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
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二篇)

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____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
居民以内地迁来的汉民族为主,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
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
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名。
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是国内第一魅力名镇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侨民之乡。
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走进和顺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泓碧水绕村而过,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今天的和顺生活依然恬静,仍未沾染现代气息。
和顺古镇内依然保有传统的文化和建筑,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镇等遍布古镇,整个古镇也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未曾改变,宛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走进和顺。
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
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
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慨叹――在这极边之地方,居然藏匿着一个如此辉煌的村落,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和顺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四面火山环绕,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涛声阵阵;蜿蜒的大盈江水白练般镶嵌在广袤的稻浪、黄花之间,静谧而又耀眼;一泓绕村碧水,鱼翔浅底,河畔古柳如烟;湿地、龙潭、峡谷,鹭鸶、野鸭、老牛,梅花、茶花、稻花,活现了恬静的世外桃源。
六百余年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和顺,兼收并蓄,成为了中华文明与南亚、西方交融的窗口。
通过几十代和顺人的艰辛努力,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育出了许多文化名人、富商大贾。
和顺古镇导游词(通用19篇)

和顺古镇导游词(通用19篇)和顺古镇篇1和顺古名阳温暾(tun),后来因为有河流顺村而过,更名为“和顺”。
后经一些文人的推敲,借“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定名为“和顺”,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腾冲毗邻缅甸,接近印度,历史上一直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和顺就位于这条“官马大道”的旁边。
所以从明朝以来,和顺到缅甸拓展事业的人日渐增多,并涉足公务翻译、交通向导等职务。
到了近代,和顺还出现了一批远涉重洋,到欧美日留学、谋生的人士,同时也有一批人在港澳台开拓实业,所以,和顺外出谋生、求学、经商者的足迹遍及亚太、欧美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和顺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一万余人,而居住在本乡的人口仅有六千多人。
其中,归侨和侨眷占全乡人口的80%。
因此,和顺成为了云南著名的侨乡。
导游带团软件和顺乡前一马平川,几条小河或绕村而过,或穿流田间,垂柳拂岸,荷花映日,难怪人们在这里总是流连忘返,称誉为“小江南”了。
踏进和顺的青石路,便一脚踏进了百年的时光,据考证古材料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有先民在这得天独厚的小盆地中繁衍生息。
老人们常说,和顺的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
在我们前方荷花池中的鱼洲亭,是乡人为了纪念首任和顺益群中学校长、后任云南大学副校长的寸树声先生而建的,表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亭中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题写的亭名碑。
绕村而过的小河之上有两座石拱桥,形如双虹,故名双虹桥。
桥下鹅鸭戏水,古树横卧,每当春花烂漫、秋月朗朗之时,双虹桥一代便是人们春游、赏月的好地方。
双虹桥畔矗立着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清末,和顺出现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团体“咸新社”,1924年和顺旅缅华侨有组织“崇新会”,创办进步刊物,并在本乡成立“阅书报社”。
1928年“阅书报社”在旅缅华侨和乡人的共同努力下,扩建为图书馆,将馆址移入“咸新社”故址汉景殿。
身居海内外的热心乡人,踊跃投入捐书活动,使馆藏图书不断增加。
20xx年5篇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doc

2019年5篇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和顺镇位于腾冲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现称和顺镇,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0xx 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xx年5篇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一)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的著名桥乡——和顺。
和顺位于腾冲县西南,古名叫阳温登村,因有小河绕村,所以更名为河顺。
又引言云涌吉祥,风吹和顺。
既然,能够获得"中国第一魅力名镇"的称号,那么和顺固然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
首先,和顺毗邻缅甸靠近印度,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南方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印两大文明古国,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穿越和顺。
其次,和顺是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生活在这里的和顺人世代从大山里出国闯荡,以大马帮为连接中印缅的主要交通工具,产生了一批,雄商巨贾,型成了亦商、亦桥、亦农、亦儒的独特生存方式。
因此,这里也成为了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
西方建筑、南亚建筑元素与云南"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古民居恰到好处的融为一体。
而且,他还是南方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侨乡,至今和顺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一万余人,并形成了"海外的和顺"。
这里是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他展现的是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一个"活动的古镇"。
走进和顺之前,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和顺顺河"牌坊。
踏进和顺的青石板路,便一脚踏进了百年的历史的光阴。
大家请看在我们前方荷花池中的亭子它叫雨洲亭,是乡人为纪念首任和顺益群中学校长寸树声先生而建的,体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范文(2篇)

