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2020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2020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课时作业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D)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B.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解析:铁片、银片、稀盐酸构成的原电池,负极反应Fe-2e-===Fe2+,正极反应2H++2e-===H2↑,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负极附近Cl-浓度变大,但整个溶液中Cl-浓度不变,只有D项正确。

2.某小组同学用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D)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图中a极为铜片、b极为锌片时,a极上有气泡产生D.图中a极为铜片、b极为锌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橙汁流向锌片解析:铜片、锌片、橙汁构成的原电池,将化学能转为电能,A项正确;锌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项正确;橙汁显酸性,在正极铜片上生成H2,C项正确;电子由负极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向铜片,D项错误。

3.(2019·沈阳高一期中)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两份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下列各图为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解析:锌粉质量相等,硫酸过量,a中加入CuSO4溶液,少量锌粉与Cu2+反应而减少,a中生成H2量少,锌铜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所以选A。

4.(2019·徐州高一检测)一学生用如图装置研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1)图中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B.(2)图中如果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则说明锌片不纯C.(2)图与(3)图中正极生成物质量之比为132时,锌片减轻的质量相等D.(3)图中锌片增重质量与铜棒减轻质量的比值为6564解析:装置图(1),锌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图(1)中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故A正确;图(2)是原电池装置,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电极生成氢气,锌片不纯会形成原电池,锌片表面也有气体生成,故B正确;图(2)与图(3)中负极电极反应Zn-2e-===Zn2+,图(2)中正极上电极反应2H++2e-===H2↑,图(3)中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正极生成物质量之比为132时,依据电子守恒计算两个原电池中电子转移相同,所以反应的锌的质量相同,故C正确;图(3)是原电池装置,锌作负极失电子生成锌离子,铜作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锌电极减轻,铜电极增重,故D错误。

高中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课时作业(二)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高中 化学 必修 第二册 课时作业(二)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课时作业(二)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基础巩固1.(2020·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志中的()A[A项,警示标记为腐蚀性液体的标志,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则A正确;B项,警示标记为剧毒标志,而浓硫酸无毒,不能使用该标志,B错误;C项,警示标记为能燃烧的物质的标志,而浓硫酸不能燃烧,C错误;D项,警示标记为禁止使用的标志,而浓硫酸有重要的应用,D错误。

]2.(2020·银川一中高一期末)浓硫酸的用途、反应现象与括号内的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实验中,浓硫酸可做SO2、CO2等气体的干燥剂(吸水性)B.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脱水性和酸性) C.向滤纸上滴加浓H2SO4,滤纸变黑(脱水性)D.在冷浓H2SO4中放入铁片没明显现象(强氧化性)B[A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某些气体中混有的水分,SO2、CO2为酸性气体,且不会与浓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

B错,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不体现酸性。

C对,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则向滤纸上滴加浓硫酸,滤纸变黑,表现的是浓硫酸的脱水性。

D对,冷浓H2SO4使铁片钝化,体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3.(2020·南昌第二中学高一上月考)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B.将制得的食盐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C.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D.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4,可依次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C[A错,溶解时不是越稀越好,如果溶液太稀,蒸发时就要消耗很长时间。

一遍过高一化学必修二课时答案

一遍过高一化学必修二课时答案

化学改变
5、在一样条件下,以下物质分别与H2反响,当消耗等物质的量H2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 Cl2
B. Br2
C. I2
D. S
6、以下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 2H2+O2点燃2H2O
B. 2NaHCO3Na2CO3+H2O+CO2↑
C. NaOH+H Cl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破坏moH2中化学键消耗能量为Q1KJ,破坏1mol Cl2中化学键消耗能量Q2KJ,形成1mol HCl中化学键释放能量QKJ,以下关系式正确的选项是〔〕
A. Q1+Q2=2Q
B. Q1+Q2>2Q
C. Q1+Q2<Q
D. Q1+Q2<2Q
NaCl+H2O D. H2+Cl2光2HCl
8、在一只小烧杯中参加约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参加约10gNH4Cl 晶体,并用玻璃棒快速搅拌。

