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过故人庄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翻译及赏析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1)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
过:造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2)过:拜访,探访,看望。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3)具:准备,置办。
(4)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饭。
(5)邀:邀请。
过故人庄(6)至:到。
(7)合:环绕。
(8)郭:这里指村庄的四周。
(9)斜:[xiá]迤逦远去,连绵不绝。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10)开:打开。
(11)轩:这里指窗户。
(12)面:面对。
(13)场圃:农家的小院。
菜园和打谷场。
(14)把酒:拿起酒杯。
把:拿起。
(15)话:闲聊,谈论。
(16)桑麻:这里泛指庄稼。
(17)重阳日:阴历的九月九重阳节。
(18)还(huán):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19)就菊花:指欣赏菊花与饮酒。
就:靠近、赴、来。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
指孟浩然的隐逸之情。
译文1: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喝酒、赏菊花啦!。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赏析:本篇选自《孟浩然集》。
这首诗描写“我”应邀至“故人庄”作客的全过程。
乍一看,全是写景叙事,似乎没有写情。
其实,诗行之中无不充溢着主客间深挚的淳情。
因此,这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三者兼胜、完美结合的田园诗。
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邀请,而“我”就“至”,一请即来,这正是情谊笃厚、不需客套的挚友间才可能有的情形。
而且“故人”又是杀鸡,又是煮古代视为上品的黄米饭,足见其待客的盛情。
由此可见,此联不仅点示题旨,而且体现出主客情谊之淳。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诗的颔、颈两联展现田园风景之淳:村外,隐隐青山,横卧相连;村边,葱茏绿树,环抱周遭;村内,打谷场散发着阵阵泥土气息,菜园里飘来缕缕菜花芳香,田野上可见片片翠绿桑麻。
这是一幅多么优美淳朴的田园风景画啊!它没有堆锦叠绣的艳美,却有清幽淡雅的淳美。
过故人庄古诗解释

过故人庄的解释《过故人庄》的简单诗意是: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
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1、过:拜访。
2、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3、具:准备,置办。
4、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5、邀:邀请。
6、至:到。
7、合:环绕。
8、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9、斜:倾斜。
10、开:打开,开启。
11、轩:窗户。
12、面:面对。
13、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14、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15、话桑麻:闲谈农事。
16、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17、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18、还:返,来。
19、就菊花: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
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过故人庄》古诗赏析

《过故人庄》古诗赏析《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之一,该篇诗通过描绘庄园的景色和流露诗人的思念之情,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对该篇诗的赏析:徘徊思故人,独自下郊园。
遥见棠梨花,春色满皇原。
首句“徘徊思故人,独自下郊园”立意鲜明,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他独自一人来到故人庄园的场景。
通过运用“徘徊”这一词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迟疑和思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遥见棠梨花,春色满皇原”则描绘了庄园中的美丽景色。
诗人运用了富有生动感的词语,如“棠梨花”和“春色满皇原”,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诗人以此来烘托出故人庄园的宜人环境,进一步加强了诗中思念之情的感人力量。
纷纷暮云起,萧萧北风寒。
烟波江上使,千帆过孤村。
这两句则通过景物的描写来烘托诗中的思念之情。
诗句中的“纷纷暮云起,萧萧北风寒”创造了秋天的冷寂氛围,暗合了诗人那颗思念故人的心情。
紧接着的“烟波江上使,千帆过孤村”则以江上的景象来象征繁忙的世界,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种景物与情感的交融,增加了整首诗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深受触动。
缺月挂疏林,漏声传碧宫。
急管繁弦怨,何言更切切。
这两句则聚焦于诗人的内心情感。
描绘了月亮悬挂在稀疏的林间,流传着寂静的漏声,暗合了诗人孤寂的心情。
接着的“急管繁弦怨,何言更切切”以音乐的表达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之情,使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诗人思念之情的深沉。
此间山水郭,应与庄园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贤。
末两句则点明了诗人对庄园和故人的深情厚意。
以“此间山水郭,应与庄园同”这一句,诗人将自己与庄园联系在一起,表达出自己对庄园的眷恋,以及将庄园与故人进行联想的情感。
最后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贤”则对应了诗人思念之情的主旨,通过妇女梳妆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这一切都在诗人的思念之情中达到了高潮,使读者也对故人的形象产生了共鸣之感。
六年级语文《过故人庄》

六年级语文《过故人庄》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介绍《过故人庄》这首诗
2.分析诗中的主题和情感
3.探讨诗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4.总结诗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过故人庄》是我国著名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收录于他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集中。
这首诗以故人庄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恬静、美好的田园风光画卷,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中,孟浩然运用了丰富的描绘手法,将故人庄的自然景色、田园生活和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生动、真实的农村生活画卷。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人庄的四季风光,诗中提到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以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等诗句,都表现出诗人对故人庄
的深厚感情。
在情感上,孟浩然通过描绘故人庄的美好景色和故人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以及“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诗句,都充满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在艺术手法上,孟浩然运用了写实和虚构相结合的手法,将故人庄描绘得栩栩如生。
同时,他还采用了意境深远的表现技巧,通过描绘故人庄的四季变化,展现出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使诗中的情感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过故人庄》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表达思念之情的优美
诗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译文及鉴赏

孟浩然《过故人庄》全诗译文及鉴赏《过故人庄》是由孟浩然所创作的,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过故人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过故人庄》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过故人庄》全诗赏析-古诗-赏析

《过故人庄》全诗赏析-古诗-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
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
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
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
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
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及赏析1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朝【作品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圃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作品翻译】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作品注释】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é,旧时读xiá)。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轩面场圃(pǔ),把酒话桑麻。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圃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é):倾斜。
另有古音念xiá。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
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律,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
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
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
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具”和“邀”说明此饭局主人早有准备,说明了故友的热情和两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
“感惠徇知”在文学艺术领域真挚的情感能催笔开花。
故人“邀”而作者“至”,大白话开门见山,简单而随便。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
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
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一开上句描述的美景即入屋里来,“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细微的动作表现出了主人的豪迈。
窗外群山环抱绿树成阴,窗内推杯换盏,这幅场景,就是无与伦比的古人诗酒田园画。
“场圃”的空旷和“桑麻”的话题又给人以不拘束、舒展的感觉。
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
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
这就是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
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这首诗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醇厚的友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
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
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
情味。
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
他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
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
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