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材料
某老中医药专家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公示材料(参考模板)

XX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XX,XX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2001年评为XX省名中医,2004年评为XX省教学名师,XX省“十五”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常务委员。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XX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13年被评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主要事迹如下:XX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家学渊源,1965年7月毕业于XX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从事医、教、研工作51年,对父辈的脾胃学说研究创见多有继承和发挥,尤其对脾胃气机出入的认识,发前人所未发,将脾胃气化学说应用于临床,一方面可对一些疑难病症提出新治法、新思路,提高中医疗效;另一方面对于危重病症,以“保胃气”作为首要治疗目标,纠正目前临床普遍存在的“只重指标,不重整体疗效”的对症用药弊端。
XX教授善将经方与时方并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善以脾胃为中心,灵活应用阴阳五行学说,解决临床诸多复杂病症;善用对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尤对脾胃病颇有造诣,如对消化性溃疡、胆汁返流性胃、食管炎、胃癌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病等,疗效肯定。
目前仍坚持每周6个半天门诊,月门诊量约500-600人次,深受广大患者欢迎XX教授提出脾胃气化学说,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由国医大师张学文作序的《XX脾胃气化学说与临证经验》,2016年5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脾胃学术界首次针对脾胃气化提出的新学说。
该学说不仅溯本归源,从阴阳入手,将脾胃气化概括为“升降有度、纳化相因、燥湿相宜、出入有序”16字,其中以燥湿相宜为体,纳化相因为用,升降有度、出入有序为气化的运动形式;而且对于脾胃气机出入的认识,多有创见,是对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XX脾胃气化学说”2015及2016年二次列入国家继教项目,培训人数400余人;作为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共举办2次,培训人数400余人;“《难经》脉法研究与应用培训班”中培训人数共200余人,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肯定及学员的热烈欢迎。
中医科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中医科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从1987年毕业开始,陈满朝一直在县中医院工作,在长达三十多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他目睹了无数病人的痛苦。
为解除患者病痛,在历年医院条件及设施并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又没有前辈的专业指导,陈满朝逐步积累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运用中医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颈、肩、腰腿疼痛,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好评。
“患者的健康是我最大的追求”,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从医三十多年来,他始终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特长,为患者解除病痛,赢得了信赖和好评。
在坚守中医的路上,陈满朝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钻研新技术,在他的努力下,县中医院针灸科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科内医师由1人发展为7人,形成初、中、高级的人才梯队,具备医、教、研为一体的工作团队,县中医院针灸科也成为上饶市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同时,他还参与完成市厅级中医药课题3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
从医三十多年来,陈满朝治疗过的病人达二十万人次。
“从医这么多年来,虽然自己的工作比较辛苦,没有休息,没有节假日的休息,但是经过我们给病人的治疗以后呢,能够为这么多病人解除病痛,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
们就感到特别的欣慰,觉得自己能为患者解决病痛,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和满足”。
他的语言是朴实无华的平直表白,但字字句句出自真情,感人肺腑!。
老中医事迹材料

老中医事迹材料老中医是指年长的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
他们对各种疾病有着独特的看法和治疗方法,深受患者的信任和尊敬。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位著名的老中医及其事迹:一、针灸专家朱保西朱保西,江苏省扬州市人,是中国著名的针灸大师。
他在针灸治疗方面颇有建树,被誉为“中国针灸的骄傲”。
朱保西在临床实践中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明了“穴位贴敷法”,这种方法在治疗颈椎病、头痛、眩晕等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
除此之外,朱保西还独创了“线刺法”和“竹条灸”等疗法,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会得到朱保西的中医健康指导,这让许多患者受益匪浅。
二、外科医生杨谨杨谨,江苏省南京市人,是我国著名的外科医生。
他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一位老中医,致力于对疑难杂症的攻关治疗。
在杨谨的30多年临床经验中,他秉承了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创造了很多经典的治疗方案,如应对各种外伤、骨折、疝气、胃肠病等疾病的手术技术等。
杨谨不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一位慈善家。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杨谨义务前往灾区献医救人,挽救了众多生命,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医者仁心的伟大。
三、中草药专家王刚王刚,河北省保定市人,是我国著名的中草药专家。
他具有丰富的中药治疗经验和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被誉为“中草药教父”。
王刚是我国第一个得到中药博士学位的人,他在中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
他曾经说:“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才能对各种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
”王刚的中草药治疗法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育龄期妇女的不孕不育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他还创造了多种中草药调理方法,让许多患者在治疗中获得了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
综上所述,老中医们是我国医疗队伍中的宝贵财富。
他们秉承着中西医结合、预防为主的思想,为患者解决疑难杂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硕,并成为了患者的信赖之源。
让我们一起为老中医们点赞,为他们鼓励喝彩!。
名老中医养生食谱

