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掌握的常用汉语词汇量

你必须掌握的常用汉语词汇量
你必须掌握的常用汉语词汇量

你必须掌握的常用汉语词汇量

常用汉字分为常用字表和次常用字表。大约是2500到7000之间。

汉字的数量很多,但是很难说出准确的数字。

不过我们可以从古今字典中,知道汉字的大概数目。东汉的《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清朝《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当代的《汉语大字典》(2010年版)收字60,370个。1994年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华字海》收字85,568个,这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

扩展资料:

汉字的历史渊源:

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北京国安咨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汉字91251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则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第五课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一、古今词义的差异 一个词古今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多义词的义项发生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古义消失 (二)古今义项的微殊 (一)古代义项的消失 所谓义项的消失,是指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古代的一些事物消亡了或是人们的观念变化了,导致词的相关义项也随之消失了。如: 池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②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鼌错《论贵粟疏》) ③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例②中“池”的意思是“护城河”。例③中的“池”当“池塘”讲。现代汉语中,随着“护城河”这一事物的消失,“池”所具有的“护城河”这个义项也基本不用了。爱①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天下兼相爱》) ②货以藩身,子何爱焉?(《左传?昭公元年》) ③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中,“爱”当“喜爱”讲,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这一义项。例②和例③中的“爱”当“吝惜”讲,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和对感情认识的深入,“爱”的“吝惜”义项也逐渐消失了。 (二)古今义项的微殊

所谓“义项的微殊”,是指同一个词中的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在文言文阅读中,这种情况尤其值得注意。这种义项微殊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xx宽窄的差异 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如: 子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仪礼?丧服》) 例①的“子”指“女儿”;例②的“子”指男孩;例③的“子”兼指男女,郑玄此处注释说: “凡言子者,可以兼男女。”现代汉语中,“子”只指男孩。古代汉语中的表义范围宽,现代汉语表义范围窄。臭①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②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先秦“臭”在表示“气味”时,泛指一般气味,既包括好闻的香气,也包括难闻的秽气。 后来范围变窄,专指秽气。如: ③人各有好尚,兰茞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曹植《与杨德祖书》)现代汉语中,“臭”在表示“气味”时,只表示“难闻的气味”,同先秦时期相比,表义范围变窄了。 亲戚 ①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 ②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史记?五帝本纪》)

汉语构件语法语篇

上篇构件语法 第一章概讲 第一节“构件语法”的含义 语素:最小的语音语意结合体。(在汉语里,差不多上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语素。) 构件语法:以分析句子构件—词组—为重点,以研究构件组合规则为目的的语法。(是一个教学语法系统,同时兼有理论语法的性质。)第二节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指现代汉民族共同的语法。(不同民族语言的语法,既有共同性的特点,又有区不性的特点;同一民族语言的语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具有历时性的特征,又具有共时性的特征。) 一、形态变化不发达。 二、语序是最重要的组合手段。 语序:词语在组合中排列的次序。 三、辅助词在造句中有专门的重要作用。 辅助词:即虚词,在语言组合中起结构辅助作用的词,在构件语法中叫辅助词。

辅助词的作用:一是粘合作用;二是定性作用;三是语气作用。 四、语义搭配是语言组合的实质。 五、各级语法单位组合类型一致。 六、句子结构经济灵活。 结构经济:指语言简练,只要做到“辞达而已矣”,绝不多费一词。 结构灵活:词语的次序、结构的分合,能够依照表达的需要而

灵活地变换。 七、轻重音和停顿 轻重音和停顿在汉语里,不只是表情达意的手段,同时也是表达某些语法关系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句子和句子成分 第一节句子 句子:由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片段。 特点:1.句子的两头都有较大的语音停顿,使它同不的句子分隔开来;2.每一个句子都有一个语调,以表达讲话人对句子所叙述的思想内容的情感和态度。(语调:表达情感、态度的语音形式。)3.书面语中,句子后面用句号或问号、叹号等表示停顿和语调。 句子同词、词组的区不: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都有一定的语调。词、词组是语言的备用单位,只能作为句子的构件材料或构件单位,没有语调。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负担着完成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人物。(依照句子的交际功能,)通常被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 一、陈述句

