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第2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练习题(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三上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人教三上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时间:9、25二、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下一课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奠定基础的。

本单元教学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材由“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出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

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由例1和练习四组成。

例1通过提出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引出98+25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着重解决“十位满十,怎么办?”紧接着例1教材以横式、竖式的形式出现了10道练习题。

由于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100以内进位加法的笔算和口算,对加法的法则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因此教师要加强联系,降低计算的错误率。

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和的书写格式。

三、总体设计理念:首先,力求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将计算教学内容作为学生思维平台,在关注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

使计算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一般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载体。

其次,努力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

采用“探—引—探”的课堂教学主线,通过让学生组算式,及时探底,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展开学习。

课堂中及时捕捉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

第三,试图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一)分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023最新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优秀3篇】

2023最新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优秀3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优秀3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5-17例1以及练习四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口算练习2、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并说出算法二、情境创设1、出示教材图片2、介绍一些野生动物,随即进行爱护野生动物教育3、活动设计活动1——探索算法出示第15页统计图提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自己独立思考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己的思路,着重突破“十位满十”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活动2——巩固算法出示练习四第3题的主题图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小组交流,说出算法三、教学效果测评1、做一做1、2题2、练习四1、2题《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二设计说明1.以旧知引新知,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和知识基础,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计算、交流等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上课伊始,以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作铺垫,让学生重温旧知,作为本节课学习新知的基础。

在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明确算理之后,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迁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的能力。

2.动手操作,感悟算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常用的实践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两 位 数 加 两 位 数 (连续进位加) 》教学设计

《两 位 数 加 两 位 数 (连续进位加) 》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连续进位加) 》------教学设计刘为娜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页。

教学准备: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眼急脑快(口算)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逐一出示口算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8+7= 9+5= 8+42= 46+9=34+53= 28+12= 520+300=【设计意图: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心明手巧(笔算)师:同学们很顺利就迎接到了圣火,但如果想把火炬保留下来,必须打开密码箱才行,你们有信心把火炬保管好吗?现在请拿出练习本,用竖式算一算,密码是多少,看谁算得好。

笔算下列各题: 25+38= 45+29=学生独立用竖式进行计算后汇报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设计意图:卡通人物是孩子们永远的话题,在课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卡通世界:羊村迎接亚运会圣火这一情境进行复习,找到了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在好奇、紧张、愉快中走进数学,通过复习20以内、100以内等的加法,让学生燃起学习新课的火苗。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合集14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合集14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合集14篇〕篇1:《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计算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一直是教材编写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那么。

本课的难点如何去突破?新课程的理念如何去表达?经过一翻思考,我有了自己的主张:笔算的难点如果靠大量的练习题去稳固,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不见得会很高。

在笔算这局部内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忘记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或者忘记把进位的1加进来。

针对这个问题,如果能想个好方法让学生不忘记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教材的主题图,三年级学生不能很好理解“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的辨析,以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如“的哺乳类种数比中国特有的鸟类种数多多少种?〞针对这种情况,我如何来改良呢?首先,我将主题图进行适当的处理.在课前我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然后再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在这节课里我只呈现“中国特有的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引入本课的重点内容.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产丰富的国家.在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珍稀的动物,你能说出几种吗?生:我知道有熊猫是我国珍稀动物.生:我知道东北虎是我国珍稀动物.......师: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们的祖国,还存在着这样几种珍稀动物:〔师点屏出示〕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

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

你想不想知道这四类动物在我们国家存在的具体情况?好,请同学们看屏幕〔师点屏出示下表〕。

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表,你获得了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知道了哺乳类一共有110种。

生2:我知道了两栖类一共有30种,爬行类一共有25种,还知道鸟类有98种。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生2:爬行类比两栖类少多少种?生3: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师:刚刚,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套一课一练(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套一课一练(课后练习题)

2.丽丽从学校到图书馆,先乘公交车行了 2 千米,下车后又步行了 260 米,学校到图书馆有 多远?
3.操场跑道一圈的长度是 200 米,李丽每天跑 5 圈,李丽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4.校运动会 2 千米长跑项目比赛中,当第一名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运动员距终点还 有 300 米,他已经跑完多少米?
514-187=
912-493=
728-349=
563-187=
432-218=
623-356=
436-217=
655-428=
二、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45
612
-2 6 8
-374
487
338
945 -628
317
734 - 95
39
三、我会填。
被减数 627
586
342
814
735
1.5 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0 毫米。
()
2.数学书的宽大约是 16 厘米。
()
3.电冰箱的高大约是 160 分米。
()
4.一根跳绳大约长 2 分米。
()
五、魔力圆圈。
1米
8 分米
40 分米
4米
60 厘米
7 分米
8米
70 分米
20 毫米
2 厘米
36 分米
4米
13 分米
1米
80 厘米
78 分米
六、体验数学。
在下面的加法算式中,“兴、趣、高”分别表示不同的数字,那么“兴”代表数字

