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光场相机
光场ppt课件

光场技术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光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详细描述
光场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技术还处于萌芽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光场技术逐渐成 熟并开始应用于实际场景。目前,光场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开始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随 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光场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光场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光场技术概述 • 光场技术的原理 • 光场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光场技术的应用案例 • 光场技术的未来展望
01
光场技术概述
光场技术的定义
总结词
光场技术是一种捕捉并呈现3D场景的技术,通过记录光线在空间 中的分布信息,使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场景。
详细描述
光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通过捕捉光线在空间中的分 布信息,使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3D场景,而无需佩戴特殊眼 镜或头盔。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真实的3D体验,让用户感受到场 景的深度和立体感。
光场在游戏领域的应用
沉浸式游戏体验
光场技术能够为游戏玩家提供沉浸式 的游戏体验,使游戏画面更加逼真、 立体,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多角度观察
动态环境交互
通过光场技术,游戏开发者可以设计 更加动态、立体的游戏环境,使玩家 与游戏环境之间的交互更加丰富多样 。
光场技术允许游戏玩家从不同角度观 察游戏场景,提供更加自由的游戏视 角和观察方式。
04
光场技术的应用案例
光场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360度全景展示
单反相机镜头采光知识专题培训讲座PPT

Canon “大三元”镜头
EF 16-35mm F2.8L USM
EF 24-70mm F2.8L USM
EF 70-200mm F2.8L IS USM
实用文档
20
A Theory of Lens Price: 14 Yuan/g
实用文档
21
例题:计算以下几种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 (1)Rolleiflex双反相机(120画幅,6cm*6cm) (2)主流DSLR(APS-C画幅,24mm*16mm) (3)Nikon 5400 小DC(1/1.8英寸,7.18mm*5.32mm)
定义眼镜屈光度 D 1 / f g (m) ( 单位为屈光度 ), 或 D 100 / f g (m) ( 单位为度 ) 则远点为 1 m 需配戴
D 100 /( 1 m ) 100(度)
实用文( 负档号的意义? )
37
例题 计算矫正下列近视眼的眼镜度数。
远点(m) -5 -4 -2 -1 -0.5 -0.25 -0.2 -0.1 眼镜屈光 度(度)
实用文档
46
小论文参考题目
1 霓虹的形成 2 佛光的奥秘 3 光导纤维的原理和应用 4 Hubble太空望远镜 5 北京天文台光学望远镜 6 电子显微镜 7 棱镜成像系统 8 单反相机五棱镜取景原理 9 旁轴相机联动测距原理 10 单反相机自动对焦原理 11 相机的测光原理
实用文档
47
小论文参考题目
远点(m) -5 -4 -2 -1 -0.5 -0.25 -0.2 -0.1
眼镜屈光 -20 -25 -50 -100 -200 -400 -500 -1000 度(度)
实用文档
38
实用文档
39
摄影曝光及用光ppt讲解

• 摄影曝光基础知识 • 用光技巧与实例分析 • 曝光控制方法与技巧 • 特殊场景曝光与用光策略 • 后期处理中曝光和色彩调整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摄影曝光基础知识
曝光定义与原理
曝光定义
曝光是指相机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和强度,使感光元件(胶片 或数字传感器)获得适当的光量,从而记录下被摄物体的影像。
作品三
肯定了曝光控制和色彩还原上的准 确性,建议加强主题表达和情感传 递的深度。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摄影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 化、自动化和高效能,例如AI辅助构图、智能曝 光控制等。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摄影将更加注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如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结合,创造出更加 丰富多样的视觉体验。
测光模式
2
介绍了评价测光、中央重
点平均测光和点测光的原
理及应用场景。
曝光补偿 3 阐述了在复杂光线条件下,
如何运用曝光补偿功能来 调整曝光量。
学员作品点评与改进建议
作品一
点评了构图、光线运用和主题表 现等方面的优点,提出了在曝光 控制和色彩处理上的改进建议。
作品二
分析了创意构思和用光技巧上的亮 点,指出了在画面层次感和细节表 现上的不足。
Part
03
曝光控制方法与技巧
测光模式选择及调整策略
矩阵测光
对画面整体进行测光,适 用于光线均匀的场景。
中央重点测光
以画面中央区域为重点进 行测光,适用于主体位于 画面中央的场景。
点测光
对画面中的特定点进行测 光,适用于光线复杂或需 要精确控制曝光的场景。
灯光与摄像机PPT优质资料

