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教案校本课程资料(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名著导读之《论语》教学设计《论语》作为高中名著导读之开篇,讲好它颇有必要。

一者,孔子说他“十五志于学”,这与高一学生在年龄上大体相当。

因此,通过导读引导学生像孔子一样“志于学”显得必要。

二者,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学过《论语(十则)》,有一定的基础,对孔子和《论语》不存在生疏之感,有利于教学。

三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论语》堪称经典,了解经典,学习经典,传承经典,义不容辞。

教学中虽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地方。

其一,《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儒家经典,而学生普遍存在文言基础较差的状况,这样在阅读时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降低学习积极性。

其二,因年代久远,《论语》中所体现的政治理想、道德修养、教育思想、民间习俗等不一定符合当代“90后”学生的胃口,学生或许存在个性化的现代式解读,值得鼓励也需要引导。

基于以上认识,在设计本导读课的时候,我进行了如下处理。

在内容上,一是将孔子不作为教学重点。

虽然讲《论语》离不开孔子,但毕竟是《论语》导读,不是“孔子”导读,多了有喧宾夺主之嫌。

二是以课本中出现的句子作为讲解重点。

高一学生鲜有读完《论语》全本的,对课本之外的句子不是很熟悉。

课文中出现的句子都是经典句子,将其作为讲解重点,因利就便,有利于帮助学生疏通文意,了解经典。

在教法上,主要学生课外自学和教师课内引导相结合。

对于孔子及《论语》相关的背景资料,课本上有一些,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补充,这部分让学生课外自学解决,课堂上展示一下就可以。

对于课文文本中所辑录的重要句子,通过查阅工具书,教师讲解引导,以疏通文意,帮助学生进行解读。

通过课堂探讨,让学生明晓如何纵读和横读《论语》。

总之,期望通过课内导读之“一发”,而牵动课外阅读之“全身”,真正达到“悦读”的目的。

《论语》导读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共分两个部分,一是“背景介绍”,二是“作品导读”。

“背景介绍”部分共五段。

首段说的是读《论语》的必要性,即了解中国文化的需要。

高一语文《论语》选读教案

高一语文《论语》选读教案

高一语文《论语》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作者、内容和重要性。

2. 掌握《论语》中的一些重要篇章的基本意义和核心观点。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和解读《论语》中的经典文句。

2. 分析并思考《论语》背后的哲学思想。

3. 将《论语》中的思想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准备1. 复印《论语》选读资料。

2. 配置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 准备学习笔记和活动材料。

4. 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引导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了解《论语》【课堂导入】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论语》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导读教材】教师介绍《论语》的作者、成书时期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二、学习《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取《论语》中的一篇篇章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篇章的主题、核心观点以及对学生的启示等。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展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对所选篇章的理解和思考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看法,促进互动和交流。

三、探究《论语》背后的哲学思想【引导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对所选的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理念。

可以提出问题,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

【个人思考】要求学生对课上学到的哲学思想进行个人思考和总结,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思考如何将《论语》中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活动与应用【角色扮演】教师分发角色卡片,要求学生扮演《论语》中的人物,进行现场演绎并讨论相关场景。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论语》中的思想。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作文题目:“《论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论语》学习的收获和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文阅读论语选读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文阅读论语选读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文阅读论语选读教案: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文阅读《论语》选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和文化意义;2.分析《论语》中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3.通过阅读《论语》选段进行文本解读和理解;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面理解《论语》选读内容,掌握其中的思想内涵;2.难点:辨析《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把握其与时代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引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论语》的封面,并进行简单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介绍《论语》的作者孔子、成书背景和地位,强调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核心阅读:1.选取《论语》中的几个经典篇章,如“修身篇”、“为政篇”等,进行逐段解读和讲解;2.对每段篇章进行背景解说、重难点讲解和名言警句引导,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3.适时展示与篇章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对篇章背景的认知;4.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其思辨和批判能力。

拓展阅读:1.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兴趣,推荐其他与《论语》相关的优秀文献或文学作品,如《庄子》、《史记》等;2.结合拓展阅读材料,展开与《论语》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其时代特色和思想内涵。

