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消毒记录表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实验室消毒、灭菌的基础知识分享

实验室消毒、灭菌的基础知识分享

实验室消毒、灭菌基础知识分享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微生物实验室污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包括实验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检测用具、培养基等的消毒、灭菌。

1概念(一)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二)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要领。

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

消毒通常用于实验室检测环境、人员手部等,灭菌通常用于检测用具、检测试剂等。

2消毒、灭菌的原则(一)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应具体分析引起污染的途径、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根据消毒对象选择简便、有效、不损坏物品、来源丰富、价格适中的消毒方法。

(三)控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许多因素会影响消毒剂的作用,而且各种消毒剂对这些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1.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同,因此,进行消毒时必须区别对待。

(1))细菌繁殖体易被消毒剂消灭,一般革蓝氏阳性细菌对消毒剂较敏感,革蓝氏阴性杆菌则常有较强的抵抗力。

繁殖体对热敏感,消毒方法以热力消毒为主。

(2))细菌芽胞芽胞对消毒因子耐力最强,杀灭细菌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热力灭菌,电离辐射和环氧乙烷熏蒸法。

在化学消毒剂中,戊二醛、过氧乙酸能杀灭芽胞,但可靠性不如热力灭菌法。

(3))病毒对消毒因子的耐力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亲水病毒的耐力较亲脂病毒强。

(4))真菌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多数化学药物耐力较强,但不耐热( 60℃ 1 小时杀灭)。

2.微生物的数量污染的微生物数量越多需要消毒的时间就越长,剂量越大。

3.有机物的存在①有机物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护层妨碍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消毒剂的作用,以致于微生物逐渐产生对药物的适应性。

消毒记录表消毒方式怎么填写

消毒记录表消毒方式怎么填写

消毒记录表消毒方式填写方法在医疗保健环境中,消毒记录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件,用于记录各种设备和工具的消毒情况,以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其中,消毒方式的填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下面将介绍如何正确填写消毒记录表中的消毒方式栏目。

1. 表格标题在消毒记录表中,消毒方式一般是作为表格的一列出现,通常位于消毒日期和操作人员栏目的后面。

在填写消毒方式前,首先需要确认消毒记录表的标题和列名,以便正确填写数据。

2. 填写消毒方式2.1 明确消毒方法消毒方式应该准确反映使用的消毒方法。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热力消毒、化学消毒和辐射消毒,具体消毒方法根据不同设备和工具的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填写消毒方式时,应明确指出所采用的具体消毒方法。

2.2 填写消毒剂名称如果是化学消毒的情况,应填写所使用的消毒剂的名称。

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消毒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记录消毒方式时,消毒剂名称必须清晰明了。

2.3 时间和温度对于热力消毒或辐射消毒,填写消毒方式时还需要包括时间和温度等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直接影响消毒效果,因此必须准确填写,做到详实无误。

2.4 备注在消毒方式栏目的最后,通常还会有备注栏。

在填写消毒方式时,如果有特殊情况或需要额外说明的地方,可以在备注栏中添加相应信息,以便于日后查询和追踪。

3. 审核和签名填写完消毒方式后,还需要进行审核和签名。

通常情况下,消毒记录表需要有相关负责人对消毒记录进行审查确认,并在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结语消毒记录表中的消毒方式填写对于保障医疗设备和环境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正确填写消毒方式,可以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进行,并为后续的监测和追溯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您正确填写消毒记录表中的消毒方式栏目有所帮助。

仪器设备消毒记录表

仪器设备消毒记录表

仪器设备消毒记录表1. 背景在医疗、实验室和其他相关领域中,仪器设备的消毒非常重要。

合理消毒仪器设备可以有效预防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2. 目的本文档旨在记录仪器设备的消毒情况,以确保消毒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提供可追溯的数据。

