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电气控制的逻辑设计
电气线路设计逻辑设计法与作业

电
子 一、 电气控制设备设计的内容
信
息
及 1.拟订电气设计的技术条件(任务书);
电 气
2.提出电气控制原理性方案;
工 3.绘制电气原理图(总图和分图);
程 系
4.选择电气元器件及装置;
5.设计电器柜、操作台、配电板等;
6.绘制总装单元装配图、接线图;
7.绘制电气安装图、位置图、互连图;
8.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
子 信
起动按钮为SB1,停止按钮为SB2,设计分析。
息 及
其中:
电 气
(a)
开启 优先
f km
SB1• SA1 (SB2
SA2)• KM 1
工
程 系
SB1
SB2 S2
SB2
S2
S1
KM
SB1
KM
S1
(a)
(b)
KM
KM
(b)关断 优先
fkm (SB2 SA2)•(SB1• SA1 KM)
3.6 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内容、程序
3
前进
.
.
.
4
停止
执行元件状态
检测元件状态
KM1 KM2 S1 S2 SB2 SB1
0
0
10 0
0
1
0
10
10
0
0
0
1
0 10
0
0
1 . .
0
10 0
0
0
.
0
0
00 0
1
0
转换主
令信号 特征数
1000
1010 SB2 1000
0010 0000
S2
第五章逻辑图及二进制逻辑元件的图形符号

《电气制图与电子线路CAD》复习要点第一章电气制图概述一、学习内容1.电气制图与电气绘图2.电气制图与图形符号的国家标准二、学习目的1.了解电气制图与电气绘图2.掌握电气制图与图形符号的国家标准包括的内容三、自我测试问答题1 国际上制订电气制图及电气图形符号标准的权威机构为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第三技术委员会的简称是什么?2 新国标中的文字符号使用的是什么?3 电气制图国家标准是下面的国标哪一个?GB/T4728GB/T4026GB/T6988GB/T48844.在图形符号方面,新国标图形符号能简洁处尽可能简洁,还有什么好处?5.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是下面的国标哪一个?GB/T4728、GB/T4026、GB/T6988、GB/T54656. 《控制系统功能表图的绘制》功能表图的绘制在国家标准中哪个作了具体规定?7. 用于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或状态的表示等效电路功能图叫做什么图?8. 功能表图是用步骤和转换描述控制系统的什么的表图?9. 74LS47集成电路的功能是什么?10. A3幅面基本幅面尺寸(单位均为mm)是多少?11. 电气技术文件的结构是成套设备或系统的信息按照什么为基础进行编排的?12. 图边和边框、对中和定位标记以及公制的分度基准度应在哪个国标里做了具体的规定?13.新国的电气制图、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和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新国标全部都是与IEC的相应标准怎么采用的?14.电气制图中信息的表达方式有哪些?15.电路的表示方法有哪些?16. 元件中功能相关各部分的表示方法有哪些?17. 元件中功能无关各部分的表示方法有哪些?18. 简图布局方法有哪些?19. 电气图画图布局时应该把电路划分成多个功能组,它们有什么关系?20. 电气图画图布局时按工作顺序或因果关系,把电路功能组从什么方向进行排列。
三、填空1. 电气制图就是研究电气图样的规律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2. .电气制图国家标准是。
3. 在图形符号方面,新国标图形符号能简洁处尽可能简洁,更能4. 电气制图及电气图形符号国家标准中,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有5.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6. 电气制图及电气图形符号国家标准中,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7. 在画图布局时,可把电路划分成多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功能组,按工作顺序或因果关系,把电路功能组从进行排列。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第2版)》第五章习题答案

6.不同分辨率的定时器当前值是如何刷新的? 答:1ms 分辨率定时器当前值每隔 1ms 刷新一次,在一个扫描周期中可能要刷新多次,不 和扫描周期同步;10ms 分辨率定时器在每个扫描周期的开始对定时器的位和当前值刷新, 定时器的位和当前值在整个扫描周期内保持不变;100ms 分辨率定时器只有在定时器指令执 行时,定时器的位和当前值才被刷新。
