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欣赏鸟的世界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教案《鸟的世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鸟的世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鸟的世界》带反思泰班课《鸟的世界》反映了适用于大班学生的以科学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初步学习来学习自我矫正,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特征,发芽对鸟类和自然的热爱。

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鸟的世界》对课程计划的反思。

活动目标1.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特征。

2,通过对操作的初步学习进行自我纠正。

3,发芽爱情鸟和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

5.能够大胆而清晰地表达您的意见,并体验探索鸟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度1.通过初始操作进行自我校正。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常见的鸟类。

2.资料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背景图片,各种鸟类的图片,01003010幻灯片,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程序1.您与幼儿遇到了哪些不同的鸟类?它们如何成长?激发孩子们对“参观鸟类园”的兴趣,并鼓励幼儿说出他们的发现。

2.分组观察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和海鸥的照片,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并组合幻灯片,让孩子们谈论他们的发现。

3.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讨论:鸵鸟,蝙蝠和企鹅是鸟吗?4.问题:“你喜欢鸟吗?为什么? '教育儿童喜欢鸟类。

5.业务活动:将鸟类送回家。

(1)要求孩子们将鸟类的图片放在其生活背景图上,并通过正确的答案来学习纠正它们。

(2)以音乐节奏在“百鸟园”中将“鸟回家”:模仿飞出房间的鸟。

6.活动扩展:继续在活动区域提供各种操作材料,让孩子们进行操作,并提供各种鸟类,书籍,VCD等材料的图片,使孩子们继续丰富相关经验,激发孩子们的爱鸟。

情怀。

教学反思New 《鸟的世界》科学领域提出:让幼儿对事物,现象,好奇心和好奇心感兴趣。

因此,我设计了大型科学活动《纲要》,在该活动中可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使他们从小就擅长观察和发现,使孩子真正感到科学不远,科学就在身边。

以下是我对本课活动的反思:活动开始时,我带孩子们参观了“百鸟园”。

各种各样的鸟类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并将他们带到了鸟类世界。

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鸟类。

2.了解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步骤
1.引入活动
老师出示一幅鸟的图片,让幼儿们自由谈论,引导幼儿们关注到鸟体的形态,颜色和大小等特点。

2.鸟的分布现状
让幼儿们观看一段短视频,介绍了鸟类的分布状况,以及其现在所处的生存环境。

3.认识常见的鸟类
1.让幼儿们一起说出自己生活周围能看到的常见的鸟类名称。

2.老师根据幼儿们的回答,展示一些具体的鸟类图像,让幼儿们并认真观察。

3.老师逐一介绍这些鸟类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让幼儿初步了解这些鸟的生活情况。

4. 鸟的食物链
老师通过图片,向幼儿介绍了鸟类的食物链关系,让幼儿对多样的鸟类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5.鸟类活动分享
1.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或数只自己喜欢或熟悉的鸟类,自学一下关于该鸟类的基本信息如形态,编号、雌雄异形,活动区域以及生活习性等。

2.让每个小组发言,分享自己所调查的鸟类情况,并向大家展示所绘制的该鸟类的图案。

该环节可以调动幼儿的创作热情,培养小组合作意识。

三、教学反思
1.鸟的世界多姿多彩,幼儿们非常感兴趣,有了解所调查的鸟类资料,他们更爱好鸟的世界。

2.该活动环节创设的小组合作互动,帮助幼儿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并且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3.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让孩子更好的理解鸟类的生态状态以及其影响,建议加入更多的图像和短片动画,以及鸟叫声等元素。

幼儿园大班《鸟的世界》教案

幼儿园大班《鸟的世界》教案

幼儿园大班《鸟的世界》教案第一章:认识鸟类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喙、翅膀等。

2. 培养幼儿对鸟类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特征介绍。

2. 观察鸟类图片,讨论鸟类的特点。

3. 小组活动:制作鸟类的手工。

三、教学方法:1. 图片观察: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手工活动:提供材料,让幼儿分组制作鸟类的手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2. 记录幼儿在讨论中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鸟类的家园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介绍。

2. 观察鸟类生活的视频或图片,讨论鸟类的生活习性。

3. 小组活动:制作鸟类栖息地的模型。

三、教学方法:1. 视频或图片观察:播放鸟类生活的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鸟类的生活习性。

2. 手工活动:提供材料,让幼儿分组制作鸟类栖息地的模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2. 记录幼儿在讨论中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三章:鸟类的食物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惯。