3. 消毒记录表以下是一个示例的仪器设备消毒记录表:4. 表格说明- 日期:记录消毒操作的日期。

日期:记录消毒操作的日期。

- 仪器名称:填写所要消毒的仪器名称。

仪器名称:填写所要消毒的仪器名称。

- 仪器编号:填写仪器的唯一编号或标识符。

仪器编号:填写仪器的唯一编号或标识符。

- 消毒方法:选择所使用的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化学消毒或紫外线消毒等。

消毒方法:选择所使用的消毒方法,如高温消毒、化学消毒或紫外线消毒等。

- 消毒剂:填写使用的消毒剂的名称,如高温蒸汽、84消毒液等。

消毒剂:填写使用的消毒剂的名称,如高温蒸汽、84消毒液等。

- 消毒时长:记录每次消毒所花费的时间长度。

消毒时长:记录每次消毒所花费的时间长度。

5. 使用指南- 每次仪器设备消毒完成后,负责人员应及时填写消毒记录表。

- 填写时应准确记录消毒日期、仪器名称、仪器编号、消毒方法、消毒剂和消毒时长。

- 如有多个仪器需消毒,可逐一填写消毒记录表,确保每个仪器都有相应的记录。

- 填写完毕后,保存好记录表以备日后查询和检查使用。

6.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仪器设备消毒记录表的相关内容。

通过记录仪器设备的消毒情况,可以建立一个完备的消毒措施档案,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及时、准确地填写消毒记录表对于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非常重要。

实验室消毒记录表

实验室消毒记录表

实验室消毒记录表
消毒规范:地面消毒,每日用1:100稀释的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约为400mg/L)拖地一次。

2.接触了标本的物表、台面、辅助设备(如加样枪等)每日工作结束一般用1:100稀释的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约为400mg/L)擦拭,特殊物表(如生物安全柜)的消毒剂选择请参考其说明书或者《消毒液及其使用程序》。

3.空气消毒方式根据各工作室的配置执行。

常用有空气消毒片、紫外灯(臭氧)、空气消毒机。

4.涉及标本的溢洒、溅出等污染应随时消毒处理,参见《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5.离心机内部、离心杯、冰箱及各种仪器的样品载架每月消毒一次,水浴箱每月换水并消毒一次。

载架及离心杯
一般可用消毒液浸泡。

6.。

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清洁、消毒记录0!230

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清洁、消毒记录0!230

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清洁、消毒记录
编号:GJ/QC-SMP-024-07-01/0
清洁日期:消毒剂:清洁人:
清洁内容:空气消毒:
消毒剂选择:A:0.1%新洁尔灭溶液B:0.1%醋酸洗必泰溶液
清洁内容选择:I:用洁净布蘸纯化水擦拭地面、台面、凳子、仪器及外露电线,再用洁净布蘸消毒剂擦拭其表面。

II:用洁净布蘸纯化水擦拭墙、顶棚、门,再用洁净布蘸消毒剂擦拭其表面。

空气消毒:⑴:紫外线照射
紫外灯使用记录
⑵:甲醛熏蒸
消毒流程:
a)关闭空调系统,将甲醛倒入烧杯中,并放好加湿用水,加入高锰酸钾(2-3g/m3)加热
使其蒸发成气体,加热时间
b)启动空调系统循环30分钟,循环时间
c)停止空调,洁净氏密闭7小时以上,密闭时间
d)打开新风口阀,以及强排风口开关进行换气约2小时左右,以进入房间不刺激眼睛为
度,人体感舒适。

换气时间。

实验室清场消毒记录

实验室清场消毒记录

实验室清场消毒记录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实验室名称:XXX
消毒员:XXX
一、清场情况
今日实验结束后,实验室内部环境整洁,设备、仪器和实验台均已按照规定摆放整齐。

无任何杂物或废弃物遗留在实验室内。

二、消毒操作
1. 使用75%医用酒精对实验台面、仪器表面及实验室内墙壁进行了擦拭消毒,确保消毒液与污染物直接接触。

2. 使用紫外线灯对实验室进行了30分钟的照射消毒,确保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灭活。