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范文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以西____公里处,始建于明代,因小河绕村而过故名“河顺”,后文人雅士取“士和民顺”之意而更名为“和顺”。
和顺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更是茶马古道重镇、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古镇建筑环山而建,从东到西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宅遍布古镇,镇子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镇内主要景点有:滇缅抗战博物馆、中天寺、弯楼子、刘氏宗祠、艾思奇纪念馆、文昌宫和和顺图书馆。
沿着古镇蜿蜒的巷子,你可以去探访古镇内的老屋、老街和古老的宗祠。
弯楼子民居博物馆能让你打开眼界:建筑还可以是这样的。
怪不得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就专门跑来,在此取景。
寸氏宗祠和翡翠大王故居,让你慨叹古镇建筑的精致。
走累了,可以在刘氏宗祠内的茶馆坐坐,喝一杯用当地龙潭水、栗炭火烹制的茶,唇齿留香。
在和顺图书馆,你还能看到匠人用土法制造宣纸,这可是腾冲三宝之一(腾宣、腾药、腾编),有兴趣可以买一些回去。
走累了肚子饿了,古镇内的各种小吃不仅能够果腹,更能让你回味那段绵长而沧桑的历史。
寸氏豆粉、蔺大妈松花糕都是有着岁月的味道。
或者随便找个饭馆坐下,点一份当地特有的“三滴水”、“头脑”或是“土锅子”,光是吃,就已经让你不虚此行了。
的洗衣亭上晒晒太阳,像当地人一样感受和顺的悠闲吧。
云南和顺古镇的导游词范文(2)云南和顺古镇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云南和顺古镇!我将为大家带领参观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古镇。
请跟随我的脚步,一同领略和顺古镇的风情。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大理州剑川县的南部,南距大理市约62公里,北距丽江市约150公里。
这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镇,据说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和顺古镇周围景色秀丽,山水相依,是大理洱海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理州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小丽江”。
腾冲和顺景点导游词

和顺概况和顺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是著名的侨乡。
和顺位于腾冲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古名叫做“阳温登”村,因有小河绕村而过,遂更名“和顺”。
后人借“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以及“士和民顺”之意,将和顺雅化为“和顺”,此举表现了人们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顺自古以来就是地灵人杰,风光秀丽的地方。
腾冲毗邻缅甸,靠近印度,是连接川、滇、缅、印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
和顺,就在这“官马大道”之旁。
明朝以来,和顺到缅甸开拓事业的人日渐增多,并涉足公务翻译、交通向导等职务。
到了近代,和顺还出现了一批远涉重洋,到欧美日本留学、谋生的人士,同时拥有一批人在港澳台各地开拓事业。
和顺外出谋生、求学、经商、置业者的足迹,遍及亚太、欧美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和顺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一万余人,而居住在本乡的人口仅有六千多人,其中,归侨和侨眷站全乡人口的80%。
因此,和顺成为著名的侨乡。
和顺历史文化悠久,西靠老龟坡,西北面对擂鼓顶,西南临马鞍山,东北依来凤山,迷人的小镇被群山环抱,山峦葱翠。
数万年前,这里曾岩浆涌动;而今已是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了。
极目远眺,和顺乡的民居群落,是建筑艺术的奇葩,从东到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绵延一两公里。
和顺乡前是一马平川,河边依依的杨柳,碧波荡漾的池塘,亭亭玉立的荷花,把侨乡的田园风光装点得更加妩媚。
难怪人们称誉它是“小江南”和“高原水乡”了。
民国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和顺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花木茂盛,古建筑保存较多,和顺古老的民居建筑和淳朴的民风、传统民俗一起历经了600多年风雨,世代文化的积淀和多元文化的熏陶,铸就了边远古镇的风采。
2003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等联合推荐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
2005年和顺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榜首,并夺得唯一的“中国魅力名镇年度大奖”。
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个小镇之一。
和顺导游词

和顺导游词【篇一:和顺景点导游词】和顺景点导游词解说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观游览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的著名侨乡——和顺。
我们是大家今天的导游,我叫虞红艳,大家可以叫我小虞,旁边的这位是我的搭档潘朝芳,大家可以叫她小潘,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他驾驶技术娴熟,大家对行车安全尽管放心,今天由我们一同为大家服务,希望和顺这个世外桃源,能够带给大家美的感受,心灵的归属,祝大家有个美丽而愉快的旅途。
关于他名字的由来,有朋友知道吗?和顺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叫做“阳温登”村,因有小河绕村而过,遂更名“河顺”,后人借“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以及“士和名顺”之意将河顺雅化为和顺,充分的表现了和顺人民对于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顺之所以成为著名的侨乡,和腾冲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腾冲位于云南西部边陲,毗邻缅甸,靠近印度,是连接川、滇、缅、印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和顺,就在这“官马大道”之旁,明朝以来,和顺到缅甸开拓事业的人日渐增多,和顺外出谋生、求学、经商者的足迹遍及亚太、欧美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和顺侨居的华人华侨就有一万多人,而居住在本乡的人口仅有6000多人,其中,归侨和侨眷占全乡的80%,因此,和顺成为了著名的侨乡。
各位朋友,请大家往前看,这就是“和顺顺河”牌坊,穿过牌坊,我们就看到它的背面书写着“仁里”两个字,这是我国著名学者、曾任腾越道的赵藩书写的,说明和顺是仁义道德之乡。
此外,东边双虹桥头的“文治光昌”牌坊和西边双虹桥头的贞节牌坊都可以看出和顺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第一魅力名镇纪念碑各位请看,这是为纪念和顺荣登“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并夺取“中国魅力名镇展示2005年年度大奖”而树立的纪念碑。
和顺获得“中国第一魅力古镇”的称号,有六大独特的魅力,第一,他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南方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印两大文明古国,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穿越和顺。
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通用5篇)

