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外周血管病变及处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pt课件

*
.
ABI
Diabetes
*
.
脉搏波
*
.
多普勒血管超声
*
.
CTA
CTA
*
.
MRA
*
.
经导管血管造影
.
*
经皮氧分压
ABI、Dupplex、CTA、MRA和经导管动脉造影不能反映动脉慢性闭塞后末梢血供情况 反映末梢血供的指标 足趾绝对收缩压 末梢氧饱和度 经皮氧分压 皮温
TABLE 非侵入性血管检查
*
.
Revascularization的反指征
缺乏目标血管 没有合适可用的大隐静脉 足中后部出现不可逆性坏疽 这些情况血运重建可能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这些患者治疗应该选择内科药物治疗和大截肢
*
.
Revascularization
血管腔内介入主要用于血管病变比较局限,特别的近端大血管狭窄 现代导管、支架和球囊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血管内介入可以做到小腿动脉,球囊扩张甚至可以做到足背动脉 血管搭桥手术适应所有需要血运重建的情况并且维持疗效时间长于血管内介入
85*
27.56
60*
49.19
66.67**
0
20
40
60
80
100
脑梗死 冠心病 主动脉钙化 颈动脉内膜斑块
ABI>0.9 ABI<0.9
* P<0.01
** P<0.05
患病率 (%)
*
*
.
治疗症状性 PAD
康复训练 Programs call for at least 3 months of intermittent treadmill walking three times per week. Exercise therapy has minimal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is likely to improve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profile 内科药物治疗 Pentoxifylline: The results of postapproval trials, found that it does not increase walking distance to a clinically meaningful extent. Cilostazol: The use of this drug is contraindicated if any degree of heart failure is present due to concerns about arrhythmias Others 预防性足护理 Al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PAD should receive preventive foot care with regular supervision to minimize the risks of developing foot complications and limb loss
.
ABI
Diabetes
*
.
脉搏波
*
.
多普勒血管超声
*
.
CTA
CTA
*
.
MRA
*
.
经导管血管造影
.
*
经皮氧分压
ABI、Dupplex、CTA、MRA和经导管动脉造影不能反映动脉慢性闭塞后末梢血供情况 反映末梢血供的指标 足趾绝对收缩压 末梢氧饱和度 经皮氧分压 皮温
TABLE 非侵入性血管检查
*
.
Revascularization的反指征
缺乏目标血管 没有合适可用的大隐静脉 足中后部出现不可逆性坏疽 这些情况血运重建可能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这些患者治疗应该选择内科药物治疗和大截肢
*
.
Revascularization
血管腔内介入主要用于血管病变比较局限,特别的近端大血管狭窄 现代导管、支架和球囊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血管内介入可以做到小腿动脉,球囊扩张甚至可以做到足背动脉 血管搭桥手术适应所有需要血运重建的情况并且维持疗效时间长于血管内介入
85*
27.56
60*
49.19
66.67**
0
20
40
60
80
100
脑梗死 冠心病 主动脉钙化 颈动脉内膜斑块
ABI>0.9 ABI<0.9
* P<0.01
** P<0.05
患病率 (%)
*
*
.
治疗症状性 PAD
康复训练 Programs call for at least 3 months of intermittent treadmill walking three times per week. Exercise therapy has minimal associated morbidity and is likely to improve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profile 内科药物治疗 Pentoxifylline: The results of postapproval trials, found that it does not increase walking distance to a clinically meaningful extent. Cilostazol: The use of this drug is contraindicated if any degree of heart failure is present due to concerns about arrhythmias Others 预防性足护理 All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PAD should receive preventive foot care with regular supervision to minimize the risks of developing foot complications and limb loss
专业课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PT课件

