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皮试操作流程
青霉素皮试的操作流程

青霉素皮试的操作流程青霉素皮试是一种常见的过敏试验,用于检测个体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
在临床应用中,青霉素皮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对青霉素的过敏情况,从而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下面将介绍青霉素皮试的具体操作流程。
1. 确定适用人群。
在进行青霉素皮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适用人群。
一般来说,青霉素皮试适用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或者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患者。
2. 准备工作。
进行青霉素皮试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物,包括青霉素皮试液、酒精棉球、注射器、消毒液等。
同时,需要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准备好医疗废物处理桶和医疗废物袋。
3. 皮试部位选择。
一般情况下,青霉素皮试常选用前臂内侧或上臂内侧皮肤作为皮试部位。
选择皮试部位时应该避开有破损、炎症或其他皮肤病变的部位。
4. 皮试液涂抹。
在进行青霉素皮试时,首先需要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试部位,然后取适量的青霉素皮试液,用注射器在皮试部位轻轻注入皮下,形成一个直径约3mm的小疱。
5. 观察反应。
青霉素皮试后,需要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
一般来说,皮试液注射后15-30分钟内,如果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则说明患者对青霉素存在过敏反应。
6. 结果判定。
根据患者的皮试反应情况,可以初步判定其对青霉素的过敏情况。
如果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皮试,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治疗。
7. 结束工作。
青霉素皮试结束后,需要将使用过的器材进行处理,包括彻底清洗和消毒注射器、丢弃使用过的酒精棉球和医疗废物袋中的废弃物,并对工作台面进行清洁消毒。
通过以上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进行青霉素皮试,及时了解患者对青霉素的过敏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青霉素皮试时,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患者在接受青霉素皮试时,也需要配合医务人员的操作,及时反馈自身的感觉和体验,以保证皮试的顺利进行。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操作流程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操作步骤
【目标】
1.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用于多种药品过敏试验,预防接种,以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
【评定】
2.病人病情、意识情况、用药史、药品过敏史、局部皮肤情况。
3.病人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4.解释目标、注意事项。
【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注射盘,一次性5ml注射器,一次性1ml注射器,抢救盒、盐酸肾上腺素1支,注射用青霉素钠,1支10ml0.9%氯化钠溶液,胶布,棉签,开瓶器,砂轮,弯盘,笔,表。
3.环境准备按无菌操作要求准备环境。
【操作步骤】
以青霉素钠规格为80万u为例,配置浓度为200~500u/ml试验液.
【注意事项】
1.青霉素皮肤试验前须具体问询病人用药史、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病人不做过敏试验。
2.操作过程中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标准,认真检验药液。
3.青霉素皮试液必需现配现用。
4.观察局部情况及全身反应,认真问询,正确操作,发觉过敏反应立即处理.
5. 可疑阳性者,需用生理盐水对照.。
最新青霉素皮试(皮内法)操作规程

青霉素皮试(皮内法)操作规程附1、皮试结果的判断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下半年销售顾问工作计划本文是一篇销售顾问工作计划,制定一个销售计划,并把任务分配到手中的客户里面,大方向从行业分工,小到每一个客户。
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201X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在上个月底我们公司也开了半年的销售会议,公司领导在会议上也做了半年的工作总结,给我们更深的了解了我们公司半年来的工作情况,还总结了一些经验供我们分享。
所以在这会议之后,领导要求我们也来给自己半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希望通过总结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和向优秀的同事学习经验,从而更好的开展下半年的工作。
在半年销售总结会议上,我的数据跟同部门的同事xx的数据差距很大,她半年的销售额是15万多,回款是8万多,而我只有两万多的销售额,远远的落后了,所以我要在下半年迎头赶上。
虽然她比我早一段时间进公司,但是大家面对的同一个市场,手中也是同样多的客户,这之间的差距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后我要多向她和其他同事学习销售技巧,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销售量,争取赶上他们。
我要给自己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后半年里争取做到15万,即每个月要做3万左右。
同时要制定一个销售计划,并把任务分配到手中的客户里面,大方向从行业分,小到每一个客户。
这样才能每天都明确的知道自己的任务,才能明确自己拜访客户的目的,提高拜访的质量。
由于我上半年工作计划做得不详细,拜访客户比较盲目,对产品也不是特别熟悉,以至销量比较少,所有在后半年要改变办法,要努力提高销量,要努力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的领导和我们同事在上半年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往后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能够在下半年再创佳绩。
上文就是给您带来的销售顾问工作计划,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青霉素试敏操作流程

