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常考习题及答案(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合集下载

毛概试题对外开放

毛概试题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D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C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改革 D对外开放3、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B )A科教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稳定的( C )A前提 B基础 C目的 D手段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C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6、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7、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8、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D )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9、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D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0、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D )A、基础B、前提C、动力D、目的11、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改革开放D、发展高科技12、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D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3、扩大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A )A、发展对外贸易 B. 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1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B )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5.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 A )A、所有国家B、周边国家C、与中国友善的国家D、发达国家16.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B、改革C、政治运动D、阶级斗争1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发展生产力C、改革D、物质利益原则18.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D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1、D 2、C 3、B 4、C 5、C 6、A 7、C 8、D 9、D10、D 11、C 12、D 13、A 14B 15、A 16、B 17、C 18、D二、多项选择题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CDE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提高人民的生活水2、“三个有利于”标准(ABCD )A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B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C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E是对改革不问姓“社”姓“资”的标准D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E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目的 D发展是手段 E稳定是前提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ABC )A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E是因为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5、我国引进外资应遵循的原则是( ABD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B利用外资规模要适度,同偿还能力相适应C尽量吸收短期商业贷款 D外资利用保证发展重点地区、产业的需要E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6、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 ABD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E、三者相辅相成7、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AC )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 ABCDE )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E、发展国际旅游业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9、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BDE )A、珠海B、深圳C、海南D、厦门E、汕头答案:1、BCD 2、ABCD 3、ABE 4、ABC 5、ABD 6、ABD 7、AC 8、ABCDE 9、ABDE三、简答题参考答案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1)从性质来讲,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从作用来讲,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必须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4)改革是全面的改革;(5)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毛邓概论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02

毛邓概论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02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21、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是()A.教育问题B.人口问题C.“三农”问题D.环境问题22、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C.发挥新的竞争优势D.全面提高利用外资水平2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度继续加大B.在应对危机和促进复苏的过程中,各国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利益交融不断加深C.各国面临全球化新挑战使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多边贸易自由化陷入高潮的同时区域一体化趋势减弱,全球治理难度加大D.由于资源短缺、外部需求减弱、世界经济转入低速增长,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大24、从国内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开放型经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备B.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明显增强,更加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和条件C.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D.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不突出25、关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A.注重在扩大投资中扩大开放B.实行出口和进口并重C.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D.引资引技引智并行26、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维护经济安全,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B.在宏观调控上、在能源资源领域、在服务业开放领域、在“走出去”过程中、在产业发展上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扩大开放中高度重视国家的经济安全C.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D.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改革促开放促发展27、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新优势。

毛概第七章习题

毛概第七章习题

精品文档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革D.对外开放【正确答案是】:C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三大D.十五大【正确答案是】:B4、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B.主要矛盾C.阶级斗争D.初级阶段【正确答案是】:A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答案是】:C6、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B.解放思想新时期C.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D.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正确答案是】:A7、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正确答案是】:B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

A.前提B.基础C.目的D.手段【正确答案是】:C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

A.动力B.目的C.前提D.手段【正确答案是】:A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是】:C11、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正确答案是】:A12、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毛概期末考试题目 (20)

毛概期末考试题目 (20)

试卷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13》第一题单选题 (共60 题,总分60 分)1.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 改革开放 B. 与时俱进 C. 科学发展 D. 快速发展答案( 1 )2.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依靠外援 C. 开放我国市场 D.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答案( 1 )3. 实行对外开放是() A. 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 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 发达社会主义的政策答案( 1 )4. 对外开放是() A. 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 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 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答案( 3 )5.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是() A. 利用外资 B. 引进技术 C. 开办经济特区 D. 发展对外贸易答案( 3 )6.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是在 A. 1999"年"12"月" B. 0001, 一月01, 2000 C. 2000"年"12"月" D. 2001"年"12"月" 答案( 4 )7. 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 A. 对外开放就不讲自力更生 B. 自力更生就不必要对外开放 C. 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基础 D.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答案( 4 )8.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A. 以我为主 B. 以外向经济为主 C. 保证国家安全 D.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答案( 4 )9.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 C. 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答案( 1 )10.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党的会议上作出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答案( 3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 艰苦奋斗 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 群众路线 D. 实事求是答案( 2 )12. 对外开放是对() A. 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 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 发展中国家开放 D. 全世界开放答案( 4 )13. 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 A. 加入八国集团对话 B. 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C. 加入金砖四国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 4 )14.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题(七、九、十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题(七、九、十章)