名老中医养生食谱以下是由名老中医提供的养生食谱,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五谷杂粮养生粥材料:糯米、小米、红豆、薏米、玉米、花生等五谷杂粮适量做法:将五谷杂粮混合,并浸泡一夜。
第二天加水煮成粥状,可根据个人口感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枣。
每周至少食用两次,能够增加身体的营养摄入。
二、糙米煮水材料:糙米适量做法:将糙米加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开。
待水变成淡黄色时,即可熄火。
等水稍凉后,将糙米渣滤出,只留下清澈的糙米水饮用。
此方法适用于需要清热养胃的人群。
三、橄榄油蒜蓉炒菜材料:鲜蔬菜适量(如青菜、西兰花等),橄榄油适量,蒜末适量做法:先将蔬菜洗净,切好备用。
锅中倒入橄榄油,加热后放入蒜末煸炒,待蒜香溢出后放入蔬菜翻炒至熟软即可。
此方法能够保持蔬菜的营养价值,有助于改善肠胃消化功能。
四、红枣银耳汤材料:红枣适量,银耳适量,冰糖适量做法:将银耳用清水泡软后,撕成小朵备用。
将红枣洗净,与银耳一起加入适量的水,煮开后转小火炖煮40分钟。
最后加入冰糖炖至糖溶即可。
此汤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对女性来说尤为适宜。
五、花菇菜心炒腐竹材料:鲜花菇适量,鲜菜心适量,腐竹适量做法:花菇、菜心和腐竹分别洗净切好备用。
锅中倒入适量的植物油,加热后放入花菇和菜心翻炒,待熟软后放入腐竹翻炒均匀。
最后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即可。
此菜肴可增加蛋白质摄入,提高免疫力。
以上是几款养生食谱,每个人的体质和需求不同,请在食用前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祝您身体健康!。
名老中医采访材料

名老中医采访材料采访教授:何天有:(针灸医药)专业特长针药结合治疗面瘫、耳聋、腰突症、头痛等及男性病等疑难杂病。
详细介绍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一副会长,甘肃省针灸临床中心副主任,甘肃省领军第一层次人才,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针刺研究》杂志编委,2002年援外医疗期间获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总统骑士勋章。
2007年被评为“甘肃省名中医”。
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主要致力于针药结合从肝论治难治性疾病、传统灸法的创新研究和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与临床运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次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关于“敦煌针灸文献研究”和“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研究”主题演讲,受到国际学术同行的高度评价。
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奖励6项。
获国家自然基金地区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重大中医药科研项目1项,在研项目研究经费39万元。
主编《中医通法与临证》,重视气机与气化理论,主张从肝论治难治性疾病,结合经络学说首创“三阴穴”新穴,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功能性阳痿、慢性妇科炎症、下肢根性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取得全新突破。
主编出版《华佗夹脊治百病》,拓展了“颈夹脊”概念,结合中医学五脏核心整体观发展了“华佗夹脊”在脏腑病、肢体病、头面病方面的治疗意义。
主编出版《何氏药物铺灸疗法》,在传统长蛇灸的基础上实现了灸药结合,首创“留灸”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灸法理论。
其余名老中医:王道坤:(消化系统)专业特长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中晚期癌症及口腔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腹泻、便秘、胰腺炎、肾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低血压等。
详细介绍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某老中医药专家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公示材料(模板)

XX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XX,XX中医药大学教授,XX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1940年12月生,1965年7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1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
1965年7月原XX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大学学历,1999年被评为XX省名中医,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主要事迹如下:学术上,主张“循古拓今,师宗不泥古,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致力于发挥”。
在学术思想上总结出慢性肾脏疾病证治“五论”:一是慢性肾病以“脾肾为本”论;二是慢性肾病病机“虚、湿、瘀、毒”论;三是多途径治疗与治法交替论;力推“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原则,主张补泄交替,敛散交替,补脾益肾交替等;四是方药择用参考“中药与方剂药理”论;谨守中药“药性理论”与方剂功效主治原则;参考现代药理与应用实验检测指标等;五是善后调理“重视脾胃”论,慢性病症顾护脾胃于临证施治之始终。
临床上,50余年来从未离开临床诊疗实践,擅长中医内、儿科疾病诊治,尤善肾系病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狼疮性肾病、梗阻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的辨证论治。
制方用药上,善于相反相承,以补配消,以塞配通,以温配清,以降配升,创制出“肾衰泄浊汤”(年使用量已达11万余袋)、“肾药Ⅲ号”及“三仁肾衰泄浊方案”等有效制剂及方法,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及社会效益,且具有以中医药为主体的独特医疗风格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010年11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XX传承工作室”,历年来坚持开展四项工作:①“专家门诊”,每周出诊四个上午,每个上午限号35至40人次,常常被患者称为“一号难求”、“秒杀约号”,年诊疗7000人次左右,患者来自全省及全国各地,每每“慕名而至”。
②开设“传承讲座”,每月1-2次,传授肾病理论与临床知识、诊疗经验体会。
一位沂蒙山老中医的60个秘方

