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1电影观后感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精彩10篇)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精彩10篇)花木兰观后感篇一今天,我和姐姐准备了好多吃的看了花木兰。
里面讲到皇上需要战士去出征抗战匈奴。
作为将军世家的花家被皇上选中,可惜花家并没有儿子,只能油年迈的花老将军出征。
花木兰不忍心年老的父亲出征,便在大家都睡觉的时候,偷走了父亲床头的圣旨,来到了自己的房间剪掉了头发,偷偷骑上马就连夜赶赴战场。
花木兰的家人发现了,可是害怕自己追上去以后,接发了木兰女儿之身,会让木兰遭到杀生之祸,便只能默默祈祷。
花木兰到了战场报道以后,每天都刻苦练习。
上了战场以后,花木兰用他智慧的头脑,打败了匈奴军。
但是,她不幸受伤了,在军医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她是女儿身,可是又不忍心揭发她,接留下她继续前行。
可是木兰得知匈奴还没有打退,快马加鞭得去找将军。
但是将军因为她女扮男装的事情,不愿相信木兰。
到了皇宫,皇上被匈奴军劫持,花木兰用她的智慧打败了坏人,救下皇上。
于是,皇上也赦免了花木兰的欺君之罪,木兰又和家人开开心心的团聚了。
看了花木兰以后,我非常感动。
觉得她的勇敢,孝心是我能够学习的。
虽然骗人不好,但是姐姐说这是一种善意的谎言,是勇气可嘉的行为。
我觉得自己看了以后又学到了很多平时可能无法经历的道理。
花木兰观后感篇二木兰转身凝望文泰,随着镜头的拉远,她的身影愈来愈模糊。
花开花落,褪去了戎装,褪不去的是一位女子的柔情……她站在那儿,用古代女子特有的温柔誓与时间对立。
冰雪早已带走爱人的温度,茫茫雪地里诉说的唯有万分无助。
柔弱的肩膀却坚强地承担起天下苍生、黎明百姓的未来。
她站在那儿,已然成为一个失去了自我的悲剧……看不清,木兰的眼中是否有泪光。
一生都无法忘记的男子此时却只能留下一个背影,然而,战场的厮杀,12年生死的较量,12年感情的磨砺,早已造就出她一颗坚毅冷峻的心。
为了天下,为了家园,她战胜了害怕,不再去逃避,可是却也远离了自我和自我的爱情。
如今,当她换上女儿装时,噩梦本该灰飞烟灭的,但又是为了天下,为了家园,她让文泰离开了。
花木兰观后感50字左右

花木兰观后感50字左右
看完《花木兰》这部电影,我觉得它真的很棒!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精彩的台词、悠扬的音乐,将一个勇敢、聪明、顽强的女孩呈现在我们面前。
影片讲述了花木兰为了替父从军,化装成男子应征入伍,经历了种种困难和磨难,在最后跟随战友打赢战争的故事。
虽然题材已经很老套,但影片中的细节处理和人物刻画真的非常出色,让人不禁为之感动。
特别是电影中的几首歌曲,歌词简单直白,音乐优美动听,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中的画面也十分精美,军装、功夫、战斗场面等等都让人看得目不转睛。
最让我感动的是影片传递出的正能量和价值观。
毕竟花木兰是一位坚强勇敢的女性,她那种无畏的勇气和牺牲奉献的品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追求。
总之,这部影片是一部值得我们观看和学习的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勇气所在,并且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花木兰故事电影观看心得体会

花木兰故事电影观看心得体会
《花木兰》是一部经典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女孩冒着危险代替父亲参军的故事。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得到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这部电影强调了女性的力量和坚韧。
花木兰是一个出色的女孩,她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勇敢地踏上了战场。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也可以做到像男性一样出色,甚至更好。
这激励了我,让我相信无论性别如何,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就可以追求我们的梦想。
其次,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人们应该珍惜家庭的重要性。
在电影中,木兰为了拯救自己的父亲,选择代他参军。
她把家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展现了家庭的力量和亲情的伟大。
这让我反思自己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是否足够,是否应该更加珍惜时光与他们共度。
此外,这部电影也向我展示了勇敢面对困境的重要性。
在战场上,花木兰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从来没有退缩。
相反,她勇敢地面对每一个问题,克服每一道险阻。
这激励了我不要轻易放弃,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这部电影还强调了坚持自己信念的重要性。
尽管花木兰遇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和反对,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
她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她相信女性也有能力为国家做贡献。
这给
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只要我相信自己并坚持下去,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而言之,观看《花木兰》这部电影给了我许多深刻的体会。
它不仅强调了女性的力量和坚韧,也让我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勇敢面对困境以及坚持自己信念的重要性。
我相信这些体会和启示将在我的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让我更加勇敢和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观《花木兰》有感(13篇)

观《花木兰》有感观《花木兰》有感(13篇)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花木兰》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花木兰》有感1花木兰,一个中国的传统故事,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女孩。
在中国,花木兰是孝道、爱国、有责任感、有勇有谋的象征。
