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起重机吊着重物水平移动,钢丝绳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B .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C . 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足球的重力对足球做了功D . 大力士表演拉汽车前行,此时人拉车的力做了功2.秋季运动会上,李明同学在中学男子5kg 级铅球项目中创造了15.0m 的新纪录。

若他破纪录的一掷,用力平均大小是500N ,则他对铅球做的功是( )A .7500JB .750JC .0J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如图甲所示,物体A 分别在水平推力1F 、2F 的作用下,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1P 、2P 。

则( )A .12F F =;12P P >B .12F F =;12P P <C .12F F >;12P P >D .12F F <;12P P >4.某汽车公司对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性能进行测试,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 甲<v 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汽车匀速行驶时的功率P 甲和P 乙以及牵引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甲和W乙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W甲<W乙B.P甲>P乙,W甲>W乙C.P甲>P乙,W甲<W乙D.P甲=P乙,W甲=W乙5.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中()①0~1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0N①1~3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①5~6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①3~5s推力F对物体做的功是200J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①①正确C.只有①①①正确D.只有①①①正确6.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由力的大小和物体移动的距离共同决定B.当力的大小一定时,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力的功率也就越大C.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W,表示这台机器每秒所做的功为150JD.自由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变小7.小明发现荡秋千时如果不推的话,秋千会慢慢停下来,他用小球模拟荡秋千,如图所示,小球在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 点的竖直距离h A>h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A点到B点时小球的重力势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动能B.小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大于C点时的机械能C.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D.小球在A点的动能大于C点的动能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弹簧自由伸长时右端刚好在A点处。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_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_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1章功和机械能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功B.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有力对它做了功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则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2. 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山上静止的石头不具有能B.物体已做的功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C.只要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说明物体具有能D.只有正在做功的物体才具有能3. 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煤炭的燃烧B.锯铁管时锯条发热C.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D.放烟火时,礼花腾空而起4. 在下列事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B.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原地不动C.人推汽车,没有推动D.雨滴从高空中落下5. 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在空中的打桩机重锤,没有做功,所以不具有能量B.空中飞行的子弹能击穿靶子,所以一定具有能C.两辆汽车速度相同,动能一定相等D.一个物体具有机械能,这个物体一定既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6. 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如图所示,由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A.太阳能热水器B.电热水器C.电动机D.发电机7. 图中所示的四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人用力F拉重物,使重物在空中匀速上升B.人用力F拉车,但车没有动C.人用力F竖直向上提水桶,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D.人用力F搬石头,但石头没动8.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由于灾区阴雨连绵、余震不断,造成山体滑坡、道路堵塞,军民积极开展救援工作.4月22日下午3点59分,四架分别装载食品等物资的军用直升机从成空驻邛某军用机场起飞前往芦山县的太平镇和宝兴县实施空投,物品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9. 关于机械能,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匀速下坡,机械能不变B.上紧发条的闹钟指针转动时,动能转化为势能C.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绕地球运转时,机械能守恒D.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向路面洒水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10. 同学们学过估测爬楼时的功率,如果要估测宝宝爬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你认为要测量下列哪些物理量()①宝宝的质量②宝宝的身高③爬楼的长度④爬楼的高度⑤爬楼的时间.A.③④⑤B.①②⑤C.②④⑤D.①④⑤11. 将物体A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1作用下,物体A以v1=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物体A受到水平拉力F2作用时,以v2=6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则两次拉力做功W1________W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两次拉力做功的功率P1________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修筑拦河坝是为了提高上游的________,使上游水的重力势能增大.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增大车速,使自行车在上坡前有足够大的________能.13. 一个人从楼梯的底端匀速走到顶端,若要求人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则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14. 从2018年开始跳绳是江西中考体育考试必考的项目之一,小强的质量为50kg,他每分钟跳150次,且每一次跳起的平均高度为5cm,小强跳起一次平均克服重力做功________J,小强跳绳的功率是________(g取10N/kg)15. 建高楼时首先要打好地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全卷满分100,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多选)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拧紧的钟表的发条B. 扔在空中的橡皮C.在桌面上的弹簧D.充满气的气球2.1J的功就是()A.把质量为1kg的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B.把重1N的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C.在1N力的作用下,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D.在1N力的作用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m时,此力对物体做的功3.如图所示的几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C.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D.司机推汽车汽车却纹丝不动4.某同学家住高层住宅,当他乘坐电梯从一层匀速上升至十五层的过程中,他的()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5.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它们的牵引力F甲:F乙=3:1,速度V甲:V乙=4:1,车重G甲:G乙=2:1,则在相等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W甲:W乙为()A.3:1B.6:1C.12:1D.24:16.四名同学进行登山比赛,他们突发奇想,决定以功率最大者获胜,他们同时出发并在山顶进行评判.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A.体重最大的一个B.时间最短的一个C.速度最大的一个D.做功最快的一个7.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下滑,在这一过程中,他的()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机械能保持不变D.机械能一定减少8.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他们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9.“蹦极”是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勇敢者的运动项目。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测试卷有答案(基础+提升)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测试卷有答案(基础+提升)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一个物体在一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下面的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此力所做的功与时间对应关系的是()A B C D2、一起重机的钢索吊着重1000N的物体匀速上升2m后,又沿着水平方向缓慢移动了4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的钢索对物体做的功是()A. 6000JB. 4000JC. 2000JD.无法确定3、图3所示的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A.动能一定增大B.机械能一定不变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D.机械能一定增加4、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则【】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5、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在小明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下压缩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6、一物体在空气中沿竖直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则该物体的()A.动能可能不变B.势能可能不变C.机械能一定不变D.机械能可能不变7、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势能变小B.动能不变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机械能变小8、物体在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s,试比较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力F对物体做功的多少A.W1=W2=W3B.W1>W2>W3C.W1<W2<W3D.W1<W3<W29、如图所示,是把小球放在相同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进行的实验。

