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种植可行性报告
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农业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而优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
因此,我们决定开展农业种植项目,生产高品质、健康、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项目内容1. 项目名称:绿色生态农业种植项目2. 项目简介:本项目主要通过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制剂、微量元素等绿色环保方式,以无公害、优质、高产的方式,种植各类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使农产品品质更加优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造绿色无污染生态农业种植项目。
3. 项目规划:本项目的规划是占地200亩,分别种植优质绿色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为此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规划:1)土地使用与规划2)农作物选择与规划3)肥料、农药选择与运用规划4)绿色环保技术运用规划5)人员培训、管理规划等。
4. 经济效益分析:我们通过市场调查,和从事相关行业的专家咨询,对于本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有如下预测:1)根据本地市场的需求备货,每年的产量预计为1000吨以上。
2)本项目一期的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
3)本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为1500万元,年利润预计为350万元以上。
4)预计三年内可回收投资,并通过规模化经营和技术的提升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5. 市场分析:在各种农产品中,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是非常庞大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品质、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从市场需求和走势来看,我们的项目将处于一个较为有利的态势。
6. 技术与管理:本项目的核心技术是绿色无公害环保种植技术。
我们将雇佣专业人才,根据需求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达标,保证了客户对我们的信任,从而实现稳定的市场销售。
7. 建议:为了达到预期效益,我们建议在项目执行中加强市场调研,确保自身具有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化优势,注重生态环保、碳减排等问题;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形成利益共享和良性互动关系。
三、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本项目可行性显著。
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

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有机蔬菜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然而,市面上的有机蔬菜价格较高,种植困难度大,进而导致产量不足。
因此,我们决定推出一个种植项目,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有机蔬菜,同时提高产量,降低价格。
二、项目概述本种植项目采用水培技术,通过环境控制和科学管理,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有机蔬菜。
项目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设备购置、技术开发和生产运营。
2.1设备购置本项目需要购置一些设备,包括:- 水培系统:用于把植物栽种在水中,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养分- 光照装置:为植物提供光照,确保其正常生长- 温湿度控制器:控制温度和湿度,为植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CO2控制器: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2.2技术开发本项目需要进行技术开发,包括: -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水培种植的优质蔬菜品种,如西兰花、青菜等 - 生长周期控制:通过调整温湿度和光照等参数,控制植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 防病治虫:采用无公害的防病治虫方法,确保蔬菜品质安全2.3生产运营本项目需要进行生产运营,包括: - 种植管理:对植物进行日常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 - 营销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销售推广,提高知名度和销售额 - 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反馈三、市场分析有机蔬菜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然而,市面上的有机蔬菜价格较高,种植困难度大,进而导致产量不足。
本项目采用水培技术,通过环境控制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价格,提供优质的有机蔬菜。
四、投资分析本项目需要购置设备和进行技术开发,总投资额约为500万元。
预计第三年开始实现盈利,预计第五年投资回收。
投资回报率约为20%。
五、风险分析本项目存在以下风险: - 技术风险:水培技术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技术不到位,可能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产量低下-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或者竞争加剧,可能导致销售额下滑 - 成本风险:水培系统需要大量的电力和水资源,成本较高,如果成本上升,可能导致盈利下降六、可行性分析本项目采用水培技术,可以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并且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蔬菜基地可行性报告

蔬菜基地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追求,蔬菜消费量不断增加。
但是由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蔬菜的供应日益受限。
因此,建设一个蔬菜基地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供新鲜、健康、有机的蔬菜成为了一个具有可行性的项目。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建设一个蔬菜基地,占地面积为100亩,主要种植常见的蔬菜品种,如白菜、胡萝卜、茄子等。
基地将使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确保生产的蔬菜质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市场分析蔬菜消费市场日渐扩大,而城市供应商的供应能力有限。
由于人们对新鲜、健康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对高质量蔬菜的需求日益旺盛。
建设一个蔬菜基地可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并在质量和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
