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觉发育
儿童视觉发展规律

儿童视觉发展规律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对于儿童来说,视觉发展是他们认知世界、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基础。
了解儿童视觉发展的规律,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儿童视觉发展的五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新生儿视觉发展1.1 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周,视觉系统仍处于发育阶段,只能看到模糊的光影。
1.2 大约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新生儿的视觉开始逐渐发展,能够看到黑白对比度较强的物体。
1.3 2-3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够注视物体,并逐渐能够追踪移动的物体。
二、幼儿视觉发展2.1 6个月左右的幼儿,视力逐渐成熟,开始能够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2.2 1-2岁的幼儿,开始能够认识和指认一些简单的物体,如水杯、玩具等。
2.3 3-4岁的幼儿,视觉系统进一步完善,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和颜色识别。
三、学龄儿童视觉发展3.1 5-6岁的学龄儿童,视力已经基本成熟,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图形和颜色识别。
3.2 7-8岁的学龄儿童,视觉系统进一步发展,能够进行简单的空间认知和方向感知。
3.3 9-10岁的学龄儿童,视觉系统进一步完善,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空间认知和方向感知。
四、青少年视觉发展4.1 青少年时期,视力已经基本成熟,但需要注意保护视力,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或书本。
4.2 青少年时期,视觉系统进一步发展,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视觉任务,如阅读、写作等。
4.3 青少年时期,视觉系统需要得到适当的锻炼和保护,以保持良好的视力状态。
五、成人视觉发展5.1 成人时期,视力已经基本稳定,但需要定期进行眼睛检查,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5.2 成人时期,视觉系统需要得到适当的休息和锻炼,以保持良好的视力状态。
5.3 成人时期,视力的保护和维护是至关重要的,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了解儿童视觉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关注儿童的视力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儿童视觉发育问题的追踪与干预

儿童视觉发育问题的追踪与干预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觉之一,对于儿童的正常发展和学习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视觉问题,这可能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儿童的视觉发育得到正确的追踪和干预,我们需要了解视觉发育问题的常见类型、早期追踪方法以及适当的干预措施。
一、儿童视觉发育问题的常见类型儿童视觉发育问题包括屈光不正、弱视以及眼球运动协调障碍等。
屈光不正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视觉问题之一,包括远视、近视和散光。
弱视是指视觉系统在关键发育期未能得到充分刺激和发展,造成视觉能力下降。
眼球运动协调障碍是指眼球在运动和调节过程中出现协调不良,导致读写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二、早期追踪儿童视觉发育问题的方法为了及早发现儿童视觉发育问题,早期追踪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早期追踪方法:1. 视觉筛查:视觉筛查是一种简单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测儿童是否存在视觉问题。
这通常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或视觉专家进行,可以在幼儿期和学龄前进行。
2. 家长观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儿童的视觉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追踪方法。
家长可以关注孩子是否经常眯眼、揉眼、眨眼或者在看远处的东西时出现困难等。
3. 教师观察:教师在学校中观察儿童的视觉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追踪方法。
教师可以观察儿童是否频繁靠近书本、眯眼看物体、丢失线索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儿童视觉发育问题的干预措施早期干预对于儿童视觉发育问题的纠正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干预措施:1. 矫正视力问题:对于屈光不正的儿童,定期进行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可以有效改善视力问题。
对于早期发现的弱视,进行眼罩疗法、视觉刺激训练等方法可以帮助儿童恢复视觉功能。
2. 眼球运动治疗:对于眼球运动协调障碍的儿童,进行专业的眼球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眼球协调能力,从而改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家庭和学校支持:儿童视觉发育问题的干预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积极支持。
