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卷一(含答案)

高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卷一(含答案)

高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卷一一、基础知识(30分)(一)默写(10分,每空1分)1.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2.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小雅·车辖》)3.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4._____________________,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5.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6.年年岁岁花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希夷《代悲白头吟》)7.若待上林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巨源《城东早春》)8.花开堪折直须折,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秋娘《金缕衣》)9.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10.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自题小像》)(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哪一部著作?()。

A.《礼记》B.《春秋》C.《左传》D.《周易》2.在农历干支纪年中,2017年属于什么年?()。

A.甲午B.乙未C.丙申D.丁酉3.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六个节气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惊蛰立春雨水谷雨春分清明B.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C.立春谷雨惊蛰清明春分雨水D.惊蛰立春春分雨水清明谷雨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描绘的“羽扇纶巾”,所写的人物是()。

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孙权5.下边这首诗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杨花漫漫搅天飞②杨柳青青著地垂③借问行人归不归④柳条折尽花飞尽A.②①④③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①③④②6.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

福建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卷

福建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卷

福建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卷考生注意: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本试卷,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本题共40分,每小题4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瞭望恣意徇私舞弊明火执杖B. 旁骛缱绻殚精竭虑翻云覆雨C. 锲而不舍涣然一新一愁莫展栉风沐雨D. 桀骜不驯踌躇满志出类拔萃筚路蓝缕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______地工作,不减当年。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我对语言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他的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

D.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4.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 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一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将进酒》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苏轼《水调歌头》D. 王之涣《登鹳雀楼》6.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现代文材料略)问题: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数学(本题共50分,选择题每题4分,填空题每题3分,解答题每题10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二次方程的解:A. x = 1B. x = -1C. x = 2D. x = 32. 函数f(x) = x^2 - 4x + 4的最小值是:A. -4B. 0C. 4D. 8填空题:1.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第10项的值。

2. 已知圆的半径为5,求圆的面积。

解答题:1. 解不等式:|x-3| + |x+2| > 4。

2.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且满足a^2 + b^2 =c^2,求证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三、英语(本题共30分,选择题每题3分,完形填空每题2分,阅读理解每题2分,短文改错每题1分)选择题:1. What i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word "图书馆"?A. LibraryB. MuseumC. ZooD. Park2. The sentence "The boy is reading a book" is in the ______ tense.A. PastB. PresentC. FutureD. Perfect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材料略)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材料略)短文改错:(短文改错材料略)四、综合能力测试(本题共30分,每题6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物理现象,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高一语文自主招生考试试题含解析 试题

高一语文自主招生考试试题含解析 试题
D.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B项,“‘社稷’中‘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错,应为“‘社稷’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故选B。
8.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四马一车为“乘”,一人一马为“骑”,“三军”是军队的统称,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
B. “社稷”中“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代称国家;“庙堂”是指朝廷;“桑梓”代指家乡。
C. 古人对年龄有不同的称呼,如“加冠”指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而立”表示三十岁;“不惑”表示四十岁。
A. 胜地 缩小 控制 固然B. 圣地 缩小 抑制 固然
C. 圣地 减少 控制 纵然D. 胜地 减少 抑制 纵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 使用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本题中,“圣地”指祖国的土地或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及纪念意义的地方。“胜地”,1.制胜的地位、形势。2.指形势有利的地方。3.名胜之地。4.美妙的境界。①形容的是“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革命地区,所以选“圣地”,排除AD;②与“差距”搭配的应该是“缩小”,而不是“减少”,所以排除C;“抑制”,约束;压制.“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根据宾语“房价增长过快”,便知强调的是“约束、压制”,所以③选“抑制”;固然:1.连词。2.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3.表示承认甲事实,也肯定乙事实。纵然:纵使,纵令、即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纵使”。此句强调的是承认这个事实,应用“固然”,故选B。

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2024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2024年巴蜀中学自主招生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人生最精彩的是拒绝掺.杂虚伪,心无旁wù()笃定追梦的过程。

有人心怀军人梦,一颗炽热的心化作训练场上的汗水睥睨..一切困难,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岁月静好,砥砺前行。

有人心怀舞蹈梦,虔.诚的心让时间静止了,面对他人chī()笑,他屏息敛声,只为舞台上的绽放。

有人心怀文学梦,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地探求,最终写出交口称赞的文字。

少年们,我们读过再多的zhēn()言,也找不到比持之以恒的行动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