四、技术条件蔬菜基地将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包括温室大棚、滴灌系统、自动化控制等,以确保蔬菜的生长环境和水肥管理达到最佳状态。
同时,将使用有机肥料和无农药的农业生产技术,确保蔬菜的品质和安全。
五、经济效益分析六、环保效益分析蔬菜基地使用无农药和有机肥料的种植方式,减少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同时,使用温室大棚技术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基地在运营中还可以进行有机废弃物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七、风险评估建设和运营蔬菜基地也面临一些风险。
首先是市场风险,如果市场需求不稳定或有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可能会导致销售额下降。
其次是自然灾害的风险,如暴雨、虫害等可能会对蔬菜生产造成损失。
最后是技术风险,如果基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蔬菜质量下降或无法按时交货。
八、项目可行性分析综上所述,建设一个蔬菜基地具有可行性。
市场需求旺盛且稳定,技术条件成熟,同时蔬菜基地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和应对各种风险。
九、项目建议在建设蔬菜基地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确定详细的项目规模和定位。
芦笋种植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芦笋种植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引言概述:芦笋是一种富含营养且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市场需求稳定且价格较高,因此种植芦笋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从土壤适应性、气候适应性、市场需求、种植技术和风险分析等方面对芦笋种植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土壤适应性1.1 芦笋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1.2 适宜种植芦笋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富含有机质。
1.3 在土壤肥力较高、磷钾含量适中的土壤中生长效果更好。
二、气候适应性2.1 芦笋适合生长在气候温和、降雨适中的地区。
2.2 生长最适温度为15-2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芦笋的生长。
2.3 避免生长期间遭受严重的干旱或水涝,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三、市场需求3.1 芦笋是高端蔬菜,市场需求稳定且价格较高。
3.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有机蔬菜的需求逐渐增加,芦笋作为有机蔬菜受到青睐。
3.3 芦笋的销售渠道广泛,包括超市、菜市场、餐饮业等,市场前景广阔。
四、种植技术4.1 种植芦笋需要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水涝。
4.2 定期除草、松土,保持通风透光,有利于芦笋的生长。
4.3 注意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对芦笋的危害。
五、风险分析5.1 芦笋生长周期长,需要耐心等待收获,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5.2 天气变化对芦笋的生长影响较大,需做好防范措施。
5.3 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需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做好销售计划。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芦笋种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科学管理,做好市场调研和风险防范,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报告对有意种植芦笋的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瓜蒌种植可行行报告

瓜蒌种植可行性报告一、引言瓜蒌,又称为苦瓜、苦瓜蒌,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天然有机食材的追求,瓜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蔬菜,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本报告旨在探讨瓜蒌种植的可行性,分析其种植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评估种植瓜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瓜蒌种植环境要求瓜蒌是一种喜温暖、湿润的植物,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条件下。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瓜蒌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佳。
在选择种植地时,应尽量避免低洼地或易积水的地块,以确保瓜蒌生长的良好环境。
三、瓜蒌种植技术1. 种子选择和播种选择优质的瓜蒌种子是种植成功的关键。
在播种前,可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促进发芽。
播种时,每穴播入1-2粒种子,间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约1-2厘米即可。
2. 生长管理瓜蒌生长期间需要及时浇水、施肥和除草。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
施肥可选择有机肥或复合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追肥。
及时除去瓜蒌苗周围的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
3. 病虫害防治瓜蒌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蚜虫等。
可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式进行防治,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措施,以保证瓜蒌的生长和产量。
四、瓜蒌种植的经济效益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有机食材的需求日益增加。
瓜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蔬菜,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种植瓜蒌可以满足市场对有机蔬菜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投入产出比瓜蒌种植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种植周期短,一般在3-4个月左右即可收获。
在良好的管理下,瓜蒌的产量稳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种植瓜蒌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五、瓜蒌种植的社会效益1. 就业机会瓜蒌种植产业的发展,将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加收入。
研学基地种菜可行性报告

研学基地种菜可行性报告1. 引言研学基地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实地探索和体验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种菜作为一种实践性强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
