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骨骼 (2)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骨骼 (2)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骨骼 (2)教案与反思

1.骨骼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前进学校史爱东【教学目标】1.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通过拼图,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通过观察图片能够推测骨骼作用。

2.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知道人体骨骼是由206块骨头构成;认识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认识骨的结构与特征。

3.学生很愿意学习相关人体骨骼的内容;能够尊重科学事实进行汇报交流;通过本次学习能善待自己骨骼。

【教学重点】认识骨骼概念。

【教学难点】将零散的骨骼概念建立完整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骨骼模型。

学生材料:骨骼拼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提问导入1.请看图片,这是世界第一高楼,阿联酋的迪拜塔(图),高828米,160层啊,老师想问问大家,是什么东西在帮着它支撑而屹立不倒呢?2.学生回答。

3.(看图)对,是钢筋帮着它支撑。

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深入探究,了解骨骼(一)建立骨骼概念1.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你这么善于观察,观察观察我,这么大个,130多斤,站这,你说说是什么在支撑着我站着不倒呢?2.学生回答3.对,是骨头。

我们身体的骨头在哪呢?怎么能看到?4.学生回答5.透过肌肉通过透视原来我们就是一副骨架。

(图)摸摸你们自己的身体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6.学生触摸。

7.你有吗?你有吗?大家都有吗?嗯原来每个人都有这么一副骨架,组成了我们人体的支架,我们把这副骨架称为骨骼!(板书)(二)从作用、成分、个数、组成部分来认识骨骼1.关于这副骨骼你们都想知道点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整理问题类别,分别是:组成部分、名称、个数、作用、成分。

3.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哪些好方法?那我们现在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呢?好现在带着你们的问题去找答案吧。

4.学生开始搜索有用信息。

5.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都找到答案了吗?请同学们说说看。

学生汇报,老师总结板书。

6.同学们刚才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自己检索信息,看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7.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画概念图。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组成员:陈广星郝玉华罗玉芬组长:陈广星单元:第一单元课题:《骨骼》主备人:罗玉芬辅备人:陈广星郝玉华一、教材分析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的特点,了解骨骼的作用。

本课以指导学生了解骨骼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骨骼的作用,呈现出从结构到效能的活动安排。

在介绍结构方面,教材通过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指导学生粗浅认识、了解骨骼。

这三个探究行为便是:摸、拼、看。

在介绍效能方面,教材重在引导学生了解骨骼的三大作用。

整体运用指引观察的方法和肢体运动的感受法,使学生对骨骼的运动作用认识得更加深刻。

二、学情分析1. 对于人体运动,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然而,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能运动,究竟是什么在运动。

2. 学生已知的有:(1)知道自己身体中有骨头。

(2)知道骨头长在不同的部位。

(3)知道骨头能生长。

(4)知道骨头大小不同、长短不同、粗细不同。

(5)知道玩耍时、活动时,如果不小心骨头就会受伤。

3. 学生已有知识中,可能干扰新知识的认知:(1)看见骨骼会尖叫,会害怕。

(2)看见骨骼模型会觉得丑陋。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2. 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3.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 知道骨干里面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能力目标: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1. 能认识到保护骨骼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2. 培养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重点: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难点:拼人体骨骼图五、教学准备:课件、骨骼模型、放大镜、剪刀、硬卡纸、胶棒、学生自备的鸡骨头或猪骨头、石头、锤子六、课时安排:1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上体育课时,老师会带领大家进行一些准备活动,谁来演示一下。

(学生演示)2. 每天,我们除了睡觉,总是在不停地活动,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做这些活动的吗?一部分答案就在你的皮肤下面。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骨骼 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骨骼 教案

第一单元:1-1骨骼教学目标:●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2.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

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10.读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全套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全套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课设计第一单元《骨骼》一.骨骼教课目的:●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比较模型等多种方法认识人体内骨骼的散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好的人体骨骼模型;b5E2RGbCAP●经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构造、研究人体的兴趣;经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p1EanqFDPw教课重难点:●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能够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DXDiTa9E3d教课准备:2.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3.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采集煮熟的、构造比较完好的鸡腿骨,冲洗后以备上课察看之用;另4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察看工具;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有关电教5资料片。

RTCrpUDGiT6课时区分: 两课时7教课过程:8第一课时9一、察看图片,揭露课题10.发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屋的吗?建筑工人为何早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5PCzVD7HxA11.(电子幻灯片出示完工后的大楼)发问:大楼建成了,本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12.讲话:与钢筋框架同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露13课题:骨骼)jLBHrnAILg14.发问:对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二、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51.讲话:骨骼隐蔽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察看,你感觉能够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16.学生沟通方法。

17.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能够感知到些什么?.学生、沟通。

.提:你知道我的身体里有多少骨?你能摸到多少?.部署任:把我浑身的骨分红四部分——、躯干、手臂、大腿。

分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骨。

比一比,看哪个小分得清、摸出得多。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骨骼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骨骼

---------------------------------------------------------------最新资料推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骨骼教学目标:●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 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人体各部分的 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课时划分: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1 / 16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 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教学案例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教学案例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教学案例一、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1课。

就像一栋大楼没有钢筋框架就不能安全地建造一样,如果人体没有骨骼,就会站不起来。

本课紧扣人体的运动,指引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的特点,了解骨骼的三大作用:支撑、保护和运动。

本课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通过组织学生分组看一看、摸一摸、并玩一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

成人的体内共有206块骨头,这些不同部位的骨头有不同的名称,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它们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只需要把全身的骨头按照部位分成四个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大致了解人体骨骼的构成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发现人体骨骼的三大作用:支撑、运动和保护,并在活动中体验人们日常所做的一些活动中有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

