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分支,主要涉及到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概率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计算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率论。

一、概率的基本概念1. 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

例如,掷骰子的结果、抛硬币的正反面等都属于随机事件。

2. 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是指一个随机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例如,掷一颗骰子的样本空间为{1, 2, 3, 4, 5, 6},抛一次硬币的样本空间为{正面,反面}。

3. 事件: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表示某个或某几个结果的集合。

例如,掷一颗骰子出现偶数的事件可以表示为{2, 4, 6}。

4. 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范围在0到1之间。

概率为0表示事件不可能发生,概率为1表示事件肯定发生。

二、概率的计算方法1. 古典概率:古典概率适用于有限的、等可能的随机试验。

计算方法为事件发生数目除以样本空间大小。

例如,抛一次硬币正反面的发生概率均等,即为0.5。

掷一颗骰子出现奇数的概率为3/6=1/2。

2. 几何概率:几何概率适用于连续型事件,计算方法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总体中所有可能性的比值。

例如,从数轴上随机取一个点,使其落在某一区间内的概率等于这个区间所占总体的长度比。

3. 统计概率:统计概率适用于大量试验中观察某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例如,抛一次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可以通过抛100次硬币后正面出现的次数除以100来估计。

三、概率的性质与运算1. 互斥事件:互斥事件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情况。

互斥事件的概率可以通过各事件概率之和计算。

例如,掷一颗骰子出现奇数和出现偶数是互斥事件,其发生的概率为1/2+1/2=1。

2. 独立事件:独立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其他事件的影响。

独立事件的概率可以通过各事件概率相乘计算。

例如,掷一颗骰子两次,第一次出现奇数,第二次出现偶数的概率为1/2*1/2=1/4。

大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大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大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理论,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经济学、统计学、物理学等。

在大学中学习概率论,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

本文将介绍大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包括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等。

1. 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是指一个随机试验(即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通常用Ω表示。

例如,掷一枚骰子的样本空间为Ω = {1, 2, 3, 4, 5, 6},其中每个元素表示骰子的一面。

2. 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根据试验结果产生的某个事件。

在样本空间Ω中选取一个子集即构成一个随机事件。

例如,骰子掷出的结果为奇数的事件记为A,可以表示为A = {1, 3, 5}。

3. 概率概率是描述一个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常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

在概率论中,概率的定义有多种形式。

其中最简单的是古典概率,即事件发生的可能等概。

对于一个有限的样本空间Ω,事件A的概率可以表示为P(A) = |A| / |Ω|,其中|A|表示事件A中元素的个数,|Ω|表示样本空间Ω中元素的个数。

4.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通常用P(A|B)表示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A|B) = P(A∩B) /P(B),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5. 独立事件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A和B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即P(A|B) =P(A),P(B|A) = P(B)。

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独立事件,则它们的概率乘积等于它们各自的概率,即P(A∩B) = P(A) * P(B)。

6.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定理全概率公式是计算概率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用来计算事件A的概率。

全概率公式表示为:P(A) = ΣP(A|B_i) * P(B_i),其中B_i是样本空间Ω的一个划分,即Ω = B_1 ∪ B_2 ∪ ... ∪ B_n。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概率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机事件无处不在,而概率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描述和解释这些事件。

本文将探讨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包括样本空间、事件、概率、条件概率和独立性。

首先,我们来介绍样本空间。

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用S表示。

例如,掷一枚硬币的样本空间可以是{正面,反面},而掷一颗骰子的样本空间可以是{1,2,3,4,5,6}。

样本空间是概率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为我们提供了对随机事件的基本描述。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事件的概念。

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表示某些结果的集合。

事件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来表示。

例如,在掷一枚硬币的实验中,正面朝上可以表示为事件A,反面朝上可以表示为事件B。

事件可以是单个结果,也可以是多个结果的组合。

通过对事件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规律。

在概率论中,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

概率通常用P(A)表示,其中A是一个事件。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其中0表示不可能事件,1表示必然事件。