欣赏完《花木兰》这部动画片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不怕困难,艰苦练习,终于爬上杆顶拿到了那支箭的场景。
一个柔弱女子有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终于到达了成功的顶端。
我敬佩花木兰的勇气和那种不屈的精神,谁说女子就不能闯出一片蓝天?谁说女子就不能拯救天下百姓?谁说女子不如男?对,就是她,花木兰,她做到了。
她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拥有了英雄般的刚强气质。
她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女汉子”!“我只想证明自己的本事,我只想证明!”我记住了这句朴素而充满力量的话。
想想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经常因为遇见困难而退缩、放弃,我自叹不如,感到非常羞愧。
也许有的时候,我缺少的就是这样一句激励自己的话;缺少的就是这一份坚持。
今后我要学习花木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认真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观《花木兰》有感21月6日晚上,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在四楼多功能大厅里看电影《花木兰》。
《花木兰》是说,有一位女子,名叫花木兰,当她看见自己七十多岁的父亲还要上战场,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担心。
因为担心,所以花木兰就悄悄地拿了父亲的剑和盔甲,女扮男装,上了战场。
战场上,花木兰被箭射到,差点丧失了性命,可她却忍着痛,保护自己的士兵们。
终于,12年过去了,花木兰也回到了自己父亲的身边,当时,她的父亲已经满头白发,都快走不动了。
电影《花木兰》中的12年,是一个非常残酷的12年,在12年里,有许许多多的战争。
同时,也死了许许多多的士兵,那血战的场面,让我战栗,让我永远忘不了,当花木兰的兄弟小虎被匈奴们虐待,心里十分伤心,有着说不出的痛苦。
《花木兰》的观后感

《花木兰》的观后感
《花木兰》是一部讲述女性英雄主义的勇敢故事,让我感到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在影
片中,木兰为了保护家人和国家,放弃了自己的舒适和安逸,冒着巨大的危险,化身
为一名勇敢的战士。
她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气,不僅在战场上勇敢面对敌人,也在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展现出坚定和毅力。
影片展现了木兰不断努力克服自己的挑战和疑虑,最终发现自己的真正力量和文化价值。
她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受任何束缚,最终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
《花木兰》让我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同时也让我思考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只要勇敢拥抱内心的梦想和信念,就能实现无限可能。
总的来说,《花木兰》是一部激励人心的影片,让我深受启发。
它不仅展现了英雄主
义的价值,更让我明白了团结、勇气和坚持的重要性。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部影片,感受到木兰的力量,从中得到启发和勇气,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范文10篇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范文10篇观后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以下是小编准备的花木兰电影观后感范文,欢迎借鉴学习。
花木兰电影观后感1自从《花不兰》的电影上映后,一直都想去看,想看看“-”演绎的花木兰,想知道这个电影版由中国人自己拍摄出来的花木兰到底会是什么感觉,终于在昨天如愿看到了这出电影。
看完后内心对于花木兰的牺牲多了许多的不舍,真是造物弄人啊!论情义与气概,巾帼决不让须眉,虽然少了女性的娇柔,但饱含着女性的细腻感情。
父女之间的惺惺相惜,兄弟之间的默契合作,两军对垒中的严明与关切,班师回国后的积极隐退归乡,-版的花木兰,将人物的心理与感情演绎得丝丝入扣,直接表达出了花木兰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富有胸襟且真挚而至情至义,荡气回肠且又幽远。
牺牲,花木兰在这电影版中的牺牲是巨大的,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对最爱之人的离别,对累累功勋战绩的放弃,她几乎放弃了太多,但是细想起来,这么多的牺牲也更彰显出这个传奇式的女英雄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与其的完整性。
内心的世界虽然希望花木兰与赵文泰能在一起,但电影中的这个不能达成的结局更让整个故事更有滋有味了吧,或许赵文泰的放下也正成就了花木兰!花木兰电影观后感2古人早有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千年,至今我们都对这位名叫花木兰的女子万分崇拜。
去年学校播放了《花木兰》这部电影再次展现那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木兰战场英勇杀敌的情景。
看完这部电影犹如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久久不能平静,-那真实真切的表演感染了所有的观众。
影片伊始,导演故意压低了镜头,让你看到五分之四的黄土,只有一线蓝蓝的天。
在如此贫瘠的土地上,柔然蛮族草菅人命的血腥,军户们承平中的闲适生活,一一展现在面前。
影片只略微地用花木兰哄父亲喝酒还是喝药的细节,就交代了花木兰从小学习的武功兵法,以及对老父亲深深的爱。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精选27篇)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花木兰》观后感(精选2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篇1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观看了电影《花木兰》,看了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花木兰是北魏的一个女孩,那时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抢劫。
北魏皇帝下令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花木兰家里只有父亲一个男丁,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上战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