①试验中玻璃棒作用:②写出有关反响化学方程式:③试验中视察到现象是:④通过现象,说明该反响是热反响。

9、将装有镁条的试管放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向试管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本章复习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本章复习课

本章复习课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H2―→2HB.2H2+O2===2H2OC.CaO+H2O===Ca(OH)2D.2Cl―→Cl2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放热和吸热无关C.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等D.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3.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一定不必加热就可以发生4.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则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可以是下列的()5.化学反应限度的调控在工业生产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设法提高化学反应的限度,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节约原料和能源B.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C.能够提高经济效益D.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6.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图。

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该电池中电极a是正极C.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通过导线流向电极a7.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3B(g)===2C(g),开始时,A的浓度为2 mol·L-1,B的浓度为4 mol·L-1,2 min后,A的浓度减少0.8 mol·L-1,则(1)v(B)=________________,v(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 min末,C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B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氢能源是21世纪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

(1)请在下图的两个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高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时作业分层联系课课练课堂作业(含答案解析)

高中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时作业分层联系课课练课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二全册课时作业课课练(含答案解析)目录一、化学元素周期表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三、核素同位素四、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元素周期律五、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六、化学键七、化学能与热能八、化学能与电能九、化学反应的速率十、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十一、甲烷十二、烷烃同分异构体十三、乙烯十四、苯十五、乙醇十六、乙酸十七、基本营养物质十八、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十九、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二十、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课时分层作业(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

若发现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A.第七周期0族B.第八周期第ⅠA族C.第六周期第ⅡA族D.第七周期第ⅦA族B[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118号元素,所以若发现119号元素,则应该在第八周期第ⅠA 族,故正确选项是B。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而成的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数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数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C[副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等于所在的族序数。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6个纵行B.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25D.同主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32B[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族,即共有16个族,A错误;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B正确;若是相同短周期中第ⅡA 族、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1;第四、五周期中由于中间有副族和第Ⅷ族元素存在,故同周期第ⅡA族、第ⅢA族原子序数差为11;第六周期,其中由于有镧系元素的存在,两者相差25,C错误;一、二、三、四、五、六、七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32,且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等于上一周期的元素种数,故相邻的同一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之差为8或18或32,D错误。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含答案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一、化学反应速率1.含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的减少量或____________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3.表达式若以v表示反应速率,Δc(绝对值)表示物质浓度的变化,Δt表示时间的变化,则指定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单位由浓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决定了化学反应速率单位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5.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的关系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操作试管中均为2~3 mL相同浓度的滴有同量FeCl3溶液的H2O2溶液实验现象溶液中产生气泡速率的相对大小为________实验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产生气泡速率的相对大小为________实验结论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________________外,还有溶液的________、反应物的________、固体的________、压强、溶剂、光照等许多因素。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所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为0.8 mol·L-1,则在这10 min内N2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0.1 mol·L-1·min-1B.0.2 mol·L-1·min-1C.0.3 mol·L-1·min-1D.0.6 mol·L-1·min-1知识点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及应用3.已知某反应a A(g)+b B(g)ƒ2C(g)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A B C起始浓度(mol·L-1) 3.0 1.0 02s末浓度(mol·L-1) 1.8 0.6 0.8( ) A.9∶3∶4 B.3∶1∶2C.2∶1∶3 D.3∶2∶14.对于A2+3B2ƒ2C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2)=0.8 mol·L-1·s-1B.v(A2)=0.4 mol·L-1·s-1C.v(C)=0.6 mol·L-1·s-1D.v(B2)=4.2 mol·L-1·min-1知识点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5.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产生氢气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2SO4固体6.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课时作业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课时作业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汇佳中学2021年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课时作业1.凯库拉提出苯环结构,如图为诞辰150周年的纪念邮票。