梦想的实现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人说:“积极乐观、不畏困难、勇于突破自我,每个追赶梦想的奋斗者,都是人生的赢家。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

1.请为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3分)掺.杂()睥睨.()虔.诚()2.请根据拼音填写语段中空缺的汉字。

(3分)心无旁wù()chī()笑zhēn()言3.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屏息敛声B.埋头苦干C.行之有效D.一蹴而就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航天员将在空间站生活大约六个月左右。

(删去“大约”或“左右”)B.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动。

(将“改动”改为“改变”)C.课本剧演出之前,我们要分配角色,选择剧本,合作排练。

(将“分配角色”和“选择剧本”调换位置)D.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

(在“人们”后加“具有”)5.请从备选素材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写一个完整的句子,句式不限。

(4分)例:风——它来了,落叶卷起又落下,屋檐边的铃铛叮当作响,扁舟与竹筏轻轻飘荡。

备选素材:雨月春我选择的是______我想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6分)(1)小明初读《艾青诗歌》,写了以下读书笔记,请你选出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艾青的语言不仅充满生活气息,诗行的排列、构造和创新的词汇、语言也别具一格。

芜湖一中2023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芜湖一中2023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 文 试 卷(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语文能力运用(18分)1.下列有关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不姓长,为人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B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刘唐等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简•爱》里简•爱的舅妈后来良心发现,写了封信给简•爱,并告诉简•爱她的叔叔留给她一笔遗产。

简•爱后来将这笔钱和自己的表兄妹们平分了。

D .傅雷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

最终,傅聪成为著名钢琴大师,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

2、下列楹联内容与建筑功能匹配恰当的一项是( )(5分)A .文渊阁(清宫藏书楼):云霞纷绮丽,文物共葳蕤。

B .保和殿:(清朝殿试处):开洙泗新传,圣由天纵;集唐虞道统,德合时中。

C .上书房(清朝皇子学校):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

D .乾清宫(清朝召见群臣处):功德庄严耀宝月,薰闻安乐引祥凤。

3. 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8分)(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意思一致。

(2)《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陈说自己发奋苦学,不慕荣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的游弋,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二、古诗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5题。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共40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列文章,回答1-4题。

文章文章内容:时间,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

它不仅关乎生命的长短,更关乎生命的质量。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时间的珍惜愈发显著。

然而,时间的价值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个人的态度和行动而变化。

1. 文章标题“时间的价值”中,“价值”一词的含义是什么?(5分)2. 根据文章内容,时间的价值是如何随着个人的态度和行动而变化的?请简要说明。

(5分)3. 文章中提到“时间关乎生命的长短”,这句话如何理解?(5分)4. 作者在文章中对时间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列古诗,回答5-7题。

古诗题目:《静夜思》古诗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简述其生平背景。

(5分)2. 诗中的“明月光”和“地上霜”分别象征着什么?(5分)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10分)## 二、作文(共60分)### (一)材料作文(30分)材料: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的同学负责挖坑,有的同学负责浇水,有的同学负责植树。

活动结束后,大家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作文要求:请以“团结协作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 (二)命题作文(30分)题目:《我的梦想》作文要求: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语言流畅。

## 三、文言文翻译(共20分)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要求:请将上述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其中蕴含的道理。

## 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1. “价值”在文章标题中指的是时间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

自主招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共两篇,每篇两题,共四题,每题5分)篇一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在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售卖孔雀羽毛的老人。

每天早晨,他都会打扮得很漂亮,拿着一只篮子去山上采摘孔雀羽毛,并把它们拿回家后仔细地清洗、拣选、整理,然后出售给来村里游玩的游客。

一天,一个小男孩路过老人家门口看见了老人的摆摊。

他好奇地问道:“老人爷爷,请问你为什么会喜欢孔雀羽毛?”老人微笑着回答:“孩子,每一根孔雀羽毛都蕴含着自然的美丽和独特的魅力。

每当我看见孔雀绽放着美丽的尾巴时,我感到无比欣慰,因为它们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我希望能够把其中的美丽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孔雀羽毛所代表的独特魅力。