一位沂蒙山老中医的60个秘方作为一位沂蒙山区的老中医,我秉承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中医药文化,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总结出60个有效的秘方。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这些秘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的身体。
秘方一:姜汁葱白汤材料:生姜、青葱、盐做法:将5克生姜捣碎,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加入切碎的青葱和适量的盐煮沸。
可以用来治疗感冒、喉咙痛、风寒、胃痛等症状。
秘方二:荞麦壳茶材料:荞麦壳做法:将适量的荞麦壳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用小火煮30分钟。
可以用来治疗腹泻、便秘、口干口渴等症状。
秘方三:红糖生姜水材料:红糖、生姜做法:将适量的红糖和生姜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后再小火煮30分钟。
可以用来治疗感冒、头痛、风寒等症状。
秘方四:鱼腥草煮水材料:鱼腥草做法:将适量的鱼腥草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小火煮30分钟。
可以用来治疗急性感冒、肝炎、胃炎等症状。
秘方五:香蕉皮煮水材料:香蕉皮做法:将适量的香蕉皮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小火煮30分钟。
可以用来治疗便秘、燥热、口渴等症状。
秘方六:苦瓜汁材料:苦瓜做法:将适量的苦瓜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清水,榨成汁后饮用。
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黄疸病等症状。
秘方七:冬瓜皮茶材料:冬瓜皮做法:将适量的冬瓜皮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小火煮30分钟。
可以用来治疗口渴、便秘、燥热等症状。
秘方八:黄芪枸杞茶材料:黄芪、枸杞做法:将适量的黄芪和枸杞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小火煮30分钟。
可以用来调养人体、增强免疫力。
秘方九:薏米茶材料:薏米做法:将适量的薏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小火煮30分钟。
可以用来治疗水肿、湿疹等症状。
秘方十:茯苓山药茶材料:茯苓、山药做法:将适量的茯苓和山药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再小火煮30分钟。
可以用来调理脾胃、增强机体免疫力。
......60个秘方如上所示,它们分别能治疗不同的疾病,起到不同的调理作用。
我希望这些秘方能够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53个很牛的中医秘方

