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祖国宝岛”——台湾省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台湾省导学案.docx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台湾省导学案.docx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省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3.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特点及形成原因。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与城市的特点及分布。

5.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6.台湾省的自然地理坏境特征。

7.台湾省的经济特点【预习导航】•位置与范围1.位置:2.范围: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2.气候:3.河流:4.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等物产及美誉:“森林之海”---丰富的森林资源;“樟脑王国” -一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东方甜岛一-盛产甘蔗;“水果之乡”-一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海上米仓” -一盛产稻米;“东方盐库” 一-出产海盐,等等。

三、发展中的经济1・农业:2.工业:3.交通运输业:4.旅游业:四、人口与城市【问题探究1】(1)说一说台湾岛以哪一种地形为主。

(2)看一看,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找出台湾岛的最高峰。

(3)结合前而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地势特点的形成原因。

【问题探究2】(1) 台湾岛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2) 分析台湾岛的铁路线分布特征及原因。

(3)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1、学习方法:2、学习思路:3、知识点: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导学案编制:吴洪岩审核:初中地理组日期:22016-05-16【学习目标】K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城市的职能。

2、理解北京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预习导航】自然地理环境1、读70页北京地形分布图.(1) 位置:(2) 地形地势:〈3〉河流:(4) 气候二、政治文化中心1:北京的城市职能:政治文化对外交流中心三、城市建设成就(-)【探究合作】1、读北京、天津、张家口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湘教版【新课程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比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日《“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祖国宝岛”—台湾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0页至53页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十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沿海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概况,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沿海万里行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对台湾省内容的选取上别具匠心。

首先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每个方面的介绍都相当简练,而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

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地处农村,学生搜集信息的途径有限;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合作完成。

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

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

初中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最新地理: 2.10“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 (湘教版八下)

最新地理: 2.10“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 (湘教版八下)

“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分布。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台湾省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及职能。

学习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特征【二、点拨自学】台湾省美丽富饶,民风淳朴,是“祖国宝岛”。

现在就让我们踏上台湾之旅去寻“宝”吧!(一)自主探究一------明路线阅读教材P.50图文,自学完成:台湾省地处中国海域,西隔与省相望,东临,北面是,南面是。

台湾省的主体是,还包括、、等200多个岛屿。

(二)自主探究二------知民情阅读教材P.51图文,自学完成:台湾省的居民中以族为主,主要是、两省的移民后代;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通过阅读材料“大陆与台湾”可让学生了解台湾省与祖国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请完成下列连线:血缘·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后因台湾海峡地块沉陷而分隔成岛。

文化渊缘·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87年清政府正式设置台湾省。

甲午战争后被日本侵占,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归还中国。

地缘·台湾居民大多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

商缘·改革开放后台湾同胞涌跃到大陆投资,两岸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历史渊缘·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共同尊奉妈祖;讲闽南话。

(三)自主探究三------熟地形阅读“台湾地形图”、“沿北回归线台湾岛地形剖面图”,结合教材P.51课文,自学分完成:台湾省的地形以为主,东部是山脉,走向是,西部以为主。

因此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

归纳出有关的“台湾省之最”:(四)自主探究四------寻宝藏阅读教材P.52图文,自学完成: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部,台湾省大部分位于带,大部分属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属于气候。

1. 1 “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

1. 1 “祖国宝岛”——台湾省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

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案号问题引领:台湾省在我国的什么位置?要性台全____一、自主学习(一)学习主题一:祖国神圣的领土(阅读课本P32-33,及图6.22,P34活动2)1.台湾省包括________,以及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小岛。

2.台湾岛是我国面积________的岛屿。

它北临_____海,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海,西隔______海峡与_______省相望。

3、读图6.22,台湾地形以为主,东部是山脉,西部以为主。

因此,台湾岛的地势特点是。

4.台湾省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万。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5. 居民中以族为主,主要是、两省的移民后代;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族。

(二)学习主题二:美丽富饶的宝岛(阅读课本P35,及图6.23,图6.24,P36活动1)1.台湾岛的风景名胜有我国东部的最高峰______山,_________山中的________潭景色迷人。

2.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_______、_______和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台湾岛属______带、_____带气候,温暖湿润。

