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语文模拟试题PDF.pdf

合集下载

对口升学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对口升学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对口升学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对口升学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摄像(shè)味同嚼蜡(jué)B.届时(jiè)横扫千军(héng)C.剿灭(jiǎo)模棱两可(léng)D.匹配(pǐ)呱呱而泣(gū)答案:C解析:A项“嚼”应读“jiáo”,B项“横”应读“hēng”,D项“沏”应读“qi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华为、中石化、阿里巴巴等企业取得良好声誉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们快速崛起,更是因为它们在开启中国产业新方向、推动中国企业登上世界舞台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B.三个方面的变革——农村人口进城、产业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决定了城镇化的进程与质量,而且决定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聚集效应的扩散与大小。

C.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报道称,SpaceX计划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星舰测试,该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梅里特岛,是发射场之一。

D.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由于在拍摄追车场景时,演员驾驶的车辆时速达到170公里,未能遵守交通规则,导致拍摄被罚款。

答案:C解析:A项结构混乱,主语不一致,可以改为“……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们快速崛起……”;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空间聚集效应的扩散与大小的扩散与大小决定了全要素生产率”;D项成分残缺,应该是“未能遵守交通规则,导致拍摄被罚款的原因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一些文艺作品出现了不少负面评价,很多网民对此妄自菲薄。

B.11月23日,“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王峰辞世,享年46岁。

他舍己为人的事迹在网上广为流传,生前的他乐观向上、助人为乐,成为人们口中的“暖男”。

C.山东莱芜一位卖唱父亲为孩子筹钱做手术的事迹感动了许多网友,这位父亲含辛茹苦赚钱养家的精神让很多人暗然失色。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0题)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精粹精络精疲力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D.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着陆/着凉牲畜/畜牧业蔓延/顺蔓摸瓜B.婢女/裨将拙劣/捉迷藏赎罪/穷兵黩武C.吞噬/嗜好等候/万户侯折本/百折不挠D.单薄/薄弱皱褶/文绉绉吭声/引吭高歌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B.学习方法可能因人而异,但勤奋、努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却是每个想取得成功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C.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

D.3月5号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

这次活动的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4.下列作家与他们的字、号、谥号、别称一一对应有误的一组是()A.李白—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B.杜甫—子美柳宗元—子厚苏轼—子瞻C.范仲淹—文正陆游—放翁柳宗元—柳泉居士D.陶渊明—五柳先生韩愈—昌黎先生李清照—易安居士5.下列括号中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胡(髭)(zī)(媲)美(bì)名(讳)(huì)清(荇)(xìng)B.(炽)热(chì)(怵)目(chù)装(殓)(liǎn)袅(娜)(nuó)C.果(蠃)(luǒ)滟(滪)(yù)啁(啾)(jiū)(戕)害(qiāng)D.漫(溯)(shuò)嘉(猷)(yóu)(寥)阔(liáo)(眩)惑(xuàn)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①它肯定会是一部心血凝结成的作品,字字都能滴出血和泪来。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下列诗句中,直接表达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是:A.《聊斋志异》B.《儒林外史》C.《水浒传》D.《镜花缘》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他是个出了名的“铁公鸡”,一毛不拔。

D.他俩长得很像,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4.下列对《诗经》中“风、雅、颂”的分类理解,错误的是:A.“风”是各地的民歌。

B.“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

C.“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

D.“风、雅、颂”均按时间顺序编排。

5.下列对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称为“进士”。

B.“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令堂”则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C.“五经”通常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对这次比赛的准备工作做得滴水不漏,最终获得了冠军。

B.这本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

C.他做事总是首鼠两端,犹豫不决,错过了很多机会。

D.这篇文章写得洋洋洒洒,但内容空洞无物,缺乏实质性见解。

7.下列对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错误的是:A.《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一个精神胜利法的典型。

B.《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

C.《故乡》中的闰土是一个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农民形象。

D.《药》中的华老栓是鲁迅笔下积极革命、勇于斗争的正面人物。

(完整版)四川省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

(完整版)四川省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

四川省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纤.绳掀.起仙.山琼阁翩跹.起舞B .剿.除姣.好脚.踏实地矫.枉过正C.推诿.猥.琐娓.娓动听委.曲求全D.可汗忏悔胁肩谄笑馋涎欲滴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折叠更迭锦秀河山山清水秀B.安详慈祥相辅相承计日程功C.坐落座右铭至高无上礼尚往来D.隐晦隐讳宁缺勿滥除恶务尽3.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20 种以上的丹顶鹤常年生活在黑龙江松嫩平原的扎龙湿地,这对维护松嫩平原的生态平衡具有无.可.非.议.的作用。