2. 培养幼儿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惯介绍。

2. 观察鸟类食物的样本,讨论鸟类的食物选择。

3. 小组活动:制作鸟类食物链的手工。

三、教学方法:1. 样本观察: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食物样本,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手工活动:提供材料,让幼儿分组制作鸟类食物链的手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手工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鸟的世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鸟的世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鸟的世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及其特点,培育幼儿对鸟的喜好和喜好,培育对自然的酷爱和保护意识。

2.提升幼儿察看本领、语言表达本领、联想本领、思维本领,加强幼儿园大班的同学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不同类型的鸟类,探究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系统。

2.激励幼儿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鸟类和鸟巢,提升幼儿的动手本领和想象力。

3.提高幼儿的科学认知本领,从中心获得有关鸟类的常识以及手性等学问。

三、教学重点1.了解鸟类的形态、大小、鸣叫声及习性等特点。

2.能够简单绘制不同类型的鸟类并把握共性的绘画技巧。

3.通过制作鸟巢,提高幼儿的察看本领、动手本领和想象力。

四、教学难点1.培育幼儿对鸟的喜好和喜好。

2.提高幼儿察看、语言表达和思维本领。

五、教学方法1.从贴图、察看等多个方面捕获幼儿注意力,引起幼儿喜好。

2.通过问答、讲解、讨论、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察看本领、想象力及动手本领。

六、教学步骤第一步:开端活动(15分钟)1.坐在教室地上,给孩子一些不同种类的玩具鸟及照片等,让孩子拨弄并讨论、比较其不同,重视孩子的感性认得。

2.渐渐带入新的话题——鸟的世界。

第二步:讲解及互动交流环节(30分钟)1.播放有关鸟的视频,带领孩子们认得多种类型的鸟,并简单谈论有关的学问及特点。

2.引导幼儿察看鸟类的外部形态、装扮及特点,提升幼儿的察看本领。

3.讲解鸟类的身体功能,如:喙、翅膀等,培育幼儿的科学学问。

第三步:动手操作环节(60分钟)1.帮忙幼儿进行简单的鸟类绘画。

要求:同学依据老师演示的技巧,本身发挥制造力画鸟。

2.依据鸟巢的种类、结构及功能打开制作。

要求:同学按次序完成制作:纸杯鸟巢、泥巴鸟巢、树枝鸟巢、家具鸟巢等。

第四步:巩固、拓展及总结环节(15分钟)1.针对鸟类的不同类型及生态学问,讨论与思考。

2.总结课程重点及收获,并向孩子们呈现制作好的鸟巢。

七、教具及资料1. 鸟类动画及音频资料;2. 一些简单的鸟类图片;3. 数量充分的饼干干制品,如:纸盒、纸杯、糖果等材料作为制作鸟巢的材料。

鸟的世界大班主题教案

鸟的世界大班主题教案

鸟的世界大班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鸟的世界》,涉及教材的第三章《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第四章《鸟类的特征与分类》。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鸟类的生活环境、食物、繁殖方式;掌握鸟类的身体特征、羽毛颜色、翅膀形状等分类依据。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培养对鸟类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类的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3. 培养幼儿关爱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鸟类的特征与分类。

教学重点: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关爱鸟类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鸟类图片、视频、挂图、分类卡片等。

幼儿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鸟类生活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鸟类的生活环境、食物、繁殖等。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鸟类生活习性。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鸟类图片,讲解鸟类的身体特征、羽毛颜色、翅膀形状等分类依据。

邀请幼儿参与互动,共同完成鸟类分类。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分类卡片,尝试独立完成鸟类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保护鸟类?”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邀请幼儿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鸟类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食物、繁殖方式2. 鸟类的特征与分类身体特征、羽毛颜色、翅膀形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种你喜欢的鸟类,并描述它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答案示例:画一只孔雀,描述其生活习性、身体特征、羽毛颜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幼儿对鸟类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否到位。

2. 拓展延伸:开展“关爱鸟类”主题活动,如制作鸟类保护宣传海报、组织观鸟活动等,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鸟类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鸟类特征与分类2. 教学重点:鸟类生活习性和关爱鸟类的重要性3. 作业设计:画一种鸟类并描述其生活习性和特征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评估教学效果和开展关爱鸟类主题活动一、鸟类特征与分类1. 身体特征:介绍鸟类的喙、羽毛、翅膀、腿等身体部位的形态和功能。

鸟的世界大班主题教案

鸟的世界大班主题教案

鸟的世界大班主题教案第一章:认识鸟类一、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喙、翅膀等。

2. 培养幼儿对鸟类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特征介绍。

2. 图片展示各种鸟类,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鸟类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鸟类的特征。