关于苯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6H12B.仅含碳碳双键和碳氢键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H原子C原子位于同一平面2.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B.乙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单质发生了取代反应C.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与才采摘的水果放在一起以达到保鲜效果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碘水中,振荡后分为两层,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4.如图是网络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它是由苯及其衍生物配以相应的表情、文字组成的。

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通常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气体B.苯中含有单、双键交替的结构C.该分子中12个原子全部在一个平面上D.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5.X、Y、Z、Q和R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的原子半径比Z的大B.Y元素位于第二周期V A族C.R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Q元素的稳定D.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R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不反应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B.N2的电子式:N⋮⋮NIC.S2-的结构示意图:D.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7.下列四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说法正确的是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C.不能发生加聚反应D.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8.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橙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过滤,得到粗溴苯9.下列各组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离的是A.溴乙烷和水B.四氯化碳和稀盐酸C.甲苯和水D.苯和溴苯10.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燃烧法鉴别乙烯和乙烷B.可以利用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方法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C.聚乙烯不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与溴单质或酸性高锰酸钾反应都与碳碳双键有关,两者原理相同11.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常温下是气体,为纯净物;聚乙烯常温下是固体,为混合物B.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聚乙烯活泼C.取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质量相等D.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12.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B.C4H8C.C5H12D.C6H613.用如下装置进行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CH4和Cl2发生的一系列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一节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一节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________相结合的。

(2)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______能量。

(3)化学键的____________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决定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因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大小。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物质发生转化时,____________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但是体系包含的________不变。

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①盐酸与铝反应后,溶液温度______,说明该反应是______反应;②Ba(OH)2·8H2O与NH4Cl反应,烧杯______,玻璃片与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是______反应。

③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__________时所释放的热量。

(2)热能转化为化学能人们利用热能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探索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1.柴草时期该时期从火的发现至18世纪产业革命,以树枝杂草为主要能源。

2.化石能源时期从18世纪中期到现代,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能源。

3.多能源结构时期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______能源)为主要能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生物质能等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 .会产生新的物质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变化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出热量D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收热量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分子或化合物都是通过原子间形成化学键相结合的B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 键要放出能量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 .分子的稳定性与化学键强弱有关知识点二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4.已知2H 2+O 2=====点燃2H 2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反应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③化学反应不一定生成新的物质④化学反应有些有能量变化,有些没有能量变化⑤化学反应都有化学键的破坏和形成A. ①B. ①②⑤C. ①②③⑤D. 全部2、下列能源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 潮汐能B. 太阳能C. 甲烷燃烧产生的热能D. 风能3、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能量一定高于NB. M的能量一定高于Y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 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常温下一定可以发生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燃烧反应一定放热B. 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C. 有些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才可以发生D.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5、在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分别与H2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H2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A. Cl2B. Br2C. I2D. S6、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 2H2+O2点燃2H2OB. 2NaHCO3∆Na2CO3+H2O+CO2↑C. NaOH+H Cl ∆NaCl+H2OD. H2+Cl2光2HCl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破坏mo H2中化学键消耗能量为Q1KJ,破坏1mol Cl2中化学键消耗能量Q2KJ,形成1mol HCl中化学键释放能量Q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Q1+Q2=2Q B. Q1+Q2>2QC. Q1+Q2<QD. Q1+Q2<2Q8、在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20g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约10gNHCl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4①实验中玻璃棒作用:②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③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是:④通过现象,说明该反应是热反应。

9、将装有镁条的试管放入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向试管中加入约3-5ml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1、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有错误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B、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C、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2、以金属铜、锌为两电极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Zn-2e-=Zn2+B、负极反应Cu-2e-=Cu2+C、锌为负极,铜为正极D、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金属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电子从a极流向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4、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