本报告旨在评估研学基地种菜的可行性,包括经济、教育和环境等方面的考虑。
2. 经济可行性2.1 降低成本种菜作为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基地的运营成本。
通过自己种植蔬菜,可以避免购买市场上的蔬菜,从而减少食品采购费用。
此外,种菜还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因为蔬菜可以直接在基地内收获并使用。
2.2 增加收入研学基地可以将种植的蔬菜作为特色产品销售,从而增加收入来源。
通过与当地农贸市场、餐饮业等建立合作关系,研学基地可以将新鲜的有机蔬菜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获取更高的利润。
3. 教育可行性3.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种菜作为实践性强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蔬菜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过程中,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2 提供综合学科教育种菜活动可以与多个学科进行跨学科的结合,提供综合学科教育。
例如,学生在种菜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植物生长的生物知识、土壤的化学特性、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等,从而加深对不同学科的理解。
3.3 培养环保意识通过种菜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学生将了解到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的重要性,以及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环境可行性4.1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种菜活动可以鼓励使用有机栽培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有机栽培不仅对环境友好,也能提供更健康的蔬菜产品。
4.2 保护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种菜活动可以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基地的植被结构,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吸引各种有益生物,如昆虫、鸟类等,维持生态平衡。
4.3 节约水资源种菜活动可以通过合理的灌溉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可以提高用水效率,减少用水量。
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概要本报告旨在对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以判断其可行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有机蔬菜的需求增加,蔬菜种植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基于当前市场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旨在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项目背景:面对市场对优质蔬菜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本项目的提出具有充分的市场和自然条件优势。
项目目标:建立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蔬菜产量及品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本地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的蔬菜供应,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
项目内容:项目包括土地整治、种植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市场推广等环节。
重点引进滴灌、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并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预计为XX万元,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扶持资金、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
项目进度:项目分为前期准备、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等阶段,预计建设周期为XX年。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XX万元,利润率为XX,投资回收期预计为XX年。
本报告将详细分析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财务效益、环境及社会影响等方面,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1.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长,对于蔬菜种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同时国内外市场对于高品质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为蔬菜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规模化、绿色生态的蔬菜种植基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蔬菜产业水平。
市场需求迫切: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于新鲜、安全、优质的蔬菜需求量大增。
目前市场上蔬菜供应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建设一个高品质蔬菜种植基地具有重要的市场必要性。
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论1.1 项目背景1.1。
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沁县飞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项目单位法人代表:1。
1。
2 建设性质:新建1。
1.3 建设地点:沁县郭村镇圪垯村1.1.4 建设工期:21个月,即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1。
2 项目概况1.2。
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用地1000亩,建设日光节能温室大棚50座和春秋棚100座,用地200亩,建设旱地节水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大田800亩。
同时建设彩钢结构的办公、宿舍、包装车间及库房等30间,共600m2,场地硬化500m2,绿化500m2;建设8m宽田间道路(水泥路面)300m;打深井2眼(含泵管),建设蓄水池(兼消防水池)300m3,埋铺φ50~90输水管道6000m,以保证大棚和大田浇灌;购置安装160KVA变压器1台,架设供电网线1500m保证大棚及机井等用电;配备设备361台(套),其中运输车4辆,大棚王拖拉机5辆,CO2发生仪50台,喷雾器80台,卷帘机150台,放风器50台,WS—1型智能配方输出型土壤化肥速测仪、果蔬农药检测仪各1台,箱袋封口设备20套;并培训农民种植技术200人次.种植800亩旱地节水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大田的200户农民,按照公司总体规划,自己投工投资,整地施肥,浇水用药,种植收获,由公司技术指导,免费供苗,统一收购产品,统一销售,形成品牌.1。
2。
2 主要建设条件1。
2.2。