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通用5篇)云南腾冲和顺篇1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
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
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来到了中缅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一个神秘、美丽的和顺古镇便映入你的眼帘。
走进和顺,你就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
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
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慨叹——在这极边之地方,居然藏匿着一个如此辉煌的村落,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走进和顺,你就走进了一幅天人和谐的桃源风景。
四面青山环抱,村前绿水环绕,杨柳含烟,一座座洗衣亭和石拱桥掩映其间,村妇捣衣,鸭鹅戏水,驮铃叮当;堤外荷塘飘香,稻浪泛金波;亭台楼榭与明山秀水相映交辉,雅趣盎然,一派韵味无穷的农家田园牧歌画卷。
如今的和顺古镇,居民依然保留着纯朴和谐、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成为一个现代人梦中的家园。
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篇2旅游特色1、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2、20__年CCTV中国魅力名镇展示活动中,云南腾冲和顺镇以“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侨乡;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六大魅力入围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并荣获唯一的年度大奖。
3、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侨民之乡。
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最佳旅游时间和顺四季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
但春季的和顺风光尤其秀美,金黄的油菜花在徽派建筑的映衬下格外婀娜;夏季高原阳光猛烈,却步并不很热,荷塘的荷花次第开放又是另一番意趣。
2023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

2023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2023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1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是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的著名侨乡,和顺。
和顺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原名“阳温登”村,因有小河绕村而过,后改名为“河顺”,后人借“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将“河顺”雅化为“和顺”。
腾冲接壤缅甸,靠近印度,是“南方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和顺就在这“官马大道”旁。
现在,和顺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一万余人,而居住在本乡的人口仅有六千多人,其中,归侨和侨眷占全乡人口的80%,因此,和顺成为著名的侨乡。
另外,和顺还有六大独特魅力:第一,和顺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连接了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第二,和顺被火山环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三,和顺形成了亦商、亦乔、亦农、亦儒的独特生存方式;第四,和顺是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融窗口;第五,和顺是南方丝绸之路上最大的侨乡;第六,和顺只有六千人居住,展现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一个“活着的古镇”。
各位朋友,进入和顺乡,第一眼看到的是“和顺顺河”牌坊,和顺顺河寓意和顺乡源远流长、兴旺发达。
牌坊的后面有“仁里”两个字,这是著名学者赵藩写的,说明和顺是仁义道德之乡。
请大家跟着我往前走,前面有小河绕村而过,河上有两座形如彩虹的石桥,故名双虹桥。
荷花池中有一亭,叫雨洲亭,是人们为纪念曾任云南大学副校长的寸树声先生而建的,表现了和顺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走过双虹桥,我们便来到了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由清末和顺同盟会员组织的“咸新社”,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民捐书,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迄今藏书七万多册,古籍、珍本一万多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侨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书馆大门上悬挂着一块大匾,写着和顺图书馆,这是由和顺清末举人张砺书写的,二门上的“和顺图书馆”匾,是由胡适书题写的。
前面这栋中西合璧式的两层楼房,就是图书馆的主楼,主楼后就是“藏珍楼”,藏珍楼内有全套《大藏经》、《升庵全集》,近千册“四部丛刊”,和不少古籍、珍本,真不愧“藏珍”二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
腾冲和顺就是腾冲县和顺乡,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
和顺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更是茶马古道重镇、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一: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
居民以内地迁来的汉民族为主,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
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
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名。
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是国内第一魅力名镇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侨民之乡。
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走进和顺仿佛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泓碧水绕村而过,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今天的和顺
生活依然恬静,仍未沾染现代气息。
