02园林植物栽培
①1001英语
②2103植物生理学
或2107森林土壤学
③300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或3118观赏植物栽培
新版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12)植物学(811)植物生理学参考书目为:1.曹慧娟主编,《植物学》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2.《植物生理学》(第五版),潘瑞炽主编(华南师大),高等教育出版社3.《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华中农大),高等教育出版史4.《植物生理学》,武维华主编(中国农大),科学出版社5.《木糖英语真题手译》2021版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
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南京林业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个)
林业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5个)
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
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
林学
江苏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
森林培育家具设计与工程林业经济管理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7个)
植物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森林工程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业经济管理
校重点一级学科(15个)
哲学生物学艺术学机械工程建筑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利用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博士点学科(10个)
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制浆造纸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硕士点学科(23个)
土壤学环境科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环境工程设计艺术学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字学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计算机应用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801园林植物》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生、紧密的灌木。
(1)紫叶酢浆草 科属:酢浆草科酢浆草属。产地及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和排水良 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全日照、半日照环境或稍阴处均可生长, 生长适温24~30℃,盛夏高温季节生长缓慢或进入休眠期,冬季浓霜过 后地上部分叶片枯萎.以根装球茎在土中越冬,采用分株播种繁殖。
(2)三七景天 学名:Sedum aizoon。习性:生于山坡岩石上,草丛中,耐寒耐 旱,适合露地、保护地栽培。
【答案】山矾;山矾;榆;青檀;蝶形花;黄檀
属,黄檀为
二、选择题(选择题不全) 1.竹类的繁殖有一下方式,其中适合毛竹繁殖的方式有( )。 A.种子繁殖 B.扦插 C.压条埋秆 D.分株 E.埋鞭
2.(多选)主要为观果的植物有( )。 A.乳茄 B.五色草 C.冬珊瑚 D.虎刺梅 E.五色 椒 【答案】ACE
三、名词解释 1.适地适树 2.春性植物 3.花坛 4.球根花卉 5.名树古木
四、写出下列植物的拉丁学名、科属,及其形态特征和识别要点 1.鸡冠花和千日红 2.芦苇和芦竹 3.万年青和紫背万年青 4.波斯菊和硫华菊
5.鸢尾和德国鸢尾 6.落羽杉和水杉 7.乌桕和重阳木 8.梧桐和法国梧桐 9.旱柳和垂柳 10.蒲葵和棕榈
一、填空题
1.一年生花卉为 播花卉。
播花卉,为
寒花卉,二年生花卉为
【答案】春;不耐;秋
2.葡萄科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卫矛科的 均为良好的地被和墙面绿化植物。
,桑科的
,五加科的
【答案】爬山虎;南蛇藤;薛荔;常春藤
3.我国特有并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茶花是 ,产于 。 【答案】金花茶;广西
4.白檀为 科, 属,青檀为 科, 科, 属。
7.垂直绿化 答:垂直绿化又称立体绿化,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在墙壁、阳 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居 住环境。地锦、爬山虎、迎春、凌霄、紫藤、常春藤、扶芳藤、金银 花、鸢萝、牵牛花、络石、木香、葡萄、五味子等。 8.暖季型草坪 答:暖季型草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0~30℃,在-5~42℃范围内 能安全存活,这类草在夏季或温暖地区生长旺盛。暖季型草在我国主要 分布于长江以南以及以北部分地区 9.观果树木 答:观果树木是指在园林中主要以观果为主的树种。 10.物候期 答: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 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称为物候期。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1999-园林植物学考研试题

1999年:一、名词解释(10分)1、散点植2、树篱3、生活型4、树木的年生长周期5、大立菊6、花丛花坛7、草坪8、修剪整形9、花境 10、鳞茎二、简答题(90分)1、论述中国兰花的繁殖方法和养护管理?2、如何判断树木为耐荫树种?3、论述进行园林树种规划时,应考虑哪些问题?4、下列植物分别属哪个科、属,在园林中如何应用?散尾葵蜘蛛抱蛋龙血树龟背竹豆瓣绿牡丹吊竹梅非洲紫罗兰常春藤四季秋海棠5、用中名,拉丁学名写出10种夏秋季开红花的园林植物。
6、区别下列植物(写出二、三点)(1)扶芳藤与卫矛(2)矢车菊与天人菊(3)木芙蓉与吊灯花(4)蚊母树与檵木(5)蛇目菊与大花金鸡菊7、论述草坪的养护管理2000年一、写出下列园林植物的拉丁学名(20分)雪松、南洋杉、香樟、银杏、棕榈、白玉兰、栾树、梅花、紫藤、金银花、七叶树、紫薇、木槿、含笑、山茶、桧柏、合欢、苏铁、五针松、水杉、郁金香、一串红、百日草、菊花、鸢尾、波斯菊、五色苋、矮牵牛、金盏菊、香石竹、文竹、葱兰、水仙、风信子、小苍兰、霞草、假俭草、结缕草、麦冬、万年青二、填空(30分)1、世界四大著名切花有()()()()2、世界五大公园树()()()()()3、松科分为()()()三个亚科4、豆科分为()()()三个亚科5、蔷薇科分为()()()三个亚科6、地下茎为单轴型的竹子有()()();合轴型的有()()();复轴型的有()()()7、抗燃防火树种有()()()()()8、隔音效果较好的树种有()()()()()9、秋色叶树种有()()()()10、适合作绿篱的树种有()()()()()11、园林树木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12、我国主要盆景流派是()()()()()()()13、常用的观赏蕨类植物有()()()()()14、常见的短日照花卉有()()()()()15、兰科花卉中地生兰有()()();附生兰有()()()16、球根花卉中地下部分是块茎类的有()()()17、属于夏秋型花芽分化的树种有()()()()(),属于多次分化型的树种有()()()18、水生花卉中属于挺水植物的有()()(),属于浮水植物的有()()()19、棕榈植物中叶掌状分裂的有()()(),羽状分裂的有()()()20、木兰属中先花后叶的树种是()()(),花于叶后开放的是()(),常绿树种是()()三、问答题(50分)1、什么是古树名木?研究保护古树名木的意义?2、阐述雪松的生态习性,主要繁殖方法,栽培管理要点3、菊花依整枝方式或用途的不同分为几类?说明其中一类的栽培方式的技术要点4、根据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就考生所在地的自然条件,选择20种园林植物进行植物造景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1)一、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出能够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充满竞争与挑战的21世纪胜任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把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作为培养工作的重点。