例如,在掷一枚硬币的实验中,事件A表示正面朝上,事件B表示反面朝上,那么P(A)=0.5,P(B)=0.5。

概率的计算可以通过频率法、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等方法进行。

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通常用P(A|B)表示,其中A和B是两个事件。

条件概率的计算可以通过贝叶斯定理进行。

例如,在抽取一张扑克牌的实验中,事件A表示抽到红心,事件B表示抽到大牌(A、K、Q、J,数字10),那么P(A|B)表示在已知抽到大牌的条件下,抽到红心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研究对于理解随机事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我们来探讨概率的独立性。

当两个事件A和B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时,它们被称为独立事件。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可以通过乘法法则进行。

例如,在两次掷骰子的实验中,事件A表示第一次掷得1点,事件B表示第二次掷得6点,那么这两个事件是独立的。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⑴.两件都是正品: ;
⑵.两件都是次品: ;
⑶.一件是正品、另一件是次品: ;
⑷.第二件是次品: 。
6、高射炮向敌机发射三枚炮弹,设每发炮弹击中敌机的概率为 (每发击中与否相互独立),而敌机中一弹时坠落的概率为 ,中两弹时坠落的概率为 ,中三弹时坠落的概率为 。
⑴.求敌机被击落的概率;
⑵.若敌机被击落,求它只中一弹的概率。
解:用 分别表示电话是打给 的, 分别表示 因公外出,则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解:用 表示敌机中 弹, ,用 表示敌机被击落,则
, ,故


7、已知男子中有 是色盲患者,女子中有 是色盲患者,现从男女人数相等的人群中随机地选一人,问此人是色盲患者的概率为多少若已知此人是色盲患者,求此人是男性的概率。
解:用 表示所选人为男性, 表示所选人为色盲患者,则
, , ,故


8、甲、乙、丙三人独立地去破译密码,已知甲、乙、丙各自能译出密码的概率分别为 ,问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能将此密码译出的概率为多少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
一、随机事件及其运算关系
1.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不同结果(不可预先确知的)的现象。
2.随机试验在一定条件下,对随机现象进行观测或观察的过程。随机试验具有如下特点:
⑴.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⑵.每次试验的结果不止一个,并且能事先明确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⑴.非负性: ,有 ;
⑵.规范性: ;
⑶.可列可加性:对任意可列无穷多个两两互斥的事件 ,有 。
则称 为事件 的概率。事件的概率有如下性质:

概率论的基本原理

概率论的基本原理

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概率论是一门关于随机现象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是数学的基础分支之一。

它被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经济学、统计学、信号处理、通讯、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概率分布函数、期望、方差、条件概率、独立性等基本原理。

一、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 随机试验随机试验是一种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的实验,其结果不确定,但结果只可能是试验中规定的某一个有限集合内的某一个元素。

例如:抛硬币、投骰子、从一扑克牌中抽出一张牌等都是随机试验。

2. 样本空间样本空间是表示随机试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通常用S来表示。

样本空间内的每个元素称为样本点。

例如:抛硬币的样本空间是S={正,反},从52张扑克牌中抽出一张牌的样本空间是S={2♥,3♥,4♥,...,K♠,A♠}。

3. 事件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它表示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或发生的结果。

例如:抛硬币出现正面的事件是A={正},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红心的事件是B={红心}。

二、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概率是用来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个数值,通常用P来表示。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提供了一个形式化的定义。

1. 非负性对于任何事件A,有P(A)≥0。

2. 规范性对于样本空间S,有P(S)=1。

3. 可列可加性对于任意一组互不相交的事件A1,A2,…,An,有P(A1∪A2∪…∪An) = P(A1)+P(A2)+…+P(An)三、概率分布函数概率分布函数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函数,通常用F(x)表示。

1. 离散型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可以表示为F(x)=P(X≤x)=ΣP(X=x(i))其中,i的取值范围是所有满足X=x(i)的i。

例如:抛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X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概率分布函数为X: 0 1 2P(X): 1/2 1/2 02. 连续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可以表示为F(x)=P(X≤x)=∫f(t)dt其中,f(t)是X的概率密度函数,表示X在t处的概率密度。

