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信息提取题解题指导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答题指导:提取性考点答案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答题指导:提取性考点答案第一篇范文:关于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答题指导,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考点是提取性考点答案。
这意味着在阅读文章时,要能够迅速从文章中提取出重要信息,并将其与试题中的答案进行比对。
要想应对这一考点,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仔细阅读题目。
在阅读文章前,我们需要先读懂试题,了解答案所需要的信息。
这样,在阅读文章时,我们便能够有据可查地提取信息。
其次,注意文章结构。
当我们读文章时,要抓住文章的主旨和结构,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
这样,当我们碰到重要信息时,便能够迅速地提取出来。
最后,要重视词句的理解。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需要仔细理解每个词句的意思,以避免因误解而错过重要信息。
细心的阅读和准确的提取信息,是应对提取性考点答案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应对中考,我们需要多多练习,掌握这一技能。
用词分析:本文用词简洁明了,流畅自然,语言朴实,符合学生口吻。
同时,文章包含的关键词汇“阅读题目”、“提取信息”、“文章结构”、“词句理解”等,突出了作者对这一考点的重视。
第二篇范文: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十大考点之一是,答案相关。
如何从文章中找到关键信息,并将其与试题中的答案相对应?以下是我的解读和答题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阅读的不仅是文章,还有问题。
正确理解问题的要求,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关键内容。
但是,我们也可能看到一些模糊或复杂的问题,这时我们需要将其分解成更小的问题,逐一解决。
其次是理解文章结构。
语言文字有时是迷惑的,文章结构是给我们指明主要线索的重要参照。
我们习惯的结构包括证明/反驳、因果关系及顺序结构。
阅读时识别出这些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
最后,注意词汇和语境。
把握指示性词汇,会让我们准确地找到答案。
如果在重点内容中遇到不熟悉的生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其含义;还可以运用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推断。
注意到语境中的逻辑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考虑到这些因素,同学们对中考答案相关的考题的会更有信心和准确性。
中考语文阅读信息提取题解题指导

信息提取题解题指导考点解说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所涉及的“信息提取”题,主要要求考生根据题干要求,从阅读材料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或者对信息进行必要的概括或整合。
这类题主要分三类:一是根据题干要求从原文中直接提取信息,多为关键词或句;二是根据段落内容概括信息;三是根据要求在全文中找照应点。
其基本设问方式是:①结合选文第×段内容,说明某词、句具体指的是什么;②根据第×段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充完整;③阅读第×段,说说……的具体表现,请分条概括(有时还有字数要求);④结合文章,说说某结果产生的原因(原因可能有多条)。
解题点拨(一)原文直接提取1. 答题格式从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提取关键词或句进行解答。
2. 举例(1)第⑧段中加点字“是”是“这样”的意思,请说出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2013年四川南充中考题)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分析:题干中已经解释了“是”的含义,考查的是找到代词指代内容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样”是近指代词,答案就在这个词语的附近。
答案:把螃蟹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
(2)文中的“我”对挑糖担老人是怎样评价的?(2013年四川雅安中考题)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
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
”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证,还真没拍过照片呢。
”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
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
他看一眼,笑了。
又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
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基本思路与方法指导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中考语文中的一道常见题型,通常出现在阅读理解部分。
这类文章通常是说明文,介绍其中一种事物的定义、特点、功能、用途等等。
阅读实用类文本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要点,并能根据文章的信息回答问题。
下面是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指导:1.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实用类文本通常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如定义型(先给出定义,再介绍特点、功能等)、特点叙述型(依次介绍不同的特点)等。
在阅读时要仔细观察文章的标题、第一句话和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这些地方通常会给出文章的主题和结构线索。
2.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关键词是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点,阅读时要着重关注,并理解其含义。
关键句是包含关键词的句子,通常可以通过理解关键句来理解整个文段的意思。
阅读时可以划线标记关键词和关键句,方便后续的回答问题。
4.注意文章的逻辑关系:实用类文本的各个段落和句子通常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并列关系等。
阅读时要注意捕捉这些关系,并理解其含义。
经常出现的关联词有因此、所以、因为、但是、而且等。
5.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点:阅读实用类文本要抓住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弄清楚文章要传达的信息和观点。
在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要求,选取和文章主旨和重点相关的信息进行回答。
6.细节信息的捕捉:实用类文本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细节信息,如数字、数据、例子等。
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信息,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记忆和提取。
以上是针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指导,通过多做实例题和模拟题的练习,逐渐提高对实用类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初三语文教案阅读策略与信息提取技巧训练指导

初三语文教案阅读策略与信息提取技巧训练指导教案标题:初三语文阅读策略与信息提取技巧训练指导导语:语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他们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向初三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和信息提取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阅读材料。
