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钱币

合集下载

建国以来大规模辽代钱币出土文献

建国以来大规模辽代钱币出土文献

dot;下》(卷七)辽穆宗微行市中,赐酒家银绢
又以银百两市酒,命群臣亦市酒,纵饮三夕。由
于金银在很因。四是契丹传统流行实物 交换,在很多地区,直到晚期,牲畜、布帛、皮 张一直用于充当支付手段。而早期铸币大多为了 纪念,晚期也只是补充宋钱的不足。 此外,作为传统的游牧国家,辽统治者从主 观上对铸币业就没有足够的重视,只是汉化过程 中吸收汉文化的结果之一,也是贯彻因俗而治为
1.1958 年,辽中京遗址发掘出土大量宋钱,
仅 2 枚辽钱;
2.1972 年,巴林左旗小辛庄,出土铜钱 140 公斤,仅 44 枚辽钱;
3.1978 年,赤峰牛营子出土铜钱 60 多公斤, 只清宁、大安数枚辽钱; 4.1980 年,巴林左旗土木富州乡大良沟村出
土铜钱 47 公斤,8 枚辽钱;
5.1981 年,林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出土铜钱
辽代自身铸币业为终发展不起来既有客观
因素,也有主观因素。首先,客观上辽代经济发 展极不平衡,除五京之中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商 业活动频繁外,广大农牧区闭塞落后,尚处于自 给自足或实物交换状态,而城市不仅数量少,而 且规模不大,其商业活动无法与中原大都市相 比,工商业主要为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而服务,对
货币的需求量本身就不大。二是辽铸币业本身起
也在等你去实现自己的梦了。只是孩子,你慢些长大,慢些长大,长大是个痛苦的历程
妥善处理多民族关系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辽代民
族关系比较复杂,燕云地区以汉人为多,北方牧 区,以契丹为主,奚、汉、渤海人聚居杂处,辽 统治者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其因俗也 包括了继承汉人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7f6ca 易博亚洲
钱 1 公斤多,辽钱 1 枚;
13.1987 年,赤峰敖汉长胜乡乌兰巴苏木出 土铜钱 3.8 公斤,辽钱 9 枚; 14.1987 年,辽宁省康平县西关屯乡边台子 村出土铜钱 67 公斤,辽钱 4 枚;

几枚辽代大钱赏析

几枚辽代大钱赏析

几枚辽代大钱赏析几枚辽代大钱赏析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谓。

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他们战败于拓跋魏,避居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

唐朝末期,公元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即可汗位。

他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和征服奚、室韦、阻卜等部落,声势浩大不同凡响。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号契丹,建元神册。

公元948年,改国号契丹为辽。

辽圣宗文韬武略,对宋战争屡屡得胜。

公元1104年辽与宋订立澶渊之盟,并与西夏结好,从而形成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政治割据局面。

辽于公元1125年被宋金联军所败,辽国灭亡。

辽共历9个帝王,政权统治时间长达210年。

其后由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耶律大石于1124年建立的西辽政权,于公元1218年亡于蒙古。

辽朝全盛时,其疆域幅员辽阔,东至于日本海,南到天津市、河北省霸县、陕西省雁门关一线,北达今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

辽在与中原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融汇众长,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契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迅速发,辽首创“一国两制”制度,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使汉人为其开垦农田,形成契丹特有的农牧混合经济。

辽在与中原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融汇众长,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契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迅速发,为开发祖国的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契丹辉煌的历史。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扶摇而起的一个搏击长空的鹰之族——契丹,建立了大辽国,从天山到东海,雄跨长城内外,以今我国北方辽河流域为核心地区,在中华大地轰轰烈烈地拓创了200余年的辉煌,奇迹般地留下一个个惊奇、一个个谜团后,突然消逝得难寻踪影。

例如契丹文字,这是一个民族文明和文化的载体。

契丹原来没有文字,刻木契记事。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主持创制契丹文字,从任鲁不古和突吕不受命依仿汉字偏旁制成文字数千个,史称“契丹大字”。

