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试卷-2006A

合集下载

06级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双语)试卷A

06级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双语)试卷A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级《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考核试卷试卷 A (A/B/C)考试方式闭卷(闭卷/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计 10 分)1.网络协议的关键要素不包括( A )。

A. 语言B. 语法C. 语义D. 同步2.计算机网络拓朴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 A )。

A. 网络结构B. 网络层次C. 网络协议D. 网络模型3.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D )A. 内存中B. 高速缓冲区中C. 硬盘上D. 网卡上4.在考虑交换机和集线器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 集线器端口可进行Vlan配置B. 集线器实际上是一个多端口中继器C. 交换机不会进行广播D. 使用交换机会增加网络冲突域的范围5.使用( B )来连接以太网交换机之间的以太网端口。

A. 并口线B. 交叉线C. 直通线D. 串口线6.IEEE802.11标准为提高信道利用率,采用了( A )介质访问机制。

A. CSMA/CAB. CSMA/CDC. CSMAD. 时隙ALOHA7.DHCP协议的用途是( D)A. 域名解析B. 数据加密传输C. 传输网页D. 获取主机配置8.PPP是( B )层的协议。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运输层9.在TCP/IP体系结构中,TCP连接的建立采用( C )机制。

A. 慢启动B. 协商C. 三次握手D. 滑动窗口10.TCP和UDP协议使用了16bit来表示端口号,其中用于最常用的应用程序的端口号称为熟知端口号,其数值范围是( C )。

A. 0~127B. 0~255C. 0~1023D. 0~6553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总计 20 分)1.按照所覆盖的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可分为___WAN_____网、___MAN_____网、____LAN____网和___PAN_____网。

计算机网络 试题及部分答案 2006

计算机网络 试题及部分答案 2006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部分答案2006-2007 (填空题、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以( D )为目的的复合系统。

A 信息交换B 资源共享C 协同工作D A、B和C2.( B )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A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会话层 D传输层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模拟数据只能用模拟信号表示B 数字数据既能用模拟信号也能用数字信号表示C数字数据只能用数字信号表示D 数字信号不能用于表示模拟数据4.多路复用器的作用是( C )A执行数/模和模/数转换B 减少主机的通信处理负荷C 结合来自多条线路的数据传输D 执行串行/并行转换5.下列对基带信号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 信号以其原始状态传输B 要对信道上的频率范围进行划分C 可以通过同一个信道传输多重信号D 有两个不同的状态6.首尾标志的帧同步方法采用(C)来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

A 字节计数B 字符填充C 比特填充 D违规编码7.下列不属于检错码的是(D)A奇偶校验码 B 定比码 C CRC码 D海明码8.下列哪一项最好地描述了循环冗余校验的特征(B)A 逐个地检查每个字符B 查出99%以上的差错C 查不出有偶数个位出错的差错D 不如纵向冗余检查可靠9.下列关于产生拥塞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B)A 路由器的缓冲区不够不会导致拥塞B 通信线路带宽不够可能导致拥塞C 处理器速度慢不会导致拥塞D 所有通信线路和处理器都采用同样速度就不会出现拥塞问题10.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基本思想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利用到扩散法,这个问题是(C)A 测量各邻居节点延迟或开销B 组装链路状态分组C 发布链路状态分组D 计算新路由11.下列关于拥塞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 从控制论的角度看,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分为两类:开环和闭环B 拥塞控制不仅仅是网络层独有的问题,在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的设计中都需要考虑拥塞控制问题C 单一的拥塞控制策略就能完全解决拥塞问题,不过在网络中常常是多个拥塞控制机制一起协同来进行控制D 网络所采用的许多策略对拥塞控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一个拥塞控制机制在某个网络中运行良好,移到另一个网络就不一定合适12.IEEE 802.3是为采用( A )CSMA/CD协议的基带总线局域网制订的标准。

06级计算机信息网络试卷A答案

06级计算机信息网络试卷A答案

06级计算机信息⽹络试卷A答案考试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专⽤纸A( √)B( )卷08 / 09 学年第⼆学期课程计算机信息⽹络班级通信、信息06 闭卷姓名陈湘国、赵欣⼀、填空题(每空1分)1、客户机2、存储转发3、6134、URL5、虚电路号⽬标地址6、主机和路由器的接⼝7、5588、最长前缀匹配原则9、⽹卡⼆、选择题(每题1分)三、简答题(50分)1、服务器、路由器、以太⽹交换机、三层交换机、集线器分别⼯作在Internet协议栈中的哪个层次?(5分)答:服务器:应⽤层;路由器:⽹络层;以太⽹交换机:链路层;三层交换机:⽹络层;集线器:物理层。

