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交际礼仪
礼仪与沟通技巧

礼仪与沟通技巧礼仪与沟通技巧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和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影响我们的个人形象、职场发展和人际关系。
在个人生活中,良好的礼仪和沟通技巧可以使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尊重和合作;在职场中,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同事、上司和客户合作,提升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礼仪和沟通技巧,帮助读者在社交和工作场合中取得成功。
一、社交礼仪1. 问候礼仪:当我们见到别人时,要主动问候并微笑,例如说“你好”、“早上好”,或者根据上下文来选择适当的问候语。
同时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回应冷淡或者没有回应,不要强行交流,以免打扰到对方。
2. 握手礼仪:当与别人握手时,应该握紧对方的手,并保持适度的力度。
同时要注意握手的时间,不要过长或者过短。
在国际交往中,还需要注意当地的文化习俗,一些国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握手方式,需要做些准备工作。
3. 交谈礼仪:在社交场合中,交谈是必不可少的。
与人交谈时,应该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要争辩或者批评。
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积极倾听、回应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等。
4. 礼节礼仪:在社交活动中,要注意礼貌和谦逊。
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要过分干涉。
同时要对他人友善和关心,例如注意他人的需求并给予帮助。
二、职场礼仪1. 仪表仪容:在职场中,良好的仪表和仪容是重要的,它们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要保持整洁、得体的着装,并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态。
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修养,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
2. 电子邮件礼仪:在现代职场中,电子邮件是重要的沟通工具。
要注意在电子邮件中使用礼貌和尊重的语言,避免使用不当的词语或者语气。
同时要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3. 会议礼仪:在参加会议时,要尊重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要准时参加会议,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会议中要注意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意见。
要注意礼貌和尊重,不要打断他人的发言或者争辩。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表达方式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表达方式在社交交往中,恰当的社交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尊重他人、展示个人修养和提升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针对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表达方式进行探讨。
一、言谈举止1. 尊称自他:在社交场合中,正确使用尊称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对于长辈、上级、客户等,要使用适当的尊称,如先生、女士、老师等。
同时,也不可随意使用别人的名字,要注意保持尊重。
2. 礼貌用语:在与他人交流时,要善于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
这些用语能表达出你对他人的尊重,增加对话的融洽程度。
3. 语气抑扬:在交谈中,语调要保持稳定,不宜过于激动或沉闷。
语速要适中,不要让对方感到迫不及待或不耐烦。
4. 听取他人意见:在对话中,要重视对方的意见,并展示出你对其观点的尊重。
可以通过肯定、请教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二、仪表举止1. 穿着整洁:参加社交场合时,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
衣着要整洁大方,符合场合的要求,并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庸俗的服装。
2. 姿态端庄:站立或坐姿要端正得体,不可趴趴地坐着或歪脖子站着。
同时,要注意坐姿舒适,避免翘二郎腿或者摇腿等不雅动作。
3. 礼节性动作:在交往中,可以适度运用一些礼节性动作,如握手、点头等,以展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
但要注意的是,不宜过度使用,以免显得过份恭维或矫揉造作。
4.注意言谈间的笑容:笑容是社交场合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
有时,一个微笑可以化解尴尬和疏导紧张气氛,同时也是对他人友好态度的体现。
三、礼仪细节1. 小动作细节:在社交场合中,要注意一些小动作的细节。