7. 写出图 5-60 所示梯形图的语句表程序。 答案:
LD I0.0
O I0.3
LD I0.1
O I0.4
ALD
AN I0.2
= Q0.1
LD Q0.1
TON T38,30
LD T38
S
Q0.2,4
LD I1.0
R Q0.2,4
8.写出图 5-62 所示梯形图的语句表程序。 答: 语句表如下:
LD I0.0 EU SHRB M0.0,V10.0,4 LD V10.0 S Q1.0,2 LD V10.1 R Q1.1,1 LD V10.2 S Q1.2,3 LD V10.3 R Q1.4,1
12.用置位、复位指令设计一台电动机的起、停控制程序。 答:
种类 输入信号
名称 启动按钮 SB1 停止按钮 SB2
I/O 地址分配表
地址
种类
I0.0 输出信号
I0.1
名称 接触器 KM
地址 Q0.0
3
13.用顺序控制继电器(SCR)指令设计一个居室通风系统控制程序,使三个居室的通风机自动 轮流地打开和关闭,轮换时间为 1h。 答:
第五章 习题参考答案
1.S7-200 PLC 的指令参数所用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 答:S7-200 系列 PLC 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布尔型(BOOL)、字节型(BYTE)、无符号整数型 (WORD)、有符号整数型(INT)、无符号双字整数型(DWORD)、有符号双字整数型(DINT)、 实数型(REAL)。
电气控制技术第五章电气控制线路的逻辑设计

③辅助电路:完善控制电路要求的设计,包括短 路、过流、过载、零压、连锁(互锁)、限位 等电路保护措施,以及信号指示、照明等电路。
④反复 根据设计原则审核电气设计原理图, 有必要时可以进行模拟实验,修改和完善电路 设计,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2、触点电路的化简
二、覆盖法化简逻辑函数
覆盖法:用相互平行的线段表示逻辑变量,并投 影到坐标轴上,在一维空间做交、并、补运算, 用得到的集合去覆盖函数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用途:化简逻辑函数、证明逻辑代数公式。
例4:化简逻辑函数
f AAB
2、触点电路的化简
1、变量真值表及最小项
ABC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A B A • B
摩根定律:
A • B
A B
1、电气线路的逻辑表示
利用基本性质可以分析、设计、化简电路:
fA (B C B C ) A (B C B C ) A B A B C C A C B A B C A(C B C )A B (CC ) ABAB A
2、触点电路的化简
号如图1.2(a)所示,图1.2(b)显示出了 继电控制线路中“或”运算的实例,它表示触 点的并联,可写成 KM= KA1+KA2, 当触点 KA1或KA2接通,或者KA1和KA2多接通时, 接触器线圈都可通电。
K1A
A
+J B
K1A
(a)逻辑符号
(b)控制线路实例
图1.2逻辑“或”
KM
1、电气线路的逻辑表示
1、电气线路的逻辑表示
A J
B
K1A K2A KM
浅谈电气控制电路中的逻辑设计

浅谈电气控制电路中的逻辑设计玄春朋【摘要】在电机电控的学习中,尝试探讨一种新颖的学习思路,对常见电控电路,运用逻辑电路设计,用真值表对电路的控制要求进行逻辑抽象,再根据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并对表达式按逻辑代数法或卡诺图法进行化简,最后按最简表达式画出要实现的电控电路.实践证明,通过逻辑设计实现的控制电路,电路直观简洁、功能完善可靠.【期刊名称】《机电工程技术》【年(卷),期】2017(046)008【总页数】4页(P177-180)【关键词】逻辑关系;真值表;电气控制电路【作者】玄春朋【作者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4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13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a kind of new learning idea in motor control study.For common electronic control circuit,finally draw the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by the minimalist expression and logic circuit design,and abstracting logic circuit control with a truth table,and writing logic expressions according to the truth table,and simplify theexpressions by logical algebra and Karnaugh map.