概率论中的基本概念与概率计算

概率论中的基本概念与概率计算

概率论中的基本概念与概率计算在概率论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和概率计算方法是我们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概率论中的基础概念,并详细解释概率计算的方法。

一、基本概念1. 随机试验:指具有以下特点的试验,它的结果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并且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例如,掷硬币、抛骰子等。

2. 样本空间:指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用S表示。

例如,掷硬币的样本空间为S={正面,反面}。

3. 事件:指样本空间S的子集,表示随机试验中我们关心的某种结果。

事件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例如,掷硬币事件A为“A={正面}”,事件B为“B={反面}”。

二、概率计算方法1. 古典概型:指随机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情况。

在古典概型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事件A的概率:P(A) = 事件A的基本事件数 / 样本空间的基本事件总数。

例如,投掷一枚骰子,事件A为“出现偶数点数的概率”,则P(A) = 3 / 6 = 1/2。

2. 几何概型:指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示的情况。

在几何概型中,可以通过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或长度来求解事件的概率。

例如,假设在一个长度为1的线段上随机选择一个点,事件A为“选择的点落在线段的某个子区间上的概率”,则P(A) = 子区间的长度 / 总长度。

3. 概率的性质:- 非负性:对于任何事件A,有P(A) ≥ 0。

- 完全性:对于样本空间S,有P(S) = 1。

- 可列可加性:对于互不相容的事件A1、A2、A3...,有P(A1∪A2∪A3...) = P(A1) + P(A2) + P(A3) + ...4. 条件概率: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B) = P(A∩B) / P(B)。

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5. 独立事件:指事件A的发生与事件B的发生没有关系。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公式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公式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公式概率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公式,包括样本空间、事件、概率、概率分布等内容。

一、样本空间在概率论中,样本空间是指一个随机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用S表示样本空间。

例如,掷一枚硬币的样本空间为S={正面,反面}。

二、事件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表示某一特定结果或结果的集合。

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事件。

发生事件A的条件是实验结果属于事件A。

三、概率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度量,用P(A)表示事件A的概率。

概率的取值范围介于0和1之间,即0≤P(A)≤1。

当P(A)=0时,表示事件A不可能发生;当P(A)=1时,表示事件A必然发生。

四、概率公式1.加法公式加法公式用于计算两个事件A和B的并集事件。

若A和B是互不相容的事件,则有:P(A∪B) = P(A) + P(B)2.乘法公式乘法公式用于计算两个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

若A和B是相互独立的事件,则有:P(A∩B) = P(A) * P(B)3.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用P(A|B)表示,读作“在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

计算条件概率的公式为:P(A|B) = P(A∩B) / P(B)4.全概率公式全概率公式用于计算一个事件A的概率,通过已知与A有关的多个条件事件的概率来确定。

全概率公式的公式为:P(A) = P(A|Bi) * P(Bi),其中i表示条件事件的个数,Bi表示条件事件。

五、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及其对应的概率。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离散概率分布和连续概率分布。

离散概率分布适用于随机变量的取值为一系列离散值的情况,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连续概率分布适用于随机变量的取值为连续范围内的情况,如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等。

六、期望与方差期望是随机变量的预期值,表示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概率论基本概念

概率论基本概念

概率论基本概念概率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和规律。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确定某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概率论正是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工具。

本文将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包括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等。

一、样本空间与随机事件样本空间是指某个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用S表示。

例如,投掷一颗骰子,其样本空间可以表示为S={1, 2, 3, 4, 5, 6}。

随机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表示可能出现的一种结果或一组结果。

我们用大写字母A、B、C等来表示随机事件。

例如,事件A表示投掷结果为偶数的情况,可以表示为A={2, 4, 6}。

二、概率的定义概率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种数值,通常用P(A)表示。

对于任意一个随机事件A,其概率P(A)的定义为:P(A) = 随机事件A中有利的结果数 / 样本空间S中可能结果数例如,投掷一颗骰子,事件A表示投掷结果为偶数的情况。