B. 动漫作品是离童心最近的文化艺术,它的文化情结植根在心灵最深处,对人的一生都起着潜.滋.暗.长.的影响。

C. 村东镇海尔专卖店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店已经出售了近300件“家电下乡” 产品,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不仅坑骗了消费者,而且败坏了“家电下乡”的名声。

D. “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一味地大行不顾细谨,不注重自身修养,小恶丛生,就会集.腋.成.裘.,铸成大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综合科技实力方面,我国与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

B.目前短信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现在的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C.可惜,这部他创作了很久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D.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为了争权夺势,曹丕竟然不顾手足情,威逼曹植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决不宽恕”。

5. 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人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B. 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 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 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超清版有答案)

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超清版有答案)

江西省“三校生”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考试试卷语文(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45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A.橛(jué)子蝙(biǎn)蝠怜(lián)爱拈(niān)轻怕重B.洋溢(yì)衣襟(jīn)下载(zài)拉拉扯扯(chě)C.黑黢黢(jùn)牛犊(dú)背(bēi)篓罄(qǐng)竹难书D.篓(lǒu)子湿漉(lù)凛冽(lì)喟(kuì)然长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__________A.枯稿梦魇执拗流觞曲水B.内行辨论蒹葭小鸟依人C.抚育胸脯深邃绕树三匝D.剡溪摄取针炙夙兴夜寐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________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是这样的吗?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________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________,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A.教育要求询问 C.教育央求询问B.养育要求盘问 D.养育央求盘问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A.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那些过去对中国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模拟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0题)1.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所写?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围城》2.“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什么?A.地上鞋两双B.疑是地上霜C.举头望明月D.低头思故乡3.《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曹雪芹B.罗贯中C.施耐庵D.吴承恩4.下列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苏轼5.下列哪个成语与项羽有关?A.指鹿为马B.破釜沉舟C.草木皆兵D.画蛇添足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杜甫B.辛弃疾C.文天祥D.陆游7.《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目的地是哪里?A.车迟国B.天竺C.西天D.东土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苏轼B.王安石C.欧阳修D.柳宗元9.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聊斋志异》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李商隐B.杜甫C.李白D.王维二、填空题(10题)11.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12.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13.__________,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4.____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

_____________,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5.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

(《无题》李商隐)16.《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司马迁曾将他与屈原写成合传编入《史记》。

17.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解析

2024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 后裔(yi)岛水(fu)殷红(yin)有恃无恐(shi). .B. 自诩(xu)刀俎(ju)遏止(仓)黯然失色(如). .C. 瞥见(pie)巢禀(ke)枙杆(wei)杳无音信(yao). .D. 颓记(pi)亵渎(xi仓)徘徊(hui)针眨时弊(bian). . .【答案】c【解析】A项,般红(y T n)为yan。

殷红[yan h 6 ng] : 发黑的红色。

B项,刀俎(j u)为zu。

刀俎[d a o z u ] : 刀和站板,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D项,徘徊(hu1)为hu6 i。

徘徊[p6 i h u 6 i] : 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针廷时弊(bi an)为bi an。

针及时弊[zh e n bi a n sh r b 1 ] : 发现或指出错误等,劝人改正。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旰陌踩蹑堆灿B. 炯娜窃宛惆怅C. 放诞渺茫贮藏D. 款待吞噬浩翰【答案】B 川流不息惊慌失措披荆斩刺没精打彩【解析】A项,“瑾灿”为"瑾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也用于人或事物。

项,“披荆斩刺”为“披荆斩棘",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披:拨开。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多刺小灌木。

D"没精打彩”为“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3. 下列作家、作品及体裁对应有误的是(A . 史铁生——《合欢树》——散文B. 路遥——《平凡的世界》——小说C. 曹禺——《《雷雨》——戏剧D . 老舍《我的母亲》诗歌【答案】D【解析】《我的毋亲》是老舍写的散文。

4.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扎中过一样:又像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测试精选全文