第8页(共41页)
“趣”代表数字
,“高”代表数字

兴趣 兴趣 兴趣 + 兴趣 高兴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1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整合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得数。

2.使学生在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并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教学预设:一、激活旧知1.口算:15+4= 8+19= 22+3= 7+16=15+40= 80+19= 22+30= 70+16=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引入新课。

谈话:刚才口算的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大家知道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几加在个位上;个位相加不满10是不进位加;个位相加满10是进位加,这时十位上要加1个十;两位加整十数,几十加在十位上。

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出示情境图:玩具店有一些模型,小卡车20元,小火车30元。

2、两种玩具各买1个,可能要付多少元?3、学生回答。

追问可能是七十多吗?那什么时候和的十位上是五,什么时候是六呢?4、看来这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个位不进位加和进位加。

5、能说个和的十位是五的算式吗?六的呢?(板书:如21+32、26+38)6、探究“如21+32”这是个位上不进位的加法,怎么口算呢?根据学生交流的算法板书计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1)先算个位再算十位(2)先算十位再算个位(3)先加几十再加几小结:前两种方法都是数位对齐相加,后面的方法是拆数相加。

7、探究“如26+38”那如果是进位加你们又想怎么口算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指名到前面交流。

注意拆数法中不凑十的方法,分析出此种方法的错误。

8、探究“最多多少元”刚才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相信大家也都有了自己喜欢的方法。

两种玩具各买一个,可能要付多少元,我们只举了两个例子,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可能现在你也会口算了吧?有没有想过最少和最多呢?最少是?20+30,这我们已经学过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5-17例1以及练习四教学目标:1、明白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探究并把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算。

2、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明白得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难点:结合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预备练习1、口算练习2、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运算,并说出算法二、情境创设1、出示教材图片2、介绍一些野生动物,赶忙进行爱护野生动物思想教育3、活动设计活动1探究算法出示第15页统计图提问:你能从中发觉什么?自己独立摸索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着重突破十位满十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得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活动2巩固算法出示练习四第3题的主题图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小组交流,说出算法四、教学成效测评“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做一做1、2题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二)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二)第一课时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二)第一课时》教材说明丰南区银丰学校郑金玉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5页—17页例1及练习四习题一、教学内容的剖析理解1、本节教学内容的位置作用《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二年级知识的延伸与深化,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的计算方法可以扩展到本节课。

学生学会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后,如果遇到更大的数的加法计算,也能解决。

万以内的加法还是以后计算小数加法的基础。

教材由易到难分为两段,本课是属于第一段中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时要连续进位的部分,是学生学习例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

2、本节知识点的确定例1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相加的和超过100的连续进位加法,个位向十位进一的计算方法在二年级学过,而“连续进位”的方法是新知识。

所以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确定为:充分利用旧知识迁移推新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确定理由:例1基本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同的是过去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限于100以内,所以只存在一次进位的情况。

而例1有两次进位,和超过100,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然后拓展到“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这是本节课重点。

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忘记写进位1”或“写了进位1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又忘记加进位1”等错误。

所以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的确定1、正确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
年班姓名
一、巧手补天窗。

1.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从()位加起,当个位满(),要向()位进1。

2.计算36+48时,个位上6加8得(),向()位进()
位上写()。

十位上的3加4再加(),得(),此题计算结果是()。

二、我会算。

52+68=49+88=74+39=
25+89=57+49=63+27=
32+59=68+53=49+78=
69+87=48+85=92+18=
三、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6+29=95 59+77=146
7 6 5 9
+ 2 19 +7 17
9 5 1 4 6
四、体验数学。

1.学校原有科技书75本,今年又新买来58本。

学校现在有科技书多少本?
2.聪聪有100元钱,他想买下面三种玩具。

他带的钱够吗?
42 元35元28元
智慧宫殿
在下面的加法算式中,“兴、趣、高”分别表示不同的数字,那么“兴”代表数字,“趣”代表数字,“高”代表数字。

兴趣
兴趣
兴趣
+ 兴趣
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