2、简述现代⽹络应⽤程序使⽤的三种主流体系结构各⾃的特点,并说明即时讯息采⽤的何种体系结构。

(13分)答:现代⽹络应⽤程序使⽤的三种主流体系结构是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P2P体系结构、客户机/服务器和P2P混合的体系结构。

(1’)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服务器总是开机,服务来⾃于客户机的请求,且服务器具有固定、周知的地址;(3’)P2P体系结构:任意⼀对主机(对等⽅)可直接相互通信,不通过服务器;(3’)客户机/服务器和P2P混合的体系结构:结合了客户机/服务器和P2P两种体系结构的特点。

(3’)即时讯息在发起⽅登陆,联系⼀个集中的服务器来定位接受⽅的地址时,采⽤的客户机/服务器的体系结构;然后,两⽅在通信会话期间,直接在两者间通信信息,不通过集中的服务器,这时采⽤的是P2P混合的体系结构。

所以即时讯息采⽤的是客户机/服务器和P2P混合的体系结构。

(3’)3、某链路的速率为1Gbps,传播时延为20ms,包长度为1KByte,如果采⽤停等协议,请计算链路的利⽤率。

如果使⽤Go-Back-N协议,并希望在理想状态下将利⽤率提⾼到100%,⽤于标识数据包的序号的长度⾄少要多少bit。

(10分)答:L/1/180.02% RTT+L/401/1408R KByte Gbps sR ms KByte Gbps ms sµµ====++利⽤率(4’),如果要提⾼到100%,需要窗⼝⼤⼩为:5000,(2’)因为要求:215000N-≥(2’),因此序号的长度⾄少为13bit(2’)。

(完整版)河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试卷

(完整版)河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试卷

河南理工大学 2005-2006 学年第二学期《计算机网络》试卷(A卷)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 8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IPv6的地址长度为[ ]A. 48位 B。

64位 C. 96位 D。

128位2、采用有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设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

2n—1 B. 2n-1 C. 2n D. 2n3、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7,在发送过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 ]A。

2个帧 B。

4个帧 C. 6个帧 D。

8个帧4、DNS完成的映射变换是[ ]A. 域名地址与IP地址 B。

物理地址到IP地址C。

IP地址到物理地址 D. 主机名字到IP地址5、对于带宽为6MHz的带通信道,若用16种不同的状态来表示数据,在不考虑热噪声的情况下,该信道每秒最多能传送的位数为[ ]A。

12×106 B。

24×106 C。

48×106 D。

96×1066、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的方法叫做[ ]A. AM B、FM C、PM C、正交调制7、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列不属于三网之一的是[ ]A. 传统电信网B. 计算机网(主要指互联网)C。

有线电视网 D. 卫星通信网8、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基础是[ ]A. 双绞线技术 B。

光纤技术 C。

冲突检测技术 D。

局域网交换技术9、ARP请求服务采用的发送方式是 [ ]A. 单播 B。

多播 C. 广播 D. 任播10、指出下面的IP地址中,哪个是C类地址[]A. 127。

19。

0.23B. 193。

0.25。

37C. 225。

21。

0.11D. 170。

06级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双语)试卷A参考答案

06级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双语)试卷A参考答案

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级《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考核试卷参考答案试卷 A (A/B/C)考试方式闭卷(闭卷/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计 20 分)1. A2. A3. D4. B5. B6. A7. D8. B9. C 10.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空 1 分,总计 30 分)1. WAN、MAN、LAN、HAN或PAN2. 传播3. 100、10Mbps、基带传输、双绞线4. 交换机端口、网卡(或主机)5. 广播、端口、MAC地址、网络层协议6. 隐藏终端、RTS/CTS7. IP地址、端口、套接字(Socket)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总计分30分)1.应用层:定义用户需要的各种网络应用的信息交互协议。

