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蜀汉江油关导游词(DOC)
蜀汉三国--江油导游词

蜀汉三国旅游线—江油各位客人:我们离开成都已经2个小时,约130公里。
途经了广汉、德阳、罗江等地。
现在我们正经过绵阳江油市,距离我们的目的地剑阁还有2个小时左右,约270公里。
说起江油这个名字,很多客人可能会对它产生好奇。
这里,我就给大家聊一聊江油。
江油之名闻达于三国的刘备政权时期。
之所以叫它江油,倒不是哪条江水中多产油的原因,而是因为这里地处涪江源头,涪江江水在这里呈环绕之状。
在古代,涪江对此地的意义除了交通要道以外,还是一条经济走廊,无论饮水、灌溉、消防、排污,无一能离开此涪江,和平时期,它是当地百姓赖以生存的母乳,而一到战争动荡时期,涪江又是一条天然的军事屏障。
所以,古往今来,凡立城,均靠水而建。
因此,江油的名称,应该是因为涪江的原由。
现在的江油经济繁荣,社会治安良好。
可在古代,这个片区,战祸连连,是兵家必争之地。
1800年前刘备入川时,张松献地图,献出的就是涪江两岸的地形图,刘备定成都,首先定的就是涪江流域。
说起战争,大家难免想起血腥的杀戮,很残忍。
那我们就不谈战争,让我们将1800年前仍然在江油上空弥漫的战火硝烟抹去,我们会发现,与这种战争风云极不吻合的是,此地居然是中国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
中国百家姓中的“李”姓是最为了不得的,历史上名人辈出。
由于这个缘故,李白的身世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照李白个人的自述,他就出生在江油的青莲乡。
但李氏后人有一个叫李宜琛的李白研究专家认为,李白出生在西域;中国大名鼎鼎的历史学泰斗陈寅恪教授也赞同李白的出生地在西域。
现在,对于李白出生地的争议依然存在,不过,李白曾经在江油待过,这是千真万确的。
李白大约七岁起就在江油读书,李白父亲是一个至今都隐姓埋名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被仇家追杀,东躲西藏的大侠客。
正是因为这样,才造成了李白寄养、漂泊、动荡的生活。
各位,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武侠小说里的桥段呢?李白小时侯在江油生活,那时的李白读书不认真,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蜀道导游词优秀范文

蜀道导游词优秀范文蜀道导游词1站在石笋峰畔,脚下是古老的盘山路,望着它消失在山崖之外,我强压了一下紧张的心绪,向上走去。
这要说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要从一个半小时前说起。
我们来到了剑门关去体会李白诗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剑门关雄壮的关楼,在冷兵器时代从未被攻克过。
越过关楼,有了两条路,一条是坐观光车,省时省力,但会错过许多景点;另一条是走山路,费时费力,但有许多景点相伴,其他人选择了前者,而我选择了后者。
石笋峰是一座与其他山互不相连的陡峰。
由白色和黑色组成的岩石山寸草不生,恰恰在其顶部较平稳的地方长着几束七扭八歪的荒草,如同一名横眉作文https:///怒目的卫士,守护着这个剑门关。
我沿着山路的石阶一路向上,路过一个数量多得令人头皮发麻的蜈蚣窝,就到了雾山台。
雾山台其实就是一个观景台,观景台上终年雾起云涌,把重重叠叠的山用一块似有似无的白纱遮盖住,让人不知所踪。
观景台旁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标语:“劝君莫翻越,崖下无秘籍”。
这个写法……你怎么看?再往前走便是一座古刹,据说梁武帝在此修行佛法,成为了佛教著名的道场。
因为这一路走来令我十分疲惫,天公又不作美,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这次爬山直到最后我在下行车站与其他人会合,历经两个半小时,行走了大约3千多米路程,十分辛苦。
蜀道导游词2“五一”期间,我与爸爸去了剑门蜀道,剑门蜀道其实是由两部份组成,第一是剑门关,第二是古战道。
我们先来到了古战道,它是在滚滚嘉陵江之上,靠着峭壁建造的一条道路,远远看去,象一条翻滚在悬崖绝壁中的巨龙。
而这难以建造的道路,却是在秦朝以前的时代就有了,真是难以置信!站在古战道上,抬头,高山峻岭;低头,江水涛涛。
谁看了以后,不由得不对古人的勇气和才智产生钦佩之心!游完古战道以后,便来到了剑门关。