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测试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甘肃省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文化综合素质测试班级:学号:姓名:成绩:《语文》(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 赝品(yàn)模样(mó)庇佑(pì)窒息(zhì)B.呛水(qiāng) 泥淖(zhuò) 自诩(yǔ) 玷辱(diàn)C.跬步(guǐ) 尸骸(hái) 纨绔(kuǎ)戏谑(xuè)D.吮吸(shǔn)上溯(sù) 偌大(ruò) 刹那(chà)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拆解感慨晌午惴惴不安B.籍贯家普燥动忙忙碌碌C.灌溉玩需生疏热情款待D.刮痧私塾掂念山青水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时间过得可真快,俯仰之间,期中考试就要到了。

B.无论是先进生还是后进生,教师都应该为他们付出爱与情,爱出自于教师的素质和对学生的正确评价,有了爱才有情,否则,爱就是无源之水,情就是空中楼阁C.这篇文章既写外在景观,又写内在精神,情与景浑然一体。

D.别看他平时闷闷不乐,可在学校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他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比喻)B.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反复)C.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拟人)D.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 (设问)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具有阅读能力,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B.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C.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

D.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6、老舍,原名(),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他写的《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口升学考试《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0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静谧.mì风驰电掣.zhìB、呵.护kē暴殄.天物tiǎnC、果脯.fǔ独辟蹊.径xīD、戒.备gài 朝.思暮想zh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驰谈笑风声B、熨贴金榜提名C、抉择仗义执言D、安详泾渭分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演好剧中角色,他每天清晨都要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古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大雪纷纷扬扬....,把树木和房屋装点得格外美丽。

C、近日热播的反映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耳目一新....。

D、他在校园论坛上的演讲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青年的理想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一般不要让未成年的孩子过早地远离自己,否则,孩子的心理、性格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

B、同学们自发组织了志愿者团队去校外服务,几年中,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C、认识沙尘暴的特点,了解沙尘暴的成因,有助于更好地治理沙尘暴,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正是因为成千上万人的不断努力,整个社会才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5、下列作家、作品、体裁的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郁达夫——《故都的秋》——散文B、莫泊桑——《项链》——戏剧C、曹雪芹——《红楼梦》——小说D、舒婷——《致橡树》——诗歌6、下列诗句,与迎接客人来访相关的一项是()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讶,惊讶。

7、下列对这首诗描写角度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衾枕冷”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夜雪的。

B、“窗户明”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夜雪的。

C、“知雪重”是从味觉D、“折竹声”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夜雪的。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下列各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讶”“见”二字,从侧面描写了夜雪的情景。

B、从“夜深”“时闻”可以看出诗人长夜无眠。

C、诗歌第三、四句采用了先果后因的写法。

D、诗歌通过对夜雪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雪的赞美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9分,每小题3分)太行毛大福,疡医也。

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

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

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

毛行,又曳之。

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

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

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

日既晚,狼遥送之。

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

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

毛乃归。

注:疡医,指外科医生。

(选自《聊斋志异》)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术归行:行走。

B、方怪异间方:正,正当。

C、略曳袍服曳:拖,拉。

D、察其意不恶察:看出。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布裹金数事入则.无法家拂士B、又曳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C、毛悟其.意其.事无马邪D、乃.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默写。

(3分,每空1分)12、(1)氓之蚩蚩,______________。

(《氓》)(2)_______________,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______________。

(《静女》)三、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村味陈启文那时的黄盖湖和洞庭湖连绵一片,水域远比今天辽阔,黄盖将兵营扎在大湖四周、长江一线,以村为建制,一共十三村,我的故乡谷花洲,该是这十三村之一。

两千多年了,这里的老百姓世代流传下来的故事早已远离了当年的血战,但那些士兵当年留下的种子,还在这片土地上年复一年地播种。

种什么,长什么,没有长不出的东西。

哪怕最平常不过的萝卜、白菜、豌豆、辣椒、茄子……又总比别处的有味道,还有一种古怪的灵气。

我几十年走南闯北,山珍海味也品尝过不少,但那些既怪异又昂贵的家伙,实在不如家乡的萝卜、白菜好吃。

我总觉得那最平常不过的东西,也藏着某些秘密。

我能干的大娘是很懂得这里面的秘密的。

她有一手祖传秘法,她把刚采摘回来的还带着露水的蔬菜、刚从地里挖出来的还粘着新鲜泥土的萝卜,先洗净,然后进行巧妙的腌制,用荷叶包好放入坛中,又用湖中挖出来的黄泥密封,然后沉浸在湖水里,不让人间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把那些洗得特别干净的东西弄脏了。

