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考点命题.小学教育目的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学题库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题库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题库及答案、名词解释1.教育2.培养目标3.美育4.学校教育5.教育方针6.智育7.教育目的8.教学原则9.体育10.教育功能11.学制12.德育13.基础教育14.复式教学15.课程标准16.义务教育17.课程计划、填空题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的一门科学。

2.“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的3.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年颁定的“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5.课的类型基本上分为和两大类。

6.《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大约成书于。

7.欧洲中世纪僧侣封建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七艺”,即文法、、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8.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和。

9.在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10.杜威的教育代表作是。

11.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12.古罗马时期昆体良所著的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13.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的“四书”和“五经”。

其中,“四书”包括:。

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利托尔诺提出了观点。

15.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是年颁布的“”。

16.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

17.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18.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特有的。

19.1922年公布的“壬戌学制”,也称作“2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考试。

21.个别指导、小组教学和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

22.“发现教学法”是国教育理论家提出来的。

23.“教育”一词在我国始见于《》。

24.教育学主要是以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

25.«»是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论的著作。

作者是。

26.夸美纽斯的《》是西方近代最早的系统完备的教育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问世。

27.«》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初步具备了“教育学的雏形”。

小学教育学考点要点归纳总结

小学教育学考点要点归纳总结

小学教育学考点要点归纳总结一、小学教育目标与任务1.小学教育的特点和任务:小学阶段是教育的起点,其教育任务主要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教育;小学教育的特点是综合性、基础性、启蒙性和长时效性。

2.小学教育目标: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小学教育内容与课程1.小学教育内容:小学教育内容包括思想道德、语文、数学、外语(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活与技术、艺术与体育等学科内容。

2.小学课程设置:小学课程设置需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包括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方法等。

3.小学教材的选择与使用:小学教材的选择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现实需求,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小学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1.小学教学方法:小学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小学教学手段:小学教学手段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四、小学学生发展与教育评价1.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小学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包括逐步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思维、由依赖到独立等。

2.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包括感知与记忆能力、注意力与思维能力、情感与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

3.教育评价:小学教育评价应注重发现学生的潜能与特长,以综合评价为主,包括考试评价、日常评价和终期评价等。

五、小学教师专业素养与教育管理1.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小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学基础知识,掌握小学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具备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养成教育能力。

2.小学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管理包括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应注重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师生关系。

小学教育学的考点要点主要涉及小学教育目标与任务、小学教育内容与课程、小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小学学生发展与教育评价、小学教师专业素养与教育管理等方面。

小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

小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开展水 平
生产力和科技开展的状况是确
定一定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物质根底。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展水平不同,
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
求就不同。
2.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在一定生产力根底之上建立起来的生产 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 育目的确实定就必然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 度相联系。
有效的社会教育目的必须通过个人教 育目的的实现而实现。反之,有效的 个人教育目的也必须考虑到社会教育 目的,以社会教育目的为设定和实现 的前提。
孤立或割裂两者的关系,就会形成片 面的教育目的,乃至导致整个教育观 念上的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 别和联系
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 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是全部教育活动 的主题和灵魂。
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不将个人的自由开展
同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开展的需要结合起来,
所谓符合人性的自由开展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三〕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 主张在教育过程之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 己的目的。
杜威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本身联
系起来,反映了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觉,同
时他也注意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
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开展以及未来幸福生 〔1〕社会开展与个人开展之间在社会历史开展的总体上是统一的。
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又以客观性为前提。 恰当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又必须考虑到社会开展的现实和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开展的规律。
活的目标效劳。
教育的社会目的与个人目的应当 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组 成完整的教育目的整体。
小学教育学第五章教育目的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小学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 C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面向全体学生 C.强调创新教育 D.取消应试教育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心目中理想的人是( B ) A.普遍发展的人 B.个性全面发展的人 C.充分发展的人 D.自由发展的人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C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D.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1.普及性础。
3.强制性
2.1 同步练习题
选择题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D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 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D ) A.初等教育 B.义务教育 C.平民教育 D.普及教育 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C ) A.6年 B .8 年 C.9年 D.12年
填空题
1.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 文化知识 的教育,是培养公民 的普通 __________ 基本素质 的教育。 __________ 2.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 南洋 公学。 _______ 1904 3.清政府于_________ 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 义务教育。 程》,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_________ 4.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 两条腿走路 针:一是坚持“ ____________”的办学方针,二是 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 5.《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 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管理体 基础 制。
简答题
简述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10年1月)