家长和教师可以配合专业人士的治疗计划,提供适当的环境和帮助,以促进儿童的视觉发育。
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里程碑

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里程碑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尤其对于儿童而言,视觉的正常发育对其学习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视觉发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将系统地介绍这些里程碑及其意义。
1. 出生初期:基本视觉能力的形成在婴儿出生后的数周内,他们的眼睛会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刚开始时,婴儿只能辨别明暗之间的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能够集中目光,注视物体并追踪物体的运动。
这些基本的视觉能力是婴儿探索和认知世界的关键。
2. 3个月:颜色和形状的识别儿童在3个月左右开始逐渐能够识别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此时,他们的眼球运动变得更加灵活,能够更加准确地注视特定的物体,如玩具或亲人的面部表情。
这对于他们的情感交流和认知发展都至关重要。
3. 6个月:立体视觉的建立儿童在6个月左右的时候,他们的眼睛和大脑能够协同工作,建立起立体视觉。
这使得他们能够感知物体的深度和距离,更好地适应环境。
同时,儿童也可以开始通过眼睛的注视来引导手部的动作,如抓取物体。
4. 1岁:眼手协调的发展在儿童满1岁左右,他们的眼手协调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物体,并通过视觉引导手部的精细动作,如用勺子吃饭、叠积木等。
这种眼手协调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运动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5. 学龄前期:视觉注意力的培养进入学龄前期,儿童的视觉注意力得到了更深入和细致的培养。
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处理复杂的视觉信息,如阅读、观察细节等。
视觉注意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习,也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交往都有积极的影响。
6. 7-8岁:视力的稳定在7-8岁的时候,儿童的视力逐渐稳定下来,这意味着他们的眼球和眼睛的调节能力已经基本发育完善。
这一阶段的视觉稳定是儿童正常发展的关键标志,意味着他们已经达到了视觉系统的成熟阶段。
总结起来,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里程碑包括基本视觉能力形成、颜色和形状的识别、立体视觉的建立、眼手协调的发展、视觉注意力的培养和视力的稳定。
儿童视力发育过程

儿童视力发育过程出生前的视觉发展是从胚胎阶段开始的。
在出生前几个月,孩子的眼睛正在形成。
这个时候,儿童的视觉系统还没有完全发展,只能感知到一些模糊的轮廓和光线。
然而,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视力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后来的视觉发展。
出生后的几周和几个月是儿童视力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眼睛会逐渐变得更加敏感,能够感知到更多的颜色和形状。
他们会开始盯着物体看,并试图抓住他们。
这个过程对于儿童的大脑和眼睛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
大约在6个月的时候,儿童的眼睛会逐渐开始协调工作,并形成正常的双眼视觉。
这个阶段是儿童视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们会学会追踪移动的物体,并试图通过眼睛和手的协同动作来抓住它们。
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双眼协调和深度感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一岁到两岁之间,儿童的视力会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他们的眼睛和大脑之间的协调会变得更加稳定。
他们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物体,并开始建立他们的视觉记忆。
这个阶段是儿童视力发展的关键期,因为它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在3到5岁之间,儿童的视力将继续发展并趋于成熟。
他们的眼球会继续长大,以适应更长的视距,他们的视觉敏感度也会增加。
这个时期是儿童开始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时候,他们的视力将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保护儿童的视力并及时纠正视觉问题非常重要。
在6到18岁之间,儿童的视力将进一步成熟和稳定。
他们的眼球会继续生长,并进一步改善他们的视觉敏感度和深度感知。
这个时期是儿童的视力发展的最后一个关键阶段,也是巩固之前发展成果的阶段。
总之,儿童视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
从出生到成年,儿童的视力会经历许多阶段的变化和发展。
每个阶段都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保护和促进儿童的视力发展非常重要,包括定期眼科检查,保持良好的眼睛卫生习惯,避免眼睛疲劳和保持健康饮食。
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在不同的阶段中获得最佳的视力发展。
儿童的视力如何发展?