一、阅读策略1. 预览法预览法是一种快速获取文章大意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标题、副标题、插图和第一段的内容来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题。
2. 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或关键短语来理解文章的方法。
当学生遇到陌生的词汇或短语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和其他已知信息推断出它们的意思,从而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
3. 排除法排除法是通过排除错误选项来选择正确答案的方法。
当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中遇到难题时,可以通过分析各个选项的含义和与文章内容的对应关系,逐一排除错误选项,最终选择正确答案。
二、信息提取技巧1. 关注段落开头和结尾段落的开头通常会介绍本段的主题或内容,而结尾则会进行总结或扩展。
学生可以关注这些部分,帮助他们抓住段落的核心信息。
2. 注意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如“因此”、“所以”、“但是”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3. 利用图表和插图学生在阅读图表和插图时,应该仔细观察其标题和标签,并结合图表和插图的内容,有目的地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帮助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
4. 注意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关注这些修辞手法,理解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三、练习活动1. 预览练习选择一篇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通过预览法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并提取关键词。
2. 关键词提取给定一篇短文,要求学生通过关键词法提取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回答相应的问题。
3. 信息提取练习提供一篇带有插图和图表的文章,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和插图,萃取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将其进行整理和总结。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类解题类型及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类解题类型及技巧语文综合运用的中考具体题型分类有:一、综合运用类二、实践探究类三、主题探讨类四、地方特色类五、图文结合类六、信息提取类七、关注时事类一、综合运用类例题: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你经历了下面一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1、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你写的是什么?2、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3、事后某同学为学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她请你做些修改。
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⑴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
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
晚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
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
晚会过后,该班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⑴句①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____”一词改成“____”。
⑵句②中,有词语使用不当,应该为“____”。
⑶句③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____”。
4、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
第二天上学路上,领班一位同学问你:”学习那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
解题指导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题,兼容应用文、语病修改、语文活动等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命题人做了一个精心的设计,把课堂中学习到的各种语文知识通过一次活动串联起来,各小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察,而且题目与学生的实际结合非常紧密,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和答题。
1、2题考察的是写广告、标语、解说词、拟对联、致欢迎词的能力。
3题考察的是修改病句的能力。
题4考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实践探究类例题: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17129b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8.png)
综合实践题型归纳一、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题这种题型可能考图表题、也可能考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或给新闻拟标题、或者考几则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1、对于图表题答题技巧归纳如下: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
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
例: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参考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2、对于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是:“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
(1)用一句话表述下边一段文字的基本信息。
(不要超过20字,不含标点)莫斯科时间4月30日11时59分(北京时间30日15时59分),经过两天太空飞行后,载有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的“联盟TM一32”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到达目的地后,蒂托感慨地说:“我爱太空!”今年2月,蒂托与俄航空航天局签订了赴国际空间站旅行的合同,并为此支付了两千万美元。
解析该题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
这是事件报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
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
参考答案:4月30日人类第一位太空游客抵达国际空间站。
对于拟写新闻标题的答题思路为:第一步找导语(即总说段),第二步从导语中找中心句,第三步从中心句中找关键词语,第四步将关键词语整合成答案。
(2)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0字以内)本报讯母亲节前夕,一位姓陈的女士突然收到10岁女儿的来信。
在信中,火辣的歌词让陈女士着实惊讶。
中考语文提取信息题解题指导.doc

一、新闻类提取信息题三种类型:1、拟写一句话新闻:这是较为常见的语段压缩题。
新闻压缩成一句话后,这句话要有具体事件,且要突出其最重要的信息,即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
2、拟写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