________平原土地肥沃,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亚热带________。

4.结合P36活动1,台湾的美称很多:台湾盛产大米,最著名的是是“蓬莱米”,所以台湾有“__________”之称;盛产甘蔗,蔗糖的产量很大,并且大量出口,所以有“”之称;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四季鲜果不断,所以有“”之称;森林面积广阔,岛上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樟树是最著名的树种,所以有“”的美誉和“”之称;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盛产海盐,所以有“ _____”之称。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学案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学案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学习目标:(一)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并能准确(二)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三)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四)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五)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六)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七)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与难点台湾省的位置和组成,台湾省的地形特点,台湾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台湾省的自然资源种类,台湾省的经济特点,台湾省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教学建议自学思考题:㈠⒈读“台湾地形”图找到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太平洋、台湾海峡、福建省、北回归线,说出台湾省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以及组成。

⒉读课本第一自然段,说出台湾的民族构成。

⒊读“台湾地形”图和“沿北回归线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说出台湾岛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⒋读课本52页“气候与自然资源”部分完成①、读本部分并结合台湾的地理位置分析说出台湾的气候类型及特点②、说出台湾的主要物产(师补充台湾的诸多美称及物产关系)针对性检测:一、这些知识你记住了吗?1.台湾省的主体是岛,居民以族为主。

岛内为山地。

2. 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3. 为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为台湾最长的河流。

4.台湾的为我国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二、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1.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A.稻米B.蔗糖C.樟脑D.海盐2.台湾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A.东部B.西部C.中部D.北部3.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水力、生物等资源严重不足B.多地震、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C.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D.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三、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这些地理事物你熟悉吗2.读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附近),完成下列要求:①A、B水域及岛域C的名称:A ,B ,C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祖国宝岛 台湾省说课稿 湘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祖国宝岛 台湾省说课稿  湘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某某省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某某省”。

我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本节教材是认识省级区域中的沿海万里行的一部分,教材从某某概况,某某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某某,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习某某首先应该明确其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某某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从教材结构上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某某省的位置、X围,明确某某是我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掌握某某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某某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某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1.某某省的地理位置、X围。

2.某某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本节课的重点是影响某某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

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教材,影响自然资源分布涉及到纬度位置、地形、气候等是多方面的地理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

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

本节课详讲的内容是某某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某某的自然环境特征。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案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案 湘教版

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设计理念和想法: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中,找回自我。

2、教学设计的想法,展示地图、照片、地理图表等资料,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在使用地理图表和资料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自主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通过阅读材料,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进行分析并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让学生在看图中回答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经济发展特色,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阅读地图和设计问题,概括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通过风光照片,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1、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2、台湾的经济发展特点;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述法、合作探究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用图片导入(一)、出示台湾地图;让同学们观看地图。

设问:1、说说台湾的位置?2、台湾岛与台湾省,有什么区别?------点拨----钓鱼岛。

3、通过这幅图,你认为台湾岛(省)以哪种地形为主?4、台湾山脉是什么走向?你是怎么知道吗?(二)、出示沿北回归线台湾地形剖面图1、平原的主要分布区2、东西坡的陡缓和海洋的坡度大小------板块的挤压。

3、台湾岛的河流短小而湍急,对吗?为什么?4、你认为台湾的水能资源丰富吗?说说你的理由?(三)、出示大陆与台湾的有关资料,学生思考回答。

材料A 大约几百万年以前,由于亚欧大陆部分地区下沉,海水倒灌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地区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材料B 台湾,在我国史书上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历史上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895年台湾遭日本侵占,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回归祖国。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九节“东南侨乡”—福建省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九节“东南侨乡”—福建省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

“东南侨乡”——福建省“祖国宝岛”——台湾省主备人:审核:编号:学生姓名:班级:一、学习目标:1、福建省的地理位置。

2、福建省的地形。

3、福建省的气候。

4、福建省的经济。

5、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6、台湾的概况。

7、台湾岛的地形。

8、台湾省的气候。

9、台湾的资源。

10、台湾省的经济。

二、重难点:1、侨乡对促进福建经济发展的作用2、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关系3、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征4、台湾岛的地形特征三、自主学习学生预习并完成:1、福建省的地理位置:东南沿海。