战场上,花木兰隐瞒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仅勇敢,而且肯动脑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士兵,花木兰屡建奇功。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人们才发现原来花木兰是女孩子……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奇女子到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颂。
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的故事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
古有巾帼英雄穆桂英、梁红玉、冯婉贞、秋瑾等,今有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任长霞、为人生注入真爱的朴今淑。
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
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和平年代,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巾帼英雄的赞歌。
我常钦佩花木兰,钦佩她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应该向花木兰学习,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放弃。
长大以后也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篇2中国文化被别人搬上银幕,亲切,多少也有点别扭。
根据中国故事改编的动画片《花木兰》,不仅看到了爱国爱家的闪光点,还挖掘出了属于花木兰自己的心路历程,就是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如何开发潜藏的能量。
花木兰观后感11篇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页眉可删)花木兰观后感11篇花木兰观后感1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一样视觉感受。
影片对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但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
影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看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轻松。
这样的风格是极受小孩子欢迎的。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
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
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而迪士尼在第36部年度长篇动画钜片,首次采用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花木兰”,在600位多位迪士尼动画师,孜孜不倦历时四年的时间,将传说内容幻化为令人目不暇给的动画场面,其中当然不乏优美的配乐与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罗!影片中的一对活宝--木须龙和蟋蟀,两个原本毫无拉拢的个体出现在了剧中,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他们极尽搞笑之能事,木须龙活跃万分,蟋蟀则低调行事,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则闹出了很多笑料。
这条龙虚荣心强,爱面子,具有人性一面,此外,这龙还有疯的特点,让人极为喜爱,活脱就是活宝一个。
在雪山跟匈奴一战的时候,这头龙还在雪崩的时候拿个铠甲冲浪,令人发笑不已。
而对于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她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
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徵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决定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就像是得到祖先们的庇荫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木兰1电影观后感
本文为花木兰1电影观后感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花木兰从小就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知恩图报,知道自己的父亲年老体弱,如果去参军的话就不可能再回来了。
于是她不顾自己是个女孩子,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想想我们现在个个都是独身子女,不愁吃、不愁穿,就像生长在蜜罐子里一样。
认为现在的一切都是父母应该为我们做的,根本感受不到这是父母对自己的爱。
因此也就谈不上去感恩了。
记得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只烤鸡回来,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发现最爱吃的鸡翅膀不见了,于是就不高兴了,向妈妈发起了脾气:“妈妈,你为什么你偷偷把鸡翅膀吃了,不留给我?”妈妈反问道:“为什么好吃的东西非要留给你先吃呢?孔融三岁就知道让梨,你都已经上学了,怎么还不懂这个道理呢?”妈妈的话让我哑口无言,想想自从上学以来,老师就一直教育我们要学会感恩,顿时感到羞愧万分,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从此以后,我就会有意识地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他们的负担。
比如吃完饭后收拾餐桌,自己的碗筷自己洗;有空的时候帮助妈妈理菜;父母累的时候帮他们捶背。
这些事情虽然帮不上父母多大的忙,但是能让父母
感受到了我的心意,他们都说我长大了,变得懂事了。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匈奴人打了败仗以后悄悄地混进城,把皇帝抓了起来,机智勇敢的花木兰与战友们齐心协力,解救了皇帝,同时也赶跑了匈奴人。