辽国钱币价格参考表14

辽国钱币价格参考表14

辽国钱币价格参考表14标签:书法光背平光分类:古钱知识乾统钱文内蒙杂谈中国历代古钱币价格参考表十四辽名称书体币型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开丹圣宝行书小平光背 8000元辽太祖阿保机建契丹国前后铸,开丹意“开创契丹”或“契丹开国”,隶书直读,钱文体分二式,另一种为行楷书体,笔划具辽钱风,径2.4厘米,重2.7克,光背无文。

传世并不难见。

天显通宝隶书小平光背无定价太宗天显年间铸,据内蒙出土:径2.38厘米,重2.7克。

文字自然,颇具辽钱风韵,隶书体旋读,传世甚罕。

会同通宝录书小平光背无定价会同年间,铸,面文隶书,旋读,素背无文,字大小有别,尤宝字特大,径2.41厘米,重4克,此钱发现于辽宁朝阳,为辽钱又增一新品。

应历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0000元穆宗应历年间铸,钱文隶书旋读,径2.4厘米,重4.4克,光背,于内蒙库伦旗出土,传世极罕。

天禄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20000元世宗天禄年间铸,内蒙巴林右旗出土,径2.4厘米,重4克,品相完好,隶书旋读,属极罕品。

保宁通宝隶书小平光背30000元景宗保宁年间铸,钱文隶书旋读,径2.4厘米,重2.7克,光背无文,辽钱中仅次于天显,天禄,为第三珍品。

统和元宝隶书小平小样光背 4500元圣宗统和年间铸,钱文隶书旋读,径2.4厘米,重5.1克,于内蒙林西县出土。

此钱不多见。

统和元宝隶书小平大样光背 6000元重熙通宝隶书小平隶“通“ 1000元兴宗重熙年间铸,钱文隶书旋读,径2.4厘米,重3.4克,该钱为内蒙巴林右旗出土,重熙以前均少铸钱,此后逐渐丰富。

重熙通宝隶书小平光背 350元清宁通宝楷书小平小字180元道宗清宁年间铸,钱文隶书,旋读,径2.4厘米,重3.4克,内蒙林右旗出土,在辽钱中属最多的一种。

清宁通宝楷书小平大字 150元咸雍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150元道宗咸雍年间铸,钱文匀称,辽钱气韵实足,径2.4厘米,重3.6克,出土甚丰。

咸雍通宝楷书折二光背 1800元大康元宝楷书小平光背300元道宗大康年间铸,钱文楷书,旋读光背,径2.34厘米,重3.9克,内蒙辽上京屡有出土,然品相精美者颇难一见。

辽代钱币综述

辽代钱币综述

辽代钱币综述辽,古称契丹,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人的分支,其前后历时五百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间最长的民族。

从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建国,到1125年被女真政权所灭,历经九帝二百一十年,后又有耶律大石建西辽八十余年才逐渐淡出历史长河。

辽王朝的建立,使中国北方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快的发展,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需求,辽代的货币经济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铸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钱币。

辽代货币是中华民族灿烂货币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辽代货币由于其地域性和特有的民族性一直是中国古代货币研究中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这里既有文献记载的问题,也有许多风俗习惯、文字语言等多种因素,前辈学者对于辽代钱币做出了许多贡献,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其中尤以郑家相先生的《辽钱考》一文最为重要,是今天我们研究辽代货币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随着中国钱币学会的成立和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的大量投入,使许多沉睡几千余年的古代货币得以发现和出土,这其中更有许多早年不为人知的辽代钱币也不断被发现,添补了辽代货币的许多空白,同时也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辽代货币提供了更多的全新资料。

这其中有一些涉及到年号钱、供养钱、巡贴钱、助国、牡国类钱、契丹文钱、非年号钱、契丹早期钱、辽代仿铸钱等几个相对集中的种类,本人今就这几方面对辽代货币进行一个综合的表述:一、年号钱在《辽史货志》收录的年号钱只有乾亨、太平、咸康、大康、大安、寿隆(钱文应为寿昌)、乾统、天庆八种,对这几种钱币的铸行已得到共识,但“乾亨”钱到目前为止尚未有准确的出土与发现,“太平通宝”辽铸钱今年春夏之交已经出土,我在九月份《西夏货币与丝绸之路货币学术研讨会》上已发表。