1 交通通讯条件项目区位于沁县郭村镇圪垯村,场地距郭村镇3公里,距沁县县城8公里,交通条件较好,为蔬菜外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该公司配备有足够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系统已联入国际互联网,并建有自己的网站,各类通讯畅通,信息来源广泛。
1。
2.2.2 其它基础设施项目区属于圪垯村的土地,供水由自备机井供应,供电需安设160KVA变压器,即可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蔬菜种植可行性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某某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某某市龙伏镇。
所有制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陆佰万元,法人代表人王卫文。
是一家从事有机蔬菜种植、科研开发、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
公司经营范围:有机蔬菜种植销售;鲜蔬菜包装销售。
现有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安全食品的要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多数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已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严重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引发全社会的恐慌,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有机食品以无污染、品质高、口味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公司决定在某某市龙伏镇浅船、尚埠等村新建有机蔬菜基地1000亩,其中有机蔬菜育苗基地100亩,拟新建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其中分拣清洗包装车间、冷藏保鲜库、办公、科研试验检测大楼建设在柘庄村。
蔬菜种植基地分布在浅船、尚埠、泮春等8个村。
1.1.2财务状况2008年,企业总资产1470.0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48.34万元,固定资产488.12万元,其它资产33.63万元,总负债174.71万元,所有者权益1295.38万元,其中实收资本600万元,资本公积400万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971.51万元,净利润232.19万元。
到2009年末,企业总资产达1747.6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938.90万元,固定资产436.21万元,其它资产372.49万元,总负债163.47万元,所有者权益1584.13万元,其中实收资本600万元,全年收入总额3000.01万元,净利润288.75万元。
从以上可以看出,企业有一定的盈利水平和较强经营能力。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阳某,1988年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分配到泮春乡人民政府工作;1994年创办长沙朋大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农产品加工,生产脱水蔬菜、盐渍蕌头等产品,出口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地。
1990年,该企业荣获长沙市首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04年创办某某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1.2项目建设方案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某某市1000亩有机蔬菜基地扩建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地点:某某市龙伏镇,分布到柘庄村、浅船、尚埠、泮春等8个村。
1.2.2产品方案及规模基地现有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有机蔬菜近千万公斤。
本次扩建1000亩有机蔬菜基地,其中有机蔬菜育苗基地100亩,拟新建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其中分拣清洗包装车间、冷藏保鲜库、办公、科研试验检测大楼等,并对基地农户进行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及技术培训。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1.主要品种及技术来源公司聘请湖南省蔬菜界著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郑任技术总监,曾在多家大型农场担任技术总监。
基地项目种植选用优质、高产、高效和无病毒的蔬菜新品种。
包括绿叶类:白菜、油菜、芹菜等;甘蓝类:花椰菜、青花菜等;瓜类:黄瓜、南瓜、冬瓜、苦瓜等;茄果类:番茄、辣椒、茄子等;豆角类:菜豆、毛豆、刀豆等。
其中多个品种获国家奖项,如湘椒7、12号、长研958、长辣1号及湘苦瓜3号、春玺苦瓜及青杂1、2、3号、粉杂1、2号冬瓜等蔬菜型品种。
2.主要设备表1-1 设备购置一览表1.2.4.土建工程表1-2 土建工程构筑物一览表表1-3 田间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一览表1.2.5建设期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2011年1月至10月完成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设备购置及安装等;2011年12月,扩建工程投产。
1.2.6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65万元,包括:工程投资746.5万元,预备费用35.5万元,设备投资83.5万元;其他费用35万元;流动资金135万元。
拟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资金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700万元。
1.2.7项目效益1.经济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后1000亩蔬菜每年可产有机蔬菜400万公斤,参照蔬菜市场价格每公斤6元计算,年可实现产值2400万元,企业年销售利润339.52万元。
2.生态效益本项目属生态型种植农业项目,无论是施工期间还是投产运营期间,基本上不产生“三废”,即没有水质污染,不产生废气、废渣等污染气体和污染物。
相反本项目实施后,可为广大菜农提供优质无病毒菜苗,同时发展蔬菜种植,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绿色蔬菜食品,而且项目本身是绿色种植的生态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有利于加大植被。
3.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给传统有机蔬菜来了一次产业结构的提升,建成蔬菜基地后,进一步推动蔬菜有机化生产,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吃得放心优质蔬菜,同时也为某某市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为长沙市有机蔬菜需求提供保障。
能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400人,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项目建成后,蔬菜平均亩产4000公斤,亩产值24000元,亩纯收入4000元;种植粮食或其他经济作物亩产值1620元,亩平纯收入940元,亩平增加纯收入3060元。
