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习题7

合集下载

习题七参考答案

习题七参考答案

习题七一、用适当内容填空1. 数据库技术是【数据处理】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由【数据库表】构成,此外,还包含索引、【表之间关系】、数据有效性规则和【安全控制规则】等信息。

数据库表必须是【二维】表,是一种【结构化】、【有数据类型】的表格。

2. 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主要有【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四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能共享,【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阶段并行访问数据效率最高,【人工管理】阶段处理数据量最小,集中式数据库管理是指【数据库系统】阶段。

3.数据库系统的英文简称为【 DBS 】,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人员】组成,计算机硬件搭建了系统运行和存储【数据库】的硬件环境;【软件】除用于管理、控制和分配计算机资源外,还用于建立、管理、维护和使用【数据库】。

软件主要包括【数据库】、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4.在DBMS中,通过【数据定义语言或DLL 】语言建立数据库中的表、视图和索引;用【数据操纵语言或DML】语言进行数据插入、修改和删除操作;用【数据查询语言或D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

5.从用户角度来看,事务是完成某一任务的【操作】集合。

多个事务并发更新数据容易引起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实现数据项互斥访问要求的常用方法是锁定数据项,常见的数据共享锁定方式是【共享型锁】和【排它型锁】。

6.在现实世界到数据世界的转化过程中,中间要经历【信息】世界;人们用【概念模型】描述信息世界中的对象及其关系,用【实体】表示事物,用【属性】表示事物的特征;用【数据模型】描述数据世界中的对象及其关系,用【一行数据或一条记录】表示事物,用【数据项、列或字段】表示事物的特征。

7.在数据安全性控制方面,DBMS所采取的措施有【用户标识和密码鉴定】、【用户分级授权】和【数据加密】。

8.在数据模型中,除了描述实体本身以外,还要对【实体间联系】进行描述;实体之间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联系;对于学生实体而言,―姓名‖是【属性】,―李明‖是【值】。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71、试述事务的概念及事务的四个特性。

事务(Transaction)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单元,一个事务内的所有语句被作为一个整体,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事务是数据库环境的中的逻辑单元,相当于操作系统中的进程。

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一个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 )。

这四个特性简称ACID 特性。

2、试述事务的状态及转换。

3、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并发控制能保证事务的哪些特性数据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多个用户共享数据库资源,尤其是多用户可以同时存取相同的数据。

在这样的系统中,在同一时刻并发运行的事务数可达数百个。

若对事务的并发操作不加以控制,就会造成数据存、取的错误,破坏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并发控制可以防止数据不一致性出现。

4、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不一致性的情况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分为四种情况:丢失数修改、读“脏”数据、不可重复读和产生“幽灵”数据。

在数据库环境下,进行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有封锁(Locking)、时间戳(Timestamp)和乐观控制法。

商用的DBMS一般都采用封锁方法。

5、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哪些试述它们的含义。

封锁机制,即加锁(Locking),是一种并发控制机制,是用来调整对共享目标的并行存取的技术。

事务通过向封锁管理程序的系统组成部分发出请求而对事务加锁。

基本封锁类型有两种:共享锁(Share Locks,简记为S锁或读锁)和排它锁(Exclusive Locks,简记为X锁或写锁)。

6、如何用封锁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在运用X锁和S锁对数据对象加锁时,还需要约定一些规则,这些规则为封锁协议或加锁协议(Locking Protocol)。

对封锁方式加不同的规则,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级别的封锁协议。

大数据建模练习(习题卷7)

大数据建模练习(习题卷7)

大数据建模练习(习题卷7)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7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A)更新视图数据B)在视图上定义新的基本表C)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视图D)查询答案:B解析:2.[单选题]在SQL语言中的视图VIEW是数据库的( )A)外模式B)存储模式C)模式D)内模式答案:A解析:3.[单选题]创建数据库使用以下哪项( )A)create mytestB)create table mytestC)database mytestD)create database mytest答案:D解析:4.[单选题]存储过程是一组预先定义并( )的Transact-SQL语句A)保存B)编写C)编译D)解释答案:C解析:5.[单选题]天算建模平台数据集市支持多种数据分类,可以对接大数据平台推送的数据、民警自己的个人数据、建模运行结果数据以及对接警种业务库。

以下数据资源是所有账号都默认可以看到的。

A)数据资源目录B)个人数据C)模型结果数据D)警种业务数据答案:A解析:C)基于WEB的OLAM是WEB技术与OLAM技术的结合D)OLAM服务器通过用户图形借口接收用户的分析指令,在元数据的知道下,对超级立方体作一定的操作答案:D解析:7.[单选题]文件 book.txt 在当前程序所在目录内,其内容是一段文本:book,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是:txt =open("book.txt", "r")print(txt)txt.close()A)book.txtB)txtC)book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D解析:8.[单选题]在数据结构中的非线性结构中,()中的结点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每个结点最多只有一个前驱,但可以有多个后继,可以有多个终端结点。