剑门关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闻名于世的,一到剑门关口,我呆住了,真是名不虚传啊!有直插云霄、伸手可摘云朵的高山,有那蜿蜒崎岖的山路,有笔直陡峭的山峰,还有两个悬崖绝壁中窄窄的通道,看了这些以后,就明白了过去的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真正含义。
【优质】江油导游词-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江油导游词篇一:江油导游词江油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行程,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平武县南坝镇,在南坝镇后街原址上曾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座雄关,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此一定非常熟悉,朋友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吗?大家请看我们北面的这座山峰是牛头山,南面的那座是凤翅山,两山对峙,卧虎九岭群峰环绕,四面高山峻岭相对而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山间盆地,中间涪江奔腾而过,于天地间挤出了一线之地,为南来北往的行人提供了一条险峻的山间要道,也形成了刀削斧砍的险谷深涧,然而这里却正是西北入川的必经之道—阴平古道。
三国时期蜀中贤相诸葛亮有感于汉武帝开凿阴平古道从此进袭蜀国的历史,于是在此驻守重兵把守扼涪江天险为关。
说道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明白了,这里就是改写中国历史的名关之一—江油关。
在江油关西北有铁龙关,东南有杲阳关,在往北经过唐家河便是“高出云表的摩天岭”,在那里还有雄视川、甘两省的北雄关;从江油关顺涪江河谷南下,有双峰壁立的石门关,由此到江油古县城武都后便出了深山而进入到成都平原,而绵阳、成都也就无险可守了,因此江油关被喻为为是以诸关为屏障的关中之关。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存亡从谋种程度上说仅系于江油一关,诸葛孔明的过人之处也表现在他对江油关的重视上。
在诸葛亮为蜀中丞相的时候,江油关不但深沟高垒、戒备森严,而且他还在摩天岭下无人区设置了上屯、中屯和下屯以为前哨。
然而诸葛亮星沉五丈原后,后继的将领蒋琬、姜维、费夷等都认为此地无出川的大道。
再加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均不走此道,因此这里的防务渐渐松弛,不但摩天岭下的上、中、下屯的驻兵被撤,就连江油关本身也形同虚设。
公元263年5月,魏国发二十万大军以事伐蜀,当时的四川由后蜀主刘禅当政。
刘禅昏庸无能,违背了诸葛亮的教诲,亲小人而远贤丞,以至于宦官黄皓当道。
江油关怀古——记蜀汉江油关及左担道

汉政权更丧失信心。他不顾妻子的好言规劝 , 执意 蜀汉炎兴元年 ( 公元 2 3 ) 6 年 冬十月 , 邓艾趁钟 开关请降 , 主动为邓艾继续进攻作策划 , 还 筹办军 会与姜维各拥数万雄兵在剑 门关前线相持不 下之 需 。江油关和守将马邈真是让蜀汉朝廷倒了大霉。 际, 率领本部精锐人马 ,……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 “ 民国初年, 剧作家黄吉安先生(86 12 ) 13 - 94有 七百余里, 凿山通道 , 造作桥阁 , 山高谷深 , 至为艰 感于时事的兴废 , 依据这一段历史编写了一出川剧 ( ,无情地鞭挞投降变节的马邈 , 歌 难; 又粮运将匮 , 濒于危殆。 艾以毡 自裹 , 推转而下。 《 江油关》胡琴 ) 因李氏反对马邈投降变节而 自 将士皆攀木缘崖 , 鱼贯而进 , 先登至江油 , 蜀守将马 颂马邈 的夫人李 氏。
维普资讯
>■ 嚣 _ 一 3 髓瓣 D ~ 碍 ~ ~ 毒燃§ 爨 漂 露 l囊 3{ 麟 矬 嚣l l = 罄銎 D 震攀
在J ̄ 重镇江油 , IL l 经平( 江( ) 武) 油 公路一直向
关取得了物资给养 , 即率军破涪城 ( 绵阳)战绵竹 ,
蜀汉腹地涪城( 今绵阳市 )成都。其战略位置十分 场儿戏。此时姜维还统率数万大军固守在剑 门关 , 、
重要 , 蜀汉时期为重要的西北边防要塞。诸葛亮生 试图拒曹魏大军于国门之外。
前曾于此重加布防 , 江油戍” 设“ 即江油关 ; 还在涪
邓艾奇袭江油关这条险道 , 历史上遗留的多种
史学家们也多有争论。 但是 , 大的进 江上游之左担道上设置哨卡 , 留置戍守军士 。很长 史料都有记载 , 进入 段时间 , 这些防务措施确保了蜀汉政权西北 一线 军方 向应该是由甘南的阴平古道翻越摩天岭 , 四川青川 、 平武问的山区, 人迹罕至之处 , 沿左担道 的安全。