儿童的视力如何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儿童普遍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成为儿童视力问题的主因之一。
幼儿期是儿童视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正确引导和保护幼儿视力成为家庭和学校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讲述儿童视力发展的情况和保护方法。
一、儿童视觉系统的发育过程1. 视觉感知的形成:儿童的视觉系统从出生后逐渐成熟,0-1岁是儿童视觉感知的关键时期。
眼睛逐渐能够跟随物体移动,并开始对颜色、形状等进行感知。
2. 手眼协调的发展:2-3岁是儿童手眼协调能力迅速提升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通过触摸、抓取等活动,儿童开始发展对物体距离和大小的感知能力。
3. 视知觉的形成:4-6岁是儿童视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方向感知能力,并能够正确理解和判断图形。
二、儿童近视的高发原因及预防措施1.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儿童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近视的高发。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控制用眼时间,间隔休息,并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2. 遗传因素:近视往往具有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有近视史,子女患近视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对于高度近视家庭,应定期带孩子到眼科进行检查,早期预防和治疗。
3. 不良用眼习惯:长时间读书、写字、看电视等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
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正确的阅读姿势和用眼距离。
三、保护儿童视力的几点建议1. 控制用眼时间:避免儿童过度沉迷于电子产品,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放松眼部肌肉。
2. 调整用眼距离:家长要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书写和看电视时保持距离,避免过度靠近。
3. 确保充足的光线:儿童读书和写字时要保证充足的自然光,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下用眼。
4. 保持良好的视力卫生:儿童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揉眼睛,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5.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家长应该每年带儿童到眼科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视力问题。
儿童视觉发育的里程碑与评估方法

儿童视觉发育的里程碑与评估方法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对于儿童而言,视觉的正常发育是他们认知、学习和交流的基础。
在儿童视觉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里程碑,这些里程碑的达成标志着儿童视觉能力的逐步成熟。
同时,评估儿童视觉发育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视觉问题。
本文将介绍儿童视觉发育的里程碑及其评估方法。
一、婴幼儿期视觉发育里程碑1. 凝视和追视能力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婴儿会开始具备凝视和追视的能力,他们能够聚焦目光并注视身边的人或物体。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凝视能力非常有限,只能对高度对比的物体产生兴趣。
到了2-3个月大,婴儿的视觉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凝视并追踪移动的物体。
2. 眼球协调运动能力婴儿在4-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发展眼球的协调运动能力,即双眼能够同时聚焦到同一点上。
这对于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非常重要。
3. 眼手协调能力在6-9个月大的时候,儿童会逐渐发展出眼手协调的能力,能够观察并追随手中的物体。
他们可以将目光和手部动作结合起来,这在将来的学习和运动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4. 对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调节能力从6个月到1岁,儿童开始发展远视和近视的能力,能够调节眼睛的焦距以适应不同距离的物体。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视觉发育能力。
二、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里程碑1. 手眼协调能力在学龄前,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可以准确地将手指放在他们注视的物体上,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手眼协调活动,如绘画、拼图等。
2. 知觉和形状认知学龄前的儿童开始发展自己对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的认知能力。
他们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几何形状,并开始使用这些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和分类的活动。
3. 视觉空间能力儿童在学前期能够逐渐发展出对于视觉空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他们能够区分近大远小、上下左右等方向关系,并能够转化成实际行动中,如搭积木、规划路线等。
4. 视觉记忆和注意力学前儿童的视觉记忆和注意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儿童视野发展顺序