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rough the logical design implementation of control circuit,the circuit is intuitively simple, functional and reliable.Key words:logical relationship;truth table;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逻辑代数又叫布尔代数或开关代数,它是一种解决逻辑问题的数学方法,其变量只有“0”和“1”两种取值。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逻辑设计法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逻辑设计法1.概述逻辑设计法又称逻辑分析设计法,逻辑设计法利用逻辑代数这一数学工具来进行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对于只有开关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其控制对象与控制条件之间只能用逻辑函数式来表示,所以才适用逻辑设计法。
而对于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如温度、速度、位移、压力等),逻辑分析设计法是不适用的。
由接触器、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电路属于开关电路。
在电路中,电气元件只有两种状态:线圈通电或断电,触点闭合或断开。
这种“对立”的两种不同状态,可以用逻辑代数来描述这些电气元件在电路中所处的状态和连接方法。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铁等元件,将通电规定为“1”状态,断电则规定为“0”状态;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元件,规定压下时为“1”状态,复位时为“0”状态;对于元件的触点,规定触点闭合状态为“1”状态,触点断开状态为“0”状态。
分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时,元件状态常以线圈通电或断电来判定。
该元件线圈通电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因此,为了清楚地反映元件状态,元件的线圈和其常开触点的状态用同一字符来表示,如K,而其常闭触点的状态用该字符的“非”来表示,如(K 上面的一杠表示“非”,读非)。
若元件为“1”状态,则表示其线圈通电,继电器吸合,其常开触点闭合,其常闭触点断开。
通电、闭合都是“1”状态,断开则为“0”状态。
若元件为“0”状态,则相反。
根据这些规定,再利用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律、公式和定律,就可以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了。
逻辑设计方法可以使继电接触系统设计得更为合理,设计出的线路能充分发挥元件作用,使所用的元件数量最少。
逻辑设计法不仅可以进行线路设计,也可以进行线路简化和分析。
逻辑分析法的优点是各控制元件的关系一目了然,不会遗漏。
这种设计方法能够确定实现一个开关量自动控制线路的逻辑功能所必需的、最少的中间记忆元件(中间继电器)的数目,然后有选择地设置中间记忆元件,以达到使逻辑电路最简单的目的。
采用逻辑设计法能获得理想、经济的方案,所用元件数量少,各元件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给定条件变化时,能指出电路相应变化的内在规律。
电气控制原理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电气控制原理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电气控制原理电路设计的方法有分析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
分析设计法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基本控制环节或将比较成熟的电路按其联锁条件组合起来,并经补充和修改,将其综合成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线路。
当没有现成的典型环节时,可根据控制要求边分析边设计。
优点是设计方法简单,无固定的设计程序,它容易为初学者所掌握,在电气设计中被普遍采用;缺点是设计出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当经验不足或考虑不周全时会影响线路工作的可靠性。
逻辑设计法是利用逻辑代数来进行电路设计,从生产机械的拖动要求和工艺要求出发,将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的通电与断电,触点的闭合与断开,主令电器的接通与断开看成逻辑变量,根据控制要求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逻辑关系式来表达,然后再化简,做出相应的电路图。