2020年四川的景点导游词介绍

2020年四川的景点导游词介绍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以下是WTT整理的四川的景点导游词介绍,欢迎参考。
欢迎阅读借鉴。
四川武侯祠导游词介绍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
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
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
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
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
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
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
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
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
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
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
德阳景点导游词

德阳景点导游词德阳是四川省辖地级市,别称旌城,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
与大家分享景点的导游词,欢迎参考!德阳白马关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德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白马关景区白马关景区是德阳三国文化旅游线上一颗重要的明珠,依托蜀道五关之一、军事重镇——白马关建设而成。
景区内除了庞统祠外,还有庞统被射落马的落凤坡、刘备安葬庞统的庞统墓、以徽派迷宫院落为主的倒湾古镇;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道路,连接南北走道的交通大干道——金牛古道;以及残存有昔日辉煌的点将台、换马沟、八卦古战场、五丁谷等三国遗踪,构成了德阳三国蜀汉文化旅游美不胜收的历史长廊。
白马关,汉代称绵竹关,唐、宋易名鹿头关,剑南蜀道上的五关之一,五关指的是:葭萌关、剑门关、江油关、涪城关、绵竹关。
白马雄关关锁南北交通干线——秦川古道,清代罗江才子、文学巨匠李调元有诗形容:“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素有蜀都“门户”之称。
古驿道经白马关南北关楼而过,北达长安(今西安市)、南至成都。
公元前三百年“五丁开山”时所建,它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大批的蜀军和军用物资经古驿道源源不断的调往北伐前线。
唐天宝年间,杨贵妃喜好荔枝,玄宗皇帝旨令地方官经蜀道飞骑运送荔枝入京。
杜牧《过华清池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今天,当您走在这古道上时,是否感觉到荔枝遗留下的阵阵飘香呢。
清代果亲王出使西藏,绕蜀道而行,“车骑二三里,西风卷旌旗……”时过千余载,镶嵌在这古道上密集的脚印我们已无法追寻,唯有青石板上留下的深深车辙犹如时光的年轮默默述说着久远的故事。
白马雄关:“北望秦岭锁八百里连云,南俯益州开千里沃野”。
“山至险峻,有小径仅容车马,三国时营垒也。
”白马雄关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蜀汉政权五十年兴衰之见证地,更是汉靖侯庞统祠墓的所在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
庞统祠墓座落在白马雄关之巅,掩映在森森翠柏之中。
绵阳景点广告语

绵阳景点广告语篇一:绵阳周边旅游公里,横亘于岷山山脉南段,海拔3033米。
她古老而又神秘,形成于远古侏罗纪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山岳在冰川侵袭下构成了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难所,成为多种植物的保存和繁衍地。