表示层:定义两个端系统之间交换的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时的格式会话层: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端系统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其交互(会话)传输层: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端系统之间传送以报文为单位的数据网络层:在计算机网络中两台主机之间传送以分组或包为单位的数据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物理层:为两个相邻节点提供一个物理连接,将信息以比特流方式在通信线路上传送。

每一层的名称各0.5分,基本功能各0.5分2. 答:There are ten 4000 Hz signals. We need nine guard bands to avoid any interference.The minimum bandwidth required is 4000 ⋅ 10 + 400 ⋅9 =43,600 Hz. (按计算步骤给分和扣分,每个步骤1分)3. 答:The upstream bandwidth is 37 MHz.Using QPSK with 2 bits/Hz, we get 74Mbps upstream.//4进制的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is 200 MHz.Using QAM-64, this is 1200 Mbps.//64进制(每个步骤1分)4.答:The output is 011110111110011111010.(2分)5. 答:LH LH LH HL HL HL LH HL LH HL6. 答:Let t = 0 denote the start of transmission. At t = 1 msec, the first frame has beenfully transmitted. At t = 271 msec, the first frame has fully arrived. At t = 272 msec, theframe acknowledging the first one has been fully sent. At t = 542 msec, the 得分得分得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物理层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acknowledgement-bearing frame has fully arrived. Thus, the cycle is 542 msec. A total of kframes are sent in 542 msec, for an efficiency of k/542. Hence(a) k = 1, efficiency = 1/542 = 0.18%(b) k = 7, efficiency = 7/542 = 1.29%(c) k = 4, efficiency = 4/542 = 0.74%(每小题2分)7. 答:For a 1-km cable, the one-way propagation time is 5 μsec, so 2τ = 10 μsec. To makeCSMA/CD work, it must be impossible to transmit an entire frame in this interval. At 1Gbps, all frames shorter than 10,000 bits can be completely transmitted in under 10 μsec,so the minimum frame is 10,000 bits or 1250 bytes. (按计算步骤给分和扣分,每个步骤1分)8.答:直通方式:接收到目的地址后立刻查询转发表进行转发。

2006-2008学年第二学期试题及答案A

2006-2008学年第二学期试题及答案A

计算机科学系2006-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2005级计算机软件/网络专业(1、2、班)《计算机网络》期末试卷(A )答案1 . 协议:不同系统同层通信实体所遵守的通信约定 2. 路由器:一种网络分组转发设备,它主要完成网络分组的寻径,它 工作于网络层。

3.默认网关(默认路由):为了减小路由表的表项,在路由表的最 后设置一项称之为默认路由的转发出口,路由器转发分组时,如果 在路由表中找不到匹配的项就将分组从之为默认路由的出口转发出 去。

—— 信——的保密性:信息只有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流向低级别的主体和客体,未被授权的用户和程序无法获得信息的内容的性质。

5. 信息的完整性:信息不会被非授权修改及信息在存取过程和传输过程保持一致性。

2、ISO/OSI 参考模型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会话层、传输层、 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3、 网络安全环境由3个重要部分组成,它们是 法律、技术和管理。

4、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包括:1、物理安全;2、逻辑安全;两个方面,其 中逻辑安全又包括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方面。

——局域网中将OSI 模型的第二层映射为 MAC 子层和LLC 子层。

—地址是逻辑地址,IPv4由4字节组成,分为网络ID 和主机ID 两部分, IPv6中使用128位作为IP 地址。

解释名词和概念:(10分,每小题2分)得分评分人填空题: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分为通信子网和(25分,每空1分)7、 传输层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用的是三次握手算法。

8、 URL 的中文意思是统一资源定位器。

9、 在网络的层次化设计中从逻辑上, 大型网络可分为(核心层)、(分布层) 和接入层。

10、 在交换机配置中,进入特权模式的命令是enable ,显示虚拟网络配----------- 置信息—命令是 show vlan 、显示接口配置信息的命令是 show int o 装11、 在OSI ISO/IEC 7498-4文档中定义了网络管理最基本的 5大功能 是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05-06A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考试05-06A

☆☆密封线《计算机网络》试题A卷第1 页共9 页卷 第 2 页 共 9 页二、名词解释(每题4 分 共计20分)1、通信协议:2、存储转发交换:3、CSMA/CD :4、数字签名:5、第三层交换:☆☆密封线《计算机网络》试题A卷第3 页共9 页《计算机网络》试题A 卷 第 4 页 共 9 页内 不 要 答 题 ☆三、选择(每题1 分 共计16 分) 1、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的集合。