优点是能获得理想、经济的方案。
缺点是这种方法设计难度较大,整个设计过程较复杂,还要涉及一些新概念,因此,在一般常规设计中,很少单独采用。
根据确定的拖动方案和控制方式设计系统的原理框图。
设计出原理框图中各个部分的具体电路。
设计时按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联锁与保护、总体检查反复修改与完善的先后顺序进行。
绘制总原理图。
恰当选用电器元件,并制订元器件明细表。
对于比较简单的控制电路,往往直接采用交流380V或220V电源,不用控制电源变压器。
对于比较复杂的控制电路,应采用控制电源变压器,将控制电压降到110V或48V、24V。
对于操作比较频繁的直流电力传动的控制电路,常用220V 或110V直流电源供电。
直流电磁铁及电磁离合器的控制电路,常采用24V直流电源供电。
交流控制电路的电压必须是下列规定电压的一种或几种:6V,24V,48V,110V,220V,380V,50Hz。
直流控制电路的电压必须是下列规定电压的一种或几种:6V,12V,24V,48V,110V,220V。
电器元件的工作要稳定可靠,符合使用环境条件,并且动作时间的配合不致引起竞争。
(完整版)第五章 电气控制的逻辑设计

第五章 电气控制的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设计方法,它的主要优点就在于能充分应用数学 工具和表格,全面考虑控制电路的逻辑关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控 制电路。
用逻辑设计法设计出的控制电路,精炼、可靠。
第一节 电气线路的逻辑表示一、电器元件的逻辑表示为便于用逻辑代数描述电路,对电器元件状态的逻辑表示作如下规定:(1)用K 、KM 、ST 、SB 分别表示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按钮的常开(动合)触头;用 表示其相应的常闭(动断)触头。
(2)电路中开关元件的受激状态(如继电器线圈得电,行程开关受压)为“1”状态;开关元件的原始状态(如继电器线圈失电,行程开关未受压)为“o ”状态,触头的闭合状态为“1”状态,触头的断开状态为“0”状态。
K =1,继电器线圈处于得电状态;K =o ,继电器线圈处于失电状态;K =1,继电器常开触头闭合;K =o ,继电器常开触头断开;K =1,继电器常闭触头闭合;K =o ,继电器常闭触头断开。
从上述规定看出,开关元件本身状态的“1”(线圈得电)、“o ”取值和它的常开触头的‘1”、“o ”取值一致,而和其常闭触头的取值相反。
B S T S MK K 、、、二、逻辑代数的基本逻辑关系及串、并联电路的逻辑表示在逻辑代数中,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逻辑变量。
三、电气线路的逻辑表示有了上述规定和基本逻辑关系,就可以应用逻辑代数这一工具对电路进行描述和分析。
具体步骤是:以某一控制电器的线圈为对象,写出与此对象有关的电路中各控制元件、信号元件、执行元件、保护元件等,它们触头间相互联接关系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均以未受激时的状态来表示)。
有了各个电气元件(以线圈为对象)的逻辑表达式后,当发出主令控制信号时(如按一下按钮或某开关动作),可分析判断哪些逻辑表达式输出为“1”(表示那个电器线圈得电),哪些表达式由“1’’变为“o”。
从而可进一步分析哪些电动机或电磁阀等运行状态改变,使机床各运动部件的运行发生何种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电气控制的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设计方法,它的主要优点就在于能充分应用数学 工具和表格,全面考虑控制电路的逻辑关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控 制电路。
用逻辑设计法设计出的控制电路,精炼、可靠。
第一节 电气线路的逻辑表示一、电器元件的逻辑表示为便于用逻辑代数描述电路,对电器元件状态的逻辑表示作如下规定:(1)用K 、KM 、ST 、SB 分别表示继电器、接触器、行程开关、按钮的常开(动合)触头;用 表示其相应的常闭(动断)触头。
(2)电路中开关元件的受激状态(如继电器线圈得电,行程开关受压)为“1”状态;开关元件的原始状态(如继电器线圈失电,行程开关未受压)为“o ”状态,触头的闭合状态为“1”状态,触头的断开状态为“0”状态。
K =1,继电器线圈处于得电状态;K =o ,继电器线圈处于失电状态;K =1,继电器常开触头闭合;K =o ,继电器常开触头断开;K =1,继电器常闭触头闭合;K =o ,继电器常闭触头断开。
从上述规定看出,开关元件本身状态的“1”(线圈得电)、“o ”取值和它的常开触头的‘1”、“o ”取值一致,而和其常闭触头的取值相反。
B S T S MK K 、、、二、逻辑代数的基本逻辑关系及串、并联电路的逻辑表示在逻辑代数中,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逻辑变量。