3. 开启实验室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三、消毒效果确认
使用表面菌落计数法对实验台面、仪器表面及室内空气进行了抽样检测,未发现任何细菌或微生物生长,消毒效果良好。

四、注意事项
1. 消毒过程中,消毒员需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2. 消毒完毕后,需将酒精等消毒液存放在指定位置,远离火源,避免发生意外。

3.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确保实验室的卫生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消毒员签名:XXX
实验室清场消毒记录表至此填完,请予以存档备查。

艾滋病实验室消毒记录表

艾滋病实验室消毒记录表
m
空气
紫外线照射
h
实验台面
75%乙醇溶液擦拭
m
h
洗板机
75%乙醇溶液擦拭
m
酶标仪
75%乙醇溶液擦拭
m
加样器
0.2%次氯酸钠擦拭拭
m
生物安全柜
75%乙醇溶液擦拭
m
h
地面
0.2%次氯酸钠喷洒
m
空气
紫外线照射
h
m
酶标仪
75%乙醇溶液擦拭
m
加样器
0.2%次氯酸钠擦拭拭
m
生物安全柜
75%乙醇溶液擦拭
m
h
地面
0.2%次氯酸钠喷洒
m
空气
紫外线照射
h
实验台面
75%乙醇溶液擦拭
m
h
洗板机
75%乙醇溶液擦拭
m
酶标仪
75%乙醇溶液擦拭
m
加样器
0.2%次氯酸钠擦拭拭
m
生物安全柜
75%乙醇溶液擦拭
m
h
地面
0.2%次氯酸钠喷洒
艾滋病实验室消毒记录表
日期
消毒物品
消毒方法
消毒时间
紫外线消毒时间
操作人
实验台面
75%乙醇溶液擦拭
m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洗板机
75%乙醇溶液擦拭
m
酶标仪
75%乙醇溶液擦拭
m
加样器
0.2%次氯酸钠擦拭拭
m
生物安全柜
75%乙醇溶液擦拭
m
h
地面
0.2%次氯酸钠喷洒
m
空气
紫外线照射
h
实验台面
75%乙醇溶液擦拭

检验科物表消毒登记本教学内容

检验科物表消毒登记本教学内容

户县医院
物体表面消毒记录本
检验科室
注:1.使用方法:含氯消毒剂遇光、热、有机物等易分解,影响杀菌效果,顾应现配现用。

2.“84”消毒液原液的浓度为4-7%,配制时按4%计算。

3.适用于传染病或特殊感染对象的消毒。

4.依据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配制方法:
5.公式:(1)所需原液数量=
原液浓度)
预配制数量(
预配制浓度ml
公式(2)加水量=预配制数量-所需原液数量
举例:配制1600ml,含有效氯500mg/l(浓度为0.05%)的“84”消毒液,计算如下:
(1)所需“84”消毒液原液量=
%
4ml
1600
%
05
.0=20ml
(2)加水量=1600ml-20ml=1580ml
消毒对象配制方法有效氯含量
原液:清水
日期更换
时间有效氯含量
(500mg/l)
总量擦拭时间仪器表面桌面地面84消毒液
有效期
签名
物表、地面 1 : 80 500mg/l(0.05%) 特殊污染的物表、地面 1 : 40 1000mg/l(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资料实验室消毒记录表
消毒规范:地面消毒,每日用1:100稀释的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约为400mg/L)拖地一次。

2.接触了标本的物表、台面、辅助设备(如加样枪等)每日工作结束一般用1:100稀释的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约为400mg/L)擦拭,特殊物表(如生物安全柜)的消毒剂选择请参考其说明书或者《消毒液及其使用程序》。

3.空气消毒方式根据各工作室的配置执行。

常用有空气消毒片、紫外灯(臭氧)、空气消毒机。

4.涉及标本的溢洒、溅出等污染应随时消毒处理,参见《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5.离心机内部、离心杯、冰箱及各种仪器的样品载架每月消毒一次,水浴箱每月换水并消毒一次。

载架及离心杯
一般可用消毒液浸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