A 、局域网系统B 、多协议路由器C 、操作系统D 、自治计算机 2、电信行业一般认为骨干旷代网络的传输速率达到——————。

A 、10MB/S B 、100MB/S C 、2GB/S D 、10GB/S 3、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络和————。

A 、 Internet 技术B 、接入网技术C 、 局域网技术D 、分组交换技术 4、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的方法叫做——————。

A 、绝对调相 B 、振幅键控 C 、相对调相 D 、移频键控 5、利用载波信号频率不同来实现点路复用的方法有————。

A 、频分多路复用B 、数据报C 、时分多路复用D 、码分多路复用 6、在ATM 技术中,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元,其长度为—————。

A 、43B B 、5B C 、48B D 、53B 7、数据报方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有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B 、在每次数据传输前必须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C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节点是有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D 、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8、在下列有关曼切斯特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曼切斯特编码不是自含时钟的数字数据编码; B 、曼切斯特编码实际上就是差分曼切斯特编码; C 、曼切斯特编码亲厚的比特率相差两倍; D 、曼切斯特编码并没有完全消除支流分量;9、0比特插入/删除方法规定:在两个标志字符F 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查出连续的---个1,不管他后面的比特位是0或1 ,都增加1个0。

计算机网络06届试题+部分答案

计算机网络06届试题+部分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1.TCP协议为保证连接建立的可靠,采用了( B )的技术来建立可靠的连接,采用( C )来结束TCP连接。

A、二次握手B、三次握手C、四次握手D、五次握手2.TCP端口号区分上层应用,端口号小于( C )的定义为熟知端口,其他为一般端口。

A、128B、256C、1024D、40963.在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中,( B )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帧。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4.客户端使用( A )从服务器接受邮件A、POP3B、SMTPC、TELNETD、FTP5.在下面的顶级域名中,( A )表示商业机构。

A、COMB、GOVC、MILD、NET6.DNS的重要功能是( B )。

A、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B、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C、自动获取IP地址D、自动获取域名7.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 D )A、网关B、路由器C、以太网交换机D、转发器8.令牌环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由( C )描述。

A、IEEE802.3B、IEEE802.4C、IEEE802.5D、IEEE802.69.B类地址中用( C )位来标识网络中的一台主机。

A、8B、14C、16D、2410.下列技术中( A )可用于提高带宽利用率。

A、滑动窗口技术B、三次握手技术C、选择性重发技术D、确认重发技术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TCP/IP协议栈中传输层的协议有(AC )。

A、TCPB、ICMPC、UDPD、IP2.为了满足子网寻径的需要,路由表中应包含的数据项有(ACD )。

A、子网掩码B、源地址C、目的网络地址D、下一跳地址3.路由器作为网络互连设备,必须具备以下哪些特点(BCD )。

A、支持路由协议B、至少有一个备份口C、至少支持两个网络接口D、具有存储、转发和寻径功能4.国际上负责分配IP地址的专业组织划分了几个网段作为私有网段,可以供人们在私有网络上自由分配使用,以下属于私有地址的网段是(A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邮电大学 2005/2006 学年第 2 学期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用户资源子网所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通信接口包括4个基本特性,分别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3.Hub组建的局域网中的物理拓扑结构为星型,而逻辑上则是总线结构,为双绞线提供的接口为RJ-45 水晶头。

4.以OSI参考模型做参照,HUB工作在物理层,普通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5.因特网中网络服务器的工作方式有循环方式和并发方式。

6.PING应用程序是使用ICMP 协议的回送请求和响应报文实现的。

7.在FTP应用中,需要建立两个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8.在ISO/IEC7498-4文件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5个基本功能,分别是: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

二、选择(20分,每题1分)1-5 B C A B D 6-10 D B B B B 11-15 C B D A A 16-20 C D C C C三、判断(10分,每题1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二、选择(20分,每题1分)1.用户A与用户B通过卫星链路通信时,假设传播延迟为200ms,数据速率是50Kb/s,帧长5000bit,若采用停止-等待流量控制协议通信(不计帧头、帧尾和响应帧的开销),则最大链路利用率为。