练习题(七)(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D)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D)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D)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要求B.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D.生产社会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4.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A.对外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5.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D)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6.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D)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B.公平.公正.公开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C)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C)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A.一项长期的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0.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C)A.党的H^一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三大1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C)A.1999年12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2月D.2002年12月12.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A)A.全面深化改革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问题C.政治体制改革问题D.文化体制改革问题13.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C)A.基础性作用B.保障性作用C.决定性作用D.关键性作用14.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B)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B)A.提高生产力水平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公有资产占优势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采取了(C)A.政社合一的经营体制B.三级所有的经营体制C.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D.土地公有基础上家庭承包经营的分散式经营体制17.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一项伟大创举,特区的“特”强调的是(A)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B.实行特殊的政治体制C.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D.有着特殊的生活方式18.一个国家或地区兴办经济特区的目的是(D)A.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B.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和扩大对外贸易C.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示范作用D.在这些地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19.对外开放的开端是(A)A.设立经济特区B.建设上海宝钢C.吸收外资D.设立深圳特区20.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A)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二)多项选择题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BCD)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ABCD)A.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3.实行对外开放是(ABC)A.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B.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C.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D.为了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4.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A.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B.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C.必须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D.必须同国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有(ABCD)A.扩大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6.我国引进外资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A.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B.按照产业政策,积极吸引外商投资C.利用外资必须规模适度,要同偿还,消化能力相适应D.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7.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ABCD)A.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B.外国政府和银行的贷款C.国际金融组织贷款D.在国外发行债券8.改革是(ABC)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9.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CD)A.多层次B.多渠道C.全方位D.宽领域10.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开放的领域和范围更加扩大,这意味着(ABC)A.面临更激烈的竞争B.政府的宏观调控难度增加C.贸易摩擦增多D.经济风险减小1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D)A.发展是目的B.改革是发展的手段和动力C.改革要以稳定为基本前提D.发展要以稳定为基本前提12.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AD)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三)判断题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及答案(一)汇总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及答案(一)汇总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写在试卷纸后面的答题纸上。

1、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被称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的是:CA、鲁迅B、陈独秀C、李大钊D、毛泽东2、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BA、党的十四大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七大3、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4、当代时代主题是 CA、改革开放B、依法治国C、和平发展D、一国两制5、党的十六大把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BA、消灭贫困人口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消除贫富差别D、实现共同富裕6、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A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共二大D、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7、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对象不同D、革命的前途不同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A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B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10、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 BA、 1949年B、1954年C、1956年D、 1975年11、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选择的模式是DA、欧洲模式B、美国模式C、日本模式D、苏联模式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B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D、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14、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A、发展B、稳定C、改革开放D、依法治国15、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BA、团结、改革、发展、稳定、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D、物质、精神、政治、社会16、'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是20世纪末,GNP比哪一年翻两番,人均收入800——1000美元 DA、 1978年B、1980年C、1990年D、 1991年1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A、发展B、改革C、革命D、调整18、中国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表述不正确的是 AA、多层次B、多角度C、全方位D、宽领域19、中国今天的改革,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属于 BA、经济形态改革B、经济体制的改革C、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D、所有制结构的改革20、一切可用于生产的要素,包括人力、物力和土地是 BA、资源B、资源配置C、资源稀缺D、资源利用21、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 DA、股份制B、公有制C、私有制D、公司制22、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我们在微观收入分配中坚持 CA、兼顾效率B、公平优先C、兼顾公平D、效率优先23、市场经济运行中“看得见的手”是指 DA、经济规律B、法律法规C、经济政策D、宏观调控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表述不正确的是 A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C、公有制为主体D、多种经济共同发展2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可以从哪两方面表现出来 AA、公有制和私有制B、股份制和合作制C、计划和市场D、质和量26、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矛盾D、人民群众27、中国解决民族问题是采取的 DA、共和国联邦的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8、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 AA、创新B、改革C、革命D、发展2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以下哪点统一起来 BA、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30、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 CA、团结—批评—团结B、大鸣大放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该题多选、少选均无分。