我觉得花木兰真的好勇敢,面对凶狠的敌人,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显得非常镇定。
想想自己要是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了歹徒或者小偷,准会害怕得要命,躲得远远的。
再看看那些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的人,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今天,我看了《花木兰》这部动画片。
这部动画片主要讲的是在古老的中国,花木兰看到残疾的父亲要去打仗,保卫国家。
她心里想:“父亲年龄这么大了,走路都不稳,上了战场必死无疑。
”她便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花木兰是北魏的一个女孩,那时北方柔然部落南犯,到中原抢劫。
北魏皇帝下令从每户人家中抽一名男丁充军,花木兰家里只有父亲一个男丁,为了不让年老多病的父亲上战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
战场上,花木兰隐瞒身份和男兵一起出生入死,她不仅勇敢,而且肯动脑筋,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好士兵,花木兰屡建奇功。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人们才发现原来花木兰是女孩子……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奇女子到现在都为人们所称颂。
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的故事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女性的吃苦耐劳是世界闻名的,但是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
古有巾帼英雄穆桂英、梁红玉、冯婉贞、秋瑾等,今有爱岗敬业、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任长霞、为人生注入真爱的朴今淑。
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
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在和平年代,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曲巾帼英雄的赞歌。
我常钦佩花木兰,钦佩她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勇敢面对的精神。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应该向花木兰学习,克服困难,不气馁、不放弃。
长大以后也要向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花木兰,一个响当当的英雄女子,她的故事千百年来在人们口中广为流传。
最近,我们学习了《木兰诗》,为了加深记忆,并让我们对花木兰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影片《花木兰》,虽然是动画片,但我感触颇深。
木兰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以女孩子的形象出现的。
她骗她父亲吃药,这一幕让我们班笑翻了,但这也是木兰在荧屏上呈现给我们的第一个尽孝道的表现。
接着,,“可汗大点兵”,点到“花弧”的名字时,花木兰担心焦虑的心情全都浮现在脸上。
她是多么爱自己的父亲。
多病的父亲怎么能去打仗呢?
这一去肯定回不来呀!花木兰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木兰第二天就带上了父亲的宝剑,穿上了父亲的战袍,骑上了父亲的战马,这些曾经伴随花弧东征西站几十年的东西,曾染上父亲的血迹,如今饱含这木兰对父亲的爱,对家乡的不舍,伴随着木兰去打仗,也带着花弧对女儿的期待,在后来漫长的军旅生活中给了木兰信心、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父母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了,从我们出生那一天,父母就开始为我们而操劳着。
比起代父从军的木兰来说,我们不应该感到惭愧吗?不应该对木兰感到敬佩之情吗?不应该对父母感到亏欠吗?木兰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我们都被深深震撼了,那一套军装成为木兰代父从军最好的见证。
爱国
除了为父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国家。
没有了过,哪会有家?国家和平,百姓才会安宁;国家强盛,百姓才会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木兰为了过,为了家,就这样踏上了征途。
“没有了国,何以为家?”文泰的这句话成为了木兰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前进的动力。
这何尝不是一句真理呢?为了百姓不会流离失所,木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进,和那千千万万的战士一齐,怀着一颗沸腾的爱国心,踏上了无边无际的大漠。
它们每一滴汗水,只会让他们坚定地向前走去。
现在,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了,我们的日子变得温馨而快乐,没有战役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今天,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报答祖国。
我们做不到像木兰那样过关斩将,也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哪怕是参加公益活动,当一名小小的志愿者;哪怕是参加募捐活动,献出自己的心意……
在战争的时候,杀害别人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木兰又必须去做,因为,那是她的责任,木兰没得选择。
文中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便是“打仗的时候不应该有感情”。
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正是因为国家,他们才会去打仗,这是爱国之情;正是因为父亲,木兰才会从军,这是父女之情;正是因为战友,他们唱出《人生百年》才会显得那么慷慨激昂,悲壮豪迈,这是“同行十二年”的兄弟情啊!
感情、责任、国家迫使木兰代父从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首木兰诗不仅仅是一首要背的古诗文,而是对花木兰这个拥有男人气概的女子的真实写照,也是她为国家,为百姓,为父亲付出的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