目标摄像机
视野用于控制摄像机视图可见的范围,与焦 距是相互的,单位是度,视野值越大焦距值 越小,但透视失真效果越严重。
自由摄像机
只有摄像机点,没有特定的目标点,在调整 时对摄像机点直接操作。常用于做影视动画 。
感谢观看
目标摄像机
Lens(镜头):设置相机的焦距长度 FOV(视角):设置相机的视角 Stock Lenses(库存镜头):提供了9种常
用镜头。
目标摄像机
焦距是镜头到摄像机内部感光材料之间的距 离,这个值的大小影响摄影机视图中物体的 可视大小。焦距小,看到场景较大,较长的 焦距。看到的场景小。在摄影学上将50mm 的焦距值定义为标准镜头,大于50mm的称 为长焦镜头,小于50mm的称为广角镜头
优点:不会在视图中改变投射范围,适合做 一些动画的灯光,如晃动的手电筒、舞台的 投射灯。
Target Direct(目标平行光)
模拟阳光,产生平行光束。 主要用于室外 建筑效果图。有目标点和投影点。
Free Direct(自由平行光)
产生平行的照射区域,投射点和目标点不可 分别调节,只能进行整体的移动或旋转,照 射范围不发生改变,适于做动画。
自由平行光与自由聚光灯:主要用于动画制 作。 Omni( 泛光灯):是一种没有方向的灯光(向四面
八方照射),但可以产生阴影。在效果图 制作中 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灯光。
目标聚光灯效果
聚光灯是指按照一定的锥体角度投射光线的 光源(手电、控制灯),具有一个方向的逛 逛,可向任何移动的目标点投射光线。
5.1.1 泛光灯效果
Omni( 泛光灯) 类似于裸露的灯泡或天空中 的太阳,没有方向控制,均匀的向四周发散 光线。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辅助光,帮 助照亮场景。
第二章摄影器材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34
变焦距镜头
精选ppt课件2021
35
变焦距镜头的特点
1、能起到一个镜头多个用途; 2、同一拍摄点可以产生不同景别画面; 3、在拍摄中注意先变焦后调焦。
精选ppt课件2021
36
专用镜头
微距镜头 增距镜头(不能单独使用) 柔焦镜头 校正透视镜头(焦距在28MM左右) 偷拍镜头
精选ppt课件2021
14
傻瓜相机
精选ppt课件2021
15
五、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传统摄影术的一次挑战就来自于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用CCD为感光元件,代替传统胶卷。
有使用方便,传输方便,保存方便等特点。
目前,数码相机存在着价格昂贵,成像质量还无法与传 统胶卷相比。
如果对图片要求不高,主要用于电脑上使用等,数码相
F1000mm等。
精选ppt课件2021
28
长焦距镜头
精选ppt课件2021
29
长焦距镜头的特点
1、适合远距离拍摄,能抓拍到人物 或动物的表情和动态;
2、视角小,能避开杂乱物体,集中 表现主题;
3、有利于表现风光摄影的大气透视 及虚实变化。
精选ppt课件2021
30
短焦距镜头
镜头的焦距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为短焦 距镜头。
精选ppt课件2021
37
第四节 传统的感光材料
拍摄用的感光胶卷和印相用的感光纸,统称 为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是通过粘附于其表面的化学物质通 过感光而引起化学变化,把客体物以影像的形式 记录。
精选ppt课件2021
38
摄影成像示意图
Light Field camera 光场相机原理演示幻灯片