三、电气线路的逻辑表示有了上述规定和基本逻辑关系,就可以应用逻辑代数这一工具对电路进行描述和分析。
具体步骤是:以某一控制电器的线圈为对象,写出与此对象有关的电路中各控制元件、信号元件、执行元件、保护元件等,它们触头间相互联接关系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均以未受激时的状态来表示)。
有了各个电气元件(以线圈为对象)的逻辑表达式后,当发出主令控制信号时(如按一下按钮或某开关动作),可分析判断哪些逻辑表达式输出为“1”(表示那个电器线圈得电),哪些表达式由“1’’变为“o”。
从而可进一步分析哪些电动机或电磁阀等运行状态改变,使机床各运动部件的运行发生何种变化等。
四、逻辑代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举例第二节触点电路的化简设计出的逻辑控制电路,特别是用经验法设计出的逻辑控制电路,往往使用了一些多余的电器或触点,降低了电路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将它化简为功能相同的最简化电路。
最简化逻辑电路是指使用电器和触点数量最少、结构最简单的逻辑电量包含若干被控电器的逻辑电路称为多端输出电路。
化简多端输出电路的—般步骤如下(1)列写待化简电路的全部逻辑表达式。
(2)分别将它们化简为最佳化逻辑表达式。
(3)将各最佳化逻辑表达式转换为相应的触点电路。
(4)简化整体电路:合并相同触点组。
化简电路的首要工作是化简逻辑函数。
化简逻辑函数可以使用公式法,也可以使用几何法。
本节将介绍一种对化简和设计触点逻辑电路十分有用的几何法——覆盖法。
一、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3)绘制电路图(4)化简整体电路(c)与(a)、(b)相比较,电路的触点大为减少。
合并触点要合理,否则电路的逻辑关系将发生改变。
如图5-4中的(c)不能简化成(d)因两者逻辑关系不相同。
二、覆盖法化简逻辑函数逻辑函数由逻辑变量经与、或、非运算组成。
覆盖法用若干相互平行的线段分别表示逻辑变量,将其投影到坐标轴上,在一维空间内作交、并、补运算,用得到的集合去覆盖函数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故称覆盖法。
它与韦恩图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韦恩图是用平面图形表示变量和函数,而覆盖法仅取一维空间,因此使用更方便。
覆盖法可以用于化简逻辑函数、证明逻辑代数公式。
设计组合电路时,常用覆盖法出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上述对逻辑函数f化简的一般方法,亦可作为对吸收定理公式的证明。
同样方法,可以证明逻辑代数中的其它公式。
但用这样的方法化简逻辑函数,因规范性差,使用欠方便。
借助函数真值表,可以使覆盖法化简逻辑函数的工作规范化,应用更方便。
(一)变量真值表及最小项1、n个变量的最小项个数n个变量可能出现的取值状态的集合称为n个变量的真值或全值。
由它们排成的表格称为n个变量的真值表或全值表。
每个变量有两种互补的取值状态,n 个变量就有2n种可能出现的取值状态。
用变量真值表中的每一行填写n个变量的一种取值状态(变量真值)。
表中真值通常按二进制数顺序排列,表5-2示出A、B、C三个变量的真值。
2、真值表在n个变量的真值表中,用原变量代替该变量的取“1”状态,反变量代替其“0”状态,按行分别组成“与”函数,这些“与”函数分别称为n个变量逻辑函数的最小项。
如表5—2右侧所示。
最小项是变量数确定的逻辑函数的最小单位。
每个最小项只有在所有变量都符合某种特定取值状态下才能取“1”值。
例如,表5—2中的最小项ABC只有在变量A、B、C同时取“1”值的条件下才能取“1”值,除此条件外,都不能取“1”值。
但一个任意的逻辑函数取“l”值的条件就不限于一种了。
例如逻辑函数f=AB+AB,f取“1”值的条件为:A =1,B=0或A=0,B=1。
3、逻辑函数的数学及物理意义情况下,经逻辑运算后,函数均取“1”值。
逻辑函数的物理意义可以这样理解:一个逻辑函数取“1”值,就意味着这个函数对应的逻辑电路中被控电器通电。
而符合规定的各种变量取值情况则是函数取“1”值的条件。
’这种条件不能不存在,也不能没有限制。
如果变量在任何取值情况下函数都不能取“尸值(即函数取“尸的条件不存在),就相当于被控电器永远不能通电;若变量在任何取值情况下均取“1”值(即没有条件限制),就相当于被控电器恒被接通。
这两种情况都使电路失去了控制作用。
只有当变量的取值情况符合规定条件时函数才能取“1”值,.这样的逻辑函数才有意义,相应的逻辑电路才有正确的控制作用。
(二)真值表覆盖化简法覆盖化简法不仅适用于完全真值表,也适用于不完全真值表。
用真值表覆盖法化简逻辑函数比用卡诺图简单,特别是变量个数多、真值表不完全时,其优点更为突出。
1.完全真值表覆盖化简法包含了组成函数的变量和函数的全部取值状态的表格称为函数真值表或全值表。
函数真值表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从变量取值状态集合中的一种情况到函数取值状态集合中的某种情况,呈单值对应(映射)关系。