”小男孩被老人的话所感动,他认为这位老人真是个有趣而又善良的人。

于是,他主动帮助老人整理孔雀羽毛,并向他请教了很多关于孔雀的知识。

从那天起,小男孩每天放学后都来老人家帮忙,帮他一起打理摊位、拣选羽毛,有时还帮他向游客介绍孔雀羽毛的知识。

孔雀羽毛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而是寓意着美丽和和平的象征。

正是因为这一点,孔雀羽毛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与孔雀羽毛一起成长的小男孩,也通过这个经历明白了分享和乐于助人的重要性,他决定将来要成为一名保护动物的人。

1. 为什么老人喜欢孔雀羽毛?A. 因为孔雀羽毛蕴含自然之美和独特的魅力。

B. 因为孔雀羽毛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

C. 因为孔雀羽毛可以传递美丽和魅力。

D. 因为老人觉得孔雀羽毛很有趣。

2. 为什么小男孩开始帮助老人?A. 因为小男孩喜欢孔雀羽毛。

B. 因为小男孩觉得老人很有趣。

C. 因为小男孩被老人的话所感动。

D. 因为小男孩想了解孔雀的知识。

篇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爱心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他最喜欢的食物是苹果,每天都有吃到苹果的时候他都会感到开心。

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带答案)

芜湖一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文(带答案)

) 瑕不隐玉 ( ) 舐犊情深( ) 有恃无恐( )芜湖一中 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语 文 试 卷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分)1.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给加点字注音(4 分)苦心孤意( . . 2.修改病句(4 分)(1)热烈欢迎上级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

修改为:(2)具有不同专长的大学生暑假里愿意登门为您的令郎辅导功课。

修改为: 3.名句默写(5 分)(1)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眼波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间一壶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宁为百夫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有悲欢离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 .五帝:黄帝、颛顼、炎帝、唐尧、虞舜B .五金:金、银、铜、铁、锡C .五味: 酸、甜、苦、 辣、咸D .五行:金、 木、水、 火、土。

二、现代文阅读 (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5—9 题。

飞渡油菜花一身在江南,身在春天,身在田野厚实绵软的手掌心,谁都被油菜花燃亮过眼睛、染灿过 心情。

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召唤。

没有比它们更热情奔放、更璀璨骄傲、更蔚然成阵、更拨人心弦的花朵了。

看见它们, 连你血管里的血液,也会飞溅浪花。

它们在犁耙锃亮的身影前生根萌芽,它们在锄头黝黑的汗珠里抽枝拔节,它们在太阳温 软的舌尖上,一点点剥尽青涩,一寸一寸伸展它们柔润肉感的小手、小脚。

这所有的努力 ,都是为了能在你心里开花结果。

江南的油菜花,它们其实是长在人心里的呀!江南,有无数个春天;春天里,有无数抹金黄;但你的人生,惟独短短百年。

所以油菜花开一次、谢一次,你就不得不喟叹一回、感慨一番。

这就是油菜花的聪明和智慧。

它用最风情的媚眼,激扬你生命的活力;又用最清灵的巧笑,告诉你生命的稍纵即逝和人生的阴晴难料、圆缺无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中-高一自主招生考试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否则,不予记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4、某单位甲、乙二人就“跳槽(更换工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

(4分)甲:一个人投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不可能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

正如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以后,结出的果子又小又苦,显而易见,水土不服嘛!跳槽与此同理。

①请概括甲的观点: (1分)②请你代表乙进行针锋相对地反驳:我看未必,(3分)5、按要求填写名句。

(8分)①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②李白在他的《行路难(其一)》中,暗用前人逢良机大展宏图的典故来自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宋朝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一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范仲淹《渔家傲》中抒发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9分)(一)(6分)我的公众科学观如何利用兴趣向公众提供必需的科学知识,使之在诸如温室效应、核武器和遗传工程方面做出有真知灼见的决定,很清楚,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学基础教育。

可惜中学的科学既枯燥又乏味,孩子们依赖死记硬背蒙混过关,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相关。

此外,通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尽管方程是描述数学思想的简明而精确的方法和手段,大部分人却对之敬而远之,当我最近写一部通俗著作(即《时间简史》——编注)时,有人提出忠告说,每放进一个方程都会使销售量减半。

我引进了一个方程,也许没有这个方程的话,我能多卖出一倍数量的书。

科学家和工程师喜欢用方程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因为他们需要数量的准确值。

但对于我们中的其他人,定性地掌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这些概念只要通过语言和图解而不必用方程即能表达。