由于有3个偶数(2、4、6)和6个可能结果,因此P(A) = 3/6 = 1/2。

三、概率的性质1. 非负性:对于任意一个随机事件A,其概率P(A)总是非负的,即P(A) ≥ 0。

2. 规范性:样本空间S的概率为1,即P(S) = 1。

3. 可加性:对于任意两个互斥事件A和B(即A和B不可能同时发生),其概率的和等于各自概率的和,即P(A∪B) = P(A) + P(B)。

例如,投掷一次硬币,事件A表示正面,事件B表示反面。

由于正反面不可能同时出现,有P(A∪B) = P(A) + P(B) = 1/2 + 1/2 = 1。

四、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事件B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表示为P(A|B)。

条件概率的定义为:P(A|B) = P(A∩B) / P(B)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

例如,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取一张牌,事件A表示抽到红心,事件B表示抽到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1 随机试验
1.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多个可能的结果,个别几次观察中结果呈现出随机性(不确定性),在大量重复观察中结果又呈现出固有的客观规律性的自然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的三大特点:
(1)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多个可能的结果,所有可能的结果已知;
(2)在一次观察中,结果呈现出随机性,不能确定哪一个结果将会出现;
(3)在大量的重复观察(相同条件下的观察)中,结果的出现又呈现出固有的客观规律性.
2.随机试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常用E 来表示
1)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
2)试验的结果不止一个,并且能事先明确试验所有可能的结果;
3)进行一次试验之前不能确定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注:随机试验即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的针对随机现象的试验.
1.2 样本空间与随机事件
1. 样本空间与随机事件的概念
1) 样本空间
随机试验E的所有可能结果E的样本空间,记为S.
样本空间的元素,即E的每个结果,称为样本点.
样本空间依据样本点数可分为以下三类
(1)有限样本空间:样本空间中样本点数是有限的;
(2)无限可列样本空间:样本空间中具有可列无穷多个样本点;
(3)无限不可列样本空间:样本空间中具有不可列无穷多个样本点.
2) 随机事件一般,称随机试验E的样本空间S的任何一个子集为E的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 在一次试验中,当且仅当这一子集中的一个样本点出现时,称这一事件发生.
注:(1):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2):由一个样本点构成的单点集,称为基本事件;
(3):样本空间S是必然事件,空集 是不可能事件,它们两个发生与否不具有随机性,为了方便将它们两个也称为随机事件。

2. 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假设,,,,
1,2,
i i A B A B i =是随机事件,
1) 包含关系 若事件B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A 发生,则称事件B 包含于事件A 或事件A 包含事件B ,记作B A ⊂.
若A B ⊂,且B A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记作A B =. 2) 和事件 事件{|}A B x x A x B =∈∈或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和
事件,当且仅当事件,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或者A 发生或者B 发
生)时事件A
B 发生.
类似地,称1
n i i A =为n 个事件12,,n A A A 的和事件;称
1
i i A ∞=为可列个
事件12,,
,
n A A A 的和事件.
3) 积事件 事件{|}A B x x A x B =∈∈且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积
事件,当且仅当事件,A B 同时发生(A 发生且B 发生)时事件A
B 发
生.
类似地,称1
n i i A =为n 个事件12,,n A A A 的积事件;称
1
i i A ∞=为可列个
事件12,,
,
n A A A 的积事件.
4) 差事件 事件{|}A B x x A x B -=∈∉且称为事件A 与事件B 的差事件.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且事件B 不发生时事件A B -发生.
5) 互斥关系 若A
B φ=,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是互斥的,或
称为互不相容的.两个互不相容的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6) 对立关系 若A B S =且A B φ=,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
对立事件,或互为逆事件.每次试验中互为对立的两个事件有且仅有一个发生.事件A 的对立事件一般记作A .
图1.1 事件之间关系文氏图
3. 事件的运算律 1) 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 ==.
2) 结合律 ()();A B C A B C = ()()A B C A B C =. 3)分配律 ()()()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 =.
4)狄-摩根(De-Morgan )律 ;A
B A B = A B A B =;
1
1
i i i i A A ∞

