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临床全面总结及应用
艾灸的工作总结

艾灸的工作总结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它通过燃烧艾草或将艾草置于特定的穴位上,利用艾草的温热作用来调理人体的气血和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效果。
作为一名从事艾灸工作的中医师,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现在就来总结一下。
首先,艾灸的适应症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肌肉酸痛、呼吸系
统疾病、妇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艾灸对于一些慢性病症状的缓解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群来说,艾灸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次,艾灸在保健养生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艾灸被认为是
一种温补的疗法,可以帮助人体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因此,很多人在没有明显疾病的情况下也会选择艾灸来保健养生,我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为一些健康人进行艾灸调理。
最后,艾灸的注意事项也需要我们重视。
虽然艾灸有着很好的疗效,但是在实
际操作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要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艾草,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皮肤等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也需要特别注意使用艾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有着广泛的适应症和良好的保健养
生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我们细心呵护。
作为一名从事艾灸工作的中医师,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健康和快乐。
艾灸工作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2023年已接近尾声。
在这一年里,我国艾灸行业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作为一名艾灸工作者,我有幸见证了这一年的发展历程,现将我的艾灸工作年度总结如下,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回顾1. 政策扶持2023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艾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策上的倾斜。
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艾灸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2.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意识的提高,艾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养生方法,市场需求逐年攀升。
艾灸馆、艾灸产品等在市场上备受青睐。
3. 技术进步艾灸技术不断进步,艾灸设备、艾灸产品等方面不断创新。
艾灸疗法在治疗疾病、调理身体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4. 工作内容(1)艾灸馆运营负责艾灸馆的日常运营,包括接待顾客、艾灸治疗、咨询服务等工作。
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
(2)艾灸技术培训为提高艾灸技术水平,定期参加艾灸技术培训,学习新的艾灸疗法和艾灸设备操作。
(3)艾灸产品研发参与艾灸产品的研发工作,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具有针对性的艾灸产品。
(4)艾灸知识普及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大众普及艾灸知识,提高人们对艾灸的认识。
三、工作成绩1. 顾客满意度在2023年,艾灸馆的顾客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优化服务质量、提高艾灸技术水平,使顾客在体验艾灸的过程中感受到舒适和愉悦。
2. 艾灸馆业绩艾灸馆的业绩在2023年实现了稳步增长,艾灸治疗人次、艾灸产品销售额等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3. 艾灸技术培训参加艾灸技术培训,提高了自己的艾灸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艾灸服务。
4. 艾灸产品研发参与艾灸产品研发,成功推出几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艾灸产品。
5. 艾灸知识普及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大众普及艾灸知识,提高了人们对艾灸的认知度。
四、不足与反思1. 顾客满意度仍有提升空间虽然顾客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有部分顾客对艾灸馆的服务质量、艾灸治疗效果等方面存在不满。
护理艾灸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艾灸作为我国传统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艾灸操作技能,提升护理质量,我院组织开展了护理艾灸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使护理人员掌握艾灸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艾灸技术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了解艾灸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及作用。
2. 掌握艾灸的操作方法、穴位选择及注意事项。
3. 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艾灸技术的能力。
4. 培养护理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实训内容1. 艾灸基本理论(1)艾灸的定义、起源及发展。
(2)艾灸的治病机理。
(3)艾灸的分类及适应症。
2. 艾灸操作技术(1)艾灸器材的准备及使用。
(2)艾灸的操作方法:悬灸、铺灸、隔物灸等。
(3)艾灸的穴位选择及操作要点。
3. 艾灸护理(1)艾灸后的护理:观察皮肤反应、饮食调理、休息等。
(2)艾灸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开始,我们首先对艾灸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了解了艾灸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及作用。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对艾灸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实操练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艾灸操作技术的实践练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艾灸器材的准备、使用方法,掌握了艾灸的操作技巧。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艾灸的距离、角度,以确保艾灸的效果。
3. 临床应用在掌握了艾灸操作技术后,我们进行了临床应用。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艾灸治疗,观察了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艾灸的强度和时长。
五、实训收获1. 提高了艾灸操作技能: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艾灸的操作方法、穴位选择及注意事项,为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艾灸操作要求严谨,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艾灸个人总结文案范文