THANK YOU
--
27
(一)对称性多神经病变
2.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
(1)近端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可呈急性或慢性起病,开 始为腿上部及下背部疼痛,以后逐渐出现进行性肌无力, 缓慢进行达数周→数月,站起困难,走路蹒跚,膝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主要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2)末稍运动神经病变,末梢肌无力,少数病人运动障碍
终末糖化终 产物
一氧化氮产生
一氧化氮灭活
血管舒张
神经血流
--
15
二、病理改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病理改变主要所见有 两个方面,一是滋养神经血管的改变;二是神 经组织本身的改变。
--
16
糖尿病弥散性对称性感觉运动 神经病变的病理改变
• 轴突消失,特别是神经末梢处,并且伴随有轴 突背侧死亡。
• 外周神经纤维丢失,主要为大的有髓鞘的神经, 以及一部分无髓鞘的小神经纤维。并且存在有 局灶性的脱髓鞘。
• 神经再生,形成一连串小的轴突。
--
17
糖尿病神经病变所引起的结构、代谢及功 能异常,以及神经血液供应的改变
结构改变
代谢及化学改变
功能异常
神经
末梢轴突消失 局灶性脱髓鞘 再生 轴突神经胶质染色体脱离
山梨醇增加
肌醇减少
Na+ - K+ - ATP酶活性降低 蛋白糖化产物增加 (AGE) -亚麻脂酸减少 蛋白质合成缺陷
见)
较非糖尿病人群更 常见
与糖尿病病程无关
20
弥漫性对称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变 流行病学
•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病率约为20-30%。许多研究 还显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以及血糖控制情 况的不良进展,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呈逐渐 上升的趋势。
--
27
(一)对称性多神经病变
2.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
(1)近端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可呈急性或慢性起病,开 始为腿上部及下背部疼痛,以后逐渐出现进行性肌无力, 缓慢进行达数周→数月,站起困难,走路蹒跚,膝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主要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2)末稍运动神经病变,末梢肌无力,少数病人运动障碍
终末糖化终 产物
一氧化氮产生
一氧化氮灭活
血管舒张
神经血流
--
15
二、病理改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病理改变主要所见有 两个方面,一是滋养神经血管的改变;二是神 经组织本身的改变。
--
16
糖尿病弥散性对称性感觉运动 神经病变的病理改变
• 轴突消失,特别是神经末梢处,并且伴随有轴 突背侧死亡。
• 外周神经纤维丢失,主要为大的有髓鞘的神经, 以及一部分无髓鞘的小神经纤维。并且存在有 局灶性的脱髓鞘。
• 神经再生,形成一连串小的轴突。
--
17
糖尿病神经病变所引起的结构、代谢及功 能异常,以及神经血液供应的改变
结构改变
代谢及化学改变
功能异常
神经
末梢轴突消失 局灶性脱髓鞘 再生 轴突神经胶质染色体脱离
山梨醇增加
肌醇减少
Na+ - K+ - ATP酶活性降低 蛋白糖化产物增加 (AGE) -亚麻脂酸减少 蛋白质合成缺陷
见)
较非糖尿病人群更 常见
与糖尿病病程无关
20
弥漫性对称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变 流行病学
•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病率约为20-30%。许多研究 还显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以及血糖控制情 况的不良进展,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呈逐渐 上升的趋势。
《外周血管讲》课件

详细描述
外周血管是人体内最庞大的血管系统,它们负责将氧气和营 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 氧化碳运输回心脏和肺部。外周血管还参与调节体温、维持 电解质平衡和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
外周血管的解剖结构
总结词
外周血管的解剖结构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 各有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康复治疗
对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 状,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与保健
01
02
03
04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 尿病等危险因素,降低外周血
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习惯,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蔬 菜和水果,减少脂肪摄入。
适量运动
精准医疗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外周 血管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通过对海量 数据的分析挖掘,发现疾病的本质规律和最 佳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 的医疗服务。
THANKS
谢谢
治疗方法
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如药 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 治疗等,以提高外周血管 疾病的治疗效果。
预后评估
研究外周血管疾病的预后 评估方法,如风险评估模 型、预测指标等,以指导 临床治疗和预防。
新药研发进展
靶点发现
研究新的药物靶点,如受 体、酶、离子通道等,以 发现新的治疗策略。
新药研发
基于新的药物靶点,研发 新的药物,如小分子药物 、抗体药物等,以提高外 周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 塞血管腔。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 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等 。
糖尿病血管病变-PPT课件

• 病理诊断: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 其他:GFR、高(低)分子血浆蛋白尿检测、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
检测、细胞因子测定、肾小管蛋白尿检测、糖尿病肾病易感性检测 等
许曼音,糖尿病学:425-427
预防措施
• 早期诊断,早期控制DN • 系统教育、系统监测、系统治疗糖尿病 • 持久而良好的控制血糖达标 • 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微量白蛋白尿 • 控制血压的昼夜节律异常和高血压
-初发症状多较局限,所以症状较轻,或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 -首发症状多为起床时某一肢体乏力,自主活动受限,肌力下降,可能在较短的时 间内有明显缓解。由于颅内压多无明显升高,故头痛多不严重或不明显。
-发病多见于较长时间安静少动,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突然。
胡绍文,郭瑞林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2019:315
降低大血管及微血管 事件发生率
53 66 60 62
大血管病变32% 减少微血管事件,但 未减少大血管事件 未减少心血管事件 未减少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72%,大 11.5年 血管病变 40%
10年
大血管病变 35%
1. N Engl J Med 2019;359:1577-89. 2. N Engl J Med 2019;358:2560-72. 3. N Engl J Med 2009;360:129-39. 4. N Engl J Med 2019;358:2545-59.
糖尿病肾病
• 分为五期:
I期: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II期: 运动后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III期:微量白蛋白尿期 IV期:临床蛋白尿期 V期: 终末期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 临床诊断
微量白蛋白尿——目前优选的早期诊断指标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平均病程已超过5年 若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确定 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损害,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蛋白尿、肾功 能不全,就要考虑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培训课件