小学教育学 第五章 教育目的

小学教育学 第五章  教育目的
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裴斯泰洛齐
• 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 发展。• 卢Fra bibliotek:自然主义教育
• 对个人本位论的评价:
• 个人本位论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有一定合理性,至今仍对教育 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 如不将个人的自由发展同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所 谓人性的自由发展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 对社会本位论的评价: • 社会是个体存在的基本条件,但社会并不是个体存在的终极目的; • “人生的最终目的不是生存,而在于思考和觉悟的程度”——亚里士多德 • 教育目的如果只看到教育对象存在的条件,而不顾教育对象自身的需要,
是有失偏颇的。
• (二)个人本位论 • 1.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 2.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 “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
教学目标
• 案例1:专业培养目标
• 《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一、培养目标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
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心理咨询机构或其他单 位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 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五章 教育目的
汇报人署名 汇报日期
章节提要
• 第一节 教育目的及其确定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及其确定
• 一、教育目的概述 • 二、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 三、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教育目的概述
• 问题:教育有没有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2022年1月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高频考点(含答案及解析)

2022年1月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高频考点(含答案及解析)

十一月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高频考点(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A、剩余价值学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参考答案】D2、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B、教师的专业素养C、教师的个性品质D、师生关系【参考答案】B【解析】:当代教师素质能力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3、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谈话法的含义,即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4、在教育思想史上明确提出教育应该以儿童、活动、经验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A、卢梭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C5、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侵犯了学生的()A、隐私权B、名誉权C、人格尊严权D、受教育权【参考答案】C6、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B、科技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选修课【参考答案】D【解析】: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属于课堂教学。

7、教育学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是()。

A、教学工作B、教学方法C、教学组织D、教学策略【参考答案】B【解析】: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8、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B、发展学生的智力C、形成技能D、培养个性【参考答案】B9、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参考答案】C【解析】:所谓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小学教育学试卷五套

小学教育学试卷五套

小学教育学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C.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 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2.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A. 传授者B. 引导者C. 监督者D. 评价者3. 小学教育中,哪种教学方法最受推崇?A. 讲授法B. 探究法C. 练习法D. 演示法4.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什么?A. 读写算B. 观察力C. 思维能力D. 自我管理能力5. 小学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教育目标B. 社会需求C. 学生兴趣D. 教师专长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2. 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读写算能力。

()5. 小学教育中,课程设置应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______。

2.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扮演______的角色。

3. 小学教育中,最受推崇的教学方法是______。

4. 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______。

5. 小学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2. 简述小学教育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

3. 简述小学教育中应采用的教学方法。

4. 简述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5. 简述小学教育中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小学教育中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请设计一个小学教育中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请设计一个小学教育中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请设计一个小学教育中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教育学简答题

小学教育学简答题

1、简述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2、简述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1)高度的科学性与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3、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1)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2)要有正确的教育内容(3)恰当的教学方法(4)富有表现力的预言和整洁的板书(5)严密组织的教学过程4、简述教师正确使用教科书应该做到哪些?(1)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的各范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2)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3)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4)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引进适合学生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5)结合本地区需要,补充本地区乡土教材(6)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5、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是什么?(1)教师应具备深入的学科知识素养(2)教师应具备广泛的文化素养(3)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6、简述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会僧学习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2)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学习(3)学生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7、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1)发展基础教育(2)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简述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人格特征是什么?(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2)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3)心胸开阔,兼容并包9、简述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0、简述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更好(3)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教育学考点命题.小学教育目的第二节小学教育目的一、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据(一)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是培养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也是教育实践中的根本问题。

教育目的可以说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

一般说来,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体现了小学教育的本质,是小学教育活动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小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规定着小学教育的方向和内容,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1/ 3
1.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小学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方向。

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因此,小学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受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

2.小学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目的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共同活动的基础。

因此,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实现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

3.小学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教育活动既然以教育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衡量和评价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也应是小学教育目的。

比如,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评价;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的评价等工作,虽然可以也必须有非常细致的具体评价标准,但是所有细化的评价标准的最高价值预设都来源于小学教学目的,都必须以小学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

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最新资料推荐------------------------------------------------------ 当具体评价标准有违教育目的时,就需要对具体评价标准做出修正。

(二)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小学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经济条件、文...
3/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