千佛老祖庙唐代始建,“圣明显应唐宋创修昭千古,佛国威严清造石室垂万载”记录了千佛老祖庙年代的久远和历史的变迁。
仙女峰、马桑树、美女山、黑龙潭的传说俯拾皆是,山歌、民谣口耳相传,独具特色的开山节等民俗活动代代相继。
千佛的树,古朴、奇特;千佛的水,清幽、澄净;千佛的石,纹路别致,造型各异;千佛的云,波翻浪涌,变化万千;登上千佛顶,看红日升腾,云卷云舒,彩霞满天,普照群山;岷山雪山时隐时现,如出其间;远山近景亦真亦幻,若出其里;东眺西蜀,平畴沃野,广袤无垠,置身其中,宛如漂浮于万顷波涛之上,流连于仙山楼阁之间。
3.窦圌山,在绵阳地区的江油市北25公里,,距绵阳机场66公里,距成都180公里,国家一级公路,乘车三小时即可到达。
绵阳出发,火车或者汽车先到江油,火车票价6-11元,汽车10-12元左右,再从江油转汽车去窦圌山。
成都出发,在成都昭觉寺汽车总站乘车到江油,每天8:00-19:00,大约15分钟一班,票价44元,2.5小时到达。
自驾:沿成绵高速公路再转绵广高速至绵阳北出口,下高速后到江油,根据指示牌前往景区4.小寨子沟距北川县城93公里,距绵阳150余公里,景区面积360平方公里,是目前亚洲自然生态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也是全球同纬度自然生态保存最好的地区,景区内有熊猫、金丝猴、羚羊等一、二级保护动物51种,被林业专家誉为罕见的物种基因库,这里有绮丽迷人的曲梯瀑、奇趣怪异的珍稀植物,野趣盎然的鸟鸣猴跃,挺拔俊秀的奇峰怪石,变幻万千的高原气象。
这里还是羌民族聚居区,地道的羌歌羌舞,纯正的羌族咂酒,奇异的羌民婚俗让你领略到古朴原始的民族风情。
目前香港俞氏集团拟投资8亿元开发。
5.佛爷洞位于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处,是神迷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
德阳景点导游词

三一文库()/导游词〔德阳景点导游词〕德阳是四川省辖地级市,别称旌城,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
小编与大家分享景点的导游词,欢迎参考!德阳白马关景区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德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白马关景区白马关景区是德阳三国文化旅游线上一颗重要的明珠,依托蜀道五关之一、军事重镇——白马关建设而成。
景区内除了庞统祠外,还有庞统被射落马的落凤坡、刘备安葬庞统的庞统墓、以徽派迷宫院落为主的倒湾古镇;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道路,连接南北走道的交通大干道——金牛古道;以及残存有昔日辉煌的点将台、换马沟、八卦古战场、五丁谷等三国遗踪,构成了德阳三国蜀汉文化旅游美不胜收的历史长廊。
白马关,汉代称绵竹关,唐、宋易名鹿头关,剑南蜀道上的五关之一,五关指的是:葭萌关、剑门关、江油关、涪城关、绵竹关。
白马雄关关锁南北交通干线——秦川古道,清代罗江才子、文学巨匠李调元有诗形容:“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素有蜀都“门户”之称。
古驿道经白马关南北关楼而过,北达长安(今西安市)、南至成都。
公元前三百年“五丁开山”时所建,它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大批的蜀军和军用物资经古驿道源源不断的调往北伐前线。
唐天宝年间,杨贵妃喜好荔枝,玄宗皇帝旨令地方官经蜀道飞骑运送荔枝入京。
杜牧《过华清池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今天,当您走在这古道上时,是否感觉到荔枝遗留下的阵阵飘香呢。
清代果亲王出使西藏,绕蜀道而行,“车骑二三里,西风卷旌旗……”时过千余载,镶嵌在这古道上密集的脚印我们已无法追寻,唯有青石板上留下的深深车辙犹如时光的年轮默默述说着久远的故事。
白马雄关:“北望秦岭锁八百里连云,南俯益州开千里沃野”。
“山至险峻,有小径仅容车马,三国时营垒也。
”白马雄关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蜀汉政权五十年兴衰之见证地,更是汉靖侯庞统祠墓的所在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统祠墓。