Noncompressible 正常 轻到中度外周动脉疾病
0.00–0.40 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
左臂 收缩压
右踝
收缩压
DP
PT
左踝
DP
收缩压
PT
Hiatt,W.R.: N Engl J Med, 344(21), 糖160尿8,病20外01周血管病变和糖 尿病足
24
ABI 测定 —专职糖尿病足护士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 和糖尿病足
概述
糖尿病与周围血管病(PAD)关系肯定: 糖尿病使周围血管病的发生率增加2-4倍 糖尿病的病程和严重程度与PAD的发生和病 变程度相关。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和糖 尿病足
2
糖尿病与周围血管病
Framingham研究糖尿病使间歇性跛行发生的危 险性增加:男性3.5倍、女性8.6倍 美国,糖尿病下肢截肢的相对危险性(RR)为 12.7(95%CI10.9-14.9),65-70岁的患者RR高 达23.5%(95%CI19.3-29.1)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和糖 尿病足
8
糖尿病足流行病学资料
我国资料 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为1.6%-6.4%. 近年来,糖尿病足溃疡和足坏疽的患者正在增加. 我院2000年前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为4.1%, 2000年后占6.5%。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和糖 尿病足
9
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学
1、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 2、自主神经病变 3、血管病变 4、感染
关注动脉闭塞症的自我诊断
重视足部的护理
比较、观察,注意变化,发现病变的征兆
注意肤色、皮温、肢端颜色、脚趾的变化,皮肤、肌肉是否有萎缩, 汗毛是否脱落,有无肿胀
足部发生病变,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诊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PT课件