如进门先敲门、避免吃东西时发出吵闹声、避免突然大声咳嗽等,这些细节能体现你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注。
2. 赞美与批评:在与他人交流时,要懂得正确表达自己的赞美和批评。
赞美要真诚,批评要温和,不可恶言相向或过激表达。
同时,要注意私下批评,避免在公共场合挑剔他人。
3. 手机礼仪: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礼仪变得尤为重要。
十大社交礼仪

十大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成熟社会人必备的能力,也是一种给人首个印象的方式。
在各种社交场合中,遵循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可以增强我们的形象和交往能力。
本文将介绍十大社交礼仪。
1. 问候礼仪。
当你遇到朋友、同事和家人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问候他们。
这种简单的礼仪可以表达你的尊重和友好,并拓展了沟通。
问候礼仪是世界各地的传统,可以让人们感到受欢迎和亲切。
2. 倾听礼仪。
倾听礼仪是一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标志。
当与别人交流时,要有耐心倾听对方说话的内容,并且表现出真诚的关心。
避免中断别人的发言、不当的评论或抱怨,回复时避免反驳别人,避免在人们讨论敏感话题时谈论个人观点,以及避免过多探问别人的私事。
3. 注意言辞礼仪。
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掌握谈话节奏,可以帮助你与他人更好的沟通。
千万不要用粗鄙的语言或口头小攻击,避免带有歧视性或冒犯性质的言辞,尽量使用礼貌的说话方式,因此在语言穿戴上要特别关注自己的措辞,尤其是感到亲密的人。
4. 礼貌待人礼仪。
礼貌待人是一项重要的社交礼仪,它表明你的人品是有教养的。
过去的礼仪要求我们行为得体,礼让他人,不要干扰别人的生活,尊重别人的观点,并遵守日常礼遇。
这是一个使人与他人保持和谐关系的好方法。
5. 形象礼仪。
你的形象是你代表的一个方面。
你需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姿态和手势,要注意发型和妆容,以及自己装扮的得体程度。
一定要尽可能的保持姿势,不要摆弄手指或用其他干扰手势表现情绪,尤其不要打哈欠、把头控制在下看别人、嗑口香糖等不礼貌的行为。
6. 礼仪用餐。
在餐桌上,特别重要的是行为要得体。
要学会用餐礼仪----紧贴桌面,平稳地吃,不要太快,也不要嘬汤,不要结果手,不要碰杯瓶,也不要直接吃炸鸡和烤肉,需要用餐具搭配,更好的实现诸如汤匙和叉子之类食品搭配的愉悦口感。
7. 礼仪手写信。
尽管电子通讯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沟通方式,但笔己亦是对于传统个人之间交流的重要诠释。
手写信要注意书写整洁,要回复及时,如已经豪掷若干笔墨,那么尽量做到谨慎思考再投稿。
社交礼仪有哪些

社交礼仪有哪些
社交礼仪是指在社交场合中,为了增进友谊、维护和谐关系,人们应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礼貌规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交礼仪:1、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示意尊重和关心他人。
2、注意言辞和语调,避免使用粗鲁、冒犯、侮辱或攻击性的言语。
3、礼貌地倾听他人讲话,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不打断或抢夺对话权。
4、尽量避免争吵、争执和争论,保持和平和友好的氛围。
5、注意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举止,保持微笑和自然的姿态,传递友好和积极的信息。
6、尊重个人空间,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和个人领域。
7、举止得体、衣着整洁是社交礼仪的一部分,根据场合合理选择着装。
8、礼貌地回应他人的邀请和提供的帮助,表达谢意。
9、在用餐场合中,遵守餐桌礼仪,如使用正确的餐具、不大声吃嚼、不挑剔食物等。
10、社交活动结束后,及时发表感谢之词,表达对对方的欣赏和赞扬。
总之,社交礼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各类社交场合中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中国人的社交礼仪

中国人的社交礼仪社交是一指社会山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那么你们知道中国人社交的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国人的社交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中国人的社交礼仪一.交往礼仪1.不要言而无信言而无信,只是图了一时的方便和嘴上的痛快。
长远地说,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就失去了最大的资本。
2.不要恶语伤人当对方脾气一触即发时,要临时回避,使对方找不到发泄对象,并逐步消火。
回避并不等于“妥协”,而是给对方冷静思考的机会,同时也证明了自身的修养。
3.及时沟通,消除彼此的矛盾恶语很难避免。
最好的是在事情发生之前或产生苗头之后,双方坐下来进行冷静的交流,借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或矛盾,避免恶语的出现。
4.不要随便发怒医学认为,发怒时容易伤及自己的肝脾,易发怒的人平均寿命明显低于正常的人,更容易衰老,而且还会伤了彼此的和气。
所以,遇事要冷静思考,学会“换位”思想,冷静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考虑。
5.不要流言蜚语在背后流言蜚语的做法,不仅会伤害朋友或同事间的情谊,甚至会造成反目成仇的后果。
同时也反映出低下的品格。
所以要做到:不干涉别人的隐私,不传播小道消息,对别人的过失不要幸灾乐祸。