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的是A.甲、丙B.乙、丙C.甲、乙D.甲、乙、丙10、在常吉高速某段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其动能大小的情况是()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始终不变11、如图,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沿椭圆轨道环绕地球运行,有近地点和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远地点时速度为零,动能为零B.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增大,势能减小C.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因此机械能守恒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12、2010年5月,全国蹦床锦标赛在温州举行。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2、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 ab>t cd,运动距离S ab=S 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A. ab段做功较多B. 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C. ab段功率较大D. 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3、下列动物飞行过程中,如果它们的飞行高度相同,重力势能最大的是()A、麻雀B、鸽子.C、乌鸦D、老鹰4、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v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足球()A.在b、d两点的动能相等B.在a、d两点的机械能相等C.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D.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5、马拉着重3 000 N的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100 m,已知车受到的阻力是500 N,那么马对车做的功是()A.5.0×104 JB.3.0×105 JC.3.5×105 JD.2.5×105 J6、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7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铃举起,如图所示.如果他们对杠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W1=W2、P1=P2B. W1>W2、P1=P2C. W1>W2、P1>P2D. W1<W2、P1<P27、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的交速标志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对机动车设定限制速度,可以限制它的动能B. 速度相同时,机动车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C. 当图中三种车辆都以最高限速行驶,小汽车的动能最大D. 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是因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8、质量为M的物体离地面高度为h时,它的重力势能E p可以表示为E p=Mgh(g=10 N/kg)。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综合练习 (1016).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综合练习 (1016).doc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综合练习学校: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如图,AB、AC、AD为三个光滑斜面,其中AD为曲面,小球M从A 点分别沿三个面自由滑下,撞击放在B、C、D三点完全相同的物块上,物块在撞击力的作用下移动相同的距离停下,则()A.小球M对三物块做功一样多B.小球M对B点物块做功多C.小球M对C点物块做功多D.小球M对D点物块做功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

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2m。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拉力F的功率为1.8WD.拉力F的大小为5N4.关于功、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功率越大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5.如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

它的四根核心筒支巨柱矗立在超大模的地基上,钢结构从柱高约30m处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呈拱斗型,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建筑主体对地面的。

质量为1.95×103kg的钢板,其体积为 m3,若施工安装中起重机一次将它匀速吊起30m,起重机所做功为焦。

(ρ钢=7.8×103kg/m3)6.如图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40N的物体,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

201x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综合练习题新人教版

201x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综合练习题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综合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一、基础训练:1.某人提着重50牛的箱子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米,重力做的功是 焦,如果在2秒内把这箱子匀速举高2米,他的功率是 瓦.2.如图1,小孩在水平地面上推动物体所做的功是 焦,物体重力做功是 焦.3.如图2所示,举重运动员在0.5秒内把重1 000牛的杠铃举高0.6米.他举高杠铃做的功是 焦,这个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瓦.4.将一木箱推上长6 m ,高2 m 的斜面,所用的推力是250 N ,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木箱重为__________N 。