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金属析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D、C、A、B B. D、A、B、CC. D、B、A、CD. B、A、D、C5、在理论上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NaOH+HCl=NaCl+H2OB、Ba(OH)2·8H2O+2NH4C1=BaC12+2NH3·H2O+8H2OC、2Al+2NaOH+2H2O=2NaAlO2+3H2↑D、CO2+2NaOH=Na2CO3+H2O6、将铁棒和锌棒用导线连接插入CuSO 4溶液里,当电池中有0.2mol 电子通过时,负极质量变化是( )A 、增加6.5gB 、减少6.5gC 、减少5.6gD 、增加6.4g7、已知空气一锌电池的电极反应:锌片:Zn+2OH --2e -=ZnO+H 2O 石墨:21O 2+H 2O+2e -=2OH -据此判断锌片是( )A 、负极,被氧化B 、负极,被还原C 、正极,被还原D 、正极,被氧化8、(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平行插入一块铜片,并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连接起来,观察到现象是 ,此时是否构成了原电池 (填是或否),若构成了原电池,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未构成原电池,此空不填)(2)若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500ml 2mol ·L -1的稀硫酸,(假设产生气体没有损失),当收集到0.5molH 2,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1、对于反应:A+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是()A、增加A的质量B、减少C的质量C、增大体系的质强D、升高体系的温度2、已知反应:A+3B=2C+D,在某一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1mol·L-1·min-1,此时若以C的浓度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A、3mol·L-1min-1B、2mol·L-1·min-1C、1mol·L-1·min-1D、0.5mol·L-1·min-13、气态反应中,A+3B=2C+2D(A、B、C、D、均为气体),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 A=0.15 mol·L-1·S-1B、V B=0.6 mol·L-1·S-1C、V C=0.4 mol·L-1·S-1D、V D=0.6 mol·L-1·S-1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O(g),若反应物浓度由2mol/L 降到0.8mol/L,需要2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0.8 mol/L降到0.2 mol/L所需时间为()A、10s B、大于10s C、小于10s D、无法判断5、将10molA和5molB放入10L真空容器内,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的2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s),则在2S时容器中C的物质的是()A、0.12 molB、0.08 molC、0.04 molD、0.8 mol6、已知某反映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aA(g)+bB(g) 2C(g)始浓度(mol/L) 3.0 1.0 02S末浓度(mol/L)1.8 0.6 0.8据此可推算出上述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计算之比是()A、9:3:4B、3:1:2C、2:1:3D、3:2:17、将ag块状CaCO3与是量HCl反应,产生气体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为图中实线。

在相同条件下,将bg(a﹥b)粉末状Caco3加入同密度量HCI浓液中,生产气体量随时间变化为图中虚线,下列图中正确的是()8、某温度是,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X、Y、Z表示)②从开始到2min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是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二)1、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SO2溶于水和H2SO3的分解B、H2和I2化合成HI和HI的分解C、SO2和O2化合成SO3和SO3的分解D、电解水和H2在O2中燃烧2、可逆反应2SO 2 +O2 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18 O2是够长时间后,则18 O原子()A、仅有在于O2中B、只存在于O2和S O2中C、只存在于O2和S O3中D、只存在于O2、S O2和S O3中3、对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反应都是有一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长短无关D、化学反应限度是不可改变的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2Z2(g),若X2、Y2、Z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达到平衡下列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X2为0.2mol/LB、Y2为0.2mol/LC、Z2为0.4mol/LD、Y2为0.6mol/L5、改变下列条件,,既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又能改变可逆反应限度的是()A、使用催化剂B、升高反应的温度C、增大反应物浓度D、降低气体生成物压强+3H2 2NH3已达到反应限度()6、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A、一个N≡N断裂,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一个N≡N键断裂,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一个N≡N键断裂,同时有6个H—H键断裂D、一个N≡N键断裂,同时有3个H—H键形成7、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①集气瓶内有H2和Cl2混合气体,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②黄铁矿煅烧是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③熔化KClO3放出气体很慢,撒入MnO2时很快产生气体:④同浓度、同体积盐酸溶液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⑤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块分别在0.1mol/L盐酸中和1mol/L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⑥夏天的食物易变质,冬天则不易发生该情况⑦相同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当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会加快:⑧NH4HCO3化肥需保存在阴凉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