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技术

合集下载

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动植物材料石蜡切片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原理石蜡制片法是将材料经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后包埋在石蜡里面进行切片的方法。

此法适用范围,制片手段完备,能将材料切成极薄的片子(可切至2-8微米左右),并能制成连续的片子,这是其它制片法难以达到的,因此在光学显微镜的制片技术上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了一些经不住石蜡切片法中所应用的各种药剂处理的材料不能应用石蜡切片以外,一般的材料都可以用此法制片,但有制作时间较长,操作过程复杂以及材料易发硬或发脆等缺点。

该法多采用旋转式切片机进行切片。

实验材料小白鼠各种器官组织试剂1、70%、80%、90%、95%酒精及无水酒精:95%以下的各级浓度酒精是用95%酒精加蒸馏水稀释而成。

简单的稀释方法:所需稀释的浓度是多少,就量取多少毫升原浓度的酒精,再加蒸馏水至该酒精的原浓度即可。

例如,配制70%酒精,就量取70ml95%酒精,然后加入25ml蒸馏水即成。

2、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有10%福尔马林、Bouin氏液和Zenker氏液等。

Bouin氏液在组织学切片技术方面应用甚广,配方如下:苦味酸饱和水溶液75ml福尔马林25ml冰醋酸5ml3、蛋白甘油:蛋白甘油是粘贴蜡片用的粘片剂。

配方如下:取一新鲜鸡蛋的蛋白,充分搅拌成雪花状泡沫,然后滤去泡沫,加入等量甘油,搅拌均匀,再加入一小粒麝香草酚防腐。

4、染色液:以H.E.染色法为例,需配制苏木精染液和曙红染液。

⑴、苏木精染液:苏木精是一种碱性染料,它可将染色质染成蓝紫色。

配方有多种,现介绍Harris氏苏木精的配制:甲液:苏木精0.5 g95%酒精5.0 ml乙液: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10g蒸馏水100 ml氧化汞0.25g冰醋酸几滴先将甲液溶解,再将硫酸铝钾溶于蒸馏水中,并加热使溶解,然后将两液混合煮沸,离开火焰后缓缓加入氧化汞。

冷却后过滤,加入几滴冰醋酸即成。

⑵、0.5%曙红酒精溶液:即0.5g曙红溶于100ml95%酒精中。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薄片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样品固定和处理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切样品进行固定和处理。

固定样品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常用的有乙醛固定、冰醋酸固定和福尔马林固定等。

处理样品的方法也根据实验目的而定,可以包括染色、脱水、透明化等步骤,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样品。

2. 包埋将处理好的样品包埋在石蜡中,以便进行切片。

首先,将样品放入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石蜡溶液转移到恒温水浴中,使其逐渐固化。

在固化过程中,要确保样品均匀分布在石蜡中,避免出现气泡和空洞。

3. 切片切片是石蜡切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将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在切片机的夹持装置上。

然后,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和速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

接下来,使用切片刀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在切割过程中,要保持手稳定,避免切片厚度不均匀或出现断层。

4. 切片取片切片切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取下。

首先,使用镊子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小心取下,避免损坏或弯曲切片。

然后,将切片放置在预先准备好的载玻片上。

在放置切片时,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如细管吸气来帮助排除气泡。

5. 去除石蜡和染色切片取片后,需要将切片上的石蜡去除,并进行染色处理。

首先,将切片放入去石蜡剂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切片转移到浸泡染色剂中,进行染色处理。

在去石蜡和染色过程中,要注意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以确保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

6. 封片和封边染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做成封片,以保护切片并便于保存。

首先,将切片用透明胶片或玻璃片覆盖。

然后,使用封片胶或封片胶带将切片和覆盖物固定在一起。

接下来,将切片的边缘进行封边处理,以避免切片脱落或污染。

7. 干燥和贴标封片完成后,需要将切片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贴标。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在病理检验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能够将组织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为医生提供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诊断的重要依据。

然而,传统的石蜡切片技术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通常需要数天才能获得可用的切片,对于临床急需的情况来说,时间耗费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应运而生。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利用特殊的处理方法和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制备出高质量的切片,大大缩短了病理诊断的时间。