2019/4/2
随病程延长:DPN患者面临严重生存危机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降低患者无事件生存率
无事件生存率%
1.0 0.9 0.8 0.7 0.6 0.5 CADN
非CADN
0
1
2
3
4
5
6
7
8
时间(年)
无事件生存率: 既定治疗预防或延缓患者出现预设终点事件的存活率。 CADN: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DPN是非常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1. 2. 患者 % 糖尿病人群中DPN的发病率为60.3%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更高达61.8%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0.3%
61.8%
44.9%
总计
T1DM
T2DM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DPN的“高难”现状
1 2 3 4
DPN的 临床表现 和 危害 DPN 规范治疗 及早发现——DPN诊断和筛查 病例探讨
DPN:筛查和诊断标准
DPN的筛查: 包含3个重要部分
1. 神经病变症状(远端、对称的症状,排除其他需鉴别诊断的病史) 2. 体征(踝反射、压力觉、振动觉、刺痛觉、温度觉) 3. 神经传导功能
须鉴别诊断的既往病史
运动神经损伤
1、四肢远端肌力减退: 症状取决于哪根神经或哪些神经受累 2、肌肉萎缩
自主神经损伤
1、心血管系统病变 2、消化系统病变
4、泌汗功能障碍
5、瞳孔异常
3、泌尿生殖系统病变 6、影响代谢
Diabetic Neuropathies A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2005,28,(4):956-96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PT课件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脑梗塞的病人侵犯中小动脉 比主干多。由于血管的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 胞增生,血管壁内有脂肪及多糖类物质沉积,可 使血管管腔变窄,血流受阻,以致引起局部缺血, 最后导致神经病变。
6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机理
❖ 二、代谢障碍: ❖ ①在高血糖和胰岛素不足时,可激活葡萄糖的多元醇
通路,使醛糖还原酶活性升高,神经组织内较多的葡 萄糖被醛糖还原酶转化为山梨醇,再经山梨醇脱氢酶 氧化为果糖,致使神经内山梨醇和果糖积聚增多,造 成神经细胞肿胀变性,使神经功能受到损害,神经传 导速度减慢。 ❖ ② myo-肌醇耗竭,发现糖尿病人和动物神经组织中 myo-肌醇耗竭, myo-肌醇时构成肌醇磷脂的主要成 分, myo-肌醇减少,改变了Na+ATP酶的活性,导致 神经细胞功能紊乱。
3、颅神经病变-少见,可有阿-罗氏瞳孔,表现瞳孔小而不规则,对 光反应及调节反应迟钝或消失。其次是眼肌麻痹,第Ⅲ、Ⅳ、Ⅵ颅神经受 累。
10
临床表现
❖ 4、植物神经病变- ❖ ①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固定性心率、体位性低血压,血管舒
缩功 能障碍,表现皮肤温度低,受寒后尤为明显。 ❖ ②胃肠功能紊乱—胃轻瘫、腹泻便秘交替; ❖ ③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尿潴留、阳痿、不育等; ❖ ④排汗功能障碍—下肢少汗,上肢多汗、就餐时明显; ❖ ⑤神经骨关节病:夏科氏(Charcot)关节、骨质增生、关节周
❖ 3、补充肌醇-根据高血糖时多元醇通路活性增高,神经细胞内 肌醇耗竭,可补充肌醇治疗,2g/d,口腹,3个月一疗程。
❖ 4、血管扩张剂-654-2、α1受体阻断剂、前列腺素E1、己酮可 可碱等。
❖ 5、神经营养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基维生素B12 等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
6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机理
❖ 二、代谢障碍: ❖ ①在高血糖和胰岛素不足时,可激活葡萄糖的多元醇
通路,使醛糖还原酶活性升高,神经组织内较多的葡 萄糖被醛糖还原酶转化为山梨醇,再经山梨醇脱氢酶 氧化为果糖,致使神经内山梨醇和果糖积聚增多,造 成神经细胞肿胀变性,使神经功能受到损害,神经传 导速度减慢。 ❖ ② myo-肌醇耗竭,发现糖尿病人和动物神经组织中 myo-肌醇耗竭, myo-肌醇时构成肌醇磷脂的主要成 分, myo-肌醇减少,改变了Na+ATP酶的活性,导致 神经细胞功能紊乱。
3、颅神经病变-少见,可有阿-罗氏瞳孔,表现瞳孔小而不规则,对 光反应及调节反应迟钝或消失。其次是眼肌麻痹,第Ⅲ、Ⅳ、Ⅵ颅神经受 累。
10
临床表现
❖ 4、植物神经病变- ❖ ①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固定性心率、体位性低血压,血管舒
缩功 能障碍,表现皮肤温度低,受寒后尤为明显。 ❖ ②胃肠功能紊乱—胃轻瘫、腹泻便秘交替; ❖ ③泌尿生殖系统功能障碍—尿潴留、阳痿、不育等; ❖ ④排汗功能障碍—下肢少汗,上肢多汗、就餐时明显; ❖ ⑤神经骨关节病:夏科氏(Charcot)关节、骨质增生、关节周
❖ 3、补充肌醇-根据高血糖时多元醇通路活性增高,神经细胞内 肌醇耗竭,可补充肌醇治疗,2g/d,口腹,3个月一疗程。
❖ 4、血管扩张剂-654-2、α1受体阻断剂、前列腺素E1、己酮可 可碱等。
❖ 5、神经营养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基维生素B12 等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
糖尿病的外周血管病变及处理

临床表现
• 主要由于肢体局部血供不足所致 • 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 • 表现各异
血管闭塞水平、程度、部位、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 症状:间歇性跛行、休息痛 • 体征:足部冰冷、无脉症、肢体抬高时肢端变白或 发红、皮肤变薄、坏疽、难治性溃疡等
临床表现
• 休息痛:
相应血管狭窄≥75% 夜间足部肌肉深部疼痛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PAD)
50% 2型糖尿病诊断时就有并发症
微血管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大血管并发症
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病
冠心病
神经病变
周围血管疾病
UKPDS Group. UKPDS 33. Lancet 1998; 352:837–853.
什么是周围血管疾病(PAD)
• PAD定义: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 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 挛或坏死。
• 年龄60岁以上 糖尿病病程>10年
• 应常规检查 评价PAD情况
管珩,刘志民,李光伟,等,中华医学杂志 2007,87(1):23-27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足)
• 难愈性足溃疡, 疼痛和截肢的最常见病因 • 62%足部难愈溃疡与缺血有关 • 46%截肢与缺血有关
• 下肢缺血使肢体对感染抵抗力降低
外周血管病变组织不能获足够氧及营养物质 排出代谢废物不力 治疗药物不能到达
如何及时发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 早期发现各种临床表现: – 脚发凉、怕冷,皮肤苍白或青紫、水肿等症状。
– 小腿抽筋、疼痛,疼痛在行走时加重。
– 出现伤口时,经久难愈。
• 相关的临床检查:
– 足部血管搏动的触诊 – 非创伤性血管检查 – 创伤性血管检查
PAD分类下肢动脉硬化症、 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 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