毛概第七章习题库

毛概第七章习题库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的主题是A.竞争与掠夺 B.发展与科技C.和平与发展 D.战争与革命2.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C.对外文化关系 D.外交关系3.我国特区的性质是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C.政治上社会主义 D.半社会主义4.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长期的基本国策 B.当前的权宜之计C.达到小康时期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5.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是A.利用外资 B.引进技术C.引进管理 D.对外贸易6.现阶段我国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A.技术咨询 B.技术合作C.技术出口 D.引进先进技术7.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A.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决定的 C.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D.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决定的8.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A.扩大进口 B.扩大出口C.引进外资 D.引进技术9.当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殖民主义 B.极端民族主义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法西斯主义10.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C.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D.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1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 B.改革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1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A.坚持治理整顿 B发展经济C.发展科技和教育 D发展民主13.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D.自己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的主题是A.和平 B.发展C.革命 D.战争E.竞争2.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是A.坚持相互尊重主权 B.坚持相互尊重领土完整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E.平等互利3.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有A.对外贸易 B.引进先进技术C.利用外资 D.国际旅游业E.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4.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统一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C.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D.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立足点E.对外开放必然要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5.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E.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6.我国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是A.技术的窗口 B.管理的窗口C.知识的窗口 D.对外政策的窗口E.文明的窗口7.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全方位 B.多层次C.宽领域 D.多渠道E.多形式8.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A.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B.资金主要依靠向国外、境外筹措 C.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D.赋予特区政府较大的自主权E.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三、简答题1.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怎样理解坚持四项基表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统一?5.简述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D)2、(答案 D)3、(答案 D)4、(答案 A)5、(答案 C)6、(答案 D)7、(答案 D)8、(答案 C)9、(答案 C)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 C)16、(答案 C)17、(答案 C)18、(答案 C)19、(答案A)二、多选题1、(答案BCDE)2、(答案ABCDE)3、(答案ABE)4、(答案BCDE)5、(答案ABCDE)6、(答案BCDE)7、(答案ABCD)8、(答案ABC)9、(答案ACD)10、(答案ABC)11、答:(ABCDE)12、(答案ABCDE)13、(答案AD)14、(答案ABCDE)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答案要点】(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因为改革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带有革命性质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2)所谓“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政权的革命而言的。

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当然,“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的“革命”与“民主革命”中的“革命”,本意并不相同:一是革命的对象不同,改革针对的是旧的经济体制,不是社会制度;二是革命的形式不同,改革不是在阶级对抗条件下进行的;三是革命的性质不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四是所要解决的矛盾不同,改革所解决的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2、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答案要点】“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改革 D对外开放
3、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稳定的()A前提 B基础 C目的 D手段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6、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
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
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
7、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8、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
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9、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0、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11、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改革开放
D、发展高科技
12、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13、扩大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A、发展对外贸易 B. 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1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5.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
A、所有国家
B、周边国家
C、与中国友善的国家
D、发达国家
16.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1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
D、物质利益原则
18.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
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1、D 2、C 3、B 4、C 5、C 6、A 7、C 8、D 9、D10、D 11、C 12、D 13、A 14B 15、
A 16、
B 17、
C 18、D
二、多项选择题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
A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三个有利于”标准()
A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B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

C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E是对改革不问姓“社”姓“资”的标准
D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目的 D发展是手段 E稳定是前提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A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E是因为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5、我国引进外资应遵循的原则是()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B利用外资规模要适度,同偿还能力相适应
C尽量吸收短期商业贷款 D外资利用保证发展重点地区、产业的需要
E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
6、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动力
D、稳定是前提
E、三者相辅相成
7、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
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
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
8、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E、发展国际旅游业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9、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珠海
B、深圳
C、海南
D、厦门
E、汕头
答案:1、BCD 2、ABCD 3、ABE 4、ABC 5、ABD 6、ABD 7、AC 8、ABCDE 9、ABDE
三、简答题
1、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四、论述题
1、试述“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
1、(1)从性质来讲,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从作用来讲,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必须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4)改革是全面的改革;(5)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3)“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而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

3、(1)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2)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3)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4、(1)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2)是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3)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4)当代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证明要发展就要对外开放。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
1、(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①相对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我国的改革就是第二次革命;②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是就其起着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这个意义上说的;③把改革称为革命,是从它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理解的;④改革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改革是革命,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②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如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等,不能改变,而其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强调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

①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②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③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①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作出的正确选择。

②是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的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④当代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证明要发展就要对外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