这一技术的出现对于临床急诊、手术和治疗计划的制定等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溶胀法将组织中的水分去除,然后用特殊的树脂固化代替水分,最后进行切片。

与传统的石蜡切片技术相比,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处理过程中更加迅速,并保持了切片的高质量。

尤其是在急诊手术中,往往需要尽快给出病理诊断结果,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快速石蜡切片技术为临床急诊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病理诊断。

在急诊手术中,医生需要尽快确认患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等疾病,以便作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传统的石蜡切片技术往往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可以在手术进行中迅速制作出切片,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

其次,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等情况下能够提供即时的病理结果。

在一些复杂病例的讨论中,医生们常常需要及时获得病理学的结果,以便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过程更加高效,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作出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此外,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还在手术导航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复杂的手术中,医生需要准确地定位组织病变部位,并进行精确的切除。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快速获得病理学信息,帮助医生实现精准手术导航,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性。

最后,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研究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往往需要大量的病理样本来开展实验和研究,传统的石蜡切片技术由于时间耗费较长,限制了研究的进展。

常用的经典组织学技术

常用的经典组织学技术

常用的经典组织学技术经典组织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和组织学形态结构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组织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但是一些经典的组织学技术仍然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

下面将对常用的经典组织学技术进行介绍。

一、石蜡切片技术石蜡切片技术是组织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将组织切成非常薄的切片,使得组织的形态结构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

石蜡切片技术的步骤大致如下:首先将组织固定、脱水处理,然后将组织浸入蜡中进行渗透处理,最后将渗透好的组织切出薄片。

石蜡切片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生物安全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组织形态学研究、诊断和治疗。

二、冰冻切片技术冰冻切片技术是一种较新的组织学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迅速冷冻,然后切成薄片。

与石蜡切片技术相比,冰冻切片技术可以得到更好的组织微观结构和细胞内的亚细胞结构信息,尤其适合于一些对生物体很敏感的组织,如神经组织。

冰冻切片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某些特殊的生命科学领域,如蛋白质晶体学和冷冻电镜技术等。

三、光学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技术是组织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也是组织学技术学习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灯光和透镜将显微镜下的物体放大,并且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识别和分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光学显微镜技术在诊断学、细胞学、解剖学、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四、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基于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原理的组织学技术,将特定抗原标记着色分析。

通过在组织或细胞上添加合适的抗体,对该抗原特定位置进行标记,从而在显微镜下较为清晰地观察到抗原的位置、形态和分布情况,是现代生命科学中极为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领域。

五、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能够检测基因或RNA等核酸分子的组织学技术。

利用标记着色质和探针的互动,把探针寡核苷酸序列与样品中的核酸混合,然后目视观察其在细胞或组织中的位置、分布和数量来检测其在样品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的过程。

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

(6)透明:纯酒精/二甲苯=1∕1浸渍2小时,再转入纯的二甲苯中二 次,每次1小时,至大体呈明亮感即可。
(7)浸蜡:将组织留在透明剂中,轻轻倒上等体积已熔化的石蜡, 放入40℃的温箱10小时(过夜),再加入熔化的石蜡至3/4体积,调 节温箱至48℃,透蜡3小时,再经3次纯蜡,温度56℃,每次约1 小时,直至透明剂完全排出。
3.脱水
材料洗涤后,其中含水,水与石蜡不能混合,必须除去。去水 用酒精,材料由水入酒精中,不能操之过急,须由低度酒精渐 至高度酒精。通常由30%、50%、70%、80%、90%、100%, 每次须经半小时或更长时间,材料大的,时间须延长。若暂时 不能埋蜡、材料可放在70%酒精中保存,经久不坏。在高度酒 精中,不能过久.因酒精能使材料硬化,过久则材料由硬而脆, 切时易于粉碎。
石蜡切片技术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法是显微技术上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 方法。它是把材料封埋在石蜡里面,用旋转切片 机切出很薄(6~8微米)的切片用于显微观察。
石蜡切片的一般步骤:
1.固定 2.洗涤 3.脱水 4.透明 2.封埋 6.切片 7.粘片 8.脱蜡 9.染色 10.脱水 11. 透明 12.封片
水稻幼穗组织爱氏苏木精整染法
(1) FAA固定液固定幼穗组织24小时以上。 (2) 50%酒精洗涤2~3次,每次1小时。 (3)爱氏苏木精稀释液中整染2天 。 (4)水洗,返蓝,换水2~3次,水洗1天。 (5) 脱水及复染 :经20%,40%,60%,75%(过夜),85%
各级酒精,每级约2小时,0.5%伊红酒精(95%)染液4~6小 时,无水酒精脱水2次,每次1.5小时。
材料透明后,要进行浸蜡,才能进行埋蜡。浸蜡也宜于渐次进行,一般 先用石蜡和二甲苯的混合液(50%级和70%级)浸蜡,再用纯石蜡换三 次,每次的时间,视材料大小而定,通常每次半小时,材料大,时间必 须加长。在浸蜡的过程中,须注意温度,不能超过石蜡熔点2℃以上 。