三年级必须掌握的词语

三年级词语 1 双桨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水悄悄 愉快安排推开波浪飘荡倒映伙伴 2 查词典聪明突然烈日当空惊涛拍岸岩石 声音波涛情景词语意味深长 3 石径打霜停泊发愁姑苏城寒山寺 4 做事发现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输送 肥美飘零回归茁壮葱翠 读读背背:根深本固浇树浇根根深叶茂叶落归根5 北大荒银灰抖动波纹大豆燃烧铃铛山岭 白茫茫映照顿时脸庞一碧如洗赞美挺拔热闹非凡血红橘黄金黄茄子紫梨黄 6 素有连绵起伏淡淡犹如格外漂浮掩映 一般口令夜幕初垂镶嵌悠扬层层叠叠荡漾远眺葱绿轻柔围绕心旷神怡 7 奇妙纯净视线忍不住蓝晶晶依山而建圣地 窗帘湛蓝映衬雄伟透亮对照明洁壮丽神圣读读背背:高堂广厦玉宇琼楼错落有致曲径通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目不暇接美不胜收8绒球降落伞嘱咐表面沙漠迷惑泥土百万富翁可爱生根长叶亲切泥巴金灿灿竞相开放9 麦子一份迫不及待食品保存防止拜访仍有抚摸

10两件混天绫滔天巨浪摇晃刀叉砍树随即扔去纵深胡作非为原形气冲冲火焰水晶宫兴风作浪读读背背:雏鹰展翅老马识途鱼贯而入倾巢而出 鸡飞狗跳狼奔豕突群龙无首狡兔三窟 第四单元 11 侵略打仗受伤磨坊信心招集动员抵抗失败 战斗灰心成功 12 卧薪尝胆吴国表示奴仆灭掉免除建议 夫妇舂米推磨柴草努力败仗屈辱谋臣万般无赖后患耻辱转弱为强 13 听诊器克服沿着仔细分析诊断木管效果 形状异常如果缓步发现研究 读读背背: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发奋图强救亡图存卧薪尝胆催人奋进羽翼丰满报仇雪恨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_____《古今贤文.劝学篇(上)》 第五单元 14 浅水湾沐浴舒服剧场精彩闹市商店夜晚 一串串繁华和煦倾听举世闻名观赏聚集

小学语文词语搭配集锦和检测

小学语文词语搭配集锦 严格的(地)要求严明的纪律严肃地批评严重的问题 严整的军容严密封锁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喜爱东西爱好运动热烈欢呼热烈欢迎 热情接待发现问题发展生产发射火箭 发布新闻发明成果发出声响发出警告 开展活动开发资源开辟土地营救遇险群众抢救危重病人挽救失足青年明媚的春光明亮的灯光 明亮的大眼睛强烈的阳光温暖的阳光晴朗的天气 明朗的态度安定的生活安静的教室安详的面容 平静的湖面宁静的夜晚寂静的夜晚周密调查 周密安排组织严密结构严谨精密计算 改进技术改进方法改进工作改进工艺 改造环境改造自然改造思想交换看法 交换作品交换意见交流经验交流人才 交流商品坚定立场坚定信念坚定信心 坚定思想坚决斗争坚决反对坚决支持 坚决拥护激烈的战斗强烈的阳光强烈的愿望 剧烈的跳动剧烈的运动整齐地排列清晰地记得 艰苦的生活刺骨的寒风难忘的日子时代的颂歌 高大的白杨树美丽的公园高大的城楼葱郁的树林 长长的堤岸朱红的琉璃瓦迷人的画成群的海鸥 浩瀚的大海美丽的小城金色的理想金黄的麦浪 蔚蓝的天空起伏的丘陵矗立的山峰矗立的宝塔 险峻的山峰成簇的树叶五彩的瑶池灿烂的阳光 瑰丽的花朵朴素的生活泥泞的小路弯弯曲曲的山路蜿蜒的山路崎岖的山路坎坷的人生美丽的村庄 洁白的羽毛欢乐的小鸟激动的心情漆黑的夜晚 勇敢的战士红红的嘴唇古老的长城透明的玻璃 伟大的祖国伟大的领袖知识的海洋破旧的茅屋 熟悉的面孔改变模样传递信息波光粼粼的湖面皎洁的月光尽情地欣赏艰巨的任务顽强地生活 坚强的战士激励前进激烈的战斗自由自在地生活美好的品质目不转睛地看着美妙的诗篇详细地叙述 详细地记录神圣的土地贫瘠的土地鲜明的个性 喧闹的街市出神地望着仔细地观察 陡直的山崖魁梧的身躯朦胧的月色和蔼可亲的老人高尚的品格动听的歌声滔滔不绝地说慈祥的脸 无边的大海清新的空气各色的花纹迂回的山路 累累的果实晶莹的露珠清幽的月光古老的城市