6.不要开过分的玩笑开玩笑是常有的事,但要适度。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把握:性格开朗、大度的人,稍多一点玩笑,可以使气氛更加活跃。
拘谨的人,少开甚至是不开玩笑。
异性,特别是对于女性,开玩笑一定要适当。
不要拿别人的姓名开玩笑或是乱起纠号、乱叫绰号。
尊长、领导,开玩笑一定要在保持住对方的尊严的基础上。
在一些悲哀、不幸的气氛中或是别人正专心致志的场合或庄重的集会、重大的社会活动中,不开玩笑。
既使开玩笑,也要注意内容健康、幽默、高雅。
不要拿别人的缺陷玩笑,不要开庸俗、下流的玩笑。
二.拜访礼仪拜访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那么怎样让拜访做得更得体、更具效果,是必须考虑的事情。
1.拜访前要事先和对方约定,以免扑空或扰乱主人的计划。
拜访时要准时赴约,时间长短应根据拜访目的和主人意愿而定,通常宜短不宜长。
个人的基本礼仪包括哪些内容

个人的基本礼仪包括哪些内容个人基本礼仪是指在社交礼节中,具有一定的文明以及合理的规范化行为。
一个人的基本礼仪相当于一个人的形象代表,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基本礼仪包括很多方面,下面就来详细说一下。
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我们跟人交流时的最直接表达,要做到微笑待人、言谈有礼、互相尊重。
在表情上更为合适的做法是,要保持微笑,毕竟微笑是团结友好的象征,从而展现出我们的大度与真诚。
2.言语的基本礼节:一个人的言谈在很多场合下都是相当重要的表现。
在语言上要表现出诚实、谦虚、尊重和善良。
与人交往中,要避免粗俗言行,同时也要避免谎言和夸张,因为这会让人觉得我们不够真诚。
3.身姿仪态:一个人的身姿和仪态要大方得体,表现出我们的自信和优雅。
走路姿态要优美,手势也要恰如其分,尽可能的保持从容举止。
身体仪态上不宜逞强,不可大肆张扬,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
4.社交礼节: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社交礼节要求,比如在场合中不可大声喧哗、在婚礼上不可拥挤、在酒楼上不能够捡地上的纸屑,需要注意的都还有很多。
在社交礼节上表现不够得当,会影响人际关系,会在潜意识中让人产生不明确的抵触情绪。
5.注意问候:问候是我们交际的基础动作,问好与否是直接关系到交配的开始。
问候所贵重的,是热情和诚意。
在不靠卖弄者贵仪的问候方式上,是需要在合适时机用合适的词汇在合适的礼仪下用心服务。
6.整洁卫生:一个人要保持清洁和卫生,尤其是现在疫情严重,要更加注意搞卫生。
做一个爱干净、整洁的人,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7.懂得礼让:在公共场所,要懂得礼让他人,不要霸占一些不该霸占的位置,对于老人、孩子、妇女、残疾人要表现出尊重和照顾。
个人基本礼仪包括很多方面,良好的基本礼仪不仅能提高个人人格魅力,更可以让我们在交际中成功,从而驰骋社交的沙场,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必备素养。
因此,我们要时刻把握自己的言行,注意个人形象及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基本社交礼仪大全

中国传统基本社交礼仪大全
一、客套话
1、客套话的表达,不论你是什么人,讲不讲客套话都表明你的彬彬
有礼和文明,这是为了让他人感受你的尊重和迁就。
2、使用客套话,客套话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形式化的谈话技巧,也
可以作为一种有礼貌的礼节,来博取他人的敬意。
在中国文化中,客套话
的使用是一种礼节,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情感,更好地表现
他们的文明。
3、常用客套话,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客套话包括“您好”、“多谢”、“谢谢”、“请多关照”等。
无论是客套还是非客套,彼此之间都
应该用客气、有礼貌的语言进行交流。
二、自我介绍
1、不同的介绍,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你可能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介
绍自己,比如有的地方可能是简单的称呼姓名,有的地方可能是专业的自
我介绍等。
2、要素介绍,自我介绍中,你应该包括你的姓名、职业、休闲爱好、获得成就等要素,以便让他人对你有初步的了解,表现出自信和礼貌。
3、把握顺序,在表达自我介绍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一定的顺序,
先介绍显而易见的信息,再进一步介绍更加详细的信息,以免被人认为无
礼和无礼貌。
三、吃饭礼仪
1、洗手,进入餐厅前,要先洗手,这是有礼貌的行为。
2、礼貌坐下,进入餐厅后。
社交礼仪包括什么

社交礼仪包括什么社交礼仪是指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恰当得体、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规范。
它涵盖了许多方面,以下是社交礼仪的几个重要方面:一、言谈举止礼仪言谈举止是社交交流的重要部分,恰当的言谈举止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在社交场合,追求谦虚、友好、真诚的谈吐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语言,尊重他人的意见并保持礼貌。
同时,注意言辞的斟酌选择,不使用粗俗的言辞或随意妄称他人。
二、服装仪容礼仪在社交场合,适当的服装和整洁的仪容能够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并保证服装整洁、得体。
此外,合理运用化妆与发型的技巧,使自己看起来整洁、舒适和自信。
三、用餐礼仪用餐礼仪是社交场合中常见的一种礼仪形式。