庞统祠墓座落在白马雄关之巅,掩映在森森翠柏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蜀汉江油关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行程,我们现在已经到达了平武县南坝镇,在南坝镇后街原址上曾经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座雄关,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对此一定非常熟悉,朋友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吗?大家请看我们北面的这座山峰是牛头山,南面的那座是凤翅山,两山对峙,卧虎九岭群峰环绕,四面高山峻岭相对而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山间盆地,中间涪江奔腾而过,于天地间挤出了一线之地,为南来北往的行人提供了一条险峻的山间要道,也形成了刀削斧砍的险谷深涧,然而这里却正是西北入川的必经之道—阴平古道。
三国时期蜀中贤相诸葛亮有感于汉武帝开凿阴平古道从此进袭蜀国的历史,于是在此驻守重兵把守扼涪江天险为关。
说道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都明白了,这里就是改写中国历史的名关之一—江油关。
在江油关西北有铁龙关,东南有杲阳关,在往北经过唐家河便是“高出云表的摩天岭”,在那里还有雄视川、甘两省的北雄关;从江油关顺涪江河谷南下,有双峰壁立的石门关,由此到江油古县城武都后便出了深山而进入到成都平原,而绵阳、成都也就无险可守了,因此江油关被喻为为是以诸关为屏障的关中之关。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存亡从谋种程度上说仅系于江油一关,诸葛孔明的过人之处也表现在他对江油关的重视上。
在诸葛亮为蜀中丞相的时候,江油关不但深沟高垒、戒备森严,而且他还在摩天岭下无人区设置了上屯、中屯和下屯以为前哨。
然而诸葛亮星沉五丈原后,后继的将领蒋琬、姜维、费夷等都认为此地无出川的大道。
再加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均不走此道,因此这里的防务渐渐松弛,不但摩天岭下的上、中、下屯的驻兵被撤,就连江油关本身也形同虚设。
江油市距省会成都约150公里,距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第二大城市绵阳40公里。
江油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设郡,后改江油县。
[东汉]设置归属德阳县,以后历经演变,到隋初县境分置阴平、昌隆2县。
以后又几经演变,至[南宋]时江油县府正式入境后,分置江油、彰明2县。
相沿至1958年两县合并为江彰县,1959年更名江油县。
其中1935年红四方面军驻县时,曾分设过济时、重华、彰明3县和中坝市。
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江油市。
2008年江油被确定为温家宝总理亲自领导的科学发展观试点城市。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油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早在三国时期江油已经是蜀国出入关中的重要军事政治要地,也是蜀国最后一道抵御敌人的关口。
“勇夺江油关”也是《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精彩的一笔。
江油不仅走出了唐代大诗人李白,还走出了中国“厚黑学”鼻祖李宗吾、著名教育家张秀熟、中科院院士、科技发明家张开逊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四川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发起人王佑木同志以及中国著名的武术大师海灯法师的家乡。
江油市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优质碳酸钙矿遍布全境,市境内探明的天燃气储量超过300亿立方米。
长江支流涪江流域履盖全市60%以上面积,宝成铁路、绵广高速、绵江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市内乡到村一级道路基本硬化,交通相当便利。
江油农业基础十分坚实,全市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在河南朋友的无私支援下,全市农村提灌站、乡村道路、水库塘堰、学校卫生等基础设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具有“西南华西村”之称的白玉村被胡锦涛总书记亲自确定为“农业发展先行村”。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附子”,以江油出产的质量为最佳。