53个中医秘方1.治疗高血压一方我患高血压两年之久,高压一百八十四、低压九十左右,无法工作。
后食用了一个偏方,谁知吃了一副就好了。
其方是:精选山里红三斤、生地一两、白糖适量。
山里红洗净去子放不锈钢锅内煮烂,放入白糖,煮熟凉后放冰箱储藏。
每天不计时食用。
2.嗓子哑了怎么办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忽然想起了外婆曾经使用过的古法:将两个鸡蛋滤去蛋黄,留下蛋白放在碗中,像做蛋糕一样打到起泡,再用滚水冲一杯茶(乌龙效果较佳,红茶亦可)加入一些冰糖,待其溶解后,倒入蛋白内,趁热喝下去,蛋白的泡沫会浮在茶上,若将蛋白的泡沫大口吞咽下去,效果更好。
晚上服了后,第二天竟然恢复了我原来的声音,建效之速,让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中国有些愈病古法,虽说不出什么道理,却效果卓著。
希望这个简单的小方法,能对那些以「嗓子」为业的人士有所帮助。
3.中耳炎一、症状:由於外伤影响,或因眼泪淌入,或游泳时,为由不洁之生水所侵而起。
耳内发胀,剧痛难忍,时有脓水或血水流出,甚且有发恶臭者。
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急性耳炎,或因疏忽延医,或由治疗不良,则往往转为慢性。
既转慢性,根治尤难。
寝至耳聋,尽丧听宫之功能。
而耳聪目明,人人所需,讵可忽乎哉!二、治法:用晶莹透彻之明矾一钱,在木炭文火上烤焦,随即取出,杵成细末,平分为二。
第一次吹入耳内,约略五分,第二次再吹入所剩之五分,初患仅须两次,便可根治,永不复发。
三、说明:本六十三年(一九七四年)甲寅九月间,乡贤周次长邦道二公子周春(土+ 孚)之夫人吴含雪,又产麟儿。
弥月设宴,一室生春。
曩贵州铜仁国立第三中学学生张婉玉姊妹亦在座。
国立三中,抗战期间,周次长首出长该校,其师生在台任职者颇众。
席间偶谭单方,张女士谓在三中时,尝患中耳炎,中西医药罔效,嗣遇一老妪,教以此法,两次即愈。
迄今三十馀年,从未复发,可谓生平一大快事也。
自迁宝岛,有患是疾,叠经各大医院耳鼻喉专科治疗,毕竟无效,或缠绵数十年而不疗者,亦不乏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医院
关于**申报**市名中医专家推荐材料**,*,现年***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长,19***年*月毕业于****学院中医系,5年制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至****医院工作至今,**年**月晋升主治医师,***年11月晋升副主任医师,****年***月晋升主任医师;***年任***主任,***年**月任****主任,2007年9月任******院长。
该同志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良好的技术素质,能正确应用中西医理论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能独立处理内科急危重症。
曾随诊于***名医、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内科主任****老师二年,受益非浅,中医水平明显提高,能灵活应用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1989年在***中青年中医知识竞赛中获第一名(三人团体),1995年在首届***省优秀青年中医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优秀青年中医(*****唯一一人)。
1990年开始在承担内科医疗工作的同时,主要从事内分泌重点是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工作。
曾赴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随国内着名糖尿病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兰教授学习糖尿病诊治技术,多次参加全国、省地糖尿病学术研讨会及学习班,了解糖尿病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本院组建了糖尿病专科门诊和病区,组建了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和病友联谊会。
他主持的糖尿病专科是市级重点专科。
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诺和灵系列、无针胰岛素注射器治疗糖尿病,中效胰岛素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小剂量胰岛素+口服(或鼻饲)静脉补液结合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新技术、新疗法。
在中医方面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消渴虽与肺、脾(胃)、肾有关,但主要病变部位在脾,主要是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浊毒入血所致,创见性的提出了消渴病“脾轴心”说和“浊毒”致病理论,治用健脾益气,化浊解毒,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还开展了中医药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的临床研究,充分利用中医中药解决这一医学难题,发现大多数SFS病人都有脾虚痰阻血瘀之征象,脾气亏虚、痰瘀互结是导致SFS主要原因,据此制定了健脾益气、化痰祛瘀的治疗原则、精选中药组成了纠正SFS的协定处方——启敏汤,疗效明显。
对于老年性糖尿病他发现其阴虚燥热并不明显,常出现气虚血瘀之征象,治疗采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减,即可降低血糖,消除和减轻临床症状,同时也可有效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
他在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对于糖尿病性便秘,认为主要属于虚秘,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阴津亏乏则大肠失于濡润,非单一气虚或阴虚所致,治宜气
阴双补,益气育阴通便,疗效显着。
对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病变机理复杂,现代医学无理想治疗方法,他认为其主要机理是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治宜活血祛瘀通络,用活络效灵丹,恒多奇效。
接诊收治大量糖尿病人,临床疗效非常显着,许多四处求医无效的病人经他治疗获得控制,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信赖和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是我市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大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日报》、《**晚报》、《大众中医药》、《中原油田报》、《科苑群英》等众多报刊都报道过他的事迹。
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先后带教**中医药大学、***医专、***中医药学校实习生2000人,曾受聘***医专、***卫校讲授“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伤寒论”、“中医内科学”等课程。
是***中医药大学、***医专兼职教授。
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14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着作3部,完成地市级科研3项,分别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他工作中仔细认真,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从无漏诊、误诊及任何差错事故发生。
担任副院长后,认真做好分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方案和细则,工作井井有条,认真负责,以身作则,为医院稳步快速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先后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会员,**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青医协会理事,二次被选参加市卫生系统职称晋升中级评委会,同时担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市科技专家库成员。
他政治上要求进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胡锦涛书记的“八荣八耻”,严格以医德规范要求自己,从不以医谋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拒绝商业贿赂。
工作上勤奋努力,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对病人真心实意,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利益不贪不沾,对工作认真负责。
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行风信得过标兵。
1993年在菏泽地区“争星夺杯”(白求恩杯)竞赛活动中被评为明星个人。
2006年8月获得****市人事局、****局全市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标兵,并在全区进行了巡回讲演。
2007年1月被评为全市卫生先进工作者, 2006年12月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医德标兵, 2007年7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
******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