青霉素试敏操作流程青霉素试敏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敏感性测试方法,用于检测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
在临床上,青霉素试敏操作流程非常重要,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误诊误治。
下面将介绍青霉素试敏的操作流程:1. 患者准备:在进行青霉素试敏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询问,了解其过敏史、症状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试敏测试。
2. 试敏药物准备:在进行试敏测试时,需要准备好青霉素类药物,通常是青霉素G或者青霉素V。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生理盐水或者其他溶剂,用于稀释药物。
3. 皮肤测试:青霉素试敏通常是通过皮肤测试来进行的。
首先,在患者的前臂或者背部选择一个适当的部位,清洁皮肤并标记测试点。
然后将青霉素药物溶液滴在皮肤上,轻轻按摩使药物渗透。
4. 观察反应:在药物滴抹后,需要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
通常在15-30分钟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瘙痒等反应。
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其对青霉素的过敏情况。
5. 结果判读: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可以初步判断其对青霉素的过敏情况。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需要立即停止测试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6. 结果记录:在完成试敏测试后,需要将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反应情况、测试药物的浓度等信息。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日后治疗时的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青霉素试敏操作流程需要严格遵循规范,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试敏测试时,医护人员需要细心、耐心地操作,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青霉素皮试操作流程

青霉素皮试操作流程以青霉素钠规格为80万u为例,配置浓度为200 —500u/ml的试验液.操作步骤(1) 操作前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2) 检查核对:检查核对医嘱、药物,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质量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口及瓶体有无破裂现象,认真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和药品质量;0.9%氯化钠溶液如果是玻璃瓶装,按开启玻璃安瓿的方法开瓶,如果是塑料瓶装,则用酒精棉签消毒瓶颈后直接旋开;此时青霉素钠的浓度是20万u/ml ;(3) 开启瓶盖:常规开启青霉素钠铝盖中心部分;打开一瓶0.9%氯化钠溶液(4) 消毒瓶口:用2%碘酊、70%乙醇常规消毒青霉素钠瓶口备用(5) 溶解药液:取5ml注射器,再次检查有效期、质量后,用无菌操作的方法,抽吸0.9%氯化纳溶液4ml,注入青霉素钠瓶中,抽出4ml空气后拔针,摇匀溶解药液(6)第一次稀释:开启0.9%氯化纳溶液,用1ml注射器抽取0.1ml青霉素钠溶液,用0.9%氯化纳溶液稀释至1ml,摇匀必要时再次消毒瓶口;此时青霉素钠的浓度是2万u/ml ;此时青霉素钠的浓度是2000u/ml ;此时青霉素钠的浓度是500u/ml (如配置200u/ml 药液,则此步骤改为保留0.1ml药液于注射器内,用0.9%氯化纳稀释至1ml);每次稀释时注意避免进入空气,禁止将注射器内药液推0.9%氯化纳溶液瓶中;注意胶布不要覆盖注射器上刻度7)第二次稀释:推出0.9ml药液,保留0.1ml于注射器内,再次用0.9%氯化纳溶液稀释至1ml,摇匀(8)第三次稀释:推出0.75ml药液,保留0.25ml于注射器内,再次用0.9%氯化纳溶液稀释至1ml,摇匀(9)标识备用:套上针帽,在胶布上标记配置日期、时间,贴于注射器上(10 )备药与医嘱核对,打铅笔钩,端盘至床前,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有无过敏史,交待注意事项、取得病人配合(11)试验部位(前臂屈侧下段),生理盐水消毒皮肤,待干、持针、排气,绷紧皮肤,呈5。
青霉素皮试操作流程

青霉素皮试操作流程青霉素皮试是一种用于检测个体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常规操作。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但也是引起过敏反应的常见药物之一。
因此,进行青霉素皮试对于确认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青霉素皮试的操作流程。
1. 患者评估。
在进行青霉素皮试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病史以及用药史等情况。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需要特别谨慎对待,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皮试。
2. 皮试前准备。
在进行皮试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品。
包括青霉素皮试药物、皮试针、消毒酒精、消毒棉球等。
同时,需要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3. 皮试操作。
首先,将患者的前臂内侧皮肤消毒,并等待干燥。
然后,取一支皮试针,将青霉素皮试液滴于皮试针上。
接着,将皮试针轻轻刺入患者的皮肤表面,使得皮试液能够渗入皮下组织。
在刺入皮肤后,需要轻轻旋转皮试针,以确保皮试液充分渗入。
完成皮试后,需要在患者的皮肤上标记刺入点。
4. 观察和记录。
完成皮试后,需要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
通常情况下,青霉素皮试的结果会在15分钟内出现。
医务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刺入点周围是否出现红肿、瘙痒、丘疹等皮肤反应。
同时,需要记录患者的皮试结果,包括出现的反应程度和持续时间等。
5. 结果解读。
根据患者的皮试反应,医务人员需要对结果进行解读。
如果患者出现皮肤反应,可能意味着患者对青霉素过敏。
此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记录患者的过敏史。
如果患者未出现皮肤反应,则可以认为患者对青霉素不过敏。
6. 结束和咨询。
在完成青霉素皮试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咨询和指导。
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解释皮试结果,并告知患者对青霉素的使用注意事项。
对于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医生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并在用药时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总结。
青霉素皮试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对于确认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操作流程和严谨的态度能够确保皮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青霉素皮试口述流程