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坝酱油”闻名中外,味醇甘香,是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的一味必备调料。
江油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境内有大型特殊钢材生产基地攀长钢、我国西南最大的火电厂-----装机容量90万千瓦的江油发电厂、中石油川西北油气田公司、中国核工业四川材料所、中国航天涡轮机研究院、巴蜀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四川矿山机械集团、中国著名的水泥制造公司双马水泥、具有当代都江堰之称的武引工程等等,其中攀长钢、双马水泥为上市公司。
江油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旅游景点方面有国家4A级景区一个,国家3A级景区2个,国家2A级景区2个并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两个。
在青莲乡有[唐代]诗人李白的故居,现存有陇西院、太白祠、衣冠墓、磨针溪、粉竹楼、洗墨池等遗迹。
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还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狮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鸣堰等文物古迹。
有云岩寺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有李白故里、红军纪念碑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白龙宫、佛爷洞、观雾山、海灯武馆、窦圌山等旅游胜地。
湖北安陆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了以"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为题的宣传片,立即有《江油遭受"李白故里"危机,央视四套是帮凶》之类帖子出来,江油网友开始在网上严重声讨湖北安陆的"侵权"行为,旋即江油市委和安陆市政府也卷入此事,各自在力争"李白故里"的归属权,不可开交。
当时大家都觉得湖北安陆怕要倒霉了,要被推上被告席了,结果却出乎意料。
9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给湖北省工商局发文的批复却是:"安陆市作为李白曾长期居住地,被称作'李白故里'具有合理之处。
这是对客观事实的正常叙述和说明,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正当使用行为。
"是啊,"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李白在安陆娶妻生子,一度还是他周游天下的根据地,留守处,安陆要宣传,似也未可厚非。
但这一下矛盾更激化了,后来还是江油占了上风。
中坝酱油中坝酱油产自于四川江油,据史书记载,川北中坝,自古为酿酱之乡,其品味之冠以北门清香园为属。
明末清初,已为闻名遐迩之特产。
用口蘑为配料精心酿制的酱油汁稠色艳,咸甜适度,天然鲜香,营养丰富,取名为“中坝口蘑酱油”名字由来道光初年,清香园园主之子韩铣中举,道光七年官居道台,韩铣赴京谢恩之际,携家酿酱油极品为贡。
御厨用清香园之酱油贡品烹饪御膳,道光皇帝品之不由叫绝。
欣喜之余,道光挥毫赐名“中坝酱油”。
中坝酱油由此得名,并被指名为贡品,其时一八二八年。
其后,清香园后人对产品精益求精,以本地传统酿造技艺为依据,在保证中坝酱油天然鲜味的同时,加入长城以北,张家口以外的蘑菇作为重要配料(因其产于张家口外,故称口蘑)。
这种蘑菇营养丰富,顶圆肉厚,状似圆钉,又称钉子蘑菇,其味醇香浓郁,恒久不变,具有温中理气、健脾开胃、消食化积、宽胸止痛等功能,对人体健康均有裨益。
虽价格高昂亦不以其它菌类代用。
1985年经中国食品杂志社审定,载入《中国名食百科》史册;同年经四川省经委推荐,国家计经委批准,选入《中国土特名产辞典》。
1989年获部、省双优桂冠。
1997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食品名牌产品”称号。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清香园经历了私营、国营、股份公司等变迁改革,现已成为四川省最大的酱油生产企业,产销量及品牌影响力持续多年稳居川渝地区酱油生产企业第一。