2. 进行鸟类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鸟类的生活。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幼儿对鸟类特征的认识和表达。

第二章:鸟类的家园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生活环境和习性介绍。

2. 图片展示各种鸟类的家园,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鸟类家园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鸟类家园的特点。

2. 进行鸟类家园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鸟类的生活。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幼儿对鸟类家园的认识和表达。

第三章:鸟类的食物一、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鸟类的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惯。

2. 培养幼儿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惯介绍。

2. 图片展示各种鸟类的食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食物特点。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鸟类食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鸟类食物的来源和特点。

2. 进行鸟类觅食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鸟类的生活。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幼儿对鸟类食物的认识和表达。

第四章:鸟类的繁殖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鸟类的繁殖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繁殖过程和特点介绍。

2. 图片展示各种鸟类的繁殖行为,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鸟类繁殖行为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鸟类繁殖的特点。

2. 进行鸟类繁殖的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鸟类的生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鸟的世界》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鸟的世界》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鸟的世界》及教学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鸟的世界》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鸟的世界》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鸟的世界》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

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有鸽子等。

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

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

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

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1、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及其特征。

2、通过操作初步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操作初步学习自我纠错。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鸟的世界》幻灯片,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1、与幼儿交谈认识了哪些不同的鸟儿,它们长得怎样呢?激发幼儿“参观百鸟园”的兴趣,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2、分组观察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的图片,让幼儿自由探讨,并结合幻灯片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以游戏的形式讨论:鸵鸟、蝙蝠、企鹅是鸟类吗?4、提问:“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教育幼儿爱护鸟类。

5、操作活动:送小鸟回家。

(1)请幼儿将鸟的图片贴到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上,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

(2)将“百鸟园”中的“小鸟送回家”,音乐律动:模仿小鸟飞出室。

6、活动延伸:将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鸟的世界》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鸟的世界》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鸟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鸟的基本特征和不同种类的鸟;2.培养孩子们对鸟的兴趣,引导他们爱护动物;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制作简单的鸟窝增加亲子互动。

二、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讲义、实物模型、制作鸟窝材料;2.材料:彩纸、剪刀、胶水、棉花。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鸟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类生物,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常见的有哪些鸟,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2.讲解(10分钟)介绍一些鸟的基本特征,如:鸟有羽毛、鸟有翅膀、鸟有喙等,并且根据实物模型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鸟的异常之处。

同时,通过门帘、灯牌上的描绘也帮助孩子们了解一些不同鸟的形态和颜色。

3.讨论(15分钟)把孩子们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看不同的图片、实物模型,让孩子们讨论和确认这些鸟的不同之处,然后汇报给全班同学。

4.制作鸟窝(30分钟)在教室中散发彩纸、胶水等材料,让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制作鸟窝,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增加亲子互动。

5.总结(5分钟)让孩子们简单复述今天所学的鸟的基本特征、不同种类以及制作鸟窝的方法。

四、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孩子们的参与度,把孩子们分成小组,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和确认记录。

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获得更加实际的操作体验,能够培养动手能力。

在制作鸟窝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准备好需要的材料,指导幼儿完成操作,让孩子们亲手动手,既有乐趣又能够锻炼动手能力。

3.教学资源多元化,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后再次接触这个主题。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去观察鸟类,或者呈现一些相关的卡通片,增加学生对这个主题的深入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欣赏《鸟的世界》一、设计意图: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教材来源于《福建省大班领域活动指导》下册的科学领域。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

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有鸽子等。

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

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

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

新《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二、活动目标:1、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及其特征。

2、通过操作初步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如: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等。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鸟的世界》幻灯片,磁带、录音机等。

四、活动过程:1、与幼儿交谈认识了哪些不同的鸟儿,它们长得怎样呢?激发幼儿“参观百鸟园”的兴趣,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2、分组观察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的图片,让幼儿自由探讨,并结合幻灯片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以游戏的形式讨论:鸵鸟、蝙蝠、企鹅是鸟类吗?4、提问:“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教育幼儿爱护鸟类。

5、操作活动:送小鸟回家。

(1)请幼儿将鸟的图片贴到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上,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

(2)将“百鸟园”中的“小鸟送回家”,音乐律动:模仿小鸟飞出室。

6、活动延伸:将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五、活动反思:新《纲要》科学领域提出: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于是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在这个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活动反思:活动一开始,我带幼儿参观“百鸟园”,各种各样的鸟深深吸引了幼儿,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鸟的世界中。