和顺古镇内依然保有传统的文化和建筑,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镇等遍布古镇,整个古镇也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未曾改变,宛若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走进和顺。
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
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
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慨叹――在这极边之地方,居然藏匿着一个如此辉煌的村落,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和顺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四面火山环绕,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涛声阵阵;蜿蜒的大盈江水白练般镶嵌在广袤的稻浪、黄花之间,静谧而又耀眼;一泓绕村碧水,鱼翔浅底,河畔古柳如烟;湿地、龙潭、峡谷,鹭鸶、野鸭、老牛,梅花、茶花、稻花,活现了恬静的世外桃源。
六百余年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和顺,兼收并蓄,成为了中华文明与南亚、西方交融的窗口。
通过几十代和顺人的艰辛努力,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育出了许多文化名人、富商大贾。
保留下了大量文化艺术价值很高的古民居建筑群。
2005年央视中国魅力名镇评选中和顺以独特的六大魅力――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大马帮驮来的翡翠
之乡; 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侨乡; 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征服了由全国一流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入围全国十大魅力名镇并荣获唯一的年度大奖。
和顺图书馆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
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各地知名人士纷纷题词祝贺。
著名数学家熊庆来题词“民智源泉”,张天放题词“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
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
图书馆的建筑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
拾级而上,依次是大门,中门,花园,然后是图书楼藏珍楼、景山花园等。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内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齐全。
景区内有和顺茶馆,饭馆有和顺人家、水上人家等。
和顺古镇内分布有当地人家开办的客栈,推荐国光民居、总兵府客栈、田园居、顺利朝阳楼民居、老谢车马店、芃安客栈等。
篇二: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以西4公里处,始建于明代,因小河绕村而过故名“河顺”,后文人雅士取“士和民顺”之意而更名为“和顺”。
和顺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更是茶马古道重镇、西南丝绸之路
的必经之地。
古镇建筑环山而建,从东到西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宅遍布古镇,镇子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镇内主要景点有:滇缅抗战博物馆、中天寺、弯楼子、刘氏宗祠、艾思奇纪念馆、文昌宫和和顺图书馆。
沿着古镇蜿蜒的巷子,你可以去探访古镇内的老屋、老街和古老的宗祠。
弯楼子民居博物馆能让你打开眼界:建筑还可以是这样的。
怪不得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就专门跑来,在此取景。
寸氏宗祠和翡翠大王故居,让你慨叹古镇建筑的精致。
走累了,可以在刘氏宗祠内的茶馆坐坐,喝一杯用当地龙潭水、栗炭火烹制的茶,唇齿留香。
在和顺图书馆,你还能看到匠人用土法制造宣纸,这可是腾冲三宝之一(腾宣、腾药、腾编),有兴趣可以买一些回去。
走累了肚子饿了,古镇内的各种小吃不仅能够果腹,更能让你回味那段绵长而沧桑的历史。
寸氏豆粉、蔺大妈松花糕都是有着岁月的味道。
或者随便找个饭馆坐下,点一份当地特有的“三滴水”、“头脑”或是“土锅子”,光是吃,就已经让你不虚此行了。
和顺古镇面积不小景点也不少,想全部看完的话,一日不够。
建议在镇上住宿一晚,不光是有足够的时间观景,还
可以体验古民居改建的客栈。
镇内客栈众多,多以老式民居改造而成,不乏两进甚至三进的大院子,价格也不贵。
找一家中意的客栈,懒懒的睡到自然醒,慢慢溜达到古镇口的小吃摊上吃一碗当地有名的大救驾,之后在河边的洗衣亭上晒晒太阳,像当地人一样感受和顺的悠闲吧。
篇三:云南腾冲和顺导游词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
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
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来到了中缅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县,一个神秘、美丽的和顺古镇便映入你的眼帘。
走进和顺,你就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
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
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慨叹——在这极边之地方,居然藏匿着一个如此辉煌的村落,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走进和顺,你就走进了一幅天人和谐的桃源风景。
四面青山环抱,村前绿水环绕,杨柳含烟,一座座洗衣亭和石拱桥掩映其间,村妇捣衣,鸭鹅戏水,驮铃叮当;堤外荷塘飘
香,稻浪泛金波;亭台楼榭与明山秀水相映交辉,雅趣盎然,一派韵味无穷的农家田园牧歌画卷。
如今的和顺古镇,居民依然保留着纯朴和谐、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成为一个现代人梦中的家园。
旅游特色
1、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顺古镇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源于和顺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2005年CCTV中国魅力名镇展示活动中,云南腾冲和顺镇以“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侨乡;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六大魅力入围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并荣获唯一的年度大奖。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也是著名的侨民之乡。
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不曾改变。
最佳旅游时间
和顺四季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
但春季的和顺风光尤其秀美,金黄的油菜花在徽派建筑的映衬下格外婀娜;夏季高原阳光猛烈,却步并不很热,荷塘的荷花次第开放又是另一番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