儿童视野发展顺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视野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从出生到成年,孩子们的视觉认知能力会在不断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中逐步成熟。
本文将对儿童视野发展顺序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视觉认知发展的规律。
一、新生儿期:模糊视觉新生儿出生时,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他们的眼睛无法对焦,视野范围有限,只能看到距离眼睛约20厘米的物体。
此时期,孩子们对光线、颜色和形状有一定的感知,但视觉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
二、婴儿期:视觉认知逐步提升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儿的视觉系统逐渐完善。
3-6个月时,他们可以辨认简单的形状和颜色,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方位有一定的认知。
此外,婴儿在这个阶段也开始学习跟踪移动的物体,建立深度感和空间感。
三、幼儿期:视觉认知快速发展幼儿期的视觉认知发展迅速。
1岁左右,孩子们可以识别大部分基本形状,如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2岁时,他们能区分不同的物体,并学会通过视觉寻找丢失的物品。
此外,幼儿期的孩子对颜色和图案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
四、学龄前:视觉认知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学龄前儿童(3-6岁)的视觉认知能力逐渐接近成人。
他们可以轻松识别各种几何图形,对色彩、形状、大小和方位的认知更加精确。
此时期,孩子们还开始学习视觉技巧,如阅读和绘画。
五、学龄期:视觉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进入学龄期,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视觉技巧进行学习、生活和娱乐。
此外,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孩子们的视觉空间想象力也逐渐提高。
总之,儿童视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新生儿期的模糊视觉到学龄期的视觉认知能力全面发展,孩子们在不断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中,视觉认知水平逐步提高。
了解儿童视野发展顺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孩子成长。
小儿视觉功能发育的特点

小儿视觉功能发育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视觉的发育,在新生儿的时候可以有视觉的感应功能,瞳孔可以对光有反应,在安静清醒的状态下可以短暂的注视物体,但是只能看清十五到二十公分以内的实物,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可以协调的注视着物体开始有头眼协调功能,三到四个月的时候比较喜欢看自己的手,头眼协调已经比较好了,六到七个月的时候目光可以随着上下移动的物体转动,八到九个月的时候可以出现比较视深度的感觉能看到小物体,在十八个月的时候已经能够区分各种形状比如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两岁的时候可以分别区分出垂直线和横线的区别,五岁的时候就可以区别各种颜色,六岁的时候视觉的深度已经充分的发育。
对于儿童听觉的发育,一般情况下刚出生的时候鼓室是没有空气的,听力比较差,在生后三到七天听觉已经相当良好,三到四个月的时候头可以转向声源,比如说话的时候孩子可以转向你,听到比较好听的声音会微笑,七到九个月的时候能够确定声源能够区别语言的意义,十三到十六个月的时候可以寻找不同的响度的声源能够听懂自己的名字,四岁的时候听觉已经发育比较完善了,所以听感知觉的发育和儿童的语言发育直接相关,听力障碍如果不能在语言发现的关键时间段,比如六个月以内得到确诊和干预能够导致孩子聋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力随月龄增长而增加
中 视力增长有缓慢期,与视网膜中央锥体细胞
心 眼 肌
发育过程, 及前部视路视神经纤维髓鞘形成 时间有关?
专 12 月龄组以内婴幼儿双眼视力呈等同性 科 18 月龄开始双眼视力出现差异,两眼视觉
发育开始出现不平衡状态
.
同
仁
眼 科
视觉发育关键期
2岁前
中 心
视觉发育敏感期
仁 远视眼要配戴视力最好的最高度数;近视眼要配
眼 视力最好的最低度数。但是对于不会查视力的婴
科
幼儿该如何处方配镜呢?
中
心
眼
肌
专
科
.
儿童眼镜处方
同 —以专业经验和临床印象为依据
仁
眼 科
状态
屈光度
中 心 眼 近视
年龄0-1岁 年龄1-2岁 年龄2-3岁
≥-4.00
≥-4.00
≥-3.00
肌 专
远视(无斜视)
专 科
部检查和视力筛查
及时有效地预防、早期发现和矫治眼病和视力异
常儿童,促进儿童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
.
不同年龄儿童视觉行为特点及检查
同
仁
年龄
视觉行为特点
检查方法
眼
科
0-28天 出生后有光感,1周后头、眼 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转向红
向亮光转动
光
中 心
1-3个月
双眼随移动物体移动180Ο
瞬目反射,双眼短暂注视红 光并随红光移动
加+1.00DS
加+1.00DS-+1.50DS
加+0.50DS
5岁
3-4岁双光镜
双光镜
.
同
与正常视力比较
仁
眼
科
中
心
眼
0.2
肌
0.05
专
科
0.3
0.1
.
近视
同
仁
儿童近视: 先天性(高度);发育性(7~10岁)
眼
科
睫状肌麻痹验光
中
当VA低于6/9
心
常发生于-1.25或更大度数的近视
眼 肌
完全矫正(球+柱)
专
不要低矫
告诉家长:可能进展/定期验光
.
远视
同
仁
更复杂 比近视更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眼
引起斜视和异常AC/A
科
调节不同/没有一个金标准
中 心 眼
不伴内斜/视力差,低度远视不需矫正 视力不能准确测量儿童
肌
需要配镜的阈值:+3.5D
专
没有弱视/斜视 部分矫正
科
睫状肌麻痹验光
同
仁
眼
儿童视觉发育
科
中
心
焦永红
眼
肌
同仁眼科中心
专
科
.
眼及视力保健日益受到关注
同
仁
眼 儿童期是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影响此期儿
科 童眼及视力发育的主要原因为斜视、弱视、先天
中 心
性白内障、眼外伤等(存活率,生活质量)
眼 儿童近视眼有低龄化趋势, 高度近视眼增多
肌 根据儿童眼及视功能生长发育特点,定期进行眼
8岁前
眼
在这个阶段,视觉环境影响视觉系
肌 专
统的发育,视觉系统对异常刺激表现出超
科 常的敏感。恶劣的视环境易导致弱视,特
别是视觉发育关键期内,但这也是治疗弱
视的最佳年龄
.
儿童视力发育曲线
同 仁 眼 科 中 心 眼 肌 专 科
.