“天显通宝”、“天赞通宝”、“应历通宝”、“天禄通宝”、“统和元宝”、“保宁通宝”、“开泰元宝”、“重熙通宝”、“清宁通宝”,在《志》中未有记载,但均已出土。

辽代早期珍贵货币

辽代早期珍贵货币

辽代早期珍贵货币辽代在钱币方面,他们最初使用中原地区的货币,后自产铜自铸币,仍以汉文为钱文。

所铸货币多不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契丹族人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低下。

辽代铸钱早期受五代影响,后期受宋钱影响较大,多是小平钱,铸量较少,制作多粗糙,钱文多为汉文,书体隶兼八分,没有对子钱,辽钱中“天显通宝”、“会同通宝”、“保宁通宝”十分罕见。

辽所铸年号钱中,最早的是太祖时的天赞通宝,隶书;太宗时有天显通宝;穆宗有应历通宝,以后还有保宁、统和通宝。

这些钱流传极少。

比较多见的是兴宗的重熙通宝,道宗的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和元宝,还有大康通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辽钱币全是用的汉文。

辽钱的制作都不精,钱背常常划范,文字也不好,甚至一个钱上有两种字体。

辽钱珍贵一些要算天显、天禄、应历、保宁、统和等。

目前辽币统和已有伪品。

契丹辽代继承了我国古代的优秀货币文化遗产,所铸钱币保持了中原的铸造方法、形制特徽(方孔圆钱)和以纯文字为钱文标志等根本品性,而且行用钱采用唐代“宝钱制”,同时柔和契丹民族传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辽代钱币。

1 天朝万顺1977年辽代上京遗址出土这是一枚契丹文大钱,释文为“天朝万顺”,也叫“天朝万岁”。

该钱币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中国最早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钱文的钱币。

据考证,为耶律阿保机建国前(907年)铸。

2 开丹圣宝辽太祖阿保机建契丹国前后铸,时限约在916年左右。

“开丹”义“开创契丹”或“契丹开国”,含自祝自勉之意。

“开丹圣宝”四字直读,体分二式:一式行楷,笔画拙朴具辽钱文风,制作粗犷,一式正楷,字形端庄,制作工整。

两钱均为小平,径2.4厘米,重约2.7克左右,皆光背无文。

开丹圣宝不太难见。

然古今泉家有释为北宋厌胜钱,亦有疑为术士炼丹之祝语钱者,今姑存疑。

3 通行泉货早期辽钱。

1081年内蒙林西县(辽上京附近)又出土一枚,更确证为辽钱无疑。

因其未用年号而援五代南唐“永通泉货”例,且书隶体,可推为太祖阿保机(916—926年)时代或其前,后所铸。

辽代金属钱币的初步研究

辽代金属钱币的初步研究

Vol.40No.5May 2019第40卷第5期2019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金属钱币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流通货币,不同朝代的金属钱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辽代金属钱币既保留了中原钱币的特点及特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契丹民族特色,体现了辽代的经济繁荣。

辽代铸币情况较为复杂,可以从年号对其进行分类,也可从难求与易得为界限对其进行分类,下文主要采用以年代为界限的分类方式,为后续的论述做铺垫。

一、辽代金属钱币的分类辽代自开国以来就开始铸币,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辽代金属钱币为“神册通宝”,发行于太祖年间,但是目前的考古发掘当中尚未发现本钱币。

同一时期的钱币还有天赞通宝,目前已经发现9枚。

就年代方面看来,年代越早的钱币留存越少,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及鉴赏价值,也就是收藏界视若瑰宝的上八品辽钱。