在用餐过程中,要具备良好的餐桌礼仪,例如:用餐时保持优雅的坐姿,正确使用餐具,遵守餐桌礼仪规范,不发出响亮的声音或过度咀嚼食物等。
四、电话和电子邮件礼仪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话和电子邮件已成为人们日常社交的重要方式。
在使用电话和电子邮件时,要注意礼貌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在打电话时,要先问候对方,介绍自己并表明来意。
在电子邮件中,要使用恰当的称呼和礼貌用语,并注意拼写和语法的正确性。
五、社交场合礼仪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时,应该了解并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
比如,在宴会上,要遵循座次次序,待人接物得体,与他人进行友好的对话。
在社交聚会上,要注意尊重他人的空间和隐私,不乱插嘴或打断他人谈话。
六、礼物赠送礼仪在特殊的场合,人们常常通过赠送礼物来表示友好和感激之情。
选择合适的礼物并注意其价值和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在赠送礼物时,要用心包装,并写上赠言以表达个人的祝愿和感激之情。
七、公共场所礼仪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和规范。
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礼让他人,不大声喧哗或占用他人的座位。
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干净整洁,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的权益和空间。
总结:社交礼仪包括了言谈举止、服装仪容、用餐、电话和电子邮件、社交场合、礼物赠送以及公共场所等方面的行为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交际礼仪
个人交际礼仪
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
教育家,思想家都十分重视礼仪的教育和修养,把礼仪教育视作“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倡导和实施。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周礼进行改造,将“德”和“礼”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礼仪和道德规范,流传千年,至今还被世人尊崇,成为中华人民不朽的的灵魂。
交际礼仪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仪态礼仪,交际礼仪,求职礼仪,职场礼仪等等,每一方面都是一门值得学习和掌握的学问。
交际与礼仪不仅对于个人来说是其内在涵养与素质的体现,更能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教育程度和道德水平。
特别是对于越来越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当代社会,交际礼仪的教育和学习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最近聚焦全球的日本地震为例,百年未遇的大地震,摧毁了日本人民的家园,却始终摧不毁他们的意志和精神。
公路上,避难的人群自觉地走在街道两旁的绿化带里,以保证交通的畅通;学校和公园里,露天场地上虽挤满了避难的人群,却依然是井然有序,丝毫没有喧哗吵闹,哭嚎哀叫,撤离后地上没有一片废纸或是垃圾;面临令人恐惧至极的核泄漏,50名爱国将士含泪保护核电站附近的人民撤离,自己坚守在死亡之地,在控制核泄漏进一步严重的同时,等待着两周后的
死亡,这该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该是怎样令人震撼的民族底蕴!与之相比,我国发生在08年的汶川大地震,虽然也有数
不尽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远地刻在了中华史册上,但仍抹不去夹杂在其中的些许污点。
“范跑跑”事件,让无数人为之愤慨,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在地震来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安危,为保命而丢下丝毫没有地震意识的学生,之后在受到严厉斥责时仍没有觉悟到自己的错误和羞耻;露天的避难场所上,哀嚎哭叫响彻天空,撤离之后,垃圾满地,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瓶到处乱扔,没吃完的馒头遍地都是,这该是一个自古以来便崇尚节俭的国家做出来的吗,这该是一个礼仪之邦拥有的品质吗?抛开历史偏见,作为一名中国人,在看了两个场景的鲜明对比之后,都不禁会为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和品质所折服,同时也强烈地感觉到,我国的精神文明水平有待加强。
、
做一个有气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日常交际与礼仪,提升自我品位,提高自我修养。
注重服饰颜色款式搭配得当,穿着场合适当,如在工作时穿职业装以示个人敬业与严谨的态度,在交际场合要注重打造自我形象,以示尊重他人;待人要讲礼貌,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说脏话,不对他人品头论足,同时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与建议;为人大度,学会宽容,不对小事耿耿于怀,时刻谨记他人的好,忘记他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学会调节,保持微笑,每天给自己一个好心情,认真并且高质量地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谦虚谨慎,真诚待人,同时在适当的场合要敢于表现自己,做一个有自信的人。