自从接触艾灸以来,我仿佛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养生之旅。
在这段旅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艾灸调理身体,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我对艾灸的个人总结,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艾灸的起源与功效艾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以艾草为主要原料,通过燃烧产生的热力作用于人体穴位,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艾灸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显著效果:1. 缓解疼痛:艾灸能够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 提高免疫力:艾灸能够激发人体正气,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
3. 改善睡眠:艾灸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4. 调理肠胃:艾灸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不良、便秘等肠胃问题。
二、艾灸的注意事项1. 穴位定位:艾灸前要准确找到穴位,避免盲目施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灸量适中: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灸量和灸的时间,避免过度施灸。
3. 饮食调养:艾灸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4. 注意保暖:艾灸后,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5. 休息充足:艾灸期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三、我的艾灸实践自从开始艾灸,我坚持每天定时定点进行。
在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艾灸方法,并取得了以下成果:1. 身体状况得到改善:通过艾灸,我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2. 免疫力提高:我很少感冒,身体状况明显优于以往。
3. 睡眠质量提高:艾灸使我告别了失眠的困扰,每天都能拥有充足的睡眠。
4. 肠胃功能改善:我的消化系统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便秘问题得到了解决。
总之,艾灸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艾灸,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我也将不断学习,将艾灸这一传统医学瑰宝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艾条灸实训报告总结通用

一、实训背景艾条灸作为我国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
为了提高自身对艾条灸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艾条灸实训课程。
通过实训,我对艾条灸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适应范围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实训内容1. 艾条的选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选择不同大小、不同质地的艾条。
例如,对于穴位较浅的部位,应选用细长的艾条;对于穴位较深的部位,则应选用粗短的艾条。
此外,实训中还介绍了不同艾条的质地特点,如优质艾条应选用纯净细软的艾绒,以保障施灸效果。
2. 燃烧方式艾条的燃烧方式也是实训的重要内容。
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温和灸和雀啄灸两种燃烧方式。
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cm左右,徐徐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宜。
雀啄灸则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象鸟啄食一样,上下运动施灸。
3. 操作方法实训中,我们亲自动手操作艾条灸,学习了以下操作方法:(1)准备艾条:选用合适的艾条,并将其点燃。
(2)定位穴位:根据病情和穴位位置,确定施灸的穴位。
(3)施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温和灸或雀啄灸。
(4)观察反应:在施灸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皮肤颜色、温度等,以调整施灸强度。
(5)结束施灸:当患者局部出现红晕时,结束施灸。
4. 适应范围艾条灸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胃痛、腹泻、腰痛、颈椎病等。
实训中,我们了解了艾条灸的适应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实训体会1. 艾条灸具有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2.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病情和穴位位置选择合适的艾条和燃烧方式,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通过实训,我们认识到艾条灸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中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4.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患者的反应,调整施灸强度,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
医院艾灸工作总结

医院艾灸工作总结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现代医院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重视。
作为一名从事艾灸工作的医务人员,我深刻体会到了艾灸在医院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下医院艾灸工作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艾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通过艾灸可以温通
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对于一些慢性病、疼痛症状和康复期的患者有着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在医院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患者通过艾灸疗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减轻疼痛、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艾灸作为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在
医院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患者对于药物治疗产生了耐药性或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他们对于传统的中医疗法有着更多的期待和信任。
艾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艾灸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最后,医院艾灸工作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作为一名艾灸医务人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艾灸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治疗方案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和交流,形成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总而言之,医院艾灸工作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艾灸作为
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和接受。
作为从事艾灸工作的医务人员,我们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艾灸在医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艾灸实训体验感悟总结报告

