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 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易错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易错3】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易错4】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厘米,就是()米。
那么,()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易错6】平角就是一条直线()【易错7】160×60=960【易错8】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元。
【易错9】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易错10】平行四边形:()【易错11】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易错12】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易错13】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A、1B、2C、无数条【易错14】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这些煤要运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易错15】下图是闹闹家客厅的平面图(单位:分米),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多少块地砖?【易错16】6956÷7的商与()最接近。
A.100B.1000C.950【易错17】五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本图书?【易错18】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
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分钟。
A、3B、4C、5D、6【易错19】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易错20】甲数是乙数的18倍,甲数是396,求乙数。
【易错21】7×8÷8×7=1【易错2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A.3B.2C.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附答案和解析)【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十大易错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十大易错题【易错题1】王叔叔家养了350只鸡,每个笼子里装30只,需要准备多少个这样的笼子?【错误解答】350÷30=11(个)……20(只)答:需要准备11个这样的笼子。
【“病因”分析】这里出错的原因是把余下的20只鸡忽略了,余下的20只鸡需要再装一个笼子,这里应该准备12个笼子。
【正确解答】350÷30=11(个)……20(只) 11+1=12(个)答:需要准备12个这样的笼子。
【易错题2】小红、小林和小刚,一个星期一共练了630个大字,平均每人每天练多少个大字?【错误解答】630÷3=210(个)答:平均每人每天练210个大字。
【“病因”分析】这里出错是把一个星期是7天这个隐含的条件忽略了。
【正确解答】630÷3÷7=210÷7=30(个)答:平均每人每天练30个大字。
【易错题3】计算(842+421+421)×25,下面最简便的方法是()。
A.421×(4×25 )B.842×(2×25 )C.842×25+421×25+421×25【错因分析】首先要明白(842+421+421)×25有多种简便计算方法,一个可以把421合并成842,另一个也可以把842拆分成421,而此题要求是最简便的方法,那么有的同学只想到简便没看清“最”简便就想当然选择B了。
【思路点睛】正确答案选择A,因为此题要求最简便。
通过把842拆分成2个421,和题中已有的2个421合并成4个421,再根据乘法结合律把4和25先乘起来得100,这样就是最简便的方法了。
B比起原题死算确实简便,但比起A来没有A更好算最简便。
【易错题4】简便计算(100+2) ×45。
【错因分析】典型错误(100+2) ×45=100×45+2=4500+2=4502 ×出现这种错误是由于学生对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本质内涵认识和理解不够。
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易错题

பைடு நூலகம்
= 4800+ 96 =4896
86 × 101- 86 =86× 101- 86× 1 =86×( 101- 1) =86× 100 =8600
重点题 5
在三角形 ABC中, ∠ A- ∠C= ∠B,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重点题 4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48×102;( 2) 86×101- 86。 【教你一招】 (1)因为 102 接近 100,可以把 102 看作( 100+2 ),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 使计算简便。 ( 2)86×101- 86 中的后一个 86 可以看作 86×1,然后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认识多位数
【点击重难点】
1. 掌握多位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多位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2. 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范例精析】
【例题】( 1)一个数的百亿位上是 4,十亿位上是 8,其余各位都是 0,这个数是 (
),
把它改写成用 “亿 ”作单位是(
)亿。
( 2 )十亿位和千万位之间的数位是 ( )位,和万位相邻的数位是 (
重点题 2
一个直角梯形,上底为 2 厘米,一腰长 10 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增加 正方形。这个梯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6 厘米,就变成一个
【教你一招】 我们可以一边想象, 一边画出图, 这里的关键是最后变成了正方形,说明这时
四条边都一样长,也就是上底增加 6 厘米就四条边一样长了,这样我们知道下底是
8 厘米,
= 5 去乘另一个数,那么,是看错了三位数的个位,还是看错了两位数的个位呢?也
就是说少的是 “三位数 ×5”,还是 “两位数 ×5”,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计算和比较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归纳及易错题一、小数的相识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非常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非常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非常位,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及非常位是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依次表5、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1分米=1/10米=0.1米 1厘米=1/100米=1克=1/10006、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假如整数部分一样,就比较小数部分非常位;〔3〕非常位一样,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根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理解0.1及0.10的区分联络:区分: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络: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根本性质可以不变更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加减计算法那么:小数点对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法那么计算。
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次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次一样。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例如加法结合律,交换律。
易错题360平方米=〔〕公顷 23400万吨是〔〕亿吨40.7分米=〔〕米 1.32千克=〔〕克4平方米=〔〕平方分米 0.56吨=〔〕千克40.7分米=〔〕米〔1.4平方米=〔〕平方分米 4.02平方千米=〔〕公顷0.3千克=〔〕克 0.86平方分米=〔〕平方米5.06吨=〔〕吨〔〕千克 2.80吨=〔〕千克2.08吨=〔〕千克 40公顷=〔〕平方分米4米5分米2厘米=〔〕米3吨80千克=〔〕吨 =〔〕千克79千克=〔〕吨二、相识三角形和四边形1、根据不同的标准给图形进展分类;①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②按平面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③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四年级下期末典型易错考点

四年级下期末典型易错考点四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同学们也迎来了期末考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提高考试成绩,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一些典型易错考点。