高速物体,需要提高快门,为了平衡信噪比, 需要大光圈,景深小,对焦难,背景模糊
黑暗的环境,为了平衡信噪比,需要延长曝光 时间,手的抖动造成图像模糊,需要三脚架
5
Key laboratory
Key Lab
光场理论的发展
1936年,Gershun提出光场概念,光场就是光辐射在空间各个位置各 个方向的传播
6
Key laboratory
Key Lab
获取光场手段
1.微透镜阵列
普通成像技术的一次像面处加入一个微透镜阵列,每个微透镜记录的 光线对应相同位置不同视角的场景图像。
2.相机阵列
它是指通过相机在空间的一定排布来同时抓取一系列视角略有差别的图像, 从而重新勾出光场数据的方法。
3.掩膜及其他
共同点都是对相机的孔径做相应处理9Leabharlann Key laboratory
Key Lab
传统相机
对于每一个空间的像素X, u的变化都覆盖了全镜头
保留了空间分辨率x, 但没有记录方向值u
所有圆锥光线叠加形成图像一个像素值
Key laboratory
Key Lab
10
非焦平面成像
不同距离的景物成像,但我们 固定一个x成像平面 X的变化是随u的变化成线性的变化的
1992年,Adelson将光场理论应用到计算机视觉,提出全光场提论 (plenoptic theory)
1996年,Levoy提出光场渲染理论(light field rendering),将光场进 行参数化,并提出了成像公式
2005年,Ng发明第一台手持式光场相机
2006年,Levoy研制出光场显微镜
F F
把(x,y,u,v)
(X’,y’,u,v)
《裸眼3D技术》课件

利用人眼的视觉 差,通过特殊的 光学系统,将图 像分别投射到左 右眼,形成立体 感。
利用偏振光技术, 通过特殊的偏振 片,将图像分别 投射到左右眼, 形成立体感。
利用全息技术, 通过特殊的全息 片,将图像分别 投射到左右眼, 形成立体感。
利用光栅技术, 通过特殊的光栅 片,将图像分别 投射到左右眼, 形成立体感。
眩晕感:长时间观看可能导致眼睛 疲劳和眩晕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亮度降低:由于需要遮挡部分光线, 导致屏幕亮度降低
成本较高:裸眼3D技术需要特殊的 显示设备和算法,成本较高
裸眼3D技术的发 展趋势
提高分辨率和清晰度 增强3D效果和沉浸感 降低成本和功耗
提高兼容性和通用性 拓展应用场景和领域 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势:无需佩戴眼镜,观看效 果更真实、更舒适
裸眼3D技术的优 缺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视觉效果震撼:无需佩戴眼镜即可观看3D效果,带来沉浸式体验 便携性:无需携带眼镜,方便携带和使用 成本较低:相较于其他3D技术,裸眼3D技术的成本较低 应用广泛:适用于电影、游戏、广告等多个领域
观看角度受限:需要固定角度才能 看到3D效果
户外广告:利用裸眼3D技术,使广告内容更加生动、吸引人 室内广告:在商场、展览馆等场所,利用裸眼3D技术展示产品或服务 电视广告:在电视节目中,利用裸眼3D技术展示产品或服务 网络广告:在网络平台上,利用裸眼3D技术展示产品或服务 游戏广告:在游戏内,利用裸眼3D技术展示游戏内容或产品 电影广告:在电影放映前,利用裸眼3D技术展示电影内容或产品
裸眼3D技术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裸眼3D技术概述
光场相机