而自兴宗之后的辽代钱币的传世量相对较多,但是相对于其他朝代的金属钱币的传世数量而言,数量仍旧算不上太多,属于我们常说的下八品钱币。

此外,辽代还有一部分非年号钱币,这些钱币流传的数量不一,在下文当中会进行详细的讲解。

辽代为我国北方民族契丹的管辖时代,本时期维系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年代,经济处在较为繁荣的状态当中,历史上对于辽代的记录侧重于“打天下”,而非“守天下”,因而关于辽代经济贸易以及货币方面的记载相对较少,研究资料有限,对于辽代钱币的认识及研究存在着有待进一步补足之处。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华北及东北地区发掘的辽代钱币的问世,人们才逐步建立起对于辽代钱币较为真实的认识,并可以以年号为界,对辽代金属钱币进行分类。

这样一来,辽代金属钱币的研究视野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可以用钱谱中的二三十种简单概括,研究辽代金属钱币,应当更为全面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辽代钱币的解读与把握,走进辽代历史。

从宏观角度看来,辽代金属钱币大致可以分为行用钱和非行用钱两种,行用钱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代表某种价值的货币,非行用钱与之相反,是辽代人民用于祈福等活动的钱币,不属于通用货币。

辽钱品级---泉痴山人

辽钱品级---泉痴山人

契丹辽钱品级谱正朔契丹(辽)年号钱品级谱:特级契丹(辽)年号钱:神册通宝小平钱“册外框左右各两横版”(新加坡陈光扬藏);神册通宝小平钱“两点田字通样钱”(沈阳某藏家藏);天赞通宝小平钱“隶书大字版”(新加坡陈光扬藏);会同通宝小平钱“人字头会版”(辽宁冯毅藏);\大同通宝小平钱“隶书铜钱”(未知藏家藏);太平通宝小平钱“隶书右旋读版”(沈阳某藏家藏);西辽绍兴元通宝小平钱“三点兴”(北京某藏家藏);西辽皇德元通宝小平钱“年号与钱,史书失载”(黑龙江某藏家藏);西辽重德元通宝小平钱“年号与钱,史书失载”(黑龙江某藏家藏)。

(暂不分等,请全国泉友补充修改后,再按甲乙丙分等。

)上八品:神册元通宝;大同元通宝;乾亨元通宝;开泰元通宝;太平元通宝;绍兴元通宝;皇德元通宝;重德元通宝。

中八品:天显元通宝;会同元通宝;天禄元通宝;应历元通宝;保宁元通宝;景福元通宝;寿隆元通宝;保大元通宝。

下八品:天赞元通宝;统和元通宝;太康元通宝;延庆元通宝;康国元通宝;咸清元通宝;崇福元通宝;天禧元通宝。

低八品:重熙元通宝;清宁元通宝;咸雍元通宝;大康元通宝;大安元通宝;寿昌元通宝;乾统元通宝;天庆元通宝。

契丹(辽)地方政权、起义政权,及辖属奚人、渤海人所建政权年号钱品级谱:上品:天嗣元通宝;隆基元通宝;应顺元通宝;身圣元通宝;天授元通宝。

中品:甘露元通宝;建福元通宝;神历元通宝;天阜元通宝;天正元通宝。

下品:德兴元通宝;天统元通宝;天威元通宝;天祐元通宝;天德元通宝。

正朔契丹(辽)年号钱与地方政权、起义政权年号钱的对应关系,为同品级钱,正朔比地方政权高半级。

特级契丹(辽)非年号钱:小泉直一小平钱(胡书);大泉五铢折十型钱(胡书);常平两铢(胡书);开元通宝小平钱(胡书);大丹重宝小平钱(胡书。

大字无缘);万贴泉货(胡书。

嘎拉哈形);巡贴一百(胡书。

嘎拉哈形);通行泉货背星月小平钱;契丹大字(实为胡书)天朝万岁背阴刻契丹小字(亦为胡书)“天地契丹,万行永顺”折十型银钱;汉文千秋万岁中心天显通宝背胡书千秋万岁折十型铜钱;汉文皇帝万岁背重臣千秋折五十型铜钱;神册元年背丹折三型钱;尧舜衕宝背天折五型钱。

辽代钱币是怎么鉴定的?

辽代钱币是怎么鉴定的?