英语常用精彩课堂用语

英语常用精彩课堂用语 一、Getting the pupils ready for class组织教学 二、Revision复习 三、Presentation介绍; 四、Drill操练 五、Practice练习 六、Consolidation巩固

一、Getting the pupils ready for class组织教学 's time for class.上课时间到了。 's begin our lesson.我们开始上课。 up,please!请起立! morning,boys and girls!大家早上好! will teach you English this term.这学期将由我教你们英语。 am a teacher trainee.我是一位实习老师。 morning,teacher!老师早上好! afternoon,class!同学们下午好! afternoon,teacher!老师,下午好! down,please.请坐。 you got anything to report to the class,monitor 班长,你有什么向班级汇报的吗 is absent today今天谁缺席了 Ming is absent.张明缺席了。 everyone here都出席了吗 is here except Li Ning.除了李宁,全都到了。 is he absent他为什么缺席 is ill. He has asked for sick leave.他病了,他已请了病假。 you a new pupil你是新同学吗 me to introduce myself,please.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 are you from你从那里来! am from Beijing.我来自北京。 did you spend your Sunday星期天你是怎么过的 had a picnic.我们去野餐了。 had a very good time.我们玩得很痛快。 time is it now现在几点了 's ten past eight.八点十分了。 the window,please.请打开窗户。 shut the door. It is very cold today.今天很冷,请把门关上。 the window open,please.请开着窗户。 are you你好吗 , thank you ,and you很好,谢谢!你呢 'm fine too.我也很好。 name is Wan Lin.我叫王林 quiet,please.请安静 ,please.请安静。 talking.不要讲话了。 't talk any more.不要在讲话了。 is on duty today谁值日 am on duty.我值日。 have done your duty very well.你值日生工作做得很好。 classroom looks clean and tidy.你们教室看起来既清洁又整齐。 is the chaik粉笔在哪 the drawer.在抽屉里。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优选稿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 、,《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 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 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防:《说文》:“防,堤(堤)也。” ①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 年》)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 ⑤君子行有防表。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②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③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⑤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 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 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 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 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⑥时穷节乃 见。(文天祥《正气歌》) ⑦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⑧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⑨(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传》) “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词语

词语 1、ABB: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 AABB: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净、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日日夜夜、来来往往 AABC: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ABAC: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自言自语、无影无踪、无法无天、无边无际、各种各样 2、又()又(): 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松又软、又香又脆 ()来()去: 游来游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走来走去

不()不():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3、带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左右为难、黑白分明、舍近求远、因小失大、头重脚轻、积少成多、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大同小异、小题大做、大呼小叫、左膀右臂、前因后果、前仰后合、大惊小怪、南辕北辙 带数字的成语: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方百计、万紫千红 八字成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历史故事的成语:闻鸡起舞(祖逖)、惊弓之鸟(更羸)、画龙点睛(张僧繇)、胸有成竹(文与可)、杏林春满(董奉)、纸上谈兵(赵括) 神话故事的成语: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寓言故事的成语:刻舟求剑、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买椟还珠、坐井观天 4、反义词: 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熟—生、冷—暖、重—轻、沉—浮、进—出、升—降、香—臭、是—非、长—短、老—少、慢—快、宽—窄、强—弱、穷—富、胜—败、贵—贱、内—外、恶—善、加—减、清—浊、廉—贪、功—罪、正—偏、奖—罚、优—劣、勤—懒、进—退、买—卖、正—反、爱—恨、贫—富、 饥寒—温饱、索取—奉献、真诚—虚假、冷漠—热忱、 安全—危险、复杂—简单、虚心—骄傲、热情—冷淡、 诚实—虚伪、傲慢—谦虚、懦弱—勇敢、丑陋—美丽、