光场相机一、光场相机在三维重建中的优势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周围的环境与物体都是三维的,传统相机仅仅只能把我们所观察到的三维立体信息以平面的二维形式展现给我们,丢失了物体的深度信息。
由于传统摄像模式的固有局限性,导致了现如今基于传统相机的视觉信息采集和基于这些信息的理解和分析都遇到了瓶颈。
伴随着 1991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阿德尔森(Adelson)提出了关于成像的全光函数[10],研究者们持续不断地致力于采用七维函数中的若干维组合起来描述视觉信息。
实际上,不难发现现阶段传统的胶片或数字图像已经无法满足对视觉信息采集的实际应用,它们仅仅是全光函数的一个子集或切片。
因此,广大研究者们通过改变现在已有的一些成像设备,立足更快速有效地采集和恢复全光函数的某个或者某几个维度的信息,继而催生了一门全新的学科——计算摄影学[11, 12]。
而光场相机以其在成像方面的独特优势,开辟了研究三维成像的新的领域。
它完美的打破了现有数字成像技术的局限性,能够看得见场景中被遮挡的部位,同时还能够看清场景中所看不清的内容。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以及微透镜阵列在此项技术方面的不断提高,光场相机不断地被广大研究者们所追捧。
在此基础上,手持式光场相机、Retrix 光场相机、Adobe 光场相机和英特尔光场相机都在许多应用中都展示了其相比于传统相机巨大的优势。
与二维数字图像相比,光场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和广泛的应用。
其中相对比较典型的应用有:场景重聚焦技术、场景深度计算技术和快速多视角场景渲染技术等。
场景重聚焦技术显著地提高了我们对所拍摄图像的后处理能力,它可以让我们在图像拍摄后重新获取聚焦在我们所需要的不同焦点的图像,现在已集成于 Lytro 光场相机。
场景深度计算技术作为光场信息潜在的一项应用技术,正是由于光场中引入了光线角度信息,使得在图像层面上产生了同一场景中不同视角的投影,等效于计算机视觉中的立体视角,故我们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实现场景深度信息的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xel P1
Pixel P2
X
Sensor plane: (X,Y) Pixel P1 Pixel P2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Decrease aperture size
Captured light eld
16 MP sensor 296 x 296 micolens array 12 x 12 pixels per microlens
Image: Ng et al. 2006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World plane of focus
Ray space plot
U
Pixel 1
Lens aperture: (U,V)
X
Microlens array Sensor plane: (X,Y)
Pixel 1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Wilburn et al. 2005
Host PC with disk array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Captured light eld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Refocused synthetic aperture image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Plenoptic camera
Adelson and Wang, 1992 Measure plenoptic function for single lens stereo application
De ne LF(u,v) to be sub-aperture image from lens region (u,v)
(Virtual )
Sum of shifted, scaled sub-aperture images Scale image by (can ignore, invariant of lens position) Shift image by ( u(1-1/ ), v(1-1/ ) )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Recall: light- eld
Light eld is a 4D function (represents light in free space: no occlusion)
Potential advantages of light- eld cameras
(For traditional photography)
▪ Remove (or signi cantly simplify) auto-focus
-
Diminished shutter lag Shoot with aperture wide open (traditional camera has shallow depth of eld = high possibility of misfocus) - Can digitally refocus after the shot - Can digitally extend depth of eld Correct for aberrations digitally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Light eld inside a camera
Ray space plot
Scene focal plane
U
Lens aperture: (U,V)
Lecture 18: Light-Field Cameras
(Plenoptic Cameras)
Kayvon Fatahalian CMU 15-869: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Fall 2011)
Continuing theme: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Digital refocusing
Lens aperture: (U,V)
Virtual sensor plane: (X’,Y’)
Microlens array Sensor plane: (X,Y)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Synthetic aperture
Simulate image formation by virtual camera with large aperture Shift and add images
Wilburn et al. 2005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Microlens array Sensor plane: (X,Y)
Pixel 1 Pixel 2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Each sensor pixel records a beam of light
Ray space plot
Scene focal plane
U
Lens aperture: (U,V)
Pixel P1
Pixel P2
X
Sensor plane: (X,Y) Pixel P1 Pixel P2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Stanford Camera Array
640 x 480 tightly synchronized, repositionable cameras Custom processing board per camera Tethered to PCs for additional processing/storage
Sub-aperture image
World plane of focus
Lens aperture: (U,V)
Microlens array Sensor plane: (X,Y)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Handheld light eld camera
World plane of focus
Lens aperture: (U,Vdit: Levoy and Hanrahan 96]
Two-plane parameterization: Light ray described by connecting point on (u,v) plane with point on (s,t) plane More general: plenoptic function (Adelson and Bergen 1991)
De ne LF’ using LF
(Virtual )
Image: Ng et al. 2006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Refocused photograph
Integrate all light arriving at point (x’,y’) on F’ plane
Image: Ng et al. 2006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Video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
Computing a photograph
World plane of focus
Ray space plot
U
Pixel 1
Lens aperture: (U,V)
Pixel 6
X
Microlens array Sensor plane: (X,Y)
Pixel 1 Pixel 6 Kayvon Fatahalian, Graphics and Imaging Architectures (CMU 15-869, Fall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