第三部分是在学生了解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后,引导他们借助观察研究猪骨的特点,用文字及图片资料认识人的骨骼的结构与作用,意识到骨骼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

二、预期学习结果: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人体骨骼的教学模型、教学课件。

2、分组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拼图、羊骨、放大镜、镊子、小锤子、实验记录单等。

五、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都要预先搭建一个钢筋水泥框架。

(出示图片)2、谈话:与钢筋水泥框架一样,人体内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骨骼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骨骼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骨骼苏教版一. 教学目的1. 可以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 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维护的作用。

4. 知道主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维护的作用。

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进程:㈠摸骨活动:初步了解骨1、出示图片〔一个儿童从高的中央往下跳〕:你以为他这样做风险吗?能够有什么样的结果?〔从儿童生活中的平安教育事例入手,〕2、说话:风险!有能够摔断骨头。

有能够摔断哪里的骨头呢?3、先生回答。

4、在我们的皮肤和肉外面有骨头,自己摸一摸、找一找身体的哪些中央有骨头?细心摸一摸骨头大约是什么样子的?5、先生活动:摸摸自己的骨头。

6、交流:你摸到骨头了吗?它在哪里?你怎样确定是骨头?骨头信息:很硬,长短等外形不一样,头、躯干、四肢局部都有骨头。

7、课件出示手掌图片:再摸一摸、数一数,一个手掌有多少块骨?8、先生活动:摸手掌9、课件〔X光手掌图片〕:一个手掌有27块骨,人体共有206块骨。

㈡拼骨活动:初步了解骨骼1、说话:经过摸骨活动,我们大致了解了藏在我们身体里的骨共有206块,骨衔接在一同,组成了人体的骨骼。

2、推送资源:你能入手拼一拼各局部骨,构成人体骨骼吗?3、先生活动:拼骨,并上传拼图效果。

4、交流:〔展现拼骨结果〕㈢看骨活动:深入了解骨骼1、提问:关于人体骨骼,你还有什么效果?2、引见骨骼系统图集APP:迷信、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对人体停止了深化研讨,并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制造了骨骼系统软件。

3、课件:引见APP的启动与基本操作。

4、自主学习义务:⑴阅读骨骼系统,对照一下,反省自己拼的骨骼正确吗?⑵重点选择1—2个自己感兴味的效果,应用骨骼系统软件展开研讨,并及时记载。

研讨建议:①骨的样子有哪些?②你以为骨骼有什么作用?③应用软件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研讨一下自己感兴味的骨头。

5、先生活动:应用骨骼APP自主探求。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骨骼》这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构成、类型和功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骨骼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骨骼结构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对骨骼知识的系统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骨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

2.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骨骼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

2.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骨骼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骨骼模型或图片。

3.小组合作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骨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骨折的图片,让学生思考骨折与骨骼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介绍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

同时,结合骨骼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骨骼。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彼此的骨骼结构。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简要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骨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与骨骼相关的疾病和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例如,介绍骨折的预防措施、如何保持骨骼健康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以及骨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骨骼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2.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3.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4.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5.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
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人体骨骼的教学模型。

学生材料:每组人体骨骼拼图若干、羊骨1根、放大镜1个、镊子1个、小锤子1个、实验记录单若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图片,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都要预先搭建一个钢筋水泥框架。

(出示图片)
2.谈话:与钢筋水泥框架一样,人体内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
3.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4.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里面,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3.提问: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实践活动,并汇报交流。

5.对照课件骨骼图,介绍骨人体骨骼的构成,学生相应找出自身骨头位置。

小结: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6.游戏: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谈话:认识了人体骨骼的构成,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拼图游戏,出示游戏规则:①②③)
7.学生展示成果,进行活动评价。

三、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
1.谈话:你认为人体的骨骼都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讲解:(1)谈话:人能跑能跳靠什么?这说明骨骼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运动)骨骼最大的作用就是运动,说说我们的模特摆出的动作都有哪些骨头参与了运动?
(2)谈话: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如果没有骨骼,我们又会怎样呢?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具有支撑作用;(板书:支撑)
(3)谈话:胸骨、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里面装着重要的心肺、肝脏等,骨骼具有什么作用?(板书:保护)像它们这样保护内脏器官的人体骨头还有哪些?(颅骨保护着脑髓等一些器官;盆骨等保护和支持着大肠、小肠以及一些其他器官)
4.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等多种作用。

5.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6.安全教育。

四、实验探究骨头的特点
1.谈话:我们研究了骨骼的构成和作用,一定更想知道自己的骨头长什么样儿吗?但是我们无法把自己剖开进行观察,老师找来了一些猪骨,我们可以借助探究猪骨的结构来间接了解一下自己骨头的特点。

2.探究羊骨的特点:
(1)(出示实验记录单)谈话:科学探究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实验方法,当然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很强,会想到比老师更好的方法,可以填在空白处5。

(2)教师相机演示。

(3)友情提示:实验时戴上一次性手套,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注意实验器械的安全使用;记录员及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完后把手套放进废纸篓,并整理好桌面材料。

(4)学生交流汇报:说说羊骨是什么样子的?
3.讲解人体骨头的特点:和羊骨一样,人的骨头也是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骨头中间也有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五、巩固拓展,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
1.摸一摸耳朵,你感觉到了什么?(耳朵上有软骨)
2.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

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多媒体介绍)。

六、课外拓展
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使骨骼长得粗壮坚实,身材高挑吗?课后查找一些资料。

【板书设计】
1.骨骼
成人206块
构成:头骨、躯干骨、四肢骨(手臂、腿脚)
作用:运动支撑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