屈光检查
同
仁
眼 科
阿托品睫状肌麻痹
中 心
客观方法验光
眼
肌
专 *“斜视和弱视如同车轮,屈光不正就是车轴”
同
仁
眼 科
屈光矫正的endpoint
中
成人: BCVA
心
儿童:
眼
不可能进行主观验光
肌 专
工作距离\视力需要
科
调节的控制
弱视、斜视
提供清晰的视网膜图象+调节/集合之间适当的平衡
.
同 儿童处方配镜时考虑因素
仁
眼
科
年龄
中 心
屈光不正的程度和类型
眼
弱视、斜视
肌
局部和全身疾病
专 科
父母意愿和儿童接受能力
费用
.
同
儿童屈光不正与散瞳验光
仁
眼
科
假性近视
中 心
显然验光: -1.00DS
眼
睫状肌麻痹验光: +0.50
肌 专 科
球面像差 瞳孔散大
显然验光: -1.50DC×180
睫状肌麻痹验光: - 2.00DC×170
.
同
仁
合理的配镜原则
眼
科
中
心
眼
肌
专
科
.
同
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遵循着一个原则:
眼 4-5个月 肌
开始看自己的手,能固定视 固视反射,追视红光 物;
专 6-7个月 出现眼手协调动作,能看到 追随运动物体
科
跌落的木块
8-11个
能看到小的物体
手指捏拿小糖丸
12-18个月 18-24个月
区别简单的几何图形,对展 示的图片有兴趣
随眼前目标由近到远移动 .
遮盖一侧眼观看图片,观察 有无哭闹并抓取遮盖物
9~11岁双眼视觉稳定期
.
视动性眼球震颤(OKN)
同
仁
眼
科
黑白条栅的视鼓,
中 在婴儿眼前转动,
心 眼
诱发眼球震颤。视
肌
鼓向右转,引起的
专 眼球震颤快相向左。
科
条栅越细,空间频
率越大,视力越好
.
注视反应试验
同 仁 眼 科 中 心 眼 肌 专 科
观察双眼是否能交替注视
.
注视反应试验
同 仁 眼 科 中 心 眼 肌 专 科
科 *“弱视和斜视的诊断与治疗,从阿托品开始”
.
眼屈光系统的概念
同
仁
眼
眼是复杂的光学系统
科
中
心
眼
肌
专
科
1.眼的屈光:外界物体发生或反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 系统产生折射. ,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
屈光系统的组成
同
仁
眼
科
中
心
眼
肌
a.角膜, b.房水, c.瞳孔, d.晶体, e.玻璃体
专
科
.
成人与儿童的不同点
观察眼球集合和分开运动
视力的发育分阶段
同
仁 一般估计
眼 科
0~3月,不会固视,会被脸孔、明亮或运动
中
的物体所吸引
心 3个月, 平稳地“跟随”运动的物体,也能将
眼
视线固定在某物体上
肌 专
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视觉
科 6个月, 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力也继续发展
1~3岁双眼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5~7岁双眼视觉发育成熟期
观察婴儿注视偏好
.
选择性观看(PL)
同
仁 眼
婴儿有注视带有图象画面的倾向
科 利用不同空间频率的黑白条栅画面引起婴
中
心 儿的注视反应
眼 肌
Teller测视卡
专
科
.
同
仁
世界卫生组织(WHO category)
眼
科
中 心
正常: 20/15-20/30
眼
1: 轻度视力损害20/40-20/60
肌
专
2: 中度视力损害20/80-20/200
科
3- 4: 重度视力损害20/400-CF
.
PHPV术后
同 仁 眼 科 中 心 眼 肌 专 科
. 0.01
白内障术后
同
仁
眼 科 中 心
眼
肌
0.028
专
科
. 0.05
同
与正常视力比较
仁
眼
科
中
心
眼
0.2
肌
0.05
专
科
0.3
0.1
.
婴幼儿视力发育
同
仁
眼 科
≥+6.00
科 远视伴内斜视 >+2.00
≥+5.00 >+2.00
≥+4.50 >+1.50
散光
≥3.00
≥2.50
>2.00
.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
同
仁 年龄
眼
科 中
<6月龄
心
眼 <12月龄
肌
专 12-48月龄
科
Pediatric Ophtal 适用方案
加+3.00DS
加+1.50DS
加+2.00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