5.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已知物重G =240牛,拉力F =100牛,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6.甲同学体重600牛,乙同学体重500牛,他们进行登楼比赛.甲跑上五楼用30秒,乙跑上五楼用24秒.则: 同学做功较多, 同学的功率较大.7.在水平路面上,某人用200牛的水平力推着重为600牛的车,在5分钟内匀速前进480米.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推力所做的功是 焦,重力的功率是 瓦. 8.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就一定多B .机器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也越大C .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就越慢D .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也越小 9.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A 、改变绕绳方法;B 、增加物体的重力;C 、增加物体提升的高度;D 、增大作用在自由端的拉力F 。

10.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高度,对物体所做的功:( ) A 、杠杆最多; B 、斜面最多;C 、滑轮组最多;D 、一样多。

图310米图1100牛50牛G图211.如图所示,物体A在力F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牛,不计滑轮和绳子重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则()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3牛B.5秒钟内拉力F做功是3焦C、拉力F的功率是1.2瓦D.重力对物体A不做功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功是总功C.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D.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对桶中的水做的功是有用功13.成年人骑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骑车人做功的功率与下列数据中的哪个数据最接近()A.0.1千瓦B.103千瓦C.1千瓦D.10千瓦14.有甲、乙两台机器,甲的机械效率是80%,乙的机械效率是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B.甲机器的功率一定比乙机器的功率大C.甲机器工作时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5.自行车沿斜坡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它具有的:( )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重力热能减少,机械能减少16.如图所示,物块m沿光滑的斜面从B下滑到A,m B 则在运动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A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含答案)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所示,生活情境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吊着重物水平移动 1 B.背着书包等车C.用力推车没动 1 D.用力将杠铃举起2、现有甲、乙、丙三个质量不同的物体(m甲>m乙>m丙),在相等的恒力F作用下,分别在水平方向、沿斜面向上、竖直方向通过了相等的距离s。

如图所示。

F在三种情况下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三者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W甲>W乙>W丙1 B.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1 D.W甲=W乙<W丙3、一物体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2s内两次推力做功分别为W1、W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1=F2W1<W21B.F1=F2W1>W2C.F1>F2W1>W21D.F1<F2W1<W24、正在以额定功率工作的两台机器,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少的机器,功率一定小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C.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D.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5、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 =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A.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B.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C.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D.拉力FP 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Q的功率6、小明两次分别用时60s、40s从一楼爬到五楼,小明的体重与前后两次上升的高度均不变,比较两次爬楼过程()A.用时少的做功多2B.用时少的做功功率大C.用时多的做功多2D.用时多的做功功率大7、在北京举办的第24届冬奥会上,我国健儿取得佳绩。

如图是高台跳雪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落的情景。

关于加速下落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8、如图所示,充满空气的热气球在空中匀速直线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忽略空气对气球的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石市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F拉动重500N的木箱,使它在3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

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250N B.拉力F做的功为600J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0W D.绳端移动的速度为1m/s2.如图所示,不计绳子的质量和一切摩擦作用,整个系统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重物G1=100N,每一个滑轮重力均为2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绳子的拉力为50NB.G2=280NC.e处绳子的拉力为140ND.G2=200N3.如图所示,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F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A.①位置力臂最长B.③位置力臂最长C.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D.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4.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2F2W1=W2B.F1=12F2W1=12W2C.F1=4F2W1= W2D.F1=14F2W1=14W25.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6.用4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2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绳的自由端用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同B.F1大于F2C.v1大于v2D.F1和F2做的功不相等7.如图,质量分别为m1、m2、m3(m1>m2)的物体通过轻绳和弹簧连接起来,三个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弹簧自重、绳重和摩擦,关于此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A.绳子对m2的拉力大小为m2gB.绳子对m1的拉力大小为m1gC.弹簧中拉力大小为(m1-m2)gD.地面对m3的支持力大小为(m2+m3-m1)g8.如图所示,重20N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绳重及绳子与轮的摩擦)动滑轮重6N,滑轮下面悬挂一个物体B,当物体B重8N时,恰能匀速下落,若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A作用在物体A,使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拉力F A的大小为A.F A=8NB.F A=20NC.F A=14ND.F A=7N9.一个原来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如果再作用一个力后,杠杆仍处于平衡状态,则此力()A.必须作用于动力的作用点上 B.必须作用在支点上C.必须作用在阻力的作用点上 D.可以作用在杠杆任一点上,但必须使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10.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此时直尺AB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且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A.A端将逐渐上升B.始终保持平衡C.B端将逐渐上升D.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用 F=20N的力拉物体 A以2m/s速度匀速运动3s,不计滑轮重及绳间摩擦,则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若要使A匀速运动实际所需拉力F′=25N,则此滑轮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12.如图,重力不计的一长木板AB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且OA=1m,OB=4m。