一、数学部分1、小数的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比如在计算时没有对齐小数点,或者在进位、退位时出现错误。
例如:35 + 278,有的同学可能会误写成 628 ,而正确答案应该是 628 。
小数的乘法也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比如 25×04 ,乘积应该是10 ,而不是 1 。
2、四则运算的顺序在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容易混淆。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如:12 + 8×(5 2),应该先算括号里的 5 2 = 3 ,再算 8×3 = 24 ,最后算 12 + 24 = 36 。
3、图形的面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要牢记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但在实际做题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比如,给出的边长单位是厘米,而问题要求的面积单位是平方米,就需要进行单位转换。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也常出错。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 。
要注意对应的底和高。
4、单位换算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重量单位等的换算容易出错。
例如 1 米=100 厘米,1 平方米= 10000 平方厘米,1 吨= 1000 千克。
二、语文部分1、字词同音异形字和多音字容易混淆。
比如“辩”和“辨”,“的”“地”“得”的用法。
词语的搭配也需要注意,如“改进方法”“改善条件”等。
2、句子修改病句是常见的考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这句话缺少主语,应该去掉“通过”或者“使”。
句式的转换,如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把“把”字句改为“被”字句等。
3、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中,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容易出错。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练习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练习一、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1、画图形的另一半:(1)找对称轴。
(2)找对应点。
(3)连成图形。
2、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3、对角线是一条线段,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4、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
5、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6、图形的旋转,先找中心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
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数位顺序表:我国计数是从右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
(1)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改写。
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近似数。
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如:100×10=1000,900×90=810002、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3、常见的数量关系(1)价格问题: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2)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第四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计算器上的“ON”键表示(),“OFF”是(),“AC”是()。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型及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易错知识点一、四则运算1、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1)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4)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2、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运算定律1、加法运算定律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③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2、乘法运算定律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④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点汇总】图形的平移:先确定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点平移到对应位置、最后连接成图。
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折痕的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圆等。
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条数: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正三角形3条、圆无数条;(注: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画图形的另一半:①找对称轴、②找对应点、③连成图形。
【易错题、常考题】1.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条对称轴。
2.钟面上,从9:00到12:00,时针旋转了()°;从3时到3时20分,分针旋转了()°3.操作题。
将左图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将右图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1)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2)把长方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知识点汇总】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个)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多位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中间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例如:230045800读作:两亿三千零四万五千八百。
多位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数的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数的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
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大于等于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一、小数的认识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个位与十分位是进率是10。
4、小数的数位顺序表5、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先将这个低级单位的数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1分米=1/10米=0.1米 1厘米=1/100米=0.01米1克=1/1000千克=0.001千克 1千克=1/1000吨=0.001吨6、小数的大小比较:(1)先比较整数部分;(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
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
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
8、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计算。
从末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
9、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只有加减运算,从左往右;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例如加法结合律,交换律。
《易错题》360平方米=()公顷 23400万吨是()亿吨40.7分米=()米 1.32千克=()克4平方米=()平方分米 0.56吨=()千克40.7分米=()米()克=2.05千克1.4平方米=()平方分米 4.02平方千米=()公顷0.3千克=()克 0.86平方分米=()平方米5.06吨=()吨()千克 2.80吨=()千克2.08吨=()千克 40公顷=()平方分米4米5分米2厘米=()米3吨80千克=()吨 =()千克79千克=()吨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①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②按平面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③按图形的边数来分。