===

1
1
i i i i A A ∞∞
===
1.3 频率与概率
2. 概率的概念及其性质
1) 概率的统计定义:对于随机试验E ,当试验次数逐渐增大时,频率()n f A 将逐渐稳定与唯一确定的实数:()n f A 的稳定值,所
以将此稳定值定义为随机事件A 的概率,记为()P A .它反映了随机事件A 在一次实验中发生可能性大小.
1.4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1. 古典概型的特点
1)样本空间由有限个样本点构成12{,,
}n S e e e =;
2)每个样本点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2()()()1/n P e P e P e n ===.
2. 古典概型中事件A 的概率计算公式
()/P A m n =
其中n 为样本空间中样本点的个数,m 为事件A 中样本点的个数.
1.5 条件概率
1. 条件概率
1) 条件概率的定义:设,A B 是两事件,且()0P A >,则称
()
(|)()
P AB P B A P A =
为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也满足性质
(1)非负性:对任一事件B ,(|)0P B A ≥; (2)规范性:(|)1P S A =;
(3)可列可加性:设12,,B B 是一列两两互不相容的随机事件,则有
()1
1||i i i i P B A P B A ∞∞
==⎛⎫= ⎪⎝⎭∑
注:条件概率也满足概率的上述三条基本性质,所以条件概率它也是概率:样本空缩小为事件A 的概率,因而它满足概率的所有性质.
2. 乘法原理 乘法原理:设
,A B
是两个事件,且
()0
P A >,则有
()(|)()P AB P B A P A =;
一般,设12,,
n A A A 是n 个事件,2n ≥,且12
1()0n P A A A ->,则有
12
1
111
2211()(|)(|)
(|)()n n n n n P A A A P A A A P A A A P A A P A ---=
乘法原理是计算积事件的概率的基本公式.
3.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1)样本空间的划分:设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是S ,12,,n B B B 为
一组事件,如果满足
(1),,,1,2,,i j B B i j i j n φ=≠=;
(2)1
2
n B B B S =.
则称12{,,
}n B B B 是样本空间S 的一个划分.
2)全概率公式:设S 是试验E 的样本空间,12{,,}n B B B 是S

一个划分,且()0,
1,2,
i P B i n >=,对任一事件A ,则有
1
()(|)()n
i i i P A P A B P B ==∑
3)贝叶斯公式:设S 是试验E 的样本空间,12{,,}n B B B 是S

一个划分,A 是一个随机事件,且()0,
1,2,
i P B i n >=,()0P A >,则有
1
(|)()
(|)1,2,
(|)()
i i i n
j
j
j P A B P B P B A i n P A B P B ==
=∑
注:(1)一个复杂的随机事件往往有若干个互不相容的原因导致发生,求这一类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就要用到全概率公式;而已知事件已经发生,求由某一个原因导致发生的概率时,用贝叶斯公式.
(2) 用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求事件概率时,样本空间划分的选取是关键.一般划分由导致事件发生的互不相容的所有原因组成,即由题设中给出的或隐含的所有条件概率的条件组成.
1.6 事件的独立性
1. 两个事件的独立性
两个事件独立:设,A B 是两个事件,如果满足等式
()()()P AB P A P B =
则称随机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
(1)若,A B 是两个事件,()0P A >,则A 与B 独立等价于
(|)()P B A P B =.
(2) 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则事件A 与B ,A 与B ,A 与B 也
相互独立.
2. 多个事件的独立性
1)两两独立:设,,A B C 是三个事件,若满足
()()()()()()()()()
P AB P A P B P AC P A P C P BC P B P C === 则称事件,,A B C 两两独立.一般,设12,,n A A A 是n 个事件,若对
任意的,1,2,
i j i j n ≠
=,有()()()
i j i j
P A A P AP A =,则称12,,
n A A A 两两独立.
2)相互独立:设,,A B C 是三个事件,若满足
()()()()()()()()()
()()()()
P AB P A P B P AC P A P C P BC P B P C P ABC P A P B P C ====
则称事件,,A B C 相互独立.一般,设12,,n A A A 是n 个事件,从中
任取(2)k k n ≤≤个事件1
2
,,
k i i i A A A ,总有1212(,,
)()()()
k k i i i i i i P A A A P A P A P A =成立,则称12,,n A A A 相互独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