现代汉语造词方法探析

河北师范大学 成人教育本科学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有”字的意义和性质 作者:高伟伟 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08级完成日期:2010年04月25日

试论“有”字的意义和性质 高伟伟 摘要: 狭义“有”字句和方言“有”字句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中的“有”都统一在表“存在”的本义下,分别表示事物、性状、事件的存在。“有”字的词性是动态的,根据后接成分从名词到名动词到谓词的不同,而呈现出一个由动词到准谓宾动词再到副词性确认标记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有;本义;存在;动词;准谓宾动词;副词性确认标记关于“有”字句的研究,本文主要涉及普通话和方言中的有”字句。普通话中主要是“狭义‘有’字句”的研究,该类研究认为“有”是动词,后接名词宾语;方言中主要是“有+VP”句式的研究,两类研究没有为这两种“有”字句现象做一个统一的解释。方言是汉语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分支,和汉语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二者之间的差异是语言内部矛盾,应该可以统一在汉民族共同语下。本文拟从共时角度出发,结合普通话和方言中“有”字句的研究,根据语言的内部联系,探讨现代汉语“有”字的本义和性质。 一、“有”字的意义 ㈠.“有”的本义是表示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存在许慎《说文解字》释“有”:小篆字形为“[XC]”,以手取肉形。本义为“不宜有也”。例句《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1]有人根据“以

手取肉”的小篆字形,认为“有”字的本义是“据有”,并且进一步解释说,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不应该的,所以是“不宜有也”。此说没有解释为什么作者选用“日月有食之”作为例句,例句中的“有”显然不是“据有”。日食、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宋代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古人的自然科学知识远没有宋人发达,他们敬畏自然,相信巫术,认为“日食”、“月食”是一种不祥的天象,故说“不宜有也(不适宜存在这种天象——作者注)”。可见“有”的本义是指客观存在日食、月食这种不受古人欢迎的天文现象,“有”是指客观现象的“存在”。为什么有以日食、月食为表象存在的对象呢?古人崇拜自然现象,以为这是上天给人类的一种信息,是否遵从这种信息,关系到人类行动的顺利与否。所以古人信奉占卜,巫术盛行。最初的文字被专门用作记录占卜结果,因而有了“甲骨文”,或者干脆直呼做“殷商卜辞”。先秦文献多次出现“日月有食之”的记载,足以证明“日食”、“月食”现象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用它来传达“有”的“存在”意义就更加昭显。 那么,“日月有食之”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孔颖达在解释《春秋经?隐三》中的“日有食之”时是这样说的:日有食之,言有物来食之也[2]。可见,这里的“有”是表“存在”的动词,“据有”义在这里是讲不通的。为什么采用“以手取肉”来代表字形?“古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征象。”[3]

古汉语常见实词词义讲解

一、重点实词 【道:1.道路:任重道远2.方法、途径:策之不以其道 3.说、讲述、告诉:微不足道、说长道短】【恶:1.罪恶、坏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恶贯满盈 2.厌恶、憎恨、嫉妒:死亦我所恶】【非:1.违背:非礼勿视2.错误、不合理:为非作歹、文过饰非 3.不、不是:非同小可、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负:1.倚仗、凭借:负

势竞上;2.背、负载:负荆请罪 3.违背、背弃:忘恩负义;4.辜负:不负众望 5.失败,与胜相对: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6.亏欠:负债累累} 【复:1.返回:至今九年不复 2.恢复:万劫不复 3.回答、答复:不敢出一言以复 4.报复:复仇 5.重复:山重水复 6.再、又:无

以复加】 【固:1.坚固:固若金汤 2.本来、原来:人固有一死 3.顽固、固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故:1.原因、缘故:2.旧、原来:温故知新、吐故纳新 3.老朋友、故交:一见如故 4.故意、特意:明知故犯】

【顾:1.回头看:入门不顾;2.看:顾名思义、顾影自怜;3.照顾、顾息:念父母、顾妻子; 4.顾虑: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5.探望、拜访:三顾茅庐】 【过:1.经过、走过:三过家门而不入;2.超过、胜过:胆略过人; 3.过失、过错:过而能