具体要求:l、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性端正。
具有强烈的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振兴的责任心以及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事业心;3、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植物学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现状与前沿动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攀登本学科高峰和开辟新领域作出创造性新成果的能力;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包括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植物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有:1、植物系统与进化在经典分类学的基础上,借助于比较解剖学、植物化学、分子系统学等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对重要林业资源植物如裸子植物、樟科、木兰科、壳斗科、五加科、木犀科、蔷薇科、禾本科(竹亚科)等进行系统分类与进化研究。
2、植物资源学主要研究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如观赏植物、芳香植物、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3、发育植物学分别从组织水平、细胞学水平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探讨植物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机制;探讨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
4、植物生理学采用生理生化方法,研究重要森林植物代谢及生长发育规律,包括初生及次生代谢、激素生理、成花生理、衰老生理和抗性生理等。
三、学习年限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但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和学校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延长年限最多不超过七年。
一般前两个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后三个学年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
第一学年主要学习硕士学位课程,第二学年学习部分硕士学位课程和博士学位课程,以及选修非学位课程。
总学分要求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4个学分,选修课16个学分。
只有取得40个学分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1、公共学位课程4门12学分(1)、第一外语(硕士学位课)5学分(2)、自然辨证法(硕士学位课)2学分(3)、第一外语(博士学位课)3学分(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博士学位课)2学分2、专业学位课程,选5门,12学分(1)、植物科学研究进展3学分(2)、植物进化生物学3学分(3)、植物发育生物学3学分(4)、高级植物生理学3学分(5)、种子植物分类学2学分(6)、维管植物比较形态学2学分(7)、植物分子系统学2学分(8)植物生理与生化大实验2学分(9)高等树木学2学分(10)文献检索与利用1学分3、选修课选8门,不少于16学分(1)、第二外语2学分(2)、植物化学成分分析2学分(3)、生物多样性专题(含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2学分(4)、植物生殖生态学2学分(5)、植物胚胎学(含分子胚胎学)2学分(6)、高级植物实验学2学分(7)、细胞分子生物学2学分(8)、植物孢粉学2学分(9)、植物区系学2学分(10)、植物基因组与蛋白组学2学分(11)、衰老生物学原理2学分(12)、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法2学分(13)、植物激素2学分(14)、植物组织培养2学分(15)、植物地理学2学分(16)、植物拉丁语2学分(17)、植物分类研究法2学分(18)、植物生理生态学2学分(19)、植物生物技术2学分(20)、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2学分(21)、植物数据库2学分(22)、植物显微技术2学分(23)、植物显微图像分析与处理2学分(24)、电镜技术2学分(25)、植物染色体及操作技术2学分(26)、竹子分类专题2学分(27)、苔藓生物学专题2学分(28)、文献综述1学分(29)、实践环节2学分五、课程说明和教学内容1、公共学位课程(1)第一外国语(硕士学位课程)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2)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课程)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3)第一外国语(博士学位课程)扩大阅读量,着重应用写作技能及听说技能的训练,要求达到熟练阅读、写作科技论文和进行流利的日常会话。
(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本门课程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关系的角度,介绍和探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如何进一步证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提出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面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加快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等问题。
2、专业学位课程(1)植物科学研究进展主要介绍植物学各个相关领域,包括结构植物学、发育植物学、植物系统学、古植物学、植物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与分子发育学、资源植物学等最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掌握植物学各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动态。
(2)植物进化生物学主要介绍植物进化的有关学说、植物进化研究中的方法论、进化的历程、小进化与自然选择的关系、物种形成、大进化与群体灭绝、生态系统进化和分子进化等。
(3)植物发育生物学主要介绍与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建成相关的生物学研究最新动态,如木质素合成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树木形成层活动规律、植物微管动态特种及其调控、植物性别分化与发育的机制、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表达、植物发育的光调控、植物细胞的极性等。