辽代钱币是怎么鉴定的?
辽朝早期主要使用宋朝钱币。

辽钱质朴豪放,具有北方民族特有的神采和风韵,重熙通宝的铸造和发行是辽钱史上的分水岭,重熙以前铸钱甚少,此后辽钱便逐代繁富起来。

总体来说,辽朝的钱币有以下几点:
形制
早期辽钱均为“通宝“钱”,统和以后出现的“元宝”钱。

钱背多平夷,内廊略带决文,自辽太祖天赞年间(公元922-925年)至辽景宗保年间(公元969-978年),每逢改元,几乎都铸年号钱,其间只有大同例外。

泉界名家认为,辽朝统治者年号钱,乃出于与外界抗争的内在心理,其显示权力的政治意义大于方便流通的经济意义,自辽道宗耶律洪基继位以后,确立了十年改元制度,一直到辽灭亡,每次改元,均铸新的年号钱。

道宗以后,还出现了纪年大钱,辽钱成熟时期,版别开始丰富起来,也开始有广穿、阔缘、大字等各种版别。

材质
有铜钱、银钱等。

由于工艺技术的不同,辽钱的合金组成不同于宋钱。

钱文
自孝宗淳熙七年起,钱文趋向统一宋体,背文也开始纪年。

南宋钱币背文纪监者多,亦有纪值者。

铸工
铸工考究,钱文亦较精美。

钱监林立,铸币各有区别。

鉴定
辽钱具有一种独特的风韵,鉴别时尤其应注意省划借笔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丰,辽故地每有出土。又,1972 年吉林辽墓出土 大康六年(1080 年)瘗(音义)钱一品,制作精 整,至为珍奇,且可与清宁二年瘗钱互为印证。
14 大康元宝
钱文粗糙,有契丹钱币明显特征。存世量少, 珍罕.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 年)铸。 面文大康元宝四字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 2.3 厘米,重 3 克左右。此钱制作粗疏,文字草率, 笔画多变而有所不清。内蒙辽上京遗址及附近地
辽所铸年号钱中,最早的是太祖时的天赞通 宝,隶书;太宗时有天显通宝;穆宗有应历通宝,
以后还有保宁、统和通宝。这些钱流传极少。比 较多见的是兴宗的重熙通宝,道宗的清宁通宝、 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和元宝,还有大康通宝大安 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
辽钱币全是用的汉文。辽钱的制作都不精, 钱背常常划范,文字也不好,甚至一个钱上有两 种字体。辽钱珍贵一些要算天显、天禄、应历、 保宁、统和等。目前辽币统和已有伪品。
之分。径 2.3 厘米,重 4.4 克。钱体浑厚,色泽 淳古,为古泉中大珍之品。旧谱常刊为通行泉宝, 误。
4 天显通宝
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年间(927936 年)铸。 天显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径 2.4 厘 米,重约 2.7 克。此钱制作工整,文字自然,古 朴可爱。传世仅一二品而下落不明。1940 年北京 骆氏曾于大房山获得一枚,经南北泉家戴葆庭、 方药雨、马定祥诸氏审定为真品无疑,惜于抗战
求之不难。旧谱中有关折二、折三钱之说似甚可 疑:折二或为小平大样;而折三大钱究其真伪恐 有待进一步考订。
13 大康通宝
钱文粗疏,制作不精,如今已经比较少见。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10751084 年)铸。面 文大康通宝四字楷书,然隶味犹存,旋读;光背 无文。径 2.3~2.4 厘米,重 2.7~3.5 克,版式 变化较多,然无论制作、文字,通宝钱均较元宝 钱工整匀称,少数钱堪称佳美。大康通宝传世甚
米,重 2.7~3.9 克。寿昌钱在辽故地时有出土, 然与大康元宝一样,同为辽钱中品相最差者。
17 天庆元宝 辽国天祚帝天庆年间(公元 1111-1120)铸 造。有光背小平钱。今不多见。有大辽天庆折十 大钱,制作精美,存世仅有 2 品,珍罕无定价。 相关
上传相关
0
1c02f2cc 查开房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房记录网站 开房记录查询
7 清宁通宝
辽国道宗皇帝清宁年间(公元 1055-1064) 铸造。文字粗糙,仅在北地流通,今已少见。