改、善莫大焉】 【患:1.担心、忧虑:患得患失;2.祸患、忧患:防患于未然;3.害病:病患、患者】【或:1.有的,有的人:或凭或立;2.有时、偶或: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3.或许、也许:】 【及:1.追上、赶上;

2.至、到:推己及人; 3.比得上:小知不及大知 4.和、与、同】【即:1.就、便、立即2.就是 3.即使】【疾:1.疾病:积劳成疾、讳疾忌医 2.疾苦、苦痛:百姓疾苦 3.痛心、痛恨:疾恶如仇 4.快速、强烈:疾风知劲草】

机关单位必须掌握的词语

机关单位必须掌握的词语 坐了二十多年的机关,听了二十多年的新闻,写了二十多年的材料,吃了二十多年的皇粮,走了二十多年的红道,拿了二十多年的俸禄,想了二十多年的问题,终于概括了一些共性的东西。 无论你想不想当机关干部,愿不愿当机关干部,只要你还是一名机关干部;无论你是机关带冒号的干部,还是没带冒号的干部,只要你还是一名机关干部,那么以下这些实用性的“老套套”你还真得掌握一些。 你可以不写材料,但你必须懂材料;你可能是外行,但如果需要你指导行呢?所以,你就看着办吧! 一、常用排比 最常用的三字词:可概括为性、感、多、点,不、化、新、力。 1、XX性: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2 、XX感: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 3、多XX: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多措施、多力量、多元素。 4、XX点:出发点、切入点、突破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5、不XX:不松劲、不懈怠、不退缩、不畏难、不罢手、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 6、XX化:法制化、规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性、时效性; 7、新XX: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8、XX力: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感染力、亲活力;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进取心、责任心、上进心、公仆心; 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 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 当前工作要有新水平、队伍建设要有新面貌、廉政建设要有新举措、自身建设要有新发展、部管理要有新突破。

小学二年级语文词语搭配填空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词语搭配填空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二年级语文词语搭配填空练习题 1、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葫芦藤()的绿叶()的图画()的高粱 ()的山峰()的高粱()的灯笼()的苹果 ()的手臂()的棉花()的雄鸡()的云海 2、词语搭配,练一练。 (1)金黄的火红的欢乐的洁白的 旗帜鸽子果实乐曲 (2)庄严的广场可口的纸船慈祥的木牌 拼成的国歌美丽的猴子蓬松的微笑 宽阔的图案漂流的风筝淡淡的钢丝 矗立的纪念碑神气的草莓细细的光芒 3、照样子,在括号了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1:(红红的)太阳 ()天空()梨花()草地 ()景色()稻子()迎春花 例2:碧绿的(小草) 寒冷的()清澈的()蓬松的()崭新的() 翠绿的()健康的()羡慕的()遥远的() 【篇二】 例3:高兴地(跳舞) 亲切地()满意地()仔细地()兴奋地()顺利地() 飞快地()深深地()伤心地()不住地()用力地() 例4:(机灵)的小鸟 ()的浪花()的波纹()的小鸟 ()的景象()的月光()的小鱼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心爱的快活的火红的伤心的 5、照样子,写词语。 例:明明白白 例:雪白雪白 例:白茫茫

例:悄悄地 例:又大又红 例:美丽极了极了极了极了极了 例:想了想了了了了 例:荡来荡去来去来去来去来去 例:立刻喊起来立刻立刻立刻立刻 例:一棵比一棵壮一比一一比一 例:无影无踪无无自自各各 【篇三】 6、词语手拉手。 晒灯笼举队伍拉京戏山川长 挂马车露图画唱象棋长城美 坐太阳排火把弹钢琴长江耸 伸纤绳画笑脸下二胡珠峰涌 拉脖子翻跟头喊号子 传国旗堆雪景飘着雪花晒河水 挥锣鼓打雪仗铺着泪水栽开水 聚喜讯看风车披着雪毯抽小树 敲人气转雪人流淌着雪装喝衣服 7、照样子填一填。 栽(树苗)做()观()讲() 喂()养()学()练() 捕捉()保护()爱护()梳理() 8、照样子,写词语。 例1:一片片叶子 一把把一只只一块块一粒粒 一条条一棵棵一朵朵一只只 例2:一(块块)菜地 一()稻田一()卫星一()雪花一()虫子一()大象一()笑脸一()大象