(4)高级植物生理学主要介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变化对植物代谢的影响,如水分亏缺对诱导ABA积累的细胞逆境信息传递,低温下高等植物细胞内Ca2+稳态平衡,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机制、植物抗性生理等。
(5)种子植物分类学主要讲授种子植物分类的历史、分类群划分的原则。
主要植物分类系统,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重要的科属分类,植物分类文献综述。
(6)维管植物比较形态学主要讲授不同类型和生境条件下维管植物的原生质构造、次生构造、演化类型和进化方向等。
(7)植物分子系统学利用各种分子标记开展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的,已经成为植物系统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手段。
本课程主要介绍利用RAPD, RFLP, AFLP, ITS, ISSR等技术对系统发育位置重要的分类群的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并将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与经典的系统分类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8)植物生理与生化大实验实验内容包括糖代谢过程、脂肪代谢过程、蛋白质代谢过程、核酸代谢过程、生物固氮及酶的调控等。
(9)高等树木学主要讲授系统分类上地位重要的、林业生产上经济意义较大的、以及在生态系统中有重要意义的木本植物的识别与演化、地理分布等相关内容。
(10)文献检索主要讲授专业文献资料及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方法,信息的分析处理。
3、选修课(1)第二外语着重基本语法知识与阅读能力的训练,要求掌握一定的量的基本单词与词汇,能够借助于字典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第一外语不是英语的学生,第二外语必须选修英语。
(2)植物化学成分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植物化学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及前沿进展,为从事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介绍植物次生代谢及其生物学意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如:色谱学方法(分离)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生源途径;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特性及其分离鉴定方法;各类化学成分在植物界的分布规律及其资源开发等。
(3)生物多样性(含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本课程以近2-3年在Nature, Science, PNAS和TREE等国际一流刊物发表的有关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以及世界各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的法律、法规等为素材,介绍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最新方法与成果。
(4)植物生殖生态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植物生殖过程、探索环境对植物生殖的影响,以及植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对策与进程。
主要介绍植物社会学;植物父本效应、内涵适合度、种子资源和木本孕育;单型与两型的有性生殖对策;植物生殖竞争的影响;不同植物类群的生殖对策等。
(5)植物胚胎学(含分子胚胎学)主要讲授植物界有胚植物不同类型的有性生殖和世代交替,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胚胎发育与植物进化的关系。
着重介绍与植物有性生殖过程有关的基因表达,如花粉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自交不亲和的分子生物学、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胚乳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因表达,以及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进行转基因工程。
(6)高级植物学实验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应用于植物学研究的技术手段,如RAPD, RFLP, AFLP, ISSR, 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全自动光合作用仪和叶面界仪的原理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仪的测定样品的准备和结果分析、隧道扫描电镜的原理与操作、X射线仪原理与在植物学研究的应用等。
(7)细胞分子生物学着重介绍细胞通讯与信号传递,细胞外基质、细胞周期与调控、细胞程序性凋亡、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方法、离子通道等,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内一些重要的生命过程,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和概念。
(8)植物孢粉学本课程在介绍植物界不同类群植物孢子的形态特征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孢粉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孢粉学在植物系统进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9)植物区系学着重介绍植物区系学的研究方法、不同地区的植物区系的组成和特点以及植物区系的起源等与植物系统发育相关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
(10)植物基因组与蛋白组学本课程在阐述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研究基因组的基本思路与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重点讲述基因组遗传图与物理图绘制的原理与方法;对基因组序列诠释的依据与方法;基因组的功能,包括基因水平以及基因组水平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组的进化,内容涉及基因组进化的分子机制以及进化的模式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在阐述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对相关蛋白质进行分类和鉴定、翻译和修饰。
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要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的功能。
(11)植物生理生化大实验本课程着重训练学生从事与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物化学研究有关的各类实验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SOD, LOX, POD, RNase, DNase等酶类,以及IAA, ABA, ZR, GA 等植物激素的测定方法与原理。
(12)衰老生物学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衰老的概念,衰老的发生,衰老的主要机理的学说;着重介绍细胞的衰老与凋亡;衰老的发育遗传;衰老的进化;衰老机理研究进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