艾灸实训体验感悟总结报告1. 引言在这次实训的过程中,我学习了艾灸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技能。
本文将对这次艾灸实训的体验进行总结,并分享我所得到的感悟和收获。
2. 实训内容和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艾灸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了解了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然后,我们观看了师傅的示范,学习了正确的艾灸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接下来,我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亲手操作艾灸,加深对艾灸的理解。
3. 实训感悟3.1 对身体的作用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艾灸对身体的作用。
艾灸可以温暖经络、调理气血,对舒缓肌肉酸痛和改善体内湿气有一定效果。
通过多次实践,我发现使用不同的艾灸材料和点穴位置,可以对不同部位的不适起到针对性的作用,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3.2 注意事项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艾灸操作的细节对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比如,艾绒的处理和燃烧时间的控制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否则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此外,不同体质的人在艾灸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艾灸是一门技术活,需要细心和耐心,不能马虎对待。
3.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小组实验中,我意识到艾灸实训不仅需要个人技术的掌握,团队合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相互协助,分享经验,帮助解决问题,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有充分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团队合作中互相鼓励和支持也帮助我们克服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4. 收获与启示通过这次艾灸实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细心和耐心的品质。
艾灸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而这种细心和耐心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重要。
此外,艾灸实训还让我产生了对中医养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开始更加关注个人的身体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希望能够通过中医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5. 总结通过这次艾灸实训,我充分认识到艾灸的作用和技术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得到了对身体和健康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中医养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艾灸工作总结简短

艾灸工作总结简短
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其他草药,将热量传递到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在我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艾灸的独特魅力和功效。
首先,艾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通过热量的传递,艾灸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和不适。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看到患者在艾灸后感到舒缓和放松,尤其是对于关节炎、肌肉疼痛等患者效果显著。
其次,艾灸还可以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艾草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渗透皮肤,进入人体经络,调理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
在我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患者在艾灸后身体状态明显改善,抵抗力增强,更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困扰。
最后,艾灸还有助于调理情绪,缓解压力。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而艾灸可以通过热量的传递和经络的调理,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调整情绪。
在我的工作中,我看到许多患者在艾灸后情绪得到舒缓,更加平和和愉快。
总的来说,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可以在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名医别录》
艾灸产生于远古时代,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 从原始人发明火就出现了灸法的使用,在人类文 明进程及医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医 学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 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 《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 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 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 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本草正》也 认为“艾叶,能通十二经脉,而尤为肝脾肾之药, 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
7
艾灸的作用
四、升阳举陷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皇帝内经》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 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 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 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李东垣还认为 “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 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 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 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 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 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使机体功能恢 复正常。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皇帝内经》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 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 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 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凡大病危疾, 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 阴寒,回阳救脱。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 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 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 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灸疗临床应用
1
艾灸的起源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黄帝内经》
艾灸,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当人类知 道了用火之后,在以火取暖、烧烤食物时,受到 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当身体某一部位产生疼痛 时,以烧灼之法来治疗疼痛,特别是因寒冷而致 的疾病也得到缓解。并不断积累了经验,萌生了 灸法。灸法的最早记载见于《左传》,鲁成公十 年(公元前581年),晋候有疾,医缓至曰:“疾 不可为也,在膏之上,肓之下,攻之不可,达之 不及。”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足臂十 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 《脉法》,以上出土的4种帛书的成书年代可上溯 至春秋时期甚至更早,说明春秋战国之际已萌生 了灸法。
9
艾灸的作用
六、扶正祛邪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皇帝内经》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的抵抗力强,卫外能 力强,疾病则不易产生,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 灸,如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可以培扶 人的正气,增强人防病治病的能力,西医证实, 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 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 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 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
4
艾灸的作用
一 、温经散寒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皇帝内经》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 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 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 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 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灸法正是 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 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 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 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 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5
艾灸的作用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皇帝内经》
二、通经活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 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 后,往往会闭阻经络,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 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 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6
艾灸的作用
三、扶阳固脱
10
艾灸的作用
七、防病保健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皇帝内经》
我国古代医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
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 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 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 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
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
8
艾灸的作用
五、局部刺激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皇帝内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 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 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 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 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 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 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 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 物的吸收。
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 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
11
艾灸分类
一、艾炷灸
直接灸: (1)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临床上多用中、小 艾炷。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 以增加粘附性。然后将艾炷放上,从上端点燃, 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挟 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 红晕为度。因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不留瘢痕, 故名。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 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3
艾灸治病的原理
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 《孟子》
之滞,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 炒热熨敷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 生熟,俱有所宜”。说明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正是这种温热刺 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 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 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 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 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 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 促进药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