2、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①按角分,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了解其本质特征: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②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3、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4、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最多有1个钝角。
5、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6、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7、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考点》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 ),按角分它是( ) 三角形。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8厘米、7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80度,则它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和()三、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几倍是多少。
2、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11、、101001000......②小数点右移,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小数点移动完后,整数最高位前边的“0”要去掉;小数点左移,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点上小数点,若整数部分没有数,用“0”表示,若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应把末尾的“0”去掉。
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3、乘数与积的大小关系: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另一个乘数。
4、小数乘法的法则①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末尾有“0”,必须删掉。
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只有加减或乘除运算,从左往右;既有加减又有乘除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里后外。
③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例如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分配律。
《易错点》0.5扩大10倍等于500缩小()倍。
0.45扩大100倍是( )。
( )缩小100倍是2.6。
500缩小100倍等于0.25扩大( )倍。
646000千米是()万千米。
去掉1.32的小数点,原数扩大( ) 倍,结果比原数大( )。
把0.302扩大10倍是 ( )。
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这个小数就( )。
先把0.36扩大1000倍,再缩小100倍,结果是( )。
一个数的小数点右移两位,增加了198,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小数点左移一位,减少了88.2,这个数是()。
一个数扩大100倍后比原来的数多782.1,原来的数是( )。
小数的计数单位35个百分之一是(),35个十分之一是()。
3.07里有()个一和()个千分之一组成。
1.25里有( )个百分之一,至少再添上 ( )个百分之一就是整数。
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6,其余是0,这个数写作( )。
4.6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2里面有( )个0.01。
0.365是由3个( ), 6个( )和( )个0.001组成。
4.9628精确到十分位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在2.5的末尾添上两个0,它的计数单位由( )变为( )。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比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多()。
5个0.1和5个1/100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
4.505左边的5是右边5的( )倍。
小数点的左边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
一个数写错了,丢掉了小数点,读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零,这个小数是( )。
小数点左边第二位上的2要比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2多()。
一个数由8个1,9个0.1和6个1/1000组成,这个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判断题比0.6大比0.7小的小数只有9个。
( )一个小数它的位数越多,数就越大。
( )20.560化简后是2.56。
( )大于0.3小于0.5的一位数只有0.4。
( )把10.060化简得1.6 。
( ) 计算13.03-0.93= 1.05-0.75= 0.56+0.54= 3.14÷10= 5.35+0.5= 1.6×1000= 0.03+0.7= 3.28÷0.02=脱式计算46×2.02-0.02×46 3.96+5.04÷9×58×(1.25+0.7)25×3.2×12534.89-(14.89+12.7) 3.8×99+3.86.18-(2.47+1.18) 8.7+1.3-8.7+1.3 34.85×3.2+3.2×65.1556×3.6+45×3.7-3.7四、观察物体1、从不同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要明确观察到的形状,即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以及每一个正方体的位置,才能画的准确。
2、用一定数量的正方体按指令搭立体图形或还原立体图形,要根据正方体的个数和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综合考虑,不能遗漏。
五、认识方程1、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都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①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
②长方形面积公式:S=ab。
③正方形周长公式:C=4a。
④正方形面积公式:S=a2。
4、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字母之间、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可以用“?”表示或省略不写,数字一般都写在字母前面。
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字母按顺序写。
如:a×b=ab、5×a=5a、1×a=a、a×a=a25、区别a的平方和2乘a的区别:a2=a×a,2a=a+a=2×a。
6、方程的意义与等式性质①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②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却不都是方程。
③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④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⑤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号;一步一脱式,每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
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⑦能运用减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是减数、除数的方程。
⑧看图列方程的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
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应用题),首先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最后检验,写出答语。
7、图形中的规律①摆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
②摆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小棒。
《易错点》一本练习本的价格是0.6元,买x本应付()元。
一本练习本的价格是a元,买b本应付()元。
仓库里有大米2400袋,运走了a袋,又运来b袋,现在仓库里有大米()袋。
1千克苹果的价钱是每千克b元,那么10元钱可买()千克苹果。
四一班有男生a人,女生比男生少b 人,四一班共有()人。
妈妈今年a 岁,小华的年龄比妈妈小26岁,小华今年()岁。
笑笑5天共读书x页,平均每天读()页。
用字母表示公式: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面积()加法交换律(),加法分配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列方程并解答1.一个数减8.6与4的积,差是15.7,求这个数。
2.x除以3.1与1.8的和,商是2.1。
求这个数3.13.9除69.5的商再加上x,和是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