2、福建省的地形:低山、丘陵为主,素有“”之说。

3、福建省的气候:气候。

独特的侨乡优势林业:南方林区,面积居全国首位渔业:广阔的海洋渔场山水4、福建省的经济民俗旅游业:发达特产戏曲工艺品四、合作探究为什么台湾应加强与大陆的联系?五、课堂检测1、福建省西部的____________风景区,兼黄山奇峰去海河桂林山青水秀之特色,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

A、雁荡山B、武夷山C、天目山D、天台山2、我国某地1月份的平均温度为8℃左右,降水量为1000㎜左右,则下列城市最有可能的是()A、北京B、乌鲁木齐C、福州D、徐州3、我国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杯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A、琼州海峡B、朝鲜海峡C、渤海海峡D、台湾海峡4、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A、浙江B、福建C、广东D、海南5、福建的地形以()为主A、低山、丘陵B、平原、盆地C、山地、高原D、平原、丘陵课时作业1、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省区是()A、浙江省B、福建省C、云南省D、贵州省2、我国著名的“侨乡”是()A、湖南、湖北B、广东、广西C、福建、广D、云南、四川3、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要林区,________林面积居全国首位。

A、落叶林B、樟树C、马尾松D、竹4、地处台湾海峡的群岛是()A、舟山群岛B、南沙群岛C、澎湖列岛D、西沙群岛5、关于台湾的描述,正确的是()A、台湾省就是台湾岛B、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C、台湾省北临黄海,南临东海D、台湾省隔台湾海峡与文东相望6、从台湾高雄乘船沿顺时针方向绕台湾一周,依次经过的海峡是()A、台湾海峡、东海、太平洋、南海B、台湾海峡、黄海、东海、太平洋C、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D、琼州海峡、东海、太平洋、南海7、台湾省的地形主要是()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8、台湾山脉的走向是()A、南北走向B、东西走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9、晒盐需要雨水较少的天气,根据气候知识分析,台湾最大的盐场布袋盐场应分布于()A、台湾岛西岸B、台湾岛东岸C、台湾岛北部沿岸D、台湾南岸10、根据台湾省图回答下列问题:(1)海峡:A 海峡,B (海洋),C (群岛), D 岛,河流:E ,山峰:F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2.10“祖国宝岛”——台湾省》学案湘教版【预习目标】:1、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2、掌握台湾省的地形、气候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3、了解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点。

【预习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

【预习任务】
一、概况:读图2—28,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省位于我国,主体是,还包括、、
、、等岛屿。

省内居民以为主,祖籍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

2、台湾省西隔与相望,台湾海峡全部位于上,海底蕴藏有和。

二、地形:
3、是我国第一大岛,岛内约1/3为 2/3为,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和,以为骨干。

平原分布在台湾省,其中面积最大。

4、岛内最长的河流是,全长是千米。

5、完成P52活动题。

三、气候:
6、台湾省大部分属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气候。

每年6-10月常受侵袭。

四、经济:自主学习P52-P53,完成下题:
7、自然资源:
森林宝库:;东方甜岛:;
水能资源:;矿产资源:。

8、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台湾省工业以为主体。

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能源需要,每年又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因此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大。

业发达,现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

9、岛内交通运输。

为最大的机场,海运以、
等港口为中心。

是全省最大的港口。

10、主要城市:
台湾省最大城市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是,也是新兴的基地,是台湾的最大工业区。

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是。

也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

为台湾的著名古迹。

【预习质疑】
感恩达标
一、选择题
1、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回族
B、高山族
C、蒙古族
D、傣族
2、台湾省地形以()为主。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3、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
A、浙江省
B、福建省
C、海南省
D、广东省
4、赤嵌楼是台湾省的著名古迹,它位于()
A、台北
B、台南
C、高雄
D、基隆
5、台湾省有“东方甜岛”之称,其原因是()
A、盛产甜菜
B、盛产甘蔗
C、食品工业发达
D、居民有嗜糖习惯
6、台湾山脉的基本走向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7、钓鱼岛属于我国的()
A、浙江省
B、福建省
C、台湾省
D、
广东省
二、综合题
读台湾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海峡,
B 列岛,
C (湖泊),
D 岛
(2)填出图中数字代有的城市名称:
①,②。

(3)C城东北方的是我国降水量最多
的地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因为处在()
A、板块生长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
C、两大洋板块边界
D、两大陆板块边界
(5)台湾西部是著名的盐场,该处有利于晒盐的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