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Word文档(3)
(完整word版)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观察范围》教学设计案例《观察范围》教学设计 .名称科数学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提供者刘有玲目课一课时时一、教材内容分析《观察范围》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课,教材创设了猴子观察到的桃子的范围,电灯下的影子,汽车由远及近行驶时,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等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情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涵着数学,本节课的内容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同时,教材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并伴随学生的推理、想象、交流、创造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六年级学生( 11—12 岁)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即观察范围的变化站的高看得远,看得范围大;站的低看得近,看得范围小。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模拟等活动中体会到将眼睛、视线与观察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感受到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让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新课程提出来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案设计Word模板

教案设计Word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的XX知识和XX能力,能够理解并参与课程中的各项活动。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设计为45分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导入新课:5分钟2. 新知讲授:20分钟3. 合作探究:15分钟4. 巩固练习:10分钟5. 拓展延伸:5分钟四、授课教师由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XX学科教师授课。
五、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XX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2)培养学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XX技能,如XX、XX和XX。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2)运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 教学重点(1)XX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2)XX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3)学生XX技能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XX知识中的难点内容,如XX、XX等;(2)学生XX技能的掌握和提高;(3)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通过提出与课程相关的生活实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2、新知讲授(20分钟)(1)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详细阐述本节课的知识点。
(2)针对重点、难点内容,教师可适当重复、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WORD教案【优秀4篇】

WORD教案【优秀4篇】WORD教案篇一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unit 1 try not to translate every word重点单词1.tr_nslate v. 翻译2.translat__n n. 翻译3.c_rrect v. 改正;纠正adj. 正确的;对的4.ma_ch v. 将……配对5.n_mber v. 给……标号码n.数字;号码6.r_peat v. 重复7.pron_nciation n. 语音;发音8.spe_ling n. 拼写9.adv_ce n. 建议10.m_stake n. 错误11._lse adjamp;adv. 其他12.radi_ n. 收音机_ge n. 信息;信14._ach pron. 各个;每个15.n_tebook n.笔记本(1)你还学过那些象advice这类不可数名词?(2)总结translate的用法重点短语1.write ______ 记下2.each ______ 互相3.next ______ 相邻4.make ______ 出错5.why ______ ______ do sth. 为什么不做某事想一想关于make的短语经典句型1.you ______ speak english ______ class.课上你应说英语。
2.that is ______ ______ ______ .那是个好主意。
3.what ______? 还有什么?4.do you have ______ ______ ______? 你有笔友吗?想一想should构成的句式结构及用法。
课堂练习i. 补全单词。
1. i need to t ______ it into english.2. can i take a m______ for john?3. could you r______ the question?4.my telephone n______ is 929-32.5.i should ask the teacher for her a______ .答案:1. translate 2. message 3. repeat 4. number 5. adviceii.从方框中选择恰当的短语完成下列各句。
【word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9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9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
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火烧云》教学设计思路《火烧云》是一篇状物物抒情散文,主要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人们看到火烧云时欣喜的心情。
全文描写细致动人,情趣横生,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熏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上乘之作。
教案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3)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执教王维凤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小雨沙沙》),导入今天我们就学习《秋天的雨》。
2.齐读课题。
(板书:秋天的雨)3.检查预习:(1)轻声。
(2)多音字。
(3)“爽”的书写顺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组自由朗读,思考: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 整合一首小诗,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感悟“五彩缤纷”。
(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2)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指导朗读。
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
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
)(5)美读全段。
3.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
(板书:藏着气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4.表演朗读。
教学设计模板word版

教学设计模板word版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的XX知识和XX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授课时间本节课共计XX分钟,其中教学活动、学生互动和练习各部分时间安排合理,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授课教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XX老师进行授课。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XX技能;(3)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质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XX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2)XX技能的训练与提高;(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2、教学难点(1)XX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2)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的灵活运用;(3)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
后续部分内容(七至十二)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本教案模板旨在提供一种详细且复杂的教学设计框架,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人入胜的问题、案例、故事或多媒体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 提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好铺垫。
- 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结合PPT、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对新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洗臭袜子的波波熊》Microsoft Word 文档 (3)

生活中,你的好朋友有坏习惯,你该怎么办?
结束环节
5.结束语:
你每天晚上换袜子、洗袜子吗?对,要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咱们一起去洗袜子吧!
袜子、一只脸盆,学习洗袜子。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幼儿晒袜子,并进行讲评,让幼儿自己说说哪几双袜子洗得最干净。
教学过程
开始环节
1.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和大家分享一个好听的故事,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穿袜子吗?我们为什么要穿袜子?故事里的主人公波波熊,也觉着穿袜子又舒服又漂亮。
基本环节
2.教师借助课件分层讲述故事,幼儿专心倾听,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A.第一张PPT提问:
波波熊的袜子怎么样?(很多)它每天都会换一双袜子。
1.感受互帮互助的友情,懂得共同进步的道理。
2.知道生活中每天要换洗袜子,了解洗袜子的步骤,养成
劳动的良好习惯。
3.积极参与讲述活动,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做一个勤劳、爱清洁的孩子
难点
懂得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一双袜子,六盆倒好洗衣液的水
基本信息
教学名称
《洗臭袜子的波波熊》
教学班级
中班
作者及工作单位
周小娟大汶河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主要领域
语言
教学设计背景
生活中家长总是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幼儿的双手在自我服务上丝毫没有用武之地。本次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让幼儿明白劳动的重要性,使他们有劳动的渴望,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从而增强劳动意识。
教学目标
B.第二张PPT提问: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趣味折纸》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3)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折纸作品设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
设计各种各样的折纸作品。
情感目标:
培养小学生积极的思维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设计各种各样的折纸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设计自己的折纸作品。
教学准备:
相关折纸资料及图片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学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有很多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设计自己的折纸作品,我们的课余生活时间被各种学习班充填,让我们共同呼吁,我们的课余生活由我们自己做主吧。
二、课前调查
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折纸作品进行调查,填写好调查报告。
三、讨论与交流
3、全班汇报,评出优秀的折纸作品。
五、学习相关链接
1、阅读相关链接内容。
2、说说你折纸作品设计的感受。
3、你想对自己的折纸设计做哪些调整?
六、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趣味折纸
丰富多彩
张扬个性
创新思维
健康成长
辘轳小学:贾庆龙
1、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自己的折纸作品设计?
2、对你的课余折纸作品设计感到满意吗?
3、应如何合理、科学地设计自己的折纸作品?
4、期待和希望的折纸作品设计是怎样的?
5、填写折纸作品设计统计表
四、活动延伸:
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计自己的折纸作品好吗?
1、学生对不同的折纸作品进行设计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科学正确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困难的信心。
读通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推知大意。
1、揭示课题,指名读题,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2、师简要的介绍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节)写恩科西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关心着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第四段:(第八——九节)写该怎样面对天灾,恩科西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三、品读、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
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
(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四、拓展延伸,激发爱心。
阅读补充材料《生命的药方》,进一步加深孩子对艾滋病的认识,对艾滋患者的同情。
板书设计:顽强抗争
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