A)网状结构B)树状结构C)图状结构D)集合答案:B解析:9.[单选题]删除经销商1018的数据记录的代码为( ) from distributors where distri_num=1018A)drop tableB)delete *C)drop columnD)delete答案:D解析:10.[单选题]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A)集中对付那些错误群集的程序B)随机选取测试数据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D)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答案:A解析:11.[单选题]以下关于函数参数和返回值的描述,正确的是:A)采用名称传参的时候,实参的顺序需要和形参的顺序一致B)可选参数传递指的是没有传入对应参数值的时候,就不使用该参数C)函数能同时返回多个参数值,需要形成一个列表来返回D)Python支持按照位置传参也支持名称传参,但不支持地址传参答案:D解析:12.[单选题]当用户输入abc时,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是:try: n = 0 n = 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 ") def pow10(n):D)输出:程序执行错误答案:B解析:13.[单选题]查找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表用以下哪一项( )A)SHOW DATABASEB)SHOW TABLESC)SHOW DATABASESD)SHOW TABLE答案:B解析:14.[单选题]Python内置函数( )可以返回列表、元组、字典、集合、字符串以及range对象中元素个数A)dimB)lenC)setD)compute答案:B解析:15.[单选题]从数据表中查找记录用以下哪一项( )A)UPDATEB)FINDC)SELECTD)CREATE答案:C解析:16.[单选题]在用Excel处理数据时,若需要根据某个判断来得到一个值,或另外一个值,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if函数。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7章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7章
71关系数据模式的规范化理论72关系模式的分解算法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主任课程名成绩98001李华20程序设计8898001李华20数据结构7498001李华20数据库8298001李华20电路6598002张平21程序设计9298002张平21数据结构8298002张平21数据库7898002张平21电路8398003陈兵20数学系赵敏高等数学7298003陈兵20数学系赵敏数据结构9498003陈兵20数学系赵敏数据库8398003陈兵20数学系赵敏离散数学87传递传递bcnf不仅强调其他属性对码的完全的直接的依赖而且强调主属性对码的完全的直接的依赖它包括3nf一定属于3nf3nf只强调非主属性对码的完全直接依赖这样就可能出现主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
则: 学号传→递 系主任。所以学生_系3NF。 如果分解为: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名); 教学系(系名,系主任). 显然分解后的各子模式均属于3NF。
6. BCNF的定义
关系模式R〈U,F〉1NF。若X→Y且YX时X必含有码,则R〈U, F〉BCNF。 也就是说,关系模式R〈U,F〉中,若每一个决定因素都包 含码,则R〈U,F〉BCNF。由BCNF的定义可以得到结论,一 个满足BCNF的关系模式有: 1) 所有非主属性对每一个码都是完全函数依赖。 2) 所有的主属性对每一个不包含它的码,也是完全依赖。 3) 没有任何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非码的任何一组属性。
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
2) 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 X’,都有X’ Y,则称Y对X完全函数依赖,记作:XF→Y; 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 记作: X→Y。P 例如,在教学关系模式:(学号,课程名)→F 成绩,(学号, 课程名)→P 姓名 3) 在R〈U〉中,如果X→Y,(YX),Y X,Y→Z,则称Z对 X传递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记作X → Z。传递 传递例如,在教学模式中,因为:学号→系名,系名→系主 任;所以:学号 传→递 系主任。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七章习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 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E-R图的叙述正确的是(C)A.E-R图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的假设上B.E-R图使过程和数据的关系清晰,实体间的关系可导出应用过程的表示C.E-R图可将现实世界中的信息抽象地表示为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D.E-R图能表示数据生命周期2.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设计用户外模式属于(B)A.物理设计B.逻辑结构设计C.数据库实施D.概念结构设计3.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库逻辑结构是(C)主要解决的问题。

A.物理结构设计B.数据字典C.逻辑结构设计D.关系数据库查询4.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B)。

A.数据模型B.概念模型C.层次模型D.关系模型5.数据库设计可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设计内容,“为哪些关系,在哪些属性上建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C)设计阶段。

A.概念设计B.逻辑设计C.物理设计D.全局设计7.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对关系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关系达到一定的范式,例如达到3NF,这是(D)阶段的任务。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物理设计D.逻辑设计8.在概念模型中的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A)。

A.实体B.元组C.属性D.节点9.某公司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职员到部门的联系类型是(D)。