古代汉语词义的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

古代汉语词义的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 一、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通常有一个意义是词义引伸的起点,是其他意义派生的源头。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其他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就是引伸义。 本义不一定就是词的原始意义,即造词之初所表示的意义。因为在文字产生之前某词的原始意义我们已无从知道。所以通常所谓的词的本义,是指通过文献资料所能证明的词的最早的意义。例如: ①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经》) ②水暴益。(《吕氏春秋》) 上面三个句子中的“行、益”二个词的意义就是本义。 引伸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例如,息字,其本义为气息、呼吸、喘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 引伸为休息、止息: 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又引伸为灭: 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周易》) 从引伸义与本义之的关系看,可把引伸义分为直接引伸义与间接引伸义两类。 从本义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直接引伸义。从引伸义再进一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伸义。例如,“朝”的本义是“早上”,引伸为“早上省视父母或君主”,这是直接引伸义。再引伸为“朝见、朝”这是间接引伸义。 以本义为起点向某一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意义的引伸方式叫连锁式引伸。又叫链条式引伸。上边所举的两个例子就是连锁式引伸。 有时,以本义为起点向不同方向派生出若干个直接引伸义。这种引伸方式称为辐射式引伸。例如,“引”的本义为“开弓”。由“开弓”直接引伸出如下的四个意义:①延长、伸长;②引导、率领;③后退、退却;④取过来。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具体的词的引伸方式往往不是简单的链条式引伸或简单的辐射式引伸,而是复合性的。即连锁中有辐射、辐射中有连锁。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如果从本义与引伸义之间的联系方式上看,那么引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相似引伸、相关引伸与相因引伸。

语文四年级下册需要掌握的关联词用法大全

一、小学都有哪些需要掌握的关联词 1、并列关系 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一边…一边…又…又…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 例: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2、因果关系 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既然…就…由于…因而………因此…… 既然…那么………因为……之所以……是因为…… 例: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3、转折关系 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可是……尽管…还是… 例:①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②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4、选择关系 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 或者…或者…宁可…也…不是…就是…与其…不如… 例: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5、假设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如果…就…要是…就…假如…就…倘若…就…即使…也…

例: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6、条件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 例: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7、递进关系 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而且…不仅…还… 例:①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二、小学生该如何使用呢?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要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结合方法去判断就能省时省力许多。名师君在此分享五个方法点,结合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1、分清各类关联词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例如:“我们努力学习,期末取得优异成绩。” 加上关联词后,句子就变成: 因为我们努力学习,所以期末取得优异成绩。 如果我们努力学习,期末就能取得优异成绩。 只有我们努力学习,期末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第一句是因果关系,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第三句是条件关系。 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我们说话、造句或作文的需要来确定。 2、配对使用关联词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只要努力学习,才会取得优异成绩。 解放军宁可挨饿,不如打扰老百姓。