钱文清宁通宝为楷书,唯宝字尚留隶韵,旋 读,光背无文。此钱有大样小样之分,大样笔画
质朴,小样四字清奇,宁字宝盖下从下而不从心, 通字甬头为丷,制作亦较粗疏,想为清宁后期所 出。径 2.2~2.4 厘米,重 2.7~3.4 克。此钱传 世较多,历年均有出土,系道宗五泉之班首。又, 世存一枚当十清宁元宝大钱,文字壮美具魏风, 然其真伪容考。另有一枚清宁二年大钱,面文环 书旋读,仅见孤品;联系 1972 年辽墓出土大康 六年殉葬瘗(音义)钱,更究清宁二年文字风格, 当为辽8 天代赞殉通葬宝瘗钱,而非正用品无疑。
6 保宁通宝
辽代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的 铸币,是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存世量极少,版式 有大字、小字、宽缘、细缘、狭穿、广穿、背月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纹等区别。其钱文右旋读,书体隶兼八分,浑厚 朴拙,古意盎然,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可谓影 响了整个辽一代钱风。目前,根据相关资料、图 谱及所见所闻,保宁通宝平钱的统计存量大约在 数十枚之内,是辽钱中的稀见品之一。
现有小字版、大字广穿版、背星月几种。均 传世稀少。辽圣宗统和时(983 年 1012 年)铸统 和元宝,钱风为之一变。
11 重熙通宝
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年间(10321055 年)所 铸。重熙通宝四字隶书,旋读,光背无文。径 2.4 厘米,重 2.7~3.4 克。重熙钱传世稍丰,且不 断有小批量出土.已见版式较多,钱文有大字、 小字之别,通字又有隶通(走之从?)楷通(走 之从辶)之分。其间隶通较少,大字钱尤少。重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熙通宝的铸行是辽钱史上一座分水岭:重熙前出 钱甚少,此后辽钱便逐代丰富起来。币值稳定, 斗粟六钱。今已不多见。
12 咸雍通宝
铸量不大,仅在北地流通,今存世不多,比 较少见。辽道宗耶律洪基咸雍年间(10651074 年) 铸。铜质红软,制作浑朴。面文咸雍通宝四字旋 读,楷中蕴隶,布局匀称,辽钱古拙气韵甚浓。 钱体有大、小样之别,径 2.4~2.7 厘米,重 2.7~ 3.6 克,光背无文。咸雍通宝于辽钱中传世最丰,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安与其余三字长短相仿,一为长安型,安字相当 短安之二倍,一目了然。传世短安钱多于长安钱, 然与咸雍通宝均为存世辽钱中之最丰盛者。
16 寿昌元宝
比较少见,有元字左挑者极其罕见。辽道宗 耶律洪基寿昌年间(10951100 年)铸,为道宗五 泉之最后一品。此钱制作粗劣,因文字漶漫不清, 《辽史》及旧泉谱上曾误载为寿隆元宝。面文寿 昌元宝四字楷书,旋读,以阔缘长昌者少见;光 背无文,然可见错范或八角菱花穿者。径 2.3 厘
9 应历通宝
应历通宝系辽穆宗耶律縖应历年间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951-968 年)所铸。应历通宝四字楷、隶相杂, 文字朴茂,单点通,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 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 辙,明显见辽钱风韵。此钱多出自辽东地区,今 所见五枚应历通宝钱拓本,面文大小各异,说明 并非出自同一板式。此种辽钱十分罕见,诚如戴 志强先生所言;应历通宝、宝宁通宝也都是大珍 之品,存世者寥若辰星,无需赘言。辽代应历通 宝,直径 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 美品。10 统和元宝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后期辗转落八日人之手。天显珍品有待新的发 现。世存一种仿制品出于清末,钱体较厚,字体 呆板,无绣或锈色浮泛,鉴别时应加注意(《中 国历代货币》所载一品亦伪)。
5 天禄通宝