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制作步骤1、洗涤:将固定的样品放入70%的酒精中,数次更换至样品颜色变白。

2、脱水:80%酒精——→90%酒精——→95%酒精——→100%酒精——→100酒精(每步时间为1h)3、透明:酒精二甲苯(1:1)——→纯二甲苯——→纯二甲苯(每步时间为15min)4、透蜡:石蜡二甲苯(1:1)——→纯石蜡——→纯石蜡(每步时间为1h,在恒温箱60℃)5、包埋:将熔化石蜡倒入小盒中,加组织、调整、凝固(4h以上)6、切片:修整包埋好的的石蜡块,切片厚度为5μm(刀放置的倾斜角以10—20°为宜,刀刃与蜡块表面呈5°夹角。

包埋好,放置于4℃冰上,修成梯形。

)7、展片:载玻片加蛋白甘油——→加蜡条——→滴蒸馏水——→展片台加热(55℃水浴中展开,展开程度以带黄颜色的组织完全摊平为准。

)8、烘片:37℃恒温箱烘烤2—3dHE染色:9、脱蜡:纯二甲苯——→纯二甲苯——→二甲苯酒精(每步3min)10、复水:100%酒精——→100%——→95%——→95%——→90%——→80%——→70%——→双蒸水(每步3—5min)11、染色:苏木精——→水浇(10—20min)——→1%盐酸酒精(若干秒)——→水浇(1min)——→1%氨水(1—3min)——→水浇(1min)——→70%酒精——→80%——→90%——→95%——→0.5%伊红——→95%(30s)——→95%(30s)(迅速除去玻片上的伊红染液,迅速!未说明的每步时间为3—5min)12、脱水:100%乙醇——→100%乙醇(每步3—5min)13、透明:二甲苯酒精(1:1)——→纯二甲苯——→纯二甲苯(每步3—5min)14、封藏:切片取出,滴加中性树胶,盖上情结的盖玻片烘干,几天后显微镜下拍照。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将组织样本固定在切片上,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它的原理基于石蜡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石蜡是一种具有较高熔点的蜡状物质,具有良好的剪切性和切片稳定性。

在进行石蜡切片前,需要将组织样本进行固定、脱水和浸渍处理,使其具备适合切片的性质。

然后,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浸入石蜡中,石蜡渗透进入组织细胞中,将其包裹在石蜡中形成固定的切片。

最后,使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石蜡切片的步骤1. 组织样本的固定:将组织样本取出后,迅速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乙醛等,可以使组织样本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

2. 脱水处理: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脱水过程中,需要逐渐使用浓度递增的酒精进行浸泡,使组织逐渐脱水至无水状态。

3. 浸渍处理: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浸泡在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渍。

浸渍时间根据组织样本的大小和类型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4. 石蜡包埋:将浸渍好的组织样本放入石蜡模具中,加热使石蜡融化,将组织样本包裹在石蜡中。