小学语文词语搭配练习题

词语搭配练习 1、下列词语搭配错误的一组是第()组。 (1)改正方法(2)周密安排 (3)提高效率(4)发扬传统 2、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1)壮阔的场面(2)喧闹的大河 (3)丰富的景观(4)精美的水彩画 3、下列词语中与“接受”一词搭配不当的是第()个。(1)教训(2)批评(3)情况(4)任务 4、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合适的是第()个。 (1)惊恐地望着(2)不住地埋怨 (3)粗糙地叙述(4)细细地研读 5、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1)收拾残局(2)接洽工作 (3)提供通道(4)增强收入 6、下列词语中搭配合适的是第()个。 (1)方法简练(2)改进错误 (3)恢复平静(4)总结精神 7、下列词语中搭配合适的是第()个。 (1)款式新颖(2)接受学习 (3)心情灿烂(4)抒发热情 8、下列词语中搭配合适的是第()个。 (1)克服问题(2)研究态度 (3)打破宁静(4)吸取教育 9、下列词语中与“打破”一词搭配不合适的是第()个。(1)常规(2)沉默(3)计划(4)情面 10、下列词语中搭配合适的是第()个。 (1)辽阔的场面(2)罕见的奇景 (3)优美的环境(4)浓浓的薄雾 11、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1)改道行驶(2)提高能力 (3)干涉内政(4)响应政府 12、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1)吸取营养(2)接受考验 (3)推动经验(4)截留税款 13、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1)提高水平(2)改进技术 (3)辨别真假(4)鼓励斗志 14、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1)品德高尚(2)大雾弥漫 (3)心情痛恨(4)技术高超 15、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是第()个。 (1)解除警报(2)挖掘沙土 (3)克服错误(4)抵御狂风 16、下列词语中搭配合适的是第()个。 (1)维护环境(2)保持稳定 (3)发挥传统(4)改革方法 17、下列词语中搭配合适的是第()个。 (1)经受考验(2)提高任务 (3)明确工作(4)响应教育 18、下列词语中搭配合适的是第()个。 (1)雄伟的丘陵(2)飘逸的云彩 (3)纯净的天空(4)丰富的财产 19、下列词语中搭配合适的是第()个。 (1)悉心照料(2)颁布任务 (3)揭穿阴谋(4)端正目标 20、下列词语中与“山峰”一词搭配不合适的是第()个。(1)险峻(2)俊俏(3)巍峨(4)高耸 21、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合适的是第()个。 (1)磨炼意志(2)打捞沉船

关于汉语造词方法的论述

关于汉语造词方法的论述 关于汉语造词方法的论述王春梅(阿尔山市第二中学,内蒙古阿尔山,137800)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 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 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 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草根工业:喻指 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 发展的企业。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 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绿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气候;余热;婆婆;短平快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 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 新词语。 ⑶、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 方法。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谈,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 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这 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踢皮球”、“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 范围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那个本体为对象的。 三、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語,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以专称代指通称。如:伯乐,原为韩愈《马说》中的人名,擅长相马的人后来代指擅长 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 ⑵、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如:红包: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 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菜篮子: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菜篮子”:是城镇居民采购 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红包”:使用红纸包着钱币,象征喜庆、吉祥,以示奖励。 ⑶、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如: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大团结: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而得名。国脚:专指具有高超球 艺的国家级的足球队员。 ⑷、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一些领导同志在阅 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爬格子: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拿“爬

古汉语字典常考字词释义

锁定高考2010系统复习3: 古汉语字典常考字词 释义 阿:偏袒艾:停止、完结(方兴未艾)爱:怜惜;吝惜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按:巡视;考察 B 败:败北,失败拜:授给官职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报:断狱,给……回信、答复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被:施及;通“披”备:完备本:根源 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比:并列,接连地,勾结,比较,等到 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毕:全、都嬖:宠爱庇:遮蔽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薄:靠近伯:排行第一,爵位,称霸擘:大拇指逋:逃亡 C 采:文章的辞藻骖:三匹马拉的车苍:灰白色操:操守曹:辈(类、属、侪、徒、等)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超:超过、胜过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掣:牵引,拉(掣肘)沉:古代常写做“沈”陈:陈列,通“阵”诚:假设,果真,的确乘:古代一车四马丞:辅助逞:炫耀,显示媸:丑弛:放松驰:疾行褫:夺啻:仅仅,只有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饬:整顿、整治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稠:多而密初:才、刚刚除:台阶,任命刍:割草,牲口吃的草楚:痛苦(楚楚:茂盛,鲜明) 触目惊心怵目惊心(区别)黜:废黜绌:不足(相形见绌)舛:违背,错乱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方高于自己次:临时驻扎,按顺序刺:名片聪:听力好从:使……跟从,通“纵”殂:死亡徂:往蹴:踩猝:突然蹙:紧迫,窘迫爨:烧火做饭忖:思量,揣度措:放置厝:放置错:镶嵌 D 达:得志怛:痛苦、忧伤黛:青黑色贷:借出,宽恕逮:达到迨:等到殚:竭尽耽:沉溺但:只、仅仅,徒然惮:畏惧当:面对,判罪,应当党:一种组织,袒护、偏袒刀笔:管刀笔的小官祷:祈祷道:规律得:能够镝:箭头弟:

小学语文1-6年级量词分类大全和常见搭配组合

小学语文1-6年级量词分类大全+常见搭配 十八类常见量词 1、表示人的量词 个、位、条 其中“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 例如: 一个人一个大人一个小孩 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画家 一个司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 一个士兵一个朋友一位同学 一位老师一位客人一位长官 一位代表一条好汉 2、表示动物的量词 只、匹、头、条、峰 例如: 一只狗一只鸟一只猴子

一只鸡一只大象一只羊 一只猫一只老鼠一只蝴蝶 一只虫一匹马一头牛 一头羊一头驴一头骡 一头豹子一条蛇一条鱼 一条虫一峰骆驼 3、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 个、只、颗、根、张、片、条 例如: 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 一个脑子一颗脑袋一根头发 一根眉毛一只眼睛一个鼻子 一个耳朵一张嘴一片嘴唇 一颗牙齿一个舌头一个下巴 一条胳臂一只手一个手指头 一个拳头一条腿一只脚 一条尾巴一颗心 4、表示植物的量词

棵、株 例如: 一棵树一棵白杨一棵草 一棵松一株水稻一株树 一株麦子一株小草 5、表示水果的量词 个、粒、根 例外: 一粒葡萄一根香蕉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柿子一个梨一个李子一粒葡萄一根香蕉6、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 朵、片、条、颗、粒 例如: 一朵花一朵玫瑰一朵红梅 一片叶子一颗种子一粒米 7、表示食物的量词

顿、道、片、块、根、个、粒 例如: 一顿饭一顿早饭一份早餐 一份午餐一份晚餐一份中餐 一份西餐一份点心一根油条 一个包子一个馒头一根鸡腿 一个鸡蛋一片肉一块牛肉 一个三明治一道菜一道汤 一片面包一块蛋糕一根冰棒 一片饼干一粒糖果一片西瓜 8、表示餐具的量词 根、把、张 例如: 一根筷子一把叉子一把汤匙 9、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词 张、把、条、张、台、根、个、块、盘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方式研究

第37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月 Vol.37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an. 2015 ────────── 基金项目:安徽三联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4S004) 收稿日期:2014-08-06 作者简介:刘婧(1983-),女,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32-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造词方式研究 刘 婧 (安徽三联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01) 摘 要:新词语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折射出社会的变迁,浓缩年度的世态民情。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公布的当年产生的新词语作为语料,就近三年新词语(2011—2013)的构词方式进行探析,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新词语的发展,规范新词语的使用。 关键词:新词语;造词方式;《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1-0032-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1.009 The Study on Chinese New Word’s Creation Method in Recent Three Years LIU Jing (Department of Fundamentals, Anhui Sanlian College, Hefei 230001, China) Abstract: New phrases can reflect a vivid feature of times and the vicissitude of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n crystallize the yearly customs of society. The word formation ways in recent three years (2011-2013)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newly emerged phrases published in the Report of Life Status of Chinese Language . It aims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hrases and normalize their usage. Key Words: new phrase; word formation approach; Report of Chinese Language Life Situation 一、引言 语言文字是社会发展的显性表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我们可以从随之产生的新词语上全面地了解社会发展的轨迹。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折射出社会的变迁、浓缩年度的世态民情。当然,新词语的鲜活生命力不仅体现于此,我们也能看到词语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对新词语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究,这无论对于语言学还是社会学来说,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本文所研究的新词语语料来源于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统计了上一年度出现的高频新词语,这些高频新词语都是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出现的语料中筛选出来的。本文所研究的最新词语界定为三个方面:新词、新语和新义。如新词、新的固定短语、新的构词单位,或者已有词语产生的新义、新用法都在研究范围内。 二、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及造词方法 《报告》自2006年以来,对于每一年出现的新词语都做了详细的统计。从2006年至2010年,语委公布的新词语的数量分别是:171、254、359、396、500条。到了2011年,共产生594条新词语。2012年,共有585条新词。虽然2013年产生的新词语还尚未公布,但我们已能从网络、媒体和报纸上获知很多。新词语产生的数量逐年递增,而这些新词语的产生主要有哪些途径呢? 从造词方法上着手探究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发现新词语的造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修辞造词 沈孟缨先生曾指出修辞造词是值得重视的一条产生新词语的重要途径[1]。如比喻、借代、夸张、转类、仿拟等方式。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现阶段通过修辞方式的渗入创造的新词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作用是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