天禄是辽世宗耶律阮在公元九四七年用的 年号,共四年。
辽代在钱币方面,他们最初使用中原地区的 货币,后自产铜自铸币,仍以汉文为钱文。所铸 货币多不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契丹族 人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低下。
辽代铸钱早期受五代影响,后期受宋钱影响 较大,多是小平钱,铸量较少,制作多粗糙,钱 文多为汉文,书体隶兼八分,没有对子钱,辽钱 中天显通宝、会同通宝、保宁通宝十分罕见。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法、形制特徽(方孔圆钱)和以纯文字为钱文标 志等根本品性,而且行用钱采用唐代宝钱制,同 时柔和契丹民族传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辽代钱 币。
契丹辽钱在《辽史》中仅载年号钱八种,其 中还有两种(乾亨、太平)迄今未见真品,宋时 谱录所载亦不多。后世经过出土考定或经泉家学 者研究达成共识认定的契丹辽钱比史籍所载多 出许多倍。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大辽国天赞元年(公元 922 年),耶律阿保 机建立契丹国,铸天赞通宝小平铜钱。1944 年, 苏州卢氏曾以铜价购得一批古钱,内有一枚天赞 通宝钱,重 3.5 克,此钱后迭经马定祥,孙鼎收 藏,现存上海博物馆。上博还藏有一枚天赞通宝, 重 3.5 克,文字清晰,品相极佳,为辽钱中难得 一见的珍品,其中通字之部不带点捺,向上撩扬, 有行草书的意味,钱币界称之为虎尾通。20 世纪 90 年代初,辽宁收藏家武玉辉在沈阳收得 1 枚生 坑天赞通宝,表面呈厌白锈,锈迹透骨,重 2.85 克,背上有仰月纹。1994 年,内蒙古林西县古林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2.4 厘米,重约 2.7 克左右,皆光背无文。开丹 圣宝不太难见。然古今泉家有释为北宋厌胜钱, 亦有疑为术士炼丹之祝语钱者,今姑存疑。
3 通行泉货
早期辽钱。 1081 年内蒙林西县(辽上京附近) 又出土一枚,更确证为辽钱无疑。因其未用年号 而援五代南唐永通泉货例,且书隶体,可推为太 祖阿保机(916926 年)时代或其前,后所铸。通 行泉货四字旋读,拙朴富辽钱风,仅见数品而版 式不一,有大通小通之别,亦有光背或背上仰月
1 天朝万顺 1977 年辽代上京遗址出土
这是一枚契丹文大钱,释文为天朝万顺,也 叫天朝万岁。该钱币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中国最 早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钱文的钱币。据考证,为耶 律阿保机建国前(907 年)铸。
2 开丹圣宝
辽太祖阿保机建契丹国前后铸,时限约在 916 年左右。开丹义开创契丹或契丹开国,含自 祝自勉之意。开丹圣宝四字直读,体分二式:一 式行楷,笔画拙朴具辽钱文风,制作粗犷,一式 正楷,字形端庄,制作工整。两钱均为小平,径
在巴林右旗上石匠出土的一批辽代窖藏古 铜钱中,有一枚天禄通宝铜钱。铜质小平钱至今 仅发现四五枚,钱文有细别,有数种版别,属我
国古钱中大珍级大名誉品。巴林右旗出土的这枚 天禄通宝铜钱,就是此时所铸的年号钱。此钱在 《辽史》食货中没有记载。这一次在辽上京附近 出土之后,经学术界考证,已确认为辽钱无疑。 这次发现的国内外已知仅存的一枚稀世孤品,确 为国之珍宝。
契丹辽代继承了我国古代的优秀货币文化 遗产,所铸钱币保持了中原的铸造方法、形制特
我是个嗜网如命的人。网络刚断,心情就忽得烦乱。我守在电脑屏幕面前,什么也不想做
徽(方孔圆钱)和以纯文字为钱文标志等根本品 性,而且行用钱采用唐代宝钱制,同时柔和契丹 民族传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辽代钱币。契丹辽 钱在《辽史》中仅载年号钱八种,其中还有两种 (乾亨、太平)迄今未见真品,宋时谱录所载亦 不多。后世经过出土考定或经泉家学者研究达成 共识认定的契丹辽钱比史籍所载多出许多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