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HACCP(ISO22000)及ISO14001三项认证。
其中,“中坝”品牌享誉国内外,中坝酱油被评为“中国名食”和“中国土特名产”,连续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50强”、“四川省名牌产品”和“四川省著名商标”等殊荣,全国酱油行业首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窦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东岸。
相传唐代彰明(今属江油市)主簿窦圌(字子明)隐居于此,故名。
自麓至顶约5公里许,行道迂回盘旋,林木苍翠,景色秀丽。
李白少年时曾游此山,题下千古绝句“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书镌刻于山中石碑之上。
窦圌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是四川省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
窦圌山最早叫做“猿门山”,因在南北朝以前,山上猿猴较多,加之两山形如门,故称“猿门山”。
南北朝萧梁时期,山上就有和尚建立了寺庙,猿猴被赶走,当地老百姓见山体由豆子大的石子构成,山形如圆形粮屯为“圌”,在这一时期称为“豆圌山”。
唐朝时期,彰明县(今江油彰明镇)有个叫窦子明的县主簿,觉得圌山清幽奇险,好似人间仙境,便弃官隐居于此,在这里开山辟路,建筑庙宇,修仙炼道,使圌山上殿宇成群,楼阁联翩。
而后窦子明修炼成仙,骑鹤白昼飞升。
于是“有仙则名”,后人便将豆圌山冠以“窦”姓,名“窦圌山”,李白在访道时,曾题诗“题窦圌山”:“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窦团山有“六绝”称奇——奇峰、铁索飞渡、飞天藏、白皮松、云岩寺和天造滑翔。
窦圌山山中十大旅游区域,二十八个景点,博十幽深。
云岩寺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飞天藏具有八百多年历史,举世无双;圌岭铁索飞渡堪称神州一绝;高空滑翔惊险刺激;载人索道安全舒适;桃园景区清雅爽朗;中国历代皇帝长廊223尊圆雕石刻居全国之最。
公元263年5月,魏国发二十万大军以事伐蜀,当时的四川由后蜀主刘禅当政。
刘禅昏庸无能,违背了诸葛亮的教诲,亲小人而远贤丞,以至于宦官黄皓当道。
黄皓迫害忠良,欺上瞒下,就连蜀中大将姜维也为避免宦官的迫害而远走沓中屯田练兵。
针对这种情况,魏国的大都督司马昭指定出了这样的伐蜀计划——他封钟会为征西大将军,由他带领十四万大军翻越秦岭,过汉中,从剑门关对蜀国发起总攻。
为了防止蜀魏大战展开后姜维领兵东归救国,司马昭派安西大将军邓艾带领三万精兵在沓中地区钳制住姜维。
再由雍州刺史诸葛绪领三万兵马驻守阴平桥头。
按照司马昭的计划,姜维就算能通过邓艾的层层设防,等他到达阴平桥头的时候也是残兵败将了,绝对过不了这进入四川的必经之地“阴平桥”。
但是姜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蜀中名将,深得诸葛亮的真传。
姜维在避过邓艾的层层追杀堵截后,使用调虎离山之计骗过多疑少智的诸葛绪,顺利通过了阴平桥,在剑门关外与征西大将军钟会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邓艾、诸葛绪的失误打乱了司马昭的伐蜀大计,这可是理当按军法处置的重罪,他们都想在今后的战事中立功赎罪。
于是诸葛绪带领自己的本部兵马投奔了征西大将军钟会,想在攻打剑门关的战役中立功。
但是不幸的是他被钟会当成了马前卒和实验品。
在攻打剑门关的战役中不但全军覆没,自己也因为接连的惊吓而精神失常。
而邓艾是魏国的一位非常善于作战的名将。
他用兵一向以胆大、出奇而闻名。
在他进袭江油关,冲其蜀中腹地的计划被准许后,邓艾带兵绕过甘肃天水,翻越高出云表的摩天岭,在八百里无人区行军。
由于道路的艰险,加上山区气候变幻无常,以至于很多的魏国士兵和战马失足落下了悬崖,也有很多的士兵由于不适应山区的气候而身染疾病失去了战斗力。
邓艾到达摩天岭后,三万精兵只剩下不足万人,所有的战马被杀了当作干粮。
摩天岭上的一段道路由于年代久远而造成了塌陷,形成了一个陡峭的山谷。
此时邓艾这位年事花甲的老将军可以说是前无进路后是死路。
何去何从,是进是退这个抉择摆在了邓艾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