我在中学时从未学过分子生物学或晶体管,而遗传工程和计算机却最有可能改变我们将来生活方式。

有关科学的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知悉新发展,但是哪怕是最成功的通俗著作也只被人口中的一小部分阅读,只有电视才能触及真正广大的观众。

电视中有一些非常好的科学节目,但是还有些节目把科学奇迹简单地描述成魔术,而没有进行解释或者指出它们如何和科学观念的框架一致。

科学节目的电视制作者应当意识到,他们不仅有娱乐公众的义务,而且有教育公众的责任。

在最近的将来,什么是公众在和科学相关的问题上应做的决定呢?迄今为止最紧急的应是有关核武器的决定,其他的全球问题,诸如食物供给或者温室效应则是相对迟缓的,核战争意味着地球的全人类在几天内被消灭。

只要还存在把全球人口消灭许多遍的武器,这种危险就仍然存在。

即使我们避免了核战争,也仍然存在把我们消灭的其他危险。

有人讲过一个恶毒的笑话,说我们之所以未被外星人文明所接触,是因为当他们的文明接触到地球时总是自己先被消灭掉了。

但是我对公众的意识有充分的信任,那就是相信我们能够证明这个笑话是荒谬的。

(节选自《我的公众科学观》,有改动)6、文中画线的句子,能体现作者真正意图的一项是()(3分)A.讽刺中学科学教育的枯燥乏味,因为向公众提供科学知识,根本问题在于中学基础教育。

B.批评中学生的科学观,因为中学生根本不知道科学和他们周围世界有何联系,并且常常需要方程才能学会科学。

C.强调社会公众与科学家、工程师不同,他们不需要数的准确值,定性地掌握科学概念已经足够。

D.强调《时间简史》是一部面向公众的通俗著作,而不是一部简明而精确的纯学术专著。

7、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普及公众的科学知识,电视媒体比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更有效,因此应该多开设电视科学栏目,尽量减少通俗著作和杂志文章的出版。

B.让学生在头脑中对科学形成一个基本框架,而又不流于枯燥乏味,这无疑是中学科学教育需要研究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C.要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就要从中学的科学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不必板着面孔,故作高深。

D.如果大众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就可能在危及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重大问题上作出错误的决定,从而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二)(16分)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①,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②,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③大树白④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①三晋之兵:这里指魏军。

②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的方法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军遭到失败。

③斫:音zhuó,砍。

④白:使…露出白木。

(三)(8分)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诗人被贬谪到江州时作此诗。

11、全诗写得有声有色,请问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分)1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4分)(四)(19分)初冬月①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② A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

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

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③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地想起来。

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

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

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④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

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品到淡雅馨香的《茉莉花》……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⑤ B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

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

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

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

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

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⑥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

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审视,C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⑦ D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

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⑧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

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缕月,俱往矣!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

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13、请分别指出第②、⑤、⑥、⑦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方式(4分)A. B.C. D.14、给第④段横线处补写一个结构相同且能前后衔接的句子。

(2分)15、文章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初冬月的美景。

请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

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

16、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

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这一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4分)17、面对初冬月,作者产生了许多情感。

请分条写出本文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6分)三、作文(40分)18、阅读提供的材料,根据提示,完成作文。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工匠要完成他的工作,必须先把他的工具准备好。

“器”可以是工具,可以是知识、能力、方法,也可以是品德、性情、胸怀等。

孔子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能引发你的何种感想?请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考试人文素养语文试题参考答案②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逃跑的人就过半了。

(“固”、“亡”各1分,大意1分)③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的字,就点火照亮树上的字。

(“书”(字)、“烛”(照)各1分,大意1分)10、(1)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

(2)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

(每条2分)11、第一句,从触觉角度感知衾枕之冷,可见雪大;第二句从视觉角度见窗户之明,说明雪大、雪深;第三、四句从听觉角度闻折竹之声,可知雪重。

(“触觉”“视觉”“听觉”各1分,具体分析1分)12、夜深了,仍时时传来竹子被雪压断的声音,衬托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诗人彻夜无眠,透露了诗人谪居江州时的孤寂心情。

(结合诗歌内容2分,情感2分)13、A叙述;B描写;C议论;D抒情(每空1分)14、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结构、衔接各1分)15、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初冬月下静谧优美的景象,给人以亲切感、画面感,(1分)也从侧面烘托初冬月之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