归纳总结:1.对学生进行知识点和关键内容的总结,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性;2.展示《论语》的学习效果,如有学生对选段进行朗读或解说,进行点评和表扬。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学生的表现来评价其思维能力和对《论语》的理解程度;2.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和写作作业,以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板书设计:《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文阅读《论语》选读》六、教后反思:本堂课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将《论语》这一古代文化经典融入到现代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思考问题,展示了较好的学习状态。

论语(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论语(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论语(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论语(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论语(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掌握中文。

而《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学习中文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知识。

因此,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我们必须将《论语》作为选修内容,并教给学生它的精髓和价值。

本文主要是针对人教版《论语》选修课程的教案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论语》的背景和历史。

《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它始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跨度约250年。

它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儒家思想,以及推动中国的社会发展。

因此,作为一本经典的著作,我们必须给予它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第二步,我们需要了解《论语》的主题。

《论语》的主题主要是关于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探讨,其中涉及到对正义、仁爱、忠诚等价值观的讨论和阐述。

这些价值观都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因此我们需要教给学生。

第三步,我们需要教授学生《论语》中的重要篇章。

这些篇章包括“学而篇”、“为政篇”、“子罕篇”、“先进篇”、“述而篇”等。

在学习每一个篇章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读和理解它,同时为每一个篇章准备一份详细的笔记。

注意,在阅读时需要尝试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第四步,我们需要进行主题演讲和小组讨论。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在演讲和讨论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且通过交流和讨论,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第五步,我们需要进行考试和评估。

这可以帮助我们衡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于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人教版《论语》选修课程需要基于整体教学,从背景和历史、主题、重要篇章、主题演讲和小组讨论,考试和评估等多个方面来设计和安排。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从而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和领导能力的优秀人才人教版《论语》选修课程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论语选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论语选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论语选读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陈娜一、几点思考1.试题取材范围《浙江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中指定的10课必学内容(见下)。

10课自读课文:《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中庸之道》5课自读课文:待贾而沽、求诸已、出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2.《论语》解读的三个层次《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

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复习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

如下表:层次教学内容价值目标文字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文章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学习章法、培养能力文化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传承文化、提升思想着重是在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复习层次下工夫。

2.《〈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二、考查内容与题型形式1.名句默写(填空)可能存在的问题:①懒得背;②不熟练;③错别字;④轻视《论语》名句2.文本探究(简答)一模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清楚,答题不规范; 2.不能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所有信息; 3.解题思路混乱; 4.理解、把握不全面、不准确; 5.以文解文,没有分析; 6.文字表达不通顺3.结合古文阅读选择题(选择)主要应该是结合虚词的那道选择题,极有可能挑几个《论语》的虚词,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哉若人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三、复习策略1.教师要督导学生将十课内容烂熟于心,该背的必须背出,文句的理解与翻译也必须掌握个八九不离十;2.有必要将18个文言虚词用《论语》中的句子集成整理、训练一下;3.加强背诵的笔答检查,消灭错别字;4.要帮助并引导学生整理、掌握孔子的几大思想观点的核心,如:为政观、义利观、交友观、教育观、文化观、礼乐观、仁爱观、中庸观;尤其要认真解读每课后的相关知识链接的那篇短文,把精要之处加以圈画或摘录,弄通弄懂透弄熟。

高中论语名著选读教案模板

高中论语名著选读教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高中《论语》名著选读2. 适用年级:高一、高二3. 教学课时:2课时4. 教学目标:- 理解《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经典语句。

- 培养文言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 感受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5. 教学重点:- 《论语》的主要思想内涵。

- 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的经典片段。

6.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的内涵。

- 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论语》的原文片段,引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

2. 提问:《论语》中有哪些经典语句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讲授新课1. 《论语》概述:- 介绍《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 分析《论语》的语言特色和思想价值。

2. 重点内容讲解:- 选择《论语》中关于学习的经典语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进行讲解。

- 分析这些语句所蕴含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3. 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学习实际,谈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和感悟。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学习《论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深入解读1. 选择《论语》中关于为人处世的经典语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进行深入解读。

2. 分析这些语句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处世哲学。

3.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论语》中的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论语》的其他章节,了解孔子的思想体系。

2. 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加深对《论语》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论语》作为一部经典名著,对于我们培养健全人格、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孔子与《论语》的有关背景资料。