青霉素皮试口述流程青霉素皮试是一种常见的过敏试验,用于检测个体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情况。
在进行青霉素治疗之前,进行皮试可以有效地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青霉素皮试的口述流程。
首先,进行皮试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必要的物品,包括青霉素素试剂、酒精棉球、消毒纱布、生理盐水、注射器、止痒药膏等。
确保所有物品都是干净的,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
接着,选择皮试部位,通常在前臂内侧或上臂外侧进行皮试。
用酒精棉球擦拭皮试部位,然后等待干燥。
接下来,将青霉素皮试剂通过注射器注入到皮肤表面,一般情况下是在皮肤表面做一个小的浅表注射。
完成注射后,用消毒纱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药液外溢。
然后等待15-20分钟,观察皮肤反应。
在这段时间内,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或其他刺激。
观察期间,要仔细观察皮试部位的变化。
如果出现红肿、瘙痒、丘疹等过敏反应,应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报告。
如果没有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则皮试结果为阴性,表示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没有过敏反应。
在皮试结束后,应及时清洁皮试部位,并涂抹止痒药膏,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告知患者在接下来的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皮试部位是否有持续的过敏反应。
总之,青霉素皮试是一项简单而重要的过敏试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皮试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希望通过本文的口述流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青霉素皮试的操作步骤,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青霉素皮试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青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然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进行皮试。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青霉素皮试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结果判定,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青霉素皮试操作技能。
二、实习内容1. 青霉素皮试的操作流程(1)准备皮试液:将青霉素药片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皮试液。
(2)皮内注射:取0.1ml皮试液,注射于患者前臂内侧皮内。
(3)观察与记录:注射后15-20分钟观察皮试结果,记录患者是否有红肿、硬结、瘙痒等症状。
2. 青霉素皮试的注意事项(1)皮试前询问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禁止进行皮试。
(2)注射皮试液时,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注射部位应避开血管、神经,以免影响皮试结果。
(4)注射后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采取措施。
3. 青霉素皮试结果判定(1)阴性:皮丘局部无红肿、硬结,患者无自觉症状。
(2)阳性:皮丘局部隆起,出现红晕、硬结,直径大于1cm,患者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3)迟缓反应:部分患者过敏试验虽阴性,但在注射药物数小时或数日后出现过敏反应。
三、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青霉素皮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1. 青霉素皮试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临床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皮试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在进行皮试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确保患者安全。
3. 青霉素皮试结果判定要准确,避免因误判导致患者用药不当。
4.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过敏反应。
5. 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与医生、护士的沟通,共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四、总结本次青霉素皮试实习,让我对青霉素皮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提高了我的临床护理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素皮试操作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青霉素皮试操作流程以规格为80万u为例,配置浓度为200~500u/ml的试验液.操作步骤
(1)操作前准备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检查核对:检查核对医嘱、药物,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质量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口及瓶体有无破裂现象,认真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和药品质量;0.9%氯化钠溶液如果是装,按开启玻璃的方法开瓶,如果是装,则用酒精棉签消毒瓶颈后直接旋开;此时的浓度是20万u/ml;
(3)开启瓶盖:常规开启铝盖中心部分;打开一瓶0.9%氯化钠溶液
(4)消毒瓶口:用2%、70%乙醇常规消毒青霉素钠瓶口备用
(5)溶解药液:取5ml注射器,再次检查有效期、质量后,用无菌操作的方法,抽吸0.9%氯化纳溶液4ml,注入青霉素钠瓶中,抽出4ml空气后拔针,摇匀溶解药液(
6)第一次稀释:开启0.9%氯化纳溶液,用1ml注射器抽取0.1ml
青霉素钠溶液,用0.9%氯化纳溶液稀释至1ml,摇匀必要时再次消毒瓶口;此时青霉素钠的浓度是2万u/ml;此时青霉素钠的浓度是2000u/ml;此时青霉素钠的浓度是500u/ml(如配置200u/ml药液,则此步骤改为保留0.1ml药液于注射器内,用0.9%氯化纳稀释
至1ml);每次稀释时注意避免进入空气,禁止将注射器内药液推0.9%氯化纳溶液瓶中;注意胶布不要覆盖注射器上刻度;(
7)第二次稀释:推出0.9ml药液,保留0.1ml于注射器内,再次用0.9%氯化纳溶液稀释至1ml,摇匀
(8)第三次稀释:推出0.75ml药液,保留0.25ml于注射器内,再次用0.9%氯化纳溶液稀释至1ml,摇匀
(9)标识备用:套上针帽,在胶布上标记配置日期、时间,贴于注射器上
(10)备药与医嘱核对,打铅笔钩,端盘至床前,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有无过敏史,交待注意事项、取得病人配合
(11)试验部位(前臂屈侧下段),消毒皮肤,待干、持针、排气,绷紧皮肤,呈5°~10°角刺入皮内,放平注射器,注入药液0.1毫升,局部可见有半球形隆起,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拔针后勿按压
(12)守候观察20分钟,判断、记录结果(阴性皮肤周围无红肿、皮丘无改变,无自觉症状)
(13)整理用物归位,洗手
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1cm,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在观察反应的同时,应询问有无胸闷、气短、发麻等过敏症状。
阳性者不可用药,并在医嘱单或门诊病历上注明过敏,如出现过敏性休克,按过敏性休克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