一般说来,新闻标题较一句话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
好的新闻标题往往句子形式优美,语言有文采。
3、补写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
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
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二、解答新闻类提取信息题策略1、了解新闻知识,筛选新闻信息新闻从狭义上讲就是消息。
一句话新闻就是狭义的新闻。
一句话新闻一般包含这样几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有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写作时可省去某些要素,但“何时”“何人(何单位)”和“何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筛选新闻信息也可主要抓住这些信息,另外新闻还要求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
所以要拟写一句话新闻,了解这些新闻常识,学会筛选新闻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2、把握材料中心,概括新闻信息一句话新闻材料有的提供导语和主体。
导语部分中已讲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这种题,导语就可当作一句话新闻,只不过受字数的限制以及语言简洁等需要,答题时要对其概括加工,对这种类型的新闻材料,重点要阅读其导语部分,在写作时千万不要受原材料中背景及主体部分中次要信息的影响。
3、理解新闻内容,注意句式特点有的新闻类考题考句子的仿写,这类考题既考查学生对新闻的理解,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答题时,既需理解新闻内容,又要注意句式特点。
4、领会新闻内涵,注意概括分寸把数百字的新闻改为一句话新闻,当然需要概括,但不是说越概括越好,字数越少越好。
在概括时要尽量标出新闻要素,尽量用足字数,体现具体性以及用事实说话的特点,这正是一句话新闻与概括一般段意的主要区别,所以概括事实不能过于笼统,要领会新闻的真正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答题技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它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文章,提取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要仔细阅读文章。
在面对这种题型时,考生要认真阅读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只有充分理解文章,才能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
关注文章的标题和首尾段。
文章的标题往往能够提供文章的主题,而首尾段往往包含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考生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关注标题和首尾段,这样有助于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主题。
接着,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
在阅读文章时,要留意文章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考生可以在做题时将关键词标注出来,这样有助于快速提取信息。
要注意文章的结构。
一篇文章往往会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内容,比如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等。
考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提取关键信息。
要练习做相关题型的练习题。
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可以通过做真题或模拟题的方式来练习信息提取概括题,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二篇示例: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通常会出现在阅读理解题中,考察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及概括能力。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提取出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信息提取概括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备战中考有所帮助。
理清文章结构,抓住主题。
在阅读理解题中,文章往往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了解文章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提取出重要信息。
在解答信息提取概括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主题句,并对主题进行概括,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只有弄清楚文章的主题,才能更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做到信息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提取题解题指导考点解说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所涉及的“信息提取”题,主要要求考生根据题干要求,从阅读材料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或者对信息进行必要的概括或整合。
这类题主要分三类:一是根据题干要求从原文中直接提取信息,多为关键词或句;二是根据段落内容概括信息;三是根据要求在全文中找照应点。
其基本设问方式是:①结合选文第×段内容,说明某词、句具体指的是什么;②根据第×段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充完整;③阅读第×段,说说……的具体表现,请分条概括(有时还有字数要求);④结合文章,说说某结果产生的原因(原因可能有多条)。
解题点拨(一)原文直接提取1. 答题格式从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提取关键词或句进行解答。
2. 举例(1)第⑧段中加点字“是”是“这样”的意思,请说出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2013年四川南充中考题)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分析:题干中已经解释了“是”的含义,考查的是找到代词指代内容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样”是近指代词,答案就在这个词语的附近。
答案:把螃蟹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
(2)文中的“我”对挑糖担老人是怎样评价的?(2013年四川雅安中考题)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
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
”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证,还真没拍过照片呢。
”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
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
他看一眼,笑了。
又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
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
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吧。
分析:题干指定提取的内容为“我”对老人的评价,这需要通读文章,在议论、抒情的句子中找,这类句子多数集中在文末。
答案: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
(3)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
(2013年天津中考题)分析:根据时间顺序,在原文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即可。