2 了解孔子身世、经历、思想及影响。

3 理解孔子“仁”的内容4 理解孔子的孝道观念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孔子与《论语》的有关背景资料2 学生推荐论语名言以及讲述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3 通过幻灯、视频引发学生对“仁”和孝道的探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了解论语的经典内涵。

2 重视孝道。

教学重点1了解孔子与《论语》的基本情况2 引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教学难点1理解孔子“仁”的内容4 理解孔子的孝道观念教学设想《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

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学生会有一定畏难情绪,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

故本课通过多种形式,如推荐名言、讲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他就是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二、孔子身世及生平1出生(引起学生兴趣)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

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tiáo)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

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

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

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

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

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hé)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

论语选读教案

论语选读教案

论语选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作者、背景和形成的历史背景。

2. 掌握《论语》中的经典篇章,包括为人处世、道德修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原则。

3. 能够分析和解读《论语》中的文本,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论语》中的文本,掌握主要思想和原则。

2. 教学难点:对《论语》中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论语》概述1. 介绍《论语》的作者孔子及其背景。

2. 解释《论语》的名称和形成的历史背景。

3. 分析《论语》在古代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论语》选读1. 篇章一:“学而篇”1) 阅读篇章并理解其主要思想。

2) 分析篇章中的经典语录和其哲学意义。

3) 讨论如何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应用于日常学习和工作中。

2. 篇章二:“为政篇”1) 理解篇章中强调的君主和官员的责任和行为规范。

2) 分析孔子对政治道德的要求和他对社会秩序的看法。

3) 讨论如何将《为政篇》中的原则应用于现代社会管理和领导中。

3. 篇章三:“八佾篇”1) 了解佾舞的含义和在古代礼仪中的作用。

2) 分析篇章中对仪式、礼貌和乐观的要求。

3) 讨论如何将“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应用于个人品格培养和社交礼仪中。

4. 篇章四:“子罕篇”1) 理解篇章中对每个人应有的敬意和对年长者的尊重。

2) 分析孔子对家族责任和家庭伦理的看法。

3) 讨论如何将“君子不器。

”应用于个人修养和家庭关系改善中。

5. 篇章五:“述而篇”1) 了解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2) 分析篇章中对传统文化、礼仪和道德价值的重视。

3) 讨论如何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应用于教育教学和学习动力的激发中。

四、教学评价1. 分组讨论和课堂展示:让学生分成小组,对所选篇章进行深入讨论并展示自己的分析和见解。

2. 个人写作:要求学生针对某篇章或整体内容撰写一篇感想或批判性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教案校本课程资料(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论语》选读教案(校本课程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校本课程资料】?《论语》选读
重庆市江北中学教师孙存鹏拟稿
课程计划
一.专题题目:为政治国
二.教学内容:?
?1.孔子与《论语》
?2.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3.《论语》的语言个性
?4.《论语》主题(自学)
?5.专题解
?6.为政第二
?7.八佾第三
?8.颜渊第十二
?9.子路十三
?.?.?.?.?.?.
(注: “为政第二”等篇选讲其中与本专题相关的若干章)
三.教学方式:
?1.教师讲述与学生研讨相结合
?2.使用课件教学
?3.网上查阅相关信息
四.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一课时,共计14课时授完本专题
《〈论语〉选读》教案
第一讲:《论语》与孔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学习《论语》的思想意义,懂得一些人生哲理;
2.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
3.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用灯片展示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着作汗牛充栋,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能适应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共同探讨世界文化经典之一______《论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板书课题:
《论语》与孔子
(一)为何校本教材定为《论语》
1.深刻的思想性
2.语言的文学性
3.陶冶性情,吸取智慧
4.现实生活中人的缺失
(二)孔子其人
三.教材的编排体制
共三编:主题选讲论语原文综类撷英
四.我主讲的`内容:“为政治国”专题简介
?孔子与其弟子和当时的诸侯国君的对话录?.?.?.?.?.?.一个人可以无为政之机但不可无为政之才。

五.课后作业:
1.网上阅览《论语》和孔子的相关资料
2.品读《论语》中“为政治国”部分
第二讲:为政治国
一.抽学生谈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二.学生提问,教师解疑
语言______思想______理趣
三.南怀瑾先生诠释孔子的为政思想
四.?“为政治国”篇选讲
五.作业:
写一篇关于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的文章(特别提示: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就一点阐发引申;标题自拟。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