在A端用一细绳挂一边长为0.5m的正方体C,体重为600N的小明站在B点时,正方体C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300N,则正方体C的重力为____N;当小明由B点向左走____ m时,正方体C 对地面的压是6000Pa。

13.为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9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桂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桂所用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重物的速度v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物体离开地面匀速上升时,小桂的拉力F=____N;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500cm2,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 a.14.小张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把重物从A位置绕O点无摩擦缓慢地提升到B位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F的方向始终垂直于杠杆,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该杠杆是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15.杠杆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AO:OB=3:4.将金属块M用细绳悬挂在杠杆A端,B 端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动滑轮上绕有细绳,细绳一端固定在地面上,自由端施加拉力F1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若将物体M浸没到水中,需要在动滑轮细绳自由端上施加拉力F2才能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F1与F2的差为60N,已知物体M所受重力为880N,则物体M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g取10N/kg)16.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地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是________N.17.如图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长为L,OA=L/4,重力G=600 N,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 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________ 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应为________ N。

18.如图所示,0为轻质杠杆AC的支点,在B处挂一小球,小球的重力30N,AO=OB=BC,在杠杆上施加最小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F的示意图________,此时F =________ N.1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盐水的密度,已知木块的重力为3N,体积为500cm3,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g=10N/kg,盐水密度是________kg/m3;若剪断细绳,木块最终静止时所受浮力是________N。

(一切摩擦与阻力均忽略不计)20.杠杆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将金属块用细绳悬挂在杠杆A端,把石块用细绳悬挂在杠杆B端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杠杆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其大小为石块所受重力的8 9.已知OAOB=38,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三、实验题2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上每小格等距)(1)将杠杆的中点O挂在支架上后,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2)杠杆平衡后,小明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___(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4)接着小明把支点选到B点,如图丙,在A点挂一个钩码,在C点挂3个钩码,杠杆也恰好水平静止,她觉得此时不满足杠杆平衡条件,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5)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利用杠杆来测量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丁,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_____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如果把钩码由A移至B,两次实验A点竖直移动相同距离,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将____,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华研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他在已调节水平平衡的杠杆上,用弹簧测力计、钩码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过程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力为阻力,钩码均相同且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实验情况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1)由______两图中动力与动力臂大小间的关系可初步看出:阻力与阻力臂不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臂越大,所用动力越小;(2)根据四个图中杠杆的平衡情况与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的关系可知:(a)当动力、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__________时,杠杆不能平衡;(b)当________________时,杠杆___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可能”)平衡。

23.如图所示,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左/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F×OC____G×O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如图丙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制作的只需要一个砝码的天平,横梁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左侧为悬挂在固定位置P的置物盘,右侧所用砝码是实验室里常见的钩码,用细线挂在右侧带刻度线的横梁上。

①下面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几个主要步骤,最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序号):________ A.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时B.调整横梁右侧的平衡螺母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C.将悬挂钩码的细线移到右侧横梁的零刻线Q处D.由细线在横梁上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值直接得出物体的质量E.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F.移动悬挂钩码的细线使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对准底座上的标记②调节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后,刚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左侧的置物盘中时,横梁上悬挂的重垂线将对准底座上标记的________侧(填“左”或“右”)。

24.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物重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

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并将所滑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实验次数动滑轮重/N物重/N拉力/N绳子的股数n机械效率η1121214 1.673242414 2.5(1)实验时,应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绳子自由端的______的大小;同时用______测出钩码升高的高度;(2)在表中填上四次实验的绳子的股数n和机械效率;(____)(3)根据实验_____和_____(填①、②、③、④)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被提物重有关;(4)根据实验②和③可知,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5)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6)要研究滑轮组机械率高低是否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应该选用______(填“同一”或“不同”)滑轮组,提升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