A.多对多B.一对一C.一对多D.多对一11.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B)。

A.需求分析阶段B.逻辑设计阶段C.概念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12.在ER模型中,如果有3个不同的实体,3个M:N联系,根据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规则,转换为关系的数目是(C)。

A.4B.5C.6D.714. 如果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是m:n,转换为关系时(B)。

A. 联系本身不必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B. 联系本身必须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C. 联系本身也可以不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D. 将两个实体合并为一个实体15. 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与用户之间沟通信息的桥梁是(B)。

(完整版)数据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数据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之间的关系是(A )。

A. DBS 包括DB 和DBMSB. DBMS 包括DB 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2. 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D )。

I •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 •数据库阶段A. I 和IIB. 只有IIC. II 和IIID. 只有I3.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

A. 数据共享B. 数据完整性C. 数据冗余度高D. 数据独立性高4.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B )。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B.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C.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5. 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 )。

A. 模式与外模式B. 模式与内模式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D. 三层模式6. 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 )。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C. 模式D. 三层模式7.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C ),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A.模式B.物理模式C. 子模式D. 内模式8. 下述(B )不是DBA 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B.定义数据库模式C.数据库安全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9.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三种,它们是(B )A 网状、关系和语义B 层次、关系和网状C 环状、层次和关系D 字段名、字段类型和记录10. 在E-R 图中,用来表示属性的图形是(B )A 矩形B 椭圆形C 菱形D 平行四边形二、填空题1. 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__________ 模式 ______ 。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Ⅰ、学习要点1、准确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术语、概念;2、数据独立性的概念、分类及实现途径;3、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要素及作用;4、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含义及作用;5、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内容。

Ⅱ、习题一、选择题:1、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数据和数据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A、层次模型B、网状模型C、关系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2、DB、DBS、DBMS间的关系是()A、DB包括DBMS和DBSB、DBMS包括DB和DBSC、DBS包括DB和DBMSD、DBS与DB和DBMS无关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A、数据B、数据模型C、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信息4、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外模式B、模式C、内模式D、数据模式5、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A、数据量太大B、数据安全性不高C、数据冗余D、数据完整性约束不强6、划分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是()A、记录的长度B、文件的大小C、联系的复杂程度D、数据及联系的表示方式7、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主要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A、数据安全性B、数据独立性C、结构规范化D、操作可行性8、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用户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用户和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A、外模式B、模式C、内模式D、数据模式9、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物理存储视图。

A、外模式B、模式C、内模式D、数据模式10、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是()A、DMLB、DDLC、DCLD、SQL11、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共享指的是()A、同一应用的多个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B、多个用户、同一语言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C、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数据文件D、多种语言、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相互覆盖地使用同一数据集合12、数据库系统中,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时,采用()来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习题7 宏_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实验指导与习题选解_[共5页]

习题7  宏_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实验指导与习题选解_[共5页]

习题7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宏是多个操作的集合
B.每一个宏操作都有相同的宏操作参数
C.宏操作不能自定义
D.宏通常与窗体、报表中命令按钮相结合来使用
2.以下关于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宏可以是多个命令组合在一起的 B.宏一次能完成多个操作
C.宏是一种编程的方法D.宏操作码用户必须用键盘逐一输入3.有关宏操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宏的条件表达式中不能引用窗体或报表的控件值
B.所有宏操作都可以转化为相应的模块代码
C.使用宏可以启动其他应用程序
D.可以利用宏组来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宏
4.以下关于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宏均可转换为相应的VBA模块代码
B.宏是Access的对象之一
C.宏操作能实现一些编程的功能
D.宏命令中不能使用条件表达式
5.有关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宏是一种操作代码的组合
B.宏具有控制转移功能
C.建立宏通常需要添加宏操作并设置宏参数
D.宏操作没有返回值
6.在一个宏的操作序列中,如果既包含带条件的操作,又包含无条件的操作,则带条件的操
作是否执行取决于条件的真假,而没有指定条件的操作则会( )。

A.无条件执行B.有条件执行 C.不执行D.出错
7.要限制宏操作的操作范围,可以在创建宏时定义( )。

A.宏操作对象B.宏条件表达式
1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习题
一、选择题
1.E-R方法的三要素是()。

A)实体、属性、实体集B)实体、键、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D)实体、域、候选键
2.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应用,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阶段需将()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A)E-R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网状模型。

3.在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阶段,业务流程一般采用()表示。

A)E-R模型B)数据流图C)程序结构图D)程序框图
4.概念设计的结果是()。

A)一个与DBMS相关的概念模式B)一个与DBMS无关的概念模式
C)数据库系统的公用视图D)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词典
5.在设计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结构时,常用的数据抽象方法是()。