A. 0.25B. 0.2C. 0.333D. 0.52.若采用连续ARQ协议通信,采用3位比特对窗口编码,则最大发送窗口可以达到。

A. 3B. 4C. 7D. 83.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是一种协议。

A.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控制 B.面向字节数的异步链路控制C.面向字符的同步链路控制 D.面向比特的异步链路控制4.运输层要实现可靠的数据通信,应采用的协议是。

A. UDPB. TCPC. SMTPD. FTP5.关于RIP路由协议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 B.是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C.只适合小型互联网D.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6.关于路由协议RIP和OSPF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OSPF协议中,和相邻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中完整的路由表B.RIP协议中,和相邻路由器交换的信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邻接状态C.OSPF和相邻路由器交换的信息的方式是洪泛法,路由器信息放在UDP中传送D.RIP协议规定一条端到端路径上路由器的最大个数为157.一个总线式以太网中两个站之间的最长距离为1公里,传播速度为2×105km/s,最不利的站点需要经过多长时间才检测到冲突。

A. 5 us B.10 us C.20 us D.任意8.设以太网发送数据的速率为10Mbps,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时,时钟频率为MHz。

A.10 B.20 C.30 D.可变的9.因特网中路由器内路由选择表的大小仅取决于。

A. 因特网中主机数目B. 因特网中网络数目C. 因特网中B类网的数目D. 因特网中C类网中的主机数目10.给定的IP地址为192.55.12.12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40,那么子网号和主机号分别是。

A.0.0.0.112,0.0.12.8 B.0.0.0.112,0.0.0.8C.0.0.12.120 ,0.0.0.120 D.0.0.12.0,0.0.0.12711.如果主机地址的头十位用于子网,那么184.231.138.239的子网屏蔽码是。

A.255.255.192.0 B.255.255.224.0C.255.255.255.192D.255.255.255.22412.如果子网屏蔽码是255.255.192.0,那么下面主机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与主机129.23.144.16通信。

A.129.23.191.21 B.129.23.127.222C.129.23.130.33 D.129.23.148.12713.设Gi和Gj是两个相邻路由器,若在它们之间利用RIP协议交换路径信息,图1(a)是Gi的路由表,图1(b)是Gi收到Gj广播的V-D报文。

请回答下列问题。

当Gi收到Gj 广播的距离向量V-D报文后,进行路由表更新,则更新后的Gi路由表表项有个。

A.9 B.8 C.7 D.6目的地距离路径目的地距离10.0.0.0 0 直接10.0.0.0 530.0.0.0 7 Gn 30.0.0.0 440.0.0.0 3 Gj 40.0.0.0 245.0.0.0 4 Gj 45.0.0.0 3180.1.0.0 5 Gj 180.1.0.0 6190.3.0.0 10 Gm图1 路由器间的路由表处理199.4.6.0 8 Gj(a)Gi的路由表(b)Gj广播的V-D报文14.一般情况下,使用OSPF的路由器交换链路状态信息。

A.链路状态改变时B.每30秒C.每60秒D.连接的距离改变时15.因特网的TCP/IP的可靠传输服务特征为:面向数据流,。

A. 全双工的虚电路连接,有缓冲传输,无结构的数据流B. 全双工的虚电路连接,无缓冲传输,有结构的数据流C. 半双工的虚电路连接,有缓冲传输,无结构的数据流D. 半双工的虚电路连接,无缓冲传输,有结构的数据流16.TCP使用机制来建立连接。

A.一次握手B.两次握手C.三次握手D.四次握手17.在TCP报文的报头码位字段,用于发方字节流结束。

A. RSTB. ACKC. URGD. FIN18.在IP协议数据报报头中,TTL表示。

A.步长B.源-目的距离C.生存期D.数据报长度19.TCP中使用作为本报文段的序号。

A.数据段偏移量B.数据段长度C.数据段第一字节序号D.数据段最后一字节序号20.关于IP协议正确的叙述是。

A. IP协议可以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服务B. IP协议可以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C. IP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网络服务D. 所有的网络都使用了IP协议三、判断(10分,每题1分, 正确的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1.(T )2. ( F )3.(T )4. ( F )5.( F )6.(T )7. ( F )8.( F )9.( F )10.(T )1.因特网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族的分组交换网。