接下来,我和幼儿共同谈论自己喜欢的鸟,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让幼儿分组探索,并结合幻灯片演示《鸟的世界》,根据幼儿的讲述,有机灵活地出现他们讲到的鸟,然后我再补充,其实就是灵活地将幼儿没有讲到的讲出来,丰富幼儿的知识。

在幼儿对鸟的种类有大致的了解后,我带幼儿进入下一环节“送小鸟回家”的学习。

这一环节运用提问,加深幼儿的印象。

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以上环节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活动是不够的,因此我让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继续探索鸟的世界,让这一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活化,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意义。

一、设计意图: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教材来源于《福建省大班领域活动指导》下册的科学领域。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

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有鸽子等。

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

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

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

新《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二、活动目标:1、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及其特征。

2、通过操作初步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如: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等。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鸟的世界》幻灯片,磁带、录音机等。

四、活动过程:1、与幼儿交谈认识了哪些不同的鸟儿,它们长得怎样呢?激发幼儿“参观百鸟园”的兴趣,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2、分组观察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的图片,让幼儿自由探讨,并结合幻灯片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以游戏的形式讨论:鸵鸟、蝙蝠、企鹅是鸟类吗?4、提问:“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教育幼儿爱护鸟类。

5、操作活动:送小鸟回家。

(1)请幼儿将鸟的图片贴到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上,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

(2)将“百鸟园”中的“小鸟送回家”,音乐律动:模仿小鸟飞出室。

6、活动延伸:将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五、活动反思:新《纲要》科学领域提出: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于是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在这个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活动反思:活动一开始,我带幼儿参观“百鸟园”,各种各样的鸟深深吸引了幼儿,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鸟的世界中。

接下来,我和幼儿共同谈论自己喜欢的鸟,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让幼儿分组探索,并结合幻灯片演示《鸟的世界》,根据幼儿的讲述,有机灵活地出现他们讲到的鸟,然后我再补充,其实就是灵活地将幼儿没有讲到的讲出来,丰富幼儿的知识。

在幼儿对鸟的种类有大致的了解后,我带幼儿进入下一环节“送小鸟回家”的学习。

这一环节运用提问,加深幼儿的印象。

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以上环节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活动是不够的,因此我让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继续探索鸟的世界,让这一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活化,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意义。

一、设计意图: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教材来源于《福建省大班领域活动指导》下册的科学领域。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

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有鸽子等。

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

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

那么多的鸟也有相同的特征:有羽毛,有翅膀、会飞……。

新《纲要》告诉我们,“要与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二、活动目标:1、探索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及其特征。

2、通过操作初步学习自我纠错。

3、萌发爱护鸟类和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认识过一些常见的鸟。

(如: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等。

)2.物质准备:“百鸟园”的场景,鸟类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图,各种鸟的图片若干,《鸟的世界》幻灯片,磁带、录音机等。

四、活动过程:1、与幼儿交谈认识了哪些不同的鸟儿,它们长得怎样呢?激发幼儿“参观百鸟园”的兴趣,并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2、分组观察鹰、啄木鸟、燕子、孔雀、白鹭、海鸥的图片,让幼儿自由探讨,并结合幻灯片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以游戏的形式讨论:鸵鸟、蝙蝠、企鹅是鸟类吗?4、提问:“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教育幼儿爱护鸟类。

5、操作活动:送小鸟回家。

(1)请幼儿将鸟的图片贴到它们生活地方的背景图上,并学习按背后的正确答案自己纠错。

(2)将“百鸟园”中的“小鸟送回家”,音乐律动:模仿小鸟飞出室。

6、活动延伸:将各种操作材料继续提供在活动区内,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提供各种鸟类的图片、图书、VCD等材料,让幼儿继续丰富相关的经验,激发幼儿的爱鸟之情。

五、活动反思:新《纲要》科学领域提出:让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于是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鸟的世界》,在这个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活动反思:活动一开始,我带幼儿参观“百鸟园”,各种各样的鸟深深吸引了幼儿,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鸟的世界中。

接下来,我和幼儿共同谈论自己喜欢的鸟,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让幼儿分组探索,并结合幻灯片演示《鸟的世界》,根据幼儿的讲述,有机灵活地出现他们讲到的鸟,然后我再补充,其实就是灵活地将幼儿没有讲到的讲出来,丰富幼儿的知识。

在幼儿对鸟的种类有大致的了解后,我带幼儿进入下一环节“送小鸟回家”的学习。

这一环节运用提问,加深幼儿的印象。

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以上环节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活动是不够的,因此我让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继续探索鸟的世界,让这一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科学活动的生活化,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意义。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