以求职为例。
找工作第一步便是面试。
在面试前的准备过程
中,不仅要做到合理的着装,更要理解关于应聘公司的资料,在面试前提前到达面试地点,这些都是作为面试者要掌握的基本面试准则。
在面试过程中,讲话要做到落落大方,同时,肢体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求职手段,如手势,目光,身姿,面部表情,服饰等等,通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来传递信息,它们在交谈中往往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是职业形象的更高境界。
形体语言对面试的成败非常关键,有时一个眼神或是收拾都会影响到整体评分。
比如面部表情的适当微笑,
就显示一个人的乐观,豁达,自信;服饰的大方得体,不俗不妖,能反映出大学生的风华正茂,有知识,有修养,有活力,它可以在招聘者严重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而增强求职竞争能力;保持微笑,给招聘者最好的第一印象,因为微笑最能赋予人好感,增强友善和沟通,愉悦心情,从而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综上所述,可见交际礼仪无论是对个人或是国家来讲都是一项艰巨而又急切的任务,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学好礼仪,更是对其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交际礼仪是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 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公众沟通, 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远程沟通, 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
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变化, 对人类社会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加强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
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 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
目前, 许多高校存
在着这样的现象: 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教育, 而其实际行为却连基本道德水平也达不到, 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缺乏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关。
礼仪是一种非法律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 , 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 是调整社会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 使其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 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 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 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 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 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再次,加强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
显示, 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 其身心更加健康, 而且更会关心他人, 更富有同情心, 朋友更多, 学习成绩更好。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 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因此, 通过人际交往活动, 在交往中获得友谊, 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 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 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
加强礼仪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最具体表现。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都能反映出他的思想修养、文明教育程度。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任何事情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经验如此,日常行为亦是如此。
所以,我们要秉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准则,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的培养与形成,努力做到举止得体,言行恰当,文明高雅,做一个有气质有涵养的优秀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