A)合并与优化B)分析和处理C)聚集和概括D)分类和层次
6.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来实现应用,在数据库设计的()阶段将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处理。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
7.在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中,将具有相同值的元组集中存放在连续的物理块称为()存储方法。

A)HASH B)B+树索引C)聚簇D)其它
8.在数据库设计中,当合并局部E-R图时,学生在某一局部应用中被当作实体,而另一局部应用中被当作属性,那么被称之为()冲突。

A)属性冲突B)命名冲突C)联系冲突D)结构冲突
9.在数据库设计中,E-R模型是进行()的一个主要工具。

A)需求分析B)概念设计C)逻辑设计D)物理设计
10.在数据库设计中,学生的学号在某一局部应用中被定义为字符型,而另一局部应用中被定义为整型,那么被称之为()冲突。

A)属性冲突B)命名冲突C)联系冲突D)结构冲突
11.下列关于数据库运行和维护的叙述中,()是正确的。

A)只要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数据库设计工作的结束
B)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就是维护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C)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就是发现错误,修改错误
D)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工作的开始
12. 下面有关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实体类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B)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合并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
C)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合并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
D)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13. 在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中,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应遵循相应原则。

对于三个不同实体集和它们之间的一个多对多联系,最少应转换为多少个关系模式?()
A)2 B)3 C)4 D)5
14. 存取方法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阶段的任务。

A)需求分析B)概念结构设计C)逻辑结构设计D)物理结构设计
15. 下列关于E-R模型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在E-R图中,实体类型用矩形表示,属性用椭圆形表示,联系类型用菱形表示
B)实体类型之间的联系通常可以分为1:1,1:n和m:n三类
C)1:1联系是1:n联系的特例,1:n联系是m:n联系的特例
D)联系只能存在于两个实体类型之间
二、填空题
1.数据库设计的六个主要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据字典中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

3.数据库系统的逻辑设计主要是将_______转化成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4.如果采用关系数据库来实现应用,则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阶段需将______转化为关系模型。

5.当将局部E-R图集成为全局E-R,而在另一个局部E-R图中作为属性,如果同一对象在一个局部E-R图中作为实体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冲突。

三、问答题
1. 数据库的设计过程包括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哪些阶段独立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哪些阶段依赖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2. 需求分析阶段的设计目标是什么?调查内容是什么?
3.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4. 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试述其特点和设计策略。

5 .什么是数据抽象?试举例说明。

6. 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7. 为什么要视图集成?视图集成的方法是什么?
8. 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试述其设计步骤?
9. 试述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

10. 试述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1. 什么是数据库的再组织和重构造?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的再组织和重构造?
四、综合题
1.现有一局部应用,包括两个实体:“出版社”和“作者”。

这两个实体属多对多的联系,请读者自己设计适当的属性,画出E-R图,再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型(包括关系名、属性名、码、完整性约束条件)。

2.请设计一个图书馆数据库,此数据库对每个借阅者保持读者记录,包括:读者号、姓名、地址、性别、年龄、单位。

对每本书有: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

对每本被借出的书有:读者号、借出的日期、应还日期。

要求给出E-R图,再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型。

3.某公司设计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涉及到职工、部门、岗位、技能、培训课程、奖惩记录等信息,其E-R图如图5-19所示:
图5-19 某公司“人事管理信息系统”E-R图
该E-R图有七个实体类型,其属性如下:
职工(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职能)
岗位(岗位编号,岗位名称,岗位等级)
技能(技能编号,技能名称,技能等级)
奖惩(序号,奖惩标志,项目,奖惩金额)
培训课程(课程号,课程名,教材,学时)
工资(工号,基本工资,级别工资,养老金,失业金,公积金,纳税)
该E-R图有七个联系类型,其中一个1:1联系,两个1:n联系,四个m:n联系。

联系类型的属性如下:
选课(时间,成绩)
设置(人数)
考核(时间,地点,级别)
接受(奖惩时间)
将该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

4. 某公司设计的“库存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对仓库、车间、产品、客户、销售部的信息进行了有效地管理,其E-R图如图5-20所示:
图5-20 某公司“库存销售管理信息系统”E-R图
该E-R图有五个实体类型,其结构如下:
车间(车间号,车间名,主任名)
产品(产品号,产品名,单价)
仓位(仓位号,地址,主任名)
客户(客户号,客户名,联系人,电话,地址,税号,帐号)
销售员(销售员号,姓名,性别,学历,业绩)
该E-R图有四个联系类型,其中三个是m:n:p,一个是m:n,属性如下:入库(入库单号,入库量,入库日期,经手人)
存储(核对日期,核对员,存储量)
出库(出库单号,出库量,出库日期,经手人)
订单(订单号,数量,折扣,总价,订单日期)
将该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