包埋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石蜡充分渗透到组织中。

5. 石蜡切片:使用石蜡切片机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割成薄片。

切片时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割速度和刀片的角度,以获得理想的切片质量。

6. 切片染色:将切好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组织结构的对比度和可见性。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等。

7.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好的石蜡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组织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

三、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病理学研究,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通过观察石蜡切片下的组织结构,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石蜡切片技术ppt

石蜡切片技术ppt
50~60℃之间,可分为两种①软石蜡52~56℃ (动物)②硬石蜡54~58℃(植物)③浸片 (4um以下)用56~60℃为好。
石蜡好坏可用以下方法辨别:
a.熔入纸盒中无气泡(挥发物;)
b.无不透明颗粒(灰尘),断裂处无颗粒 (灰尘,切片无细小颗粒(灰尘)
C.在30-35℃放置24小时无气泡或不透明结 晶状小点。
③切片方法
将切片材料的木块夹在刀夹上,厚度一般 6~12um,连续转40~50次,用毛笔挑起蜡 带,平放在蜡光纸上,靠刀的一面较光滑,应 向下。
3.注意问题:
(1)包埋时石蜡不能过早冷却(放在温台上) (2)冷却要快 (3)若出现白色、浑浊结晶,可能是由于:
a.脱水不干净; b.组织内部或石蜡中混有透明剂; c.组织块倒入时,周围蜡已凝固: d.石蜡冷却太慢; e.石蜡质量不好。
(八)切片
1. 目的:将观察的材料变薄,光线容易穿过; 2.方法:
二、石蜡切片技术的优点
为什么选择这一技术呢?主要因为它有 以下优点:便于推广、经济、适用、简 便。
经济,价格低,可反复使用; 技术难度不大,容易掌握,但要精通也不
容易; 设备要求不高 ; 可长期保存; 染色容易,而且都能被染色,形成好的反
差和好的选择性。
三、石蜡切片的主要过程
杀生(取材)——固定——冲洗——脱水— —保存——透明——石蜡透入——包埋—— 切片——复水——染色——脱水——封藏— —观察保存 (一)取材、固定、洗涤、脱水 (二)透明、透蜡、包埋 (三)切片、贴片 (四)染色、封藏
一起进行固定如:
单纯固定:
福尔马林formalin:10%的甲醛(37%—— 40%)
醋酸(0.3%~5%) 苦味酸(饱和溶液,三硝基苯酚) 铬酸0.5~1% 锇酸1~2% 升汞(氯化汞饱和水溶液约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蜡切片制备技术
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出;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织腐败,失去原有正常结构,因此,组织要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以免细胞组织死亡,而能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教学中,光镜下观察切片标本多数是石蜡切片法制备的。

石蜡切片法是将组织经过一系列药品处理,使石蜡渗入组织,包埋成蜡块,再把组织蜡块切成极薄的片子,根据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染色方法以显示不同细胞和组织的形态,以及细胞和组织中某些化学或特殊(如抗原)成份含量的变化。

一、所需器材及试剂
1,器材
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熔蜡炉,蜡杯,酒精灯,蜡铲,铺片台,冷冻台,解剖刀,镊子,台木,毛笔,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中性树胶,显微镜。

2,试剂
各种浓度的酒精(70%、80%、90%、95%、100%)、二甲苯、石蜡、苏木精染液,0.5%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等。

二、石蜡切片制备过程
1,取材
采集病料要及时,以防组织变质发生自溶。

病理组织材料要采取病变典型突出的部分,最好选病变与健康组织的交界处,以识别和探讨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2,固定
采集样品在滤纸上吸干后迅速放入4%甲醛溶液中固定七天以上,使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以防止细胞死后的自溶或细菌的分解,从而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结构。

3,洗涤
切取约1cm×1cm×0.3mm固定好的组织,放入带盖的网槽中用自来水冲洗过夜,调节流量使水从底部缓慢流出。

4,脱水透明
组织经固定和水洗后含多量水分,水与透明剂、石蜡不能溶合,因此,在透明、浸蜡前必须进行脱水,把组织中的水份彻底驱除。

酒精为常用脱水剂,它既能与水相混合,又能与透明剂相混,为了减少组织材料的急剧收缩,应使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递增的顺序进行。