为了便于利用真值表进行覆盖法化简,将真值表中格子内的“1”用顶格线段表示,格子内的“o”则略去。
用表示变量取“1”值的线段组成适当的夺、并-补隼妻藉羔嘉示甬龄取“1”信的线段,便可得到函数化简后的逻辑表达式。
【例5】P1052.不完全真值表覆盖化简法只包含逻辑表达式中变量及函数的部分取值状态的表格称为函数的部分真值表(不完全真值表)。
在电路的逻辑设计中遇到的绝大部分属于不完全真值表。
表中变量的取值状态由信号元件和中间记忆元件的取值状态决定,通常也不按二进制顺序排列;函数的取值状态由设计中的具体要求确定。
用覆盖法化简不完全真值表中的逻辑函数,可以不考虑禁止项的影响,也不必使用手续繁杂的阻塞措施,化简方法与完全真值表覆盖化简法相同。
【例6】P107化简后:三、桥形(H形)触点电路(1)公式法和几何法的优劣以单端输出电路为例,讨论用电路图化简法化简逻辑电路的一种特殊情况——将Ⅱ形触点电路化简为桥形(H形)触点网络。
用公式法或几何法化简单端输出的逻辑电路时,就化简前、后电路的形式看,它们都属于由触点串、并或混联组成的Ⅱ形电路。
如果单端输出的Ⅱ形电路是由最佳化逻辑表达式做出,就不能再指望用提公因式的办法合并相同触点。
但是,当它符合某种特定条件时,还可以通过电路图化简法继续化简。
例如有一逻辑函数,其逻辑表达式为后面两个逻辑表达式已经是最佳化逻辑表达式。
由以上三个逻辑表达式直接给出的电路分别如图5—7(a)~(c)所示。
(2)最佳逻辑表达式与最佳电路由最佳化逻辑表达式直接给出的电路一定是最佳化电路吗?不一定。
例如,图5—7(b)电路就可以通过电路图化简法继续化简,其化简过程可用图5—8(a)~(c)说明。
首先按图5—8(a)中所示虚线将点2与点3及点1与点4分别相连,这样,就可将图5—8(a)转化为图5—8(b)电路;然后分别合并图5—8(b)电路的那些自相并联的相同触点B、C和E,最后得到图5—8(c)所示的桥形触点电路。
按接通线圈f的不同通路,可写出图5—8(c)桥形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可见,图5—8(c)所示桥形触点电路与图5—7(a)~(c)所示П形电路逻辑功能完全相同,但所使用的触点比П形电路少得多。
桥形触点电路是相同逻辑功能电路中的最简化电路。
(3)小结上面的例子说明,由最佳化逻辑表达式直接作出的触点电路不一定是最简化电路。
因此,在化简逻辑电路时,不仅需要用代数法或几何法进行化简,而电路图化简法不仅适用于单端输出电路,也适用于多端输出电路。
但不论哪一种电路,都必须满足化简前后逻辑功能完全相同(或等效)的前提条件,即化简前后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应相同(或在一定条件下经逻辑运算后得到的逻辑表达式相同)。
应该指出,虽然电路图化简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但不是所有的逻辑电路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化简为桥形触点电路,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11形触点电路才可以化为桥形触点电路。
例如,图5—7中所示的那些电路都可以通过电路图化简法直接化为桥形电路。
第三节组合电路与时序电路逻辑电路分为组合电路与时序电路两类。
一、组合电路电路的工作状态只取决于当时各输入信号取值状态的逻辑电路称为组合电路。
电路的工作状态是指电路中各被控电器的取值状态。
图5—9示出两个组合电路和它们的真值表。
1、电路的工作状态与变量的取值顺序无关例如在图5—9(b)所示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的取值状态为X1=1,X2=1时,必有f1=1、f2=1的电路工作状态;当X l=1,X2=0时,必有f1=1、f2=0等等。
即变量的每一种取值状态都只能决定(单值对应于)电路的一种稳定工作状态,而与变量X1、X2取“0”、“1”值的先后顺序及电路原先的工作状态无关。
2、组合电路的特点:(1)任何情况下,输入信号的任意一组取值状态都能严格地确定电路的一种符合函数真值表的性质特征。
因此,组合电路中函数与变量的状态关系可以用真值表表示。
(2)电路某种稳定工作状态的持续时间与相应输入信号的持续时间一致。
为了保证电路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工作状态,输入信号需使用长信号。
例如,通常使用具有机械保持作用的扳把开关、行程开关等作信号元件。
由于组合电路中函数与变量的状态关系可以用真值表表示,所以组合电路的设计并不困难。
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作出函数真值表,用代数法或几何法求解并化简逻辑函数,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组合电路。
用真值表覆盖法求解逻辑函数,兼有求解和化简的双重功能,设计中经常使用它。
【例7】P109二、时序电路电路的工作状态不仅取决于电路当时输入信号的状态,而且还与电路原先的工作状态有关,这样的逻辑电路称为时序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