我洞明而练达的大娘,一生都特别干净。

当坛子入水后,经七七四十九天的泡制,它们已蕴含了这个大湖与生俱来的味道,然后在有阳光的清晨或有月光的夜晚,大娘仿佛在举行一个乡下女人虔诚的仪式,那一只只坛子被小心翼翼地打捞出水,揭开了,那久不见天日的坛中之物一旦接触风月,顷刻间,整个村庄都能闻到那弥漫四散的醇香,让你有一种换不过气来的感觉。

那终于揭开了秘密的荷叶坛里,那深藏的菜蔬虽已腌过,泡过,却还是那样水灵灵的,脆生生的,如同依然生长着的鲜活生命,活色生香。

而最鲜活的莫过于味道,大娘用两尺长的筷子把坛中的东西夹出来,慷慨地让村人一一品尝,好呷,好呷,啧,啧啧……一片咂嘴声,口水都香出来了。

听说,当年黄盖为了火烧赤壁向周瑜献苦肉计,一身伤痕的将军吃什么都没味道,手下的军士想尽了办法,最后捧上了十三村酱菜,一下就把将军咬紧的牙关打开了,也就把一个伤痕累累的身体又养得英武剽悍起来……大捷之后,盟国军师诸葛亮在鲁肃的陪同下来黄盖湖劳军,黄盖命十三村的每个兵营捧上酱菜以款待贵宾,诸葛亮和随从走过一村,尝过一村,好呷,好呷,啧,啧啧……一片咂嘴声,口水香出来了……我大娘吃了一辈子的萝卜白菜、坛子菜,没吃过龙肝凤髓、燕窝鱼翅,却一直活到了98岁。

她走了,我觉得生活中从此就少了一种味道。

大娘活着时,我每回一次故乡,最后都是要带着大娘密封的坛坛罐罐上路的。

现在,两只手空了,忽然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又可惜,我大娘的那一手绝活竞没有传下来,不是她不想传,而是这些年来,早已没有谁还有那样缓慢的耐性来学一门年深日久的手艺。

在故乡和怀念之间,又不知道还有多少老人像我大娘一样,最终也没找到肯学这泡制十三村酱菜的传人。

揪心哪,传了两千年的手艺,眼看着真的就要成为历史了。

如今,烟火人间少了的不止是一种手艺、一种味道。

在广袤的大地上,已经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自然村落了,只剩下了一些古老的村名和没有了乡土气息的村庄。

对于我,或许只有关于故乡的记忆里,还在倔强地散发出与乡土有关的气味。

近日有客从家乡来,顺便给我捎来了两坛十三村老酱菜,还是荷叶坛,还是用泥巴密封得好好的。

揭开来,一股奇异的香味袭击着我的鼻翼,好呷,好呷,啧,啧啧……两千年的乡味仿佛突然复活了,顷刻间全集中到我的舌尖上——我深深地感知了一种使人回味不已的乡村的滋味,浑身被奇妙的感觉所充满。

良久,我吐了一口气,轻轻叹了一声:是这味儿,真。

(选自《光明日报》)13、纵观全文,标题“村味”既指大娘腌制的家乡酱菜的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14、简析“我洞明而练达的大娘,一生都特别干净”中的“干净”的含义。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好呷,好呷,啧,啧啧……”在文中多次出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为什么说“两千年的乡味仿佛突然复活了”?(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文综合实践(8分)17、依照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在画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句子。

(4分)友情,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18、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

(4分)本报讯4月29日,北京通州区台湖镇文化广场上,农民们以舞蹈《今天是个好日子》为农民文化艺术节拉开了序幕。

当日,来自全镇各村54支农民舞蹈队用他们自编自演的舞蹈舞出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快乐心情。

艺术节以“爱祖国、爱家乡、建家乡”为主题,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人人参与,展现了劳动者的风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应用文写作(12分)19、请为XX学校学生会拟一则召集班干部开会的通知。

(12分)要求:①具体内容自拟;②要素齐全,格式规范;③行文中不得透露与考生相关的信息。

六、作文(4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哥哥11岁,弟弟4岁,小兄弟俩并排罚站。

这是为什么呢?爸爸说:哥哥是因为睡觉,弟弟是因为不睡觉。

看来,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总是应该明白自己的主要任务,做该做的事情,那样才不会犯错。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对口招生考试《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题卷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

(6分,每小题3分)7、___________ 8、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9分,每小题3分)9、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11、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默写。

(3分,每空1分)12、(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