蔬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3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湖南省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和《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全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3.《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湖南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J3095-1996)6.《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89)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8.国家和湖南省颁布的现行有关各种法律、规定、规程、规范、条例等。
9.项目单位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
1.4综合评价项目预期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改扩建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年新增销售收入2400万元,新增利润总额354.74万元。
项目辐射面较广,能切实带动项目区农民增收。
项目可直接带动基地农户600户,与项目实施前比,每户年均增加纯收入1.2万元。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合所述,该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良好、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的范围,建议给予立项支持。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某某市是湖南的一个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湖南省27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
农业生产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湖南省平江。
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带,距省会长沙6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4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
某某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8℃,降水量757.8毫米,日照时数2401小时,平均无霜期207天。
经检测,某某市土壤、大气、水质均符合有机蔬菜栽培的标准,适宜种植各种蔬菜。
某某市地域东西宽105.8公里,南北长80.9公里,总面积5007平方公里。
全市辖40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38.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2.77人。
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77元,比上年增加2749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66元, 比上年增加1854元。
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96.91亿元,实现增加值188.32亿元,增长22.5%。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5.3亿元,增长14.79%。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87亿元。
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995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3.57%,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0.0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3.19%。
2.2相关产业发展状况2008年来,某某市农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以现代农业科技园为标志的现代农业日趋成熟,以优质稻产业带、花木产业带、烤烟产业带、蔬菜产业带为主导的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基本形成。
2008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68.71亿元,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34.1亿元,增长10.8%;林业产值6.25亿元,下降6.6%;牧业产值25.05亿元,增长7.3%;渔业产值2.31亿元,增长14.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亿元,增长7.7%。
种植业全面发展,经济作物效益提升。
2008年粮食总产量63.2万吨,增长5.19%;蔬菜总产量80.7万吨,增长4.94%。
瓜果72498吨。
常年露地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能稳定在1.5万亩以上,年产各种蔬菜4500万公斤,产值2300万元左右。
蔬菜种植正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标准化栽培程度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组织不健全,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
因此,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运用先进的育苗、良种及生物、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势在必行。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本项目符合湖南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是湖南省良种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对象之一;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务院《关于促进蔬菜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的精神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项目建设是贯彻国家“三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
该项目通过建立优质商品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可大幅度提高某某市商品蔬菜良种普及率;通过设施大棚种植蔬菜,可有效提高商品蔬菜产量及品质;通过推广有机蔬菜农产品生产技术,建现代化气调保鲜储存库,可进一步提升商品蔬菜的品质及市场竞争力,从而大幅度提高蔬菜种植农户、流通大户、经营业主的经济效益。
3.项目建设是提高科学种菜水平和增加科技含量的需要。
随着种菜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蔬菜食品消费观念的变化,大面积种菜正由低质向优质转变。
本项目通过推广优良品种,采用电热增温育苗、大棚设施栽培等高产配套技术,严格实行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大幅度提高我县蔬菜生产水平,提升商品蔬菜品质,加快有机农业发展进程,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项目建设是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总体水平的需要该项目的实施有以下五方面的优势,将有力地促进传统的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