为使石蜡能浸入组织块,组织脱水后,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酒精相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通过这种溶剂的媒介作用,而达到石蜡浸入组织块的目的。

常用透明剂:二甲苯。

具体流程如下:
70%酒精(1h)--→80%酒精(55min)--→90%酒精(50min)--→95%酒精(45min)--→100%酒精(35min)--→1/2酒精+1/2二甲苯(15min)--→二甲苯1和二甲苯2(数秒)(此时组织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


5,浸蜡
组织经过透明剂的完全透明后,移放于65℃左右熔化的石蜡中,于65℃的电热恒温箱中浸渍4h。

6,包埋
将熔化好的石蜡倒入包埋框约4mm,用加温的镊子将组织块切面朝下放入,按压使其接近底部,加满融化好的石蜡,放置冷冻机上冷却。

7,切片
包埋好的蜡块用刀片修成规整的四棱台,以少许热蜡液将其底部迅速贴附于小木块上,夹在轮转式切片机的蜡块钳内,使蜡块切面与切片刀刃平行,旋紧。

将新切片刀固定在刀夹上,刀口向上。

摇动推动螺旋,使石蜡块与刀口贴近,但不可超过刀口。

调整厚度调节器到所需的切片厚度,先调至20微米,右手摇动转轮,让蜡块切成蜡带,左手持毛笔清扫蜡带,摇转速度不可太急。

等组织出现完全后调至5微米。

观察蜡片,出现完整且不碎裂的蜡片后用毛笔轻轻将蜡带挑起,用沾水的牙签挑至铺片机上。

⑥用涂有蛋白甘油的载玻片捞起展开的蜡片,至中央位置
8,烤片
将载玻片放置恒温箱中50℃,2-3h。

9,HE染色
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组织内的不同结构呈现不同的颜色以便于观察。

常用HE染色法,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①脱蜡复水
染色液多数为水溶液,因此,染色前必须将蜡脱去,使切片中的材料由有机相进入到水相。

一般采用二甲苯脱蜡。

脱蜡后切片须经高至低浓度的酒精处理后,水洗,使切片进入水分,才能使苏木精染液染细胞核。

②染色
切片放入苏木精中染色约3min。

③水洗
用自来水流水冲洗三次,将过多的苏木精洗掉。

④分化
将细胞质着的色褪去,使细胞核着色更加鲜明,也称分色。

将切片放入1%盐酸乙醇液(盐酸1份+70%乙醇100份)中褪色,见切片变红,颜色较浅即可,约三十秒钟。

⑤漂洗
切片再放入自来水中去除分化液脱下的染料,终止分化作用。

⑥脱水1
再用酒精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脱去水分。

⑦复染
用0.5%伊红染色。

伊红主要染细胞质。

⑧脱水2
继续高浓度乙醇脱水。

⑨透明
二甲苯透明。

具体流程如下:
二甲苯1(5min)--→二甲苯2(5min)--→100%酒精(5min)--→95%酒精(4min)--→90%酒精(4min)--→80%酒精(4min)--→70%酒精(4min)--→蒸馏水(4min)--→苏木精(3min)--→水洗--→1%盐酸酒精分化(30s)--→自来水中返蓝(30min)--→70%酒精(4min)--→80%酒精(4min)--→90%酒精(4min)--→伊红(30~40s)--→95%酒精(4min)--→100%酒精1(5min)--→100%酒精2(5min)--→二甲苯1(5min)--→二甲苯2(5min)
10,封固
切片经染色后,取出切片,擦去多余二甲苯,滴一滴中性树胶,再将洁净盖玻片倾斜放下,以免出现气泡,晾干即可。

三、显微镜观察
10×,40×镜观察:
本切片为羊的肺部组织。

观察到的结构有:肺静脉,肺泡囊,肺动脉,细支气管,支气管,软骨等。

主要病变有:肺泡融合,破裂,出血;肺泡隔增宽;出现肉芽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似有化脓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