()2.噪声使传输链路上出错,即一个0变成1或一个1变成0,这种差错发生在OSI的数据链路层。

()3.在使用CSMA/CD机制的局域网中,数据传送时延具有不确定性。

()4.TCP考虑网络的处理能力,要求发送窗口= max{接收方通告窗口,拥塞窗口}。

()5.IP地址子网掩码用于说明网络地址类型。

()6.地址转换协议(ARP)用于将一个目的地IP地址映射到相应的网卡物理地址。

()7.IPv6(16字节)地址表示方法:每2个字节为一组,共分8组,每组采用16进制表示,组与组之间用“.”隔开。

()8.非对称密钥密码系统中具有两个密钥K,K’。

每个通信方在进行保密通信时,必须保存好密钥K,K’。

()9.BGP协议是一种域内路由协议。

()10.从IPv4到IPv6过渡方案,可以采用双协议栈或隧道技术。

()四、名词解释(20分,4题,每题5分)1.数据电路和数据链路,数据电路:在线路或信道两端加上信号变换设备(如Modem)之后所形成的二进制比特流通路。

即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加DCE组成。

(2分)数据链路:在数据电路已建立的基础上,在链路协议的控制下,使通信双方可开始传输数据的终端设备与传输线路的组合体。

(3分)2.自治系统因特网将整个互联网划分为许多较小的自治系统AS。

(1分)一个自治系统是一个互联网,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自治系统有权自主地决定在本系统内应采用何种路由选择协议。

(2分)一个自治系统内的所有网络都属于一个行政单位(例如,一个公司,一所大学,政府的一个部门,等等)来管辖。

(1分)一个自治系统的所有路由器在本自治系统内都必须是连通的。

(1分)3.超网一个CIDR 地址块可以表示很多地址,这种地址的聚合常称为路由聚合,它使得路由表中的一个项目可以表示很多个(例如上千个)原来传统分类地址的路由。

路由聚合也称为构成超网(supernetting)。

(4分)路由聚合有利于减少路由器之间的路由选择信息的交换,从而提高整个因特网的性能。

(1分)4.争用期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2 称为争用期。

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5分)五、问答和计算(30分,5题,每题6分)1.简述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功能,并画图表示TCP/IP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中各层次的对应关系。

A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B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服务:(1)数据链路连接的建立和释放(2)数据链路数据单元Þ帧、信元(3)数据链路连接的分链(多链路)(4)定界、同步、流控、差错控制C网络层功能(1)建立/拆除网络连接(2)路径选择和中继(3)网络连接多路复用(4)分段和组块(5)传输和流控、阻塞控制(6)加速数据传递(7)复位(8)差错检测和恢复(9)网络服务选择D传输层功能(1)传输地址<->网络地址(2)多路复用/ 分割(3)传输连接的建立与释放(面向连接)(4)分段与重组(5)组块与分块E会话层提供一个面向用户的连接服务,给合作的会话用户之间的对话和活动提供组织和同步所必须的手段,以便对数据的传送提供控制和管理。

F表示层(1)数据语法转换;(2)数据语法的表示;(3)为应用用户提供执行会话服务原语;(4)表示连接管理;(5)管理当前所需的数据结构集;(6)数据加密/解密,数据压缩/恢复。

G应用层作为用户进程使用OSI功能的唯一窗口(4分)OSI与TCP/IP层次对应关系。

(2分)2.简述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在发送的数据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位,并进行某种变换,使它们和原来相互独立的数据码元之间具有某种约束关系。

在接收端检测接收的数据码元和监督码元的约束关系,如果这种约束关系被破坏,则接收端就可以发现传输中的错误,甚至纠正错误。

(6分)3.试述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CSMA/CD的原理CSMA/CD 的冲突处理方法是发现冲突的发送站点向全网发送一个加强冲突的噪声帧后停止发送;等待一个随机长的时间后重新进入侦听过程。

例: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

(6分)4.一个二进制数字信号经信噪比为20dB的4kHz带宽信道传送,其数据速率不会超过多少?S/N=100根据仙农定理,C=Wlog2(1+S/N) =4000×6.66=26.64 (kbit/s)5.在202.119.240.0网络中划分子网,如果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则在此网络中最多可以划分多少子网?每个子网最多可以有多少主机地址?子网掩码最后一个字节224 即11100000子网数为:23-2 = 6每个子网最多可以有的主机地址数为:25-2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