答案:(1)去年七月(2)沉默,没有开花(3)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黄绿绿地静默(二)分层提取信息,概括答题1.答题方法①定位,准确找到题干指定的段落范围。
②概括相关内容。
2. 举例(1)请从“商业家族”和“足球王国”两个方面,概括皮尔洛“非主流”的具体表现。
(2013年山西中考题)①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其家族企业涉足五十多个国家。
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
然而,当他接触足球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
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
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
”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
”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之路。
②在意大利足坛,防守的理念根深蒂固,无论教练还是球员,都不敢越战术纪律的雷池一步;防守能力出众的球员,尤其容易出人头地。
而他,天生就流淌着进攻的血液,更热衷于在球场上穿针引线,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
因为他的足球思想违背了主流理念,导致他一度被排挤而成为边缘人物。
③不得志的他,被租借到小球会布雷西亚。
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罗伯特•巴乔。
在巴乔的指点下,他迅速成熟,并开始走向辉煌。
④2001年,他加入AC米兰队,主教练安切洛蒂独具慧眼,认为他的另类踢法正是意大利足坛的稀缺品种,决定对他委以重任。
在实战中,他逐步成为球队的“大脑”,确立了领袖地位,为AC米兰摘取无数荣誉,并于2006年率领意大利队赢得了阔别二十四年的世界冠军。
2012年6月,欧洲杯烽火重燃,意大利对抗世界霸主西班牙,又是他精准如导弹的传球,令意大利先拔头筹。
赛后,西班牙媒体评价他为“绿茵场上的达•芬奇”。
⑤他就是皮尔洛,国际足坛巨星。
在他的商业家族里,他是非主流的;在他的足球王国里,他也是非主流的。
他用另类的方式诠释着成功: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分析:文章第①段写的是皮尔洛在“商业家族”方面非主流的表现,第②—④段写他在“足球王国”非主流的表现,界定了相关范围之后,简要概括即可。
答案:①示例:皮尔洛放弃庞大的家族企业,坚持自己的梦想,毅然走上了足球之路。
②示例:皮尔洛不遵从意大利足坛的主流理念,坚持自己的另类踢法,最终成为国际足坛巨星。
(2)王浩棋同学读到本文第④段中的“绿茵场上的达•芬奇”时,既感新奇巧妙,又有些许困惑:不同领域的两个人,为什么能联系在一起呢?于是查找了达•芬奇的相关资料,请你帮他完成探究。
(2013年山西中考题)材料一: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意大利把他作为文化的象征。
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珍品中的珍品。
材料二:达•芬奇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
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
他多才多艺,在绘画、雕塑、发明、音乐和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
材料三:达•芬奇说,兴趣——这就是为着一件事物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分析:回答这道题需要结合原文和材料,可根据材料内容和关键词,去原文中寻找意思相近的词语或句子,提取相同信息作答。
答案示例:①他们都是意大利人的自豪,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②他们都能为自己的人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③他们都能带着浓厚的兴趣投身各自所选择的领域。
(答出他们的两处共同点即可)(3)依照示例,概括选文所表现的不同的“美”。
(2013年山东东营中考题)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
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________→________ →(示例)女孩子歌声的淳朴本色美分析:根据本段描写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文段划分成三层,仿照示例写出主语并概括特点,就能写出满意的答案了。
答案示例:报春花色彩的意象美(或报春花的色彩美);云雀飞翔的情态美(或动作美)。
(4)京剧的虚拟性表演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2013年北京中考题)分析: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可知京剧的虚拟性表演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集中在第四段,分层之后简单概括即可提取。
第二层需要概括例子内容,根据例子提炼要点。
答案要点:①虚拟性表演来源于现实生活,必须符合现实生活。
②京剧演员要深入地了解生活,亲身去体验、认真去观察生活。
③经过艺术加工,演员动作舞蹈化、节奏化。
(三)说明文中如何综合段落信息下定义1.答题格式“××”是指……(包含所有特征、原因)的……(类别、属性)。
2. 举例(1)根据文章的介绍,请给“镉大米”下定义。
(2013年四川乐山中考题)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
而最近“广州超过四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
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
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
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
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分析:回答这道题要求通读全文,提取关于“镉大米”的各种有关信息并综合,确定下定义的内容,最后套入格式答题。
答案:“镉大米”就是指用受到了含有重金属“镉”的废水灌溉而污染的水稻加工的,且镉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线的有毒大米。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水刀”。
(201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已研发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这就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刀”。
这种“刀”可以说是锋利无比,甚至削铁如泥,其卓越的性能远远高于金属刀具。
所谓“水刀”,其实就是一束很细的高压水射流。
当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迫使水以超过声速的速度通过极小的喷嘴时,聚集成的高压水射流就具有了切割不同材料的能力,这种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径还不到0.5毫米,比细自动铅笔芯还要细一些。
水喷流出口时的压强在50兆帕以上,这就相当于在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放上5千克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
分析:文章第二、三两段介绍的是水刀研发的时间、性能和工作原理,所以应在这部分提取信息。
之后介绍的是水刀的应用,与定义无关。
答案:水刀就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这是科学家研发出的一项新的加工技术。
月亮升起来有一座小山就坐落在我家附近,我常常会在夜间去爬山。
到了山上,城市里的嘈杂就会变成远方的低语。
在安静的黑夜里,我能够感觉到蟋蟀的欢乐和猫头鹰的自信。
不过,看月出才是我爬山的目的,让我重新找回在城市中轻易就迷失的那种宁静与纯真。
在小山上,我看过很多次月出。
每次月出都是各有风情,不尽相同。
秋日里,圆圆的月亮露出丰收的自信;春风中,月亮灰蒙蒙地表达着羞涩;冬日里,冰轮般的月亮孤独地悬在漆黑的空中;夏日中,橘黄色的月亮朦朦胧胧地俯瞰着干燥的田野。
每一种月亮都似精美的音乐,感动我的心灵,抚慰我的灵魂。
赏月是一种古老的艺术。
远古时代的猎人,对空中月亮的了解如同知晓自己的心跳一样,丝毫不差。
他们知道每29天月亮就会变得明亮饱满,然后萎缩,直至消失,然后再次复活;他们知道,月盈期间,每经日落,头顶的月亮就会显得更高更大;他们还知道,月亏期间,月出一日更比一日迟,直到消失在日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